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龙母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状况调查报告Word版
历史景点的保护与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历史景点的保护与发展的调查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09cf8c923968011ca200919a.png)
历史景点的保护与发展的调查报告一、主题简介我们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的主题是:xx镇历史旅游景点的保护与发展。
所以,我们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就是xx 镇历史旅游景点。
集中在对旅游景点的保护现状和发展情况上。
同时,我们还会在调查中更深入了解历史遗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底蕴;历史旅游景点在周围居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等等。
二、活动日程1、搜集、筛选相关资料时间: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2、走访历史遗迹、采访有关人员时间: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8月13日上午九点,我们出发前往xx镇雕花楼景点。
13日最高温度达39℃多,所以我们事先做好了防暑降温的工作。
带上了水、毛巾等等。
雕花楼在xx镇镇中心,所以我们直接步行前往。
雕花楼门票价格是60元每人,我们出示了介绍信和学生证,并简单介绍了此次暑假社会实践的内容,有关负责人同意我们进去拍照、参观并做调查。
上午九点半,我们开始调查。
入园后,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花园,园内树木花草错落有致,郁郁葱葱。
池水清澈,游鱼可数。
雕花大楼又名春在楼,坐西面东。
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是xx香山帮建筑工艺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江南第一楼。
自西向东依次为照墙、门楼、前楼、后楼及附房。
分布合理,功能分明。
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雕花大楼的砖雕、木雕。
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雕刻图案内容丰富、寓意吉祥。
分别有:尧舜禅让、文王访贤八仙庆寿、鹿十景、郭子仪庆寿、子孙满堂、三国演义、二十四孝、蝙蝠捧寿等。
另外,室内家具的布置也别具特色。
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
家具都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在少爷房里的一张床价值高达一百多万,是江苏省价值最高的木结构大床。
门窗安彩色玻璃,具有西洋色彩。
同时,雕花大楼还是一个著名的影视基地,有很多剧组都来这里拍过戏。
近些年,雕花大楼旁边还建起了宾馆,浴场,饭店等,人们可以在参观的同时消费等。
周围的居民告诉我们,以前他们还可以在雕花楼里随意进出,里面的水井也是公用的。
广西梧州龙母庙
![广西梧州龙母庙](https://img.taocdn.com/s3/m/094d2c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1.png)
广西梧州龙母庙
梧州桂江东岸有一座依山面水的龙母庙。
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雍正年间都曾扩建重修。
龙母文化是梧州的历史传承,龙母庙是珠江流域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广西梧州的龙母庙和广东德庆的龙母庙为祖庭,享誉海内外。
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和农历八月十五,相传分别是龙母的诞辰和升仙日,这期间庙内张灯结彩,人山人海,海外侨胞都组团前来,十分热闹。
这座具有宋代建筑的“龙母庙”是梧州宝贵的历史文物古迹,也是梧州一处吸引游客的景区。
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
![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9c65cb51a37f111f1855bb3.png)
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探讨张正欢陈炜黄玲芳(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文章简述了梧州龙母文化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并剖析了当前其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其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梧州龙母文化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梧州;龙母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梧州龙母文化概况龙母,中国第一河神,与海神妈祖齐名。
梧州龙母文化以信仰龙母为核心,以传说、神话、故事、祭典民俗等无形文化和由信仰产生的宫庙建筑、雕刻、壁画、文献等有形文化为基本内容,历经民间2000多年的口传、文字记载,得以丰富和发展。
2000多年来,民间为纪念龙母,每年举办众多活动,迄今为止流传至今的仍有10多种,如;春天的“龙母开金库”,夏天的“龙母诞”,秋天的/龙母得道,冬天的/朝母节等,这些活动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
民间的龙母传说以及对龙母精神的崇拜促进了西江流域一带龙母庙宇的大规模修建,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珠江、西江流域,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龙母庙就有300多座[1],其中梧州龙母庙是最具影响力的,梧州龙母庙具有/更古、更高、更大、更灵的特点。
梧州龙母文化渊源龙母文化的口头传说,始于秦代,而龙母事迹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则是晋朝沈怀远所撰5南越志6一书,比海神娘娘妈祖事迹早700多年。
