知识讲解-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知识点总结图
正弦定理知识点总结图1. 正弦定理的基本概念正弦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三条边和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形式如下: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 分别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sinA、sinB、sin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
2. 正弦定理的应用条件正弦定理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无论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使用正弦定理来求解。
正弦定理不仅适用于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还可以应用于空间几何中的四面体以及其他几何图形的相关问题。
3. 正弦定理的推导为了更好地理解正弦定理,我们可以通过几何方法对其进行推导。
下面我将用一个实例来演示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三条边分别为 a、b、c,对应的内角分别为 A、B、C。
现在我们要推导出正弦定理,即 a/sinA = b/sinB = c/sinC。
首先,我们将三角形ABC的边a与边b所对的角分别为C和A,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等式:sinA = b/csinC = a/b将上面两个等式联立起来,可以得到以下关系:sinA/sinC = b/c同理,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ABC的边b与边c所对的角B和A,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等式:sinA = c/bsinB = a/c将上面两个等式联立起来,可以得到以下关系:sinA/sinB = c/a由于 sinA/sinC = b/c,sinA/sinB = c/a,两式取等号可以得到:b/c = c/a进一步化简得到:a/sinA = b/sinB = c/sinC通过上述推导可以看出,正弦定理的推导是基于三角形的边长和内角之间的关系,通过正弦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正弦定理的表达式。
4. 正弦定理的应用举例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来求解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实例来具体展示正弦定理的应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用于求解不规则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本文将对这两个定理进行详细总结与讲解。
一、正弦定理1.1 定义正弦定理是指在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其对应的角的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对应的角度为A、B、C,则正弦定理的表达式为:a/sinA = b/sinB = c/sinC1.2 推导我们通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 * a * b * sinC,并将其转换为对角线的形式,可以得到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1.3 应用正弦定理可以用于求解不规则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当我们已知三条边或者两条边和夹角时,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未知的边长或者角度。
二、余弦定理2.1 定义余弦定理是指在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和它们对应的角之间的关系。
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对应的角度为A、B、C,则余弦定理的表达式为:c^2 = a^2 + b^2 - 2ab * cosC2.2 推导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向量的几何关系,将余弦定理的表达式推导出来。
这个过程较为繁琐,这里就不做详细讲解。
2.3 应用余弦定理可以用于求解不规则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当我们已知三条边或者两条边和夹角时,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求解未知的边长或者角度。
三、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比较3.1 适用范围正弦定理适用于任意三角形,而余弦定理只适用于任意三角形,不能用于直角三角形。
3.2 计算难度正弦定理的计算相对简单,只需要记住一个公式,而余弦定理的计算稍复杂,需要使用开方和乘法等运算。
3.3 精度误差由于余弦定理中涉及到平方运算,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而正弦定理中没有涉及到平方运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3.4 应用场景正弦定理在计算不规则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时较为常用,尤其适用于已知两边和夹角的情况。
而余弦定理在计算不规则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时同样常用,特别适用于已知三边的情况。
正弦定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正弦定理主要知识点总结一、正弦定理的表述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我们可以得到正弦定理的表述如下: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角度。
二、正弦定理的证明正弦定理的证明可以使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进行推导。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边长和对应的角度的正弦函数来表示:S = 1/2 * a * b * sinCS = 1/2 * b * c * sinAS = 1/2 * c * a * sinB由于三角形的面积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a *b * sinC = b *c * sinA = c * a * sinB进而推导得到正弦定理的表述:a/sinA = b/sinB = c/sinC三、正弦定理的应用1. 求解三角形的边长正弦定理可以帮助我们求解三角形中的边长。
当我们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度和对边,以及另外两个角度之一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来求解这个三角形的其它边长。
2. 求解三角形的角度正弦定理也可以帮助我们求解三角形中的角度。
当我们已知三角形的边长和对应的两个角度时,我们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来求解这个三角形的其它两个角度。
3. 解决实际问题正弦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测量不便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来计算物体的高度、距离等。
四、正弦定理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正弦定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必须是正数,角度必须在0到180度之间。
2. 必须注意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使用正确的对应关系来求解未知量。
3. 在实际问题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
五、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比较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都是三角形中常用的定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求解的对象不同。
正弦定理适用于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和对边,以及另外两个角度之一的情况下求解三角形的其它边长或角度;而余弦定理适用于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或两个边长和夹角的情况下求解三角形的其它边长或角度。
正弦定理定理公式
正弦定理定理公式正弦定理(Sine Law)是三角形中常用的一个定理,它揭示了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正弦定理可以用来求解未知边长或角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弦定理的表述如下: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三边分别为a、b、c,对应的角为A、B、C,则有以下等式成立:a/sinA = b/sinB = c/sinC通过正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推论:推论1:设三角形ABC的边长分别为a、b、c,对应的角为A、B、C,则有以下等式成立:sinA/a = sinB/b = sinC/c推论2:设三角形ABC的边长分别为a、b、c,对应的角为A、B、C,则有以下等式成立:a/sinA = b/sinB = c/sinC = 2R(其中R为三角形ABC外接圆的半径)推论3:设三角形ABC的边长分别为a、b、c,对应的角为A、B、C,则有以下等式成立:sin(A-B) = sinC正弦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实际问题的例子。
例题1: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60°,角B=45°,边AC=8cm,求边BC的长度。
解:根据正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BC/sinB = AC/sinABC/sin45° = 8cm/sin60°BC/(√2/2) = 8cm/(√3/2)BC = 8cm * (√2/2) * 2/√3BC = 8√2/√3 cm所以边BC的长度约为9.24cm。
例题2: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30°,角B=60°,边AC=10cm,求边BC的长度。
