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课程设计报告——金偲
《射线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射线检测技术》教学大纲修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执笔人:丁启敏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射线检测技术2.课程英文名:Technology of ray examination3.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检测技术)专业本科生4. 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8学时)5. 总学分:4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为检测技术专业课之一。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学生应该牢固掌握X射线和γ射线检测的基本理论,并且能够掌握射线照相检测的主要操作技能。
这一过程中学生应该很好的完成检测工程师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素质的训练,并达到根据工程需要制定出合格检测工艺,运用相关标准初步审定检测结果的能力。
课程完成后,学生应该达到国家Ⅱ级探伤员水平(本科生)。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检测基本原理;2.熟练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技能;3.了解本专业相关标准,初步具备判伤能力;4.了解微机在射线检测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和学时分配如下:绪论(1学时)射线探伤方法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和当今水平以及发展发向,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及要求。
第一章射线探伤的物理基础(8学时)射线种类和性质,射线于物质的四种主要相互作用,必须使学生掌握物质及射线的衰减规律第二章射线检测方法(8学时)Χ射线照相检测法、透视检测法、γ 射线检测法、其他几种新型射线检测方法,非常规检测技术。
第三章射线检测原理(5学时)Χ射线照相检测原理,射线透视检测原理等,微机在射线检测中的应用。
第四章射线检测设备及材料(8学时)本章以Χ射线照相检测设备为主,兼论其他几种检测方法所用设备结构及特点、检测用胶片和附件。
第五章射线检测工艺(28学时)1.检测工艺过程,透照方法,暗室处理,评定程序。
2.检测工艺规范的选择,灵敏度计算,曝光量选定。
3.Χ射线照相检测技术,不同条件下检测方式。
第六章射线安全防护(4学时)辐射量和单位,常用计量和单位,射线检测的安全计量,射线探伤环境设计(包括探伤室设计)简介。
射线检测报告
射线检测报告射线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被测物体内部的射线透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发现材料的缺陷、异物、裂纹等问题。
本次射线检测报告将对被测物体的检测过程、结果和分析进行详细描述。
1. 检测对象及方法。
本次射线检测的对象为一台工业设备的关键部件,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X射线检测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了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2. 检测过程。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首先对被测物体进行了表面清洁和定位,然后将X射线源和探测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检测参数,包括X射线源的电压、电流和曝光时间等。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对被测物体进行了多次X射线透射,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测结果。
经过多次X射线透射,我们获得了被测物体的内部结构图像。
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分析,我们发现了被测物体内部的一处裂纹,裂纹的位置、形态和大小都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微小的气孔和夹杂物,这些问题都可能对被测物体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4. 问题分析。
针对发现的裂纹、气孔和夹杂物,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裂纹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被测物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气孔和夹杂物则可能导致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下降,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我们建议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被测物体内部存在裂纹、气孔和夹杂物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我们建议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确保材料的内部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6. 结束语。
本次射线检测报告对被测物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描述,为后续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将继续关注被测物体的使用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射线检测实验
实验一曝光曲线的制作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掌握常用曝光曲线的制作方法;2.制作某一型号X射线机的曝光曲线。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X射线机一台2.阶梯试块一套3.密度计一台4.铅箔增感屏和胶片等若干5.普通坐标纸和对数坐标纸各一张三、实验原理选用任意一台X射线机,采用相同的增感屏、胶片、显影液、定影液及显影、定影时间和显影温度的情况下,对同一材料的不同厚度工件的透照时,所用的曝光条件(焦距、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固定其中的一些因素,使透照厚度仅随其中某一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一条相关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曝光曲线。
曝光曲线是检测的工具。
一台X射线机在不同的工艺和环境条件下其曝光曲线是不同的。
