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舞蹈教学
小学生音乐舞蹈指导
![小学生音乐舞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1bfe3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2.png)
小学生音乐舞蹈指导音乐与舞蹈是小学生体能、形象塑造和创造力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小学阶段,音乐舞蹈指导的任务是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生音乐舞蹈指导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问题解决方案。
一、音乐舞蹈指导的重要性音乐舞蹈指导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音乐舞蹈可以促进小学生的体能发展。
通过锻炼舞蹈动作,孩子们可以提高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感,从而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
其次,音乐舞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和舞蹈作品,孩子们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并且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最后,音乐舞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音乐舞蹈表演中,孩子们能够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音乐舞蹈指导的教学内容在小学生音乐舞蹈指导中,教学内容应综合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对于较小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节奏感训练开始。
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基本的节拍、音乐元素和声音的感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在舞蹈方面,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来培养小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舞蹈基础。
比如,一些简单的手脚动作、舞步组合等,能够帮助孩子们掌握基础的舞蹈技巧。
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复杂的舞蹈编排和音乐元素的学习。
例如,学习一些传统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形式,或者学习一些流行音乐的表演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舞蹈技巧和音乐表演能力。
三、音乐舞蹈指导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音乐舞蹈指导,教学方法应注重灵活性和趣味性。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亲身示范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舞蹈动作和音乐表演。
通过直观的示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例如,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编排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浅谈舞蹈课在小学课堂中的美育作用
![浅谈舞蹈课在小学课堂中的美育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e8961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d.png)
浅谈舞蹈课在小学课堂中的美育作用摘要: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舞蹈课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意志品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对此,本文从结合舞蹈情境、通过情感互动、结合多元文化等多个方面出发,探究如何通过舞蹈课完善小学生的美育教育。
关键词:舞蹈;小学;作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师应该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从而离不开艺术教育、情感教育,而舞蹈教学又属于这两种教育方向。
舞蹈教育也是“德智体美劳”中“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身体律动所带来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学习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另外我国对于舞蹈教育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舞蹈的种类更是丰富多彩,所以舞蹈课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二来对于培养良好品行、能力以及舞蹈艺术的基本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多种艺术紧密联系,体现了人类对于美的不限探索精神,舞蹈教育也是小学美育中比较重要的学科。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的能力,使其具有美的理想和情操。
因此,本文从小学的舞蹈课堂出发,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行深入研究。
1.结合舞蹈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了新的要求。
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和爱好美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小学的课堂之上,教师应当根据设置情境,来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更好的体会美的真谛。
例如,在学习小学舞蹈《尝葡萄》时,舞蹈的大致内容是,小女孩在葡萄园中对葡萄外形进行观赏、采摘各种类型的葡萄、品尝葡萄味道。
跳舞中主要表达小女孩对于葡萄丰收的愉快心情。
在此情境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跳舞时,想象这个场景,并在多媒体设备上进行葡萄园的视频和图片展示,配上欢快的音乐,将跳舞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相结合,展现丰富的情感。
浅谈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教学
![浅谈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421093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0.png)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科 技 教 育1 校园集体舞概述集体舞是由各种基本身体动作、操作类动作及持轻器械类动作等所组成、编排的一种具有特定规则和方法的身体活动。
舞蹈是以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形式。
集体舞形式比较自由,人数不拘,场地不限,往往是以步伐为主,配合一些简单动作的单纯重复或仅有细微变化的重复,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练习。
2 在全国中小学推广校园集体舞蹈教学的理论思考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和创新能力的竞争。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青少年的素质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自《意见》下发以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作出批示,《意见》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阳光体育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内涵非常丰富。
