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轼《石钟山记》教案

合集下载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篇一学习要点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课文简析课文共三段。

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

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

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

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

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

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

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

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

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

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石钟山记》是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之一,故事背景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是孙悟空踏过石桥,被石猴所谓“大哥”的情节后,遇到了石钟山的故事。

2. 教材特点这个故事以叙事为主,语言简洁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同时也展现了明代小说家对社会风气、人性等方面的深刻观察和描述,对学生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教学目标1. 思想品德目标通过学习《石钟山记》,学生应当具备以下思想品德方面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石钟山对孙悟空无私帮助之后,孙悟空对石钟山的感恩,引导学生明白感恩之情。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学通过对石钟山将岳母送给孙悟空这段故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人物性格特点、品德观念以及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 语言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石钟山记》,学生应该掌握:•阅读丰富的语言进行思考和对话的能力。

•了解古代小说描述人物、人物矛盾、故事情节的技巧。

•学生应该能够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能够朗读。

三、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通过学生对《西游记》的内容回顾,引出《石钟山记》故事的背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阅读、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故事中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2. 情节分析对故事中三位主要人物的性格、言行、心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石猴:自信、傲慢,直到石钟山的到来才明白自己的愚昧。

•石钟山:仁爱、谆谆教诲,引导石猴成长。

•孙悟空:机灵、聪明,但有时也会淘气捣蛋。

3. 思考题目简要讲述石钟山的性格特点并举例他对石猴如何进行教育;解释孙悟空知道石钟山要将岳母千里送到东海,他立即表示要跟石钟山一起去的原因。

4. 总结让同学们就上面问题逐一讲解,回答出自己在这个课程内学到的和遇到的难点,并指出如何解决难点。

同时,再次强调该章节的重点问题和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1.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并通过问题产生学生思考,做到知识的全面发掘。

2.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领会文章所传达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及表达技巧;(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文本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文中寓意和哲理的深刻领会;(3)苏轼文学思想和人生态度的把握。

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及其文学地位;(2)概述《石钟山记》的文学特点及历史背景;(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掌握字词;(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3)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思路;(2)讲解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及用法;(3)深入剖析文中的寓意和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练习与巩固:(1)课后作业: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2)课后练习:分析并评价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的文学成就;(3)课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熟读背诵《石钟山记》的情况,以及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3. 课后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苏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一、《石钟山记》优秀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写作背景,能够准确地背诵并默写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山水美景的热爱,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苏轼的写景技巧,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及其作品《石钟山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文章风格。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景技巧和寓意。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文章结构。

5.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翻译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翻译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和翻译练习。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分工合作、积极参与等。

4.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激发学习兴趣。

2. 比较阅读:将《石钟山记》与其他山水游记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各自的写景特点。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及时解答疑惑,促进师生互动。

七、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等。

2. 多媒体资源:石钟山的图片、视频等。

3. 课外阅读材料:其他山水游记作品。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3)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石钟山记》;(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文中的观点,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3)培养热爱祖国河山,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石钟山记》的文意和主题思想;2. 分析和欣赏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2. 运用文中的观点,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对《石钟山记》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石钟山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掌握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写作技巧:(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2)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魅力。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解;(2)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6. 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2. 写一篇关于《石钟山记》的读后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3. 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石钟山记》的文意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解和思考。

石 钟 山 记 教案教学设计

石 钟 山 记 教案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

领悟到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真知,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2. 分析并欣赏文中丰富的修辞手法。

3.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成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2. 领悟作者通过对石钟山景观的描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石钟山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石钟山吗?它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划记生字词。

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和难点句子。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4. 朗读感悟:学生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享各自的感悟。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取文中的重点词汇和成语,进行解释和运用。

各小组汇报成果,互相学习。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石钟山记》。

2. 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成语写一段话。

3. 深入阅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对石钟山景观的描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合作探讨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石钟山。

背诵课文。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揣摩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反对臆断、亲自考察的精神。