解:同样根据正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BC/sinB = AC/sinABC/sin60° = 10cm/sin30°BC/(√3/2) = 10cm/(1/2)BC = 10cm * (√3/2) * 2BC = 10√3 cm所以边BC的长度约为17.32cm。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三角学中两个重要的定理。
它们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定理的定义、推导过程以及应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看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描述了三角形中各边与其对应角度之间的关系。
设三角形的三个边长为a、b、c,对应的夹角为A、B、C,则正弦定理可以表述为以下公式:a / sin(A) =b / sin(B) =c / sin(C) = 2R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接下来,我们来推导正弦定理。
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A、B、C,对应的边长为a、b、c。
以边长a为底边,作角A的高,垂足为D。
则有以下关系:sin(B) = BD / csin(C) = CD / b再设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R,即OD=R,其中O为三角形外接圆心。
那么,我们可以推导得出以下关系:sin(B) = BD / c = 2R / csin(C) = CD / b = 2R / b。
由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所以有角A=180度-B-C。
将以上关系带入得到以下公式:sin(A) = sin(180度 - B - C) = sin(B + C) = sin(B)cos(C) + cos(B)sin(C) =(2R / c)cos(C) + (2R / b)sin(C)。
化简以上公式,得到sin(A) = (2R / c)cos(C) + (2R / b)sin(C) = (2R / bc)(bcos(C) + csin(C))a / sin(A) = 2R / (bc)(bcos(C) + csin(C)) = 2R。
可见,我们得到了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可以用来计算三角形中的未知边长或角度,同时也可以用来证明一些三角形的性质。
接下来,我们来看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描述了三角形中各边与角度之间的关系。
设三角形的三个边长为a、b、c,对应的夹角为A、B、C,则余弦定理可以表述为以下公式:c² = a² + b² - 2abcos(C)。
数学公式知识: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数学公式知识:正弦定理及其应用正弦定理是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之一,也是高中数学中的常见知识点。
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通过正弦定理可以求解各种三角形的不同长度,并且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推导出其他的三角形定理。
本文将深入讲解正弦定理及其应用。
一、正弦定理的基本概念正弦定理是用于求解三角形任意一边或角的定理。
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三角形ABC的三边分别为a、b、c(如图1所示),则正弦定理的表述如下:c/sin C = b/sin B = a/sin A其中,sin A、sin B、sin C分别为三角形ABC中的角A、B、C的正弦值,a、b、c分别为三角形ABC的对应边长。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对三角形ABC的边和角的关系进行推导得到。
二、正弦定理的应用1.解决三角形长度知道任意两个角和对应的一个边长,我们可以通过正弦定理计算出另外两个边长。
例如,我们知道三角形ABC中∠A=45°, ∠C=30°,已知c=10,则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得到:a/sin A = c/sin C,即a/sin 45°=10/sin 30°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到a的值为:a=10(sin 45°/sin 30°)=10(√2/1/2)=10√2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正弦定理计算出b的值为:b/sin B = c/sin C,即b/sin 180°-A-B = 10/sin 30°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到b的值为:b=10(sin 150°/sin 30°)=10(√3/2/1/2)=5√32.求解三角形的角度知道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对应的夹角,同样可以通过正弦定理计算出第三条边的长度。
例如,我们知道三角形ABC中已知a=5, b=8,且∠A=60°,则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计算c的长度为:c/sin C = a/sin A,即c/sin 180°-A-B = 5/sin 60°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到c的值为:c=5(sin 120°/sin 60°)=5(√3/2/3/2)=5√3知道三个边的长度,我们还可以用反正弦函数求解三角形各角的大小。
高中数学必修五-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知识集结知识元正弦定理公式知识讲解1.正弦定理【知识点的知识】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内容=2R(R是△ABC外接圆半径)a2=b2+c2﹣2bc cos A,b2=a2+c2﹣2ac cos B,c2=a2+b2﹣2ab cos C变形形式①a=2R sin A,b=2R sin B,c=2R sin C;②sin A=,sin B=,sin C=;③a:b:c=sin A:sin B:sin C;④a sin B=b sin A,b sin C=c sin B,a sin C=c sin A cos A=,cos B=,cos C=解决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另一角和其他两条边;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他两角①已知三边,求各角;②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在△ABC中,已知a,b和角A时,解的情况A为锐角A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a=b sin A b sin A<a<b a≥b a>b一解两解一解一解解的个数由上表可知,当A为锐角时,a<b sin A,无解.当A为钝角或直角时,a≤b,无解.2、三角形常用面积公式1.S=a•h a(h a表示边a上的高);2.S=ab sin C=ac sin B=bc sin A.3.S=r(a+b+c)(r为内切圆半径).【正余弦定理的应用】1、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元素.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4、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航海、几何等方面都要用到解三角形的知识(1)测距离问题:测量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用正弦定理就可解决.解题关键在于明确:①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一般可转化为已知三角形两个角和一边解三角形的问题,再运用正弦定理解决;②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首先把求不可到达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转化为应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边长问题,然后再把未知的边长问题转化为测量可到达的一点与不可到达的一点之间的距离问题.(2)测量高度问题:解题思路:①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问题,由于底部不可到达,因此不能直接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但常用正弦定理计算出建筑物顶部或底部到一个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然后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②对于顶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的测量问题,我们可选择另一建筑物作为研究的桥梁,然后找到可测建筑物的相关长度和仰、俯角等构成三角形,在此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即可.点拨: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锤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上时,成为仰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下时,称为俯角.例题精讲正弦定理公式例1.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A=45°,B=30°,a=,则b=()A.B.1 C.2 D.例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B=()A.B.C.D.或例3.在△ABC中,已知三个内角为A,B,C满足sin A:sin B:sin C=3:5:7,则C=()A.90°B.120°C.135°D.150°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知识讲解【正余弦定理的应用】1、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元素.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4、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航海、几何等方面都要用到解三角形的知识例题精讲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例1.在△ABC中,a,b,c是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b,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A.A>B B.sin A>sin BC.cos A<cos B D.sin2A>sin2B例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则角A的大小为()A.B.C.D.