从史籍得知,龙母由一个普通民妇升华成为一位圣洁尊严的女神祗,历经了四个时期。
1)战国时期,主要是以民间口头讲述、传说形式使龙母的故事得以流传。
2)晋朝时期,龙母事迹得以文字记载,晋沈怀远所撰的《南越志》一书叙述了龙母豢养龙,秦始皇礼聘的龙母事迹,为龙母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文字记载资料。
3)龙母文化形成期,唐代《岭表录异》记载龙母传说,明确记述了龙母的身世、龙母豢养五龙,温氏被尊为/龙母,秦始皇礼迎进京、龙母墓东岸移西岸等民间故事。
到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的龙母传说内容就更详细,此时拜祭龙母的民间活动逐步形成,4)主要以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粤中见闻》、《孝通庙旧志》等书籍为标志,此时的书籍对龙母历史(包括龙母的籍贯、父母、生卒年月、拾卵豢龙、历朝诰封等)有明确的叙述。
浅谈家乡梧州的龙母文化
![浅谈家乡梧州的龙母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ab5d317fad6195f312ba64a.png)
浅谈家乡梧州的龙母文化我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西江流域上一颗享有“百年商埠”声誉的明珠。
龙母文化在这里起源,也在这里发展。
千百年来,西江流域的民众把龙母信奉为"水神",这种对龙母的信仰形成了"龙母文化"。
在梧州,随处可见跟龙母文化有关的事物:梧州龙母庙、以龙母利泽天下为题材的粤剧、跟龙母有关的建筑图案以及各种各样的龙母文化的特产......作为“龙的传人”,寻根问祖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家乡梧州的龙母文化。
一、关于龙母的传说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里的老人说有关于龙母的传说,他们说龙母出生在广西梧州藤县,其父亲系藤县人氏,叫温天瑞;母亲系广东德庆县悦城人氏,姓梁。
一天温女到江边去洗衣服捡到一个巨蛋,于是把它抱起来带回家里,当作宝贝一样珍藏起来。
经过了七个月又二十七天,那只石蛋忽然裂开,从中窜出五条如蛇状能活动的蜥蜴,个个非常喜欢玩水,温氏象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喂养。
到长大它们却是五条活灵活现的小龙。
五小条感于温女的养育之恩,衔鱼孝敬温女,不断帮助温女与水灾、旱灾、虫灾和官灾斗,造福黎民百姓。
于是,温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尊称为“龙母”,成为造福百姓,保平安的“神女”。
我在家乡梧州的地方志《藤县志-卷六》,找到了对龙母传说的考证:“按龙母赢秦祖龙(即秦始皇)时之神也。
温姓或曰蒲姓(“温”即龙母原居于“温水”,古人随其祖居地而作姓“温”也。
)……今考粤东肇庆府旧志及悦城孝通祖庙旧志,咸以为藤县人,则无论毓于何都,其为藤之神固可考核而无疑者,然其墓独在悦城,何也?父天瑞娶悦城梁氏,生三女,龙母其仲也……随其母至悦城,心喜其地,欲以为安厝所。
因熟记之,及归于溪也,得石卵,剖之出五物,如守宫状,喜水,母豢渐长,放之江遂去,越数年,鳞甲辉煌,复来见母,母知龙子之远迎也。
别其父母曰:儿当乘龙至悦城,遂跨龙,薄暮抵江口。
……”龙母仙逝后,“立庙祀,极显应,故至今香火独盛云。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42e75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7.png)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市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做好我市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9月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委员会组织市民宗委、市旅游局、市文体局等有关部门对我市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据统计,目前我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68.54万人。
除汉族外,共有20多个少数民族,以黎、苗、回为主。
少数民族人口22.98万,占总人口的33.53%。
其中黎族21.3万、苗族0.43万、回族0.9万,绝大多数分布于一区(河东区)、六镇的农村地区。
我市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以黎族、苗族、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为我们创造和传承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涵盖了民间文学、音乐、歌舞、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多个类别。
(一)我市民族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1.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族文化项目。
__年以来,经过抢救性挖掘整理,我省共有25项民族传统文化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黎族打柴舞》发源于我市__镇__村;黎族三月三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黎族原始制陶等五个项目,我市均为发源地之一;钻木取火则与我市落笔洞一万多年前的__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崖州民歌也是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为我市汉族民间文化项目)。
此后,我市经过深入挖掘,又有多项本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项目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黎族民间故事》(子项目12个)、《苗族三元舞》、《回族婚礼》。
其中,《黎族民间故事》和《苗族三元舞》正在申请成为国家级保护项目。
2.正在进行挖掘和保护的民族文化项目。