明白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重点、难点“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解决办法这篇课文的语言障碍不多,内容也不难理解,可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读懂课文。

指导学生弄清文章结构。

理解三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表达方式。

还可以通过与《游褒禅山记》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特点。

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这是为考察目的而安排的;待到考察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提游览之事,而着重抒发议论。

按照考察记的要求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学生活动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

熟读成诵,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因事说理:要“深思慎取”,要“尽吾志”。

苏轼《游石钟山记》又是怎样写的呢?《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朗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类活用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

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像卷席子那样;包,像用布包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课时数: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石钟山记》中蕴含的自然之美的主题。

2. 掌握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石钟山记》的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

2. 读文初探: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题和基本内容。

3. 详细解读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分析其在整篇文章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4. 阅读扩展:引导学生通过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理解和探讨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整理教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 提前准备一些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一:引入话题,激发兴趣(15分钟)1. 利用引人入胜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带领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你心目中的美丽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自然之美?2. 引导学生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词汇,如山川、湖泊、花草、昆虫等,并请学生用这些词汇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理想自然环境。

步骤二:文本阅读与分析(3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石钟山记》的背景与作者简介。

2. 总览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题。

3. 小组合作阅读与讨论:学生分小组阅读文章,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 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有何特点和意义?b. 文中的人物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他们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c. 文中透露了怎样的自然之美?这种美对人们有何启示?步骤三:深入解读(4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详细解读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人物。

2.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教师提问,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美如何与人的情感和心灵产生共鸣?人们如何在自然中找到舒缓与愉悦?步骤四:阅读扩展(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如诗歌、散文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和启示。

2. 学生可以选择阅读材料,进行个人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教案主题:《石钟山记》阅读与感悟教学目标:1. 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2. 阅读理解《石钟山记》的内容和意义;3.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2. 阅读理解《石钟山记》的内容和意义;3.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石钟山记》的内容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石钟山记》;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课前阅读和准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引入《石钟山记》的背景和作者信息,提出导入问题:“你听说过《石钟山记》吗?它讲述了什么内容?它的作者是谁?”Step 2 阅读课文(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石钟山记》,注意理解文中的事情、人物和意义;2. 教师给予仔细阅读的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问。

Step 3 分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与组员一起讨论课文的内容和意义;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3.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提炼关键信息。

Step 4 全班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前分享自己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感悟;2.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Step 5 深化学习(15分钟)1. 教师给予学生更多关于《石钟山记》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下一步的学习任务。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和作业任务,如写一篇读后感或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作品展开更深入的阅读和比较研究;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书本分享和读书会活动,促进更广泛的阅读与交流。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篇1教学目的: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理论的做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务实精神。

教学设想: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善学善问的才能,力争到达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一、复习稳固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同学们的分析^p 得出文章构造: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构造对文章内容进展分析^p 〕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二、分析^p 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状语后置;承接连词)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3、文章一开场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答复)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拟,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根底,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根据。

(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答复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泼,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三、分析^p 第二、三段(指名朗读)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

(状语后置)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目标:1. 了解《石钟山记》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文中描绘的石钟山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对山的独特感受;3. 学习文中的一些语言和修辞手法;4. 通过文中的描写和思考,培养对自然的赏识和感悟力。

活动分解:活动一:背景介绍(15分钟)1. 引导学生查找《石钟山记》的背景资料,了解该篇课文所属的文学流派、作者的生平背景等。

提问:该文属于哪个文学流派?作者是谁?2.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资料,并向全班汇报。

活动二:整体阅读(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石钟山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文章主要描绘的是什么?作者对山的感受是怎样的?活动三:详细阅读(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3. 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汇报自己的总结。

活动四:思考与讨论(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作者对石钟山情有独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令我们心生敬畏和温暖的事物?请举例说明。

2.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历。

活动五:写作训练(25分钟)1. 要求学生以《石钟山记》为题,写一篇自己对于某个事物或场景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参考《石钟山记》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2.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最后向全班展示。