因此,已经制成的曝光曲线只适用于与当时特定条件相同的状态,否则应制作新的曝光曲线。
常用曝光曲线有两种:1.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在X射线机、胶片、增感屏、焦距、暗室处理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曝光量(mA·min)对阶梯试块进行透照。
为了使不同厚度部分的黑度值一样,就必须随着厚度的变化而改变曝光强度(管电压KVP),这就是我们在实际生产运用中最常用的基本曲线。
根据数学分析可以知道,管电压与透照厚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因而得到的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但从实验中可以看出这条曲线的曲率不大,在某些区域内可以近似的看作直线,在实验中用阶梯试块实现不同厚度d的透照,在同一焦距和曝光量条件下,用不同的管电压进行多张胶片曝光,经暗室处理可得一组底片,通过这组底片可获得多条黑度与厚度的曲线(每张底片即是一条黑度——厚度的曲线),当我们选取某一黑度值时,不同管电压对应的不同厚度即有一对应点,将选取的各点标注于普通坐标纸上便可得一条曝光曲线,这一曝光曲线,就是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
2.曝光量——厚度曝光曲线同制作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一样,在各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管电压(KVP)改变曝光量(mA ·min ),对阶梯试块进行分次曝光。
射线检测报告
射线检测报告射线检测是一种常见的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可以用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缺陷。
本报告旨在介绍射线检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射线检测是利用射线通过物体时的散射、吸收或穿过程度来判断物体的内部结构和缺陷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射线检测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
这两种射线都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很厚的材料,因此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射线检测的原理基于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当射线穿过物体时,会发生散射、吸收和穿透现象。
根据射线的强度和检测器上的信号变化,可以获得物体内部的信息,如缺陷、材料厚度和结构等。
在实际应用中,射线检测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检测对象、选择适当的射线源和检测设备、设置合适的检测参数、进行射线检测、分析和评估检测结果。
在进行射线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为了保证操作安全,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和专业知识,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其次,要合理选择射线源和检测设备,确保其能满足检测要求。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测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检测结果。
最后,在分析和评估检测结果时,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判断。
射线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飞机发动机的叶片是否存在裂纹和缺陷,以保障飞行安全。
在核能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监测核电站中金属结构的腐蚀情况,以确保核安全。
此外,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和建筑材料等领域,射线检测也得到广泛应用,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尽管射线检测具有很多优点,如非接触性、快速性和高灵敏度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射线检测会产生辐射,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其次,射线检测设备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可能存在经济压力。
此外,射线检测对材料的穿透能力存在限制,对于较厚的材料可能需要使用更高能量的射线源。
射线检测报告-模板
胶片处理
□自动□手工
源的种类
□X射线□Ir192□Se75
显影时间
(min)
显影温度
(℃)
管电流/活度
管电压
(kv)
曝光时间
(min)
透照方式
□单壁单影法□双壁单影法□双壁双影法□中心透照法
底片黑度范围
合格级别
检测数量
道口(张)
返修数量
道口(张)
一次合格率
﹪
检测示意图:
评定:
级别:
年月日
WJ-01
无损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图纸编号: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年 月 日
焊缝射线检测报告WJ-06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
工程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检测部位
材质规格
坡口型式
焊接方法
检测标准
胶片型号
像质计型号
铅增感屏
前屏mm后屏mm
胶片规格
(mm)
要求达到
像质指数
像质计位置
审核:
级别:
年月日
检测单位(章)
年月日
监理专业工程师:
级别
年月日
注:检测部位填写为罐号、线号或桩号
焊缝射线检测报告(附页)WJ-07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单位工程名称
检测部位
序号
焊缝编号
及底片编号
板厚(mm)
一次透照长度
(mm)
像质指数
缺陷情况
评定
级别
备
注
性质及长度
(mm)
位置
(mm)
3503-J122-1射线检测报告(一)(改)
射线检测报告(一)
第页共页
工程名称:
单元名称: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检件编号
承包单位
检件名称
检件规格
mm
检件材质
检测标准
技术等级
检测比例
%
合格级别
检测时机
焊接方法
热处理状态
透照方式
设备型号
焦点尺寸
mm
胶片牌号
增感屏
mm
管电压
kV
管电流
mA
γ源种类
γ源活度
Ci
像质计型号
线径编号
焦距
mmபைடு நூலகம்
曝光时间
min
底片黑度
有效片长
mm
显影温度
℃
显影时间
min
检测部位编号
片位号
焊工号
缺陷性质
缺陷定量
评定级别
备注
备注:附检测部位及布片图。
检测人:
资格:RT级
评片人:
资格:RT级
审核人:
资格:RT级
检测单位:(公章)
