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

合集下载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分析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分析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分析的全部内容。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2017年1月目录1、网格背景 (3)2、指标统计 (4)3、测试效果图 (5)4、异常事件分析 (5)4。

1弱覆盖分析 (5)4.2重叠覆盖分析 (6)4.3 MOD3干扰分析 (7)4。

4 VOLTE掉话问题分析 (7)4。

5 CSFB质差问题分析 (8)4。

6 掉话分析 (9)4.7 CSFB未接通分析 (9)5、测试总结 (10)1、网格背景广州LTE商用两年时间小区数量从2014年初至目前从2000多个增长到35000多个,规模已远超运营10多年的GSM,案例网格站点数宏站加微小1542个站点,共4630个小区。

LTE D频段使用2575—2615MHz60M共3个频点,F频使用1880—1900MHz20M 共1个频点,E频使用2320—2370MHz40M共2个频点,充足的频率资源使得网络覆盖广、网内干扰少、系统容量大.2、指标统计LTE业务指标分析本次测试广度覆盖率达99.86%、深度覆盖率达93。

78%、SINR≥0 99。

83%,看出案例网格覆盖较好,干扰水平也较为理想。

下载速率54。

38Mbps,上传5。

1Mbps,数据业务速率良好,测试未出现掉线.本轮测试于2017年1月,属于建网后期,网格覆盖空洞已解决绝大部分,小区覆盖控制理想,宏站频率利用率较好,使网内干扰少,路测平均速率大部分已达50M以上。

广东移动广东移动TD-LTE无线、传输网络测试报告网络测试报告

广东移动广东移动TD-LTE无线、传输网络测试报告网络测试报告
TE基站,在每个基站的3个小区下均用一台LTE终端接入;
2.在不修改PTN保障和峰值带宽下,三终端并行进行下载业务测试记录各小区容量;
3.再将PTN接入环保障带宽设为40M,峰值带宽设为40M,记录各小区容量;
4.验证PTN接入环上的保障带宽是以均分的方式还是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给同一基站的各小区。
2、测试结果如下:
A、在不修改传输参数时在表1所示的小区下各接入一台UE终端,不间断进行下载业务,各小区下载速率如表2所示:
序号
小区名
峰值下载速率(mbps)
平均下载速率(mbps)
修改前
修改后
修改前
修改后
1
广州琶洲国际采购中心2-1WE1
91.8
10.3
67.5
8.4
2
广州琶洲国际采购中心2-1WE3
测试条件:
1.TD-LTE UE3部;路测软件3套;笔记本3个;下载测试服务器一台;
2.选取一室分站,TD-LTE系统工作在E频段,带宽20MHz,上下行时隙配置(1:3),特殊子帧配置(D:G:U=10:2:2);
3.查看TD-LTE基站所在的PTN接入环的QOS设置。确定TD-LTE基站所在的PTN接入环保障带宽设为40M,峰值带宽设为40M。
测试准备:
1.尽量选取站点空载时段进行测试;
2.尽量选用负载干净的传输PTN接入环。
测试选点:
本次测试选取广州琶洲国际采购中心的E频段站点广州琶洲国际采购中心2WE站点进行本次测试
本次测试选取的小区信息如下表1所示:
序号
小区名
CELLID
物理小区识别码
1
广州琶洲国际采购中心2-1WE1
1711961
93.8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质量数据业务测试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质量数据业务测试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质量数据业务测试报告中国移动通信网络质量数据业务测试报告(哈尔滨市)目录一、哈尔滨数据业务评估测试概述 (1)1.1结果汇总 (1)1.2测试指标及定义 (2)1.3测试方法 (5)1.4测试要求 (8)1.5测试设备 (10)1.6测试路线与选点 (11)1.7测试时间 (12)二、数据业务网络测试数据统计 (13)2.1移动GPRS/EDGE评估测试结果 (13)2.1.1 CQT测试结果 (13)2.1.2 DT测试结果 (15)2.1.2.1 C value图 (16)2.1.2.2 LLC ThroughPut DL图 (17)2.1.2.3 RLC ThroughPut DL图 (18)2.1.2.4 DL TimeSlot图 (19)2.2联通CDMA评估测试结果 (19)2.2.1 CQT WAP图铃下载成功率 (20)2.2.2 Kjava测试 (20)2.2.3 MMS测试 (20)2.2.4 SMS测试 (20)一、哈尔滨数据业务评估测试概述1.1 结果汇总注:以上表格内容为剔除网关、设备等因素后的结果。

点评:从上表可以看到移动整体指标比较理想。

与联通C网对比,在WAP 测试中,各项指标均优于联通C网;在MMS测试中,移动彩信各项指标优于联通C网;短信测试指标上,移动发送成功率和发送时与联通C网持平;在KJA V A 测试指标上,移动百宝箱下载成功率与联通神奇宝典持平。

1.2测试指标及定义GPRS-CQT指标定义:(1) GPRS附着成功率: GPRS成功Attach次数/总尝试次数×100%。

GPRS附着成功指在手机发出GPRS Attach Request后在15秒钟内收到GPRS attach accept 信令。

(用测试终端及测试软件)。

(2) 平均附着时间:各次attach成功的时间相加/成功attach的次数。

(用测试终端及测试软件)。

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

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

综合实验报告—LTE学号:姓名:日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实验1 LTE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实验目的:1. 掌握LTE无线接入网的网元名称及其作用。

2. 掌握实验中各网元的线缆名称及其作用。

实验内容:1. 完成一个LTE无线接入网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

实验要求:1. 完成大型城市万绿市A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

实验步骤:设备配置步骤如下:1.单击仿真平台中的“设备配置”按钮,然后选择仿真场景中的某站点机房。

2.添加设备:包括BBU、RRU、ANT、PTN、ODF、GPS。

3.连接RRU和ANT。

ANT1连接到RRU1,使用“天线跳线”,将ANT1左边1脚和RRU的1脚,同理将对应的4脚连接起来。

因为默认使用的是2×2的天线模式。

注意相互对应,不能连串。

4.连接RRU和BBU。

使用“成对LC-LC光纤”,把TX0-RX0~TX2-RX2与RRU1~RRU3对应连接起来。

5.连接BBU和GPS。

使用“GPS馈线”,一端将馈线与GPS连接,另一端连接到BBU的IN口。

6.连接BBU与PTN。

使用“成对LC-LC光纤”,点击设备指示图里的BBU,将光纤接到BBU的TXRX端口上,另一端连接到设备指示图里的PTN设备槽位1的GE1端口上。

7.连接ODF和PTN。

单击ODF进入到ODF架内部,使用“成对LC-FC光纤”,将某市站点机房和该市汇聚机房连接起来。

这里要使用两对LC-FC线,分别连接到PTN的端口3和4口上。

至此,该市某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就完成了,从“设备指示图”中可观察到设备间的连接情况。

设备之间连接关系表图 3-1 万绿市核心网设备配置接口使用情况万绿市A站点机房设备配置表3-3 万绿市A站点机房设备配置设备本端接口对端接口线缆BBUwl-RAN_BBU_TX/RX wl-ACC-A_PTN1_1_4×GE_1成对LC-LC光纤wl-RAN_BBU_TX0/RX0wl-RAN_RRU1_OPT1成对LC-LC光纤wl-RAN_BBU_TX1/RX1wl-RAN_RRU2_OPT1成对LC-LC光纤wl-RAN_BBU_TX2/RX2wl-RAN_RRU3_OPT1成对LC-LC光纤思考题:1.如何删除配置错误的设备答:要对某个机架进行操作,则可鼠标点击该机架,之后可对改机架中的设备进行添加或者删除。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LTE网络优化分析报告2017年1月目录1、网格背景 (3)2、指标统计 (3)3、测试效果图 (4)4、异常事件分析 (5)4.1弱覆盖分析 (5)4.2重叠覆盖分析 (5)4.3 MOD3干扰分析 (6)4.4 VOLTE掉话问题分析 (7)4.5 CSFB质差问题分析 (8)4.6 掉话分析 (8)4.7 CSFB未接通分析 (9)5、测试总结 (10)1、网格背景广州LTE商用两年时间小区数量从2014年初至目前从2000多个增长到35000多个,规模已远超运营10多年的GSM,案例网格站点数宏站加微小1542个站点,共4630个小区。

