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张晋远

合集下载

新型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

新型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

收稿日期 : 2004- 09- 08 作者简介 : 曲继圣 , 男 ,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
59
பைடு நூலகம்
山东电大学报
代入欧 拉公式 + 2 化简得 f p - 1 ( 2) 将 ( 1 ) 的结果 代入欧拉公式 p - q+ f = 2 得 f = q- p + 2 1 [ 3( f - 1) + p ] - p 2
当 Uc > Ubb + UD 时 , 单 结管导 通 , R b 1 上产生 一正向 脉冲 , 该 脉冲触发 晶闸管 SCR , 由于单结管 与晶闸管 SCR 具有相同的触发同步电压 , 因而 , 晶闸管导通。晶闸管未导 通时 , 同步电压经 L 1 向 c 1 充电 , 当晶闸 管导通 , c 1 电容上 电荷通过 SCR 向 脉冲 变压 器 B 的 初级 线圈 放电 , 瞬 间放 电脉冲耦合给次级线圈 L 2, 经 R 3 限流 , D 4 整流触 发主回 路。 2、 控制角的调节回路 ( 下转第 61 页 )
61
山东电大学报
2004 年第 4 期
新型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
曲继圣
(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 一种用于大功率直流电机拖动系统 中的 , 三相桥 式半控 整流电 路 , 用 单结管 触发大 功率晶 闸管的 实用电路 ; 它具有同步简单 , 三相触发脉冲可集中调节 , 调 压范围宽 , 使用中运行稳定等优点 。 关键词 : 温度补偿 ; 抗干扰 ; 同步信号 ; 移相触发 中图分类号 : T M 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3340( 2004) 04- 0059- 02 一、 引言 由于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用于大功率直流电机低转 速拖动时 , 电动机电流峰值较小 , 电机发热量小于桥式全控 整流。因而 , 在不需要逆变的拖动系统中 , 采用三相桥式半 控整流电路为直流电动 机主枢 供电 , 效果最 好。而且在 装 置的安装调试中 , 简化了生产工艺 , 降低了成本。 二、 原理 图 1 为三相 桥式半 控整 流电 路, 电 压输 出为 : UD = 1 . 17 U2( 1+ cos ) 电压 , ( 1 ) 其中 U2 为三 相电源变 压器次 级相 为可控整流控制角。 = 0 时 , 整流电压最大。 1、 触发回路 控制角的计算 : 根据 UC = U W ( 1- e 可知 t 0= R ect n [

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张晋远

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张晋远

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张晋远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姓名张晋远学号 1533101200119指导教师李亚峰学校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日期 2017 年 4 月 20摘要晶闸管是一种开关元件,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为了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必须在控制级至阴极之间加上适当的触发信号(电压及电流),完成此任务的就是触发电路。

本课题针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设计,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触发电路,交流电路,同步电路等电路环节组成。

有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单结晶体触发电路、集成UAA4002、KJ006触发电路。

包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工作过程以及针对相关参数的计算。

关键词:晶闸管;触发电路;脉冲;KJ006;abstractThyristor is a kind of switch components, can work under high voltage, high current conditions, in order to control thyristor conduction, must be between control level to the cathode with appropriate trigger signal (voltage and current), complete the task is to trigger circuit. This topic in view of the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design, the main part of the circuit by the trigger circuit, communication circuit, synchronous circuit and other circuit link. There is a blocking phase bridge trigger circuit, the sine wave synchronous trigger circuit, the single crystal trigger circuit, the integratedUAA4002, the KJ006 trigger circuit. This includ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circuit and the circuit working procedur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Keywords: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Pulse; KJ006;目录第一章绪论1.1设计背景与意义……………………………………1.2 晶闸管的现实应用……………………………………1.3设计要求与任务……………………………………第二章晶闸管对触发脉冲的要求……………第三章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原理……………………第四章 KJ006 集成触发电路……………………………4.1 内部结构…………………………………………4.2 KJ006 集成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4.3 分析各管脚波……………………………………4.4 KJ006 典型接线图………………………………第五章总结: ……………………………………………5.1 接线………………………………………………5.2 KJ006 各管脚波形……………………………5.3 触发双向晶闸管电路……………………………第六章设计体会………………………………………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设计背景与意义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为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设计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内容摘要2晶闸管触发电路设计的目的及任务要求3 2.1 触发电路设计目的32.2 设计的任务指标及要求3三触发电路设计方案的选择33.1可供选择的方案种类33.2 方案选择的论证3四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44.1 触发电路的基本组成环节44.2 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图44.3 各元器件参数明细表5五基本环节的工作原理55.1 锯齿波形成和同步移相控制环节5 5.2 脉冲形成,整形放大和输出环节7 5.3 强触发和双脉冲形成环节85.4 触发电路的工作波形9六心得体会10七参考文献11内容摘要晶闸管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常用电路之一,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一弱强电电路的过渡的桥梁。