包括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技能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方面。
概括起来就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集体舞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特别是升学指挥棒的影响,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仍未真正落实。
其重要性和作用尚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这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成为整个素质教育中较为薄弱环节,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校园集体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通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
以往组织开展以及现在推广的校园集体舞中多伴有男女生拉手及身体接触的动作,2007年秋季推广的校园集体舞,其中男女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
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少儿舞蹈教学
![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少儿舞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48a5a11a300a6c30c229fea.png)
三 、根据 农村 少儿 的 身心特 点 ,选择 行之 有效 的教 学方 法 ,达 到理 想 的教学 效果
少儿舞蹈教学多种多样 的方法,不论是学习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还是为了激发少儿兴趣的趣味教学 ,以及在
教学过 程 中对 学生 的鼓 励教育 ,这 些 都是 为 了提 高 少儿 的舞 蹈基础 素 质和 艺术 审美 情趣 。 ( 一 )言传 身教法
( 一 )农村 少 儿舞 蹈教 材 的选 择 1 、选 择 已有 的成 品舞 组 合
一
95—
中 国舞 协 的 《 新农村 少 儿舞蹈 美 育工 程教 材 》 ,根据少 儿 不 同年龄 层次 编创 ,内容 丰富 、形 式活 泼 、表现 力 强 ,极 具儿 童特 点 而又 循序 渐进 ,以训 练和 提 高孩 子 的身体 协调 能力 、节奏 感和 舞 蹈美 感 为主 ,不 受课 室 条件 的 限制 ,在任 何地 方都 可 以舞蹈 。不 失为 农村 小学 舞蹈 课 的好教 材 。 2 、 自己编创 舞蹈 组合
老师可从农村少儿的直接生活中选材 ,如校园游戏、自然界的生物活动等;也可从农村少儿的间接生活中选
材 ,如 文 学 、戏剧 曲艺、 儿童 歌 曲等 。把 握少 儿 的心 理特 征和 身体 特 点 ,按照 不 同训练 目标 ,编创 舞蹈 组 合 。只 要 符合 孩子 童真 、童 趣 的特 点 ,他 们就 会感 兴趣 ,愿 意跳 ,从 而达 到理 想 中 的教学 效果 。 ( 二 )农 村少 儿舞蹈 教 学 中音乐 的选 择 音乐 是舞 蹈 的好朋 友 ,选择 好 的音乐 ,是搞好 少 儿舞蹈 教 学不 可缺 少 的重 要条 件 。音乐 的选 择上 首 先要 具备 旋 律 的优 美动 听 ,简单 易记 ,容易 上 口。其 次 ,节 奏 的强 弱 明显 ,便 于舞 动 ;最 后 ,具备 形象 性 ,便 于联 想 , 引
浅谈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开题报告
![浅谈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f03487a98271fe900ef9ef.png)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年 月 日
教研室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系(部)审批意见:
年]. 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金秋主编.《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艺术》(1993年第2辑)[M].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5]陈康荣主编.《舞蹈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研究思路与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首先,收集相关文献,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舞蹈教育现状,从理念、地位等方面展开阐述。然后,结合理论观点,分析舞蹈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尝试性地提出策略。
本文拟使用文献法及调查法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等师范音乐教材编委会编.《儿童歌舞及舞蹈基础训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7.
4.总结评优及归档:2012年5月16日—5月18日
论文提纲
一、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一)对舞蹈教学的理念认识不清(二)舞蹈教学在官方表达中并无一席之地(三)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舞蹈教学缺失
二、舞蹈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一)舞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舞蹈创编丰富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三)舞蹈形体训练提升学生气质
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对舞蹈教育理念的认识、舞蹈教育的地位以及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舞蹈教育缺失的现象阐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其次,通过分析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以及个人气质的提升阐述价值与意义。最后,分析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预期目标是为提高舞蹈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小学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探析
![小学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cf47b18e9951e79a892786.png)
小学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探析摘要:舞蹈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健美肢体、愉悦身心的多项功能,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以及智力开发、情感陶冶有着积极作用。
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小学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教学存在重重问题,导致舞蹈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文章也将基于小学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析,找寻何时对策,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舞中感受美,舞中内化美。
