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考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美育-【本科课程PPT】-第二章
安迪:《雪村; 向雷锋同志学习》
毕加索《抽烟斗的男孩》
(五)美在关系
狄德罗:我认为组成美 的,就是关系。 美确乎……是随 关系而开始、增长、 变化、衰落、消失 的。
高乃依:《贺拉斯》
《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二、美何以难解? ❖ 首先,美的事物的繁复性、多样化
❖ 其次,美要求从美感得到确证,而美感具有 偶然性和相对性
❖ 花的红≠花的美
❖ 再次,美的本质论歧异丛出
“美在形式”的观点的功绩: 肯定了美必然具有感性形式。 它促进了形式美的研究。 “美在形式”的观点促进了实验美学的兴起 。
“美在形式”的观点的局限性: ❖ 不能解释美的历史性 ❖ 只适用于形式美,忽略了美的社会内容 ❖ 实验美学打破了审美的完整性
(二)美在理念
柏拉图:这美本身, 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 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 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 木头,一个人,一个神, 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列夫·托尔斯泰
(一)美在形式
❖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身去寻找美的 本源,主张美是事物本身的某些 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 。
❖ “数乃万物之原” ❖ “黄金分割” ❖ “大宇宙”与“小宇宙”
❖ 荷迦兹(illiam Hogarth,1697-1764)
❖ 构成美的规则是“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 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美的创造,互相 补充,有时互相制约”
❖ “美在主观 ”的片面性 ❖ 首先,完全抹杀了美的对象的特点。
❖ 其次,将美归结为快乐的做法很容易导致美 学上的“官能主义” 。
(四)美在生活
❖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美是生活”;“任 何事物,凡是我们在 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 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 生活,那就是美的;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 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 生活的,那就是美 的”。
美育ppt课件大学
艺术教育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段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的教育方式。
特点
艺术教育具有审美性、创造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能够通过艺术作品和 艺术活动来激发人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培养人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提高人 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术教育注重通过艺术手段来培养人的审美能 力和创造力,而美育则更注重通过各种审美活 动来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
艺术教育与美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作 用于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在大学美育中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艺术教育,大学生能够更 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 形式,提高自己的审美判断力 和鉴赏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念和审美趣味。
美育ppt课件大学
目录
• 美育概述 • 美的本质与特征 • 大学美育的目标与任务 • 艺术教育与美育 • 美育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大学美育案例分享
01
美育概述
美育的定义
定义
美育是通过培养人对美的认知、欣赏 和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 种教育方式。
目的
美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素养、提高人 的审美趣味和创造力,帮助人建立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古代美育
未来美育
古代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艺 术、音乐、文学等领域,强调通过艺 术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素 养。
未来美育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 等新技术的应用,以更加灵活多样的 方式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现代美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现代 美育逐渐从艺术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 ,强调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培养人的综 合素质和创造力。
03
大学美育的目标与任务
特点
艺术教育具有审美性、创造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能够通过艺术作品和 艺术活动来激发人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培养人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提高人 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术教育注重通过艺术手段来培养人的审美能 力和创造力,而美育则更注重通过各种审美活 动来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
艺术教育与美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作 用于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在大学美育中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艺术教育,大学生能够更 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 形式,提高自己的审美判断力 和鉴赏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念和审美趣味。
美育ppt课件大学
目录
• 美育概述 • 美的本质与特征 • 大学美育的目标与任务 • 艺术教育与美育 • 美育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大学美育案例分享
01
美育概述
美育的定义
定义
美育是通过培养人对美的认知、欣赏 和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 种教育方式。
目的
美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素养、提高人 的审美趣味和创造力,帮助人建立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古代美育
未来美育
古代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艺 术、音乐、文学等领域,强调通过艺 术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素 养。
未来美育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 等新技术的应用,以更加灵活多样的 方式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现代美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现代 美育逐渐从艺术领域扩展到各个领域 ,强调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培养人的综 合素质和创造力。
03
大学美育的目标与任务
大学美育课件ppt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美育的基础途径,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培养学生的审美 感知和审美情感。
审美体验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户外探险、旅游观光等途径,让学生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之美。
审美体验应注重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培 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理解力。
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 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 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丰 富的艺术实践机会。
课程开发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 开发具有特色的美育课程 ,同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 交叉融合。
课程更新
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 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 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06
美育的未来发展
美育与科技融合
数字艺术教育
总结词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和价值,它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智慧。
详细描述
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它包含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手法和智慧。艺术美不 仅体现在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还体现在作品的主题、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欣赏艺术美需要我 们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自然美
内涵美
总结词
内涵美是指艺义,它通过作 品的内容和主题来体现。
详细描述
