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小专题(十)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切线的证明技巧

切线的证明技巧

知识点
二.切线的证明方法: 1.作垂直,证半径
条件:圆与直线的公共点没有标明字母 方法:① 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
② 再证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的长
知识点
二.切线的证明方法: 2.连半径,证垂直 条件:圆与直线的公共点标明字母 方法:① 则连这个点和圆心得到辅助半径
② 再证所作半径与这条直线垂直
变式练习
例: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 点M,弦MN∥BC交AB于点E,且ME=1,AM=2, AE= .3 求证:BC是⊙O的切线;
证明:∵在△AME中,AM=2,ME=1,AE= 3,
∴AM=ME2+AE2, AM ME2 AE2
∴△AME是直角三角形,∴∠AEM=90°, 又∵MN∥BC, ∴∠ABC=90°, ∴AB⊥BC, 而AB为直径, ∴BC是⊙O的切线;
典例精讲
类型二: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
例:如图,点O在∠APB的平分线上,⊙O与PA相切于点C. 求证:直线PB也与⊙O相切;
证明:过点O作OD⊥PB于点D,连接OC, ∵PA切⊙O于点C, ∴OC⊥PA, 又∵点O在∠APB的角平分线上, ∴OC=OD,即OD的长等于⊙O的半径, ∴PB与⊙O相切;
典例精讲
类型一: 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为⊙O直径, 作∠CAD=∠B,且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求证: 直线AD是⊙O的切线.
典例精讲
类型一: 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证明:连结OA,如图, ∵BC为⊙O直径,∴∠BAC=90°, ∴∠B+∠ACB=90°, 而OC=OA,∴∠ACB=∠OAC, ∴∠B+∠OAC=90°, ∵∠CAD=∠B, ∴∠CAD+∠OAC=90°,即∠OAD=90°, ∴OA⊥AD, ∴直线AD是⊙O的切线.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

证明圆的切线的两种方法一、通过圆的性质证明圆的切线圆的切线是与圆相切且只与圆相交于切点的直线。

我们可以通过圆的性质来证明圆的切线。

1. 方法一:利用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的性质证明对于任意一点P在圆上,连接圆心O与点P,并延长线段OP。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线段OP是圆的半径。

假设有一条直线l与圆相交于点A,且线段OA是圆的半径。

我们要证明直线l是圆的切线。

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OAP。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线段OP与线段AP垂直。

因此,直线l与线段OA垂直。

我们要证明直线l只与圆相交于点A。

假设直线l与圆相交于另一点B,连接线段OB。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线段OB是圆的半径。

由于线段OA与线段OB都是圆的半径,所以线段OA等于线段OB。

然而,根据直线的性质可知,直线l是直线OB的切线。

因此,线段OA与线段OB的长度相等,与直线l只与圆相交于点A的性质相矛盾。

所以,直线l只与圆相交于点A,即直线l是圆的切线。

因此,我们通过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的性质证明了直线l是圆的切线。

2. 方法二:利用圆的切线与半径的斜率关系证明对于任意一点P在圆上,连接圆心O与点P,并延长线段OP。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线段OP是圆的半径。

假设有一条直线l与圆相交于点A,且线段OA是圆的半径。

我们要证明直线l是圆的切线。

我们可以得到直线l的方程。

设直线l的斜率为k,直线l的方程为y = kx + b。

我们要证明直线l的斜率与线段OA的斜率相等。

由于线段OA是圆的半径,所以线段OA的斜率等于0。

根据直线的性质可知,直线l 与线段OA垂直,即直线l的斜率与线段OA的斜率的乘积为-1。

因此,直线l的斜率等于0的倒数,即k = 0。

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y = b。

接下来,我们要证明直线l只与圆相交于点A。

假设直线l与圆相交于另一点B,连接线段OB。

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线段OB是圆的半径。

由于线段OA与线段OB都是圆的半径,所以线段OA等于线段OB。

然而,根据直线的性质可知,直线l与线段OB平行,即线段OA与线段OB的长度相等。

切线的证明

切线的证明

中考切线分析证明切线的方法:1.(已知一条切线证明另一条也是切线)通用的方法是三角形全等如果这两条切线相等可以运用两个等腰三角形进行证明,此种方法为等量代换法。

2.(已知中弦长和半径相等或者根据条件可以找到特殊角)通用的方法就是将要证明的角分为两部分去寻找特殊角的度数,然后证明相加为90°3.(已知角之间的相等关系)通用的方法就是在已知条件中寻找直角三角形,将角之间的相等关系转移到要证明的位置,进而得出90°这是切线证明中的三种类型,具体哪种要根据已知条件具体分析。

学会运用上面几种方法,切忌随便乱找关系导致题的分析思路不到位。

步骤方面需注意: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因此写过程的时候最终要说明谁是半径,要证明的线与半径垂直。

切线中求长度的方法:(1)勾股定理。

直接由线段长度运用勾股定理和间接设未知数的方式运用勾股定理。

在圆中经常体现在垂径定理的运用中。

(2)相似三角形。

可以已知两条线段或三条线段就能求长度。

已知两条线段是在两个三角形有公共的一条边(不是对应边)的情况下,或者类似摄影定理的模型下就用到相似三角形。

(3)锐角三角函数。

已知中有角之间的相等关系,并且此角能够转移到直角三角形中才能运用。

备注:锐角三角函数和相似可以通用的情况是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更不容易出错,建议用三角函数去解决问题。