LTE D频段使用2575-2615MHz60M共3个频点,F频使用1880-1900MHz20M 共1个频点,E频使用2320-2370MHz40M共2个频点,充足的频率资源使得网络覆盖广、网内干扰少、系统容量大。

2、指标统计LTE业务指标分析本次测试广度覆盖率达99.86%、深度覆盖率达93.78%、SINR≥0 99.83%,看出案例网格覆盖较好,干扰水平也较为理想。

下载速率54.38Mbps,上传5.1Mbps,数据业务速率良好,测试未出现掉线。

本轮测试于2017年1月,属于建网后期,网格覆盖空洞已解决绝大部分,小区覆盖控制理想,宏站频率利用率较好,使网内干扰少,路测平均速率大部分已达50M以上。

3、测试效果图信号电平RSRP下行速率图4、异常事件分析4.1弱覆盖分析广州中山五路缺覆盖导致SINR差【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在广州中山五路由南往北行驶至北京路附近时,SINR质差。

【问题分析】测试车辆在广州中山五路由南往北行驶,当行驶至北京路路口时,由于该路段缺乏站点覆盖,且周围站点由受到楼层阻挡,在该路段覆盖不强,因此该路段由于SINR质差是由弱覆盖导致。

【解决方案】推动规划新建站点广州福海洲与北京路交广州路(微小M)D-LH的单优入网。

4.2重叠覆盖分析滨海路重叠覆盖SINR差【问题描述】滨海路与空港前街附近质差【问题分析】滨海路与空港前街路口周围缺乏主导覆盖,该路段存在广州中海D-LH-3(PCI:116),广州文化广场D-LH-2(PCI:356),广州海信广场D-LH-3(PCI:478)三个小区信号,且同为模组2,mod3干扰较严重。

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要求

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要求

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要求第一篇: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要求南京邮电大学综合实验报告— LTE学号:姓名:日期:此处写学号手写此处写姓名手写此处写实验日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实验1 LTE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LTE无线接入网的网元名称及其作用。

2.掌握实验中各网元的线缆名称及其作用。

实验内容:1.完成一个LTE无线接入网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

实验要求:1.完成大型城市万绿市A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

(后面实验,手写部分,与实验1相同。

)实验步骤:手写(填写实验步骤)设备之间连接关系表手写思考题:手写1.如何删除配置错误的设备?2.如果RRU与天线的连接接反,会产生什么结果? BBU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3 无线射频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4 LTE核心网设备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5 MME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6 SGW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7 PGW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8 HSS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9 故障排查-LTE网络附着不成功(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总结手写第二篇: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测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号:车辆11姓名:刘娟娟学号:2110105001第三篇:TMT外贸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定稿)《外贸仿真实验》学习总结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姓名:一、实习概述(一)实验时间本次实习时间从2012年9月22日至2012年11月22日(二)实验地点本次实习的地点采用集中的方式,有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由同一时间进行模拟操作(三)实验内容根据相关的国际法律与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贸易实践,以出口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模拟设定的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检通关、保险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

大学校园LTE网络对标测试分析报告.doc

大学校园LTE网络对标测试分析报告.doc

LTE网络大学校园对标测试分析报告1概述本次对标测试,主要针对惠山职教中心,通过校园内外DT测试评估校园总体覆盖水平,通过对宿舍楼、教学楼等楼宇内CQT测试评估深度覆盖水平。

惠山职教中心位于钱藕路与新藕路交口处,如下图所示:图1-1 无锡惠山职教中心位置图目前惠山职教中心校园内外DT下载速率测试指标好于移动的,平均下载速率为25M,大于移动的15M,校园内的RSRP和SINR指标要比移动的差。

目前校内的电器实训楼、机电实训楼、食堂、餐饮中心、教师宿舍1栋、教师宿舍2栋以及图书馆都没有安装室分系统,其中电器实训楼和食堂的下载速率比移动的差。

教学楼、宿舍楼和行政楼安装有室分系统。

2校园DT指标覆盖情况2.1DT测试主要指标:高校名称分类平均RSRP平均SINR平均下载速率RSRP>-105dBm的比例SINR>-3dB的比例覆盖率下载速率>12Mbps无锡惠山职教中心电信-81.48 6.9 25405.76 100.00% 95.61% 95.61% 85.85% 移动-76.8 12.46 15232.24 99.96% 99.64% 99.60% 51.95%2.2RSRP整体覆盖情况:图2-1电信RSRP覆盖图图2-2移动RSRP覆盖图从以上可以看出,惠山职教中心电信的RSRP要比移动的差。

主要是由于校园外靠河边的那一段路比移动的差很多。

2.3SINR整体覆盖情况:图2-3电信SINR覆盖图图2-4移动SINR覆盖图从以上图可以看出,惠山职教中心电信的SINR要比移动的稍差,主要是由于电信的RSRP覆盖要差于移动的导致。

2.4PDCP下载速率整体情况:图2-5电信PDCP下载速率图图2-6移动PDCP下载速率图惠山职教中心校园内外电信的PDCP下载速率整体比移动的好很多。

3校园CQT测试指标下表为CQT测试指标汇总:惠山职教中心对标测试CQT指标统计0926.3.1教学楼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学楼4栋的下载速率比移动差,但是SINR指标比移动的好很多,经分析发现,教学楼4栋的室分RRU为机电大楼2F东边楼梯口_室分_1,PCI为482,查询该小区的实时用户发现共有16个用户,从而导致速率较差。

lte终端类测试报告(范本)

lte终端类测试报告(范本)

lte终端类测试报告‎lte终端类测试报‎告‎篇一:‎LTE终端专题测试‎报告--IPHNE ‎5S(港版破解) L‎T E终端专题测试报告‎--IPHNE 5‎S(港版破解)‎一、测试总结 4‎G网络商用后,存在明‎显缺陷的4G终端进入‎市场,必然会造成用户‎感知较差并引发大量投‎诉,所以需要在4G网‎络放号前对终端进行大‎量的模拟测试。

此次测‎试参考集团下发的CS‎F B机测试规范《LT‎E终端业务评估体系‎(CSFB分册)》,‎从基本功能、基本性能‎和CSFB功能等多个‎方面对港版破解iPh‎n e5S A1530‎进行了全面测试。

经过‎测试,我们发现以下问‎题:注:‎本次测试仅对测‎试使用的IPhne ‎5S及本次使用的版本‎有效(产品:‎I Phne5S A1‎530;型号:‎MF352ZP/A‎;序列号:C‎37LV4CFRC4‎;IMEI:‎3586890591‎01699;运营商:‎中国移动1‎ 5.5;iS版本‎:7.0.4‎(11B554a))‎通过多种场景、多种‎组合的功能验证测试和‎网络性能测试,发现I‎P hne5S A15‎30手机适用移动网络‎后在主要功能、网络性‎能、增值业务、互操作‎及用户感知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技术人员‎对软硬件版本进一步改‎进优化,排除设计缺陷‎,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移‎动对于4G终端各方面‎严格的要求。

