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

合集下载

动物实验给药剂量换算

动物实验给药剂量换算

动物实验给药剂量换算医学 2009-02-19 14:24 阅读672 评论2字号:大中小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分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absMiddle border=0>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

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 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动物实验给药量

动物实验给药量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系列之一:剂量换算关于剂量换算的问题最近不少战友询问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学习药理的战友来讲,可能是非常熟悉了。

但对于非药理专业但又需做药理实验的战友来说,仍然是令人困扰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

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mg/kg,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mg/kg×70kg×0.018/200g=Xmg/kg×70kg×0.018/0.2kg=6.3?Xmg/kg.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

实验动物学给药剂量换算

实验动物学给药剂量换算

实验动物学给药剂量换算1.人与动物用药量换算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的耐受性是相差很大的。

一般说来,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也就是单位体重的用药理动物比人要大。

人的各种药物的用量在很多书上可以查得,但动物用药量可查的书较少,而且动物用的药物种类远不如人用的那么多。

因此,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

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人用药量为1,小白鼠、大白鼠为25-50,兔、豚鼠为15-20,狗、猫为5-10。

此外,可以采用人与动物的体表面积计算法来换算:(1)人体体表面积计算法计算我国人的体表面积,一般认为许文生氏公式(中国生理学杂志12:327,1937)尚较适用,即: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例:某人身高170cm,体重60kg,试计算其体表面积。

解:0.061×170+0.0128×60-0.1529=1.6521m2(2)动物的体表面积计算法有许多种,在需要由体重推算体表面积时,一般认为Meeh-Rubner氏公式尚较适用,即:式中的K为一常数,随动物种类而不同:小白鼠和大白鼠9.1、豚鼠9.8、家兔10.1、猫9.8、狗11.2、猴11.8、人10.6(上列K值各家报导略有出入)。

应当指出,这样计算出来的表面积还是一种粗略的估计值,不一定完全符合于每个动物的实测数值。

例:试计算体重1.50kg家兔的体表面积。

bio.jew elov 生物学习之家2.人及不同种类动物之间药物剂量的换算(1)直接计算法即按:本文来自bi 例:某利尿药大白鼠灌给药时的剂量为250mg/kg,试粗略估计狗灌胃给药时可以试用的剂量。

解:实验用大白鼠的体重一般在200g左右,其体表面积(A)为:250mg/kg的剂量如改以mg/m2表示,即为:实验用狗的体重一般在10kg左右,其体表面积(A)为:本文来自bi o.jew (2)按mg/kg折算mg/m2转换因子计算例:同上解:按计算出狗的适当试用剂量。

药理实验设计之药物剂量的换算方法

药理实验设计之药物剂量的换算方法

药理实验设计之药物剂量的换算方法1.换算方法:1.1 常见的药物剂量单位包括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等。

通过进行单位换算,可以直接将药物剂量换算为所需的单位。

常用的单位换算关系包括:1mg=1000μg,1μg=1000ng等。

1.2 有些药物的剂量单位可能是体重相关的,例如毫克/千克(mg/kg),这时需要先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计算出相应的药物剂量。

假设实验动物的体重为W(kg),需要给予的药物剂量为D(mg/kg),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所需药物剂量 = W(kg)× D(mg/kg)。

1.3 对于一些强效药物,例如化学药物,常采用浓度单位(例如mol/L)来表示药物剂量。

在实验中,需要将浓度与体积相乘,以获取所需的药物剂量。

假设药物浓度为C(mol/L),溶液的体积为V(L),则所需药物剂量为:所需药物剂量 = C(mol/L)× V(L)。

2.数值调整:2.1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有时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的反应和/或药物的毒性等因素进行剂量的调整。

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实验数据或文献研究,调整给药剂量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剂量的调整应该是合理的,并与实验结果相关联。