有时候在解决切线的题时,以上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将问题解决。

切线的证明(09石景山一模)1.已知:如图,点A 是⊙O 上一点,半径OC 的延长线与过点A 的直线交于点B ,BC OC =,OB AC 21=. (1)求证:AB 是⊙O 的切线;(2)若︒=∠45ACD ,2=OC ,求弦CD 的长.(09西城一摸)2.已知:如图,AB 为⊙O 的弦,过点O 作AB 的平行线,交⊙O 于点C ,直线OC 上一点D 满足∠D =∠ACB .(1)判断直线B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O 的半径等于4,4tan 3ACB ∠=,求CD 的长.(09昌平一摸) 3.如图,点A B F 、、在O 上,30AFB ∠=︒,OB 的延长线交直线AD 于点D ,过点B 作BC AD ⊥于C ,60CBD ∠=︒,连接AB . (1)求证:AD 是O 的切线; (2)若6AB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A第19题AA4.(本小题满分5分)如图,以等腰ABC∆中的腰AB为直径作⊙O,交底边BC于点D.过点D作DE AC⊥,垂足为E.(I)求证:DE为⊙O的切线;(II)若⊙O的半径为5,60BAC∠=,求DE的长.(09房山一摸)5、(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在△ABC中,90ACB∠=,∠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DE⊥DB交AB于点E,过B、D、E三点作⊙O.(1)求证:AC是⊙O的切线;(2)设⊙O交BC于点F,连结EF,若BC=9, CA=12.求EFAC的值.(09门头沟一摸)6.(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E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D是⊙O上的一点,且AD 平分∠FAE,ED⊥AF交AF的延长线于点C.(1)判断直线C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AF∶FC=5∶3,AE=16,求⊙O的直径ABO·ADC B7.(本小题满分5分)如图,点D 是⊙O 直径CA 的延长线上一点,点B 在⊙O 上,且AB =AD =AO . (1)求证:BD 是⊙O 的切线;(2)若点E 是劣弧BC 上一点,弦AE 与BC 相交于点F ,且CF =9,cos ∠BFA =32,求EF 的长.(09顺义一摸)8、 已知:如图,⊙O 的直径AB =8cm ,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P 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连接AC . (1) 若120ACP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若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运动,CPA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M ,∠CMP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CMP 的度数.(09东城一摸)9.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 AC ,点D 是边BC 的中点.以BD 为直径作圆O ,交边AB 于点P ,联结PC ,交AD 于点E . (1)求证:AD 是圆O 的切线;(2)若PC 是圆O 的切线,BC = 8,求DE 的长.(09怀柔一摸) 10.(本小题满分5分)如图,ΔABC 中,AC=BC ,以BC 上一点O 为圆心、OB 为半径作⊙O 交AB 于点D ,已知经过点D 的⊙O 切线恰好经过点C .(1)试判断CD 与AC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若ΔACB ∽ΔCDB ,且AC=3,求圆心O 到直线AB 的距离.AAB CD PE .O (第21题)DCE CB11.已知:如图,△ABC 内接于⊙O ,点D 是AB 边的中点,且∠BAC +∠DCB=90°. 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证明.(09延庆一摸)12.(本题满分5分)在Rt △ABC 中,∠C=90, BC =9, CA =12,∠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DE ⊥DB 交AB 于点E ,⊙O 是△BDE 的外接圆,交BC 于点F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联结EF ,求EFAC的值.(09密云一摸)13.(本小题满分5分)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BD 是O 的直径,AE CD ⊥于E ,DA 平分∠BDE .(1)求证:AE 是O 的切线;(2)若30,1,DBC DE cm ∠=︒=求BD 的长.(09平谷一摸)14. 如图,AB 是⊙O 的直径,⊙O 交BC 的中点 于D ,DE AC ⊥,E 是垂足.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如果AB=5,tan ∠B=21,求CE 的长.A (第19题)A15.如图,△ABC 中,AB =AE ,以AB 为直径作⊙O 交BE 于C ,过C 作CD ⊥AE 于D , DC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 (1)求证:PD 是⊙O 的切线; (2)若AE =5,BE =6,求DC 的长.(09通州二模)16. 如图:AB 是⊙O 的直径,AD 是弦,22.5DAB ∠=,延长AB 到点C , 使得2ACD DAB ∠=∠.(1)求证:CD 是⊙O的切线; (2)若AB =,求BC 的长.(09房山二模)17.(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AD 为弦,∠DBC =∠A . (1)求证: BC 是⊙O 的切线;(2)若OC ∥AD ,OC 交BD 于E ,BD=6,CE=4,求AD 的长.(09大兴二模)18.如图,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O 上,CD AB ⊥于P ,设AP a PB b ==,.(1)求弦CD 的长;(2)如果10a b +=,求ab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a b ,的值.(09东城二模)19. 如图,已知⊙O 是△ABC 的外接圆,AB 是⊙O 的直径,D 是AB 延长线的一点,AE ⊥CD 交DC 的延长线于E ,CF ⊥AB 于F ,且CE =CF . (1) 求证:DE 是⊙O 的切线;(2) 若AB =6,BD =3,求AE 和BC 的长.A BADA20.如图,⊙O 的直径4=AB ,点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P 点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联结AC .(1)若︒=∠30CPA ,求PC 的长;(2)若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运动,CPA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M .你认为CMP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CMP ∠的大小.(09昌平二模) 21.如图,点P 在半O 的直径BA 的延长线上,2AB PA =,PC 切半O 于点C ,连结BC .(1)求P ∠的正弦值;(2)若半O 的半径为2,求BC 的长度.(09门头沟二模)22. (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一点,且∠BCE =∠CAB ,C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AD ⊥AB ,交EC 的延长线于点D . (1)判断直线D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CE =3,BE =2,求CD 的长.(09延庆二模)23. 点D 是⊙O 的直径CA 延长线上一点,点B 在⊙O 上,且AB =AD =AO . ⑴求证:BD 是⊙O 的切线.⑵若点E 是劣弧BC 上一点,AE 与BC 相交于点F ,且△BEF 的面积为8,cos ∠BFA =32,求△ACF 的面积.第19题(第19题)24. (本小题7分)已知:在⊙O 中,AB 是直径,AC 是弦,OE ⊥AC 于点E ,过点C 作直线FC ,使∠FCA =∠AOE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FD 是⊙O 的切线;(2)设OC 与BE 相交于点G ,若OG =2,求⊙O半径的长;(3)在(2)的条件下,当OE =3时,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09崇文二模)25.如图, AB 是⊙O 的直径,M 是线段OA 上一点,过M 作AB 的垂线交AC 于点N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直线CF 交EN 于点F ,且∠ECF =∠E . (1)证明CF 是⊙O 的切线;(2)设⊙O 的半径为1,且AC =CE AM 的长.(09西城二模)26.如图,等腰△ABC 中,AC=BC ,⊙O 为△ABC 的外接圆,D 为BC 上一点, CE ⊥AD 于E . 求证:AE= BD +DE .A27.如图,△ABC 中,AB =10,BC =8,AC =6,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以AB 上一点O 为圆心,AD 为弦作⊙O .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 (2)求⊙O 的半径.(08丰台一摸)28.已知:如图,以ABC △的边AB 为直径的O 交边AC 于点D ,且过点D 的切线DE平分边BC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2)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以点O 、B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08大兴二模) 29.(本题满分5分)如图,AB 是半⊙O 的直径,弦AC 与AB 成30°的角,. (1)求证:CD 是半⊙O 的切线; (2)若2=OA ,求AC 的长.(08朝阳一摸)30.(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在⊙O 中,弦CD 垂直直径AB ,垂足为M ,AB=4,CD=E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tan 3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2)将△ODE 平移,平移后所得的三角形记为△O D E '''.求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O D E '''与⊙O 重合部分的面积.30.(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AC 、BC 为弦,点P 为 上一点,AB=10,AC ∶BC=3∶4. (1)当点P 与点C 关于直线AB 对称时(如图①),求PC 的长; (2)当点P 为 的中点时(如图②),求PC 的长. 解:(1) (2)(08石景山一摸) 31.(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D 是BC 的中点,DE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2)若∠BAE =60°,⊙O 的半径为5,求DE 的长.(08顺义一摸)32.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D 是弧BC 的中点,DE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O 的切线B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2)若DE =3,⊙O 的半径为5,求BF 的长.(第19题)ACBACA(08延庆二模)33. (本题满分6分)已知:如图6,以一底角为67.5°的等腰梯形ABCD 的一腰BC 为直径做⊙O ,交底AB 于E ,且恰与另一腰AD 相切于M; (1)求证:△EO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AEBE 的值.(08昌平二模) 34. 如图,⊙O 的直径AB 交弦CD 于点M ,且M 是CD 的中点.过点B 作BE ∥ CD ,交AC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C . (1)求证:BE 为⊙O 的切线; (2)如果CD =6,tan ∠BCD=21,求⊙O 的直径的长.(08崇文一摸)35.如图1,在Rt △ABC 中,∠ACB =90°,∠A =30°,BC =动点O 在AC 边上,以点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的⊙O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连结CD .(1)若点D 为AB 边的中点(如图2),请你判断直线C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ACD =15°时,请你求出此时弦AD 的长.BA(08大兴一摸)36.(本小题满分5分)如图,AB 是⊙O 的弦,OA OC ⊥交AB 于点C ,过B 的直线交OC 的延长线于点E ,当BECE =时,直线BE 与⊙O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第18题图 (08东城二模)37. 如图,已知等边△ABC ,以边BC 为直径的半圆与边AB 、AC 分别交于点D 、点E 。

