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应用_陈利
激光雷达与应用范文
![激光雷达与应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e80fc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e.png)
激光雷达与应用范文
一、激光雷达的简介
激光雷达(Lidar),也称为激光探测和测距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雷达技术来检测静态或动态物体的远距离测量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激光射出时,光束会反射到离开它的物体上,然后探测器会检测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并据此测量距离。
此外,由于激光雷达能够监测到传播激光束的运动轨迹,因此它还可以用于对动态物体进行高精度测量。
激光雷达的主要优点是它的高精度、快速反应能力和精确度高。
它主要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自动驾驶、环境监测等领域。
具体的应用有:
1.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可以用于构建三维立体图像,用于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导航和其他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深度测量;
2.三维地形测量:激光雷达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地形地物的三维位置,用于环境监测、建筑测量和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了解;
3.激光测距:激光雷达的应用可以用于高精度测量,如测量建筑物的距离、长度和海拔高度等;
4.天气监测:激光雷达可以用于雾、云、风速、降水量、气温等环境因素的监测,为气象研究和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激光雷达综述
![激光雷达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306a4eb02020740bf1e9b0a.png)
激光雷达技术与其应用综述一、激光雷达的概念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ed And Ranging )是一套复杂的光机系统,它结合了光源、光电探测等技术,有时还包括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能够同时获得方位、俯仰角度、距离、强度等信息,特别适合用于森林结构的估计、城市建设、工业、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1]。
一个典型的激光雷达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式遥感探测设备,从工作原理来说,它只是把传统微波雷达的光源变成了激光:向被测目标发射激光信号,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并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
激光雷达不同于机器视觉技术,使用的是更为精确的激光光源和光电传感器,而机器视觉多是使用普通相机摄像头探测和CCD 或CMOS 作为图像传感器。
激光雷达可以实现较大测量范围内的3D 立体探测,但易受环境天气因素影响;使用微波(毫米波)雷达的机器视觉探测技术,立体测量范围有限、精度不高,但抗干扰性强、测量距离远。
图 1 典型激光雷达系统结构二、激光雷达的关键技术2. 1 光源技术激光雷达系统中使用的光源,目前主要是CO 2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LD)和以Nd :YAG 为主的固体激光器。
较远测程(数百米以上)的二极管激光成像雷达对其辐射源的要求, 一是具有足够高的输出功率, 二是具有足够窄的发射波束。
目前商品化的二极管激光器虽可分别达到10W 的平均功率和衍射极限的波束质量, 但同一器件却难以同时满足这两项要求。
一种可能的途径是采用面发射分布反馈(SEDFB)的二极管激光器阵列和微光学(MOC)准直技术。
一个40 阵列, 采用微透镜组1.3cm ×10cm 孔径, 得到0.5 ~ 0.75mrad 发散度的10W 连续输出功率。
当然, 为了实现这样的准直效果, 必须对微光学系统进行精心设计加工, 使其达到1μm 的绝对准直精度, 采用激光辅助化学腐蚀工艺制造微光学系统, 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4c4d6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0.png)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利用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来测量距离、速度和方向等信息的远距离感知技术。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环境监测和三维建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应用。
一、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激光雷达利用激光器发射一束高强度激光束,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来进行测量。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
1. 发射:激光雷达通过激光器发射一束脉冲激光光束。
这个激光光束通常是红外线激光,因为红外线光在大气中传播损耗小。
2. 接收:激光光束照射到目标物体上,并被目标物体表面反射。
激光雷达的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3. 信号处理:接收到的激光信号通过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或光纤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
然后,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和数字化等处理,得到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等信息。
二、激光雷达的组成结构激光雷达通常由发射器、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1. 发射器:激光雷达的发射器是用来发射激光脉冲的关键部件。
发射器通常由激光二极管或固体激光器等构成。
激光发射的功率和频率会影响到测量距离和精度。
2. 接收器:激光雷达的接收器是用来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的部件。
接收器通常包括光电二极管或光纤传感器等。
接收器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会影响到激光雷达的性能。
3. 信号处理器:激光雷达的信号处理器负责接收、放大和数字化等处理激光信号。
信号处理器通常包括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通过信号处理,可以提取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等信息。
三、激光雷达的应用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远距离、快速测量和全天候工作等特点,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系统中的重要传感器之一。
它可以实时获取道路和障碍物的信息,帮助车辆进行精确的定位和避障。
2. 机器人导航:激光雷达在机器人导航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激光雷达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深度解析
![激光雷达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深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66bbdfba1aa8114531d982.png)
激光雷达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深度解析“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位置的电子设备.电磁波其功能包括搜索目标和发现目标;测量其距离,速度,角位置等运动参数;测量目标反射率,散射截面和形状等特征参数。
传统的雷达是微波和毫米波波段的电磁波为载波的雷达。
激光雷达以激光作为载波.可以用振幅、频率、相位和振幅来搭载信息,作为信息载体。
激光雷达利用激光光波来完成上述任务。
可以采用非相干的能量接收方式,这主要是一脉冲计数为基础的测距雷达。
还可以采用相干接收方式接收信号,通过后置信号处理实现探测。
激光雷达和微波雷达并无本质区别,在原理框图上也十分类似,见下图激光雷达是工作在光频波段的雷达。
与微波雷达的原理相似,它利用光频波段的电磁波先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然后将其接收到的同波信号与发射信号相比较,从而获得目标的位置(距离、方位和高度)、运动状态(速度、姿态)等信息,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
激光雷达由发射,接收和后置信号处理三部分和使此三部分协调工作的机构组成。
激光光速发散角小,能量集中,探测灵敏度和分辨率高。
多普勒频移大,可以探测从低速到高速的目标。
天线和系统的尺寸可以作得很小。
利用不同分子对特定波长得激光吸收、散射或荧光特性,可以探测不同的物质成分,这是激光雷达独有的特性。
激光雷达的种类目前,激光雷达的种类很多,但是按照现代的激光雷达的概念,常分为以下几种: 按激光波段分:有紫外激光雷达、可见激光雷达和红外激光雷达。
按激光介质分:有气体激光雷达、固体激光雷达、半导体激光雷达和二极管激光泵浦固体激光雷达等。