2.2药物剂量的调整还涉及到给药方式、给药频率等。

给药方式可以影响药物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药物的效应。

给药频率可以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所需的治疗效果。

3.相关注意事项:3.1在进行药物剂量换算时,需要注意实验动物的体重、年龄和种属的差异性。

不同体重、年龄和种属的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存在差异,在计算剂量时应予以考虑。

3.2在药物剂量的转换和调整过程中,应仔细审核计算和换算过程,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可以采用双人对照和专业药师的参与来避免错误。

总之,正确地计算和转换药物剂量是药理实验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剂量转换和调整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在设计和执行实验时,应遵循适当的换算方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一.经口给药法一灌胃法此法给药剂量准确,是借灌胃器将直接灌到动物胃内的·种常用给药法;1.鼠类:鼠类的灌胃器由特殊的灌胃针构成;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右U角中,插入口中,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使其前端到达膈肌位置,灌胃针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以免损伤、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2.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二口服法口服给药是把混入饲料或溶干饮水中让动物自由摄取;此法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剂量不能保证准确,且动物个体间服药量差异较大;大动物在给予片剂、丸剂、胶囊剂时,可将用镊子或手指送到舌根部,迅速关闭口腔,将头部稍稍抬高,使其自然吞咽;二、注射给药法一皮下注射皮卜注射一般选取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大鼠、小鼠和豚鼠可在颈后肩胛问、腹部两侧作皮下注射;家兔可在背部或耳根部作皮卜注射;猫、犬则在大腿外侧作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推送药液时注射部位隆起;拨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一般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大鼠、小鼠、豚鼠可注射大腿外侧肌肉;家兔可在腰椎旁的肌肉、臀部或股部肌肉注射;犬等大型动物选臀部注射;注射时针头宜斜刺迅速人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注射;三腹腔注射给大鼠、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时,以左手固定动物,使腹部向上,为避免伤及内脏,应尽量使动物头处于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再将注射器沿45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免、犬等动物腹腔注射时,可由助手固定动物,使其腹部朝上,者即可进行操作;注射位置为:家兔下腹部近腹白线左右两侧1cm处,犬脐后腹白线两侧边1—2cm处进行腹腔注射;四静脉注射1、大鼠和小鼠:常采用尾静脉注射;注射时,先将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的固定器内,尾部用45—50℃的温水浸润几分钟或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拭使血管扩张,并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用中指从下面托起鼠,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尽量采取与尾部平行的角度进针,从尾末端处刺入,注入药液,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注射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或拔针后随即以干棉球按住注射部位以止血;2、豚鼠:可采用前肢皮下头静脉、后肢小隐静脉注射或耳缘静脉注射;3、家兔:一般采用耳缘静脉注射;注射时先将家兔用固定盒固定,拔去注射部位的毛,用酒精棉球涂擦耳缘静脉,并用手指弹动或轻轻揉擦兔耳,使静脉充血,然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压住耳根端,拇指和小指夹住耳边缘部,以无名指放在耳下作垫,右手持注射器从静脉末端刺入血管,注入药液;注射后,用纱布或脱脂棉压迫止血;四、给药剂量不同种类的动物一次给药能耐受的最大剂量不同,灌胃太多时易导致胃扩张,静脉给药剂量过多时易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现将不同种类动物一次给药最大耐受量列出,以供参考;为观察某种对动物的作用时,给药剂量的准确与否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导致动物中毒死亡;表二不同种类动物一次给药能耐受的最大剂量ml推荐使用厂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少量小鼠粗略的摸索山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的若干分之作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2、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它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减少剂量再次;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剂量范围内,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儿个剂量做,以便迅速获得关于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3、用人动物进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4、确定动物的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果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小;服量为100,灌胃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为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方法动物所用的剂量一般按毫克/公斤体重或克/公斤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㈩相当于每公斤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毫升数,以便给药;三、人与动物的给药量换算方法人与动物对同的耐受性相差很大;一般说来,动物的耐受性比人大,也就是单位体重动物的用药量比人要人,近几年来新药药效研究中多以下列公式计算:D2=D1×K2/K1×W1/W2D为剂量,K为常数,W为动物体重kg1指人;2指动物;人及不同种类动物的K值不同,人1.6、猴11.2、兔10.1、大鼠9.1、小鼠9.1、鼠9.8、猫9.8;如一例体重为70kg的人,某药剂量为20ug.kg-1.D-1,—只5kg重的猴为53.6 ug.kg-1.D-1,一只10kg重的大为40.4ug.kg-1.D-1,而一只20g重的小鼠为260.6 ug.kg-1.D-1见表三人用剂量与不同种类动物间剂量的关系;表三人用剂量与不同种类动物间剂量的关系注;表示人与动物的不同体重,以kg表示,第三行以下数据单位为;。