近两年来,我市有关部门抢救挖掘出4个具有重要价值的黎族传统文化项目,一是黎族长篇创世史诗《念祖歌》;二是黎族长篇叙事诗《黎族神道经》;三是黎族民间医药知识(采用46套民间传统医药诊治46种疾病的知识经验);四是黎族葬礼(是全面展示黎族歌谣、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剪纸、扎制及生活习俗的过程)。
论龙母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及其利用
![论龙母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及其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ac48456bec0975f565e2ba.png)
论龙母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及其利用杨昌雄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总第68期) 提要:龙母文化是我国南方民族以龙母祭奠活动为核心的民俗文化。
龙母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上。
文章认为,发展龙母文化旅游是带动梧州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佳途径。
为此,文章提出发展梧州市龙母文化旅游的若干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龙母文化文化旅游经济价值梧州市龙母文化就其价值体系而言,主要有文物价值、民俗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三者构成其价值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前,对于梧州市当务之急是如何挖掘龙母文化的经济价值,为梧州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因此,本文着重探讨龙母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及其利用问题,仅供参考。
一、龙母文化的界定当前,有关龙母文化概念使用不够规范,有的过于宽泛,有的又太狭窄。
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对龙母文化的价值体系认识,及对其深度开发和利用。
因此,有必要对龙母文化内涵作一番探讨。
据《孝通祖庙旧志》、《南越志》、《岭表怪异》、《广东新语》以及《藤县志》等历史文献记载:龙母出生于战国时期楚怀王末年,即公元前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出生地为今广西梧州市藤县(古称苍梧)。
卒于秦始皇36年(公元前211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葬于今广东悦城。
龙母称谓来源于养五条龙而得名。
从上述文献及有关民间传说看,龙母确有其人,她是我国百越民族的传奇人物。
她心地善良、心灵手巧,胸怀利泽天下宏愿,为民排忧解难、除恶扬善。
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自唐宋之后,历代皇朝都给龙母封号,建筑和修缮庙宇。
以“求保障五谷,步步丰登,万民安泰,保我玉京”。
民间每年龙母诞生之日,举行纪念活动,以缅怀龙母利泽天下,为民造福的丰功伟绩。
祈求丰衣足食,趋福避邪、来祥降福、天下太平的美好生活,祝愿龙母精神世代相传。
显然,龙母文化与宗教绝然不同,与迷信更无关系。
龙母崇拜的实质是通过祭祀龙母来传扬利泽天下、惩恶扬善的社会美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勿庸置疑,龙母文化不属于宗教文化,而是民俗文化范畴。
龙母庙的资料
![龙母庙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a745c21647d27284a735103.png)
为发展龙母文化,促进旅游发展,2007年2月10日梧州将举行“梧州龙母文化之旅暨龙母圣像揭幕”庆典活动。
梧州龙母庙位于梧州城北桂江水滨,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和清雍正年间曾两次重修。
从2005年9月开始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扩建后的龙母庙及龙母文化公园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增加主殿等新设施,建筑面积是原来的6倍,并新建38米高的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中国最高的龙母圣像等。
历经千年岁月的龙母庙,吸天地之精华,得龙母灵气之滋养,如今更加神圣,于和谐中彰显龙母文化之传世底蕴。
龙母出生在秦朝时期,龙母传说在两千多年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龙母庙是座最负盛名的龙庙。
随着龙母庙的出现,以神庙为载体的龙母文化,进一步得到发展和丰富,龙母的事迹和功德获得了更广泛的传颂。
历代的征战,征伐胜利,地方官员都把阴阳协调,雨泽丰收,平民百姓都把出入平安,添子进福看成为龙母庇佑、赐福。
这些都为历代皇权作为辅国安民,佑普天下之苍生的神佑。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龙母庙的选址和总体布局上得到充分体现。
此处集中国风水之大成,尤其由于此庙是龙母故乡庙,自古以来就传说它特别灵验。
北宋时的梧州知府陈执中就有“龙母庙灵神鬼集”之赞叹。
进入气势雄伟的山门,拾级而上,38米高的龙母圣像屹立眼前。
恢弘的龙母大殿,精致的钟鼓双楼,带着神秘色彩的龙母寝宫、厢房……到处是雕梁画栋,颇具我国南方古建筑风格。
此外梧州龙母庙的古建筑还兼备宋、明、清的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旅游价值,是研究南方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是探索古代百越民族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例证,是伟大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
挖掘龙母文化内涵,弘扬龙母精神,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充分展示梧州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