活动六: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珍惜和感受自然和人生的美好。

2.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教师进行解答和回应。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高二语文教课设计《石钟山记》三篇导读:本文高二语文教课设计《石钟山记》三篇,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篇一一.教课重点1.掌握"函胡 / 莫/ 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知识;5.认识和领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将谈论/记述/描绘/抒怀适合联合及将情/景/理浑然交融的写法;6.认识和领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看法和主张.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二.教课重点:思虑、理解“二疑”、“三笑”“一旨”,进而抓住全文的纲。

三、教时安排:二教时四.教课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一、导入:俗话也说:“目睹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了然“目睹”也犯错。

他进行过一项风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

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一定不单要目睹还要亲身观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日苏轼也为我们供给了这样一个典范。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作品1、石钟山简介(由学生读课后讲解,教师展现有关图片):此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

千百年来,对于名山的来历谈论纷纷(风水声如钟;石声如钟;山形如钟)。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隐士,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

“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

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修建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世最能表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一样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一样意老派的看法,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端受气”一贬再贬。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石钟山记》教案2. 教学目标: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掌握《石钟山记》的主要内容,理解其文学特点和历史价值。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古典文学素养。

3. 教学重点:掌握《石钟山记》的主要内容,理解其文学特点和历史价值。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古典文学素养。

4.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5. 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文章内容、文学特点等。

互动法:提问、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句子,讲解文言文技巧。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

文言文阅读材料:提供相关阅读资料,丰富学生视野。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1.1 介绍苏轼及其文学地位1.2 简要介绍《石钟山记》的背景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2 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石钟山的传说和地理环境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3.2 讲解文言文实词、虚词,解释重点句子4. 课堂讨论4.1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4.2 讨论文章的文学特点和历史价值第二课时5. 案例分析5.1 分析典型句子,讲解文言文技巧5.2 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6. 课后作业6.1 翻译课文,巩固所学内容6.2 写一篇关于《石钟山记》的读后感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读后感:阅读学生写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石钟山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

2. 分析苏轼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领会其思想和艺术特色。

3.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石钟山记》全文阅读、理解与翻译。

2. 文学分析:苏轼的文学手法、表达技巧及思想内涵。

3. 拓展阅读:相关苏轼的作品,了解其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韵律,初步理解文意。

3. 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苏轼的思想观点。

4. 小组分享,总结讨论成果,进行汇报演示。

5. 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点拨关键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巩固所学内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及课文难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

3. 演示法:小组汇报演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4. 作业法: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形成性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汇报演示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终结性评价1.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石钟山记》的试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高中语文》教科书,含《石钟山记》全文及注释。

4.2 拓展阅读材料:苏轼其他作品及相关评论文章。

4.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第五章:教学时间安排5.1 课时分配1. 课文朗读与翻译:2课时2. 文学分析:2课时3. 拓展阅读与讨论:2课时4. 教学评价:1课时5.2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阅读拓展材料,深入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学目标】1. 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相关文言知识。

2. 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3.把握通过游记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鉴赏艺术手法。

4.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重点难点】1.梳理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把握通过游记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因事说理:要“深思慎取”,要“尽吾志”。

苏轼《石钟山记》又是怎样写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知人论世1.知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

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

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代表作《留侯论》《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2.论世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副使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3.题目解读。

①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②记,游记,一种文体。

4.文学常识——游记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

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教案

石钟山记 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教案标题:《石钟山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石钟山记》的背景和作者;2.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石钟山记》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石钟山记》,并了解他们对小说的了解程度。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小说《石钟山记》的摘录或章节,让学生自主阅读;2. 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例如:主人公的名字是什么?他们在故事中经历了什么?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三、文学鉴赏(15分钟)1. 分组讨论《石钟山记》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所传达的思想;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写作训练(15分钟)1. 提供几个与《石钟山记》相关的写作题目,例如:如果你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你会如何处理故事中的困境?请写一篇关于你对《石钟山记》的评论;2.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题目进行写作,并相互交流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感受;2. 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和思考。