例3.在△ABC中,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sin B =b sin A,则a=()A .B .C.1 D.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简单应用知识讲解1.余弦定理【知识点的知识】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内容=2R(R是△ABC外接圆半径)a2=b2+c2﹣2bc cos A,b2=a2+c2﹣2ac cos B,c2=a2+b2﹣2ab cos C变形形式①a=2R sin A,b=2R sin B,c=2R sin C;②sin A=,sin B=,sin C=;③a:b:c=sin A:sin B:sin C;④a sin B=b sin A,b sin C=c sin B,a sin C=c sin A cos A=,cos B=,cos C=解决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另一角和其他两条边;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他两角①已知三边,求各角;②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A为锐角A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a=b sin A b sin A<a<b a≥b a>b 解的个数一解两解一解一解由上表可知,当A为锐角时,a<b sin A,无解.当A为钝角或直角时,a≤b,无解.例题精讲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简单应用例1.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2=c2+ab,B=30°,a=4,则△ABC的面积为()A.4 B.3C.4D.6例2.设△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其外接圆半径为2,且有,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B.C.或D.或例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os C=,且a cos B+b cos A=2,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A.B.C.D.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当堂练习填空题练习1.如图,O在△ABC的内部,且++3=,则△ABC的面积与△AOC的面积的比值为_____.练习2.锐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2-8=(a-b)2,a=2c sin A,则△ABC的面积为____.练习3.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的最大值是____.解答题练习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1)求角B的大小;(2)若D为AC的中点,且BD=1,求S△ABC的最大值.'练习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c)sin B-b sin C=b cos A.(1)求角A;(2)若△ABC的面积为4,a=6,求△ABC的周长.'练习3.'△ABC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总结及最全证明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总结及最全证明正弦定理概述:正弦定理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三角形中各边与其相对的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正弦定理可以用于求解任意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度。
正弦定理表达式:在一个三角形ABC中,有以下正弦定理的表达式: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边长,A、B、C表示三角形的角度。
正弦定理表明,三角形的任意一边的长度与这条边相对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正弦定理的证明:可以使用数学推导来证明正弦定理。
这里给出一种较为详细的证明方法。
证明:1. 通过三角形的边长关系:a = b * sin(A) / sin(B)和c = b *sin(C) / sin(B),可得到以下关系式:a * sin(B) = b * sin(A)和c * sin(B) = b * sin(C)2.利用向量叉积原理知识,假设D为线段BC上的一点,则由向量的垂直性知:向量BD与向量AD是垂直的,向量CD与向量AD是垂直的。
3. 记向量AD为向量a,向量BD为向量b,向量CD为向量c,由向量b与向量a的垂直性可得:向量b·向量a = ,b, * ,a, *sin(∠BA) = b * AD * sin(∠BA)。
4. 同理,由向量c与向量a的垂直性可得:向量c·向量a = ,c,* ,a,* sin(∠CA) = c * AD * sin(∠CA)。
5. 因为∠C + ∠A = ∠BA,即∠CA + ∠BA = 180°,所以sin(∠BA) = sin(∠CA)。
所以有b * AD * sin(∠BA) = c * AD *sin(∠CA)。
6. 即有b * AD * sin(∠BA) = c * AD * sin(∠BA),那么b = c,所以定理得证。
余弦定理概述:余弦定理是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三角形中各边与其相对的角之间的关系。
(经典)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总结及最全证明
(经典)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总结及最全证明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点总结及证明方法——王彦文青铜峡一中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主要考查有关定理的应用、三角恒等变换的能力、运算能力及转化的数学思想.解三角形常常作为解题工具用于立体几何中的计算或证明,或与三角函数联系在一起求距离、高度以及角度等问题,且多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1.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2)正弦定理的其他形式:①a=2R sin A,b =,c=;②sin A=a2R,sin B=,sin C=;③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a2=,b2=,c2= .若令C=90°,则c2=,即为勾股定理.(2)余弦定理的变形:cos A =,cos B=,cos C= .若C为锐角,则cos C>0,即a2+b2______c2;若C为钝角,则cos C<0,即a2+b2______c2.故由a2+b2与c2值的大小比较,可以判断C为锐角、钝角或直角.(3)正、余弦定理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实现边角____________,余弦定理亦可以写成sin2A=sin2B+sin2C-2sin B sin C cos A,类似地,sin2B=____________;sin2C=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式中隐含条件A+B +C=π.3.解斜三角形的类型(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用____________定理.只有一解.(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用____________定理,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ABC中,已知A为锐角A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a=b sin Ab sin A<a<ba≥b a>b解的个数①②③④解时,只有一解.(4)已知两边及夹角,用____________定理,必有一解.4.三角形中的常用公式或变式(1)三角形面积公式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R,r分别为三角形外接圆、内切圆半径.(2)A+B+C=π,则A=__________,A2=__________,从而sin A=____________,cos A=____________,tan A=____________;sin A2=__________,cosA2=__________,tan A2=________.tan A+tan B+tan C=__________.(3)若三角形三边a,b,c成等差数列,则2b=____________⇔2sin B=____________⇔2sin B2=cosA-C2⇔2cosA+C2=cosA-C2⇔tan A2tanC2=13.【自查自纠】1.(1)asin A=bsin B=csin C=2R(2)①2R sin B2R sin C②b2Rc2R③sin A∶sin B∶sin C2.(1)b2+c2-2bc cos A c2+a2-2ca cos Ba2+b2-2ab cos C a2+b2(2)b2+c2-a22bcc2+a2-b22caa2+b2-c22ab><(3)互化sin2C+sin2A-2sin C sin A cos Bsin2A+sin2B-2sin A sin B cos C3.(1)正弦(2)正弦一解、两解或无解①一解②二解③一解④一解(3)余弦(4)余弦4.(1)12ab sin C12bc sin A12ac sin Babc 4R12(a+b+c)r(2)π-(B+C)π2-B+C2sin(B+C) -cos(B+C)-tan(B+C)cosB+C2sinB+C21tanB+C2tan A tan B tan C(3)a+c sin A+sin C在△ABC中,A>B是sin A>sin 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因为在同一三角形中,角大则边大,边大则正弦大,反之也成立,故是充要条件.故选C.在△ABC中,已知b=6,c=10,B=30°,则解此三角形的结果有( )A.无解B.一解C.两解D.一解或两解解:由正弦定理知sin C=c·sin Bb=56,又由c>b>c sin B知,C有两解.也可依已知条件,画出△ABC,由图知有两解.故选C.(2013·陕西)设△ABC的内角A, B,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c cos B=a sin A, 则△ABC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解:由已知和正弦定理可得sin B cos C+sin C cos B=sin A·sin A,即sin(B+C)=sin A sin A,亦即sin A=sin A sin A.因为0<A<π,所以sin A=1,所以A=π2.所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B.(2012·陕西)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π6,c =23,则b =________.