(完整版)证明切线的两种方法

(完整版)证明切线的两种方法

证明切线的两种方法朱元生判定直线与圆相切是有关圆的问题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现将常用的两种思路与方法说明如下: 一、运用判定定理是证明切线最常用的方法,即如果直线与圆有交点,则连接交点与圆心得半径,只要证明这条半径与该直线垂直即可.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连半径,证垂直.例1 如图1,在△ABC 中,AB=AC,以AB 为直径的⊙O 交BC 于点D,过点D 作DE ⊥AC 于E. 求证:DE 是⊙O 的切线.分析:由题设可知,DE 与⊙O 有交点D,要证明DE 是⊙O 的切线,只要连接OD,证明OD ⊥DE 即可. 证明:连接OD.∵OB=OD,∴∠OBD=∠ODB.∵AB=AC,∴∠ABC=∠ACB.∴∠ODB=∠ACB. ∴OD ∥AC.∴∠ODE=∠DEC.∵DE ⊥AC,∴∠DEC=900.∴∠ODE=900, 即OD ⊥DE .∴DE 是⊙O 的切线.二 、当不明确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或交点的位置时,可以经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然后证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即可.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作垂线,证半径.例2 如图2,在Rt △AOB 中,AO=53,BO=56,以点O 为圆心,6为半径作⊙O.求证:AB 是⊙O 的切线.分析:由题设知,⊙O 与直线AB 是独立的,既没有指明交点个数,也没有指明交点位置,这时要证明AB 是⊙O 的切线,只能证明圆心O 到直线AB 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6即可.证明:过点O 作OC ⊥AB 于点C.在Rt △AOB 中,AO=53,BO=56,由勾股定理,得AB=()()1556532222=+=+OB OA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OB OA OC AB ⋅=⋅2121. ∴OC=6155653=⨯=⋅AB OB OA . ∴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等于⊙O 的半径.∴AB 是⊙O 的切线.[牛刀小试]如图3,,点O 是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BC 的中点,若AB 是⊙O 的切线,试证明AC 也是⊙O 的切线.提示: 设点D 为AB 与⊙O 的切点,连接OD,过点O 作OE ⊥AC 于点E,证明OE=OD 即可.图3。