报告日期:年月日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报告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课题:射线检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班级:1382012学号:138201208姓名:董王强指导老师:目录一、检测工艺卡 (3)1.1、单壁单影 (3)1.2、双壁单影 (4)1.3、双壁双影 (5)二、编制说明 (6)三、焦距改变 (8)四、材质改变 (10)五、F=1500mm时,多工件透照 (11)四、课程设计总结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5)一、检测工艺卡1.1、单壁单影工件类型70*60-10 透照方式单壁单影焦距1000mm 定影时间15min管电压191kv 胶片类型柯达AA400 管电流10mA 烘干方式自然干燥曝光时间3min 增感方法铅箔增感屏显影时间5min 灵敏度数值AB级工件类型70*60-10 透照方式单壁单影焦距1000mm 定影时间15min管电压191kv 胶片类型柯达AA400 管电流10mA 烘干方式自然干燥曝光时间3min 增感方法铅箔增感屏显影时间5min 灵敏度数值AB级工件类型Φ60*7-90(b=10) 透照方式双壁双影焦距1000mm 定影时间15min管电压170kv 胶片类型柯达AA400 管电流10mA 烘干方式自然干燥曝光时间3min 增感方法铅箔增感屏显影时间5min 灵敏度数值AB级二、编制说明三、焦距改变曝光曲线是在一定焦距下得到的。
如果实际检测中调整焦距,曝光量也必须相应改变才能确保底片的黑度与曝光曲线的黑度一致。
当只改变焦距时可以利用底片黑度等条件相同时曝光因子为常量来求新的曝光量。
由E1/F1²= E2/F2²,即E2=F2²/F1²*E1。
由此可以求得,当焦距从F1=1000mm变为F2分别为800mm,1200mm时,相应的曝光量也应该调整为19.2 mA·min,43.2 mA·min。
由以上分析可得,焦距的改变定会影响曝光量。
当焦距改变时,也应当相应的改变曝光量才可以确保得到底片的黑度与曝光曲线的黑度一致。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射线的概念,掌握射线的种类及特点;2. 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了解射线检测在工程领域的应用;3. 掌握射线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射线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射线检测原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正确操作射线检测设备,进行简单的射线检测实验;3. 能够根据射线检测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射线检测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射线检测实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意识。
为实现这些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射线基本概念及种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射线物理基础”- 内容:射线的定义、种类(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 射线检测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射线检测的物理原理”- 内容: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射线衰减规律、射线检测方程3. 射线检测设备与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射线检测设备及其应用”- 内容:射线检测设备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射线检测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4. 射线检测安全防护- 教材章节:第四章“射线检测安全与防护”- 内容:射线对生物体的危害,射线检测安全防护原则,射线检测场所的防护措施5. 射线检测实验- 教材章节:第五章“射线检测实验”- 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安全与防护6. 射线检测应用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六章“射线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内容:射线检测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射线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射线基本概念及种类第二周:射线检测原理第三周:射线检测设备与操作第四周:射线检测安全防护第五周:射线检测实验第六周:射线检测应用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射线检测的相关知识。
射线检测实训报告指导书
一、前言射线检测实训是无损检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标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完成射线检测实训,提高实训效果。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
2. 掌握射线检测设备的操作技能。
3. 熟悉射线检测标准和评片方法。
4.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射线检测基本原理2. 射线检测方法3. 射线检测设备4. 射线检测标准5. 射线检测评片方法四、实训步骤1. 实训准备(1)了解实训内容,明确实训目的。
(2)熟悉实训场地、设备,检查设备状态。
(3)准备实训所需材料,如胶片、射线源、防护用品等。
2. 实训操作(1)射线检测基本原理:讲解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如射线穿透性、吸收性、散射性等。
(2)射线检测方法:讲解射线检测的基本方法,如透照法、荧光法、X射线探伤等。
(3)射线检测设备:讲解射线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X射线探伤机、γ射线探伤机等。
(4)射线检测标准:讲解射线检测标准的基本内容,如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等。
(5)射线检测评片方法:讲解射线检测评片的基本方法,如人工评片、计算机辅助评片等。
3. 实训总结(1)整理实训资料,包括实训记录、照片、数据等。
(2)分析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3)撰写实训报告。
五、实训报告撰写要求1. 报告格式: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撰写,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录等。
2. 正文内容:(1)实训目的:阐述实训目的和意义。
(2)实训内容:详细介绍实训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包括射线检测原理、方法、设备、标准、评片等。
(3)实训过程:详细描述实训步骤,包括实训准备、实训操作、实训总结等。