(完整版)人与动物之间的给药剂量换算

(完整版)人与动物之间的给药剂量换算

人与动物之间的给药剂量换算科研实验2010-03-03 18:43:23阅读1203评论5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

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 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每种动物的体重(包括人),在上表中以蓝色显示的。

还要注意到折算系数,也就是表中以红色所示的。

将人的剂量转换成哪种动物的,就在相应的动物那一列下找到与人的相交的地方的折算系数,将剂量乘以折算系数,再乘上人的体重与那种动物体重的比值。

给药剂量换算

给药剂量换算

一.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种方法为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二.不同动物给药剂量的换算:1.折算系数法:A.根据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中人和动物体表面积比值剂量表。

对此表说明:a.此表所得到的比值是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出来。

b.所有的比值都是根据点对点的关系计算出来的,即质量完全按照蓝色数字计算出来的,如果质量有所改变时,对比值将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c.表中数据的值=横栏动物的重量*给药剂量/竖栏动物的重量*给药剂量。

d.给药剂量一般用mg/kg为单位,对于临床给药剂量有时单位为每天服用Xmg,要进行单位转换。

如:质量为70kg的人每天服用50mg 药物,应该如下转化:50mg/70kg= 0.7mg/kgB.根据上表进行剂量换算的方法: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mg/kg,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 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C.以上述方法类推可得到其他动物与人的剂量换算关系,如下表:D.2.体表面积法:A.原理:根据能量代原理,人和动物的向外界释放的能量与体表面基本成正比的关系。

很多研究指出:基础代率、热卡、肝肾功能、血药浓度、血药浓度_时间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肌酐(Cr)、Cr清除率、血液循环等都与体表面积基本成正比,因此按照动物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比体重更为合理。

B.转换的公式为:a动物的体表面积/b动物的体表面积=a动物的给药剂量/b动物的给药剂量。

如:C.体表面积=体型系数*体重2/3.各动物的的体型系数如下表:(认为可能根据一定的经验数据总结出来)D.计算举例:体重为70kg人的临床剂量为Xmg/kg,换算成200g大鼠的剂量:人的体表面积为:=0.1×(70)2/3=1.722大鼠的体表面积=0.09×(0.2)2/3=0.0306体表面积比(大鼠/人)=0.0306/1.722=0.0177~~=0.018(折算系数值就是用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200g大鼠的给药剂量=70kg*X*0.018/200g=6.3Xmg/kg3.两种方法的比较:A.从结果的准确程度来说:应用体表面积法计算更加的准确。

药理学剂量换算

药理学剂量换算

药理学剂量换算动物剂量折算方法(《药理实验方法学》)(1)标准动物的等效剂量折算系数法:由表1查出设算系数K,按下式计算:DA=K•DBDA为A种动物的剂量(mg/只),DB为B种动物的剂量(mg/只)表2给出了主要参数,不仅可按此计算标准体重的计量,也能直接计算任何种类动物任何实际体重的用药剂量.对于标准体重的动物:每只用量(mg/kg)DB = DA •KB/KA公斤体重剂量(mg/kg)dB = dA •kB/kA对于任何体重的动物:每只用量(mg/kg)DB = DA •RB/RA•(WB/WA)2/3公斤体重剂量(mg/kg)dB = dA •RB/RA•(WA/WB)1/3KA、KB、RA、RB由表2查找。