解:由余弦定理知b 2=a 2+c 2-2ac cos B =22+()232-2×2×23×cosπ6=4,b =2.故填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sin B +cos B =2,则角A 的大小为________.解:∵sin B +cos B =2,∴2sin ⎝ ⎛⎭⎪⎫B +π4=2,即sin ⎝ ⎛⎭⎪⎫B +π4=1.又∵B ∈(0,π),∴B +π4=π2,B =π4. 根据正弦定理a sin A=b sin B,可得sin A =a sin Bb =12. ∵a <b ,∴A <B .∴A =π6.故填π6.类型一 正弦定理的应用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C =90°,a +c =2b ,求C .解:由a +c =2b 及正弦定理可得sin A+sin C =2sin B .又由于A -C =90°,B =180°-(A +C ),故cos C +sin C =sin A +sin C =2sin(A +C )=2sin(90°+2C )=2sin2(45°+C ).∴2sin(45°+C )=22sin(45°+C )cos (45°+C ),即cos(45°+C )=12.又∵0°<C <90°,∴45°+C =60°,C =15°.【评析】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边关系转化为角角关系,这是解此题的关键.(2012·江西)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π4,b sin ⎝ ⎛⎭⎪⎫π4+C -c sin ⎝ ⎛⎭⎪⎫π4+B =a .(1)求证:B -C =π2; (2)若a =2,求△ABC 的面积. 解:(1)证明:对b sin ⎝ ⎛⎭⎪⎫π4+C -c sin ⎝ ⎛⎭⎪⎫π4+B =a应用正弦定理得sin B sin ⎝ ⎛⎭⎪⎫π4+C -sin C sin ⎝ ⎛⎭⎪⎫π4+B =sin A ,即sin B⎝ ⎛⎭⎪⎫22sin C +22cos C -sin C ⎝ ⎛⎭⎪⎫22sin B +22cos B =22,整理得sin B cos C -sin C cos B =1,即sin ()B -C =1.由于B ,C ∈⎝ ⎛⎭⎪⎫0,3π4,∴B -C =π2.(2)∵B +C =π-A =3π4,又由(1)知B -C =π2,∴B =5π8,C =π8. ∵a =2,A =π4,∴由正弦定理知b =a sin B sin A =2sin 5π8,c =a sin C sin A =2sin π8. ∴S △ABC =12bc sin A =12×2sin 5π8×2sinπ8×22=2sin 5π8sin π8=2cos π8sin π8=22sin π4=12.类型二 余弦定理的应用 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cos B cos C =-b2a +c.(1)求B 的大小;(2)若b =13,a +c =4,求△ABC 的面积.解:(1)由余弦定理知,cos B =a 2+c 2-b 22ac ,cos C =a 2+b 2-c 22ab ,将上式代入cos B cos C =-b 2a +c得 a 2+c 2-b 22ac ·2ab a 2+b 2-c 2=-b2a +c , 整理得a 2+c 2-b 2=-ac .∴cos B =a 2+c 2-b 22ac =-ac 2ac =-12.∵B 为三角形的内角,∴B =23π.(2)将b =13,a +c =4,B =23π代入b 2=a 2+c 2-2ac cos B ,得13=42-2ac -2ac cos 23π,解得ac =3.∴S △ABC =12ac sin B =334.【评析】①根据所给等式的结构特点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进行变形是迅速解答本题的关键.②熟练运用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a ,b ,c 满足(a +b )2-c 2=4,且C =60°,则ab 的值为( )A.43B .8-4 3C .1D.23解: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a 2+b 2-ab ,代入(a +b )2-c 2=4中得(a +b )2-(a 2+b 2-ab )=4,即3ab =4,∴ab =43.故选A.类型三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2013·全国新课标Ⅱ)△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 cos C+c sin B.(1)求B;(2)若b=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 cos C+sin C sin B.①又A=π-(B+C),故sin A=sin(B+C)=sin B cos C+cos B sin C.②由①,②和C∈(0,π)得sin B=cos B.又B∈(0,π),所以B =π4.(2)△ABC的面积S=12ac sin B=24ac.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4=a2+c2-2ac cos π4.又a2+c2≥2ac,故ac≤42-2,当且仅当a=c时,等号成立.因此△ABC面积的最大值为2+1.【评析】(1)化边为角与和角或差角公式的正向或反向多次联用是常用的技巧;(2)已知边及其对角求三角形面积最值是高考中考过多次的问题,既可用三角函数求最值,也可以用余弦定理化边后用不等式求最值.(2013·山东)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6,b=2,cos B=7 9 .(1)求a,c的值;(2)求sin(A-B)的值.解:(1)由余弦定理b2=a2+c2-2ac cos B,得b2=(a+c)2-2ac(1+cos B),又a+c =6,b=2,cos B=79,所以ac=9,解得a=3,c=3.(2)在△ABC中,sin B=1-cos2B=429,由正弦定理得sin A=a sin Bb=223.因为a=c,所以A为锐角,所以cos A=1-sin2A=13.因此sin(A-B)=sin A cos B-cos A sin B=10227.类型四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在三角形ABC中,若tan A∶tan B=a2∶b2,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a2b2=sin2Asin2B,所以tan Atan B=sin2Asin2B,所以sin A cos Bcos A sin B=sin2Asin2B,即sin2A=sin2B.所以2A=2B,或2A+2B=π,因此A=B或A+B=π2,从而△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法二:由正弦定理,得a2b2=sin2Asin2B,所以tan A tan B =sin2Asin2B,所以cos Bcos A=sin Asin B,再由正、余弦定理,得a2+c2-b22acb2+c2-a22bc=ab,化简得(a2-b2)(c2-a2-b2)=0,即a2=b2或c2=a2+b2.从而△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评析】由已知条件,可先将切化弦,再结合正弦定理,将该恒等式的边都化为角,然后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找出角之间的关系;或将角都化成边,然后进行代数恒等变形,可一题多解,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熟练掌握.(2012·上海)在△ABC中,若sin2A+sin2B<sin2C,则△ABC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解:在△ABC中,∵sin2A+sin2B<sin2C,∴由正弦定理知a2+b2<c2.∴cos C=a2+b2-c22ab<0,即∠C为钝角,△ABC为钝角三角形.故选C.类型五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 n mile的A处,并以30 n mile/h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 n mile/h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 h与轮船相遇.(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 n mile/h,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解法一:(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 n mile,则S=900t2+400-2·30t·20·cos(90°-30°)=900t2-600t+400=900⎝⎛⎭⎪⎫t-132+300,故当t=13时,S min=103,此时v=10313=30 3.即小艇以30 3 n mile/h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2)设小艇与轮船在B处相遇,则v2t2=400+900t2-2·20·30t·cos(90°-30°),故v2=900-600t+400t2.∵0<v≤30,∴900-600t+400t2≤900,即2t2-3t≤0,解得t≥23.又t=23时,v=30.故v=30时,t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等于23.此时,在△OAB中,有OA=OB=AB=20,故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为30 n mile/h,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解法二:(1)若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又轮船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则小艇航行方向为正北方向.设小艇与轮船在C处相遇.在Rt△OAC中,OC=20cos30°=103,AC=20sin30°=10.又AC=30t,OC=vt,此时,轮船航行时间t=1030=13,v=10313=30 3.即小艇以30 3 n mile/h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2)假设v=30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在D处相遇,此时AD=DO=30t.又∠OAD=60°,所以AD=DO=OA=20,解得t=2 3 .据此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的大小为30 n mile/h.这样,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证明如下:如图,由(1)得OC=103,AC=10,故OC>AC,且对于线段AC上任意点P,有OP≥OC>AC.而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 n mile/h,故小艇与轮船不可能在A,C之间(包含C)的任意位置相遇.设∠COD=θ(0°<θ<90°),则在Rt△COD中,CD=103tanθ,OD=103cosθ.由于从出发到相遇,轮船与小艇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t=10+103tanθ30和t=103v cosθ,所以10+103tanθ30=103v cosθ.由此可得,v=153sin(θ+30°).又v≤30,故sin(θ+30°)≥32,从而,30°≤θ<90°.