按激光发射波形分:有脉冲激光雷达、连续波激光雷达和混合型激光雷达等。
按显示方式分:有模拟或数字显示激光雷达和成像激光雷达。
按运载平台分:有地基固定式激光雷达、车载激光雷达、机载激光雷达、船载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技术范文
![激光雷达技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07850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a.png)
激光雷达技术范文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来进行测距、测速和三维环境感知的技术。
它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利用回波信号与传感器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物体的距离,并通过接收器接收相应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与定位。
激光雷达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无人机导航、机器人导航、环境监测、建筑测绘等。
在自动驾驶中,激光雷达可以实时获取车辆周围物体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从而进行障碍物检测、路径规划和避障等操作,以实现智能化的驾驶。
在无人机导航中,激光雷达可以实时感知无人机周围的障碍物,以避免与障碍物碰撞。
在机器人导航中,激光雷达可以对机器人周围的环境进行三维建模,从而实现导航和定位。
在环境监测中,激光雷达可以用于空气污染检测、水质监测等。
在建筑测绘中,激光雷达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度、体积和形状等。
激光雷达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特性进行测距。
激光是一种具有高密度、高单色性和高方向性的光束。
当激光束照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散射。
激光雷达发射激光脉冲,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回波信号。
根据回波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物体到激光雷达的距离。
激光雷达技术通常采用飞行时间测量(Time of Flight,TOF)原理来进行距离测量。
TOF原理基于光速不变的原理,通过测量光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来计算物体到激光雷达的距离。
具体而言,激光雷达发射激光脉冲,并记录下发送时刻。
当激光脉冲照射到物体上并发生散射后,部分散射的光会被激光雷达的接收器接收到。
接收器记录下接收到激光脉冲的时刻。
通过计算发送时刻和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可以得到物体到激光雷达的距离。
激光雷达技术不仅可以进行距离测量,还可以实现激光雷达的旋转和三维点云数据的处理。
激光雷达通常采用旋转的方式来进行扫描,即通过旋转激光器和接收器的组合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方位扫描。
旋转激光雷达可以发射多个激光束,从而实现对多个方向的测量。
根据每个激光束的距离测量结果,可以得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信息,从而构建出物体的三维点云模型。
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807c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6.png)
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利用激光束进行距离测量的技术。
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其回波,计算出目标物体与雷达的距离、方向和速度。
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激光发射:激光雷达通过激光发射器产生一束短脉冲的激光光束。
•激光束传播:激光束在空气中以光速传播,并照射到目标物体上。
•激光回波接收:目标物体表面反射部分激光回到激光雷达上。
•回波信号检测:激光雷达接收器接收到回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距离计算:通过测量激光束发射与回波到达时间之差,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激光雷达的距离。
•方向计算:激光雷达通常使用旋转扫描方式,通过记录激光束发射时的角度和扫描到目标物体时的角度,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相对雷达的方向。
•速度计算:通过多次测量,记录目标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距离差,并计算其相对速度。
2. 激光雷达的应用激光雷达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汽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安装在汽车上的激光雷达,汽车可以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三维点云数据,从而实现对障碍物的感知和识别。
激光雷达可以提供高精度的距离和方向信息,帮助汽车判断前方的障碍物,并采取相应的行驶策略。
2.2 机器人导航与感知激光雷达也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与感知领域。
机器人利用激光雷达可以建立物体和环境的三维模型,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这对于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导航和避障至关重要。
2.3 三维重建激光雷达的距离测量功能使其成为三维重建领域的重要工具。
通过激光雷达扫描物体表面,可以获取大量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而重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
这在虚拟现实、建筑设计、文物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4 气象观测激光雷达也被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领域。
通过激光雷达可以对大气中的云、雨滴、雪花等进行探测和测量,进而获取气象信息。
这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有重要意义。
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
![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11b9b42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8.png)
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来测量距离和探测物体的设备。
它可以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1. 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通过扫描周围环境来获取精确的三维地图,帮助汽车实现精准定位、避障和规划行驶路线。
目前市面上很多自动驾驶汽车都采用了激光雷达技术,如特斯拉、Waymo等。
2. 机器人导航机器人也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来进行导航。
在工业生产线上,机器人需要准确地识别和定位物体,以便执行任务。
而激光雷达可以提供高精度的距离信息和环境地图,让机器人能够更加智能地移动。
3. 无人机无人机需要具备精准的定位和遥感能力,以便执行各种任务。
而激光雷达可以提供高精度的距离信息和地形数据,在无人机飞行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农业领域中,无人机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来测量农田的形状、高度和植被覆盖情况,以便精准地执行农业作业。
4. 建筑测量激光雷达可以用来进行建筑测量。
它可以快速地获取建筑物的三维结构信息,包括楼层高度、房间面积等。
这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都非常重要。
5.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中,激光雷达可以用来实现室内定位和环境感知。
例如,在智能音响中,激光雷达可以扫描房间内的物体和人员位置,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音响的输出方向和音量。
6. 安防监控激光雷达也可以用来进行安防监控。
例如,在银行、商场等公共场所中,激光雷达可以扫描周围环境并检测异常行为,如盗窃或暴力事件。
总之,激光雷达在各种应用场景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激光雷达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
![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4a7bbde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0.png)
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
x
一、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
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的距离测量和定位技术,它可以帮助精准测量和定位,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多应用场景:
1、智能机器人:激光雷达可以帮助智能机器人完成巡航、位置定位、导航等功能,为其在空间上实现高精度的自主行动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2、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可以构建自动驾驶车辆视野,帮助车辆自动识别和分析道路上的障碍物,为车辆实现高精度安全控制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3、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可以帮助无人机在室外飞行时进行环境识别、无人机定位导航等,保证各种飞行器的安全导航。
4、安全检测:激光雷达可以帮助渗漏检测、热成像检测等设备快速精准的检测出隐蔽表层的缺陷,避免因缺陷造成的危害。
5、智能安防:激光雷达可以用于智能安防,检测天气情况,报警系统,实现精准的安防服务。
6、物流追踪:激光雷达可以用于车辆定位、运动物体定位等,为物流追踪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7、产品质量检测:激光雷达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可以准确检测出被检测物体的质量参数,实现质量控制精确化。
- 1 -。
简述激光雷达应用
![简述激光雷达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c553f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8.png)
简述激光雷达应用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简称LiDAR)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距和探测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脉冲从目标反射回来的时间来计算目标与激光雷达的距离,从而获取目标的位置和形状信息。
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快速测量等优势,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实时扫描周围环境的物体,包括其他车辆、行人、道路标志等,生成高精度的三维地图。
自动驾驶车辆可以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的信息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路径规划,从而实现智能驾驶。
激光雷达还可以提供障碍物检测和避障功能,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二、环境监测激光雷达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激光雷达可以用于测量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帮助环保部门监测和控制大气污染。
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测量地表变化、水体深度和植被生长等自然环境参数,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三、建筑测绘激光雷达在建筑测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测绘方法需要人工测量和绘制,费时费力且易出错。
而激光雷达可以快速获取建筑物的三维结构信息,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外形和内部结构等。
这对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非常重要。
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航空航天激光雷达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激光雷达可以用于测量飞机和航天器的速度、位置和轨迹,帮助飞行员进行精确导航和控制。
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测量大气层厚度和大气湍流等气象参数,提供重要的气象数据支持。
五、军事应用激光雷达在军事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目标探测和跟踪,帮助军事人员实时获取敌方目标的位置和移动轨迹。
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导弹制导和火力打击,提高精确打击的准确性和效果。
六、地质勘探激光雷达在地质勘探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测量地表地貌的形态和变化,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球表面的演化过程。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8126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9.png)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地球表面进行高精度测量和三维重建的技术。
尤其在地球科学、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评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激光雷达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基于“光电测距”原理,通过激光器向目标物体发射短脉冲激光束,然后接收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利用接收到的光信号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激光雷达之间的距离。
通过扫描或旋转激光束,可以获取目标物体在空间中的三维坐标信息,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精密测量。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大范围的特点。
相较于其他遥感技术,激光雷达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地形模型和三维信息,可以有效地获取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建筑物高程、森林结构等参数。
因此,在领域如地图制图、城市规划、国土调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地球科学领域,激光雷达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貌演变、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测。
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的地形数据和三维点云可以提供地震带、断裂和火山口的精确位置和形态信息,为科学家研究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同时,激光雷达也可以应用于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监测,如海岸侵蚀、潮汐的变化等,为沿海城市规划和防护工程提供必要的信息。
在环境保护与管理领域,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有助于评估和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影响范围。
激光雷达可以将光束直接照射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上,并通过接收污染物散射回来的光信号来分析、识别和定量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
这对于提前发现并防止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还在农业、林业和资源调查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获取作物和森林的三维结构信息,可以在线路规划和灾害预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激光雷达可以在森林资源调查中评估森林储量和生物多样性,指导合理的林业管理和保护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地下资源勘察,如矿区勘测、地下水资源调查等。
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54b8912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c.png)
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激光雷达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最具前景的无人驾驶技术之一。
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目标距离和速度的精密设备,其在无人驾驶、无人机、机器人、智能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分别从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激光雷达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开始研究这种新型的测距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激光雷达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民用领域。