龙母庙一年有四大节庆:龙母开金库(农历正月二十一)、龙母诞(农历五月初八)、龙母得道诞(农历八月初一)、朝母节(农历十一月初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及其动画剧本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及其动画剧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5c85229ec3d5bbfc0a7438.png)
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及其动画剧本分析作者:李松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7期李松文化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书籍、影视、绘画作品以及动画都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为文化传播主体,分析通过动画剧本形式进行文化传播的潜在价值与可行性。
由于动画具有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等特点,可以有效表达传播主旨,而当今动画内容多种多样,历史、传说、神话都可以成为动画剧本的题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龙母文化就是来源于一个壮族神话传说,符合动画内容需求。
一、针对梧州龙母文化与动画剧本结合思路解析首先,梧州龙母文化符合动画剧本创设特质。
动画剧本的创设需要大量资料作为基础,应以真实性、客观性、丰富性、创造性为动画资料选取原则,而梧州龙母文化源于民间传说,其作为动画剧本素材本身就具有无限想象与创造空间,符合动画片展现形式“天马行空”的特质。
此外,由于梧州龙母文化历史资料较少,很多内容已无从考证,有利于给动画剧本在内容创设上极大的发挥空间。
其次,动画剧本传播特点适用于对梧州龙母文化主旨的宣传。
虽然,梧州龙母文化产生年代久远,但是在当代仍以非物质文化遗传形式将饱满的精神内涵被世人传承。
动画剧本传播具有直观、快速的特点,使得运用动画剧本形式不仅可以形象立体的再现传说中的爱情故事,更能将文化所要传承的价值观直观、清晰的展示在观看者面前,使得观看在生动的传说故事中流连忘返并产生共鸣,从而使梧州龙母文化主旨通过动画剧本传播形式达到传播目的。
最后,动画剧本传播带动梧州龙母文化衍生产业的发展。
梧州龙母文化发源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因梧州龙母文化被国家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区的规划设立,而通过动画剧本形式对梧州龙母文化的传播,将扩大该文化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步。
当今动画在流行后,其相关卡通形象通常会被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如《功夫熊猫》系列动画作品不仅被设计成卡通玩偶进行销售,更有相关游戏风靡网络,可见利用动画剧本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具有极大可行性。
梧州景点龙母庙作文
![梧州景点龙母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7de71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3.png)
梧州景点龙母庙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我去梧州龙母庙游玩的经历,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的旅程。
一到龙母庙的门口,我就被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给吸引住了。
那大门,又高又大,就像一个威严的巨人站在那里欢迎着大家。
门上面的雕饰特别精美,感觉每一个花纹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我站在门口,心里就想:“哇塞,这里面肯定藏着不少好玩的东西。
”走进龙母庙,就像走进了一个历史的大观园。
里面的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宽敞的庭院,地面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溜溜的,我都能想象到过去有多少人在这里来来往往。
庭院里种着一些古树,它们的枝叶就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的,在下面站着特别凉快。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东瞅瞅西看看,眼睛都快忙不过来了。
再往前走,就是龙母像所在的大殿了。
那龙母像可真是壮观啊!龙母端坐在那里,面容慈祥,眼神里透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她的身上穿着华丽的服饰,金光闪闪的,就好像真的是一位掌管着神奇力量的神仙。
周围的香雾缭绕,让整个大殿都充满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虔诚地拜祭龙母,嘴里还念念有词的。
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闭上眼睛,心里默默许愿,希望龙母能保佑我考试顺利,天天都能吃到冰淇淋(嘿这个愿望是不是很有趣呀)。
从大殿出来后,我沿着小路继续逛。
一路上有好多小亭子,亭子的柱子上也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龙在云间穿梭的,有花朵盛开的,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我忍不住伸手去摸了摸,感受着那种古朴的质感。
旁边还有一些小池塘,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几条小鱼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我想这些小鱼肯定是龙母的小宠物吧,每天在这充满灵气的地方生活,肯定特别幸福。
在龙母庙的角落里,还有一些关于龙母传说的壁画。
我站在壁画前,就像在看一本没有文字的故事书。
那上面画着龙母如何收养小龙,又如何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帮助百姓的故事。
看着这些壁画,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了龙母在风雨中为大家祈福,看到了百姓们在龙母的庇佑下过上好日子的场景。
广西梧州五大景点介绍