内涵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它反映了创作者的观念、情感和价值观。欣赏艺术作 品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更要深入理解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艺术美
跨学科的美育
将美育与其他学科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相结合 ,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社区艺术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将美育融入日常生 活,提高社会参与度。
美育国际化发展
大学美育之美与美育PPT课件
切辛苦和不舒服能统统去掉”。宗教补偿是以非现实的、死后的 回报来安抚人。 艺术也有补偿作用。不过,艺术补偿是弥补人的有限生活中的不 足,从精神上补充、充实现实世界。
2019/11/10
优质
21
经过对宗教和美育的比较,蔡元培先生得出结论: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因此,必须以美育代替宗教。
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为蔡元 培首创。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 也。”他非常重视美育,认为美育可以陶养感情,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 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 教育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美感教育,使人达于最高精神境界。因此,他主张 “以美育代宗教”,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
第三,“美”指称审美关系,即人与客观现实的交互作用关 系。
第四,“美”指称特殊的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
2019/11/10
优质
7
4、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 (一)客观论 (二)主观论 (三)主客观统一论 (四)社会论 (五)语言论
2019/11/10
优质
8
• 美究竟是什么呢?
①美是愉快的体验。 ②美是无功利性的愉快体验。 ③美是具体可感的。
优质
14
一代宗师——蔡元培(1868年—1940年)
蔡元培先生,字鹤卿,号 孑民,浙江绍兴人,是我 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 家、教育家、思想家,为 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功绩卓 著,影响深远。
北大校园里的蔡元培铜像
2019/11/10
优质
2019/11/10
优质
21
经过对宗教和美育的比较,蔡元培先生得出结论: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因此,必须以美育代替宗教。
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为蔡元 培首创。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 也。”他非常重视美育,认为美育可以陶养感情,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 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 教育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美感教育,使人达于最高精神境界。因此,他主张 “以美育代宗教”,各级学校、各种社会活动都要进行美育。
第三,“美”指称审美关系,即人与客观现实的交互作用关 系。
第四,“美”指称特殊的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
2019/11/10
优质
7
4、美学史上美的本质观念 (一)客观论 (二)主观论 (三)主客观统一论 (四)社会论 (五)语言论
2019/11/10
优质
8
• 美究竟是什么呢?
①美是愉快的体验。 ②美是无功利性的愉快体验。 ③美是具体可感的。
优质
14
一代宗师——蔡元培(1868年—1940年)
蔡元培先生,字鹤卿,号 孑民,浙江绍兴人,是我 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 家、教育家、思想家,为 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功绩卓 著,影响深远。
北大校园里的蔡元培铜像
2019/11/10
优质
大学美育课件基础PPT
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如道德、伦理、制度等。它 具有人文性、道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能够促进社会的和 谐与进步。
美的创造与欣赏
美的创造
美的创造是指通过艺术创作和设计等方式创造出美的作品。 它需要创作者具备创新思维、艺术修养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 素质和能力。
美的欣赏
美的欣赏是指对美的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它需要欣赏者具备 一定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 达的美和意义。
发展
现代美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同时,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美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02
美学基本原理
美的本质与特征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指美的内在属性和特性,是美的根源和基础。它涉及到美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以及美的 基本规律和特点。
美育在学生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培养审美素养
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评 价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
美观念。
促进个性发展
美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 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有助 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
提升综合素质
美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审美素养,还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 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提 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构
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艺术鉴赏、实践创作等多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 生的需求。
组织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主题或项目,便于学生系统学习和实践 。
美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 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如道德、伦理、制度等。它 具有人文性、道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能够促进社会的和 谐与进步。
美的创造与欣赏
美的创造
美的创造是指通过艺术创作和设计等方式创造出美的作品。 它需要创作者具备创新思维、艺术修养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 素质和能力。
美的欣赏
美的欣赏是指对美的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它需要欣赏者具备 一定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 达的美和意义。
发展
现代美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同时,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美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02
美学基本原理
美的本质与特征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指美的内在属性和特性,是美的根源和基础。它涉及到美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以及美的 基本规律和特点。
美育在学生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培养审美素养
美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评 价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
美观念。
促进个性发展
美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 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有助 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
提升综合素质
美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审美素养,还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 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提 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构
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艺术鉴赏、实践创作等多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 生的需求。
组织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主题或项目,便于学生系统学习和实践 。
美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 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大学美育考试》课件
考试准备和策略
准备工作越充分,考试材料准备的越完备,成功的几率越大。以下是准备和策略的一些建议。
1
时间管理
安排好时间,把时间分配给各个部分。
备考材料
2
准备好各类备考材料,如模拟试卷、课堂
笔记等。
3
模拟考试
进行模拟考试以检验自身准备情况和策略 优劣。
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以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1 审题
仔细阅读考题,理解考题的意思和要求。
2 发挥
运用自己的全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力。
3 反复检查
仔细审查答案,查漏补缺,确保答案完整准确。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
Q:考试难度如何? Q:没有绘画经验是否会影响考试结果? Q:考试对平时成绩有影响吗?