(4)实训结果:总结实训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5)实训心得:结合实训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射线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射线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射线物理特性的理解,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射线检测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射线检测基本原理(1)射线类型: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
(2)射线穿透能力:射线穿透能力与其能量、物质密度和厚度有关。
(3)射线衰减规律:射线在物质中传播时,其能量逐渐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射线衰减。
2. 射线检测设备(1)X射线源:X射线发生器、X射线管等。
(2)γ射线源:γ射线发生器、γ射线源棒等。
(3)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等。
(4)数据处理系统:射线检测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软件。
3. 射线检测操作方法(1)设备准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调整射线源能量、管电压等参数。
(2)样品准备:确保样品表面清洁,固定好样品。
(3)射线照射:调整探测器位置,进行射线照射。
(4)数据采集: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射线信号。
(5)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射线检测应用(1)材料性能检测:检测材料的密度、厚度、内部缺陷等。
(2)工件缺陷检测:检测工件表面和内部缺陷,如裂纹、孔洞等。
(3)安全检测:检测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设施安全等。
五、实训过程1. 实训前,了解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实训过程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调试、样品准备和射线照射。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射线信号的变化,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实训结束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撰写实训报告。
六、实训结果1. 成功掌握了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了射线检测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 通过实训,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增强了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七、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射线实训,加深了对射线物理特性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生物粒子射线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生物粒子射线在生物体内的传播规律,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射线对生物细胞和组织的影响,以及射线在生物体内的衰减情况。
通过实验,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生物粒子射线是一种穿透力较强的电磁辐射,其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生物组织的影响,导致射线强度逐渐减弱。
本实验采用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测量不同厚度生物组织对射线强度的影响,分析射线在生物体内的衰减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生物细胞模型- 生物组织模型- 射线源(如伽马射线源)- 射线探测器- 计时器2. 实验仪器:- 射线防护罩- 射线衰减仪- 数据记录仪四、实验方法1. 将生物细胞模型和生物组织模型分别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射线源和探测器与模型平行。
2. 将射线源和探测器分别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位置和距离,确保射线能够垂直照射到生物模型上。
3. 开启射线源,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强度。
4. 逐步增加生物组织模型的厚度,重复步骤3,记录不同厚度下的射线强度。
5. 对比不同厚度生物组织对射线强度的影响,分析射线在生物体内的衰减规律。
6.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与仪器,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将生物细胞模型和生物组织模型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位置和距离。
3. 将射线源和探测器分别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位置和距离,确保射线能够垂直照射到生物模型上。
4. 开启射线源,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强度。
5. 逐步增加生物组织模型的厚度,重复步骤4,记录不同厚度下的射线强度。
6. 对比不同厚度生物组织对射线强度的影响,分析射线在生物体内的衰减规律。
7. 关闭射线源,整理实验器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不同厚度生物组织对射线强度的影响呈负相关,即随着生物组织厚度的增加,射线强度逐渐减弱。
- 射线在生物体内的衰减规律符合指数衰减规律。
2. 分析:- 射线在生物体内的衰减主要受生物组织密度、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X射线课程设计
前言无损检测是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检测技术,它借助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在不损坏不改变被监测对象理化状态的情况下,对被检测对象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的检查和测试,借以评判它们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其他性能指标。
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无损检测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例如特种设备的制造检测和在用检验,以及机械冶金石油天然气化工航空航天船舶铁道电力核工业兵器煤炭有色金属建筑等行业。
