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交会测量[36页]
前方交会实验报告
前方交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前方交会方法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以及计算出测量误差,并分析误差来源。
2. 实验原理前方交会是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根据测量的原理,通过测量基线上A、B两个测站到待测点C的角度,再测量出A、B两个测站之间的方位角,即可计算出C点的坐标。
前方交会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安装测量仪器:在点A和点B上,分别设置测站,安装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
2.观测角度:从点A观测点C的水平角和垂直角,从点B观测点C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3.计算方位角:根据测量仪器的读数和设定的测量参数,计算出A、B两个测站之间的方位角。
4.计算距离:根据测量仪器的读数和设定的测量参数,分别计算出A、B两个测站到点C的距离。
5.计算C点坐标:根据前面步骤得到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通过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点C的坐标。
6.分析误差来源:根据实际测量和计算结果,分析误差的来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
3. 实验步骤1.在实验区域内分别设置测站A和测站B,并确保两个测站之间有明显的目标点C供观测。
2.使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分别观测点A和点B 到目标点C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并记录测量数据。
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测站A和测站B之间的方位角。
4.根据测量数据和方位角,计算出测站A到目标点C的距离,以及测站B到目标点C的距离。
5.使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目标点C的坐标。
6.分析误差的来源,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4. 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以下是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据和计算出的结果:•测站A到目标点C的水平角:30°•测站A到目标点C的垂直角:60°•测站B到目标点C的水平角:50°•测站B到目标点C的垂直角:40°•测站A和测站B之间的方位角:100°•测站A到目标点C的距离:50米•测站B到目标点C的距离:60米•目标点C的坐标:(100, 200)根据以上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点C的坐标为(100, 200)。
《全站仪操作》实训项目任务清单及考核标准
《全站仪操作》实训项目任务清单及考核标准任务一、天宇全站仪坐标测量及坐标放样(60学时)任务二、科力达全站仪坐标测量及坐标放样(30学时)任务三、全站仪对边、悬高、后方交会测量(30学时)任务四、全站仪面积测量(30学时)《全站仪操作实训》实操考核项目考核标准任务一、天宇全站仪数据采集—放样实操项目考核标准一、说明1.编制依据:《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等设计编制。
2.适用范围:测量实训学生。
二、技能目标能够掌握测能够掌握仪器安置,望远镜调节方法、建站及建站质量检查、数据采集及测设方法步骤、记录、计算。
三、技术要求1.考核所用工具、材料:设备仪器:天宇全站仪、棱镜、钢尺等。
2.场地:建筑实训地基3.考核操作时间60min四、评分标准:天宇全站仪数据采集—放样实操项目考核标准考评员:五、记录表格:全站仪数据采集—放样记录表观测者: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仪器型号及编号:天气:备注:综合评分以小组结合个人给定,在记录表备注栏注明观测者和记录者名字《全站仪操作实训》实操考核项目考核标准任务二、科力达全站仪数据采集—放样实操项目考核标准一、说明1.编制依据:《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等设计编制。
2.适用范围:测量实训学生。
二、技能目标能够掌握测能够掌握仪器安置,望远镜调节方法、建站及建站质量检查、数据采集及测设方法步骤、记录、计算。
三、技术要求1.考核所用工具、材料:设备仪器:科力达全站仪、棱镜、钢尺等。
2.场地:建筑实训地基3.考核操作时间60min。
四、评分标准:科力达全站仪数据采集—放样实操项目考核标准考评员:五、记录表格:全站仪数据采集—放样记录表观测者: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仪器型号及编号:天气:备注:综合评分以小组结合个人给定,在记录表备注栏注明观测者和记录者名字《全站仪操作实训》实操考核项目考核标准任务三、全站仪对边测量-悬高测量实操项目考核标准一、说明1.编制依据:《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等设计编制。
(课CL)-交会测量法
第五节 交会定点
交会定点通常称为交会法, 交会定点通常称为交会法,是加密平面控制点的一种 方法。 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的成果解算出以控 制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制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包括: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等。 包括: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等。
一、前方交会法
P
前方交会法: 前方交会法:是在两 个已知控制点上, 个已知控制点上,分别 对待定点观测水平角, 对待定点观测水平角, 然后根据两已知控制点 的坐标值和观测角值, 的坐标值和观测角值,
对于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应该注意什么?
全站仪放样采用后方交会法为何误差偏大,如何克服? 全站仪放样采用后方交会法为何误差偏大,如何克服? ?