考试难度与年级、学校和考试科目有关,需根据实 际情况来评估考试难度。
考试内容的介绍
考试分为三个部分:绘画、艺术与文化、美术理论。以下是各个部分的介绍。
绘画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绘画媒介和技法,具备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艺术与文化
要求学生具备对艺术史、文化和风格的了解,以及对艺术作品、艺术家和文化运动的分析能 力。
美术理论
要求学生对各种美术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掌握艺术表现和思想的基本知识。
没有绘画经验可能会影响考试结果,但可以通过项 目练习和笔记加以克服。
考试成绩是对学生成绩的检验和加权,对平时成绩 有一定影响。
结论和总结
在本课件中,我们介绍了大学美育考试的意义、各个考试内容的介绍,考试准备和策略,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希望课件能够对大学生美育考试的准备和备考提供一些帮助。
审美教育(大学美育)课件
思考1:生命观念的演变
归纳: 1.生物学(科学)层面的生命观 2.社会学(民主)层面的生命观 3.美学(艺术/信仰)层面的生命观
(生命美学/价值论美学)
思考2:生命观念与美学关联
进程: 1.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和谐/客观的/主观的/生活.等等. 2.美是难的 -----质疑”美本质”命题.代指审美范畴的相关概 念. 3.审美活动是美学研究的真实对象. -----发生条件/快感与美感/审美需要的阐释
“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宗教性的 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它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 责任感和崇敬感.”
-----怀特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的目的》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出版
如果生命需要这样的教育,没有美育行吗?
审美教育学
作业3: 资料查阅:美育专题研究综述 要求:专题明确,有资料,有综述.格式清晰.
2009年4月16日之前把作业电子文本交到 Yulixin_2007_5@
二、美育的本质及要素分析 1、情感教育—— “教育之中亦分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 (王国维)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2、生态式艺术教育——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和经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使人类成为人类的最 重要的原因之一。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 它不断向文化的其他领域发射能量,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深处。” (滕守尧) 3、感性教育—— “现代性美育命题的提出:其宗旨是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保护生命的活 泼和原创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肉体化的联系;其本义是感性教育, 就是在理性教育的同时,对人的感性方面,如感知、想像、情感、直觉乃至 无意识等进行教育。”(杜卫)
大学美育-【本科课程PPT】-第十章
佐尔纳错觉
“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 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虚空之辽广 者,每以有事物点缀而愈见其广”
——钱钟书《管锥编》
2.审美知觉的三大特性
(1)饱含着情绪色彩 枫林已愁暮, 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 清猿无断时。
——王昌龄《送张四》
朱耷:《鸟》
郑燮题朱耷画: 横涂竖抹千千幅, 墨点无多泪点多。
(2)主观选 择性
(3)虚拟性
二、想象
“在艺术中,想象是一切心理功能的女皇陛 下” ——波德莱尔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文心雕龙·神思》
1.简单联想
• (1)接近联想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八 大 山 人 《 鱼 》
(三)美感的效应阶段
• a、审美愉悦感首先标志着对审美对象的判 断和评价
• b、审美愉悦感是多种心理功能和谐活动的 结果。
• c、审美的愉悦中包含着再创造的喜悦 “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
得”(王夫之《姜斋诗话》)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
必不 然”([清]谭献《复堂词话》)
二、美感的心理要素
2.在意象结构中的磁力作用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
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四)理解
• 审美理解的特殊性 • 具体生动的形象性、直接领悟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司空图 )
凡高《农鞋》
在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 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聚积在硬邦邦、沉甸甸的 破旧农鞋里的,是那永远在料峭寒风中、在一望 无际的单调田垅上坚韧而滞缓迈动的步履。鞋帮 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 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 地的无声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 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 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 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 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 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