尤其在保证承压类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方面,无损加测技术显得尤其重要。
无损检测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和装备的水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检测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无损检测人员所承担的职责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无损检测理论知识和技术素质。
因此,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鉴定他们是否具备这种资格。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十分重视。
在20世纪80年代,就组织成立了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机构,制定了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开展了培训和人员考核工作。
1990年,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培训教材。
射线检测第一模块射线的产生、性质及其衰减一.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射线检测是利用X射线或r射线具有的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的方法。
射线检测中应用的射线主要是X射线r射线,他们都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X射线r射线的波长为0.001-0.1nm,r射线的波长为0.0003-0.1nm。
X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X射线是由X射线管产生。
X射线管由阴极和真空玻璃外壳组成,其简单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
阴极通以电流加热灯丝至白炽状态时,释放出大量的电子。
由于阴极和阳极之间加以很高的电压,这些电子在高压电场中被加速,从阴极飞向阳极,最终以高速撞击在阳极上。
射线检测分析报告
( RT-II )
焊缝射线检测报告
产品编号: GNX16-20
工件名称
源种类
焦点尺寸
增感方式
像质计型号
显影液配方
检 照相质量等级 测 焊缝编号 条 板厚( mm )
件 透照方式 及 工 L1(焦距) mm
艺 能量 KV
参 管电流源活度)
数 mA (Bq) 曝光时间 min
要求像质指数
焊缝长度 mm 一次透照长度
源种类
焦点尺寸
增感方式
像质计型号
显影液配方
检 照相质量等级 测 焊缝编号 条 板厚( mm )
件 透照方式 及 工 L1(焦距) mm
艺 能量 KV
参 管电流源活度)
数 mA (Bq) 曝光时间 min
要求像质指数
焊缝长度 mm 一次透照长度
mm 合格级别
(级)
蒸汽用消声器
□ X □ Ir192 □ Co60
焊缝射线检测报告
产品编号: GNX16-17
工件名称
源种类
焦点尺寸
增感方式
像质计型号
显影液配方
检 照相质量等级 测 焊缝编号 条 板厚( mm ) 件 透照方式 及 工 L1(焦距) mm 艺 能量 KV 参 管电流源活度) 数 mA (Bq)
曝光时间 min
要求像质指数
焊缝长度 mm 一次透照长度
数
/
6
/
缺陷及返修情况说明
JB/
共计 (张)
6
检测工艺编号
最终 评
定结
I级 (张)
果
4
检测结果
II 级 (张)
2
III 级 (张)
/
IV 级 (张)
射线检测实验
实验一曝光曲线的制作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掌握常用曝光曲线的制作方法;2.制作某一型号X射线机的曝光曲线。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X射线机一台2.阶梯试块一套3.密度计一台4.铅箔增感屏和胶片等若干5.普通坐标纸和对数坐标纸各一张三、实验原理选用任意一台X射线机,采用相同的增感屏、胶片、显影液、定影液及显影、定影时间和显影温度的情况下,对同一材料的不同厚度工件的透照时,所用的曝光条件(焦距、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固定其中的一些因素,使透照厚度仅随其中某一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一条相关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曝光曲线。
曝光曲线是检测的工具。
一台X射线机在不同的工艺和环境条件下其曝光曲线是不同的。
因此,已经制成的曝光曲线只适用于与当时特定条件相同的状态,否则应制作新的曝光曲线。
常用曝光曲线有两种:1.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在X射线机、胶片、增感屏、焦距、暗室处理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曝光量(mA·min)对阶梯试块进行透照。
为了使不同厚度部分的黑度值一样,就必须随着厚度的变化而改变曝光强度(管电压KVP),这就是我们在实际生产运用中最常用的基本曲线。
根据数学分析可以知道,管电压与透照厚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因而得到的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但从实验中可以看出这条曲线的曲率不大,在某些区域内可以近似的看作直线,在实验中用阶梯试块实现不同厚度d的透照,在同一焦距和曝光量条件下,用不同的管电压进行多张胶片曝光,经暗室处理可得一组底片,通过这组底片可获得多条黑度与厚度的曲线(每张底片即是一条黑度——厚度的曲线),当我们选取某一黑度值时,不同管电压对应的不同厚度即有一对应点,将选取的各点标注于普通坐标纸上便可得一条曝光曲线,这一曝光曲线,就是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
2.曝光量——厚度曝光曲线同制作管电压——厚度曝光曲线一样,在各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管电压(KVP)改变曝光量(mA·min),对阶梯试块进行分次曝光。
射线检测报告(for wps)
射线 检验委托统计表
添 加 报 告 委 托 单 号 报告编号 RT-2014-01 工程名称 部件名称 水冷壁 取样阀门 水冷壁 水冷壁 1号机组临 检 1.2.1 5号机组大 RT-2014-02 修 1.2.2 5号机组大 RT-2014-03 修 1.2.3 5号机组大 RT-2014-04 修 1.2.5
委托人 崔玉海
数 量 2
材质 20g
规格 φ 63×7
崔玉海 14 T91;TP304H φ 38×10 崔玉海 38 崔玉海 38 20g 15CrMo φ 51×7 φ 28.6× 6.4
数 量
材质
规格
数 量
材质
规格