当测站点与习已知点位于同一圆周上时,测站点的坐标在某些情况下是 当测站点与习已知点位于同一圆周上时, 无法确定的。 无法确定的。 当已知点位于同一圆周上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当已知点位于同一圆周上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1、将测站点尽可能地设在由已知点构成的三角形有中心上 ; 2、增加一个不位于圆周上的已知点; 增加一个不位于圆周上的已知点; 3、至少对其中一个已知点进行距离测量 当已知点间的距离一定,测 当已知点间的距离一定, 站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越远则构成的夹角就越小,已知点就容易位于同 站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越远则构成的夹角就越小, 一圆周上。若已知点间的夹角过小将无法计算出测站点的坐标 一圆周上。
利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AB BC坐标方位角 AB、 坐标方位角α ⑴ 利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 AB 、 BC 坐标方位角 αAB 、 和边长a αBC和边长a、c。
αab =arctan
2 ab
yb−ya x −xa b
交会法测量
(第二节课)
1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二、距离交会
如图2所示,A、B为已知控制点,P为待定点,测量了边长DAP和DBP,根据A、B点的已知坐标及边长DAP和DBP,通过计算求出P点坐标,这就是距离交会。随着电磁波测距仪的普及应用,距离交会也成为加密控制点的一种常用方法。
1.距离交会的计算方法
(1)计算已知边AB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与角度前方交会相同,根据已知点A、B的坐标,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
1.角度前方交会的计算方法
(1)计算已知边AB的边长和方位角根据A、B两点坐标(xA,yA)、(xB,yB),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两点间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
(2)计算待定边AP、BP的边长按三角形正弦定律,得
(3)计算待定边AP、BP的坐标方位角。 (4)计算待定点P的坐标。
2.角度前方交会计算实例
教案
课题
交会法测量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型
新授课(2理论+2实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
能力目标:会运用仪器进行角度与距离交会
教学重点
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
板书讲授+计算示例+实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一、复习
二、引入新课
三、新课讲授
四、课堂小结
确定点的坐标的方法
当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密度不能满足工程施工或测图要求,而且需要加密的控制点数量又不多时,怎么办?继续做控制测量?会不会太耗费时间也精力?
19第十九讲交会测量
交会定点
分为测角交会和距离交会两类。
C P A α β A 前方交会 α 侧方交会 α β B P Db A Da B 距离交会
B
P
γ
后方交会
A
B
一、前方交会
1.基本公式(余切公式)
当A、B、P逆时针编号时:
x A cot xB cot ( y B y A ) xP cot cot y A cot y B cot ( xB x A ) yP cot cot
B 50 21 11 BP BC B 314 4523
BC 32 0634
x 0.002, y 0.006
e 0.006, M 1000
e容 0.2 103 M 0.2m
自由设站
C
A
P
x P x A S AP cos AP y P y A S AP sin AP
2
当A、B、P顺时针编号时:
x A cot xB cot ( y B y A ) xP cot cot y A cot y B cot ( xB x A ) yP cot cot
=-0.1 =2站(12) Σ [(15)+(16)] = +2.37
=+2.37
Σ (18)= +1.185 2Σ (18)= +2.37
总视距Σ (9)+ Σ (10)] = 234.1m
三、跨河水准测量
当水准路线需要跨越较宽的河流或山谷时,因跨河视线 较长,超过了规定的长度,使水准仪i角的误差、大气折光 和地球曲率误差均增大,且读尺困难。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 观测方法,这就是跨河水准测量方法。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步骤和高程测量步骤
1、角度测量angleobservation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则: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瞄准A点——置零0SET——瞄准B点,记下水平度盘HR的大小;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ofobservationset;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SET;2、距离测量distancemeasurementPSM、PPM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1棱镜常数PSM的设置;一般:PRISM=0原配棱镜,-30mm国产棱镜2大气改正数PPM乘常数的设置;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气压PRESS,或经计算后,输入PPM的值;1功能:可测量平距HD、高差VD和斜距SD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3、坐标测量coordinatemeasurement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Y,H;2测量原理任意架仪器,先设置仪器高为0,棱镜高是多少就是多少,棱镜拿去直接放在已知点上测高差,测得的高差为棱镜头到仪器视线的高差,当然,有正有负了,然后拿出计算器用已知点加上棱镜高,再加上或减去因为有正有负测得的高差就是仪器的视线高啊,因为仪器高为0,所以这个数字就是你的测站点高程,进测站点把它改成这个数字就行了,改完测站点了一般情况下都要打一下已知点复核一下;;;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则有:方位角:坐标:若输入:测站S高程,测得:仪器高i,棱镜高v,平距,竖直角,则有:高程:3方法:输入测站SX,Y,H,仪器高i,棱镜高v——瞄准后视点B,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的三维坐标;4、点位放样Layout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值ΔX 