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姿态和动作的识别与理解_董力赓
应用于智能轮椅控制的头部姿态识别
t u r n d o wn c a n b e we l l r e c o g n i z e d b y t h i s me t h o d . Th e a v e r a g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i s 9 2 . 2 %.
电
子
测
量
技Leabharlann 术 第 3 6卷 第 1 2期
2 0 1 3年 I 2月
ELECTR( ) NI C M EAS U REM EN T TE CH N( ) L( ) GY
应 用 于 智 能 轮 椅 控 制 的 头 部 姿 态 识 别
翁 磊 沈 天 飞 张 贺
( 上 海 大 学机 电 工程 与 自动 化 学院 上 海 2 0 0 0 7 2 )
p e op l e i s pr op os e d.Fi r s t , t he s ki n c o l o r s e gm e nt at i o n a nd e dge s e gm e nt a t i on me t ho d i s c o mb i n e d t O de t e c t t h e f a c e r e gi o n t O c a l c ul a t e t he c e n t r o i d po s i t i o n a nd t he a r e a of t he c onn e c t e d r e gi o n o f t he f a c e . The c e n t r o i d po s i t i o n a n d a r e a of t he f a c e r e gi on i n t he s t a nd a r d f or wa r d ge s t u r e i s s e t a s t he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e .The he a d g e s t ur e i s de t e r mi ne d o n t h e e uc l i d e a n di s t a n c e a nd t h e a r e a r a t i o be t we e n t he c e nt r o i d po s i t i o n o f t h e mov i n g f a c e c o nne c t e d r e gi on a n d t ha t of t he r e f e r e nc e p oi nt . Exp er i me n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w t h a t t he he a d g e s t ur e s l i ke t i l t e d t O t he l e f t, t i l t e d t O t he r i gh t 。 t ur n up a n d
姿势评估与分析 ppt课件
• 踝外翻肌拉长。
姿势评估与分析
评估项目
侧
垂直体位
面 观
矢状位
膝关节姿势
骨盆倾斜角
胸腰椎姿势
肩关节位置
颈椎姿势
头的位置
前
踝关节位置
面
膝关节胫股角
观/
后
Anterior LL alignment
面
angle
观
膝关节Q角
ASIS高度
PSIS高度
胫骨直立且双腿肌肉 形状及体积相近。 踝关节及足: 铅垂线位于双侧内踝 中间 整体观察: 双侧内踝等高。 脚掌稍微朝向中线往 外旋。
姿势评估与分析
➢ 前面观:是否等高?是否有旋转? ➢ 后面观:臀线是否等高? ➢ 侧面观:骨盆前倾角度?
膝关节位置——正面
中立位
内翻
外翻
可能相关因素:
胫骨内翻 胫骨内旋 髋外展外旋
ASIS: 0.2° ± 1.6°
PSIS: 0.9° ± 2.2°
---1.2° ± 2° 水平:1.5° ± 2.4° 倾斜:91.3° ± 2.5°
评估方法
肩峰—外踝连线与铅锤线之间的夹角 肩峰—股骨大转子—外踝三点间的角度 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外侧中点—外踝之间角度 ASIS—PSIS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姿势评估与分析
➢骨盆旋转:水平面上左旋(逆时针)或右旋 (顺时针)
➢ 体征 ➢ 双侧ASIS与PSIS到铅垂线之间的距离不相等:如骨盆左 旋后,ASIS到铅垂线的距离缩短,PSIS距离铅垂线的距 离缩短 ➢ 臀沟位于铅垂线的一面,但仍然保持垂直
➢ 机制 ➢ 屈髋肌和内旋肌同侧缩短,对侧拉长 ➢ 伸髋肌和外旋肌对侧缩短,同侧拉长 ➢ 腰椎向同侧旋转
人体姿势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人体姿势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健康和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良好的姿势是保证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此,对人体姿势的研究和探索变得愈加重要。
人体姿势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摄像机、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捕捉人体姿势并对姿势进行识别的技术。
它能够用于监测和分析人体姿势,帮助优化人体姿势,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探讨人体姿势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疗、体育、安防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人体姿势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人体姿势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进行姿势捕捉并对姿势进行识别。
常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体姿势识别技术该技术主要针对2D图像进行人体姿势识别,通过自主学习和模型识别判断人体的各种姿势动作。