![广西梧州五大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446fe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4.png)
广西梧州五大景点介绍
广西梧州的五大景点介绍如下:
1.骑楼城-龙母庙景区:这是梧州的一个历史文化名胜区,由骑楼城和龙母庙两部分组成。
骑楼城是梧州的历史文化街区,保存了大量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
龙母庙则是为纪念传说中的龙母而建的庙宇,是梧州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
2.梧州白云山景区:位于梧州市区东北方,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山上有树木参天,晨雾弥漫,景色优美。
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梧州市区,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3.梧州李济深故居:这是梧州的一个历史人文景点,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济深的故居。
故居为青砖瓦房四合院,兼有中西建筑艺术,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
这里可以了解到李济深的生平和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
4.梧州中山公园:位于梧州市中心,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观光为一体的公园。
公园内有湖泊、花坛、亭台、雕塑等景观,还有梧州市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是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5.梧州玫瑰湖公园:这是一个以湖泊为主体的公园,园内山水相依,环境优美。
公园内有玫瑰园、植物园、动物园等景点,还有娱乐设施和餐厅等服务设施,是一个适合全家游玩的景点。
以上是广西梧州的五大景点介绍,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值得游客前去一探究竟。
梧州旅游项目发展调研报告
![梧州旅游项目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08c9a4f90f76c660371a31.png)
梧州旅游项目建设调研报告作者:刘玉磊项目建设一直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更是我市经济发展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谋划梧州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何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三年一工程”促进“东融”战略是我市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梧州在对接大湾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底蕴,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对助推生产要素从大湾区向我市有序流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重大旅游文化类项目在我市打造粤港澳后花园,提升我市形象,促进招商引资,深度融入珠三角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对我市重大旅游文化类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旅游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旅游工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梧州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迈进,各项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旅游重大项目投入、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市统筹重大项目来看,重大旅游项目投入由2009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17年50亿元,旅游人数从558.63万人增加到2017年2225.99万人,旅游收入从36.79亿元增加到245.75亿元。
今年,全市纳入市级统筹的旅游项目共11项,总投资达到137.8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的有骑楼城整修保护工程项目(骑楼城创5A景区项目)、梧州市江南森林公园、思良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和河东文化旅游新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这11个项目2018年年度计划投资15.9亿元,截止6月份,已经完成投资8.39亿元,年度总投资实现时间过半投资过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旅游项目缺乏针对性规划。
一是缺乏留住旅客2日游项目,比如市区内有骑楼城、白云山、中山公园和龙母庙等代表性旅游项目,由于缺少能够把这几个景区整合在一起的项目,各自单点发力,缺乏协同作战,使得旅游资源分散,旅游项目资金分散,产业聚集效应减弱,旅游品牌效应不强,也不能达到吸引游客在梧州有玩2-3天的目的。
促进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促进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33e842c850ad02de80419e.png)
节内容主要包括龙舟比赛、 历史文化研讨会、 经贸洽谈、 焰火
晚会 以及传统 的“ 龙母诞 ” 开诞仪式等, 吸引 了众多海 内外游 客前来游 览观光 。2 0 年, 0 4 龙母文化列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
Ke wo d : n MuCutr; u s Reo re v 1D n: u h uCi y rsLo g l e To r m s u csDe eo me tW z o t u i y
.