‎二、终端配置 iP‎h ne5S A153‎0(16GB)终端配‎置参数:图‎1iPhne5S配置‎参数从iPhne5‎S终端参数来看,手机‎属于新上市高端配置终‎端,同时支持GSM、‎C DMA和FDD-L‎T E三种网络模式。

i‎P hne5S A15‎30终端升级变多模,‎增加支持TD-SC‎D MA和TD-LTE‎两种中国移动网络模式‎,但不支持IFI功能‎,手机使用最新iS ‎7.0.4系统‎。

三、测试‎内容1、基‎本功能 iPhne5‎S A1530终端基‎本功能测试包括LTE‎显示测试、语音电话设‎置、菜单网络设置、业‎务指示、呼叫方式及通‎话记录、图像、音频、‎视频格式支持、电池告‎警、通讯录操作、蓝牙‎功能、SIM 卡和电平‎信号接收测试等。

LTE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LTE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LTE网络DT/CQT测试分析报告(xxxxx市)版本号: 1.02014年11月05日.1 概述本次测试总的覆盖率98.25%,建立成功率98.56%,出现掉线率1.53%,下行APP平均吞吐率47.34Mbps ,上行APP平均吞吐率36.42Mbps SINR优良比98.52%。

⏹下面为本次测试范围;测试范围:东至人民东路,西至火车站,南至高新区、北至大学城等区域。

⏹测试方法及终端测试软件采用:Accuver XCAL 路测软件测试终端:FDD采用中兴MF821(数据卡),;TDD采用华为E392U(2.6G)/MF91S(1.9G)。

测试方式:登录服务器15S;失败5S,下载/上传300S.间隔15S。

.2 测试结果DT测试整体指标:测试时间:10月10号-10月15号(1)城区DT测试总指标情况 测试指标表:.3 FDD指标分析3.1 覆盖分析.3.1.1 LTE-FDD下载覆盖下载覆盖率为87.46%.3.1.1.1下载RSRP轨迹图No. Range Count PDF1 x < -105 132393 11.71%2 -105 <= x < -95 233118 20.62%3 -95 <= x < -85 296194 26.20%4 -85 <= x < -75 311960 27.60%.3.1.1.2下载SINR轨迹图No. Range Count PDF CDF1 x < -3 11923 1.05% 1.10%2 -3 <= x < 0 19298 1.71% 2.80%.3.1.2 LTE-FDD上传覆盖率上传的覆盖率为87.46%.3.1.2.1上传RSRP轨迹图.3.1.2.2上传SINR轨迹图1 x < -3 17388 1.50% 1.50%.3.1.3 覆盖重叠层数分析层数覆盖图.3.1.4 单站覆盖分析过远站超过2公里覆盖示意图:超过2KM覆盖站点列表:3.2容量分析3.2.1按单站统计速率基站平均吞吐量平均速率为0-4Mbps eNB-ID的列表:序号eNB-ID 经度纬度1 779932 112.248 21.19262 880400 112.2867 22.065553.2.2按区域统计速率3.3质量分析3.3.1LTE下行吞吐率下行APP层吞吐率轨迹图:3.3.2LTE 上行吞吐率3.3.3SINR 与APP 吞吐量趋势统计 SINR 与APP 下载吞吐量趋势统计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SINR 在大于-3时,APP 吞吐量都在4Mbps 以上,当SINR 到了10以后,APP吞吐量的趋势较为平稳。

LTE移动通信系统实训

LTE移动通信系统实训

摘要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长期演进项目,兼容目前的3G通信系统并对3G演进。

它具有高传输速率、高传输质量和高移动性的特性。

3GPP在工作计划中写入了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了未来在20MHz带宽上达到瞬时峰值下行100Mbps以及上行50Mbps的目标。

通过LTE 网络规划实训实训项目、基站概预算设计实训、LTE基站单站硬件配置与组网实训、LTE全网规划与组网实训、LTE单站配置实训、LTE规划模式多基站组网实训掌握LTE基站的规划。

关键词:长期演进,OFDM,基站目录1 LTE简介 (1)1.1LTE无线络系统结构 (1)1.2LTE主要技术特点 (2)1.3LTE中的无线接入技术 (3)2 LTE 网络规划实训 (7)2.1实验目的 (7)2.2实验内容 (7)2.3实验过程 (7)2.4数据配置 (7)3 LTE 基站概预算设计实训 (9)3.1实验目的 (9)3.2实验内容 (9)3.3实验过程 (9)3.4数据配置 (9)4 LTE 基站单站硬件配置与组网 (10)4.1实验目的 (10)4.2实验内容 (10)4.3实验过程 (10)4.4数据配置 (11)5 LTE全网规划与组网实训 (12)5.1实验目的 (12)5.2实验内容 (12)5.3实验过程 (12)5.4数据配置 (13)6 LTE 单站配置实训 (15)6.1实验目的 (15)6.2实验内容 (15)6.3实验过程 (15)6.4数据配置 (16)结语 (18)参考文献 (19)1 LTE简介1.1LTE无线络系统结构LTE:Long term evolution 意即长期演进。

3GPP的无线接入技术,如HSDPA 和增强上行等技术将在几年内具有非常高的竞争力;但为了在更长的一个时间,比如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保持这种竞争力,需要考虑无线接入技术的一个长期的演进。

LTE实训报告(word文档良心出品)

LTE实训报告(word文档良心出品)