其优点是图像清晰,处理速度快,但在3D空间中的人体姿势识别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势识别技术该技术主要基于深度学习方法,使用多伦多大学推出的Kinect 传感器进行人体姿势识别。
该技术对于3D空间中的人体姿势识别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但相比于其他技术代价昂贵,一般价格在数千元至几万元之间。
3.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人体姿势识别技术该技术采用惯性传感器对人体的动作进行捕捉和记录,并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地判断人体所处的姿势。
其优点是成本低廉,对于不同环境条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但需要布置多点传感器,对于使用者的负担较大,而且数据记录不够精细。
第三章:人体姿势识别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人体姿势识别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其最主要的应用之一。
因为人体姿势能够体现人体的生理状态和活动能力,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患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具体的应用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脊柱矫正人体姿势识别技术能够精确地监测和记录人体的脊柱姿势,判断脊柱的异常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脊柱矫正操作,达到恢复正常脊柱生理功能的效果。
2. 骨质疏松诊断人体姿势识别技术能够通过分析人体骨骼质量和姿势形态,判断病患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并对骨骼问题进行精准的诊断。
一种检测不同脑力负荷水平下运动状态的脑电分析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57582.4(22)申请日 2017.08.03(71)申请人 天津大学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72)发明人 顾斌 明东 陈善广 陈龙 王仲朋 周伊婕 于海情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代理人 李林娟(51)Int.Cl.A61B 5/047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检测不同脑力负荷水平下运动状态的脑电分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不同脑力负荷水平下运动状态的脑电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不同脑力负荷水平下人体执行实际或想象动作的16通道脑电信号,对16通道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以FCz、Cz、C3、C4为导联中心对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进行小拉普拉斯空间滤波,获取四通道特征优化中心导联;通过局部保持投影对优化导联在无运动状态下的对照特征矩阵及运动状态下的运动相关电位特征矩阵进行降维;运用线性判别分析对两类状态下的特征向量进行模式识别,进而完成是否执行实际或想象动作的运动状态检测。
本发明实现了不同脑力负荷水平下的实际及想象动作检测,增强了运动识别脑-机接口系统的鲁棒性,为实际场景下完成运动意图的高性能识别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CN 107661099 A 2018.02.06C N 107661099A1.一种检测不同脑力负荷水平下运动状态的脑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不同脑力负荷水平下人体执行实际或想象动作的16通道脑电信号,对16通道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以FCz、Cz、C3、C4为导联中心对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进行小拉普拉斯空间滤波,获取四通道特征优化中心导联;通过局部保持投影对优化导联在无运动状态下的对照特征矩阵及运动状态下的运动相关电位特征矩阵进行降维;运用线性判别分析对两类状态下的特征向量进行模式识别,进而完成是否执行实际或想象动作的运动状态检测。
头的动作二级舞蹈教案
头的动作二级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头部动作要领,提高舞蹈表现力。
2.培养学生舞蹈节奏感,增强舞蹈协调性。
3.引导学生理解舞蹈情感,提升舞蹈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头部基本动作:点头、摇头、仰头、低头、转圈等。
2.舞蹈组合:头部动作与身体动作的配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头部动作的准确性、舞蹈节奏感。
2.教学难点:头部动作与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教师示范头部基本动作,引导学生关注头部动作的重要性。
(2)邀请学生模仿,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头部基本动作教学(1)点头:引导学生感受点头时头部的运动轨迹,强调节奏感。
(2)摇头:教授摇头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摇头时头部的运动幅度。
(3)仰头:讲解仰头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感受颈部拉伸的感觉。
(4)低头:引导学生理解低头的动作,注意颈部与身体的协调。
(5)转圈:教授转圈的动作,让学生掌握转圈时头部的运动轨迹。
3.舞蹈组合教学(1)教师示范头部动作与身体动作的配合,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整体效果。