例如,激光雷达技术得到了无人驾驶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激光雷达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器人、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激光雷达技术的核心原理激光雷达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向目标发射,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并测量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激光雷达可以对目标进行高精度、高速度的测量,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等优点。
激光雷达技术的核心原理不仅适用于汽车、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移动设备,也适用于通信设备、工业检测设备、测绘设备、医疗设备等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场景激光雷达技术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
在无人驾驶汽车中,激光雷达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环境感知数据,帮助无人驾驶车辆实现安全驾驶和智能导航。
激光雷达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气象预报、自然灾害监测、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有效地提升获得的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激光雷达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四、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例如,激光雷达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工厂、智能家居等领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激光雷达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多样化,包括人体检测、VR/AR、智能视觉等领域的应用。
激光雷达技术在新能源生产中的前沿研究
![激光雷达技术在新能源生产中的前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fb60f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1.png)
激光雷达技术在新能源生产中的前沿研究激光雷达(LiDAR)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远程感知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新能源生产领域,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与管理中,LiDAR的引入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通过精确的数据获取与分析,激光雷达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使得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变得更加智能化与高效化。
激光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脉冲测量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以此构建三维空间模型。
其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使得LiDAR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得详细的几何和物理信息。
这种技术在风力发电场选址、风速测量及微气候研究中,体现出了极高的价值。
在风能生产领域,传统的风速测量方法通常依赖于塔式测风仪,这种设备不仅造价较高,而且对于特定地点的风力特征获取存在局限性。
与之相比,LiDAR技术可以无接触地从多个角度对风场进行测量,大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通过使用移动式或固定式LiDAR系统,研究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范围内的风速分布情况。
这种数据对于风电场规划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开发者识别最优安装位置,从而提升发电效率。
在太阳能领域,LiDAR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太阳能资源的有效评估变得尤为关键。
激光雷达能够精准测量地形和地表特征,帮助制定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方案。
通过获取的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开发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地面阴影影响以及潜在的排水问题。
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布局,从而最大化光伏发电能力。
在大规模新能源项目中,LiDAR的数据分析能力也不容小觑。
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激光雷达数据可以用于更复杂的分析,例如环境影响评估和项目可行性研究。
通过构建三维模型,研究人员不仅可以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还能够对未来项目进行更科学的规划。
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还减少了不必要的环境干扰。
另外,激光雷达在运营管理阶段也同样重要。
在新能源设施投入使用后,保持其高效运行是一个挑战。
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
![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eb63d80caaedd3382c4d316.png)
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结合的先进探测方式,它是一种新兴的雷达并且只能应用于可见光和红外的部分。
激光雷达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激光雷达的主要应用于跟踪,成像制导,三维视觉系统,测风,大气环境监测,主动遥感等。
激光雷达相比较于普通雷达的优势在于激光雷达的工作频率,隐蔽性和分辨率以及抗干扰能力和低空探测能力都较强,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质量和体积的优势。
激光雷达技术的实现标志着军事以及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激光技术的提高。
标签:激光;受激辐射;光机扫描激光雷达技术成果已经应用于军事,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做到了惠及军民。
激光雷达形式多样,技术指标和技术方式都会随着器件水平和加工制造水平的更新而更新。
Lidar用途非常广泛,是一种可行的探测方式,因为可以相对精确地得到目标的距离信息,没有别的可替代方式。
红外被动探测不能得距离,微波探测距离精度不高。
1 激光产生的微观原理——受激辐射受激辐射就是将频率为(e2-e1)/h的光子来撞击,会引发粒子以一定该概率从低能高能级跃迁,并且这个过程中会释放一个偏振状态,相位,频率都与其他外来的光子都一模一样的光子。
物质粒子和光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用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对光子的吸收和辐射,从而引发的自己运动状态的改变。
这个相互作用就是指粒子在两个不同能级之间的相互跃迁,它们的频率为ν=△E/普朗克常量,并且能量差值为△E,每个微观状态下的粒子都处于一个特定的状态,都有自己本身的一套能级,它们存在的状态必须是一个单一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任何时刻它们的存在状态都是唯一的。
1.1 受激吸收受激吸收的定义是在吸收能量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在此过程中,对于吸收的能有要求,并且在跟光子相撞击时发生的应该是非弹性的,即通过外界的激励后,低能级向高能级的跃迁。
1.2 自发辐射粒子受到激发而进入的激发态,不是粒子的稳定状态,如存在着可以接纳粒子的较低能级,即使没有外界作用,粒子也有一定的概率,自发地从高能级激发态(E2)向低能级基态(E1)跃迁,同时辐射出能量为(E2-E1)的光子,光子频率ν=(E2-E1)/h。
激光雷达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
![激光雷达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168fc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0.png)
激光雷达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制造业也不例外。
激光雷达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高精度的三维数据,这种技术能够为制造业提供高效、精确和无损伤的质量检测和精密加工。
一、激光雷达技术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对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零部件进行检测,在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使用传统的测量技术会花费很多时间和人力,而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扫描零件表面并生成CAD模型。