和横向差值ΔY;3根据显示的dD、dHR或ΔX、ΔY,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5、程序测量programs1数据采集datacollecting2坐标放样layout3对边测量MLM、悬高测量REM、面积测量AREA、后方交会RESECTION等;4数据存储管理;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文件的操作改名、删除、查阅;§7.2TOPCONGTS-312全站仪使用简介一、仪器面板外观和功能说明面板上按键功能如下:——进入坐标测量模式键;◢——进入距离测量模式键;ANG——进入角度测量模式键;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键;ESC——用于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退回到上一级菜单;POWER——电源开关键◢◣——光标左右移动键▲▼——光标上下移动、翻屏键F1、F2、F3、F4——软功能键,其功能分别对应显示屏上相应位置显示的命令;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V——竖盘读数;HR——水平读盘读数右向计数;HL——水平读盘读数左向计数;HD——水平距离;VD——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差;SD——斜距;——正在测距;N——北坐标,x;E——东坐标,y;Z——天顶方向坐标,高程H;二、全站仪几种测量模式介绍1、角度测量模式功能:按ANG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倾斜改正开关设置;第1页F1 OSET:设置水平读数为:0°00ˊ00";F2 HOLD:锁定水平读数;F3 HSET:设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读数;F4 P1↓:进入第2页;第2页F1 TILT:设置倾斜改正开关;F2 REP:复测法;F3 V%:竖直角用百分数显示;F4 P2↓:进入第3页;第3页F1 H-BZ:仪器每转动水平角90°时,是否要蜂鸣声;F2 R/L:右向水平读数HR/左向水平读数HL切换,一般用HR; F3 CMPS:天顶距V/竖直角CMPS的切换,一般取V;F4 P3↓:进入第1页;2、距离测量模式功能:按◢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及PSM、PPM、距离单位等设置;第1页F1 MEAS:进行测量;F2 MODE:设置测量模式,Fine/coarse/tragcking精测/粗测/跟踪;F3 S/A:设置棱镜常数改正值PSM、大气改正值PPM;F4 P1↓:进入第2页;第2页F1 OFSET:偏心测量方式;F2 SO:距离放样测量方式;F3 m/f/i:距离单位米/英尺/英寸的切换;F4 P2↓:进入第1页;3、坐标测量模式功能:按进入,可进行坐标N,E,H、水平角、竖直角、斜距测量及PSM、PPM、距离单位等设置;第1页F1 MEAS:进行测量;F2 MODE:设置测量模式,Fine/Coarse/Tracking;F3 S/A:设置棱镜改正值PSM,大气改正值PPM常数;F4 P1↓:进入第2页;第2页F1 R.HT:输入棱镜高;F2 INS.HT:输入仪器高;F3 OCC:输入测站坐标;F4 P2↓:进入第3页;第3页F1 OFSET:偏心测量方式;F2 ———F3 m/f/i:距离单位米/英尺/英寸切换;F4 P3↓:进入第1页;4、主菜单模式功能:按MENU进入,可进行数据采集、坐标放样、程序执行、内存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三、全站仪功能简介测量前,要进行如下设置——按◢或,进入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再按第1页的S/AF3;1、棱镜常数PRISM的设置——进口棱镜多为0,国产棱镜多为-30mm;具体见说明书2、大气改正值PPM的设置——按“T-P”,分别在“TEMP.”和“PRES.”栏,输入测量时的气温、气压;或者按照说明书中的公式计算出PPM值后,按“PPM”直接输入; 说明:PRISM、PPM设置后,在没有新设置前,仪器将保存现有设置;一角度测量按ANG键,进入测角模式开机后默认的模式,其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与经纬仪操作方法基本相同;照准目标后,记录下仪器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HR和竖直度盘读数V;二距离测量先按◢键,进入测距模式,瞄准棱镜后,按F1MEAS,记录下仪器测站点至棱镜点间的平距HD、镜头与镜头间的斜距SD和镜头与镜头间的高差VD;三坐标测量1、按ANG键,进入测角模式,瞄准后视点A;2、按HSET,输入测站O至后视点A的坐标方位角;如:输入65.4839,即输入了;3、按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按P↓,进入第2页;4、按OCC,分别在N、E、Z输入测站坐标X0,Y0,H0;5、按P↓,进入第2页,在INS.HT栏,输入仪器高;6、按P↓,进入第2页,在R.HT栏,输入B点处的棱镜高;7、瞄准待测量点B,按MEAS,得B点的XB,YB,HB;四零星点的坐标放样不使用文件1、按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2、按LAYOUT,进入放样程序,再按SKP,略过使用文件;3、按OOC.PTF1,再按NEZ,输入测站O点的坐标X0,Y0,H0;并在INS.HT一栏,输入仪器高;4、按BACKSIGHTF2,再按NE/AZ,输入后视点A的坐标xA,yA;若不知A点坐标而已知坐标方位角,则可再按AZ,在HR项输入的值;瞄准A点,按YES;5、按LAYOUTF3,再按NEZ,输入待放样点B的坐标xB,yB,HB及测杆单棱镜的镜高后,按ANGLEF1;使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的dHR=0°00ˊ00",即找到了OB 方向,指挥持测杆单棱镜者移动位置,使棱镜位于OB方向上;6、按DIST,进行测量,根据显示的dHD来指挥持棱镜者沿OB方向移动,若dHD为正,则向O点方向移动;反之若dHD为负,则向远处移动,直至dHD=0时,立棱镜点即为B 点的平面位置;7、其所显示的dZ值即为立棱镜点处的填挖高度,正为挖,负为填;8、按NEXT——反复5、6两步,放样下一个点C;后方交会法通常用在高精度测量设站中,因其具备足够检核条件而被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对仪器本身精度要求、稳定性非常高;。
简述距离交会法的测设过程