(2)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头部动作与身体动作的配合练习。
(3)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提高舞蹈表现力。
第二课时1.复习头部基本动作(1)教师示范头部基本动作,学生跟随示范。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逐一纠正。
2.舞蹈组合教学(1)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强调头部动作与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2)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组合练习。
(3)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提高舞蹈表现力。
3.舞蹈展示(1)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展示,展示头部动作与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与建议。
第三课时1.复习舞蹈组合(1)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示范。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逐一纠正。
2.舞蹈情感表达(1)教师讲解舞蹈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舞蹈内涵。
(2)学生进行舞蹈情感表达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3.舞蹈展示(1)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展示,展示舞蹈情感表达。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人体姿势识别的步骤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人体姿势识别的步骤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之一就是人体姿势识别。
人体姿势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分析人体的动作和姿态,从而实现对人体姿势的理解和识别。
它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人机交互、虚拟现实、运动分析等。
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人体姿势识别,需要经过以下的步骤: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用于人体姿势识别的数据集。
这个数据集可以包含不同种类的姿势和动作,以及不同角度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
数据集的质量和多样性对于训练有效的姿势识别模型至关重要。
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姿势识别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图像的去噪、裁剪、调整大小和灰度化等操作。
预处理有助于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减少计算的复杂度。
3. 特征提取:接下来,需要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有用的特征。
特征可以是人体的关键点、关节角度、轮廓等。
特征提取的目标是寻找能够准确描述人体姿势的特征,以便后续的分类和识别。
4. 训练模型:在特征提取完成后,需要选择适当的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模型来训练姿势识别模型。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等,而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也被广泛用于姿势识别。
通过使用已经标注好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使其能够学习并理解不同姿势的特征。
5. 模型评估和调优:在模型训练完成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和调优。
这可以通过将模型应用于测试数据集,并计算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来进行。
如果模型的性能不理想,可以尝试调整模型的结构、参数或使用更多的训练数据来提高模型的性能。
6. 实时姿势识别:当模型训练完成且通过评估后,可以将其应用于实时的姿势识别任务中。
这需要采集实时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并使用训练好的模型来识别人体的姿势。
在实时姿势识别中,还需要考虑到计算速度和算法的效率,以确保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总结而言,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人体姿势识别的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模型评估和调优以及实时姿势识别。
舞蹈的6个头部动作的术语
舞蹈的6个头部动作的术语《舞蹈的6个头部动作的术语》嘿,你知道吗?舞蹈可有趣啦,特别是那些关于头部的动作,这里面可有好多学问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舞蹈里常见的6个头部动作的术语。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花,她可喜欢跳舞啦。
有一次我们一起看舞蹈表演,她就指着舞台上的舞者对我说:“你看,那个姐姐的头动起来好有节奏感啊,我也想学会。