检验 18×3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未填写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模板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课题:铸铝件的射线检测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班级:100815姓名:韩志伟指导老师:余欣辉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三日铸铝件的射线检测学生姓名:韩志伟学号:10081515 指导老师:余欣辉摘要:X射线穿过被照射物体后会有损耗,不同厚度不同物质对它们的吸收率不同,把底片放在被照射物体的另一侧,会因为射线强度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图形,评片人员就可以根据影像来判断物体内部的是否有缺陷以及缺陷的性质。
X射线检测仪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穿透性 x射线能穿透一般可见光所不能透过的物质。
其穿透能力的强弱,与x射线的波长以及被穿透物质的密度和厚度有关。
x射线波长愈短,穿透力就愈大;密度愈低,厚度愈薄,则x射线愈易穿透。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球管的电压伏值(kV)的大小来确定x射线的穿透性(即x射线的质),而以单位时间内通过x射线的电流 (mA)与时间的乘积代表x射线的量。
X射线无损检测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材料测试、食品检测、制造业、电器、仪器仪表、电子、汽车零部件、医学、生物学、军工、考古、地质等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
此次课程设计利用照相射线检测技术进行实践性操作,而课设题目是对49#不锈钢进行检测。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照相射线检测技术对铸铝工件进行检测。
关键词:X射线、射线检测、铸铝件、胶片指导老师签名:目录1 X射线探伤机检测知识、原理及应用范围 (1)1.1 射线检测 (1)1.2 射线照相法原理 (1)1.3射线检测设备 (2)1.4 X射线无损检测的典型应用 (2)2 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 (3)2.1 射线胶片 (3)2.2 观片灯 (3)2.3 黑度计(光学密度计) (3)2.4 增感屏 (3)2.5 像质计 (3)3 铸铝件射线检测工艺卡 (4)4 编制说明 (5)5 X射线检测报告 (10)6 拓展延伸 (11)6.1 同样工件,焦距改变怎么透照 (11)6.2 材质改变 (11)6.3 多工件透照 (11)7 总结 (12)8 致谢 (12)9 参考文献 (13)1 X射线探伤机检测知识、原理及应用范围1.1 射线检测射线的种类很多,其中易于穿透物质的有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三种。
射线检测课程总结
射线检测课程总结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测试方法,通过利用射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结构特征。
在射线检测课程中,我学习了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设备使用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对这门课程进行总结。
在课程的第一部分,我学习了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射线检测主要是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
通过射线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获取材料内部的信息。
射线检测主要包括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两种方法。
X射线检测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而γ射线检测则是利用γ射线的穿透性来进行检测。
此外,我还学习了射线的产生原理和射线的性质等基本知识。
在课程的第二部分,我学习了射线检测的设备使用。
射线检测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发生器、γ射线发生器、探测器和显示器等。
X射线发生器和γ射线发生器是产生射线的关键设备,探测器则用于接收射线信号。
在课程中,我亲自操作了X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进行射线检测。
此外,我还学习了射线检测的相关安全知识,了解了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然后,在课程的第三部分,我学习了射线检测的实际应用。
射线检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核能、石油化工、铁路交通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飞机发动机和飞机结构的缺陷,确保飞行安全。
在核能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核电站设备和燃料元件的缺陷,防止辐射泄漏。
在石油化工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管道和容器的缺陷,确保生产安全。
在铁路交通领域,射线检测可以用来检测铁轨和列车车体的缺陷,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在射线检测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参与了射线检测的实际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射线检测原理和设备使用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正确设置射线的能量和如何正确解读射线图像等。
通过和老师的讨论和实践的反复尝试,我逐渐掌握了射线检测的技巧和方法。
射线检测课程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射线检测PPT课件
第20页/共90页
第二章 射线检测
在绝大多数的轻金属中,射线的能量大约在0.2~3 MeV范围时, 康普顿效应是极为重要的效应。康普顿效应随着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减 小,其大小也取决于物质中原子的电子数。在中等原子序数的物质中, 射线的衰减主要是由康普顿效应引起, 在射线防护时主要侧重于康普 顿效应。
在工业探伤中所获得的X射线谱中既有连续谱,也有标识谱,标识射线 与连续射线能量相比要小得多,所以起主要作用的是连续谱。
第15页/共90页
第二章 射线检测
(二)
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可以从天然放射性原子核中产生,也可
以从人工放射性原子核中产生。它是由放射性同位素的核反应、
核衰变或裂变放射出的。射线探伤中使用的 射线 源是由核反应 制成的人工放射线源。应用较广的有钴-60。 射线与X射线的一个重要 不同点是, 射线源无论使用与否,其能量都在自然地逐渐减弱,可由半衰期来
第17页/共90页
第二章 射线检测 四、
射线穿过物质时,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撞击、产生能量转换,引 发能量的衰减和以下种种物理效应。
(一) X射线、 射线通过物质时的衰减
1、X射线、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过程: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