1 龙母文化 的内涵及独特价值
龙母是 西江流域供 奉的一个女性水神 。据 《 c 孝通祖庙 旧
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项 目, 同时隆重举行 了龙母文化保护工
程启动仪式 ,龙母像及龙母庙开光仪式 、龙母诞” 。 “ 、龙母开
金库” 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 近年来, 梧州市政府调动有关方 面 的积 极性,加 大了旅游景点景 区及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力
33以龙母文化为主题 和特 色的旅游纪念 品缺乏 .
梧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龙母文化 的故 乡, 但遗憾 的 是, 如此 珍贵独特的文化资源 , 至今未见 市面上销 售的旅游 商品对此有所反映。 梧州的各大景区要么根本不 卖旅游 纪念 品, 要么出售 的旅游纪念品普遍缺乏特 色和内涵 、 单调, 品种 大多为冰泉豆浆、 龟苓膏 、 包装简单的六堡茶 叶, 或者在 别的
i z o . we e ,t el a i g r l f o g u c l rl o rs p o u t h s ’ e n f l ly d b c u ema y p o l mss l e i s n wu h u Ho v r h dn oe o L n M u t a u im r d cs a n t e y p a e e a s n r b e t l x s e u t b ul i t
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038c97a0116c175f0e48f6.png)
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摘要】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梧州民俗文化目前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外来文化冲击、缺乏规范化引导等诸多挑战,因此,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民俗文化了解程度,做好梧州传统民俗的保护与弘扬、开发与利用工作,对激活千年古城的文化基因,进而推动梧州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一、前言(一)调查背景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江文化最早的一个文化中心,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之一。
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桂江交汇处,毗邻粤、港、澳,曾有广西“水上门户”的美誉。
早在百年前,梧州就依托着河内港的优势,乘“襟连两广,水控三江”的东风,成功转型为“百货出入之枢,商贾云集之地”。
因水而兴的百年商埠,有着鲜明的历史发展个性和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骑楼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龙母等宗教信仰文化传承久远、厚重奇特。
当前,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与关注,梧州这一座历史古城在这方面应该有着一种自觉。
但是,近年来梧州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于民俗遗产保护力度仍不够,开发利用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和资金投入,我市民俗遗产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优秀的民俗遗产,有效开发民俗文化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发展势必会有力推动梧州打造岭南山水文化名城的步伐,促进梧州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文明建设。
(二)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1日——2010年12月8日(三)调查地点梧州市三城区(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梧州“三县一市”地区(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四)调查目的梧州民俗不仅是活着的过去,也是未来的过去,更是现在梧州人民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愈益清晰看到梧州民俗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
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47b52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8.png)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心关于仪器维修服务的网上超 市采购项目成交公告
梧州市海汇办公设 备有限公司
\
2022-06-07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20 日 生成
4/10
(5)通信设备(1)
重点项目
梧州正英商贸有限 公司
\
TOP7
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心关于纸杯的网上超市采购项 目成交公告
梧州市丽泽商贸有 限公司
\
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TOP8 中心关于硒鼓的网上超市采购项
\
目成交公告
2022-12-27 2022-09-10 2022-09-17 2022-04-26 2022-05-17 2022-03-16 2022-09-12
梧州市丽泽商贸有 限公司
\
2022-04-22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二、采购效率
2.1 节支率分析
梧州文化采访报告
![梧州文化采访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f122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0.png)