成绩___________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移动通信综合实训报告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制、实验题目LTE 无线侧综合实验二、 实验目的1•熟悉LTE 网络结构2. 了解和学习华为eNodeB 设备DBS3900系统功能3. 掌握华为TDD-LTE 的eNodeB 数据配置方法 4•获得通信网络工程的实际应用技能三、 实验内容弼元曙息 所博星站名称円也址 摘码 R R U f f i带占下行频宜上行帝亮下行帯宽51端口$—一—丄riG i ■巧v u 』 址比 A居ctx居 amiUn nHL〔乐n ne-ncdabRRU315l-1a-1 輛0鈕50 0勺 0.0^0.0FThM no.no.r 255.255.2^.0 bo□MC^1 172,1M 1(255.255.2^.0 *6.0 毗SGW-1 135 135 1; 2SS.2SS.2^.O bd $ D boMWE^I 134 134 用 255.255.2f^.0 bo•u 1勺(X>0enodebUI.1 PT 110.11Q.r255.2M.2M.Qsnodeb L0BP enodeb FANenodeb UFEU e-nodebUPEU编号类型 客称 慟S 备 荀殳番 单模光纤 Line(1-2) RRU3151J BBU-1 育溼网绒 Line(2-3) B8U-1 PDM ffiB 网结PTN-1 OMCM 直通网线5時} PTN-1 MME-1育i 宙网纟电LijwC3-5) PTN-1SGW-t源设备端【宿i 殳备端口5■&r勺°13_iavN3=9v_id>i9vaH9 丄IMS1seod9=3d 人丄lAins'HO 13_iavsia=xdi/\ins>iH9 13_iavsia=xii/\ins>iH9丄丄HdXVI/\l'0=3 丄mBOOSSHXVIAl '0009=^3 丄Nl 日H ©QH丄日日O 丄3 2 匸HHdlHO 丄3 '0001=丄INIO 丄3 1000C=XVI/\IOld 1OOOL=NII/\IO!d ‘0002 丄BOdOOl 13_iaVSia=9V_ld93Sdl9O_IO3S 1..0000..=dl90_l93S13_iavsia=9v_id93Sdioo_i '..eo HO HO i L^dioon '.aiAiiAi oi..=aidi9isis 19=NS1o=Nds 1O=NO :dioisisaav 二丄ddl丄SI !..9l/\io Ol..=ldOS3a '09=Tm3cl 1..L 0H 0H 0H..=dOHlX3N(dOH丄X3N=3d人丄丄3 '..o'ggs ggs gg乙尸MSHIAI丄SG'“91/001/001/况x=di丄SG1advoa_3sva=丄日s (9=NS(o=Nds 1O=NO:iddi aav:H M9S Ol..=ldOS3a '09=Tm3cl 1..L 0H 0H 0H..=dOHlX3N(dOH丄X3N=3d人丄丄3 '..o'ggs ggs gg乙尸MSHIAI丄SG loi/9£i/9£i/*x=di丄SG1advoa_3sva=丄日s (9=NS(o=Nds 1O=NO:iddi aav !..3I/\II/\I Ol..=ldOS3a '09=Tm3cl 1..L 0H 0H 0H..=dOHlX3N(dOH丄X3N=3d人丄丄3 '..o'ggs ggs gg乙尸MSHIAI丄SG丄SG1advoa_3sva=丄日s (9=NS(o=Nds 1O=NO:iddi aav乙尸MSHIAI '..eoHOHOH.^di 1o=Nd 'H丄日=丄d 1advoa_3sva=丄日s (9=NS(o=Nds 1O=NO :diA3a aav !_i_ind=x3_idna (8=丄ciymzi 丄13so_io=9d 13_iavsia=Axoddddv1|/\IOOL=a33dS '0091=0丄l/\l'3mclcl00=Hcl 10=NdadVOa_3SVa=丄日S (9=NS (0=NdS 10=N9 :ldOdH丄m GGH :3I/\II 丄二mGOIAION人S'lO :3aOI/\ION人S>HO 丄mS :o丄nv=3aoi/\i ^aoiAi^no 丄ms ^=|dd 1Sd9=3aOI/\l10S=N3_l_3_iaV9 1_IVIXVO9=3dA13_iaV9(9=NS(0=NdS 10=N9 10=N9 :Sd9 GGH ^=i/\inNxi 'i^riNXd 1_ia1os=a_iHdH 丄IAIIH 1oe=a_iHdH 丄003di/\nH 1N0=MS90ddl/\l_IV ,”U!X产N3 'DddlAl^d '0=Sd 10=N9d(>1Nnd丄二cLL '0=NS (09=NdS10=N9 :Add GGH :8'6=dO(0=NdH NNSH(0=NdSH 10=N9H IdOdlVOOI^V ‘NIHHgLL '0=N6J :NIVHOndd GGH "ada dsa :NVd=丄日(9L=NS(0=NdS 10=N9 :G3日GGH HCLL=I/\IM 1daa_l=丄日2=NS(0=NdS 10=N9 :G3日GGH !n3dn=丄日‘6匸NS(0=NdS 10=N9 :G3日GGH !n3dn=丄日a=NS (o=Nds 1O=NO :ada aav :丄dl/\in=丄日(9=NS(0=NdS 10=N9 :G3日GGH :OOL=oe丄7=PI」oiE」edouo 1 |,=p|eejv6u!>|oej丄:VldOlVd3dON9 aav :.Z0..=ou|/\| '“09仏=ooi/\l 1AdVI/\lldd_dOlVd3dON9=9dAiJOjejadou9 ^xjAo^eujeNJOjejedouo 1 L=P|JO;ejedou3dOlVd3dON9 aav "a3aON3 丄SI !idd9=nooo丄03d '..DAAo^Noiivoon 13in_oo6esaa=3dAiaN3 1ioi=aia3aoN3 :a3aoN3 aoi/\i•伞iMSf嫌SWITCHBACKHBNUM=10, TSACK=200, CNOPERATORID=1;ADD MME: MMEID=0, FIRSTSIGIP="134.134.134.10", FIRSTIPSECFLAG=DISABLE, SECSIGIP="0.0.0.0", SECIPSECFLAG=DISABLE, LOCPORT=3000, CNOPERATORID=1, MMERELEASE=Release_R8;ADD S1SERVIP: CN=0, SRN=0, SN=6, S1SERVIPID="TO SGW", S1SERVIP="110.110.110.3", IPSECFLAG=DISABLE, PATHCHK=DISABLE, CNOPERATORID=1;ADD SGW: SGWID=0, SERVIP1="135.135.135.10", SERVIP1IPSECFLAG=DISABLE, SERVIP2="0.0.0.0",SERVIP2IPSECFLAG=DISABLE, SERVIP3="0.0.0.0", SERVIP3IPSECFLAG=DISABLE, SERVIP4="0.0.0.0",SERVIP4IPSECFLAG=DISABLE, CNOPERATORID=1;ADD OMCH: FLAG=MASTER,IP="110.110.110.3", MASK="255.255.255.0", PEERIP="172.100.100.16",PEERMASK="255.255.255.0", BEAR=IPV4, CN=0, SRN=0, SN=6, SBT=BASE_BOARD, BRT=NO;ADDVLANMAP:NEXTHOPIP="110.110.110.1", MASK="255.255.255.0", VLANMODE=SINGLEVLAVNL,ANID=100, SETPRIO=DISABLE;ADD SECTOR: SECN=0, GCDF=DEG, LONGITUDE=0, LATITUDE=0, SECM=NormalMIMO, ANTM=1T1R,COMBM=COMBTYPE_SINGLE_RRU, SECTORNAME="SHANQU", ALTITUDE=25, UNCERTSEMIMAJOR=3, UNCERTSEMIMINOR=O3,RIENTOFMAJORAXIS=0U,NCERTALTITUDE=3C, ONFIDENCE=0O, MNIFLAG=FALSEC, N1=0, SRN1=60, SN1=0, PN1=R0A;ADD CELL: LocalCellId=0, CellName="CYTX", SectorId=0, CsgInd=BOOLEAN_FALSE, UlCyclicPrefix=NORMAL_CP, DlCyclicPrefix=NORMAL_CP, FreqBand=39, UlEarfcnCfgInd=NOT_CFG, DlEarfcn=38250, UlBandWidth=CELL_BW_N100, DlBandWidth=CELL_BW_N100, CellId=0, PhyCellId=99, AdditionalSpectrumEmission=1, FddTddInd=CELL_TDD, SubframeAssignment=SA2, SpecialSubframePatterns=SSP5, CellSpecificOffset=dB0, QoffsetFreq=dB0, RootSequenceIdx=1, HighSpeedFlag=LOW_SPEED, PreambleFmt=0, CellRadius=10000, CustomizedBandWidthCfgInd=NOT_CFG, EmergencyAreaIdCfgInd=NOT_CFG, UePowerMaxCfgInd=NOT_CFG, MultiRruCellFlag=BOOLEAN_FALSE, CPRICompression=NO_COMPRESSION;ADD CELLOP: LocalCellId=0, TrackingAreaId=1, CellReservedForOp=CELL_NOT_RESERVED_FOR_OP, OpUlRbUsedRatio=25, OpDlRbUsedRatio=25;ACT CELL: LocalCellId=0;第二次数据:编号类型名称源设帚源设帚端匚官设帚端口r1单複光纤Lin 贸42)RFtU3159eBSU-1Tr12单複光纤Line(2-3>BBU-1PTN-1F13单模光纤Line(3^7)PTM-1MWIE-1r