关键词:小学舞蹈存在问题教学对策小学舞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美的高度凝练,对学生的气质美、心灵美、形体美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但目前小学舞蹈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并不高,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小学舞蹈教学现状分析1、舞蹈课程设置不被重视素质教育虽然提倡全面发展,舞蹈教学虽然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
但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音乐课节数来进行舞蹈教学。
有些舞蹈课程设置甚至成为了“摆设”,并没有有效的被实施。
对舞蹈课程的不重视,导致舞蹈课程“形存实亡”。
2、舞蹈教学设施不够完善舞蹈教学需要配备一定的设施设备,包括完善的教学用具等。
如舞蹈教室、镜子、音响设备、地板、演出服装等。
但就目前的大部分小学学校而言,很少有学校拥有独立配套的舞蹈教室,大多学校的舞蹈教师都和其他的附属教室一起使用,从设施设备的环境上无法保证学生的舞蹈学习,严重影响了舞蹈教学的效果[1]。
3、舞蹈教师水平有待提升舞蹈教师是舞蹈教育的实施者,其专业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教育实效。
但就目前的小学舞蹈教学课堂而言,大部分教师都是“兼职”教师,这些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但舞蹈专业技能与技巧相对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舞蹈教学的有效开展。
4、舞蹈教学模式不够有效目前的小学舞蹈教学课堂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化”,一般都是象征性的开设几节舞蹈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很足中让学生直接通过模仿方式进行舞蹈学习。
这样很容易降低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机械学习的过程中舞蹈素养发展也不够健全,无法有效达到舞蹈教学的目的。
浅谈小学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小学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5d332f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e.png)
教改聚焦新课程NEW CURRICULUM舞蹈教育是小学生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意志品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小学舞蹈教育得到了各个学校的普遍关注,一些学校还把舞蹈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进行普及和推广。
但还有很多学校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舞蹈教育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阻碍了小学舞蹈教育的发展。
1.小学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1.1课程设置不被重视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并没有对音乐课有足够的重视。
有的学校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规定设置音乐课节数,有的学校虽然音乐课节数够,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音乐课经常被数学课、语文课等主科所占用,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权利。
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成了课表上的摆设,而音乐教师在这种环境下也越来越不重视音乐课的教学,对上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舞蹈教育是音乐课的一部分,连音乐课都不能保证有序、有效地进行,舞蹈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了。
1.2舞蹈教学设备不完善舞蹈教学需要配套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教学用具,如标准的舞蹈教室,教室里要有地板、把杆、镜子、音响设备等,还要有学生演出用的服装。
而目前很多小学这些必要的设备、设施达不到标准,少部分的学校拥有独立配套的舞蹈教室,大部分学校的舞蹈教室都是和其他附属室共用的,只是象征性的教室而已,并没有完善规范的内部设施,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舞蹈教室,学生的舞蹈教学根本保证不了。
1.3舞蹈教师队伍不容乐观舞蹈教师是舞蹈教育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学习舞蹈知识和技巧,感受舞蹈的韵律和美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当前,我国各个小学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大部分由音乐教师担任,还有的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担任,这些教师对于舞蹈教育虽然比较热爱,自己也喜欢跳舞,但就其真正的舞蹈教学的技能和技巧来说还很欠缺,教学舞蹈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正促进小学舞蹈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浅谈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9c923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5.png)
浅谈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中小学舞蹈教育作为未来时代的接班人,其教育价值不容忽视。
本文从舞蹈教育的意义、作用和实践过程,分析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舞蹈教育的意义舞蹈教育,从根本上来讲,是培养学生身体能力和审美情趣。
舞蹈不仅可以锻炼人体的各项能力,如柔韧性、力量、平衡等,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其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舞蹈艺术也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舞蹈教育,可以让学子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习俗和传统礼仪,让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民族精神。
舞蹈教育的作用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具有广泛的作用,起到健身、启迪、传承等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
促进身体健康现代生活节奏快,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而舞蹈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柔软度,增强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弥补缺少运动的状况。
培养艺术素养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在舞蹈教育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化艺术,从中了解各种文化元素和美学思想,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提升个人修养舞蹈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艺术带来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从而使学生具备更为高尚的情感和精神素质。
传承文化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就包括丰富多样的舞蹈文化。