大学生美育教育ppt课件
教师应善于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引导他们在网络空间中培 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水平。
04
大学生美育教育的 评估与改进
美育教育评估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评估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效果,找出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美育教育提 供依据。
原则
客观、公正、全面、科学。评估应基 于事实,不受主观因素干扰;评估结 果应准确反映实际情况;评估应涵盖 美育教育的各个方面;评估方法应科 学、合理。
某大学在美育教育实践中,注重全面实施,通过开设艺术类课程、组织艺术活动、建立艺术社团等方 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同时,学校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 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舞台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
案例二:某学院的美育教育特色活动
总结词
创新形式、突出特色
提升审美素养
通过审美实践和艺术创作 ,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和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 界。
促进全面发展
美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创新 思维、团队协作和沟通能 力。
大学生美育教育的内容
艺术鉴赏
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大 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
美学理论
学习美学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 的审美素养和理论水平。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 与文化艺术志愿服务、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 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文化现象,增强文化自觉。
学校应积极寻求与各类文化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平台已成为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新阵地。通过建设美育教 育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美学知识、分享艺术作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让美育教育更加便捷。
04
大学生美育教育的 评估与改进
美育教育评估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评估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效果,找出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美育教育提 供依据。
原则
客观、公正、全面、科学。评估应基 于事实,不受主观因素干扰;评估结 果应准确反映实际情况;评估应涵盖 美育教育的各个方面;评估方法应科 学、合理。
某大学在美育教育实践中,注重全面实施,通过开设艺术类课程、组织艺术活动、建立艺术社团等方 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同时,学校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 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舞台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
案例二:某学院的美育教育特色活动
总结词
创新形式、突出特色
提升审美素养
通过审美实践和艺术创作 ,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和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 界。
促进全面发展
美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创新 思维、团队协作和沟通能 力。
大学生美育教育的内容
艺术鉴赏
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大 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
美学理论
学习美学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 的审美素养和理论水平。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 与文化艺术志愿服务、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 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文化现象,增强文化自觉。
学校应积极寻求与各类文化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平台已成为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新阵地。通过建设美育教 育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美学知识、分享艺术作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让美育教育更加便捷。
大学美育PPT
西园
网师园
网师园分为宅第和园林两部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 宅园林。作为古代苏州世家宅园相连布局的典 型,网师园 东宅西园,有序结合。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 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 五部分组成。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 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 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矮贴水,