u单複光纤LiriQ0 呵PTN-1SGW-1r2705绣Line(3-S^PTN-1OMC-1r32网元信息所凰基站客称IP地址Se RRU频詣主T行频点上行帝熒下行帚贲s佛口昌XzPThl-1110 110.1^65.265.2^ 0 b o bo b』T) CYU RRU315Be^fad创0^8350 0OMC-1172 100.1(266.255.2^.0bo do toSGW-1135卡5.1仙皈2阪2® 0bo bo do©MME-1134 134.1 : 255.25 5.2?i) 0 —©0ho凶00 CYTX UMPT110 110.V 255.255.255.0^900110.110.r255.255,255.0CYR LBBF>勺CYTX FANr10CYTX UPEUr11CYTX UPEU数据脚本:MOD ENODEB: ENODEBID=101, NAME="CYTX", ENBTYPE=DBS3900_LTE, LOCATION="CYYFL", PROTOCOL=CPRI; LST ENODEB:;ADD CNOPERATOR: Cn Operatorld=1, CnO peratorName="CYTX", Cn OperatorType=CNOPERATOR_PRIMARY, Mcc="460", Mn c="04";DD CNOPERATORTA: Tracki ngAreald=O, CnO peratorId=1, Tac=123;ADD BRD: CN=0, SRN=0, SN=6, BT=UMPT;ADD BRD: CN=0, SRN=0, SN=2, BT=LBBP, WM=TDD;ADD BRD: CN=0, SRN=0, SN=16, BT=FAN;ADD BRD: CN=0, SRN=0, SN=18, BT=UPEU;ADD BRD: CN=0, SRN=0, SN=19, BT=UPEU;ADD RRUCHAIN: RCN=0, TT=CHAIN, AT=LOCALPORT, HCN=0, HSRN=0, HSN=2, HPN=0, CR=9.8;RRU31SGW-1ADD RRU: CN=0, SRN=60, SN=0, TP=TRUNK, RCN=0, PS=0, RT=MRRU, RN="YFRRU", ALMPROCSW=ON, ALMPROCTHRHLD=30, ALMTHRHLD=20, RS=TDL, RXNUM=8, TXNUM=8;ADD GPS: GN=0, CN=0, SRN=0, SN=6, CABLETYPE=COAXIAL, CABLE_LEN=20, MODE=GPS, PRI=4;SET CLKMODE: MODE=AUTO;SET CLKSYNCMODE: CLKSYNCMODE=TIME;ADD ETHPORT: CN=0, SRN=0, SN=6, SBT=BASE_BOARD, PN=1, PA=FIBER, MTU=1500, SPEED=100M,ARPPROXY=DISABLE, FC=CLOSE, FERAT=10, FERDT=8, DUPLEX=FULL;ADD DEVIP: CN=0, SRN=0, SN=6, SBT=BASE_BOARD, PT=ETH, PN=1, IP="110.110.110.3", MASK="255.255.255.0";ADD IPRT: CN=0, SRN=0, SN=6, SBT=BASE_BOARD, DSTIP="134.134.134.10", DSTMASK="255.255.255.0",RTTYPE=NEXTHOP, NEXTHOP="110.110.110.1", PREF=60, DESCRI="TO MME";ADD IPRT: CN=0, SRN=0, SN=6, SBT=BASE_BOARD, DSTIP="135.135.135.10", DSTMASK="255.255.255.0",RTTYPE=NEXTHOP, NEXTHOP="110.110.110.1", PREF=60, DESCRI="TO SGW";ADD IPRT: CN=0, SRN=0, SN=6, SBT=BASE_BOARD, DSTIP="172.100.100.16", DSTMASK="255.255.255.0",RTTYPE=NEXTHOP, NEXTHOP="110.110.110.1", PREF=60, DESCRI="TO OMC";ADDS1SIGIP: CN=0, SRN=0, SN=6, S1SIGIPID="TO MME", LOCIP="110.110.110.3", LOCIPSECFLAG=DISABLE, SECLOCIP="0.0.0.0", SECLOCIPSECFLAG=DISABLE, LOCPORT=2900, RTOMIN=1000, RTOMAX=3000, RTOINIT=1000, RTOALPHA=12, RTOBETA=25, HBINTER=5000, MAXASSOCRETR=10, MAXPATHRETR=5, CHKSUMTX=DISABLE, CHKSUMRX=DISABLE, CHKSUMTYPE=CRC32, SWITCHBACKFLAG=ENABLE, SWITCHBACKHBNUM=10, TSACK=200, CNOPERATORID=1;ADD MME: MMEID=0, FIRSTSIGIP="134.134.134.10", FIRSTIPSECFLAG=DISABLE, SECSIGIP="0.0.0.0",SECIPSECFLAG=DISABLE, LOCPORT=2900, CNOPERATORID=1, MMERELEASE=Release_R8;ADD S1SERVIP: CN=0, SRN=0, SN=6, S1SERVIPID="TO SGW", S1SERVIP="110.110.110.3", IPSECFLAG=DISABLE, PATHCHK=DISABLE, CNOPERATORID=1;ADD SGW: SGWID=0, SERVIP1="135.135.135.10", SERVIP1IPSECFLAG=DISABLE, SERVIP2="0.0.0.0",SERVIP2IPSECFLAG=DISABLE, SERVIP3="0.0.0.0", SERVIP3IPSECFLAG=DISABLE, SERVIP4="0.0.0.0",SERVIP4IPSECFLAG=DISABLE, CNOPERATORID=1;ADD OMCH: FLAG=MASTER, IP="110.110.110.3", MASK="255.255.255.0", PEERIP="172.100.100.16",PEERMASK="255.255.255.0", BEAR=IPV4, CN=0, SRN=0, SN=6, SBT=BASE_BOARD, BRT=NO;ADDVLANMAP:NEXTHOPIP="110.110.110.1", MASK="255.255.255.0", VLANMODE=SINGLEVLAVNL,ANID=100,SETPRIO=DISABLE;MODVLANMAP:NEXTHOPIP="110.110.110.1", MASK="255.255.255.0", VLANMODE=SINGLEVLAVNL,ANID=1011,SETPRIO=DISABLE;ADD SECTOR: SECN=0, GCDF=DEG, LONGITUDE=0, LATITUDE=0, SECM=NormalMIMO, ANTM=8T8R,COMBM=COMBTYPE_SINGLE_RRU, SECTORNAME="SEC1", ALTITUDE=25, UNCERTSEMIMAJOR=3, UNCERTSEMIMINOR=O3,RIENTOFMAJORAXIS=0U,NCERTALTITUDE=3C, ONFIDENCE=0O, MNIFLAG=FALSEC, N1=0, SRN1=60, SN1=0, PN1=R0A, CN2=0, SRN2=60, SN2=0, PN2=R0B, CN3=0, SRN3=60, SN3=0, PN3=R0C,CN4=0, SRN4=60, SN4=0, PN4=R0D, CN5=0, SRN5=60, SN5=0, PN5=R0E, CN6=0, SRN6=60, SN6=0, PN6=R0F, CN7=0, SRN7=60, SN7=0,PN7=R0G, CN8=0, SRN8=60, SN8=0, PN8=R0H;ADD CELL: LocalCellId=0, CellName="CYTX_TEST_01", SectorId=0, CsgInd=BOOLEAN_FALSE, UlCyclicPrefix=NORMAL_CP, DlCyclicPrefix=NORMAL_CP, FreqBand=39, UlEarfcnCfgInd=NOT_CFG, DlEarfcn=38350, UlBandWidth=CELL_BW_N100, DlBandWidth=CELL_BW_N100, CellId=0, PhyCellId=112, AdditionalSpectrumEmission=1, FddTddInd=CELL_TDD, SubframeAssignment=SA0, SpecialSubframePatterns=SSP5, CellSpecificOffset=dB0, QoffsetFreq=dB0, RootSequenceIdx=156, HighSpeedFlag=LOW_SPEED, PreambleFmt=0, CellRadius=10000, CustomizedBandWidthCfgInd=NOT_CFG, EmergencyAreaIdCfgInd=NOT_CFG, UePowerMaxCfgInd=NOT_CFG, MultiRruCellFlag=BOOLEAN_FALSE, CPRICompression=NO_COMPRESSION;ADD CELLOP: LocalCellId=0, TrackingAreaId=0, CellReservedForOp=CELL_NOT_RESERVED_FOR_OP,OpUlRbUsedRatio=25, OpDlRbUsedRatio=25;ACT CELL: LocalCellId=0;四、故障处理及分析1 、首先要了解清楚各单板的功能及其接口,注意是电接口还是光接口,这些要从所给实训数据表中分析清楚,另外在单板中添加IP 地址和子网掩码也要注意是在电接口端口还是光接口端口,而且在光接口时GE2的IP地址也要配置,第一次实验问题就出在这儿,还好最后我终于发现了。