式中DB、dB是欲求算的B种动物的每只剂量及公斤体重剂量,DA、dA是已知A种动物的每只剂量及公斤体重剂量,WA、WB是已知动物体重,RA、RB是体型系数,可由表2查找。

人和动物的体表面积计算法、不同种类动物之间药物剂量换算法引自章元沛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药理学实验>第238页“附录五:人和动物的体表面积计算法、不同种类动物之间药物剂量换算法”。

以我之见,成人的标准体重还是以50 kg为好,平均70 kg 是有点夸张了。

早在十九世纪末年,生理学家Voit 氏等发现虽然不同种类的动物每kg体重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相差悬殊,但都如折算成每m2体表面积的散热量,则基本一致。

例如马、猪、狗、大鼠和人的每m2体表面积每24小时的散热量都在1000 kCal 左右。

药理学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则习惯于以mg/kg 或g/kg等方式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这种办法行之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时,问题似乎不大;但用于不同种类动物时,常常会出现严重偏小或偏大,以致无法完成实验。

1958年Pinkle氏报告6-MP等抗肿瘤药物在小鼠、大鼠、狗和人身上的治疗剂量,按mg/kg 计算时差距甚大,但如改为按mg/m2体表面积计算,就都非常接近(见表2-5),此后,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的概念逐渐为药理学家接受,被认为尤其适用于不同动物之间剂量的换算。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实验的目的,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经口给药、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下面将介绍各种给药途径和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并简述药物给量的计算方法。

1.经口给药(口服给药)经口给药是实验中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药物通过口腔、食道、胃和肠道进入血液循环,对实验动物产生作用。

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技术。

但经过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受到肠道酶和肝脏的一次进过效应。

2.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在动物的皮下组织中注射药物。

特点是便捷简单,对实验动物能够均匀吸收。

注射部位一般选择在背部的腰椎处。

3.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动脉或静脉血管中,使药物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该方法能够实现药物的快速作用,但需要特殊的技术和专业的操作,同时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和药物的性质掌握合适的给药速度。

4.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与皮下注射相比,肌肉注射的吸收更快且更完全,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更持久。

通常将注射部位选择在大肌肉组织上,例如大腿肌肉。

药物给量的计算方法:药物给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药物的浓度和给药途径进行合理估算。

给药量=目标血药浓度×剂量体积/药物浓度×动物体重其中,目标血药浓度是研究中设定的药物效果所需要达到的血药浓度;剂量体积是每次给药所需用到的药物体积;药物浓度是给药液体中药物的浓度;动物体重是实验动物的体重。

在实验中,根据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实际需要,还需要将计算得到的给药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算。

此外,在药物给量计算中还需考虑到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给药次数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给药量的计算只是一个初步估算值,实验中仍需根据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及目标血药浓度进行进一步调整。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药物给量的计算方法是实验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及计算方法(一)动物给药量的确定在观察一个药物的作用时,应该给动物多大在的剂量是实验开始时应确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

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

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药物的剂量。

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他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

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

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

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

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

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

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

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少。

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5-89日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

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灌肠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

(二)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ml数),以便给药。

例1:计算给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kg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计算方法:兔每kg体重需注射1g,注射液为20%,则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的注射量应为5ml/kg体重,现在兔体重为1.8kg,应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用量=5×1.8=9ml。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及药量计算方法

一.经口给药法(一)灌胃法此法给药剂量准确,就是借灌胃器将药物直接灌到动物胃内得·种常用给药法。

1.鼠类:鼠类得灌胃器由特殊得灌胃针构成.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得右U角中,插入口中,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使其前端到达膈肌位置,灌胃針插入时应无阻力,如有阻力或动物挣扎则应退针或将针拔出,以免损伤、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

