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教案

合集下载

《我也会当家》教案

《我也会当家》教案

《我也会当家》教案关键词:持家勤俭当家勤俭持家教案父母之一教师家庭自己摘要:《《我也会当家》教案设计之一》...,还有一些工作是我们无法在家里看见的,如上班赚钱、为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等。

4、教师小结:我们的爸爸、妈妈多辛苦呀,他们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还要不辞辛苦地操持着我们的家庭。

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相关:◇各类精彩活动设计.教案.综>>详细◇幼教大班语文教案-诗歌教>>详细◇幼儿园教案雪花>>详细◇美术活动:小鬼当家>>详细教学目标:1、通过当家实践,懂得勤俭持家是一门学问,学会勤俭节约。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为家长分忧。

3、愿意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关心家庭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勤俭持家,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难点:品尝当家的滋味,理解父母的辛劳。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一周布置学生留心观察父母每天在家所做的各项工作,并做记录。

教学设计:一、亲亲我的父母1、教师:你知道吗?你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做了一些什么工作?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父母所做的事情,由一名学生做记录并代表小组综合发言,其他学生提供发言资料。

3、学生代表上台将自己组内父母所做的工作做综合汇报。

如:做饭、照顾老人、洗衣等,这些我们是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工作是我们无法在家里看见的,如上班赚钱、为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等。

4、教师小结:我们的爸爸、妈妈多辛苦呀,他们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还要不辞辛苦地操持着我们的家庭。

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呢?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感情。

二、试试我来当家1、学生阅读一则日记。

2、教师:你愿意试一试,当一回家吗?做每件事情都就有个计划,就像父母在支配家庭开支时都有个预算。

让我们一起来制订一个当家计划。

3、确定当家主题。

教师可以“餐桌行动”为例,行动内容:制订一份菜谱,上农贸市场买一次菜;回家做一餐午饭或晚饭。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我也能当家——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二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独自在家中待上一段时间。

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家庭责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第十二课里,我们将讨论这个话题,帮助孩子们了解家庭责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一、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小学生能够:1.了解家庭责任的重要性;2.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务技能;3.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二、引导讨论1.了解家庭责任的意义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家庭责任是什么?- 家庭责任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家庭责任是指每个家庭成员都需承担的义务和任务,在家庭中共同分担家务,共同维护家庭的良好环境。

承担家庭责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让他们在将来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情境。

2.探索家庭责任的内容让学生们列举一些常见的家务活动,比如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照顾宠物等。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们了解到家庭责任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能力承担一定的家务任务。

三、活动1.培养家务技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务技能,如整理书桌、折叠衣物、帮忙洗碗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相应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家务,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2.制定家庭责任表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制定一份家庭责任表,列出每个人应承担的家务任务和负责的时间。

通过制定家庭责任表,学生们意识到责任是需要有明确分工和执行计划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3.小区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们参观小区内一些公共设施,如垃圾分类点、小区花园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到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和美好。

四、课堂讨论1.学生们的感受从活动中引导学生们分享他们参与家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在回答过程中能够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第一节:课前导入(5分钟)1.欢迎学生们进入教室,向他们问好,让他们坐下来,准备上课。

2.让学生们分享他们最近在家中帮助父母完成的家务,比如洗碗,扫地等等。

3.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帮助父母家务?我们帮助家庭家务的好处是什么?4.让学生们说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并记录在黑板上。

第二节:带头做家务(15分钟)1.让学生们观看一段短片,展示孩子们帮助父母完成家务的过程和旁白解说。

2.让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孩子是怎么做的?他们做家务的心情是怎么样的?3.引导学生们从视频中学到,我们应该帮助家长完成家务,家务是大家共同分担的责任,孩子们可以在家庭贡献力量,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

4.鼓励学生们回家去带头做家务,帮助家长减轻负担,展现孝道。

第三节:学会分工合作(15分钟)1.学生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一项家务任务,比如收拾客厅,打扫卫生等等。

2.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期间选择家务任务,并制定分工计划,明确各自的任务,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工合作,分工合作的结果最终由学生代表上台演示。

3.学生代表们上台介绍分工情况,并展示他们的成果,学生们一起欣赏,回忆分工完成的乐趣与快感。

第四节:感恩父母(10分钟)1.让学生们思考自己为家庭做了哪些贡献,并写在小卡片上,比如帮助家长购物,陪伴年迈的祖父母等等。

2.让学生们将小卡片贴在班级感恩墙上,并介绍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让学生们认识到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做一个吃苦耐劳,感恩父母的优秀孩子。

第五节:小结(5分钟)1.引导学生们回顾这节课学到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家中帮助父母完成家务任务。