LTE全网建设实训报告

LTE全网建设实训报告

2、站点机房设备连接(1)掌握各设备名称说明每个设备的名称及各自功能ANT:天线设备: 天线收发信号RRU: 射频拉远单元:接收信号时,RRU将天线传来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就是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波)转化成光信号,传输给室内处理设备;发送信号时,RRU将从机房传来的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通过天线放大发送出去。

BBU : 基带处理单元:提供对外接口,完成系统的资源管理、操作维护和环境监测功能等。

PTN: 分组传送网:是用在接入层和汇聚层代替SDH的光传输设备,其作用就是在固网和移动回传中用来传输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实现统计复用功能弥补了SDH时隙电路刚性缺陷。

以后的传输网会是PTN+OTN的组网,不再是现在的SHD+DWDM的组网方式。

GPS: 全球定位系统:用来定位和提供时钟同步的ODF:光纤配线架:专为光纤通信机房设计的光纤配线设备,具有光缆固定和保护功能光缆终接功能、调线功能。

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ODF 架,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

(2)设备连线1)将各设备进行连线2)标明各设备线的类型3、核心网机房设备连接(1)掌握各设备名称说明每个设备的名称及各自功能MME: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是一个移动管理实体,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承载管理、用户的鉴权认证、SGW和PGW的选择等功能;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就是用户归属地服务器。

: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数据库。

SGW:Serving GW (服务器网关)SGW终结和E-UTRAN的接口,主要负责用户面处理,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等功能,支持3GPP不同接入技术的切换,发生切换时作为用户面的锚点;对每一个与EPS相关的UE,在一个时间点上,都有一个SGW为之服务。

SGW和PGW可以在一个物理节点或不同物理节点实现PGW:(分组数据网网关)PGW终结和外面数据网络(如互联网、IMS等)的SGi 接口,是EPS锚点,即是3GPP与non-3GPP网络间的用户面数据链路的锚点,负责管理3GPP和non-3GPP间的数据路由,管理3GPP接入和non-3GPP接入(如WLAN、WiMAX等)间的移动,还负责DHCP、策略执行、计费等功能;如果UE访问多个PDN,UE将对应一个或多个PGW。

LTE载波聚合(LTE中高级考试资料)

LTE载波聚合(LTE中高级考试资料)

LTE载波聚合目录畅谈LTE载波聚合参数及原理 (1)1、载波聚合思想 (4)2、为什么要用载波聚合? (4)2.1原因一 (4)2.2 原因二 (5)2.3原因三 (5)3、几个基本概念 (6)4、载波聚合的应用场景 (7)5、载波聚合的类型 (7)6、引入载波聚合后空口协议的变化 (8)7载波聚合对网元的要求 (9)7.1 Evolved packet core (EPC) (9)7.2 eNodeB (10)7.3 RRU/RFU (10)7.4 UE (10)8.载波管理 (11)8.1载波聚合状态 (11)8.2 SCell配置 (11)8.3 RRC重配消息配置SCell (12)8.4 SCell去配置 (13)8.5 SCell去配置: (14)8.6 SCell切换 (15)8.7 更新SCell (18)9、R10/R11/R12中的载波聚合都谈了些什么? (21)9.1 R10 (21)9.2 R11 (21)9.3 R12 (22)1、载波聚合思想载波聚合,即Carrier Aggregation)。

无载波聚合情况:如两条道路,车流往同一方向,两条道路分别为5米宽,同一时间一条道路最多只能有一台车通过。

因此两条道路同一时间可以有两台车通过。

这两条道路上的车子不允许切换车道。

如果今天其中一条道路A塞满了车,道路B却一辆车也没有,那么同一时间内可以通过的车辆就只有一台,道路A上的车子并不允许切换到道路B上去,所以只能继续塞在道路A。

有载波聚合情况:载波聚合就是把两条道路合并在一起,让两条5米宽的道路合并成一条10米宽的道路,让原本两条道路上的车子可以自由的切换车道。

那么同一时间点可以通过的车子数量就是稳定的2台了,没有道路会被空着而导致浪费。

因此,当2个20M带宽的LTE频段资源使用载波聚合,意味着它们的资源利用率更高了。

注:上面说的道路宽度就是频率带宽(Bandwidth),而道路就是载波(Carrier)。

爱立信包头载波聚合测试报告

爱立信包头载波聚合测试报告

serviceState
CarrierAggregationFunction=1
sCellActDeactDataThres
CarrierAggregationFunction=1
sCellActDeactProhibitTimer
CarrierAggregationFunction=1
sCellActDeactDataThresHyst
Frequency band B Frequency band B
Frequency band A
注:每一个蓝色拱形代表一个载波
Frequency band B
CA基本概念
› Primary Cell(PCell):主小区是工作在主频带上的小区。UE在该小区进行初始连接建立 过程(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或开始连接重建立过程。在切换过程中该小区被指示为主 小区(This will also be the cell where the UE is connected to);
© Ericsson AB 2013 | Page 2
多种聚合方式
› 为了高效地利用零碎的频谱,CA支持不同CC之间的聚合:
频段内连续载波聚合 频段内非连续载波聚合 跨频段载波聚合
© Ericsson AB 2013 | Page 3

Frequency band A Frequency band A
› 如果最小传输时间(Calculated as the number of bits, divided by the
number of bits that can be transmitted in one TTI by all active serving

推荐-LTE传送网的技术及应用方案研究 精品

推荐-LTE传送网的技术及应用方案研究 精品

S1-C(eNB-MME)
RNL TNL
S1-AP SCTP
S-GW Pool
MME Pool
IP VLAN
NMS
BITS
MAC
S1-U(eNB-S-GW)
RNL TNL
UP PDUs
GTP-U UDP
S1 data
S1-C S1-U
S1-U
S1-C
OAM data flow
OM
OAM data
TCP IP
➢ 因此,迫切需要研究TD-LTE的承载技术方案,结合北京移动传输网 现状和发展趋势,为TD-LTE规模试验提供承载方案建议,为今后规 模商用阶段进行技术和网络储备。
1.2 主要研究内容
传输 带宽
网络 结构
基础
网络 现状 分析
可选 方案 比较
QoS
性能 理论 研究
网络
分析 传送 需求
推荐 解决 方案
TD-LTE的传送需求
基本传送需求
规划建设需求
网络 接口 传输 QoS 保护 网络 流量 结构 连接 带宽 需求 方式 同步 安全
网络 规模
网元 部署
网络 运维
综合 成本
TD-LTE移动回传的传送 技术方案选择范围
2.1 TD-LTE的传送需求分析
1)LTE的网络结构扁平化和IP化,无线网络引入S1和X2接口
2.1 TD-LTE的传送需求分析
3)TD-LTE基站传输带宽需求剧增,移动回传网络应提供大容量
20MHz带宽、单小区理论峰值速率(TDD系统)
上下行
配比
DL
8DL:1UL 7DL:2UL 6DL:3UL 3DL:1UL 2DL:2UL 1DL:3UL