由于θ=30°时,tanθ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33.于是,当θ=30°时,t=10+103tanθ30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23.【评析】①这是一道有关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纯数学问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出三角形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②解三角形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在物理学中,有关向量的计算也要用到解三角形的方法.近年的高考中我们发现以解三角形为背景的应用题开始成为热点问题之一.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应用问题,解决的关键都是充分理解题意,将问题中的语言叙述弄明白,画出帮助分析问题的草图,再将其归结为属于哪类可解的三角形.④本题用几何方法求解也较简便.(2012·武汉5月模拟)如图,渔船甲位于岛屿A的南偏西60°方向的B处,且与岛屿A相距12海里,渔船乙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岛屿A出发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渔船甲同时从B处出发沿北偏东α的方向追赶渔船乙,刚好用2小时追上.(1)求渔船甲的速度;(2)求sinα的值.解:(1)依题意,∠BAC=120°,AB=12,AC=10×2=20,在△ABC中,由余弦定理知BC2=AB2+AC2-2AB·AC·cos∠BAC=122+202-2×12×20×cos120°=784,BC=28.所以渔船甲的速度为v=282=14(海里/小时).(2)在△ABC中,AB=12,∠BAC=120°,BC=28,∠BCA=α,由正弦定理得ABsinα=BC sin∠BAC ,即12sinα=28sin120°,从而sinα=12sin120°28=3314.1.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要注意解的情况,谨防漏解.2.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一般将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转化为角角关系(注意应用A+B+C=π这个结论)或边边关系,再用三角变换或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如因式分解、配方等)求解,注意等式两边的公因式不要约掉,要移项提取公因式,否则有可能漏掉一种形状.3.要熟记一些常见结论,如三内角成等差数列,则必有一角为60°;若三内角的正弦值成等差数列,则三边也成等差数列;内角和定理与诱导公式结合产生的结论:sin A=sin(B+C),cos A=-cos(B+C),sinA2=cosB+C2,sin2A=-sin2(B+C),cos2A=cos2(B+C)等.4.应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模型;(3)求解:利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得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5.正、余弦定理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两个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和面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有关等式的重要依据.主要方法有:化角法,化边法,面积法,运用初等几何法.注意体会其中蕴涵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
正弦定理的所有公式
正弦定理的所有公式正弦定理是三角形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描述了三角形中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理可以用于求解任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下面将介绍正弦定理的几个公式及其应用。
一、正弦定理的基本形式正弦定理的基本形式是: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A、B、C表示对应的三个角的大小。
这个公式表明,在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度与对应的角的正弦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二、利用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边长1. 已知两边和夹角当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a和b及它们之间的夹角C时,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第三条边c的长度。
根据正弦定理的基本形式,可得:c/sinC = a/sinA由此可得:c = (a*sinC) / sinA同理,还可以通过已知两边和夹角A或B来求解第三条边的长度。
2. 已知一边和两个夹角当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c及其对应的两个夹角A和B时,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另外两条边a和b的长度。
根据正弦定理的基本形式,可得:a/sinA = c/sinC由此可得:a = (c*sinA) / sinC同理,还可以通过已知一边和两个夹角A或B来求解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三、利用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角度除了可以用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外,还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角度。
1. 已知三边当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a、b、c的长度时,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三个角A、B、C的大小。
根据正弦定理的基本形式,可得:sinA = (a*sinC) / c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求解出角A的正弦值,然后可以通过反正弦函数求解出角A的大小。
同理,可以求解出角B和角C的大小。
2. 已知两边和夹角当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a和b及它们之间的夹角C时,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角A和角B的大小。
根据正弦定理的基本形式,可得:sinA = (a*sinC) / csinB = (b*sinC) / c通过这两个公式可以求解出角A和角B的正弦值,然后可以通过反正弦函数求解出角A和角B的大小。
(完整版)知识讲解_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_提高
正弦、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并能综合运用两个定理解决三角形的有关问题;2.学会用方程思想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优化意识.【要点梳理】要点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概念①正弦定理公式: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②余弦定理公式:第一形式: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b ac ac Bc a b ab C=+-=+-=+-第二形式: 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a cb B aca b c C ab+-=+-=+-= 要点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① 111222ABC a b c S a h b h c h ∆=⋅=⋅=⋅; ② 111sin sin sin 222ABC S bc A ab C ac B ∆===; 要点三: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或已知两角及一边时,通常选择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夹角或已知三边时,通常选择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特别是求角时尽量用余弦定理来求,尽量避免分类讨论.在ABC ∆中,已知,a b 和A 时,解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①若A 为锐角时:a bsin A a bsin A ()bsin A a b ()a b ()<⎧⎪=⎪⎨<<⎪⎪≥⎩无解一解直角二解一锐,一钝一解锐角A b a sin = b a ≥一解 一解b a A b <<sin sin a b A <两解 无解② 若A 为直角或钝角时:a b a b ()≤⎧⎨>⎩无解一解锐角 要点四:三角形的形状的判定特殊三角形的判定:(1)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222a b c +=,互余关系:090A B +=,cos 0C =,sin 1C =;(2)等腰三角形 a b =,A B =;用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状(最大角A 的余弦值的符号)(1)在ABC ∆中,22200222090cos 02b c a A A b c a bc +-<<⇔=>⇔+>; (2)在ABC ∆中,22222290cos 02b c a A A b c a bc +-=⇔==⇔+=; (3)在ABC ∆中,22222290cos 02b c a A A b c a bc +-<⇔=<⇔+<; 要点五:解三角形时的常用结论在ABC ∆中,0180A B C ++=,0902A B C ++= (1)在ABC ∆中sin sin cos cos ;A B a b A B A B >⇔>⇔>⇔<(2)互补关系:0sin(A+B)=sin(180)sinC C -=, 0cos(A+B) cos (180)cosC C =-=-,0tan(A+B) tan(180)tan C C =-=-;(3)互余关系:0sin sin (90)cos 222A B C C +=-=, 0cos cos(90)sin 222A B C C +=-=, 0tan tan (90)cot 222A B C C +=-=. 【典型例题】类型一: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例1. △ABC 中,,6c =A=45°,a=2,求b 和B ,C.【思路点拨】本题已知边边角,用正弦定理比较简单,但要注意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以及有解、无解的图形来考虑。