简述距离交会法的测设过程
简述距离交会法的测设过程
距离交会法是一种求解测站观测数据的相交方法,通常用来测定两个测站的距离。
它是一种在电文交换的基础上建立的曲线的方法。
距离交会法的测设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接收和发射站的差分资料和经纬度,确认基本的指示,以便测定两个测站之间的距离。
第二步,根据指定的电文文本,对差分资料进行分析,求得两个测站之间的射程、方位角,以及另一站的发射站时间戳。
第三步,根据发射站和接收站的经纬度、射程、方位角及其时间戳确定发射站的位置,将发射站的位置与接收站的位置放到同一坐标系中,从而得到两个测站之间的距离。
第四步,通过对每一次测量结果进行叠加,确定距离交会测量的精度。
最后,利用改进过的方法,考虑误差调和,确定最优的测量结果。
总之,距离交会法是一种测定两个测站之间的距离的重要方法,在现代生产、施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建立三维坐标系、测量海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案19交会测量
【作业布置】
【课后记】
二、后方交会注意事项
将仪器架设在未知点P上,通过观测P点至A、B、C三个已知坐标点各方向之间的夹角,和已知的3点坐标,可以解算出未知点P的的坐标,称为后方交会
但是当未知点P正好落在A、B、C三个已知点构成的圆周上时,建立的后方交会P点的解算方程有无穷多个解,导致P点的坐标就无法解算。我们把通过已知点A、B、C的圆称为危险圆。
教师备课教案首页
课时授课计划编号:19
授课日期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13铁道工程技术18
13铁道工程技术19
13铁道工程技术20
2节
课 题:交会测量
教学目的:了解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会的原理,了解后方交会方法
教学重点:后方交会原理
教学难点:后方交会注意事项
课堂类型与教学方法:讲授课、讲述和指导法、讨论法
教具挂图:无
教学过程:如下
后方交会法首先出现于测绘地形图工作中,测量上称为“三点题”,是用图解法作为加密图根点之用。后来随着解析法、公式法的出现,在工程建设控制测量中也经常被采用。比如隧道工程控制网往往由于隧道开工前测设完成,而洞口土石方施工完毕后,需补设洞口投点,以便控制隧道轴线,测设投点就要用到后方交会法;深水桥墩放样测量中的墩心定位也可以应用此法,还可用来测定施工控制导线的始终点等。应用范围之广说明了此法的实用性很强。其代表图形如下图所示。图中三角形ABC是控制网中的一个三角形,P点即为后方交会点(需确定坐标的待定点),只要置棱镜于P点,用全圆测回法测定a,b,r三个角值,即可应用解析法公式算出待定点P的坐标。此法内外业工作量小,只要P点的点位精度符合施工放样要求或作为洞口投点的精度要求,就可以成为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所乐意选用的方法之一。
交会测量(前方、后方、侧方交会测量)
前方交会法1.前方交会法定义自两已知坐标之三角点上,观测一欲测点之水平角,以推算其坐标位置,称之前方交会法。
图-1,前方交会法。
图-2,前方交会点。
图-1 前方交会法图-2 前方交会点2.前方交会点此种补点(前方交会点),通常为无法设置仪器之测点,如塔尖、避雷针、烟囱等等。
3.前方交会法适用场合:A.具两已知三角点。
B.三点(两已知点及欲测点)间可以通视。
C.两已知点可以架设仪器,但欲测点不方便架设仪器。
D.有数个欲测点待测定时。
图-3,为数个欲测点图-3 数个欲测点4.前方交会法施作步骤:A.经纬仪分别整置于A、B 两三角点上。
B.照准P 点,分别测得α、β两水平角。
C.以计算方法,求P 点坐标。
图-4,为量测角度。
图-4 量测角度5.已知、量测、计算之数据:A.已知:xA、yA、xB、yB。
B.量测:α、β。
C.计算:xP、yP。
图-5,为前方交会法相关角度位置图-5 前方交会法相关角度位置6.限制:α、β、γ三内角均必须介于30°~120°之间。
图-6 ,为角度限制。
图-6 为角度限制7.计算法前方交会法计算方法有三种:A.三角形法; B.角度法; C.方位角法8.三角形法19()()3891802890--++=---= βφφαφφABBP AB AP ()()()()()689cos sin cos 589sin cos sin 48922222---=-==---=-==---+-=∆+∆= ABAB AB AB AB AB A B AB A B A B y y AB ABy y x x AB ABx x y y x x AB y x AB φθφφθφ()()789sin sin sin sin sin sin --+===βαβγβγβAB AB AP ABAP γβαABP AB AB y y y -=∆ABNB.求方位角ψAP 、ψBP :C.求各邊邊長:①AB 邊長:有三種方法可求得②AP 邊長:()[](βαβαγγβα+=+-==++sin 180sin sin 180γβαsin sin sin AB AP BP ==20()()1289cos 1189sin --+=--+= BPB P BP B P BP y y BP x x φφ()()889sin sin sin sin sin sin --+===βααγαγαAB AB BP ABBP ()()1089cos 989sin --+=--+= APA P AP A P AP y y AP x x φφAPAP l φcos A Py yPBy y BPy y l y BP x x l x yy y x x x BP BP BP B P BP BP B P B P -=∆==-=∆=-=∆+=∆+=φφφφcos cos sin sin ③BP 邊長:D.求P 座標x P 、y P :①由A 點求P 點②由B 點求P 點9.角度法A.由上法直接代入:將(9-8-2)式與(9-8-7)式代入(9-8-9)式中,可得:yy y x x x A P A P ∆+=∆+=APy y l y AP x x l x AP AP AP AP AP AP -=∆=-=∆=φφcos sin21()()()1389sin sin sin sin ---++=+= αφβαβφAB A APA P AB x AP x x ()αφαφαφsin cos cos sin sin AB AB AB -=-()()()1489cos sin sin cos ---++=+= αφβαβφAB A APA P AB y AP y y ()αααφsin cos sin ABy y AB x x AB A B AB ---=-()()()()()1589sin sin sin sin sin cos --+--+-+= βαβαβαβαA B A B A P y y x x x x ()()()()()1789cot cot cot sin cos sin 1689tan tan tan sin cos sin 1cot cot 1tan tan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 αβαβαβαββαβαβααββαβαβαβαβαβα或將(9-8-2)式與(9-8-7)式代入(9-8-9)式中,可得:B.