舞蹈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借助舞蹈这个载体,将文化和其他艺术元素有库传承下去,从而促进文化传播。
舞蹈教育的实践过程在普及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
教育阶段分类根据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将舞蹈教育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所学舞蹈种类、难度和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
运动水平相似性在教授舞蹈课程时,学生的运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学生能够完成使用相应身体部位的动作,才能够将舞蹈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传达出来。
正确引导观众在观众选取层面上,符合身体素质和审美强度的学生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
浅谈舞蹈的美育功能与社会现状——以少儿舞蹈教育为例
![浅谈舞蹈的美育功能与社会现状——以少儿舞蹈教育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d820c2c76eeaeaad0f3307b.png)
2021-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声乐舞蹈浅谈舞蹈的美育功能与社会现状———以少儿舞蹈教育为例郭敏哲(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舞蹈作为八大艺术之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舞蹈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
本文通过自身的舞蹈教育教学经历以及现有的认知理解,分析了舞蹈作为少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育功能与社会发展现状。
首先阐述了舞蹈美育的内涵,简要分析了舞蹈艺术的美育功能;其次介绍了舞蹈教育在少儿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最后结合自身经历,探讨了对当今少儿舞蹈美育所处的社会发展现状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本文目的在于使更多的人能够正确理解舞蹈美育的内涵,更好发挥出舞蹈的美育功能,从而推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良好发展,提升舞蹈艺术教育水平。
关键词:舞蹈教育;美育功能;少儿舞蹈;社会现状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1-006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1.030一、前言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强,所以舞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同时,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人们所广泛关注。
舞蹈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也是美育的一种手段,其对于个人艺术修养以及美育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孩子们通过肢体变化、控制节奏、感受音乐,进行自由创造,直观形象地向大众表达自身的情感。
舞蹈的学习不仅能够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促进少儿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舞蹈艺术的美育功能什么是舞蹈美育?舞蹈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舞蹈艺术美育指以舞蹈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
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艺术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艺术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6b407355727a5e9846a6107.png)
族、 民间舞蹈 , 教师要从 民族风格 的代 表性 、 训练性 和实用性 上来进 行综 合 选择 。如东 北 秧 歌 中进 行 “ 巾花组 合 ” 手 和
“ 跳踢步组合” 的教学较 为合适 , “ 巾花组合 ” 因 手 是基 本动 律 的练 习 , 跳踢步组合” “ 在训练上 是属于初 级组 合 , 通过该 组合训练 , 能提高腰 、 等部位 的控 制能 力。跳步 还具 有表 腕 现儿童活泼跳 跃 的特 点 。另 外 ! 藏族 的 “ 子 ” “ 踏 组 弦 和 踢 合 ” 蒙古族的“ ” 马步 ” 、 肩 和“ 组合 , 傣族 的基 本手 位组合 , “
身 ” 转 的练 习中选择 平转 , , 同时 , 进行 各种 风格不 同的舞 再 蹈组合练 习。如 芭蕾 舞 、 中国古 典 舞 的手 位 、 脚位 组 合 、 身
韵、 呼吸组合 、 儿童基本舞步练 习。实践证 明: 这样 做不仅对
维吾尔族的 ” “ 、 赛乃 姆 ” “ 、 萨玛舞 ” “ 、 手鼓 舞组合 ”, 鲜 民 朝 族 的“ 果格里 ” 合等 , 组 以及 相关的儿 童舞 蹈 、 体舞 。以上 集
蹈基础 、 接受能力等设计编排合理 的教学 组合 。如 教 中国民
如低年级 的基础训 练 中, 了基本 功训练 外 , 除 同时要 学 习风
格不 同的各种舞 蹈组合 。要 把 教学 内容 的增 删与有 效 的课 时协调一致 , 这就 要求 教师切 合实 际地精 选好 教材 , 在教学 中应 以训 练直 、 、 立 灵活 、 感觉 为主 , 腰腿 的软度 和技 能 的练 习为辅。根据 师范 学生 的 特点 , 其 了解 舞蹈 的 特点 和 种 让 类, 了解儿童舞蹈 教学 的常用 术语 和记录 方法 , 进而 创编各 种风格 的儿 童舞 蹈。如 训 练腿 的软 度 时 , 择 压腿 和 大踢 选 腿 。跳 的练习选 择 “ 位小 跳 ” 翻 的练 习 中选 择 “ 步 翻 一 , 踏
浅谈舞蹈道具在小学形体课堂上的运用
![浅谈舞蹈道具在小学形体课堂上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c1386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3.png)
浅谈舞蹈道具在小学形体课堂上的运用舞蹈道具作为舞美中的一种,有着很大的作用。
对于少儿舞蹈教学中,使用道具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并且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与感受舞蹈风格特征。
本文以舞蹈道具为对象,浅谈在小学形体课堂中进行教学的经验,浅析舞蹈道具为教学带来的作用。
标签:道具;形体课堂;教学引言舞蹈道具广泛的运用在各个舞蹈中,是舞蹈中重要的的代表性因素。
舞蹈道具不仅是具有特色的艺术特征,更是使舞蹈锦上添花,让舞者更好的抒发舞蹈作品情绪。
随着时代发展,各类各级学校全面普及艺术教育,形体课程作为一门新的素质教育课程,可以为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舞蹈教育应有的贡献。
但形体课作为艺术学科的新兴课程,仍面临许多课堂实操的困难,如没有丰富的教材和课例,本人认为,将舞蹈道具加入小学形体课堂中,能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我运用各种舞蹈道具在形体课堂中进行实践,探索舞蹈道具在小学形体课上的运用方式和作用。
一、道具的运用体现教师综合能力当代教育下,教师是一专多能的万精油。
不仅仅是教学,更是自身拥有十八般武艺。
形体课教学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将舞蹈道具加入课堂中教学,更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教师的文化知识面、道具教学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如我将生活中的杯子与形体课堂融合,将杯子作为舞蹈道具,设计了一节道具与律动相结合的形体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新知,掌握技能的同时,教师的综合素养也由此体现。