正弦定理知识点
1.1.1正弦定理课上讲解: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sin sin abAB=sin cC==2R其中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sin sin b Aa B=;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sin sin a A B b=。
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3.常用变形: ①π=++C B A②C B A C B A sin )cos(,sin )sin(=+=+ ③C ab S abc sin 21=∆题型一:已知两角和一边(唯一确定)例1. 已知在B b a C A c ABC 和求中,,,30,45,1000===∆.变式练习1:1.已知ΔABC ,已知A=600,B=300,a=3;求边b=():A.3B.2C.3D.2 2.已知ΔABC 已知A=450,B=750,b=8;求边a=()A.8B.4C.43-3D.83-8 3.已知a+b=12,B=450,A=600则a=_____,b=_____题型二: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两种情况,由y=sin x 的性质决定) 例2.在C A a c B b ABC ,,1,60,30和求中,===∆变式练习1:C B b a A c ABC ,,2,45,60和求中,===∆变式练习2:0135,ABC a A b B ∆===中,求变式练习3: 在ABC ∆中,已知角334,2245===b c B ,,则角A 的值是 A.15 B.75 C.105 D.75或15变式练习4:在ABC ∆中,若14,6760===a b B ,,则A= 。
题型三:外接圆问题 例3. 试推导在三角形中A a sin =B b sin =Ccsin =2R 其中R 是外接圆半径变式练习1:在△ABC 中,kCcB b A a ===sin sin sin ,则k 为( A 2R B RC 4RD R 2(R 为△ABC 外接圆半径)变式练习2:在ABC ∆中,5,40,20===c B A oo ,则R 2为 ( )A 、3310 B 、10 C 、25 D 、210变式练习3:在ABC ∆中,=+A Rb B R a cos 2cos 2 ( ) A 、B A sin sin + B 、)sin(B A +C 、)sin(B A -D 、)cos(B A -变式练习4: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且已知AB =4,∠C =45°,则R =________.题型四:比例问题 例4.在ABC ∆中,已知,cos cos cos a b cA B C==判断ABC ∆的形状.变式练习1:已知∆ABC 满足条件cos cos a A b B =,判断∆ABC 的类型。
《正弦定理》 知识清单
《正弦定理》知识清单一、正弦定理的定义在任意一个平面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值的比相等且等于外接圆的直径,这就是正弦定理。
即:\\frac{a}{\sin A} =\frac{b}{\sin B} =\frac{c}{\sin C} = 2R \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条边,\(A\)、\(B\)、\(C\)分别为它们所对应的角,\(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二、正弦定理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正弦定理。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S =\frac{1}{2}ab\sin C\),同时也可以表示为\(S =\frac{1}{2}bc\sin A\)和\(S =\frac{1}{2}ac\sin B\)。
所以有:\\frac{1}{2}ab\sin C =\frac{1}{2}bc\sin A =\frac{1}{2}ac\sin B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frac{1}{2}abc \),得到:\\frac{\sin C}{c} =\frac{\sin A}{a} =\frac{\sin B}{b} \设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则\(a = 2R\sin A\),\(b = 2R\sin B\),\(c = 2R\sin C\),于是得到正弦定理:\\frac{a}{\sin A} =\frac{b}{\sin B} =\frac{c}{\sin C} = 2R \三、正弦定理的应用1、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例如,在三角形\(ABC\)中,已知角\(A\)、\(B\)和边\(c\),则可以先求出角\(C\)(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circ}\),所以\(C = 180^{\circ} (A + B)\)),然后根据正弦定理\(\frac{a}{\sin A} =\frac{b}{\sin B} =\frac{c}{\sin C}\)求出边\(a\)和\(b\)。
正弦定理及应用讲解
正弦定理及应用讲解
正弦定理,又称为正弦公式,是三角形中最基本的定理之一。
它描述了三角形中一个角的正弦值与对应的边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求解三角形中未知的边长和角度。
正弦定理常被用于海陆空所有测量领域中。
正弦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a/sinA = b/sinB = c/sinC
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A、B、C为对应的三个角。
在实际问题中,当我们已知一个角和对应的边长,又需要求解另外两条边的长度时,可以根据正弦定理进行求解。
例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cm和8cm,它们对应的夹角为60度,现在需要求解第三条边的长度。
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
a/sinA = b/sinB
a/sin60 = 8/sin(180 - 60 - arcsin(5/8))
a/sin60 = 8/sin60
a = 8*sin60/sin60
a = 8
因此,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8cm。
在实际问题中,正弦定理可以应用于海陆测量、建筑测量、航空测量、天文测量等领域。
例如,在航空测量中,可以通过观测飞行器离地高度的大小及与地平线的夹角来求解飞行器和地面之间的距离。
假设飞行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夹角为θ,则可以列出如下等式:
h/sinθ= a/sin(180 - 90 - θ)
通过测量h和θ,就可以求出a的长度,从而得到飞行器距离地面的距离。
总之,正弦定理是三角形中最常见的公式之一,用于在已知一个角和对应的边长的情况下,求解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在实际问题中,正弦定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海陆空所有测量领域以及数学、物理等学科。
第8讲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教师
第8讲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教师一、正弦定理正弦定理是三角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它表达了三角形中各边与其对应角的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正弦定理可以表示为: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长,A、B、C分别是与这些边对应的角。
二、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另一个关于三角形的定理,它表达了三角形中各边与其对应角的余弦值之间的关系。
余弦定理可以表示为:c^2 = a^2 + b^2 2abcos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长,C是与边c对应的角。
三、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计算,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海伦公式。
海伦公式可以表示为:Area = √[s(sa)(sb)(sc)]其中,s是三角形的半周长,s = (a + b + c) / 2。
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的概念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定理和公式的原理。
2. 示例法:通过列举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题:通过批改练习题,了解学生对这些定理和公式的应用能力。
3. 测试:通过进行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
第8讲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教师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概念、公式推导及应用例题的PPT,以便于课堂讲解和学生课后复习。
2. 教学视频:录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的讲解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定理和公式的原理。
掌握数学中的正弦定理
掌握数学中的正弦定理在数学中,正弦定理是一项重要的几何定理,它与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它的推导基于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因此被称为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的掌握对于解决三角形相关的问题,特别是边长和角度的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正弦定理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学概念。
正弦定理的表述非常简洁,它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内角。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它表达了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与其对应角的正弦比例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一边与对应角的正弦比例是相等的。
根据这个定理,我们可以运用三个已知量来求解三角形中的未知量。