化簡x P :由和差化積公式:將(9-8-5)式與(9-8-6)式代入,可得:再之代入(9-8-13)式中,可得:由和差化積公式:化簡下式,可得:()βαβαβαcos cos cos sin sin +=+22()2289cot cot cot cot --++-+=βααβBA B A P x x y y y ()()()()ABPB PA APBA BP A B A P APA B A P y y y y y y x x φφφφφφφcos sin cos sin tan ---+=-+=()()()()2089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A B B A P A B A B A P y y x x x y y x x x x ()()()()()1989cot cot sin sin sin 1889tan tan tan tan sin sin sin tan 1tan 1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αββαβαβαβαβα或()()()2189cot cot cot cot cot cot 1cot cot cot --+-++=+--+-+= βααββαβααBA B A P A B A B A P y y x x x y y x x x x 同理,化簡下式,可得:將(9-8-16)式與(9-8-18)式代入(9-8-15)式中,可得:或將(9-8-17)式與(9-8-19)式代入(9-8-15)式中,可得:C.化簡y P :(推演過程省略)D.角度法所得公式(9-18-21)式與(9-18-22)式,適於計算機使用,唯應注意:左A ,右B ;左α,右β。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任务以及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原始资料 投影方式
仪器
操作方式
产品
模拟 摄影测量
像片
物理投影 模拟测图仪
手工操作
模拟产品
解析 摄影测量
像片
数字投影 解析测图仪
机助 作业员操作
模拟产品 数字产品
数字 数字化影像 摄影测量 数字影像
数字投影
计算机
自动化操作 +作业员干预
数字产品 模拟产品
§1.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要求
•解析空三 •解析测图仪 •数控正射仪
数字线划地图 数字高程模型 像片影像地图
人工量测 和解译
自动记录
德国Zeiss厂C-100型解析测图仪
瑞士Kern厂DSR-1型解析测图仪
瑞士WILD厂OR-1型数控正射投影仪
德国Zeiss厂Z-2型数控正射投影仪
坐标量测仪
数字摄影测量
❖ 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功能增强, 成本降低,并为编制大型软件提供平台
《摄影测量基础》第一章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任 务以及发展历程
主要内容
一、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二、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1 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分类 平台 特点 任务
A(X、Y、Z)
Z
Y
1
O1
2
2
X
通过摄影,进行测量
遥感影像
地形图
传统摄影测量学定义
各种调查 遗址调查 地面实况调查 地面实况调查
其它
飞机、直升机 牵引滑翔机 车载升降台
摄影测量:特点
❖ 无需接触物体本身获得被摄物体信息 ❖ 由二维影象重建三维目标 ❖ 面采集数据方式 ❖ 同时提取物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
交会测量—前方交会测量(工程测量)
注:①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②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平地(mm)
山地(mm)
4 L
12 L
4 n
20 L
6 n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是在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常用
作小地区的首级高程控制,以及工程建设地区的工程测量和变形观测的基本
0.947
+1
58.8 后-前 +0.506 +0.608
58.9
-2
+0.1
+0.1
(13)前尺红黑面读数差=黑面中丝(6)+K-红面中丝(7)。
1.276 后6 1.664 6.350
1.954
+1
TP.15.773
(K=
4787mm或4687mm)
三等水准测量
0.985 ≤±2mm
-1
0.694 前5
前视距
号
1.536
水准尺读数
( m)
黑面
平均
K+黑-红 高差
红面
(m)
后
(3)
(8)
(14)
前
(6)
(7)
(5)
(13)
(10) 后-前 (15) (16) (17)
(4)
(12)
1.030
后5
1.242
0.736
6.030
5.422
K为尺
(18) 常数:
K5=4.787
K6=4.687
-1
0.442 前6
单一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
交会测量
由正弦定理 DAP sin sin = DAB sin(180 ) sin cos cos sin DAP sin sin sin 1 DAB sin cos cos sin cot cot xP x A cot xB cot y A yB cot cot y cot yB cot x A xB yP A cot cot
如图:
若两个已知点中 有一个不易到达或不方 便安置仪器,可用侧方 交会,在一个已知点与 未知点上设站,测定两 角度,计算方法同前方 交会,只是 角由观测 角通过三角形内角和等 于180度计算而得
4.3 后方交会
如图:
在未知点P设站, 测定至少两个夹角(即 至少已知三点)
4.3 后方交会
后方交会的计算
4.1 前方交会
前方交会实用场景:
P点棱镜不易到达(不能测 距,连免棱镜也不能使用),例 如高楼角点、塔尖、烟囱、变形 监测中某些危险处监测目标点、 水上目标点(可用于测移动速度)
前方交会实训: 场景1:2号楼门口雕像最高尖尖(采用三个已知点,即三组交会); 场景2:测食堂旁边水塔尖尖。
4.2 侧方交会
已知点进行交会(取坐标均值或示误三角 形内心为P点的点位) 高程测量原理,若已知点三点以上,取平 均值) 应取 30o~150o,取90o精度最好
• 测夹角同时观测竖直角可得P点高程(三角 • 根据交会点的误差分析知,交会角(∠P)
4.1 前方交会
• 若只测两组,如图,
• 取均值,即p1p2的中
点,若测三组,得到 示误三角形p1p2 p3 取其内心作为交会定点 位置