通过与原始设计模型进行比较,检查零件是否符合规格。
当零部件质量不满足要求时,还可以根据3D扫描数据对零部件进行矫正加工,以确保矫正后的零部件准确无误。
激光雷达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汽车、机器人等大型机械零部件的尺寸,以检查零部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传统的测量中,需要消耗数小时的时间,而使用激光雷达技术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测量,而且还能够准确到毫米级别。
二、激光雷达技术在制造精密零部件中的应用制造精密零部件需要达到极高的精度要求,要求加工精度达到亚毫米级别,这就要求加工工艺和设备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而激光雷达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来指导制造精密零部件。
在制造高精度零部件时,必须了解加工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关系,而激光雷达技术可以直观显示加工状态,并通过实时比较工件表面的形状来保证加工精度,从而提高制造精密零部件的效率和质量。
三、激光雷达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激光雷达技术也被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
智能制造需要快速、准确地获取零部件的数据,以便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激光雷达技术可以使生产线自动采集雷达数据,精确分析数据并解决生产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快速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全面的数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激光雷达技术已经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质量检测、制造精密零部件还是智能制造,激光雷达技术都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快速、准确地获取数据,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航空航天领域的光学技术与应用
![航空航天领域的光学技术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254ff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a.png)
航空航天领域的光学技术与应用光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本文将重点探讨航空航天领域中光学技术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光学技术。
一、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激光雷达(LIDAR)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脉冲来测量距离、速度和方向的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导航和避免障碍物。
激光雷达可以通过发送激光脉冲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计算目标物体的距离。
利用这项技术,飞行器可以更精确地掌握飞行高度和距离,并在遇到障碍物时及时做出反应,保证飞行的安全性。
二、红外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红外传感器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传感器可以测量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辐射信号,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温度、形状等信息。
航空航天领域中,红外传感器可以用于飞行器的目标跟踪和无人机的导航。
通过使用红外传感器,飞行器可以更准确地追踪目标物体,并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
三、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的技术,通过测量光纤中的光信号的变化来获得目标物体的信息。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光纤传感技术可以用于飞行器的结构监测和燃料泄漏的检测。
通过将光纤安装在飞行器的结构中,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和裂纹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同时,光纤传感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飞行器燃料系统的泄漏情况,确保飞行安全。
四、光学相机技术的应用光学相机技术是航空航天领域中最常见的光学技术之一。
光学相机可以拍摄并记录目标物体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光学相机广泛用于空中勘测、遥感图像的获取、航天器的导航等方面。
利用光学相机,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球表面图像,并分析图像中的各种地理要素,用于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
总结: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光学技术在导航、飞行安全、目标探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光纤传感技术和光学相机等光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航空航天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还为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激光雷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激光雷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3823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f.png)
激光雷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农业领域。
激光雷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有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
首先,激光雷达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于土壤状况检测。
通过使用激光雷达扫描土壤表面,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获得土壤的三维图像和颜色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农民确定土壤的纹理、湿度、质地等关键参数,进而指导土壤管理和农作物种植。
例如,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土壤,农民可以了解土壤是否适合特定的农作物种植。
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农民可以相应地调整灌溉水量,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减少浪费。
其次,激光雷达在作物生长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可以非接触地实时测量作物的生长情况。
激光雷达可以扫描植物的外部结构,提供关于植株高度、枝条密度、叶片形状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各个作物的生长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例如,如果激光雷达监测到作物生长不良,农民可以及时施肥或使用植物保护剂,以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治病虫害。
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农田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激光雷达可以提供精确的地面高程数据,帮助农民确定农田内的地形特征、水源分布等重要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规划种植区域、设计排水系统、改进灌溉布局等。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另外,激光雷达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激光雷达可以用于构建农业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实现农田作业的自主化和智能化。
例如,激光雷达可以帮助农业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避免障碍物,精确操作。