”我就告诉她,要想学会那些漂亮的头部动作,首先得知道它们的术语呀。
第一个头部动作术语叫“低头”。
这就像是小花儿在微风里低下了脑袋。
你想啊,当你低下头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对大地表示敬意呢。
在舞蹈里,“低头”这个动作可以表达出很多不同的情绪哦。
比如说,当你要表现害羞的时候,轻轻低下头,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脸。
又或者当你在表现一种沉思的状态时,慢慢地低下头,就好像在思考很深刻的问题。
小花听了就说:“哎呀,原来低头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我笑着对她说:“那可不。
”接下来是“仰头”。
这个动作就像是在看天上最亮的星星。
想象一下,你站在空旷的草地上,然后突然仰头看向天空,那是一种多么开阔的感觉呀。
在舞蹈中,“仰头”常常用来表现一种自信和向往。
就像那些勇敢的鸟儿,仰头朝着天空飞翔一样。
小花兴奋地说:“我要是学会仰头这个动作,是不是也能像鸟儿一样自由呢?”我回答她:“当然啦,不过要掌握好这个动作的幅度和节奏可不容易呢。
”还有“歪头”这个动作。
这就像是小猫咪在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东西。
小花特别喜欢这个比喻,她说小猫咪歪头的样子超级可爱。
在舞蹈里,“歪头”可以传达出俏皮、疑惑的感觉。
比如说,当你在舞蹈中扮演一个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小精灵时,歪着头就会让观众感觉到你的天真无邪。
我对小花说:“你看那些舞蹈演员歪头的时候,是不是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呀?”小花使劲点头说:“是呢是呢。
”“转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头部动作术语。
这就好比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一样。
你看,当你在一个房间里找东西的时候,你的头会慢慢地转动,从这边看到那边。
舞蹈头部动作要点_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
舞蹈头部动作要点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舞蹈头部动作的要点,通过对头部动作的详细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何正确地表达舞蹈中的情感与形态。
头部动作在舞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添舞姿的魅力和流畅性,传递舞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绪。
因此,深入了解并正确运用头部动作要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头部动作要点一、头部动作要点二、头部动作要点三以及结论。
引言部分将给出整篇文章的概述和目标,并为读者提供阅读文章内容时的指南。
接下来三个部分将依次详细介绍头部动作的每一个重要要点,并给出相应的说明和解释。
最后,在结论中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强调一些关键观点和思考。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向读者介绍舞蹈中头部动作的关键要素,并提供详尽清晰的说明,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每一个要点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了解到如何正确调整头部姿态、如何利用眼神表达情感、如何处理舞姿中的转折等关键要素。
最终,读者将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现出精妙而生动的舞蹈头部动作,为观众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表达。
2. 头部动作要点一2.1 要点一说明在舞蹈中,头部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让您在进行头部动作时获得更好的效果:首先,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
正确的姿势对于舞蹈非常重要。
头部应与身体保持平衡,并且不应该突出或者下垂。
其次,注意身体协调性。
舞者在进行头部动作时,必须确保与整个身体的动作相结合。
不仅仅是头部需要移动,而是将整个上半身和颈部都纳入到舞蹈动作之中。
此外,造型也是头部动作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不同的舞蹈风格有不同的造型要求,在进行头部动作时需要根据舞蹈类型来调整姿势和表达方式。
最后,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情感是头部动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面带微笑、眼神交流等技巧都可以增加观众对舞者感受力和吸引力。
九级考级舞蹈花帽动作要领
九级考级舞蹈花帽动作要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九级考级舞蹈里的花帽这个超有趣的舞蹈动作要领呀。
花帽嘛,就像是一场与灵动精灵的约会。
首先这手部动作,那可像是在指挥一群调皮的小蝴蝶呢。
手指要像灵动的小树枝,轻轻弯曲又舒展,你要是做的特别僵硬啊,那就不是指挥小蝴蝶啦,就像是拿着大粗棍赶苍蝇,那美感瞬间全无。
手腕要像随风转动的小风车,柔软又有节奏地转动,可别像生锈的齿轮,咔咔作响还转不动。
再说说头部动作。
脑袋要像是顶着一个最珍贵的宝藏,稳稳当当的,但又不能像个木头桩子似的一动不动。
要带着那种轻轻的晃动,就像微风里轻轻摇曳的花朵,要是晃得太猛呢,就不是花朵啦,那就是被龙卷风席卷的稻草人,东倒西歪。
而且戴花帽的时候,头还要像在迎接最尊贵的客人一样,有那种高贵又俏皮的感觉。
脚下的步伐那也是很关键的哦。
脚就像两个快乐的小脚丫精灵在跳舞。
脚步移动要轻盈得像猫在偷吃鱼干,悄无声息又充满活力。
要是脚步很重,那就不是猫偷吃鱼干了,而是大笨象在赶路,整个舞蹈的轻盈感就被破坏殆尽。