2.兔、犬等: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灌胃管进行.先将动物固定,再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

然后将灌胃管(常用导尿管代替)从开口器得小孔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

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就是否确实插入食道。

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得烧杯中,若无气泡产生,表明灌胃管被正确插入胃中,未误入气管。

此时将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注入药液.(二)口服法口服给药就是把药物混入饲料或溶干饮水中让动物自由摄取.此法优点就是简单方便,缺点就是剂量不能保证准确,且动物个体间服药量差异较大。

大动物在给予片剂、丸剂、胶囊剂时,可将药物用镊子或手指送到舌根部,迅速关闭口腔,将头部稍稍抬高,使其自然吞咽.二、注射给药法(一)皮下注射皮卜注射一般选取皮下组织疏松得部位,大鼠、小鼠与豚鼠可在颈后肩胛问、腹部两侧作皮下注射;家兔可在背部或耳根部作皮卜注射;猫、犬则在大腿外侧作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用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提起动物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

推送药液时注射部位隆起。

拨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可防止药液外漏。

(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一般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得部位。

大鼠、小鼠、豚鼠可注射大腿外侧肌肉;家兔可在腰椎旁得肌肉、臀部或股部肌肉注射;犬等大型动物选臀部注射.注射时针头宜斜刺迅速人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注射。

(三)腹腔注射给大鼠、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时,以左手固定动物,使腹部向上,为避免伤及内脏,应尽量使动物头处于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再将注射器沿45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

实验动物给药剂量

实验动物给药剂量

1.在离体器官时按照3倍或10倍剂量递增,在整体动物时则按照2倍或3.16倍剂量递增2.实验设计具体内容:(1)根据预期量进行设计:动物给药时,应用初始剂量之后,若没有发现疗效,也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可继续按照2ds、3.3ds、5ds递增(对数等距1,1.78,3.2,5.6,10,对数等距有利于样本数据的对数处理(做量效曲线)),2-4次可达到预期量,以后每次递增30%-50%。

(2)根据LD50设计:先采用急毒LD50的1/10,1/15,1/20,1/5开始试验,根据上面说的剂量间隔设计方法,找到有效剂量,从而设置高、中、低三个剂量,若没有参考资料,一般根据LD50设计剂量。

注:做药效学试验,最终目的是做出量效、时效关系,量效关系要能做出最小有效量,半数有效量,最大效应量。

在确定药效学试验剂量前,一般要有预试验,明确最小有效量、最大有效量,据此确定量效曲线的剂量设计。

正式试验时,在最小有效量、最大有效量之间插入1-3个剂量点,对数等距。

不过这个似乎比较难,在做主要药效学试验前,做一个初步的药代试验,能很好的指导量效、时效的试验。

(3)实验者经验:①药效剂量的确定的确许多参考书上都给出了方法,但是我自己在工作后,在确定药效剂量时,是这样做的:先让送样部门确定药物的最大溶解浓度,然后我们初步确定给药方式后,用最大给药体积,最大给药浓度来预试,如果在这个剂量下动物能够耐受(给药次数和给药时间得参考你的实验设计方案),那么可以用此剂量来做药效筛选。

如果动物有死亡,那么按照0.6-0.8倍的关系降低剂量,直到动物不出现死亡为止,以此剂量来做药效筛选。

就是说我们摸索出的剂量相当与最大耐受剂量MTD。

一般药物在最大剂量下无药效,那么就其研发价值而言也不大了。

这个药效剂量和急毒剂量还是有差异的,因为药效剂量根据给药方案设定可能是给数天多次的,而急毒是在24小时内给药一次或多次给药,两者还是有差异但也有联系。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嘿,你知道吗,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可是非常重要的哦!这可不能马虎!
首先呢,计算实验动物用药量有几个关键步骤。