要使晶闸管开始导通,必须有足够能量的触发脉冲,在晶闸管电路中必须有触发电路。

用于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等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即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本课题针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设计,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移相控制电路,触发脉冲形成电路,同步电压环节,脉冲形成,整形放大和输出环节等电路环节组成,涉及触发电路的方案选择以及选择方案后电路的设计,包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工作过程中的输出波形。

由于知识有限,此次课题设计并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晶闸管触发电路设计的目的及任务要求2.1 触发电路设计目的要使晶闸管开始导通,必须施加触发脉冲,在晶闸管触发电路中必须有触发电路,触发电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晶闸管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也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正确设计触发电路是晶闸管电路应用的重要环节。

2.2 设计的任务指标及要求1输入电压:直流+15V,-15V.2 交流同步电压:20V.3 移相电压:0-10V.4移相范围:大于等于170度.5对电路进行设计,计算元器件参数.三触发电路设计方案的选3.1 可供选择的方案种类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2 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3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4 集成触发电路3.2 方案选择的论证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脉冲宽度窄,输出功率小,控制线性度差;移相范围一般小于180度,电路参数差异大,在多相电路中使用不易一致,不付加放大环节。

高压TCR晶闸管阀组触发控制方案设计及仿真分析

高压TCR晶闸管阀组触发控制方案设计及仿真分析

3 大 功 率脉 冲 电流 源 的 设计
为可靠 触 发 6 6对 晶 闸管 , 冲板 中设 计 了能 脉 提供 功率 足够 大 的 电源 电 路 和 大功 率 脉 冲 电流 源
生成 电路 。
触 发控制 系 统 由一 块 由低 压 电源 供 电 的 脉 冲 板 、6块 处 于高 电位 系统 的 TE板组 成 , 图 1所 6 如
颖的、 结构 简单 的大 功率 脉 冲电流 源 的生 成方 案 和 电磁 触发 系统 。
控 电路取能 困难、 兼容 强 电磁干 扰环境 等技术难

收稿 日期 :0 1年 5 1 修 回 日期 :0 1 6 1 21 月 0H, 2 1 年 月 6日
作者简介 : 李小芬 , , 女 硕士 , 工程师 , 研究 方向 : 电力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范少春 , , 男 博士 , 工程师 , 研究方 向: 高压无 功补偿 系统及 其应 用 。罗运成 , , 男 研究员 , 授 , 教 研究方 向: 电力 电子技 术及其应 用 , 电能的波形重组及 电能质量控
结构 简单 清晰 , 成本 可控 制在最 低 。
图 2 强 触 发 电流 脉 冲 示 意 图
串联 晶 闸管 阀组 可 靠 触 发 的基 本要 求 是 相 互
串联 的 晶闸管尽 可 能地一致 开 通 , 这是 因为 较 慢开
通的器件可能承受过 电压而损 坏。这就要求 同组
相 串联 的晶 闸管 之 间有 最 小 的 门极 开 通 延 时 时 间
武汉 40 2 ) 3 2 3 ( 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 限公 司


文章简要介绍 了一种用于 高压 1C 1R晶闸管阀组的电磁触发控制方案 , 设计 了一种结构 简单 、 成本低廉的大功

电路电子——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设计

电路电子——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设计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一、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二、 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三、 集成触发电路 小结
一、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1、单结晶体管 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图形符号及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a)结构示意
图2 单结晶体管 (b)等效电路 (c)图形符号
(d)外形及管脚
UA

rb1 rb2 rb1
KJ004(KC04)
与分立元件的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相似,分为同步、锯齿波形成、 移相、脉冲形成、脉冲分选及脉冲放大几个环节。
R12 16
R1 R3 R4
R6 R7 R8 R10
R11 R14
R20 8 RP4 7
VS1 VS 2
VS 3
V18 V19
V20 R19
V17
V1
VS4 R5
V4
V5
VD 2
Ubb
Ubb
分压比 IP
截止区 (ap段)
图3 单结晶体管伏安特性 (a)单结晶体管实验电路 (b)单结晶体管伏安特性
Ue<UA :PN结反偏置, 只有很小的反向漏电流 Ue= UA :Ie=0, 特性曲线与横坐标交点b处 Ue 上升 :Ue=UP=ηUbb+UD ,单结晶体管导通,
该转折点称为峰点P
二、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晶闸管的电流容量越大,要求的触发功率越大。对于 大中电流容量的晶闸管,为了保证其触发脉冲具有足 够的功率,往往采用由晶体管组成的触发电路。
晶体管触发电路按同步电压的形式不同,分为正弦波 和锯齿波两种。
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不受电网波动和波形 畸变的影响,移相范围宽,应用广泛。
图1 常见的触发脉冲电压波形
触发电路通常以组成的主要元件名称分类,可分为:单 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晶体管触发电路、集成电路触发器、 计算机控制数字触发电路等。