这样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激光雷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在土壤状况检测、作物生长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机械自动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激光雷达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激光雷达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
![激光雷达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56d0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c.png)
激光雷达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导航系统也逐渐向着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激光雷达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航空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激光雷达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
首先,激光雷达在航空导航中的最主要应用是飞行障碍物检测。
传统的导航系统主要依靠雷达和GPS来进行飞行导航,但是它们对障碍物的检测能力有限。
而激光雷达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利用其高精度的测距和成像功能,对飞行器前方的障碍物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探测。
这对于飞行员来说,可以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帮助他们避开障碍物,确保飞行安全。
其次,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飞行器的自主导航和定位。
因为激光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特点,可以实时检测和测量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利用激光雷达获取的数据,飞行器可以识别出地形和地物的特征,确定自身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实现准确的自主导航和定位。
这对于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飞行和着陆非常重要,可以提高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应用于航空气象监测。
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实时了解和监测目标附近的天气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飞行决策。
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测量大气中悬浮物质的浓度和分布情况,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
这对于航空器的飞行安全和飞行路径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航空器的自主避障。
在复杂的空中环境中,避免与其他飞行器发生碰撞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激光雷达可以实时感知周围飞行器的位置和轨迹,根据这些信息,飞行器可以做出相应的避障动作,确保与其他飞行器的安全距离。
这对于提高航空器的飞行效率和空中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激光雷达在航空导航中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其可以用于飞行障碍物检测、自主导航和定位、航空气象监测以及航空器的自主避障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激光雷达在航空导航领域的应用还将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汽车用lidar感知技术
![汽车用lidar感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81429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c.png)
汽车用lidar感知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开始逐渐引入先进的感知技术,以提高行驶安全性和自动驾驶能力。
其中,激光雷达(LiDAR)技术被广泛用于汽车的环境感知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用LiDAR感知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资料。
一、LiDAR技术原理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式感知技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位置、距离、速度等信息。
这一过程主要基于三个原理:时间差测量、相位差测量和频率差测量。
1. 时间差测量:激光束从发射器发出后,经过一定距离后照射到目标物体上,然后反射回接收器。
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
2. 相位差测量:激光束在发射和接收时会受到多次反射和折射的影响,导致波长发生微小的相位差。
通过测量相位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速度。
3. 频率差测量:激光信号的频率在发射和接收时会发生微小的差异。
通过测量频率差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速度。
二、汽车用LiDAR感知技术应用1. 自动驾驶:汽车用LiDAR感知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周围道路、车辆和障碍物的准确位置和距离信息,从而帮助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
它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精度使得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复杂道路环境中准确判断和避免障碍物,提供更高的行驶安全性。
2. 环境感知:汽车用LiDAR感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车辆的环境感知,包括盲区检测、后方交通监测、泊车辅助等。
它能够提供准确的距离和位置信息,警示驾驶员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三维地图建模:通过使用多个LiDAR传感器,汽车可以以高精度建立起完整的三维地图。
这些地图可以被用于自动驾驶路径规划、交通拥堵预测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更智能化和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
三、未来发展趋势1. 小型化: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汽车用LiDAR传感器将变得越来越小型化。
这将有助于将LiDAR集成到更多汽车型号中,并提高成本效益。
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应用_陈利
![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应用_陈利](https://img.taocdn.com/s3/m/888551debb4cf7ec4afed0d4.png)
第 1代激光雷达于 1967年由美国国际电话和电报公司研制 , 用于开发航天飞行器交会对接用的
收稿日期 :2009 -08 -12
*
作者简介 :陈利 , (1967 -), 男 , 陕西西安人 , 高级工程师 , 长期从事空间数据生产与地理息系统开发工作 . E-mail:trkj@
Pr(R)=P0 KArqσ(R)T2 (R)Y(R)R12 +Pb,
式中 :Pr (R)是探测到的回波功率 ;P0 为发射的激光强度 ;K为接收系统的效率 ;Ar是收集器的光 疃面积 ;q是脉冲周期的一半 ;σ (R)为后向散射系数 ;T(R)是大气透过率 ;Y(R)是几何学效
率 ;Pb为背景光噪声 . 接收到的反射光经光电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 , 再通过 A/D转换后作为数字量输入到计算机进行
com激光雷达1978年nasamfsc研制出了用于同一目的的co2干涉激光雷达1976年用于研究地球科学的星载激光雷达一经问世就得到重视nasa和noaa委托美国无线电公司和帕新莫公司开发用于测量全球对流层风场的co2相干激光雷达1988年nasa研制出激光大气风探空间分辨率达到1000m左右利用不同高度背向散射测量水平风场20世纪90年代由于全固体激光技术和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技术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制约星载激光雷达的寿命问题开辟了高精度绘图远程测距环境监测测云测地被测目标和非相干测风等应用邻域发展了基于dpss技术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拉曼散射激光雷达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和生物激光雷达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军事价值
(3)用于低飞目标的跟踪测量 .美国夕尔凡尼亚公司研制的车载 “精密跟踪系统 ” 其测距精度 可达 0.1 m.对提高导弹超低空飞行能力和命中精度 、 飞机着陆系统校准 、 导航卫星定位校准等都发 挥特殊的作用[ 13] .