要先确定实验动物的体重,这就像给它们量个身一样重要呢!然后根据药物的推荐剂量范围,用体重乘以相应的系数来算出用药量。

但这里面可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呀!比如一定要准确测量体重,不能有误差,不然那可就糟糕啦!还有就是要仔细查阅药物资料,确保使用的剂量范围是正确的,这可不能乱来呀!
接着说说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计算用药量的时候,可不能只想着达到效果,还得保证动物的安全呀!要是用药量过多,可能会对动物造成伤害,那实验不就失败了嘛!就像我们不能给小朋友吃太多药一样。

而稳定性也很关键呀,每次用药都得保持一致,不能今天多明天少的,那可不行!
再讲讲应用场景和优势。

这种计算方法在药物研发、医学研究等领域那可是大有用处呀!它能帮助科学家们准确地给动物用药,获取可靠的数据,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呢!它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就像给实验上了一道保险一样。

来看看实际案例吧!之前有个研究团队在做药物实验的时候,因为没有仔细计算用药量,结果实验结果乱七八糟的,后来重新认真计算了用药量,实验就顺利多啦!这就充分说明了正确计算用药量的重要性呀!
所以呀,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真的超级重要呀!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这可是关系到实验成败和科学研究进展的大事呢!。

药理学剂量换算

药理学剂量换算

药理学剂量换算药理学剂量换算动物剂量折算⽅法(《药理实验⽅法学》)(1)标准动物的等效剂量折算系数法:由表1查出设算系数K,按下式计算:DA=K?DBDA为A种动物的剂量(mg/只),DB为B种动物的剂量(mg/只)表1不同动物等效剂量(mg/只)的折算系数KB种动物⼩⿏20g ⼤⿏200 g 兔1.5 Kg 猴4 Kg 狗12 Kg ⼈70 KgA种动物⼩⿏20g 1.0 7.0 27.8 64.0 12 4 388⼤⿏200g 0.14 1.0 3.9 9.2 17.856兔1.5Kg 0.04 0.25 1.0 2.4 4.514.2猴4Kg 0.016 0.11 0.42 1.0 1.96.1狗12Kg 0.008 0.06 0.22 0.52 1.03.1⼈70Kg 0.0025 0.018 0.07 0.16 0.321.0(2)等效剂量的直接折算法:表2给出了主要参数,不仅可按此计算标准体重的计量,也能直接计算任何种类动物任何实际体重的⽤药剂量.对于标准体重的动物:每只⽤量(mg/kg)DB = DA ?KB/KA公⽄体重剂量(mg/kg)dB = dA ?kB/kA对于任何体重的动物:每只⽤量(mg/kg)DB = DA ?RB/RA?(WB/WA)2/3公⽄体重剂量(mg/kg)dB = dA ?RB/RA?(WA/WB)1/3KA、KB、RA、RB由表2查找。

式中DB、dB是欲求算的B种动物的每只剂量及公⽄体重剂量,DA、dA是已知A种动物的每只剂量及公⽄体重剂量,WA、WB是已知动物体重,RA、RB是体型系数,可由表2查找。

表2 不同动物的剂量折算系数动物种属⼩⿏⼤⿏猴狗⼈标准体重K(剂量折算系数) 1 7 64 124 388 K(公⽄体重剂量折算系数) 1 0.71 0.32 0.21 0.1 1任何体重R(动物体型系数) 0.059 0.09 0.111 0.104 0.1 W(标准体重kg) 0.02 0.2 4 1270⼈和动物的体表⾯积计算法、不同种类动物之间药物剂量换算法引⾃章元沛编(⼈民卫⽣出版社)第⼆版<药理学实验>第238页“附录五:⼈和动物的体表⾯积计算法、不同种类动物之间药物剂量换算法”。