最新小专题(十) 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

最新小专题(十) 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

1.(朝阳中考)如图,AB是⊙O的弦,OA⊥OD,AB, OD交于点C,且CD=BD. (1)判断B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OA=3,OC=1时,求线段BD的长.
(1)连接OB, ∵OA=OB, ∴∠OAC=∠OBC. ∵OA⊥OD, ∴∠AOC=90°. ∴∠OAC+∠OCA=90°. ∵DC=DB, ∴∠DCB=∠DBC. ∵∠DCB=∠ACO, ∴∠ACO=∠DBC. ∴∠DBC+∠OBC=90°. ∴∠OBD=90°. ∵点B是半径OB的外端, ∴BD与⊙O相切.
∵∠ABC=90°,
∴Rt△BDE≌Rt△FDC(HL),
∴AB⊥BC.
∴EB=FC.
∵AD平分∠BAC,DF⊥AC,
∵AB=AF,
∴BD=DF.
∴AB+EB=AF+FC,即AB
∴点F在⊙D上.
+EB=AC,
∴AC是⊙D的切线.
∴AC=5+3=8.
∵AB是⊙D的切线,
∴DE⊥AB.
法二:连接DE,AD,作DF⊥AC
∵DF⊥AC,
,F是垂足.
∴∠DEB=∠DFC=90°.
∵AB与⊙D相切,
∵AB=AC,
∴DE⊥AB.
∴∠B=∠C.
∵AB=AC,BD=CD,
∵BD=CD,
∴∠DAB=∠DAC.
∴△BDE≌△CDF.
∵DE⊥AB,DF⊥AC,
∴DF=DE.
小专题(十) 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
类型1 直线与圆有交点 方法归纳:直线过圆上某一点,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只需 “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证垂直”时通常利用圆中的 关系得到90°的角,如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等. 【例1】 如图,AB=AC,AB是⊙O的直径,⊙O交BC于D ,DM⊥AC于M.求证:DM与⊙O相切.

专题切线的两种判定方法

专题切线的两种判定方法

专题切线的两种判定方法
专题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两种:
1. 函数求导法:首先计算函数的导函数,并找出导函数的零点,即导函数为零的点。

这些点就是函数的可能切线的横坐标。

然后将这些横坐标带入原函数中计算纵坐标,得到对应的切线的纵坐标。

最后可以通过求斜率的方法来判断这些点对应的切线是否存在。

2. 参数方程法:对于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可以通过求导得到相应的导函数信息。

然后通过将参数带入导函数中计算对应的横坐标,再带入原函数中计算纵坐标,得到切线的坐标。

最后同样可以通过求斜率的方法来判断切线是否存在。

综上所述,以上两种判定方法都是通过求导的方式来得到切线的横坐标,然后通过代入原函数得到纵坐标,最后通过斜率等条件判断切线的存在性。

9最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

9最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

典例精 讲 类型一: 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如图,⊙O是△ABC得外接圆,BC为⊙O直 径,作∠CAD=∠B,且点D在BC得延长线 上.求证:直线AD是⊙O得切线.
典例精 讲 类型一: 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证明:连结OA,如图, ∵BC为⊙O直径,∴∠BAC=90°, ∴∠B+∠ACB=90°, 而OC=OA,∴∠ACB=∠OAC, ∴∠B+∠OAC=90°, ∵∠CAD=∠B, ∴∠CAD+∠OAC=90°,即∠OAD=90°, ∴OA⊥AD, ∴直线AD是⊙O得切线.
初中数学知识点精讲课程 切线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常用方法
1、圆得切线得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定义法:直线l 与圆只有唯一得公共点 ②.距离法:圆心O与直线l 得距离d=r ③.切线得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得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 半径得直线是圆得切线。 2、切线得证明方法: ①.圆与直线得公共点没有标明字母,则过圆心作直线 得垂线段为辅助线,再证垂线段得长等于半径得长。简 记为:作垂直,证半径。 ②.圆与直线得公共点标明字母,则连这个点和圆心得 到辅助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条直线垂直。简记为: 连半径,证垂直。
变式练 习
典例精 讲 类型二: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
例:如图,点O在∠APB得平分线上,⊙O与PA相切于 点C. 求证证明::直过线点POB作也O与D⊙⊥OP相B于切点;D,连接 OC, ∵PA切⊙O于点C, ∴OC⊥PA, 又∵点O在∠APB得角平分线上, ∴OC=OD,即OD得长等于⊙O得半 径,
课堂小 结
切线证明得 常用方法
有切点,连半径, 证垂直
无切点,作垂 直,证半径

九年级切线的判定的知识点

九年级切线的判定的知识点

九年级切线的判定的知识点在九年级数学学习中,切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与圆形或曲线相切并且只在一个点与其相交的直线。

切线的判定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我们来逐一了解。

1. 切点的唯一性对于任意曲线或圆形,其切线只有一个切点。

这是切线与曲线或圆形接触的一个基本特征。

切线与曲线或圆形在切点处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其他点则不相交。

2. 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与曲线或圆形在切点处切线的切点的导数有关。

对于圆形,圆心到切点的连线与切线垂直,因此切线的斜率为零;对于曲线,切线的斜率通过求导数来计算。

3. 切线的判定方法九年级中常用的判定切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 切线判定法一:切线与曲线或圆形在切点处垂直相交。