而且步伐的节奏得像是雨滴落在荷叶上,有规律又有跳跃感,不能乱了节拍,不然就像一群乱了阵脚的小蚂蚁,到处乱窜。
身体的姿态更是重中之重。
身体要像一条灵动的小蛇,蜿蜒扭动又充满力量。
不能弯腰驼背的,不然就像个煮熟的虾子,直不起来。
身体的扭动要像河流里的水,自然流畅,要是扭得像麻花一样纠结,那可就惨咯。
在整个花帽舞蹈中,表情也不能少呀。
脸上要带着像阳光一样灿烂的笑容,就好像发现了一个装满糖果的宝藏。
可别一脸苦大仇深的,那不是在跳花帽舞,那是在演悲剧呢。
眼睛也要亮晶晶的,像天上闪烁的小星星,这样才能把花帽舞的神韵表现出来。
总之呢,花帽舞的每个动作都像是一个小魔法,组合起来就是一场盛大的魔法秀。
大家要用心去感受每个动作的灵魂,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花帽精灵,在舞蹈的世界里快乐地飞舞,这样才能在九级考级舞蹈的花帽这个环节中大放异彩哦。
只要掌握了这些小窍门,花帽舞就不再是难事啦,就像你轻松吃掉一块美味的小蛋糕一样简单。
头在中国式摔跤中的作用
头在中国式摔跤中的作用摘要:本文旨在讨论中国式摔跤的头的作用。
通过观察和对比中国摔跤、日本式摔跤以及美国式摔跤,本文将会详细探讨中国式摔跤头部指标的实质性意义与功能,如:头位、头力量控制和头部灵活性等。
关键词:中国式摔跤,头,头位,头力量控制,头部灵活性正文:中国式摔跤是一种几千年历史的独特运动,它汇集了南北传统的武术技术,以及民间摔跤的招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摔跤技术体系。
在中国式摔跤的技术体系中,头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头在手脚技术中无时无刻不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式摔跤中头的作用。
具体来看,头在中国式摔跤中的最重要作用是头位,也就是在摔跤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头部获得保护自己免受对手攻击的优势。
头位一般用于保护自己免受对手攻击,而不是攻击对手,使其失去攻击机会,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为了取得更好的头位,作为摔跤者,在实战中应该学会适时动作,不仅要合理控制自身的动作,而且要注意对方的动作,即使稍微出现偏差,也要及时进行调整,牢牢把握自己的头位。
另外,头上的力量控制也是中国式摔跤的重要技能之一。
力量控制指的是在摔跤过程中,摔跤者要学会抓住对手的身体各个部位,并在这些部位使用不同程度的力量来控制对手的动作,以达到有效控制对方的目的。
例如,在中国式摔跤中,可以利用头部的力量控制对手的情况,对对手的动作进行控制,增加其失去攻击的机会。
最后,头部灵活性也是中国式摔跤的重要技能之一。
灵活性是指摔跤者要学会灵活地使用自己的头部,充分利用头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攻击招式,从而达到攻守转换的效果,OS可以在攻击或防守时发挥作用。
总而言之,头在中国式摔跤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摔跤技术中,不仅起着衔接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头位、头力量控制以及头部灵活性,从而实现取胜的目的。
在应用中,要想更好地使用中国式摔跤头部技术,关键在于实践。
首先,摔跤者应该学习和练习不同的头部技术,如头位、头力量控制以及头部灵活性等,并熟练运用这些技术,掌握各种把握头位、保护自己、攻击对手和控制对方的技术,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效力,收获胜利。
通过面孔与肢体动作识别和调节情绪
通过面孔与肢体动作识别和调节情绪作者:罗文波李帅霞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16期罗文波 /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李帅霞 /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别人进行信息沟通,并渴望自己被他人喜欢和接纳。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讲到:“说话就像拉弓射箭,张弛有度才是更好的选择。
”尽管我们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设身处地地倾听,但是,在某些情境下,我们还是经常听不懂或者误解别人的意思,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忽略了非言语信息的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语言的作用仅占7%,语调语速占38%,表情和动作占55%。
可见,非言语信息尤其是表情和动作在人际沟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谈及表情,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面孔表情。
虽然面部在人的身体中所占面积相对较小,但从进化发展角度而言,面孔表情具有先天性、适应性、动机性、组织性、社会性和交际功能,被认为是最敏感和最富表现力的情感显示器,不仅可以表达个体的情绪和意图信息,而且能够传递环境中的危险信号。
比如,高兴的面孔预示着个体愉快的情绪和好事的发生,恐惧的面孔预示着个体消极的情绪和环境中潜在的危险。
此外,我们的身体也通过无声的语言——肢体表情来诉说情感和行为。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总会在举手投足间无意识地做出某些肢体动作。
“手舞足蹈”“捶胸顿足”“抓耳挠腮”等成语形象地反映了肢体线索可以表达强烈的情绪状态。
而且,不同的肢体动作如抱头、屈膝、双手抱胸、手臂敞开等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只有系统了解这些面孔表情和肢体表情的特点和含义,我们才能洞悉他人的意图和行为。
面孔表情识别面孔表情识别的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和卡罗尔·伊扎德(Carroll E. Izard)等人在系统的面孔表情跨文化研究中发现,人类的基本面孔表情可分为高兴、恐惧、愤怒、悲伤、厌恶、惊讶六种,每种表情都是由特定的面部肌肉活动单元组合而成。
脑瘫筛查基本技能.