二、道具的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体课主要是改变学生的自然形态,提升学生身体的健康指标,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力。
那么,在小学的形体课堂上,要完成这目标,首先就是学生对课堂的有兴趣,感兴趣。
我发现,单一的肢体动作练习,如基本功、体态练习等等,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时间会缩短,兴趣减弱。
因此,将舞蹈道具运用到课堂中来,将道具与基本功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环境、体验社会生活的同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才能使得课堂有更好效果。
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https://img.taocdn.com/s3/m/fe6467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0.png)
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在现代社会中,舞蹈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
舞蹈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表演力和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1. 选择适合孩子的舞蹈形式在舞蹈教育中,选择适合孩子的舞蹈形式非常重要。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身体条件选择恰当的舞蹈形式。
常见的舞蹈形式包括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特点进行选择。
2. 寻找优秀的舞蹈老师寻找优秀的舞蹈老师对于孩子的舞蹈教育非常重要。
优秀的舞蹈老师不仅在技术上有过硬的水平,而且对于孩子教学有耐心和热情。
可以通过咨询其他家长的经验或者参加舞蹈学校的试课来找到合适的舞蹈老师。
3. 坚持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舞蹈技能的培养需要坚持进行系统的舞蹈训练。
家长和孩子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每周定期参加舞蹈课程。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基本功的打好,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提高难度,培养孩子的耐力和灵活性。
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
4. 提供机会展示舞蹈才华提供展示舞蹈才华的机会对于培养孩子的表现力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舞蹈比赛或演出,让孩子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舞蹈成果。
此外,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舞蹈培训机构组织的评级考试,不仅可以检验孩子的舞蹈水平,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进步和成就。
5. 培养孩子的舞蹈欣赏能力舞蹈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舞蹈技能,还需要培养孩子的舞蹈欣赏能力。
家长可以带孩子观看优秀的舞蹈表演,可以去剧院观看芭蕾舞等专业舞蹈演出。
通过观看舞蹈表演,可以让孩子了解不同舞蹈形式的特点,培养对舞蹈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舞蹈教育中培养出扎实的舞蹈技能和优秀的表现力。
舞蹈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表演力,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浅谈舞蹈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浅谈舞蹈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f1f5e3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c.png)
浅谈舞蹈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内容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亲身感受舞蹈,但是目前的教育环境舞蹈课还不能与音乐课一样成为学校的常规课程,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尽我们的所能为学生亲身感受舞蹈创造条件。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我们在课程的安排是要综合看待问题,适当的把舞蹈元素加入到音乐课程设计当中,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得能力。
关键词:舞蹈、音乐、亲身为何以舞蹈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为主题。
首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兼舞蹈教师的我来说,一直都在探究如何让更多的学生亲身感受舞蹈的魅力;其次,课程的设计、编排除了围绕教材展开,也离不开学情的分析,通过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统筹规划;最后,舞蹈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孩子从小在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学习,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鉴赏是至关重要的。
我会围绕这三方面展开我的观点一、如何让更多的学生亲身感受舞蹈魅力舞蹈和音乐一样都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早已普及进入到学校课堂常规教学当中;而舞蹈教育,在当前来说大部分是以社团的形式存在于学校教育中。
以我校为例,我校于2013年成立,2014年组建校舞蹈队。
由于师资有限,舞蹈队全校只能招收40名学生进入到舞蹈队系统的学习舞蹈、亲身感受舞蹈魅力。
我不仅是学校舞蹈教师,也是音乐教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舞蹈,我一直都在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
接力版小学音乐教材一至六年级共有12册书,每册书包括七个板块:各族童谣、我们爱唱歌、快乐的小乐手、多彩的声音、我的家乡好、音乐万花筒、音乐大本营。
不管是哪一个单元、哪一首歌曲我们都可以渗透舞蹈的律动,只要进行适当的课堂安排,可以把舞蹈的知识与音乐课相结合;而且从一年级开始有一些音乐曲目就有要求让学生感受舞蹈的律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不能因为不会跳舞而忽略了这个环节,而是要行办法让全班的学生一起跳起来,一起感受舞蹈、体验舞蹈。
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天赋?
![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天赋?](https://img.taocdn.com/s3/m/8dc06b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9.png)
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天赋?引言舞蹈作为一种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培养艺术修养的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天赋,帮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1. 选择适合的舞蹈课程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舞蹈课程非常重要,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兴趣来确定。
一些常见的舞蹈课程包括芭蕾舞、街舞、民族舞等。
确保课程内容充实且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供专业的舞蹈指导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巧,需要提供专业的舞蹈指导。