2.鼓励学生们在家中发扬自己的优点,带头做家务,并学会与家人一起分工合作,共同贡献家庭。

3.回馈家庭是一种快乐和幸福,感恩父母也是一种美德。

鄂科版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我也能当家》

鄂科版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我也能当家》
鄂科版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12 我也能当家
案例: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 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 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 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 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1)小华妈妈的做法对吗?
(2)妈妈应该怎么做?
表演小品后讨论:
1、造成小刚饿肚子 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刚, 会怎么做?
这样做对吗?请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
交流平台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习,同学们都懂 得在家里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 能及的家务劳动,在父母不在家时, 也能做一个小当家。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教学设计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教学设计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我也能当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二我也能当家》是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通过让学生参与家庭财务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庭开支统计表、制定预算、合理安排家庭支出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家庭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家庭财务管理的情况,对于家庭开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制定预算和合理安排家庭支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家庭开支统计表,了解家庭的主要开支项目;学生能够制定简单的预算,合理安排家庭支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了解家庭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增强责任感,懂得合理消费。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使用家庭开支统计表,了解家庭的主要开支项目;学生能够制定简单的预算,合理安排家庭支出。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家庭开支统计表的填写和预算的制定。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家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庭开支统计表和预算案例。

2.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家庭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家庭开支统计表和预算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家庭财务管理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庭开支统计表,让学生掌握家庭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12我也能当家 |鄂科版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12我也能当家  |鄂科版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12我也能当家 | 鄂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当家”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家庭生活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体验。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其观察能力和生活感知能力。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提高其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使其学会感恩和回报。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家庭角色认知:介绍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和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作用。

2. 生活技能培养: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3.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其自信心。

4. 情感态度培养:通过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学生理解“当家”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3. 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难点1.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情感,使其学会感恩和回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案例资料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手工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讨论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和责任。

2. 新课导入:介绍“当家”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作用。

3. 生活技能培养: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整理房间、洗衣服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下册

《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下册

《我也能当家》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认识到“我也能当家”的意义。

2. 学会一些基本的家庭管理技能,如安排家务、预算开销等。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管理技能,如安排家务、预算开销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事务,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家庭生活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家庭的重要性和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家务任务清单和预算表格,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一些音乐或视频素材,用于课堂互动和放松环节。

4. 邀请一些有经验的家长或社区成员参与课堂,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家庭生活视频,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家庭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学会当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责任。

3. 引出课题《我也能当家》,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二)新课教学1. 学习当家本领(1)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当家本领,如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

(2)教师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当家本领,如购物、记账、规划开支等。

2. 实践体验(1)分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家中或模拟情境中实践当家本领,如买菜、做饭等。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分享交流(1)每组学生分享当家的经验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当家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当家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三)小结作业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会当家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在家中继续实践当家的本领,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四)拓展延伸1. 搜集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或视频,与同学分享交流。

《活动二我也能当家》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下册

《活动二我也能当家》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下册

《我也能当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我也能当家”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家长日常家务的辛苦,学习管理家庭日常事务的初步能力,提高对家庭责任的认识。

二、作业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也能当家》的作业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家庭小调查: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一次家庭物品的统计与分类。

具体包括:统计家中各类物品的数量,如家电、书籍、衣物等,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通过此项作业,学生能够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和物品管理。

2. 家庭劳动体验:学生需选择一项简单的家务劳动进行实践操作,如整理书桌、打扫房间、洗菜等。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此项作业旨在让学生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与乐趣。

3. 家庭责任规划:学生需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一份简单的家庭责任分工表。

表中需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性别以及各自承担的家庭责任。

通过此项作业,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中每个人的重要性及各自的责任。

三、作业要求1. 家庭小调查: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分类要清晰明了,便于后续的整理与使用。

2. 家庭劳动体验:学生需亲自动手实践,记录真实感受和心得。

实践过程需安全、规范,注意避免使用危险工具或进行高风险操作。

3. 家庭责任规划:学生需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分工表,确保分工合理、明确。

表格内容要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执行。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作业的准确性、规范性、创意性以及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态度和努力程度。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进步程度。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同时,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对于家长的评价反馈,教师将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说课稿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说课稿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我也能当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活动二我也能当家》是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理财、烹饪、家务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当家做主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家庭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理财观念、烹饪技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到当家做主的乐趣,增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理财、烹饪、家务等。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小组合作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家庭生活的短片,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理财、烹饪、家务等。

3.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理财计划、烹饪比赛、家务分工等。

4.分享环节: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讨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总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家庭生活的要点,强调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6.拓展环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尝试当家,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独立生活能力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分享环节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评价标准包括:1.学生是否能掌握家庭生活的基本技能。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 (2)》教学设计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 我也能当家 (2)》教学设计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活动二我也能当家 (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活动二我也能当家 (2)》是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当家,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家庭预算的制定:让学生了解家庭预算的概念,学会如何制定家庭预算。