根据垂直相交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曲线或圆形在某一点垂直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是曲线或圆形在该点的切线。

b) 切线判定法二:切线与曲线或圆形在切点处的斜率相等。

根据斜率相等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曲线或圆形在某一点的斜率相等,那么这条直线就是曲线或圆形在该点的切线。

c) 切线判定法三:通过导数来判断。

对于曲线来说,如果曲线的导数在某一点存在且有限,那么通过该点的直线就是曲线在该点的切线。

4. 切线的应用切线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几何、物理等学科中。

在几何学中,切线被广泛用于研究曲线的性质和轨迹。

在物理学中,切线被用于描述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且在运动学和力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总结起来,九年级数学中关于切线的判定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切点的唯一性、切线的斜率以及切线的判定方法。

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切线的概念,解决各类与切线相关的问题。

在实际的学习和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切线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它对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九年级的学生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以提升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的小专题十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总结计划

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的小专题十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总结计划

初中数学试卷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小专题(十) 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种类1直线与圆有交点方法概括:直线过圆上某一点,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只要 常利用圆中的关系获得 90°的角,如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 90°等.”.“证垂直”时通【例1】如图,AB =AC ,AB 是⊙O 的直径,⊙O 交BC 于D ,DM⊥AC 于M.求证:DM 与⊙O相切.1.(旭日中考)如图,AB 是⊙O 的弦,OA⊥OD,AB ,OD 交于点C ,且CD =BD. (1)判断BD 与⊙O 的地点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OA =3,OC =1时,求线段 BD 的长. 2.(德州中考B 点,四边形 (1)求AD)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 BCOE 是平行四边形. 的长;1,DE是⊙O 的直径,过D 作⊙O的切线,C 是AD的中点,AE交⊙O于(2)BC 是⊙O 的切线吗?假如,给出证明,若不是,说明原因.3.(毕节中考)如图,以△ABC 的BC 边上一点 O 为圆心的圆,经过下半圆弧的中点,连结AD 交BC 于F ,AC=FC. (1)求证:A C 是⊙O 的切线; (2)已知圆的半径RA ,B 两点,且与BC边交于点E,为BE的D种类2 不确立直线与圆能否有公共点方法概括:直线与圆没有已知的公共点时,往常“作垂直,证半径,得切线的方法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或许利用角均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证明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常用【例2】如图,AB=AC,D为BC中点,⊙D与AB切于E点.求证:AC与⊙D相切.4.如图,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以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M,与AB,AD分别订交于点E,F.求证:CD与⊙O相切.5.如图,在Rt△ABC中,∠B=90°,∠BAC的均分线交BC于点D,E为AB上的一点,DE=DC,以D为圆心,DB 长为半径作⊙D,AB=5,EB=3.(1)求证:AC是⊙D的切线;(2)求线段AC的长.∵参照答案∵【例1】证明:法一:连结OD.∵AB=AC,∵∴∠B=∠C.∵OB=OD,∴∠BDO=∠B.∵∴∠BDO=∠C.∵OD∥AC.∵DM⊥AC,∵DM⊥OD.∵DM与⊙O相切.法二:连结OD,AD.∵AB是⊙O的直径,∴AD⊥BC.∵AB=AC,∵∴∠BAD=∠CAD.∵DM⊥AC,∵∴∠CAD+∠ADM=90°.∵OA=OD,∵∴∠BAD=∠ODA.∵∴∠ODA+∠ADM=90°.即OD⊥DM,∵∴DM是⊙O的切线.∵ 1.(1)连结OB,∵OA=OB,∵∴∠OAC=∠OBC.∵OA⊥OD,∴∠AOC=90°.∴∠OAC+∠OCA=90°.DC=DB,∴∠DCB=∠DBC.∵∠DCB=∠ACO,∴∠ACO=∠DBC.∴∠DBC+∠OBC=90°.∴∠OBD=90°.∵点B是半径OB的外端,∴BD与⊙O相切.(2)设BD=x,则CD=x,OD=x+1,OB=OA=3,由勾股定理得:32+x2=(x+1)2.解得x=4.BD=4.2.(1)连结BD,则∠DBE=90°.∵四边形BCOE是平行四边形,∴BC∥OE,BC=OE=1.在Rt△ABD中,C为AD的中点,∴BC=1AD=1.2∴AD=2.(2)BC是⊙O的切线,原因以下:连结∴四边形BCDO是平行四边形.又∵∴OD⊥AD.∴四边形BCDO是矩形.∴OB⊥BC,∴BC是⊙O的切线.OB,由(1)得BC∥OD,且AD是⊙O的切线,BC=OD.∴3.(1)连结OA,OD,∴D为B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FOD=90°.∴AC=FC,∴∴∠CAF=∠AFC.∴∵∠AFC=∠OFD,∴∴∠CAF=∠OFD.∴OA=OD,∴∴∠ODF=∠OAF.∴∵∠FOD=90°.∴∴∠OFD+∠ODF=90°.∴∴∠OAF+∠CAF=90°,即∠OAC=90°.∴AC与⊙O相切.(2)∴∵半径R=5,EF=3,∴OF=OE-EF=5-3=2.在Rt△ODF中,DF=52+22=29. ∴【例2】法一:连结DE,作DF⊥AC,垂足为 F. ∴∵AB是⊙D的切线,∴DE⊥AB.∴DF⊥AC,∴∴∠DEB=∠DFC=90°.∴AB=AC,∴∴∠B=∠C.∴BD=CD,∴△BDE≌△CDF.∴DF=DE.∴F在⊙D上.∴∴AC是⊙D的切线.∴法二:连结DE,AD,作DF⊥AC,F是垂足.∴∵AB与⊙D相切,∴DE⊥AB.∴AB=AC,BD=CD,∴∠DAB=∠DAC.∴DE⊥AB,DF⊥AC,∴DE=DF.∴F在⊙D上,∴AC与⊙D相切.∴4.证明:连结OM,过点O作ON⊥CD,垂足为N,∴∵⊙O与BC相切于M,∴OM⊥BC.∴∵正方形ABCD中,AC均分∠BCD,∴又∵ON⊥CD,OM⊥BC,∴OM=ON.∴N在⊙O上.∴CD与⊙O相切.∴5.(1)证明:过点D作DF⊥AC于F.∴∵∠ABC=90°,∴AB⊥BC.∴AD均分∠BAC,DF⊥AC,∴BD=DF.∴∴点F在⊙D上.∴∴AC是⊙D的切线.∴在Rt△BDE和Rt△FDC中,∵BD=DF,DE=DC,∴∴Rt△BDE≌Rt△FDC(HL),∴EB=FC.∴AB=AF,∴AB+EB=AF+FC,即AB+EB=AC,∴AC=5+3=8.。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类比归纳专题: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docx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类比归纳专题: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docx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
类比归纳专题: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
——弄清不同条件下的证明方式,体会异同
◆类型一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一、利用角度转换证垂直
1.(2016·大连中考)如图,AB是⊙O的直径,
点C,D在⊙O上,∠A=2∠BCD,点E在AB的延长
线上,∠AED=∠ABC.求证:DE与⊙O相切.
2.(2016·广安中考)如图,以△ABC的BC边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C两点且与BC边交于点E,点D为C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连接AD交线段EO于点F.若AB=BF,求证:AB是⊙O的切线.
二、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垂直
3.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M ,弦MN∥BC交AB于点E,且ME=1,AM =2,AE= 3.求证:BC是⊙O的切线.
4.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E为BC边的中点,连接AE,以AD为直径的⊙O交AE于点F,连接CF.求证:CF与⊙O相切.
◆类型二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
5.(2016·南充中考)如图,在Rt△ABC中,∠ACB=
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O,OC=1,
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半圆.求证:AB为⊙O
的切线.【方法16②】
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类比归纳专题: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docx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类比归纳专题: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docx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
类比归纳专题: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
——弄清不同条件下的证明方式,体会异同
◆类型一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一、利用角度转换证垂直
1.(2016·大连中考)如图,AB是⊙O的直径,
点C,D在⊙O上,∠A=2∠BCD,点E在AB的
延长线上,∠AED=∠ABC.求证:DE与⊙O相切.
2.(2016·广安中考)如图,以△ABC的BC边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C两点且与BC边交于点E,点D为C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连接AD 交线段EO于点F.若AB=BF,求证:AB是⊙O的切线.
二、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垂直
3.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M
,弦MN∥BC交AB于点E,且ME=1,AM=2,AE= 3.求证:BC是⊙O的切线.
4.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E为BC边的中点,连接AE,以AD为直径的⊙O交AE于点F,连接CF.求证:CF与⊙O相切.
◆类型二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
5.(2016·南充中考)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O,OC =1,以点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半圆.求证:AB为⊙O的切线.【方法16②】
答案:。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 切线的证明 讲义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 切线的证明 讲义