聘请经验丰富的舞蹈老师,他们能够教授正确的舞蹈技巧和动作,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
3. 舞蹈排练和演出的重要性舞蹈排练和演出是培养小学生舞蹈技巧和表演天赋的关键环节。
定期进行舞蹈排练,让学生熟悉舞蹈动作和整体编排,同时培养协作与团队精神。
定期组织舞蹈演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4.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除了学习舞蹈技巧,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也非常重要。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原有舞蹈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创新,以展示个人特色和独特的舞蹈风格。
同时,组织一些创意舞蹈比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潜力。
5. 舞蹈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结合舞蹈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在舞蹈课程中加入一些音乐、美术和戏剧的元素,让学生了解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
同时,通过学习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艺术素养。
结论通过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演天赋,帮助他们发展潜力和个人特长。
选择适合的舞蹈课程,提供专业的指导,进行舞蹈排练和演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与学术教育结合,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一起为小学生的舞蹈梦想加油!。
浅谈舞蹈教育进入小学课堂的重要性
![浅谈舞蹈教育进入小学课堂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a5257d0baaea998fcd220e27.png)
浅谈舞蹈教育进入小学课堂的重要性作者:郭庆敏来源:《黑河教育》2015年第01期近年来,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各种节日、庆典、晚会、比赛和综艺栏目中,舞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儿童节汇演、教育系统的艺术节、教师节庆祝活动都有学生快乐舞蹈的身影。
一、什么是舞蹈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以身体为语言的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可以借助道具,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
二、舞蹈的起源根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
有的学者认为,舞蹈是人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及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有的学者认为,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有的学者认为,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有的学者认为,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
如今,很多专家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
舞蹈、诗歌和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
三、舞蹈的益处舞蹈可以让人曲线变美、身体变得柔软,有益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使性格变得开朗,能培养自信。
对于青少年来说,舞蹈的学习不仅能改变外形,对心灵也是一种美的陶冶。
学习舞蹈的学生经过长期专业系统的训练,会更挺拔,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更多优雅的气质。
悠久的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舞种,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舞蹈可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增强思维能力,有益发展智力。
舞蹈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成长,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等。
四、舞蹈进入小学课堂的重要性在大型晚会和庆典活动中,有很多专业的舞蹈团体参与演出,也有很多儿童舞蹈出现在大家视线中。
小学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舞蹈教学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e231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a.png)
小学舞蹈教学工作总结本人是小学舞蹈教学的一名老师,今年我已经教授小学舞蹈教学工作近五年了。
这几年的工作,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小学舞蹈教学方面的知识,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关于教育方面的见识。
一、小学舞蹈教学的挑战首先,我认为小学舞蹈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小学生群体年龄较小,很多孩子刚刚踏入学校,生活习惯、学习能力、识字量等方面都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因此,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
同时,在小学生身上,教师还需要注重个性、兴趣方面的调整,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兴趣,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观。
二、小学舞蹈教学的技巧其次,在小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和节奏。
例如,教师可以将舞蹈节奏和曲子打分解析,分解成一个个小节,帮助学生分段学习;在一些比较困难的动作上,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法,即将动作分解成三个步骤,让学生逐个练习;还可以采用竞技比对的方式,让学生在比对中互相学习,相互帮助。
三、小学舞蹈教学的立意小学舞蹈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立意。
教师需要让孩子们明白学习舞蹈不仅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从中汲取美的营养,增强自己的美感。
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思想,如团结、协作、勇敢等,让孩子们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情感熏陶。
最后,对于小学舞蹈教学这项工作,我深感荣幸。
培养一批爱好舞蹈、具有健康美好体魄的优秀小学生,是我的愿望和责任。
当然,在工作中也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希望自己做好每一个细节,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小学舞蹈教学在孩子们心中扎下坚实的文化种子。
小学生舞蹈
![小学生舞蹈](https://img.taocdn.com/s3/m/cbbbc6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a.png)
小学生舞蹈小学生舞蹈,是指由小学生们在学校学习和展示的舞蹈形式。
舞蹈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一种锻炼身心、培养集体意识和个人表达能力的活动。