对的产生。 这三种过程的共同点是都产生电子, 然后电离或激发物质中的 其他原子;此外,还有少量的汤姆逊效应。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随射线能 量的增加而减少,电子对的产生则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四种效应的共 同结果是使射线在透过物质时能量产生衰减。
min
1.24 U
(nm)
不同管电压下钨靶连续X射线
第14页/共90页
第二章 射线检测
2、标识X
射线检验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射线检验实训,使我对射线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设备以及应用范围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我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培养我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X射线检验实验室三、实训内容1. 射线检验基本原理(1)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射线的基本性质;(2)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3)射线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
2. 射线检验设备(1)X射线探伤机;(2)γ射线探伤机;(3)中子射线探伤机;(4)射线检验辅助设备。
3. 射线检验方法(1)射线照相法;(2)数字射线检测法;(3)射线衍射法;(4)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法。
4. 射线检验操作(1)射线检验前的准备工作;(2)射线检验操作步骤;(3)射线检验后的数据处理。
5. 射线检验质量及控制(1)射线检验质量标准;(2)射线检验质量控制措施;(3)射线检验报告编制。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准备(1)熟悉射线检验基本原理、方法、设备等理论知识;(2)了解射线检验操作流程;(3)学习射线检验质量及控制措施。
2. 实训过程(1)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X射线探伤机的操作,掌握射线检验基本操作技能;(2)学习射线照相法、数字射线检测法等射线检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提高数据分析能力;(4)学习射线检验报告的编制,掌握报告撰写技巧。
3. 实训后期总结(1)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分析存在的问题;(2)撰写实训报告,对实训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五、实训成果1. 掌握射线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设备以及应用范围;2.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报告撰写技巧。
六、实训心得通过本次射线检验实训,我对射线检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我对射线检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课题:射线检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班级:1382012学号:138201210姓名:金偲指导老师:余欣辉一、检测工艺卡1.1、单壁单影工件类型100*80-10 透照方式单壁单影焦距1000mm 定影时间15min管电压165kv 胶片类型柯达AA400 管电流10mA 烘干方式自然干燥曝光时间3min 增感方法铅箔增感屏显影时间5min 灵敏度数值AB级工件类型110*9-100(b=8) 透照方式双壁单影焦距1000mm 定影时间15min管电压157kv 胶片类型柯达AA400 管电流10mA 烘干方式自然干燥曝光时间3min 增感方法铅箔增感屏显影时间5min 灵敏度数值AB级工件类型Φ40*5-70(b=11) 透照方式双壁双影焦距1000mm 定影时间15min管电压130kv 胶片类型柯达AA400 管电流10mA 烘干方式自然干燥曝光时间3min 增感方法铅箔增感屏显影时间5min 灵敏度数值AB级二、编制说明参数项目数据说明设备名称X2515由实验室现有设备和材料所决的。
设备型号X2515由实验室现有设备和材料所决的。
焦距F=1000mm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
所选用曝光曲线是F=1000mm条件下绘制的厚度-电压型曝光曲线。
故选择焦距F=1000mm。
管电压单壁单影U=165KV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
工件透照厚度为10mm则对应的曝光曲线管电压为165KV。
故选择管电压U=165KV。
双壁单影U=157KV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
工件透照厚度为9mm则对应的曝光曲线管电压为157KV。
故选择管电压U=157KV。
双壁双影U=130KV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
工件透照厚度为5mm则对应的曝光曲线管电压为130KV。
故选择管电压U=130KV。
管电流Ⅰ=10mA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
所选用曝光曲线是曝光量为10mA X 3min条件下绘制的厚度-电压型曝光曲线。
故选择管电流Ⅰ=10mA。
曝光时间T=3min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
所选用曝光曲线是曝光量为10mA X 3min条件下绘制的厚度-电压型曝光曲线。
故选择曝光时间T=3min。
显影时间T显=5min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
胶片的制作是在显影时间为5min的情况下制作的。
故选择显影时间T显=5min。
定影时间T定=15min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
胶片的制作是在定影时间为15min的情况下制作的。
故选择定影时间T定=15min。
烘干方式自然干燥根据手工暗室处理过程要求。
胶片的干燥应在空气中无尘,无杂物的环境。
故选择自然干燥。
胶片类型柯达AA400由实验室现有设备和材料所决的。
增感方法铅箔增感屏;前屏厚度≤0.10后屏厚度≤0.15根据JB/T4730.2-20053.5增感屏的选用灵敏度数值AB级根据JB/T4730.2-2005规定射线检测技术分为3个级别: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
技术级别的选择会影响会影响透照距离F,胶片类型,曝光量和K值等参数的选择;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安装等相关标准及设计原则规定。
承压设备、对接焊头的制造、安装时的射线检测。
三、焦距改变曝光曲线是在一定焦距下得到的。
如果实际检测中调整焦距,曝光量也必须相应改变才能确保底片的黑度与曝光曲线的黑度一致。
当只改变焦距时可以利用底片黑度等条件相同时曝光因子为常量来求新的曝光量。