太 湖 石
太湖石是中国传统园林之魂。
宋代米芾用“透、漏、皱、瘦”四字来品评太湖石,其中折射出江 南园林乃至东方美学思想。 瘦者:中国艺术强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从淡瘦中而不是从 艳丽中获取沉雄朴茂的生命力。 漏者:艺贵通,通则灵,通则有性灵回旋往来,灵气往来则生气勃 勃。 透者:玲珑剔透,细腻温润; 皱者:起伏不平,明暗多变,富有内在生命节奏。
的文化底蕴,典雅的园林气息,当 之无愧地作为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 的代表作品,成为“小园极则”,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池南主厅小山丛桂轩位于峰石 木樨间,有廊左通住宅的轿厅,右 达西侧的亭榭。西南侧的濯缨水阁 和东北岸的竹外一枝轩隔水相望, 东侧的射鸭廊和西侧的月到风来亭 遥遥相对。这些建筑形体各殊,装 修精丽,其倒影又与天光浮云交映 于碧波之中,增添了园中秀丽景色。 再北为集虚斋、五峰书屋和殿春簃 等建筑,都是旧日园主读书作画之 所,布置疏朗清幽。
网
师
狮子林虽缀山不高,但洞壑盘旋,嵌空奇绝; 虽凿池不深,但回环曲折,层次深奥,飞瀑流泉隐 没于花木扶疏之中,古树名木令人叫绝,厅堂楼阁 更是精巧细致,无愧为吴中名园。狮子林的古建筑 大都保留了元代风格,为元代园林代表作。园以叠 石取胜,洞壑宛转,怪石林立,水池萦绕。依山傍 水有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石舫、卧云室诸构。 主厅燕誉堂,结构精美,陈设华丽,是典型的鸳鸯 厅形式;指柏轩,南对假山,下临小池,古柏苍劲, 如置画中;见山楼,可览群峰,山峦如云似海;菏 花厅雕镂精工;五松园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 影楼、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观赏。园内四周长 廊萦绕,花墙漏窗变化繁复,名家书法碑帖条石珍 品70余方,至今饮誉世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树立正确的审美人生观 ❖ 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 提高审美能力 ❖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
2
近代中国的美育思想
这一时期中国美育思想是比较丰富 的,不仅受到传统美育思想的影响,而 且受到西方美育思想的影响。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
3
四、美育的特点
❖ 一、形象性:具体可感直观,美感对象本身具有形象
性,以形感人 (罗丹、吻;米开朗基罗、反抗的奴隶 )
.
4
(二)色彩的混合
1、色彩
① 原色(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
②
颜料中有三种色是不能由其它色调和出来,而用着三种
色可以调和出任何一种色彩。这三种色就是红、黄、蓝,
被称为色彩的三原色。
② 间色(第三色)——三原色
中,其任何两种色调和出来
的色彩,就是间色。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大学美育 第一讲
一、美育的涵义
美育,是运用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美的 成果对人自身进行美化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 感教育。具体是指在美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生 动直观的形象为手段,通过鉴赏包括艺术在内的各 种审美对象,运用自然审美、社会审美、艺术审美 等审美实践活动形式,树立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创 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格 塑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丰富 人的本质,从而培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以 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
13
❖ 雄。
❖
这是广泛存在与大自然中的壮观、壮美、崇高现象。
五岳之首的泰山,以雄伟著称,被誉为“泰山天下雄”。
它高且宏大,给人以厚重感和稳定感,所以人们常 以
“稳如泰山”、“重如泰山”作比喻。雄伟的自然景观还
有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钱塘江潮等。
.
14
❖ 壮。
❖ 塞北苍茫的草原风光,也属于壮阔的风景。北朝乐府 《敕勒歌》唱道:“敇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 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赞美了阴山脚 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自然风光。那寥廓浩 茫、无边无际的景色,使人心胸开阔,意气风发,情志豪 放。
.
15
❖ 奇。
❖
它是一种形态超乎常态、姿态变幻莫测的美。所谓“黄山天下
奇”,说的就是黄山奇特的形象:“峰奇”,七十二峰千姿百态,各
有奇趣;“石奇”,猴子观 海、飞来石、梦笔生花等各种巧石构成
独有的奇观;“松奇”,迎客松、送客松、卧龙松等盘结在危岩上,
苍劲挺拔;“云奇”,山间烟云似锦如缎,变幻无穷。奇特的自然景
❖ 二、情感性:审美感是人类情感的最高表现,审美过程
是人的情感理性化的过程 (春天里、老男孩、致爱丽丝)
❖ 三、愉悦性: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审美
令人解放”(黑格尔),丝毫不强迫(宋慧乔)
❖ 四、潜移性:熏(广)、浸(长)、刺(强)、
提(人生境界)(老大的幸福、什么是幸福)
❖ 五、实践性:视觉或听觉的亲自体验参与感受
.
8
f.查理·卓别林
主要作品:
《摩登时代》 《城市之光》 《淘金记》
主要贡献:天才的表演。卓别林
才华出众,多才多艺,集编剧、 导演、演员、作曲、制片于一身。
.
9
大学美育 第一讲 导论
席勒
(1759~1805,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的最重要代表人 物之一,《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 主张“只有通过美,才能达到自由”。 )
黄+蓝=绿色
.