梧州文化采访报告引言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广西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本次文化采访旨在深入了解梧州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以便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梧州独特的文化遗产。
一、梧州的历史沿革自古以来,梧州就是广西地区的历史文化重镇。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11年,汉朝时期就有人类在梧州地区居住。
梧州曾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汇处,对广西乃至华南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梧州市一直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在市区内,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和纪念碑,如西山古刹、南京街文化街区等。
这些古迹不仅展示了梧州的历史底蕴,也是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爱和传承。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梧州市设立了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维护工作。
同时,梧州市还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庙会、戏曲演出等,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了解传统文化。
三、梧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和手工艺等。
其中,梧州木鱼艺术是梧州市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
木鱼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梧州的木鱼艺术形式多样,有独奏、合奏等表演方式,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文化艺术奖项。
此外,梧州的锦绣花鼓表演也是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锦绣花鼓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舞蹈形式,通过鼓声和舞蹈来表达节奏和意境,富有动感和艺术价值。
四、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梧州市的人民热爱生活,注重休闲娱乐和保持身心健康。
梧州市的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经常可以看到人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或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梧州市的独特美食也是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梧州米粉、螺狮粉等,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此外,梧州市还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市内有多所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为培养各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结论通过本次梧州文化采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梧州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全国最高的龙母像在广西梧州落成
![全国最高的龙母像在广西梧州落成](https://img.taocdn.com/s3/m/7b57fbe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8.png)
全国最高的龙母像在广西梧州落成
佚名
【期刊名称】《广西经济》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2月10日,梧州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梧州龙母文化之旅暨龙母圣像揭幕庆典”活动,一座全国最高、达38米的龙母圣像屹立在山顶,扩建后的龙母庙以其恢弘的气势,精美的建筑风格吸引着八方游客。
经过投资5000多万元的龙母文化二期工程建设,现在的龙母庙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正殿、后殿、行宫、龟池、商场、停车场、龙母码头等设施。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和雍正年间均曾重修,是广西少有的保留宋代建筑特色的文物古迹,兼有宋、明、
【总页数】1页(P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1
【相关文献】
1.龙母信仰的历史发展--悦城龙母信仰研究之三 [J], 蒋明智
2.悦城龙母信仰的历史、现状与民众心态--悦城龙母信仰研究之一 [J], 蒋明智
3.悦城龙母信仰的特征--悦城龙母信仰研究之二 [J], 蒋明智
4.文登地区龙母传说与龙母信仰及其对农村孝文化建设的意义 [J], 王政军
5.西藏知不拉和浪母家果矽卡岩铜矿地质特征及驱龙-知不拉-浪母家果成矿系统的确定 [J], 王登芳;蒋宗洋;岳宁飞;路文;蒋光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州市龙母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及旅游开发状况调查报告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千年古城”的美称,悠久的历史,连绵的山峦,覆盖的水域,使得梧州富含了独特的地域及历史文化—龙母文化。
2011年5月29日,我们小组对梧州的龙母庙进行了一番深入细致的社会历史实践调查。
一、龙母的传说:
龙母是流传
于我国西江流域
民间的颇具特色
的一位女神。
《中
国神话传说》记
载:“秦始皇时
代,有两个传说,
一个是关于陷湖
的传说,一个是
关于龙母的传
说”。
传说龙母,
本姓温,其父温天瑞,其母梁氏,温生于周赦王二十五年(公元290年)农
历五月初八,出生在藤县水东街孝通
坊,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
温氏幼时因洪水被放在木盘漂流到广东悦城,被一姓梁渔翁救起并抚养成人。
传说有一天,温氏在溪边拾得一卵,里面生出五条小龙,经温氏细心养护,长大后放归大海。
从此,人们把温氏称作龙母。