4.3 后方交会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实验报告(c++版)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实验报告(c++版)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姓名:学号:时间:目录一、作业任务..................................................... - 4 -二、计算原理..................................................... - 4 -三、算法流程..................................................... - 8 -四、源程序....................................................... - 9 -五、计算结果..................................................... - 9 -六、结果分析..................................................... - 9 -七、心得与体会................................................... - 9 -八、附页......................................................... - 9 -1.c++程序.................................................. - 10 -2.C++程序截图.............................................. - 17 -3.matlb程序 ............................................... - 17 -一、 作业任务已知条件:摄影机主距f=153.24mm ,x0=0,y0=0, 像片比例尺为1:40000,有四对点的像点坐标与相应的地面坐标如下表。
大学生交会测量实习报告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大学生交会测量实习报告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范文大学生需要明白在毕业之后,很多东西都需要接受社会的洗礼,在学校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在迈向社会是行不通的。
为了丰富自己的见识,在社会实践中掌握一些技能是最重要的。
因此,朋友们要重视的就是一些实习工作,大学生交会测量实习报告怎么写呢?下面是的大学生交会测量实习报告资料,欢迎阅读。
(一)实习内容在20xx至20xx学年第二学期末,自20xx年12月1日起,我们进行了为期14天的建工测量实习。
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
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
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在实习的第一天,由常允燕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
在动员会上,常老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电校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
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
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
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
当天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二)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学习情景4 交会测量
o αBP =αBA + β =αAB + β ±18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待定点坐标的计算 根据已算得的待定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计算出从已知点A,B至待定点P的坐标增量:
∆ x AP = b cos α AP ∆ y AP = b sin α AP
∆ x BP = a cos α BP ∆ y BP = a sin α BP
x P = x A + ∆ x AP y P = y A + ∆ y AP
2、用公式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1)反算已知点间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D = (xB − xA ) + ( yB − yA )
2 2
α A, B
yB − y A = arctan xB − x A
2)辅助线段h、e的计算
b 2 − e 2 = h 2 = a 2 − (c − e) 2
整理得e:
b2 + c2 − a2 e= 2c h = b −e
2 2
c
3)待定点的坐标的计算
∆ x AP = e cos α AP + h sin α AP ∆ y AP = e sin α AP − h cos α AP
待定点P的坐标为
x P = x A + e cos α AP + h sin α AP y P = y A + e sin α AP − h cos α AP
(一)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P点的坐 一 按光电测距导线的计算方法推算P 标
1、已知边方位角和边长的反算 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计算两点间的边长D 和坐标 方位角αAB,见下图。
交会法放样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1. 掌握交会法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深入了解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地点:XX大学工程测量实训基地三、实习仪器与工具1. 全站仪一台2. 三脚架一个3. 铅笔、尺子、量角器、绘图板等绘图工具4. 实训场地相关图纸四、实习内容1. 交会法放样原理交会法放样是一种利用两个或多个已知点,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一个未知点位置的方法。
根据放样点数量的不同,交会法分为单点交会、两点交会和多点交会。
2. 实习步骤(1)了解实训场地情况,熟悉相关图纸,明确放样任务。
(2)根据图纸,选择合适的放样方法,如单点交会、两点交会或多点交会。
(3)使用全站仪进行测角和测距,获取所需数据。
(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未知点坐标。
(5)将计算出的坐标与图纸上的坐标进行对比,分析误差。
(6)调整放样位置,确保放样精度。