切线的证明解题技巧:1、作半径,证垂直2、作垂直,证半径例1、如图,AB是⊙O的直径,AD是弦,∠A=22.5°,延长AB到点C,使得∠ACD=45°。

(1)求证:CD是⊙O的切线2,求OC的长(2)若AB=2例2、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C于点E (1)请说明DE是⊙O的切线(2)若∠B=30°,AB=8,求DE的长1、如图,在△ABC中,AB=AC,O在AB上,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与AC相切于点F,交BC于点D,交AB于点G,过D作DE⊥AC,垂足为E(1)DE与⊙O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若⊙O的半径为3,AF=4,求CE的长2、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E是BC的中点。

求证:DE是⊙O的切线3、如图,以Rt△ABC的AC边为直径作⊙O交斜边AB于点E,连接EO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作OF//AB 交BC于点F,连接EF(1)求证:OF⊥CE(2)求证:EF是⊙O的切线(3)若⊙O的半径是3,∠EAC=60°,求AD的长例3、如图,AB=AC,D为BC中点,⊙D与AB切于E点。

求证:AC与⊙D相切例4、如图,AB是⊙O的直径,AM、BN分别切⊙O于点A、B,CD交AM、BN于点D、C,DO平分∠ADC (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D=4,BC=9,求⊙O的半径R4、如图,AB为⊙O的直径,射线AP交⊙O于C点,∠PCO的平分线交⊙O于D点,过点D作DE⊥AP交AP 于E点(1)求证:DE为⊙O切线(2)若DE=3,AC=8,求直径AB的长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点E在⊙O外,∠EAC=∠D=60°(1)求∠ABC的度数(2)求证:AE是⊙O的切线(3)当BC=4,AC=AD时,求CD的长6、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OA=4,且OA、OB长是关于x的方程x2-mx+12=0的两实根,以OB为直径的⊙M与AB交于C,连接CM(1)求⊙M的半径(2)若D为OA的中点,求证:CD是⊙M的切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专题复习2切线证明及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专题复习2切线证明及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专题复习2切线证明及计算一、知识回顾1、切线证明的两种主要类型:(1)已知直线经过圆上某一点,辅助性的作法是连接圆心和这一点,判定方法是: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未知直线是否经过圆上的某一点,辅助线的作法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判定方法是: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圆的有关计算:经常用到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

二、例题讲解:例1:如图1,在Rt △ABC 中,C 90∠=,BE 平分∠ABC 交AC 于点E,点D 在AB 上,DE EB ⊥.(1) 求证:AC 是△BDE 的外接圆的切线;(2)若26,62==AE AD ,求EC 的长.注:(1)角平分线、平行于角平分线一边的直线、等腰三角形中,任意两个作为条件都可以推导出第三个。