激光雷达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激光雷达系统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6d5d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a.png)
激光雷达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简介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通过激光束进行测距和感测的技术。
原理激光雷达系统主要由激光器、光电二极管、扫描光学器件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激光器激光器是激光雷达系统中最关键的组件之一。
它通过电流激发产生激光束,通常使用的激光器有固态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
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激光束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扫描光学器件扫描光学器件用于扫描激光束的方向,通常采用旋转镜和电动镜等方式实现。
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接收到的电信号,对距离、角度等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
应用激光雷达系统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系统是自动驾驶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利用激光束对周围环境进行高精度的感测和测距,实现对障碍物、行人和车辆等的识别和跟踪。
遥感测绘激光雷达系统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对地面进行测距,从而实现三维地图的生成和测绘。
它在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环境感知激光雷达系统还可以用于环境感知,例如对建筑物、桥梁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监测和检查,以及对航空器、船舶等的导航和定位。
安防监控激光雷达系统可以在安防监控领域实现对场景的实时监测和异常检测。
它可以通过扫描激光束对目标进行跟踪和识别,提供高精度的监控效果。
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还可以在无人机领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飞行控制。
通过对地面的测距和感测,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避障和路径规划。
结论激光雷达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测距和感测技术,在自动驾驶、遥感测绘、环境感知、安防监控和无人机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它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84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年第 28卷
激光雷达[ 5] , 1978年 NASA/MFSC研制出了用于同一目的的 CO2干涉激光雷达[ 6 -7] .1976年用于研 究地球科学的星载激光雷达一经问世就得到重视 , NASA和 NOAA委托美国无线电公司和帕新 -爱而 莫公司开发用于测量全球对流层风场的 CO2相干激光雷达[ 8 -9] .1988年 NASA研制出激光大气风探 测器 , 空间分辨率达到 1000m左右 , 利用不同高度背向散射测量水平风场 [ 10 -11] .20 世纪 90 年代 , 由于全固体激光技术和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技术的发展 , 较好地解决了制约星载激光雷达的寿命问题 , 开辟了高精度绘图 、 远程测距 、 环境监测 、 测云 、 测地被 、 测目标和非相干测风等应用邻域 , 发展了 基于 DPSS技术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 拉曼散射激光雷达 、 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和生物激光雷达 等 , 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军事价值 .
存贮 、 处理与分析 .激光雷达的测距原理与电磁波测距相同 , 即通过时间间隔测量装置得出发射与接
收的时间间隔 , 从而按下式计算测量距离 :
R =cΔ2 t,
式中 :c为光速 ;Δt为发射与接收的时间间隔 .
2.2激光雷达的数学模型
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 , 一般设定发射中心为原点 , 扫描前进方向为 X轴 , 天顶方向为 Z轴 , 构
成右手坐标系 .该坐标系中有 6个外方位元素来表示发射中心的大地坐标和姿态参数 .扫描中心到地
面的距离 s由激光扫描器测定 , 扫描方向与 Z轴的夹角 θ由编码器记录 .扫描时 x=0, y=-s· sin
θ, z=-s· cosθ.每一扫描点的空间坐标 , 可根据摄影测量共线条件方程式计算 :XBiblioteka a1 a2 a3 x58 5
3 激光雷达的主要应用
由于激光雷达特有的优势 ,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如农林业 、 军事侦察 、 水利电力勘查设计 、 道路设 计 、 国土资源与气象环境调查 、 国家基础测绘 、 城市规划 、 煤矿区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等各大领域中已 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3.1 激光雷达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主动式激光雷达用于军事成像侦察有显著的优越性 , 它不仅可以获取目标及周围地区清晰的图 像 , 而且还可以获得运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 某些波段的激光雷达还能够侦察隐蔽目标 .在军事应用 方面 , 激光雷达主要有以下应用 :
DO I :10.16186/j .cnki .1673 -9787.2009.05.021
第 28卷第 2009年 1
5期 0月
JOURNALOFHENA河N南PO理LY工T大EC学HN学IC报UN(自IVE然R科SI学TY版()NATURALSCIENCE)
Vol.28 No.5 Oct.2 009
ai, bi, ci.对共线条件方程式的积分 , 可以计算出 X, Y和 Z轴的方向中误差 . 通过对中误差的分析可知 , 不同点的定位精度是不同的 , 定位精度随 θ角的增加而减少 , 且 s增
大时 , 精度降低 .实际过程中 , 通常可设定一些参数为定值 , 这样可以减少测量和简化计算过程 .
第 5期 陈利 , 等 :激光 雷达技术及其应用
(1)用于巡航导弹的研制和导航 .美国休斯公司 、 通用动力公司和麦 .道公司联合为巡航导弹 生产激光雷达 、 制导系统 、 地形匹配系统 .他们宣称 : “激光雷达能改善现有和未来的巡航导弹的目 标瞄准功能 ”, 从而大大提高巡航导弹的生存能力 [ 12] .
(2)用于测距 .它能提供不同目标的特征信息 , 从而区分大到车辆 , 小到人员的各种目标 、 尺 寸 ;能对目标成像 , 且分辨率很高 ;能给机载武器发射系统提供目标距离 , 并选择目标的瞄准点 .