(二)原始反射检查
2、拥抱反射 检查姿势:小儿仰卧、头正中位、四肢自然屈曲 检查方法和观察内容:检查者拇指让小儿抓握,其 余四肢保护小儿腕关节,轻提小儿双手,使其颈 部离桌面2-3cm(头不离开检查台),突然放开, 观察小儿上肢的表现。 异常判断标准:(1)3个月:强直性反射;(2)6 个月:强直性反射或明显反射;(3)9个月:强 直性反射或明显反射;(4)12个月:强直性或明 显反射。
(二)原始反射检查
1、不对称颈项反射 检查姿势:小儿仰卧、头正中位、四肢自然屈曲。 检查方法和观察内容:检查者位于小儿头顶侧,双手扶小儿 头,使小儿颜面部迅速转向一侧,观察小儿上下肢动作。 正常反射表现为脸转向一侧的上下肢伸直,对侧上下肢屈曲。 异常判断标准:(1)3个月:强直性反射;(2)6个月:强 直性反射或明显的反射;(3)9个月:强直性反射或明显 的反射;(4)12个月:强直性反射或明显的反射。 补充说明:两侧都要检查,一侧有异常表现即作为异常。
(一)粗大运动或精细运动检查
6、站与走(3个月不做此项检查) 检查姿势:检查者从身后扶腋下抱起小孩轻放于检 查台上。 检查方法和观察内容:观察小儿在检查者双手扶腋 下时能否站立,或能否向前走,12个月龄的儿童 扶着双手时能否走几步。 异常判断标准:(1)3个月不做此项;(2)6个月: 扶腋不能站;(3)9个月:不能扶腋走;(4)12 个月:不能扶双手走。
(一)粗大运动或精细运动检查
5、坐(3个月小儿不检查此项) 检查姿势:小儿坐于检查台上,两腿张开,躯干稍 向前。不能独坐时,轻扶婴儿髋部给予帮助。 检查方法和观察内容:观察检查者扶着小儿的髋部 能否独坐片刻,或身体稍向前倾时独坐或自独坐。 异常判断标准:(1)3个月此项不检查; (2)6个月:扶着小儿髋部亦不能独坐;(3)9个 月:不能前倾独坐片刻;(4)12个月:不能自始 独坐。
如何表现人物速写中人体各部分的运动规律
如何表现人物速写中人体各部分的运动规律1.头部运动头部动作是由于颈部运动产生的,通过颈部与躯干连接,形成旋转或倾斜等各种姿势,画时要注意头部和肩部的关系。
2.躯干运动躯干从肩部至腹下线,是人体的主体,鼓形的胸廓是全身最大的形体结构,腹部呈楔形。
躯干的形体特征影响着人物的整个造型。
躯干任何运动都会牵引腿、臂和头,使人体运动迅速产生新的动作。
腰部具备轴的性能,在运动时存有非常大程度的等值性。
3.上肢运动画上肢必须特别注重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
上肢的各种动作,对整体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态起至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肌肉的伸缩,牵引着骨骼而产生动作。
此时肌肉的外形亦相应地起了变化,从瘦长而逐渐变为短粗,直至球状。
手臂的动作变化十分有效率,协调躯干产生许多协同的运动,造型时必须特别注意肩、肘、腕关节的刻画手能交流感情和搞各种动作,就是人物动态速写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必须注重和强化画手。
图画前必须熟识和掌控手的解剖学结构。
手包括腕、掌、指三部分。
当手指外展时,呈扇面作辐射状与腕关节相连,大拇指基部是中心。
手掌有三个肉垫,高而大的拇指肉垫、上大下小的小指肉垫、与手指相接的横放的前掌肉垫。
手与前臂相连接由腕部并作过渡阶段,必须塑造出生动有力的手势,必须特别注意腕部的刻画。
当手指弯曲时,背侧肌腱呈圆形放射状,诸篇外形。
手是人的第二表情,多作些手的写生和临摹练习,能提高你刻画手的造型能力,增加速写的生动性。
4.下肢运动下肢是人体躯干的支撑力量。
下肢由大腿、小腿和脚三部分组成。
人体中最长和最强的骨是股骨。
股骨和胫骨间的结合处(关节)长着膝盖骨,亦称髌骨,显于皮下。
画下肢必须特别注意腿部屈曲弧线的变化和膝关节、踝关节的刻画。
脚的运动主要取决于踝关节的活动,脚后跟高,脚趾低,形成斜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姿态和动作的识别与理解∗董力赓,陶霖密,徐光祐(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摘 要:众所周知,在人际交流中需要综合语言通道(verbal)与非语言(non-verbal)通道两方面的信息才能表达完整的交流信息。
头部姿态和动作(posture and gesture)作为非语言通道,即形体交流(bodily communication)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用户的态度和意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头部姿态和动作的识别与理解在多模态人机接口和人际交互下的动作和行为理解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近年来头部姿态和动作识别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综述,从姿态和动作的类别与含义,姿态表示与识别方法,动作表示与识别方法等方面分析了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头部姿态估计; 头部动作识别; 普适计算; 多模态人机接口; 人际交互1.引言计算、通讯和传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融合,正日益迅速地推动着传统的桌面计算模式向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1]模式过渡。