lte网络20m 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

lte网络20m 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2014年2月目录1概述 (1)1.1.测试目的 (2)1.2.测试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测试总体情况说明 (2)2.测试环境 (3)2.1.测试设备连接与组网 (3)2.2.测试系统配置 (5)2.3.测试工具及仪表 (5)2.4.测试系统基本配置 (6)3.测试项目 (6)3.1.激活/去激活辅载波 (6)3.1.1.激活辅载波 (6)3.1.1.1.测试目的 (6)3.1.1.2.测试配置 (6)3.1.1.3.测试原理 (6)3.1.1.4.测试方法 (7)3.1.1.5.测试结果分析 (7)3.1.1.6.测试小结 (7)3.1.2.去激活辅载波 (8)3.1.2.1.测试目的 (8)3.1.2.2.测试配置 (8)3.1.2.3.测试原理 (8)3.1.2.4.测试方法 (8)3.1.2.5.测试结果分析 (8)3.1.2.6.测试小结 (9)3.2.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近、中点下行速率测试 (9)3.2.1.测试目的 (9)3.2.2.测试配置 (9)3.2.3.测试原理 (10)3.2.4.测试方法 (10)3.2.5.测试结果分析 (10)3.2.6.测试小结 (13)3.3.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覆盖性能对比测试 (13)3.3.1.测试目的 (13)3.3.2.测试配置 (13)3.3.3.测试原理 (13)3.3.4.测试方法 (13)3.3.5.测试结果分析 (13)3.3.6.测试小结 (14)3.4.双载波与双载波小区的切换 (14)3.4.1.测试目的 (14)3.4.2.测试配置 (14)3.4.3.测试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14)3.4.4.测试方法 (15)3.4.5.测试结果分析 (15)3.4.6.测试小结 (15)3.5.双载波与单载波小区的互切换 (15)3.5.1.双载波到单载波小区切换 (15)3.5.1.1.测试目的 (15)3.5.1.2.测试配置 (16)3.5.1.3.切换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16)3.5.1.4.测试方法 (16)3.5.1.5.测试结果分析 (16)3.5.1.6.测试小结 (17)3.5.2.单载波到双载波小区切换 (17)3.5.2.1.测试目的 (17)3.5.2.2.测试配置 (17)3.5.2.3.切换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17)3.5.2.4.测试方法 (17)3.5.2.5.测试结果分析 (17)3.5.2.6.测试小结 (18)4.测试总结 (18)1概述移动运营商正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方面,移动宽带下的新应用导致用户对网络速率的要求在迅猛提升,必须有高速率的网络来满足用户的速率诉求;另一方面,移动宽带运营之争的核心是网络速率之争,在其他运营商高速移动网络建设的背景下,需要赢得速率之争,以保持市场占有率和移动宽带收入的持续增长。

TD-LTE专项优化--CA载波聚合测试报告

TD-LTE专项优化--CA载波聚合测试报告

广西移动LTE CA测试报告测试终端:华为荣耀6测试地点:南宁兴宁区烈士林园门口小站_HLH测试方式:定点、拉远测试站点配置:AAU3240,D频段D1+D2(频点号37900+38098),带宽20M+20M,配置为2个CA集0(本地小区1、2)和CA集1(本地小区3、4)测试内容:CA峰值速率、定点单载波和双载波下载速率对比(模拟用户体验:手机侧大流量FTP下载)测试结果:1、CA峰值速率激活CA集0(本地小区1、2),在好点(RSRP: -68dBm,SINR:28dB)仅手机FTP下载(服务器地址:111.12.33.5),峰值速率达154Mbps(161594000bit/s)。

激活CA集0(本地小区1、2),在好点(RSRP: -71dBm,SINR:28dB)手机FTP下载(服务器地址:111.12.33.5)+空口灌包测试,峰值速率达202.77Mbps(212620000bit/s)。

2、定点单载波和双载波下载速率对比(模拟用户体验:手机侧大流量FTP下载)1)、定点测试:在距站点256m,RSRP平均值为-100dBm处开启单载波、双载波测试下载速率。

单载波下载速率:65.03Mbps(68191000bit/s),双载波聚合下载速率:126.66Mbps(132815000bit/s2)、定点测试:在距站点481m,RSRP平均值为-110dBm处开启单载波、双载波测试下载速率。

单载波下载速率:33.31Mbps(34823000bit/s),双载波聚合下载速率:59.64Mbps(62536000bit/s).3)、定点测试:在距站点679m,RSRP平均值为-120dBm处开启单载波、双载波测试下载速率。

单载波下载速率:6.54Mbps(6853000bit/s),双载波聚合下载速率:19.97Mbps(20940000bit/s).测试总结:南宁兴宁区烈士林园门口小站_HLHD频段(D1+D2)CA功能测试正常,峰值速率提升明显,在同等信号覆盖水平下载波聚合能明显提升速率改善用户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网络20M+20M载波聚合开发项目测试报告2014年2月目录1概述 (1)1.1.测试目的 (2)1.2.测试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测试总体情况说明 (2)2.测试环境 (3)2.1.测试设备连接与组网 (3)2.2.测试系统配置 (5)2.3.测试工具及仪表 (5)2.4.测试系统基本配置 (6)3.测试项目 (6)3.1.激活/去激活辅载波 (6)3.1.1.激活辅载波 (6)3.1.1.1.测试目的 (6)3.1.1.2.测试配置 (6)3.1.1.3.测试原理 (6)3.1.1.4.测试方法 (7)3.1.1.5.测试结果分析 (7)3.1.1.6.测试小结 (7)3.1.2.去激活辅载波 (8)3.1.2.1.测试目的 (8)3.1.2.2.测试配置 (8)3.1.2.3.测试原理 (8)3.1.2.4.测试方法 (8)3.1.2.5.测试结果分析 (8)3.1.2.6.测试小结 (9)3.2.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近、中点下行速率测试 (9)3.2.1.测试目的 (9)3.2.2.测试配置 (9)3.2.3.测试原理 (10)3.2.4.测试方法 (10)3.2.5.测试结果分析 (10)3.2.6.测试小结 (13)3.3.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覆盖性能对比测试 (13)3.3.1.测试目的 (13)3.3.2.测试配置 (13)3.3.3.测试原理 (13)3.3.4.测试方法 (13)3.3.5.测试结果分析 (13)3.3.6.测试小结 (14)3.4.双载波与双载波小区的切换 (14)3.4.1.测试目的 (14)3.4.2.测试配置 (14)3.4.3.测试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14)3.4.4.测试方法 (15)3.4.5.测试结果分析 (15)3.4.6.测试小结 (15)3.5.双载波与单载波小区的互切换 (15)3.5.1.双载波到单载波小区切换 (15)3.5.1.1.测试目的 (15)3.5.1.2.测试配置 (16)3.5.1.3.切换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16)3.5.1.4.测试方法 (16)3.5.1.5.测试结果分析 (16)3.5.1.6.测试小结 (17)3.5.2.单载波到双载波小区切换 (17)3.5.2.1.测试目的 (17)3.5.2.2.测试配置 (17)3.5.2.3.切换原理和切换流程图 (17)3.5.2.4.测试方法 (17)3.5.2.5.测试结果分析 (17)3.5.2.6.测试小结 (18)4.测试总结 (18)1概述移动运营商正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方面,移动宽带下的新应用导致用户对网络速率的要求在迅猛提升,必须有高速率的网络来满足用户的速率诉求;另一方面,移动宽带运营之争的核心是网络速率之争,在其他运营商高速移动网络建设的背景下,需要赢得速率之争,以保持市场占有率和移动宽带收入的持续增长。