教案评估:1. 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讨论,评估学生对《石钟山记》的理解程度;2. 通过学生的写作训练,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石钟山记》的影响和价值。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石钟山记》详案无福生教学目的:一、学习和借鉴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二、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临、扣、向、鸣、鼓、殆、发)和文言虚词(莫、何)等。

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初步理解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规律。

三、学习本文借记游说理的方法。

教学步骤:(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安排课时,以下只列出教学步骤)一、作者简介(详介已在讲宋词时说过,此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皆北宋著名文学家,世称“三苏”,而以苏轼成就最高。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无论诗、词、散文都有极高成就,此外其书法、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

二、写作背景1079年,苏因写诗讽刺新法而入狱,后贬黄州团练副史,史称“乌台诗案”,这是宋神宗元丰二年之事。

元丰七年又迁为汝州团练副史。

本文即自黄州赴汝州途中,顺道游览石钟山时写的。

三、关于石钟山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

经于双钟镇南端、滨临鄱阳湖口的,叫上钟山;滨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

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

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

《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

”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

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

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具有钟之形和钟之声的原因。

四、关于石钟山的命名的探讨从文中可见,郦道元、李渤、苏轼三人解释石钟山的命名尽管不完全相同,但都认为与声音有关。

后来明清时有人实地考察了石钟山,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清人郭庆藩有探讨说此山应具钟形钟声则得名,提出了与苏不同的看法。

五、范读、正音注意:①通假异读字m”(暮)、识zhŒ(知道);②古音异读字:射yŒ六、释译析《石钟山记》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山名的由来,反驳了李勃的观点,证实和补充了郦道元的观点,得出:凡事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富于哲理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苏轼《石钟山记》教案在人生的战场上,幸运总是光临到能够努力奋斗抢点占先机的人身上。

下面为您推荐高二语文苏轼《石钟山记》教案。

[课文说明]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

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

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

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

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石钟山记》教案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

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

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

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

(通译)以为:认为临:接微风鼓浪:鼓,激荡常:一直,时间副词钟磬:(磬,q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

用玉或石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访:探寻双石:两块石壁腾:传扬徐:慢慢歇:消失1、指导朗读第一段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

(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声。

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2、质疑。

(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

(自圆其说即可)(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a依据事实b人们的态度c质疑理由郦说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人常疑之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说a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b余尤疑之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齐背第一段。

二、研度读第二段(一)1、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

(通译)舟:名作状,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因:因此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古人用干支纪日固:通姑,姑且莫:暮的本字独:副,仅搏:击且且:也也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涵澹:形容水波荡漾澎湃:形容波浪冲刷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

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2、指导诵读: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那段景物描写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

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二)探疑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起探寻石钟山的?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板书背诵要点)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

)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

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

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作者的心情怎样:余方心动欲还(动:惊。

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骨悚然。

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

现在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

)好,大家来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么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背他)这是另一种声音窾坎镗鞳之声,形成原因: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曲的名字,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也十分悦耳了,这里作者也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

(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

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

古之人,暗指郦道元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三)背诵指导:路经始终山小童证明以声得名山中恐怖景象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声音来源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三、研读第三段(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

(通译)臆断:(臆,y)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终不肯:副,始终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陋者:不会思考的人乃:竟实:真实的原因是以:因此(二)解疑1、在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者用反问句发表肯定的论断(1)第一句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语气强烈,突出全文的主旨2、那么长期以来关于始终山命名的由来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第一言之不详,人常疑之(郦道元)第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士大夫为什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第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李渤、小童)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作者为什么叹郦元而笑李渤?引申: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苏轼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

A命名与声音有关。

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

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

B与它的山形有关。

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

)四、齐背全文。

(搞各种形式的背诵活动)五、讨论:《石钟山记》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

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

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

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

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

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