普适计算的研究目标是把各种计算和通信设备无缝地融入到日常物体和环境当中,并且不需要用户有意识的操作就能主动提供所需的服务,这样用户就可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的自己的任务中,从而使计算设备对用户来说是感觉不到的,也就是不可见的。
当计算设备与我们的生活环境融合在一起,并且事实上成为不可见时,人们如何同这些计算设备进行交互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与之相适应。
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基于人的模型并且为人服务的,这种人机交互模式最近也被称为“以人为中心的计算”(human computing)[2]。
不同于传统的基于键盘鼠标的交互模式,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应该具有自然的、拟人的交互方式和功能,包括能够理解和模仿诸如表达情感、社交信号这样的人类动作和行为。
计算设备具有这样的功能就可以:1)在理解用户动作和意图的基础上预测用户的需求并提供主动的服务,实现隐式人机交互(implicit interaction)[3];2)参与到人与人之间交互(即人际交互)的回路中去,成为“人际交互”的媒介[4]。
这样的人机交互就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并以自然的方式进行。
它既不把用户局限在计算机面前,同时也不需要用户携带附加的人工设备。
实现这种新型的人机交互模式的首要前提是计算机需要能够识别和理解用户的状态和交流行为,包括用户表达了什么信息(语言信息、情感、态度和意图),是通过何种方式表达的(动作、姿势和表情)等。
心理物理学实验表明,形体交流和形体表达(bodily expression)等非语音交流通道是与语音同样重要的交流通道[5],包括人的表情,注视方向(gaze),头部动作,手势和身体姿势等。
也有文章把这些非语言通道统称为形体语言(body language)。
这些形体动作在表达情感、态度和意图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673189)*联系作者:董力赓, Email: dongligeng99@;徐光祐, Email: xgy-dcs@要的作用。
其中,头部姿态与动作是人际交流中经常使用、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
在人际交流中,人们实际是通过头部持续一段时间的姿态和短时间的瞬间动作这两部分来表达各不相同的语义,我们分别称作姿态与动作。
比如头部姿态(或朝向)可指示交流的对象和注意力焦点(focus of attention),点头和摇头动作分别表示赞同与反对,点头也可以表示对讲话者的反馈和确认,暗示听者在专心聆听并请讲话者继续说下去等。
因此,头部姿态和动作的检测与识别对理解用户的意图、态度等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头部姿态和动作识别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1) 多模态人机接口(multi-modal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摆脱了键盘、鼠标这样的传统计算机接口的束缚,人们希望通过语言(语音)、形体语言(其中包括头部动作)等这样人类习惯和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以及利用计算机的设备(如机器人)进行沟通。
应用场景包括虚拟现实[10],汽车设备控制[8],轮椅控制[12],拟人化的对话机器人(embodied conversational agent)[11],虚拟人物(avatar)[36]等。
在前三个场景下,头部姿态和动作的含义作为控制命令是由设计者预先自行定义的。
例如,点头表示轮椅可以启动,而摇头表示停止的命令等。
为了系统的可靠性,这时头部的命令动作经常是夸张的。
在后两个应用中,虽然不是命令式的动作,但用户仍然局限在机器人前,并且姿态范围基本固定在正面。
(2)“人际交互”环境下的头部动作识别与理解这方面的应用可以分为在线(on-line)与离线(off-line)两种。
对在线应用,计算机通过识别自然人际交互环境下的头部姿态和动作,可以理解人们在对话中的态度和意图,从而可以提供智能的主动服务,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式人机交互。
比如在智能远程会议系统中,智能导播(visual attention guidance)模块检测到多人讨论中听者有点头动作时,就可以给远方转播听者的点头画面,这样能够让远程参加会议的人员更全面的了解现场参会者对当前内容的态度。
在离线应用中,通过理解头部姿态和动作,可以为多传感器音视频剪辑和基于内容的检索提供重要线索。
比如在多传感器音视频剪辑中,生成听者点头的画面并带有讲话者音频就要比讲话者画面带本人的音频更有信息量,更能反映听者对讲话者的反馈和态度。
又比如,通过头部动作分析出听众对讲话者的态度,有助于检索会议中哪些讨论话题和内容是与会者表示赞同或反对的。
通过分析会议中用户的头部姿态得到注意力焦点,还可以分析不同与会者的受关注的程度和影响力。