滤波装置中晶闸管移相触发电路的设计

滤波装置中晶闸管移相触发电路的设计

滤波装置中晶闸管移相触发电路的设计魏翔宇;师五喜【摘要】针对滤波补偿装置中要求电容器投切速度快,无冲击电流、电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晶闸管移相触发的电路。

该电路实现了快速无冲击投切,设计简单,能很好地解决过零触发电路经常遇到的过零检测混乱而导致的误触发,以及触发需等待电容器放电,有一定延迟的问题。

通过现场实验测试分析说明,此移相触发电路的良好实用性。

%For the problems in filter compensation device of capacitor switching speed, no impact current and overvoltage, the paper designs a circuit based on thyristor phasing trigger. The circuit have achieved fast switched and simply designed. It can solve chaostrigger,when the zero trigger circuit often encounter errors due to the zero crossing detection,and those delays when trigger the capacitordischarge .Through the field experiment test and analysis, illustrates that good practicability of phase shift trigger circuit.【期刊名称】《仪器仪表用户》【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滤波补偿装置;移相触发;三相同步信号;FACTS【作者】魏翔宇;师五喜【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天津 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61.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扩展到发电、输配电和负载用电等整个电力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晶闸管触发驱动电路设计姓名张晋远学号1533101200119指导教师李亚峰学校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日期2017 年 4 月20摘要晶闸管是一种开关元件,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为了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必须在控制级至阴极之间加上适当的触发信号(电压及电流),完成此任务的就是触发电路。

本课题针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设计,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触发电路,交流电路,同步电路等电路环节组成。

有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单结晶体触发电路、集成UAA4002、KJ006触发电路。

包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工作过程以及针对相关参数的计算。

关键词:晶闸管;触发电路;脉冲;KJ006;abstractThyristor is a kind of switch components, can work under high voltage, high current conditions, in order to control thyristor conduction, must be between control level to the cathode with appropriate trigger signal (voltage and current), complete the task is to trigger circuit. This topic in view of the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design, the main part of the circuit by the trigger circuit, communication circuit, synchronous circuit and other circuit link. There is a blocking phase bridge trigger circuit, the sine wave synchronous trigger circuit, the single crystal trigger circuit, the integrated UAA4002, the KJ006 trigger circuit. This includ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circuit and the circuit working procedur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Keywords: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Pulse; KJ006;目录第一章绪论1.1设计背景与意义……………………………………1.2 晶闸管的现实应用……………………………………1.3设计要求与任务……………………………………第二章晶闸管对触发脉冲的要求……………第三章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原理……………………第四章 KJ006 集成触发电路……………………………4.1 内部结构…………………………………………4.2 KJ006 集成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4.3 分析各管脚波……………………………………4.4 KJ006 典型接线图………………………………第五章总结: ……………………………………………5.1 接线………………………………………………5.2 KJ006 各管脚波形……………………………5.3 触发双向晶闸管电路……………………………第六章设计体会………………………………………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设计背景与意义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为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

在电力二极管开始得到应用后不久,195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闸管,到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只晶闸管产品,并在1958年达到商业化。

由于其开通时刻可以控制,而且各方面性能均明显胜过以前的汞弧整流器,因而立即受到普遍欢迎,从此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其标志就是以晶闸管为代表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应用,有人称之为继晶体管发明和应用之后的又一次电子技术革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晶闸管的地位开始被各种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取代,但是由于其所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仍然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中最高的,而且工作可靠,因此在大容量的应用场合仍然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代高频化、全控型、采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电力电子器件,从而将电力电子技术又带入一个崭新时代。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电力晶体管、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就是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典型代表。

晶闸管的种类较多,有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直流开关晶闸管(即门级可关断晶闸管)、寄生晶闸管(即功率场效应管IGBT)、无控制极晶闸管等。

晶闸管在电力电子技术上有很广泛的应用,整流电路(交流变直流)、逆变电路(直流变交流)、交频电路(交流变交流)、斩波电路(直流变直流),此外,还可用作无触点开关。

晶闸管是半控型器件,因此在控制极和阴极间的触发信号是必不可少的。

而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级触发脉冲,保证在需要是晶闸管立即由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