(2)直角三角形中的特殊边角关系的应用。

例2:如图2,在Rt △ABC 中,∠B=90°,∠A 的平分线交BC 于D,E 为AB 上一点,DE=DC,以D 为圆心,以DB 的长为半径画圆。

求证:(1)AC 是⊙D 的切线;(2)AB+EB=AC 。

证明:(1)过点D 作DF ⊥AC 于F.∵AB 为⊙D 的切线, AD 平分∠BAC, ∴BD=DF .∴AC 为⊙D 的切线 .(2)在△BDE 和△DCF 中, ∵BD=DF, DE=DC,∴△BDE ≌△DCF (HL ), ∴EB=FC .又AB=AF, ∴AB+EB=AF+FC, 即AB+EB=AC .三、课堂练习:1、如图3,AB是⊙O的直径,弦CD⊥AB,在∠ACD的外部作∠ACE=∠ACD,CE的反向延长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P.(1)求证:PE是⊙O的切线;(2)若PC=4,PA=8,求sinP的值.2、如图4,在Rt△ABC中,∠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为AB上的一点,DE=DC,以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D,AB=5,EB=3.求证:⑴AC是⊙O的切线;⑵求线段AC的长.3、如图5,已知以Rt△ABC的边AB为直径作△ABC的外接圆⊙O,∠B的平分线BE交AC于D,交⊙O于E,过E作EF∥AC交BA的延长线于F.(1)求证:EF是⊙O切线;(2)若AB = 15,EF = 10,求AE的长.4、已知:如图6,∠ACB=60°,CE为∠ACB的角平分线,O为射线CE上的一点,⊙O切AC于点D.(1)求证:BC与⊙O相切;(2)若⊙O的半径为6,P为⊙O上一点,且使得∠DPC=90°,求DP的长.5、(2009年元月调考试题)如图7,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以AD为直径作⊙O,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C,两圆交于正方形内一点E,连CE并延长交AB于F.(1)求证:CF与⊙O相切;(2)求△BCF和直角梯形ADCF周长之比.四、课后作业:1、如图8,AB为⊙O的直径,D是⊙O 外一点, AD交⊙O于C,AE平分∠BAD交⊙O于E,AD⊥ED于D。

浅谈切线的两种证明方法

浅谈切线的两种证明方法

浅谈切线的两种证明方法浅谈切线的两种证明方法在中学学习圆的时候,我们学过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但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此判定不是很理解,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条判定定理来证明切线,为此我总结了一套切线证明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对判定定理分解一下,里面共包含了两个条件:1.经过半径的外端2.垂直于这条半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能说明这条线是切线,而在实际证明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辅助线先满足其中一个,再证明另外一个也成立。

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一、若直线l过⊙O上某一点A,证明l是⊙O的切线,只需连接OA,证明OA⊥l就行了,简称“连半径,证垂直”,难点在于如何证明两线垂直。

例1.如图,AB=AC,AB是⊙O的直径,⊙O交BC于D,DM⊥AC于M.求证:DM与⊙O相切.证明:连结OD.∵AB=AC,∴∠B=∠C.∵OB=OD,∴∠1=∠B.∴∠1=∠C.∴OD∥AC.∵DM⊥AC,∴DM⊥OD.∴DM与⊙O相切.例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且∠CAB=30°,BD=OB,D在AB的延长线上.求证:DC是⊙O的切线.证明:连结OC、BC.∵OA=OC,∴∠A=∠1=∠30°.∴∠BOC=∠A+∠1=60°.又∵OC=OB,∴△OBC是等边三角形.∴OB=BC.∵OB=BD,∴OB=BC=BD.∴OC⊥CD.∴DC是⊙O的切线.二、若直线l与⊙O没有已知的公共点,又要证明l是⊙O的切线,只需作OA⊥l,A为垂足,证明OA是⊙O的半径就行了,简称:“作垂直,证半径”。

例3.如图,AB=AC,D为BC中点,⊙D与AB切于E点.求证:AC与⊙D相切.证明:连结DE,作DF⊥AC,F是垂足.∵AB是⊙D的切线,∴DE⊥AB.∵DF⊥AC,∴∠DEB=∠DFC=90°.∵AB=AC,∴∠B=∠C.又∵BD=CD,∴△BDE≌△CDF(AAS)∴DF=DE.∴F在⊙D上.∴AC是⊙D的切线.例4.如图,AC,BD与⊙O切于A、B,且AC∥BD,若∠COD=90°.求证:CD是⊙O的切线.证明:连结OA,OB,作OE⊥CD,E为垂足.∵AC,BD与⊙O相切,∴AC⊥OA,BD⊥OB.∵AC∥BD,∴∠1+∠2+∠3+∠4=180°.∵∠COD=90°,∴∠2+∠3=90°,∠1+∠4=90°.∵∠4+∠5=90°.∴∠1=∠5.∴Rt△AOC∽Rt△BDO.又∵∠CAO=∠COD=90°,∴△AOC∽△ODC,∴∠1=∠2.又∵OA⊥AC,OE⊥CD,∴OE=OA.∴E点在⊙O上.∴CD是⊙O的切线.切线的证明题目形式多变,但切线的证明方法一般就这两种,只要你能判别情况,清楚证明方向,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小专题(十三) 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