3.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我们首先学习了交会法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不同放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在实训基地,我们按照图纸要求,选择了两点交会法进行放样。
首先,我们使用全站仪在已知点A和点B上分别进行测角和测距,获取了所需数据。
(3)根据测量数据,我们计算出了未知点C的坐标。
然后,我们将计算出的坐标与图纸上的坐标进行对比,发现存在一定的误差。
(4)针对误差,我们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随后,我们对放样位置进行了调整,确保了放样精度。
(5)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仪器操作不熟练、计算错误等。
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顺利完成了放样任务。
五、实习总结1. 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交会法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误差,调整放样位置,确保放样精度。
土地测量的常用方法与工具
土地测量的常用方法与工具土地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房地产开发、农业生产等领域。
它涉及到测量技术、工具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将介绍土地测量的常用方法与工具。
一、全站仪全站仪是土地测量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通过在不同位置测量目标点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从而确定目标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全站仪的优点是精度高、测量快速,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测量任务。
在土地测量中,全站仪常用于测量地形、建筑物位置、道路等。
二、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位置测量的技术。
它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接收器所在位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GPS在土地测量中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大范围的区域测量。
GPS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定位精度高,但在复杂的城市环境或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地方,信号可能受到干扰。
三、测量仪器除了全站仪和GPS,还有许多其他常用的测量仪器,如电子经纬仪、水平仪、测距仪等。
这些仪器在土地测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电子经纬仪可以直接读取目标点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提供方便快捷的测量方式。
水平仪用于检验测量仪器的水平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距仪则用于测量目标点与测量仪器之间的距离。
四、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中。
它利用三角形的几何性质,通过测量三角形内、外角和边长的关系,计算出目标点的位置坐标。
三角测量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方便,适用于中小范围的测量任务。
但由于需要事先设置测量点,对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五、交会测量法交会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测量任务。
它利用已知点的坐标和目标点与已知点的夹角或距离关系,通过几何图形的交会求解目标点的坐标。
交会测量法的优点是简单灵活、测量快捷,但对已知点的坐标和角度测量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总结起来,土地测量的常用方法与工具包括全站仪、GPS、测量仪器、三角测量法和交会测量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15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一般规范规定,两组坐标较差e不大于两倍比例 尺精度,用公式表示为:
项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16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五、角度前方交会计算实例
已知A点坐标为(116.942,683.295)、B点坐
标为(522.909,794.647)、C点坐标为(781.305,
435.018),与待测点P所形成的夹角观测值分别为
项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11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三、前方交会的计算方法
1.计算已知边AB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根据A、B两点坐标(xA,yA)、(xB,yB),按
坐标反算公式计算两点间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
项 目
2.计算待定边AP、BP的边长
三
按三角形正弦定律,得:
控
制
测
量
12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制 测
设一次仪器,故在大型工程放样、全站仪测图定点时
量
经常用到,所以请重点掌握后方交会的观测方法和计
算技巧。
19
情境二 后方交会测量
项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图3-2-3 后方交会
20
情境二 后方交会测量
后方交会法适用场合:
1.有三个已知控制点;
2.三个控制点间不便通视(若可通视,可取两
点作前方或侧方交会点);
1.具有两已知控制点;
2.三点(两已知点及待测点)间可以通视;
3.两已知点可以架设仪器,但待测点不方便架
项 目
设仪器;
三
4.已知点、待测点组成三角形的三内角均必须
控 制
介于30°~150°之间。
测
量
8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二、前方交会测量的施作步骤