例如,如果我们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以及夹角对边的长度,我们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来计算第三个角的大小,以及其他两个边的长度。
同理,如果我们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边以及夹角对边的长度,也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来计算第三个角的大小,以及其他两个边的长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弦定理,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其使用方法。
例1:已知三角形ABC中,∠A=50°,∠B=80°,a=6cm。
求解余下两个角的大小以及两个边的长度。
解:根据正弦定理,我们可以先求解角C的大小。
根据角度之和为180°,可得∠C=180°-∠A-∠B=180°-50°-80°=50°。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边长b和c的长度。
根据正弦定理,有:b/sinB = c/sinCb/sin80° = c/sin50°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b的值:b = a*sinB/sinA = 6cm*sin80°/s in50° ≈ 6.88cm同理可以计算出c的值:c = a*sinC/sinA = 6cm*sin50°/sinA ≈ 5.01cm综上,三角形ABC的两个角分别为∠A=50°,∠B=80°,∠C=50°,两个边的长度分别为a=6cm,b≈6.88cm,c≈5.01cm。
第一讲 正弦定理
第一讲正弦定理前置知识:同角三角关系诱导公式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和差公式、二倍角公式、降幂公式、辅助角公式)知识讲解:一、.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其中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①内角和定理:πA B C ++=;②和差角变形:()sin sin A B C =+,()cos cos A B C =-+,sincos(22A B C +=,cos sin()22A B C +=学习指导:基础公式的直接运用即为求值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公式;公式的推论应用即为边角互化题型,学生需要灵活掌握公式推论才能解题;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形状,由此引出多解问题和三角形形状的判断。
因此正弦定理题型分为求值问题、边角互化、多解问题和性质判断问题。
题型1:求值问题【解题秘籍】题型识别: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解题步骤:直接利用正弦定理求值,或利用三角形内角的和差角变形公式,求出第三个的角的正弦值,再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例题1:(2015北京真题)在ABC ∆中,3a =,b =,23A ∠=,则B ∠=______.课堂练习:基础练习(同步)1.在ABC ∆中,AB ,75A ∠= ,45B ∠= ,则______.AC =2.已知ABC ∆中,π6A =,π4B =,1a =,则b 等于()A.2B.13.在ABC △中,若2a =,b =°120B =,则A =()A.30B.30 或150C.60D.60 或1204.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是3,3a =,则A =()A.30°B.60︒C.60︒或120︒D.30°或150︒综合练习(高考)1.(难)在ABC ∆中,已知()sin sin sin cos 0B A C C +-=,2a =,c =则C =______.2.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45cos ,cos ,513A C ==1a =,则b =______.3.在△ABC ,BC=2,B =60°,则BC 边上的高等于()A.2B.2C.2+D.4例题2:在ABC ∆中,60A ∠=︒,1b =,a =sin sin sinCa b cA B ++=++______.课堂练习:基础练习(同步)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60A = ,a =sin sin a bA B+=+______.2.已知R 为ABC △外接圆半径,若sin sin sin a b ck A B C++=++,则k 为().A.2RB.RC.4RD.12R题型2:边角互化【解题秘籍】题型识别:○1当题中条件为关于边的齐次式时;○2当题中条件为关于角的正弦的齐次式时,解题步骤:○1将题中的边化为角;○2将题中的角化为边易错点:题目中的等式若不是边的齐次式,如:2sin sin sin a A b B C -=,则左右两边只能每一项只能把一个正弦化为边,即:22sin a b c C-=例题1: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35sin a c A =,5cos 13B =-求sin A 的值。
三角形正弦定理知识点大全
三角形正弦定理知识点大全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三角形正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
本文将逐步介绍三角形正弦定理及其相关知识点。
1.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一个图形。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等不同类型。
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其内角和为180度。
2.正弦定理的定义正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中边长和角度之间关系的基本定理之一。
根据正弦定理,三角形的任意一边的长度与其对应的角的正弦值成比例,即a/sinA = b/sinB = c/sinC。
3.正弦定理的推导正弦定理的推导基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定义。
通过将三角形的面积表达式与正弦函数的定义相结合,可以得到正弦定理的表达式。
4.正弦定理的应用正弦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已知边长或角度,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其他未知量。
例如,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以及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等。
5.正弦定理的证明正弦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几何方法或代数方法进行。
其中,几何方法主要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几何关系推导出正弦定理。
而代数方法则是通过将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用代数表达式表示,再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推导。
6.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关系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两个基本定理。
正弦定理适用于已知两边和其夹角的情况,而余弦定理适用于已知三边的情况。
两者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定理求解问题。
7.三角形的相关定理和公式除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外,三角形还有很多相关的定理和公式,如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等。
这些定理和公式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例题分析本文还将通过一些例题分析的方式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弦定理。
通过具体的例子,可以更好地掌握定理的使用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定理【学习目标】1.通过对直角三角形边角间数量关系的研究,发现正弦定理,初步学会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发现数学规律;2.会利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解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求出其它边角). 【要点梳理】要点一:学过的三角形知识 1.ABC ∆中(1)一般约定: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2)0180A B C ++=;(3)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即B C b c >⇔>; 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即B C b c =⇔=;(4)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a c b +>,a c b -<. 2.Rt ABC ∆中,090C ∠=, (1)090B A +=,(2)222a b c += (3)sin a A c =,sin bB c =,sin 1C =; cos b A c =,cos aB c=,cos 0C =要点二:正弦定理及其证明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即:sin sin sin a b c A B C==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的推导证明:sin a A c =, s i nbB c =, s i n 1C =, 即:sin a c A =,sin b c B =,sin cc C =,∴sin sin sin a b cA B C==. 斜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的推导 证明: 法一:向量法(1)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过A 作单位向量垂直于,则+=两边同乘以单位向量,得j ⋅ (+)=j ⋅, 即j AC j CB j AB ⋅+⋅=⋅∴0||||cos90||||cos(90)||||cos(90)j AC j CB C j AB A ⋅+⋅-=⋅-,∵0j AC ⋅= ,||1j = ,||CB a = ,||AB c =,cos(90)sin C C -= ,cos(90)sin A A -=∴A c C a sin sin =, ∴sin sin a cA C=, 同理:若过C 作垂直于CB 得:sin sin b cB C= ∴sin sin sin a b cA B C==,(2)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设90A ∠>,过A 作单位向量垂直于向量, 同样可证得:sin sin sin a b cA B C==. 