龙母在五小龙的相助下,带领人民抗洪治水,让老百姓过上风调雨顺的日子。
二、梧州龙母庙的由来及概况:
后人为了纪念龙母,在西江流域建了无数的龙母庙,便也有了梧州气势磅礴的龙母庙。
梧州的龙母庙又称太庙,并没有梧州龙母是悦城龙母的母亲的意思,而是说梧州龙母庙的历史比较悠久罢了。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座落在景色秀丽的桂江岸边,枕山面水,輿地通泉,是一座真正的千年神庙。
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厢房、角亭组成。
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受毁损。
从1987年龙母庙重光以来,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赐福亭、放生亭、龙母素食馆等主要建筑。
2005年梧州市政府在原龙母庙的北面划出10.2公顷的土地作为龙母庙的扩建用地,总投资6000多万元。
使龙母庙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颠、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一年四季,龙母庙香火旺盛,龙母庆典活动不断,龙母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春天有“龙母开金库”、夏天有“龙母诞”、秋天有“龙母待道诞”、冬天有“朝母节”,前来龙母庙参拜的人群万头攒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中以龙母诞为之最。
梧州龙母庙是国家四A级景区,与龙母庙同时在2007
年成为国家四A级景区的广西景区有“乐业大石围天坑”、“百色起义纪念馆”、“靖西古龙山峡谷”、“德天跨国大瀑布”。
而广西十佳景区为“漓江”、“桂林乐满地”、“桂林二江四湖”、“北海银滩”、“德天瀑布”、“乐业大石围天坑”、“桂平西山”、“南宁青秀山”、“贺州姑婆山”、“钦州三娘湾”。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梧州龙母庙虽然有四A级景区的称号,但是在
其发展及宣传上仍有欠缺,游玩人数也有一点差距。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人们越来越喜欢自然
风景区,现代的都市人更喜欢与自然亲密接触,对历史文化的景区正逐步失去兴趣。
三、龙母庙景点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龙母庙目前在进行小规模的维修,体现龙母庙管理方对景区保护的重视。
但从我们小组的社会历史实践调查得出结论:龙母庙虽然在进行维修,但却忽视了对一些老问题的处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梧州龙母庙景区的形象。
我们小组发现的问题如下:
㈠据我们采访的一位带队导游反映,景区里游人游玩之后留下的垃圾太多,游人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甚至被游人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龙母庙管理方没有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进行整治。
㈡走在龙母庙的景区小路上,时常发现景区公物被破坏的现象,但龙母庙的管理方也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对景区公物进行修复。
(图中的供游人休息的石椅破损后无人修复)
四、龙母庙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㈠根据我们小组的现场采访得知,到龙母庙旅游的游客以梧州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居多,且这些游客多选择一日游或两日游为主,这说明梧州龙母庙的知名度小,管理方对龙母庙的宣传力度不够,广西区外对梧州龙母庙的了解比较少。
㈡龙母庙周边的为旅游而服务的酒店、旅馆、餐馆比较少,难以接待多数游客的到来,特别是远途的游客。
㈢梧州市内通往龙母庙的公交车辆较少,交通不便,也是导致游人较少的原因。
㈣在龙母庙工作的人员多数是一些中老年人,这些中老年人普通话说不好,有些工作人员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说。
他们
难以应对多数的外地游人,更不用说国外的游人了。
㈤龙母庙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导游,根据我们的采访得知带队来游玩的导游基本上是外地旅游团的。
五、对龙母庙景点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建议:
㈠在大景点进行维修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景区里小设施的维修与保护。
㈡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同时对游人乱仍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大处罚的力度。
㈢龙母庙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介加大对龙母庙的宣传,以吸引广西区内及区外的广大游客前来游玩。
㈣吸引开发商在龙母庙周边地区,在不影响周边居民及自然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建筑酒店、旅馆及餐馆。
㈤建议政府多开通一些通往龙母庙的公交车,特别是由汽车站、火车站通往龙母庙的公交车。
同时可以在高速公路两旁、市区、车站等地多挂一些宣传龙母庙的宣传牌。
㈥对龙母庙的工作人员进行普通话培训,以及必要的外语培训,同时要适当的招聘一些年轻的员工,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外地游人。
㈦龙母庙要适当地培养自己的导游。
还可以与广西区内区外的多家旅行社合作,打造“一条龙”式的旅游服务。
同时还可与一些高校的有关旅游方面的社团合作,开发大学生这一块旅游市场。
㈧利用梧州一年一度的国际宝石节,面向国内外的商家、游人加大对龙母庙的宣传。
同时利用梧州知名的龟苓膏,吸引梧州龟苓膏厂商的赞助,利用梧州龟苓膏的国际知名度来对梧州龙母庙进行宣传。
㈨可以出一本关于龙母事迹的连坏画册,介绍龙母的故事、龙母庙的历史,还可建一条关于龙母事迹的文化长廊,类似可参照《云南十八怪》、《刘三姐历史壁画》等。
㈩在龙母庙景点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梧州别具特色的龙母文化。
社会历史调查小组成员:
庞运龙、张兴毅、钟艳芬、
卢花水、农海晨、肖雪君、
吴秋婵。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三日(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