由E1/F1²= E2/F2²,即E2=F2²/F1²*E1。
由此可以求得,当焦距从F1=1000mm 变为F2分别为800mm,1200mm 时,相应的曝光量也应该调整为19.2 mA·min,43.2 mA·min。
由以上分析可得,焦距的改变定会影响曝光量。
当焦距改变时,也应当相应的改变曝光量才可以确保得到底片的黑度与曝光曲线的黑度一致。
参 数 变 量F 1F 2F 3F (mm ) 1000800 1200 E (mA·min )3019.243.2四、材质改变通常曝光曲线都是针对钢材来制作的。
若检测其他材料,可以利用射线透照等效厚度来修正管电压或曝光量。
根据T2/T1=μ1/μ2(T为透照厚度, μ为线衰减系数),当材料由a改为b时,查表获得a和b厚度等效系数分别为φa和φb,然后求出a和b的等效厚度分别为h a 和h b,最后利用该等效厚度在原曝光曲线上确定管电压或曝光量即可。
表1部分材料的射线照相厚度等效系数材料X射线γ射线100KV 150KV 220KV 400KV 1MeV 2Mev Ⅰr Co 镁0.05 0.05 0.08铝0.08 0.12 0.18 0.35 0.35铝合金0.10 0.14 0.18 0.35 0.35 钛0.54 0.54 0.71 0.9 0.9 0.9 0.9 钛、钢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铜 1.5 1.6 1.4 1.4 1.1 1.1 1.1 1.1 锌 1.4 1.3 1.3 1.1 1.0黄铜 1.4 1.3 1.3 1.2 1.1 1.1 1.0锆 2.4 2.3 2.0 1.5 1.0 1.0 1.2 1.0铅14.0 14.0 12.0 5.0 2.5 4.0 2.3铀20.0 12.0 4.0 12.6 3.4五、F=1500mm时,多工件透照在实际检测时,不可能一个一个工件的检测,依赖效率太低,二来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照射X射线的时间,所以要设计一种多工件同时检测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是我设计的一种方法:圆锥顶为射线源,射线机大照射范围为40°。
因为圆锥顶的一半为20°,可算出最底端除去工件150mm厚之后的底面弧度半径为(1500-110)×3.14/9=485mm,因工件长为100mm,所以底面最多摆四排(如上图),其中工件与工件之间间隔15mm,工件c端与中垂线间隔140mm。
计算中垂线到a点处的弧度半径为:(1500-110)*3.14/9=485mm第一层工件处的排列半径为:(1500-110)*sin17.94°=428.14mm9a点处的周长为:428.14×2×π=2690.13mm所以第一层最多可容纳的工件数:2690.13÷110=24个垫高角度为:[(485-50)/485]*20°=17.94°工件中心垫高高度为:1500-(1500*cos17.94°)=72.9mm b点处的半径为:(1500-110)*sin14.43°=346m.38mb点处的周长为:346.38×2×π=2176.39mm所以第二层最多可容纳的工件数:2176.39÷110=19个垫高角度为:[(485-135)/485]*20°=14.43°工件中心垫高高度为:1500-(1500*cos14.43°)=47.32mmc点处的半径为:(1500-110)*sin10.51°=253.55mmc点处的周长为:253.55×2×π=1593.07mm所以第三层最多可容纳的工件数:1593.07÷110=14个垫高角度为:[(485-230)/485]*20°=10.51°工件中心垫高高度为:1500-(1500*cos10.51°)=13.5mm c点到圆点的距离为140mm可在放两个工件垫高角度为:[(485-435)/485]*20°=2.06°工件中心垫高高度为:1500-(1500*cos2.06°)=0.97mm则:圆锥面最多可以容纳的工件数为:24+19+14+2=59个。
多工件透照摆放示意图四、课程设计总结本设计主要是针对对接管编制工艺卡和工艺规程。
此次课程设计进行的每一步的是严格按照课题要求,并且遵照标准与相关文件法规进行引用和计算。
对JB/T4730.2—2005等相关标准也有相当的了解,之前对于这类工件的检测不是很熟悉,但经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对接管结构的工件的射线检测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同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知道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联合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学到手。
最主要的本次课设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参考文献[1].中国机械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编《射线检测》。
[2].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标准JB4730-2005。
致谢这次课程设计的圆满的结束,我衷心的感谢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我的指导,提供给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能顺利完成这次课程设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老师帮我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而且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
首先本人要感谢学院能够提供如此好的专业课设机会。
更要感谢指导老师,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了本人很大的帮助,帮助本人理解不懂的地方,最终完成了这个课程设计。
在此对给予帮助的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同时对给予本人帮助的同学表示深深地感谢。
老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给予我的耐心解答使我受益匪浅;同时,老师给的很多建议和意见,这次射线检测技能培训使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不能学到的东西。
在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本人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促使本人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的学习。
在这课程设计里,本人发现自己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懂得了如何去学习以前未曾学过的新思维新方法,懂得了如何去多方位地查找资料,完善和创新一些旧的思维方式,懂得了如何同老师和同学交流和协作。
使本人受益匪浅。
课程设计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更是教会本组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的过程,这将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使本人受用不尽的同时,一定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