这方面的应用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比如美国的VACE项目[37]、欧盟的CHIL[4]和AMI [38] 项目都有此方面的相关研究。
目前大部分已有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多模态人机接口层次,在前面列举的应用场景下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结果。
但用户仍然局限在计算机前面,计算机获得的是较大分辨率的接近正面的人脸,用户头部姿态和动作基本上也不是人际交流中自然的姿态和动作。
而在人际交互的应用场景下,比如智能会议室中的群体讨论,用户的头部可能是多姿态的,而且用户的头部动作可能比较微小,容易与无意识的动作相混淆。
在此种情况下对用户头部动作进行识别和理解,不仅需要视频处理算法能够检测出多姿态的微小动作,同时也需要结合音频等多模态线索并且利用上下文信息理解其含义。
下面我们首先介绍头部姿态和动作的划分与含义,然后分别介绍头部姿态识别和动作识别两部分的国内外研究工作和最新进展,其次讨论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和未来方向,并介绍我们在群体讨论中多姿态头部动作识别的初步结果。
2.姿态和动作的划分与含义针对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分别讨论相关的动作划分和含义。
2.1多模态人机接口多模态人机接口中,通过头部姿态和动作识别,可以检测点头和摇头动作以及转头动作。
在拟人机器人对话中,通过检测点头和摇头动作判断用户态度[11][16],也有人研究歪头动作,认为其表示疑惑或者思考[13]。
在虚拟现实场景下[10],头部动作可以用来控制虚拟人物的头部动作,从而控制场景的切换,动作包括朝上下左右4个方向转头,头部前移和后退,点头和摇头等。
轮椅控制中[12],左右转头表示轮椅的左转或右转,抬头表示加速,低头表示减速,朝前看表示匀速,点头摇头分别表示启动和停止等。
汽车驾驶员可以利用点头和摇头控制车载音响设备的播放和停止[8]。
2.2人际交互在更为复杂的人际交互中,头部姿态和动作则表示更多的含义。
在多人讨论中,用户姿态的变化能够表示发言权的转换(floor control),比如某个人讲话完毕后,转头看着另一个人,可能暗示接下来应该由这个人发言。
此外,头部姿态和朝向还可以表示听者的注意力焦点,如果听着没有看着讲话人,可能表示听着不专心或者正在思考等。
点头和摇头动作是两个最常见最基本的头部动作。
点头一般表示同意、肯定或赞许,摇头表示反对、否定或批评。
在不同的情景下,它还可用于表达更为细腻的情绪和态度。
比如,两人交谈中,听者连续点头可能意味着理解对方的意思,并暗示对方继续讲下去。
在听人演讲的时候,听众会下意识的通过点头或摇头表示赞同或否认演讲者的观点。
社会心理学家更仔细的研究了人们在对话中的各种细微头部动作,以及不同动作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Dirk Heylen[14]将对话(conversation)看作是社交行为(social action)的一种形式,并以此来分析动作的含义。
D. DiCarlo等人[36]在生成虚拟人物头部动作时,总结出一组头部动作以及相对应的功能和含义。
在这些动作中,头部朝向,运动速度和幅度等都是区分不同动作的特征。
3.姿态识别头部姿态识别中,姿态表示与识别方法常常是紧密结合的,根据所选特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3D模型的方法和基于2D表观的方法。
如果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3D姿态参数,也可以称为姿态估计。
如果只是得到头部姿态的类别,则称为姿态识别/分类较为准确。
为简单起见,我们统称为姿态识别。
头部姿态识别通常也称为人脸姿态识别,我们在下面不加区分。
3.1基于3D模型方法基于3D模型方法一般把3维人脸模型和2维人脸图像上对应的特征点进行匹配,通过迭代优化,得到3D姿态参数。
3D模型和2D图像间的对应关系符合投影几何模型[20]。
常用的3D模型都是固定的模型,建立后就不能变化。
为了能够估计带表情变化的人脸姿态,人们使用可变形的3D模型进行匹配,随着图像序列的增多逐步求精3D模型的参数[21]。
另一种3维模型需要用到纹理。
把纹理投影到圆柱上可以得到3维纹理映射模型[22],跟踪问题于是转化为圆柱上纹理图和2维图像的对准问题。
通过对准误差的加权均方最小化得到了快速且稳定的头部跟踪和姿态估计。
Y. Li等人[23]把纹理模型和几何形状模型相结合得到多角度的动态人脸模型,并用该动态模型进行头部跟踪和姿态估计。
G. Aggarwal 等人[24]也使用了3维柱面纹理映射模型,结合粒子滤波器框架进行跟踪。
柱面3维模型可以解决姿态变化造成的遮挡,而粒子滤波器跟踪则解决了遮挡和光照变化造成的影响。
此类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3D姿态参数。
同时,随着特征点数目的增多,姿态参数的误差会随着模型的几何约束而减小。
但缺点是需要额外建立人脸的3维模型;并且对人脸特征点检测和跟踪的准确度和鲁棒性要求比较高,而准确鲁棒的特征点检测与跟踪对于大姿态变化的人脸来说比较困难,且需要高分辨率的人脸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