法二:构造直角三角形 (1)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作AB 边上的高线CD 交AB 于D ,则:在Rt CBD ∆中,sin CDB a =,即sin CD a B =, 在Rt ACD ∆中, sin CDA b=,即sin CD b A =, ∴sin sin a B b A =,即sin sin a bA B=. 同理可证sin sin b cB C = ∴sin sin sin a b cA B C==(2)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作AB 边上的高线CD 交AB 于D ,则:在Rt CBD ∆中,sin CDB a =,即sin CD a B =, 在Rt ACD ∆中, sin(180)CDA b=- ,即sin(180)sin o CD b A b A =-=,∴sin sin a B b A =,即sin sin a bA B=. 同理可证sin sin b cB C = ∴sin sin sin a b cA B C== 法三:圆转化法(1)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圆O 是ABC ∆的外接圆,直径为2AD R =,则C D ∠=∠,∴sin sin 2c C D R==, ∴2sin cR C=(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同理:2sin a R A =,2sin bR B =故: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2)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sin sin sin 2a A E F R===. 法四:面积法任意斜ABC ∆中,如图作CH AB ⊥,则sin CH AC A =111sin sin 222ABC S AB CH AB AC A bc A ∆=⋅=⋅= 同理:1sin 2ABC S ab C ∆=,1sin 2ABC S ac B ∆=故111sin sin sin 222ABC S ab C ac B bc A ∆===,两边同除以abc 21即得:sin sin sin a b cA B C== 要点诠释:(1)正弦定理适合于任何三角形; (2)可以证明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灵活利用正弦定理,还需知道它的几个变式,比如: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sin a B b A b C c B ==,sin sin c A a C =等等.要点三: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一般地,我们把三角形的各内角以及它们所对的边叫做三角形的几何元素.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六个元素:三边和三角.在三角形中,由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然后再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要点诠释:已知a ,b 和A ,用正弦定理求B 时的各种情况;(1)若A 为锐角时:a bsin Aa bsin A()bsin A a b ()a b ()<⎧⎪=⎪⎨<<⎪⎪≥⎩无解一解直角二解一锐,一钝一解锐角如图:(2)若A 为直角或钝角时:a b a b ()≤⎧⎨>⎩无解一解锐角判断三角形形状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思路通常有以下两种:(1)化边为角;(2)化角为边.对条件实施转化时,考虑角的关系,主要有:(1)两角是否相等?(2)三个角是否相等?(3)有无直角、钝角?考查边的关系,主要有:(1)两边是否相等?(2)三边是否相等?要点诠释:对于求解三角形的题目,一般都可有两种思路。
但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同时要注意对解的讨论,从而舍掉不合理的解。
比如下面例2两种方法不同,因此从不同角度来对解进行讨论。
此外,有的时候还要对边角关系(例如,大边对大角)进行讨论从而舍掉不合理的解.【典型例题】类型一: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高清课堂:正弦定理 例1】例1.已知在ABC ∆中,10c =,45A =,30C =,求,a b 和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对应关系等。
由正弦定理列出边a 满足的方程,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来确定角B 的值。
【解析】sin sin a cA C=,∴sin 10sin 45sin sin 30c A a C ⨯===∴ 180()105B A C =-+= , 又sin sin b c B C=,∴sin 10sin10520sin 7520sin sin 304c B b C ⨯====⨯=【总结升华】1. 正弦定理可以用于解决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另两边和一角的问题;2. 数形结合将已知条件表示在示意图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已知与求之间的关系,从而恰当地选择解答方式.举一反三:【变式1】在∆ABC 中,已知075B =,060C =,5c =,求a 、A . 【答案】00000180()180(7560)45A B C =-+=-+=,根据正弦定理5sin 45sin 60o o a =,∴3a =. 【变式2】在ABC ∆中,若A b a sin 23=,则B 等于 ( ) A.30 B.60 C.30或150 D.60或120 【答案】由A b a sin 23=可得23sin b A a =,由正弦定理可知B b A a sin sin =,故可得23sin =B ,故=B 60或120。
故选B.【变式3】ABC ∆中,3π=A ,BC =3,则ABC ∆的周长为( )A .33sin 34+⎪⎭⎫⎝⎛+πB B .36sin 34+⎪⎭⎫ ⎝⎛+πB C .33sin 6+⎪⎭⎫ ⎝⎛+πB D .36sin 6+⎪⎭⎫ ⎝⎛+πB【答案】由正弦定理得:32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33b c b c b cB C B C B B ππ++====++-, 得b +c=B +sin(23π-B )]=6sin()6B π+.故三角形的周长为:3+b +c =36sin 6+⎪⎭⎫⎝⎛+πB ,故选D . 例2.已知下列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判断三角形的情况,有解的作出解答。
(1)a=7,b=9,A=1000(2) a=10,b=20,A=750(3)a=10,c=56,C=600 (4) a=2030A 6b 3==,,【思路点拨】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解三角形的有可能有两种情况,具体有几解可以借助于要点梳理中要点三中的方法解决。
【解析】(1)∴=<==0100,,9,7A b a b a 本题无解。
(2)∴<∴=>=.sin 31060sin 2075sin 20sin 0A b a A b 本题无解。
(3)∴=∴=C a c a sin ,3560sin 0 本题有一个解。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000sin sin 45,180()752a C B B A B C c =====-+=10sin 1)sin a Ab B∴=== (4)∴>==<=<==A b a A b A b a b a sin 330sin 6sin ,9030,,6,32000,又 本题有两解。
由正弦定理得:.120,60,23sin sin 0201====B B a A b B 当.32C 120B ;3490C 6020210101=====时,当,时,c B综上所述:.3230C 120B ;3490C 602020210101======c c B ,,,, 【总结升华】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解三角形的有可能有两种情况,具体方法可以借助于下了表格:举一反三:【变式1】在ABC ∆中,60B =,14a =, b =求A ∠.【答案】由正弦定理,得226760sin 14sin sin 0=⨯==b B a A . ∵a b <, ∴A B <,即 060A <<∴45A =【变式2】在60,1ABC b B c ∆=== 中,,求a 和A ,C . 【答案】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b cB C=, ∴sin 1sin2c B C b === ,(方法一)∵0180C <<, ∴30C =或150C =, 当150C =时,210180B C +=>,(舍去);当30C =时,90A =,∴2a ==.(方法二)∵b c >,60B =, ∴C B <,∴60C < 即C 为锐角, ∴30C = ,90A =∴2a =. 【高清课堂:正弦定理 例3】【变式3】在ABC ∆中,c =45A = ,2a =,求b 和,B C .【答案】∵sin sin a c A C =, ∴sin sin c A C a ===, ∵0180C <<, ∴60C =或120C =∴当60C =时,75B =,sin 751sin sin 60c B b C ===; ∴当120C =时,15B =,sin 1sin sin 60c B b C ===;所以,1,75,60b B C ==或1,15,120b B C === . 类型三:利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3.根据下列条件,判定ABC ∆的形状.(1)cos cos ;(2)cos cos cos a b c a A b B A B C=== 【思路点拨】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成角,分析角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正弦定理将角化为边,进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2sin cos 2sin cos 2sin cos 2sin cos sin 2sin 222222R A A R B BA AB B A B A B A B A B A B ππ==⇒==+=⇒=+=或或 故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 由正弦定理得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2sin 2sin 2sin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tan tan tan (0,)3a b c R A R B R C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ππ==⇔==⇔==∈⇒===、、 故ABC ∆是等边三角形 【总结升华】已知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式,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有两条思路:其一化边为角,再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求出三个角之间的关系式;其二化角为边,再进行代数恒等变换求出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