小专题(十三) 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

小专题(十三)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类型1直线与圆有交点方法归纳:直线过圆上某一点,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只需“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证垂直”时通常利用圆中的关系得到90°的角,如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等.【例1】(枣庄中考)如图,AC是⊙O的直径,BC是⊙O的弦,点P是⊙O外一点,连接PA,PB,AB,已知∠PBA=∠C.求证:PB是⊙O的切线.证明:连接OB.∵AC是⊙O的直径,∴∠ABC=90°,∠C+∠BAC=90°.∵OA=OB,∴∠BAC=∠OBA.∵∠PBA=∠C,∴∠PBA+∠OBA=90°,即PB⊥OB.∴PB是⊙O的切线1.(常德中考)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且BD=BC,延长AD到E,且有∠EBD =∠CAB.求证:BE是⊙O的切线.证明:连接OB,∵BD=BC,∴∠CAB=∠BAD.∵∠EBD=∠CAB,∴∠BAD=∠EBD.∵OA=BO,∴∠BAD=∠ABO.∴∠EBD=∠ABO.∵AD是⊙O的直径,∴∠ABD=90°.∴∠OBE=∠EBD+∠OBD=∠ABO+∠OBD=∠ABD=90°.∵点B在⊙O上,∴BE是⊙O的切线.2.(永州中考改编)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为直径,过点B的切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D,E是BD中点,连接CE.求证:CE是⊙O的切线.证明:连接CO ,OE ,∵AB 为⊙O 的直径,∴∠ACB =90°.∴∠BCD =90°.∵E 是BD 中点,∴CE =BE =12BD. 又∵OC =OB ,OE =OE ,∴△COE ≌△BOE.∴∠OCE =∠OBE.∵BD 为⊙O 的切线,∴∠OBE =90°.∴∠OCE =90°.∴CE 是⊙O 的切线.3.(丽水中考)如图,AB 是以BC 为直径的半圆O 的切线,D 为半圆上一点,AD =AB ,AD ,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1)求证:AD 是半圆O 的切线;(2)连接CD ,求证:∠A =2∠CDE.证明:(1)连接OD ,BD ,∵AB 是⊙O 的切线,∴AB ⊥BC ,即∠ABO =90°.∵AB =AD ,∴∠ABD =∠ADB.∵OB =OD ,∴∠DBO =∠BDO.∴∠ABD +∠DBO =∠ADB +∠BDO.∴∠ADO =∠ABO =90°.∴AD 是半圆O 的切线.(2)由(1)知,∠ADO =∠ABO =90°,∴∠A =360°-∠ADO -∠ABO -∠BOD =180°-∠BOD =∠DOC.∵AD 是半圆O 的切线,∴∠ODE =90°.∴∠ODC +∠CDE =90°.∵BC 是⊙O 的直径,∴∠ODC +∠BDO =90°.∴∠BDO =∠CDE.∵∠BDO =∠OBD ,∴∠DOC =2∠BDO.∴∠DOC =2∠CDE.∴∠A =2∠CDE.类型2 不确定直线与圆是否有交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试卷
小专题(十) 证明切线的两种常用方法
类型1 直线与圆有交点
方法归纳:直线过圆上某一点,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只需“连半径,证垂直,得切线”.“证垂直”时通常利用圆中的关系得到90°的角,如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等.
【例1】如图,AB=AC,AB是⊙O的直径,⊙O交BC于D,DM⊥AC于M.求证:DM与⊙O相切.
1.(朝阳中考)如图,AB是⊙O的弦,OA⊥OD,AB,OD交于点C,且CD=BD.
(1)判断B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OA=3,OC=1时,求线段BD的长.
2.(德州中考)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DE是⊙O的直径,过D作⊙O的切线,C是AD的中点,AE交⊙O 于B点,四边形BCOE是平行四边形.
(1)求AD的长;
(2)BC是⊙O的切线吗?若是,给出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
3.(毕节中考)如图,以△ABC的BC边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两点,且与BC边交于点E,D为BE的下半圆弧的中点,连接AD交BC于F,AC=FC.
(1)求证:AC是⊙O的切线;
(2)已知圆的半径R=5,EF=3,求DF的长.
类型2不确定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
方法归纳:直线与圆没有已知的公共点时,通常“作垂直,证半径,得切线”.证明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或者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例2】如图,AB=AC,D为BC中点,⊙D与AB切于E点.求证:AC与⊙D相切.
4.如图,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以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M,与AB,A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CD与⊙O相切.
5.如图,在Rt△ABC中,∠B=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为AB上的一点,DE=DC,以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D,AB=5,EB=3.
(1)求证:AC是⊙D的切线;
(2)求线段AC的长.
参考答案【例1】证明:法一:连接OD.
∵AB=AC,
∴∠B=∠C.
∵OB=OD,
∴∠BDO=∠B.
∴∠BDO=∠C.
∴OD∥AC.
∵DM⊥AC,
∴DM⊥OD.
∴DM与⊙O相切.
法二:连接OD,AD.
∵AB是⊙O的直径,
∴AD⊥BC.
∵AB=AC,
∴∠BAD=∠CAD.
∵DM⊥AC,
∴∠CAD+∠ADM=90°.
∵OA=OD,
∴∠BAD=∠ODA.
∴∠ODA+∠ADM=90°.即OD⊥DM,
∴DM是⊙O的切线.
1.(1)连接OB ,
∵OA =OB ,
∴∠OAC =∠OBC.
∵OA ⊥OD ,
∴∠AOC =90°.
∴∠OAC +∠OCA =90°.
∵DC =DB ,
∴∠DCB =∠DBC.
∵∠DCB =∠ACO ,
∴∠ACO =∠DBC.
∴∠DBC +∠OBC =90°.
∴∠OBD =90°.
∵点B 是半径OB 的外端,
∴BD 与⊙O 相切.
(2)设BD =x ,则CD =x ,OD =x +1,OB =OA =3,由勾股定理得:32+x 2=(x +1)2.解得x =4. ∴BD =4.
2.(1)连接BD ,则∠DBE =90°.
∵四边形BCOE 是平行四边形,
∴BC ∥OE ,BC =OE =1.在Rt △ABD 中,C 为AD 的中点,
∴BC =12
AD =1. ∴AD =2.
(2)BC 是⊙O 的切线,理由如下:连接OB ,由(1)得BC ∥OD ,且BC =OD. ∴四边形BCDO 是平行四边形.又∵AD 是⊙O 的切线,
∴OD ⊥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