广义上讲,触发电路包括对其触发时刻进行控制的相位控制环节、放大和输出环节。

而触发电路的形成又有许多种形式。

1.2 晶闸管的现实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行业的迅猛发展,晶闸管整流电路作为电力电子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等各个行业中,同时,可控硅整流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又因为晶闸管整流电路其特有的性质,能承受较高容量的电压和电流,并且整流电路可以根据其本质的不同来划分为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以及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晶闸管整流电路在实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1.3 设计要求与任务1、针对设计题目及具体的元器件的接口和实现功能,拟订设计方案。

2、根据具体的接口特点和实现功能绘制电路原理图,并加以详细的说明。

3、根据要求,对接口电路的参数进行设计4、对接口电路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和选型。

5、对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进行必要的说明。

6、按照课程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进行内容补充和排版。

第二章.晶闸管对触发脉冲的要求触发电路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触发电路主要有阻容移相桥触发电路、单结晶体管移相触发电路、同步信号为正弦波的触发电路、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以及KC和KJ系列的专用集成触发电路等。

晶闸管装置种类很多,工作方式也不同,故对触发电路的要求也不同。

具体如下:1.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触发脉冲幅度太低,晶闸管因门极触发电压幅度不够而不能触发导通, 触发电压大小应根据晶闸管门极参数确定, 1000A以下晶闸管,门极正向峰值电压在6~16V之间,门极不触发电压小于等于4V。

2. 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宽度触发脉冲应保证晶闸管阳极电流 Ia 上升到大于擎住电流IL 时才能消失,否则,晶闸管不能导通,一般晶闸管要求脉冲宽度τ>180,全控桥脉冲宽度为 600<τ<120 0。

电感性负载一般要求宽脉冲触发。

3. 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陡度所谓陡度是指脉冲前沿的上升率,可以减小晶闸管的起始导通时间,对于晶闸管多串、多并的电路,足够的上升率可以使晶闸管可靠地导通。

4. 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移相范围为保证输出电压在要求的电压范围内连续可调,触发脉冲移相范围应足大,防止输出电压升不上去或降不下来的现象发生。

5. 触发电路应能输出双窄脉冲或宽脉冲为满足三相全控桥晶闸管的导通要求,触发电路应能输出双脉冲或宽脉冲。

6. 触发电路应有α min 、β min 限制为满足反并联可逆电路的要求,防止逆变失败,触发电路应有α min 、β min限制。

7.触发电路应能输出强触发脉冲对于大功率变流设备的晶闸管多串、多并电路,为使晶闸管同时导通,触发电路应能实现强触发,脉冲前沿陡度应大于1A/us。

第三章. 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原理锯齿波同步的触发电路输出可为双窄脉冲(适用于有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的电路),也可为单窄脉冲。

由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同步环节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此外,还有强触发、双窄脉冲形成和脉冲输出等环节。

如下图所示。

图中晶体管V6用来控制V5的工作状态形成双窄脉冲。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II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原理图如图3-6所示。

图3-6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原理图由 V3、VD1、VD2、C1 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 UT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

由V1、V2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当 V3 截止时,恒流源对 C2 充电形成锯齿波;当 V3 导通时,电容 C2 通过 R3、V3放电;调节电位器RP1可以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改变对电容的充电时间,从而改变了锯齿波的斜率;控制电压Uct、偏移电压Ub 和锯齿波电压在V5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RP2、RP3 分别调节控制电压 Uct 和移电压 Ub的大小;V6、V7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C5为强触发电容用于改善脉冲的前沿,由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

第四章 KJ006 集成触发电路4.1 内部结构4.2 KJ006 集成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KJ006 引脚图 KJ006 是由同步检波、锯齿波形成电路、电流综合比较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失交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

外电路接线如图所示。

锯齿波斜率决定于 R7、RPl 和 Cl 的数值,对不同的电网电压,KJ006 电路同步限流电阻 R,的选择按下式计算KJ006可控硅移相集成触发电路主要适用于直接由交流电供电的双向可控硅或反向。

KJ006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适用于单相、三相全控桥式供电装置中,作可控硅的双路脉冲移相触发。

KJ006器件输出两路相差180度的移相脉冲,可以方便地构成全控桥式触发器线路。

该电路具有输出负载能力大、移相性能好、正负半周脉冲相位均衡性好、移相范围宽、对同步电压要求低,有脉冲列调制输出端等功能与特点。

一、电路工作原理:该电路由同步检测电路、锯齿波形成电路、偏形电压、移相电压及锯齿波电压综合比较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四部分组成。

电原理见下图:锯齿波的斜率决定于外接电阻 R6、RW1,流出的充电电流和积分电容 C1 的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