在小学阶段,舞蹈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生舞蹈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
舞蹈要求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在长时间的练习中,孩子们需要通过伸展、转动、跳跃等动作来训练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舞蹈还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体力和耐力,在快节奏的音乐中表现出准确而有力的动作,通过舞蹈的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小学生舞蹈能够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舞蹈需要舞者们在统一的节奏和动作下配合默契,呈现出整齐有序的表演效果。
在舞蹈团队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动作,需要按照老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排练和表演。
孩子们通过集体排练的过程,不仅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小学生舞蹈还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舞蹈是一门艺术,需要舞者通过动作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舞蹈演出中,孩子们需要面对观众,展示自己的舞姿和表演能力,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
通过舞蹈的表演,孩子们逐渐培养了自信心,敢于面对观众和展示自己。
同时,舞蹈还能够让孩子们更加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身体语言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小学生舞蹈在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
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学习音乐的节奏感和表达方式,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舞蹈来表达情感。
舞蹈培养了孩子们对音乐、节奏和美感的敏感度,提升了他们的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小学生舞蹈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艺术修养。
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重视舞蹈教育,并为孩子提供更多展示和学习舞蹈的机会,让他们在舞蹈中快乐成长。
小学教育舞蹈实践报告
![小学教育舞蹈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97bc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f.png)
小学教育舞蹈实践报告
在小学教育中,舞蹈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舞蹈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本次舞蹈实践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在小学教育中的舞蹈实践经验。
首先,我选择了适合小学生的舞蹈动作和音乐。
在每堂课中,我都会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能够快速上手。
同时,我也会选择一些节奏欢快、易于理解的音乐作为伴奏,让孩子们更容易掌握舞蹈的节奏感。
其次,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舞蹈实践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我会组织孩子们进行合作练习,让他们学会互相配合和协作。
我还会组织一些小型舞蹈表演,让孩子们在团队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凝聚力。
第三,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舞蹈实践中,我会给孩子们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自主创作舞蹈动作或者提出改进意见。
我会引导他们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艺术审美。
最后,我也会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舞蹈技巧。
虽然在小学阶段,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们达到专业舞蹈水平,但是我会教他们一些基本的舞蹈技巧,如站姿、转身、动作的连贯性等。
这些基本技巧的掌握,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舞蹈表演水平,也对他们日后的艺术学习有所裨益。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舞蹈实践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
通过舞蹈实践,孩子们可以锻炼身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学习到一些舞蹈技巧。
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趣的小学舞蹈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舞蹈教学
音乐,是孩子们所喜欢的,音乐课也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潜能。
从小学音乐的教育目的来看,该课程的开设决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音乐专家,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得到一定的音乐审美陶冶,是从建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结构的角度来设置的。
现代社会音乐教学领
域与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是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音乐教学领域的变化和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拓展学生艺术能力,拓展音乐教学过程,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拓展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塑造健全人格,发展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
在新理念的推动下,音乐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经验与能力,促使个性的完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自由参与和自我表达的空间与舞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获得音乐学习的愉悦与满足,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歌唱、音乐
欣赏、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舞蹈表演等,以下我将就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来浅谈一下我个人在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拓展中舞蹈教学的一些见解。
一、学生音乐想象的拓展——舞蹈表演。
当今,世界经济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家庭中高素质、高起点的培养下一代,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趋势。
许多国家的教育家、美学者都在积极进行美育的理论研究。