5
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电影是综合性
艺术电影艺术的萌芽及初步形成时期(1895~1930)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奥古斯特、路 易放映了《工厂大门》、《婴儿午餐》、《火车进站》 等不含任何技巧短片,大约20分钟,只有33位观众。 后来电影史学家们把这一天确定为电影诞生日。
.
❖ 在以狩猎为主的原始部落那里,自然美的最初对象就 是动物,即使他们生活的地方开满鲜花,他们也仍然用兽 皮、兽骨、兽牙、羽毛等作为身体装饰品。当人类进入农 业时代后,人们才开始对植物产生兴趣,自然美的存在领 域也因此从动物扩大到植物。
.
12
2、风光美的构成
1>形状美
形象美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在 总体形态与空间形式方面所呈现的品质特征,其中包含着审美主体的心 理和生理感受。形象美主要有着雄、壮、奇、险、秀、幽等特征。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 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 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审美教育书简》
.
10
孔子所谓: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欣赏、赞美自然山水,在于 它们象征了人的美好品质。
.
11
2、自然美的发展
从审美活动的历史来看,自然美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 致用、比德、畅神三个阶段。
第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致用
❖ 最早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是那些与人的生产劳动过 程密切相关的自然物和现象。
观还有武夷山、云南石林等。
.
16
❖ 险。
❖ “自古华山一条路”,鸟瞰华山犹如巨大的天柱,拔 起于秦岭群峰之中,其山势特别陡峭险峻,几乎与地面成 90度角。人须手扶铁索,经“千尺幢”、 “百尺峡”、 “擦耳崖”、“苍龙岭”等险径,才能达到峰顶,体会到 “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
.
17
幽。
这是一种幽雅静谧的自然气氛或动静交融的意境,常以深谷 或山麓带为地形基础,在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里,视域较窄小,光亮较 少,空气洁净,林木浓荫, 景深而层次多。其如王维《鸟鸣涧》所 描绘:“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再 如有“天下幽”之美誉的四川青城山,树木葱郁,浓荫翠 盖,给人 一种恬静清新、神志清爽的幽静感。其他如潭水映月、江湖倒影、曲
.
1
大学美育 第二讲
美育的任务
❖ 作为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美育,她的基本任务是 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审美、创造美的 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人生观,培养对 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 能力,完善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造就 一代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6
代表性人物
a. 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和电影
放映机的发明人,被称为“电影 之父”。
主要贡献:开创了纪录片的先河,是 纪实性电影的先驱。
.
7
d. 大卫·格里菲斯
主要作品: 《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
主要贡献: 在电影中创造性地运用
了蒙太奇,被誉为“蒙太奇”之父。 在电影中运用“格里菲斯的
最后一分钟营救法”。
.
2
近代中国的美育思想
这一时期中国美育思想是比较丰富 的,不仅受到传统美育思想的影响,而 且受到西方美育思想的影响。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
3
四、美育的特点
❖ 一、形象性:具体可感直观,美感对象本身具有形象
性,以形感人 (罗丹、吻;米开朗基罗、反抗的奴隶 )
.
4
(二)色彩的混合
1、色彩
① 原色(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
②
颜料中有三种色是不能由其它色调和出来,而用着三种
色可以调和出任何一种色彩。这三种色就是红、黄、蓝,
被称为色彩的三原色。
② 间色(第三色)——三原色
中,其任何两种色调和出来
的色彩,就是间色。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大学美育 第一讲
一、美育的涵义
美育,是运用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美的 成果对人自身进行美化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 感教育。具体是指在美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生 动直观的形象为手段,通过鉴赏包括艺术在内的各 种审美对象,运用自然审美、社会审美、艺术审美 等审美实践活动形式,树立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创 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格 塑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丰富 人的本质,从而培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以 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
13
❖ 雄。
❖
这是广泛存在与大自然中的壮观、壮美、崇高现象。
五岳之首的泰山,以雄伟著称,被誉为“泰山天下雄”。
它高且宏大,给人以厚重感和稳定感,所以人们常 以
“稳如泰山”、“重如泰山”作比喻。雄伟的自然景观还
有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钱塘江潮等。
.
14
❖ 壮。
❖ 塞北苍茫的草原风光,也属于壮阔的风景。北朝乐府 《敕勒歌》唱道:“敇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 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赞美了阴山脚 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自然风光。那寥廓浩 茫、无边无际的景色,使人心胸开阔,意气风发,情志豪 放。
.