实验动物剂量换算

实验动物剂量换算

实验动物剂量换算问题的解析一、体表面积计算法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 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本人认为在此表中,人的体重设为70kg,是有点不妥的。

如果设为60kg, 则能为大多数人接受。

这样一来,这个表就得进行修正。

如果为60kg,则人的体表面积为1.55m2左右。

那么,这样一来,折算系数表的中数字, 全部要修正。

最后一行的数字要乘以 1.72 / 1.55 =1.11,而表最右上端的人的体重改为60kg。

那么我们来看看上面这个表的最后一行,这个也是我们通常要用到的,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但是如果按这个表来计算实验动物的等效剂量,需要动物的体重基本上在标准体重的区间内相差不大才会准确。

也就是说,小鼠在20g左右,大鼠在200g左右,豚鼠在400g左右等等,这样计算出来才会准确。

当大鼠的体重为180g、250g、300g、350g、400g时,那么它的剂量根据体型系数计算实际体表面积应是多少?而按折算系数算又是多少?它们之间相差有多大?当大鼠体重在哪个范围内波动时,上述折算系数仍然基本准确呢?为什么说,当实验动物体重不在上述标准体重的附近的话,按折算系数算出来的剂量就不那么准了呢?这是因为,我们用这个折算系数,只是一个点对点的关系。

动物实验给药量

动物实验给药量

动物实验给药量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对潜在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进行初步的评估和筛选。

在动物实验中,药物给药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药物给药量的影响因素药物给药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的种类、动物的品种和体重、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等。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成分,因此给药量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来进行调整。

例如,化学药物的给药量需要根据药物分子量、溶解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等因素来计算;而生物制剂的给药量需考虑到制剂纯度、配方、生产过程、药物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

另一个影响给药量的因素是实验动物本身。

不同的动物品种在代谢方式、药物敏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动物品种进行给药量的调整。

此外,动物体重也是一个影响给药量的因素,较大的动物需要较高的药物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浓度水平。

给药途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导致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方式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动物的生理学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给药时间。

药物的作用和代谢均随时间变化,因此需要确定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点,以便获得最活跃的药效和最佳的药物代谢效果。

药物给药量的计算方法药物给药量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经验法、线性法、非线性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经验法,即根据以往的实验经验和文献资料来确定适当的药物给药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缺乏科学依据,易产生误差。

另一种计算方法是线性法,即根据动物体重和药物剂量的比例来计算药物的给药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没有考虑到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和生理学对药物的影响。

非线性法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计算方法,即根据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出等动力学参数,结合生理学参数,来计算最佳的药物给药量,以此来获得最佳的药效和药物代谢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很多的实验数据和科学计算手段,但是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药物效果和动力学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实验动物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体重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kg体重应给予的药液量(m1数),以便给药。

例1:给体重22g的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体重,溶液浓度为0.4%,应注射多少(m1)?
计算方法:小鼠每kg体重需戊巴比妥钠的量为40mg,则0.4%的戊巴比妥钠溶液的注射量应为10ml/kg体重,现小鼠体重为22g,应注射0.4%戊巴比妥钠溶液的用量:10×0.022=0.22(m1)。

例2:体重1.8kg的家兔,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按每kg 体重1g的剂量注射,应注射多少(ml)?
计算方法:兔每kg体重需注射1g,注射液浓度为20%,则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的注射量应为5ml/kg体重,现在兔体重为1.8kg,应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用量:5×1.8=9(m1)。

【习题】
1.给体重2.1kg的兔子注射30mg/kg的尼可刹米.注射液浓度为10%,应注射多少毫升?
2.大鼠口服双氢氯噻嗪剂量为5mg/kg,灌胃所需药液量为2.5ml/100g应配制的浓度是多少?
3.硫喷妥钠注射剂每支0.5g,免体重1.9kg,静注硫喷妥钠剂量为100mg/kg容量为1m1/kg,该药0.5g应配成多少ml?注射的药量是多少m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