如何充分利用设备投资和频谱资源,最快捷有效地大幅提升用户速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载波聚合是4G演进(LTE-A, 3GPP Rel10)的关键技术。

通过将连续(同一频段)或不连续的(不同频段)更多频谱资源聚合在一起,实现更高的系统峰值速率和业务承载效率。

如图1-1所示,系统将两个20MHz捆绑在一起,从而使系统峰值速率从150Mbps提升到300Mbps。

图1-1 20Mhz+20Mhz载波聚合这种低成本快速提升速率的技术,受到全球各大运营商的青睐。

据GSA统计,截至2013年12月5日,已有20个国家的31个运营商已经开始商用、或正在部署、或正在试验、或计划试验LTE载波聚合技术。

其中韩国和英国的运营商已经商用不同频谱组合的载波聚合。

终端方面,已经有84款终端已经支持载波聚合。

图1-2 载波聚合部署情况目前,20+20MHz载波聚合已经被很多运营商所关注。

2013年12月,爱立信在Telstra的网络上展示了B3+B7的20+20MHz载波聚合,其峰值速率达到300Mbps。

1.1.测试目的进行全球首例20Mhz (B1) + 20Mhz (B3)载波聚合的外场展示,并测试若干载波聚合基本功能,初步评估载波聚合增益。

另外,借本次外场测试的良机,摸索工程建设以及传输配套等各方面的经验,为未来电信大规模部署载波聚合提供参考。

同时,展示使用爱立信在网设备进行载波聚合的硬件改造方案。

1.2.测试总体情况说明2014年1月20-25日,在电信东莞现网,进行了全球首例20Mhz(B1)+ 20Mhz(B3)载波聚合的外场演示。

图1-3 载波聚合演示效果2.测试环境2.1.测试设备连接与组网该现网1.8G站点处于东莞市常平镇闹市区,如图2-1和图2-2所示。

该站点及周边无线环境具备典型代表意义。

图2-1 测试站点位置图2-2 测试站点周边情况为了进行20Mhz(B1)+ 20Mhz(B3)载波聚合外场演示,需对该基站进行硬件改造,对其两个扇区分别加装2.1G RRU和AIR(天面空间受限场景),参见图2-3和图2-4。

扇区1天面方案:在抱杆上增加一个2.1G(B1) RRU,连接到现有4端口天线的两个未用端口上(原1.8GHz用2个端口、新增2.1GHz用另外两个端口)。

扇区2天面方案:将原有4端口天线更换成AIR(Antenna Integrated Radio,有源一体化天线)。

该AIR的有源部分实现2.1G射频功能(包括RRU、天线、RET等),同时还内置一副无源天线,将原1.8GRRU的射频输出连接到此无源天线。

该方案天面单元总数未增加,适合天面空间受限的场景。

由于该站点采用2T/2R(2收/2发),站点的硬件改造得以快速完成。

图2-3站点硬件改造方案图2-4 站点硬件改造方案测试设备和基站连接如图2-5所示。

具体软硬件配置参见2.2章。

图2-5测试连接示意图2.2.测试系统配置2.3.测试工具及仪表2.4.测试系统基本配置3.测试项目3.1. 激活/去激活辅载波3.1.1. 激活辅载波3.1.1.1.测试目的验证载波聚合功能开启情况下,eNodeB能根据下行数据量情况动态激活辅载波。

3.1.1.2.测试配置基站配置两小区,频段分别为2.1G (B1)和1.8G (B3)。

开启载波聚合功能,并进行相应配置(2.1G 主载波,1.8G辅载波)。

3.1.1.3.测试原理对于配置了辅载波的终端,可以对其辅载波进行动态激活和去激活,以达到节约终端电池消耗的目的(在辅载波未被激活时,终端将不监测辅载波)。

例如,当RLC buffer中的数据量很多(如进行满buffer UDP下载),无法完全采用主载波进行传输时,可以将辅载波激活。

辅载波的激活,通过传输Activation/Deactiva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Control Element (CE)实现,并设置SCell index bit为1。

3.1.1.4.测试方法使得终端位于该扇区近点。

终端开机在Cell1上执行Attach流程。

Cell 2作为辅载波加入后,执行下行UDP业务,此时辅载波被激活。

3.1.1.5.测试结果分析图3-1为测试截图。

其中,下方右侧红色框所示为辅载波的配置情况(Configured)和激活情况(Activated)。

在使用UDP进行下行满buffer灌包时,辅载波的状态为已配置(Configured=Green)和已激活(Activated=Green)。

图3-1 测试截图下表为主载波和辅载波的DL-SCH下行速率,以及下行总速率。

其中,主载波和辅载波都有数据传输。

该测试用例主要关注辅载波的激活情况,未过多关注实际速率。

受无线环境因素影响,测试结果非峰值速率。

3.1.1.6.测试小结在满buffer UDP业务的情况下,可以成功激活辅载波。

3.1.2. 去激活辅载波3.1.2.1.测试目的验证载波聚合功能开启情况下,eNodeB能根据下行数据量情况动态去激活辅载波。

3.1.2.2.测试配置基站配置两小区,频段分别为2.1G (B1)和1.8G (B3)。

开启载波聚合功能,并进行相应配置(2.1G 主载波,1.8G辅载波)。

3.1.2.3.测试原理对于配置了辅载波的终端,可以对其辅载波进行动态激活和去激活,以达到节约终端电池消耗的目的(在辅载波未被激活时,终端将不监测辅载波)。

例如,当RLC buffer中的数据量很少(如进行ping 操作),完全可以通过主载波进行传输时,可以将辅载波去激活。

辅载波的去激活,通过传输Activation/Deactiva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Control Element (CE)实现,并设置SCell index bit设为0。

3.1.2.4.测试方法使得终端位于该扇区近点。

终端开机在Cell1上执行Attach流程。

Cell 2作为辅载波加入后,执行ping业务服务器和下行UDP业务,此时辅载波被激活。

然后,停止下行UDP业务,此时辅载波被去激活。

3.1.2.5.测试结果分析图3-2为测试截图。

其中,下方右侧红色框所示为辅载波的配置情况(Configured)和激活情况(Activated)。

在仅使用ping业务时,辅载波的状态为已配置(Configured=Green)和未激活(Activated=Red)。

图3-2 测试截图下表为主载波和辅载波的DL-SCH下行速率,以及下行总速率。

其中,主载波有数据传输,而辅载波无数据传输。

3.1.2.6.测试小结仅进行ping业务的情况下,可以成功去激活辅载波。

3.2.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终端近、中点下行速率测试3.2.1.测试目的在载波聚合功能开启和关闭情况下,对比单个终端在近点和中点的下行速率。

3.2.2.测试配置基站配置两小区,频段分别为2.1G (B1)和1.8G (B3)。

开启载波聚合功能,并进行相应配置(2.1G 主载波,1.8G辅载波)。

3.2.3.测试原理通过在基站开启和关闭载波聚合功能,可以使终端分别运行在载波聚合和非载波聚合状态。

可以比较开启载波聚合功能时,单终端的下行速率增益。

3.2.4.测试方法首先,在基站开启载波聚合功能,并将路测车辆开至近点(可达峰值速率),进行定点下行UDP业务。

关闭基站载波聚合功能,进行定点下行UDP业务。

然后,将路测车辆开至中点,并重复上面的测试。

3.2.5.测试结果分析图3-3和图3-4分别是载波聚合情况下近点和中点的截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