“美育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共识。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
重要途径,小学校园正是美育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沿阵地。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是美育的有效表现形式,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有其独特和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
身心合一的综合性艺术,她的审美功能既能启动内心情感、美化人的心灵,又能强健人的体魄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
《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说的是唱歌唱到
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
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
的升华。
如果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两只小象》这首歌曲时,可以根据歌曲三拍
子的律动,编一些小象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模仿。
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们学着小象走路的样子,模仿着歌词中唱到的情景,不仅提高了学生学歌曲的兴致,还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歌词,可见舞蹈表演在小学音乐课中的重要性。
二、生动性与主动性。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
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形体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
“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
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
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进来。
同时,主
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学尤其是舞蹈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三、音乐课堂新形式——“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课”。
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音乐学科有其独特性,但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又十分密切的,在《毛诗序》里有这样一段话:“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在
音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相融相通的关系,发挥、运用各种艺术形式不同的表现手段,融合成综合性的以音乐为主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校现代教育的需要。
音乐剧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于一身,是综合性很强的戏
剧艺术。
如果将音乐剧小型化,因地制宜地结合教材进行创作、改编使之成为适合小学生表演的儿童音乐剧,并将创作、改编、表演、评价这一过程引入到小学
音乐课堂教学中,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将是进行艺术实践的最好方法,是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可行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也是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课堂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课”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教学理念为导向,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既面对了全体学生,又关注了个
性发展;既提倡了学科综合,又鼓励了音乐创造;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理解了
多元文化;既重视了音乐实践,又完善了评价机制,是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
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新理念、新方式带来了音乐课堂的新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手段、评价都发生了变化,音乐学习课堂充满生机。
学生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充分展现。
知识、技能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机
结合,学以致用。
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形体)语言通过小组式、开放式、探究式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能力充分施展提供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四、实际舞蹈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要注意平时的训练,从基本动作教起,如:手腕花、手位组合、跟
点步、进退步、踵趾小跑步等,每节音乐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三分钟左右的小组合,配上好听的恰当的音乐来练习律动,并形成常规,这样的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将会普遍提高,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平时要常让学生欣赏一些舞蹈作品。
在欣赏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学
生对各种舞蹈语言的理解能力。
如:在教新疆舞前,为了丰富学生一些有关的新疆民族的知识,熟悉这个民族的特点,我就让他们欣赏舞蹈《摘葡萄》。
舞蹈中
新疆小姑娘看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摘葡萄时的优美舞姿,尝葡萄时的欢乐情景,使学生既欣赏了美的形象,同时对新疆中的转手腕、垫步、进退步、动肩、
摇头、自转圈等动作有了进一步的具体理解。
第三、在教授舞蹈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让学
生多模仿多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要领,理解动作内容。
第四、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
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师的态度更要亲切、耐心,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多个别辅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走出
我们的课堂后,还有独立锻炼的能力,为终身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这几种方法的尝试,我觉得现在同学们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舞蹈,喜欢上了音乐课。
通过感知,想象思维,理解表现,欣赏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我的学生们正在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并健康快乐的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