如图3-2-1所示,A、B为坐标已知的控制点,P
为待定点。在A、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水平角α、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土建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建筑工程测量
主编 任 伟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项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2
任务二 交 会 测 量
目录
项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目 三
情境二 后方交会测量
控 制
实 训 全站仪后方交会测量
测
量
3
任务二 交 会 测 量
任务介绍:
本任务主要介绍前方交会测量和后方交会测量。
项 目
平角;
三
3.计算P点坐标。
控
制
测
量
22
情境二 后方交会测量
(二)后方交会法的计算步骤
计算后方交会点坐标的公式很多,下面介绍一种
较为常用的计算公式:仿权公式(又称为重心公式)。
此种计算公式的形式与广义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类
项
同,故此得名仿权公式。
目
三
如图3-2-3所示,∠A、∠B、∠C为三个已知点A、
控 制
B、C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α、β、γ为后交点P上的
测
三个角。
量
23
情境二 后方交会测量
则待测点P的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项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确保能够使用交会测量的方法进
目
行控制点加密。能够使用经纬仪完成后方交会测量的
三 控
观测、记录和计算,使用全站仪完成后方交会的测量
制
等。
测
量
4
任务二 交 会 测 量
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前方交会、后方交会测量的方法
和适用范围;了解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的施测步骤和
项
计算方法。
目
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加密图根控制点的能力;掌
项
方法,交会法也是控制测量的手段之一。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6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一、前方交会的概念
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上,分别观测两个角度,以求 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前方交会法。
前方交会点通常为无法设置仪器的测点,如塔尖、
项 目
避雷针、烟囱等。
三
控 制 测 量
7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所以前方交会法适用场合为:
项 目 三
α1=59°10′42″、β1=56°32′54″、α2=53°48′45″、 β2=57°33′33″。试求待测点P的坐标值。
控 制
根据已知条件作前方交会略图,并将数据列于表
测
3-2-1中,计算结果也见表3-2-1。
量
17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项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18
情境二 后方交会测量
四、前方交会的观测检核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定点的精度,避免测角
错误的发生,一般要求从三个已知点A、B、C分别向
P点观测水平角α1、β1、α2、β2,作两组前方交会。
项
如图3-2-2所示,按式(3-2-5),分别在△ABP和
目 三
△BCP中计算出P点的两组坐标P′(xP′,yP′)和P″
控 制 测
(xP″,yP″)。当两组坐标较差符合规定要求时,取 其平均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
3.计算待定边AP、BP的坐标方位角
项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13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4.计算待定点P的坐标
或
项
适用于计算器计算的公式: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在应用式(3-2-5)时,要注意已知点和待定点
必须按A、B、P逆时针方向编号,在A点观测角编号
为α,在B点观测角编号为β。
14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项 目
3.三个控制点间,至少有一个不方便前往观测;
三
4.三个控制点间,至少有一个不方便架设仪器;
控
制
5.有较多P点待测定,且均离已知三个控制点
测 量
较远。
21
情境二 后方交会测量
二、后方交会法的施测及计算步骤
(一)后方交会法施测步骤
1.将经纬仪整置于待测点P;
2.照准三已知坐标点A、B、C,测得α、β两水
控 制
握交会测量外业施测中观测、记录和计算的方法;能
测
够完成交会测量的坐标计算;能够独立完成后方交会
量
测量的外业施测和内业坐标计算。
5
任务二 交 会 测 量
当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密度不能满足工程施工或 测图要求,而且需要加密的控制点数量又不多时,可 以采用交会法加密控制点,称为交会定点。
交会法是根据方向交会的原理确定控制点坐标的
β,根据A、B两点的已知坐标和α、β角,通过计算可
项
得出P点的坐标,这就是前方交会,又叫角度前方交
目 三
会。
控 制
条件:α>30°,β<150°且两边尽量为等边。
测
量
9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项 目 三 控 制 测 量
图3-2-1 角度前方交会
10
情境一 前方交会测量
1.经纬仪分别整置于A、B两控制点上; 2.照准P 点,分别测得α 、β两水平角; 3.按以下计算方法,求P点坐标。
一、后方交会测量的概念
在待定点(后交点)上照准三个已知控制点的方向,
观测其间的两个角度,求待定点的坐标的方法就是后
方交会法。如图3-2-3所示,在待定点P上设站,观测
项
三个已知点A、B、C,测得观测角α、β、γ。然后根
目 三
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和观测角α、β、γ计算待定点P
控
的坐标,这种方法就是后方交会。由于这种方法只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