(1)大气污染物分布监测 .低空中存在的大量气溶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 激光雷达发 出的激光与这些粒子作用时会发生米氏散射 , 米氏散射激光雷达根据这一性质完成气溶胶浓度 、 空间 分布及能见度的测定 [ 14] .
(2)大气成分观测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主要作用是大气成分的测定 .其测量原理是使激光雷 达发射出两种不等波长的光 , 其中一个波长调制到与待测物质的吸收波段内 , 另一波长调制到吸收系 数小的边翼 , 然后以高重复频率将这两种波长交替发射到大气中 , 通过分析两者波长的回波信号便可 得到待测对象的浓度分布 , 从而达到测量目的 [ 15] .
1 激光雷达的发展过程
第 1代激光雷达于 1967年由美国国际电话和电报公司研制 , 用于开发航天飞行器交会对接用的
收稿日期 :2009 -08 -12
*
作者简介 :陈利 , (1967 -), 男 , 陕西西安人 , 高级工程师 , 长期从事空间数据生产与地理息系统开发工作 . E-mail:trkj@
b1 =cosφsinκ, b2 =coswsinκ, b3 =-sinω;
c1 =sinφcosκ-cosφsinωsinκ, c2 =-sinφsinκ+cosφsinωcosκ, c3 =-cosφcosω. 可以通过 DGPS动态测定中心发射中心坐标 , INS测得姿态参数 , 这样就可以 计算出旋转矩阵
2 激光测量系统的几何模型
LiDAR系统是一种活动装置 , 由于激光脉冲不易受阴影和太阳角度影响 , 从而提高了数据采集的
质量不受航高的限制 ;由于应用多光束返回采集高程 , 数据密度大 , 大大提高了正射影像校正的精度
要求 .
2.1 激光雷达测量原理
探测回波强度的激光雷达当发射光与接收光的波长不变时 , 从距离 R处返回的光信号的功率为
Abstract:Firstlythispaperestablishesthegeometricalmodelandthemodelofestimatingprecisionbasedon collinearequation.Then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Lidarinmilitary, weather, stly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Lidarispredicted.
Keywords:LiDAR;collinearequation;geometricalmodel;application
0 引 言
20世纪 60年代初出现了以测距为主要功能的激光雷达 (LiDAR), 它以高角分辨率 、 高速度分 辨率 、 高距离分辨率 、 强抗干扰能力 、 良好的隐蔽性 , 以及出色的全天候工作能力在很多领域尤其是 军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3] .LiDAR技术 (LightDetectionAndRanging)也称机载激光雷达 , 它 是一种安装在飞机上的机载激光系统 , 通过量测地面的三维坐标 , 生成 LiDAR数据影像 , 经过相关 软件处理后 , 可以生成地面的 DEM模型 、 等值线图及 DOM正射影像图 .LiDAR系统通过扫描装置 , 沿航线采集地面点三维数据 ;系统可自动调节航带宽度 , 使其与航摄宽度精确匹配 , 在不同的实地条 件下 , 平面精度可达 0.1 m, 采样间隔为 2 ~ 12 m.LiDAR是集激光技术 、 光学技术和微弱信号技术 于一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光学遥感手段 , 它使用激光作为探测波段 , 波长较短而且是单色相干 光 , 因而呈现出极高的分辨本领和抗干扰能力 , 为其在各方面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LiDAR探测技 术不仅可以获得目标地物表面的反射能量的大小 , 同时还可获取目标反射波谱的幅度 、 频率和相位等 信息 , 用于测速和识别移动目标 , 在环境 、 生态 、 通信 、 航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重点介绍 LiDAR的技术现状和应用领域 .
关 键 词 :激光雷达 ;共线方程 ;几何模型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9787 (2009)05 -0583 -04
LiDAR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
CHENLi, JIAYou, ZHANGEr-yan
(ShanxiTian-runScienceandTechnologyInc, Xian 710054, China)
2003年 1月 13日 , 美国宇航局 (NASA)成功发射了 “激光高度计试验卫星 ” (ICESat)[ 18] .这 是一颗试验型激光高度计卫星 , 装载一台地球科学激光高度计系统 (GLAS).GLAS是新型的星载激 光高度计 , 其工作方式是 :脉冲波 、 非多普勒 、 非相干和点光束 .激光斑点对应实地大小为 70 m, 间隔为 170 m, 其高程精度可望达到米级 , 能精确测量冰面特征 、 冰层厚度 , 可制作较大比例尺的冰 盖拓扑图 .GLAS进行陆地高程测量比较直观 , 不需要进行像对配准 , 地面处理也较简单 , 测量精度
Pr(R)=P0 KArqσ(R)T2 (R)Y(R)R12 +Pb,
式中 :Pr (R)是探测到的回波功率 ;P0 为发射的激光强度 ;K为接收系统的效率 ;Ar是收集器的光 疃面积 ;q是脉冲周期的一半 ;σ (R)为后向散射系数 ;T(R)是大气透过率 ;Y(R)是几何学效
率 ;Pb为背景光噪声 . 接收到的反射光经光电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 , 再通过 A/D转换后作为数字量输入到计算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