15
❖ 奇。
❖
它是一种形态超乎常态、姿态变幻莫测的美。所谓“黄山天下
奇”,说的就是黄山奇特的形象:“峰奇”,七十二峰千姿百态,各
有奇趣;“石奇”,猴子观 海、飞来石、梦笔生花等各种巧石构成
独有的奇观;“松奇”,迎客松、送客松、卧龙松等盘结在危岩上,
苍劲挺拔;“云奇”,山间烟云似锦如缎,变幻无穷。奇特的自然景
❖ 二、情感性:审美感是人类情感的最高表现,审美过程
是人的情感理性化的过程 (春天里、老男孩、致爱丽丝)
❖ 三、愉悦性: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审美
令人解放”(黑格尔),丝毫不强迫(宋慧乔)
❖ 四、潜移性:熏(广)、浸(长)、刺(强)、
提(人生境界)(老大的幸福、什么是幸福)
❖ 五、实践性:视觉或听觉的亲自体验参与感受
.
8
f.查理·卓别林
主要作品:
《摩登时代》 《城市之光》 《淘金记》
主要贡献:天才的表演。卓别林
才华出众,多才多艺,集编剧、 导演、演员、作曲、制片于一身。
.
9
大学美育 第一讲 导论
席勒
(1759~1805,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的最重要代表人 物之一,《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 主张“只有通过美,才能达到自由”。 )
黄+蓝=绿色
.
5
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电影是综合性
艺术电影艺术的萌芽及初步形成时期(1895~1930)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奥古斯特、路 易放映了《工厂大门》、《婴儿午餐》、《火车进站》 等不含任何技巧短片,大约20分钟,只有33位观众。 后来电影史学家们把这一天确定为电影诞生日。
.
❖ 在以狩猎为主的原始部落那里,自然美的最初对象就 是动物,即使他们生活的地方开满鲜花,他们也仍然用兽 皮、兽骨、兽牙、羽毛等作为身体装饰品。当人类进入农 业时代后,人们才开始对植物产生兴趣,自然美的存在领 域也因此从动物扩大到植物。
.
12
2、风光美的构成
1>形状美
形象美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在 总体形态与空间形式方面所呈现的品质特征,其中包含着审美主体的心 理和生理感受。形象美主要有着雄、壮、奇、险、秀、幽等特征。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 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 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审美教育书简》
.
10
孔子所谓: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欣赏、赞美自然山水,在于 它们象征了人的美好品质。
.
11
2、自然美的发展
从审美活动的历史来看,自然美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 致用、比德、畅神三个阶段。
第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致用
❖ 最早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是那些与人的生产劳动过 程密切相关的自然物和现象。
观还有武夷山、云南石林等。
.
16
❖ 险。
❖ “自古华山一条路”,鸟瞰华山犹如巨大的天柱,拔 起于秦岭群峰之中,其山势特别陡峭险峻,几乎与地面成 90度角。人须手扶铁索,经“千尺幢”、 “百尺峡”、 “擦耳崖”、“苍龙岭”等险径,才能达到峰顶,体会到 “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
.
17
幽。
这是一种幽雅静谧的自然气氛或动静交融的意境,常以深谷 或山麓带为地形基础,在一个半封闭的空间里,视域较窄小,光亮较 少,空气洁净,林木浓荫, 景深而层次多。其如王维《鸟鸣涧》所 描绘:“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再 如有“天下幽”之美誉的四川青城山,树木葱郁,浓荫翠 盖,给人 一种恬静清新、神志清爽的幽静感。其他如潭水映月、江湖倒影、曲
.
1
大学美育 第二讲
美育的任务
❖ 作为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美育,她的基本任务是 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审美、创造美的 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人生观,培养对 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 能力,完善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造就 一代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6
代表性人物
a. 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和电影
放映机的发明人,被称为“电影 之父”。
主要贡献:开创了纪录片的先河,是 纪实性电影的先驱。
.
7
d. 大卫·格里菲斯
主要作品: 《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
主要贡献: 在电影中创造性地运用
了蒙太奇,被誉为“蒙太奇”之父。 在电影中运用“格里菲斯的
最后一分钟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