2.购物清单的制定:让学生学会制定购物清单,合理安排家庭开支。

3.购物实践:让学生模拟购物,学会对比价格,合理消费。

4.总结与反思:让学生通过总结和反思,提高当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消费观念,但对于如何当家、制定家庭预算等方面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当家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预算的概念,学会如何制定家庭预算。

2.让学生学会制定购物清单,合理安排家庭开支。

3.让学生通过购物实践,学会对比价格,合理消费。

4.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预算的制定方法和购物清单的制定。

2.购物实践中的价格对比和合理消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当家。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实践,提高当家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预算和购物清单的重要性。

4.反思评价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当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模拟家庭场景的道具和物品。

3.准备购物清单模板和价格标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当家?为什么要学会当家?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家庭预算的概念,学会如何制定家庭预算。

同时,让学生了解购物清单的重要性,学会制定购物清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家庭购物活动。

每组分配一定金额的资金,要求学生制定购物清单,合理安排家庭开支。

《活动二我也能当家》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下册

《活动二我也能当家》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四年级下册

《我也能当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作业,让学生体验当家的感觉,学习基本的家庭管理和家务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性、责任感和家庭观念,同时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家庭角色扮演: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尝试模拟一天的当家活动,记录自己在每个时间段负责的具体事项(如早起做早餐、安排一天的计划、处理日常琐事等)。

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需承担起家庭成员的责任,独立完成或协助家长完成一些家务劳动。

2. 家庭事务清单:学生需根据自己一天当家的体验,列出至少五项家庭事务,并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排序。

同时,学生需思考如何合理规划时间,以提高家务劳动的效率。

3. 家长评价表:学生需向家长了解并记录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填写一份家长评价表。

家长需根据学生在模拟当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4. 撰写心得体会:学生需结合自己的体验和家长的意见,撰写一篇关于“我也能当家”的心得体会。

内容包括自己在体验中的收获、面对挑战的勇气以及责任心的提高等方面。

三、作业要求1. 学生要保证家庭角色扮演的真实性,避免为了完成作业而夸大或虚造。

2. 家庭事务清单要具有可操作性,确保能够在家中实际执行。

3. 家长评价表需客观填写,真实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

4. 心得体会要真实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400字。

5.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给老师。

四、作业评价老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家长的意见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完成质量高的同学,将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对于完成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同学,老师将给予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五、作业反馈老师将在课堂时间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反馈和讨论。

通过同学们的心得体会和实际表现进行互动评价,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当家理财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实践并分享经验,使课程内容得到更好的延伸和拓展。

第12课 学会谦让 (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第12课 学会谦让 (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

第12课学会谦让(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学会谦让”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谦让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谦让。

课程内容包括:谦让的定义、谦让的好处、如何做到谦让以及谦让的实践。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谦让的含义,认识到谦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谦让的意识和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谦让的内涵,明确谦让的价值。

2.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谦让,解决冲突。

3. 培养学生自觉践行谦让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视频素材3. 情景剧道具4. 小组讨论表格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关于谦让的图片和名言,引导学生思考谦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谦让的定义、好处以及如何做到谦让。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谦让的内涵。

3. 情景剧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示谦让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谦让,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谦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谦让。

6. 作业布置:布置与谦让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践行谦让。

板书设计1. 第12课学会谦让2. 内容:- 谦让的定义- 谦让的好处- 如何做到谦让- 谦让的实践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谦让的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谦让的经历。

2. 设计一份关于谦让的宣传海报,倡导大家学会谦让。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谦让的内涵,认识到谦让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谦让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组织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实践“学会谦让”的教学目标。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表格式教案-第12课让爱永驻我家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表格式教案-第12课让爱永驻我家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表格式教案-第12课让爱永驻我家第12课让爱永驻我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认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并掌握处理家庭争吵的技巧;3.学会表达感恩之心,传递爱的力量;4.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掌握处理家庭争吵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认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2.学会表达感恩之心。

四、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引发学生兴趣;2.小组活动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3.案例分析法,渗透情感教育。

五、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具准备热身活动 1.学生进行放松活动,清理杂念; 2.游戏:说出五个在家常做的活动; 1.放松气氛;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在家会做的活动。

1.放松身心; 2.说出家常活动。

准备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家庭合影; 2.询问:你们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1.引出今天的主题:家庭; 2.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1.观察图片; 2.回答问题。

准备图片探究 1.掌握处理家庭争吵的技巧; 2.认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3.学会表达感恩之心。

1.呈现问题:家庭中的争吵有哪些表现?2.讲解家庭中的人际关系;3.案例分析:如何处理家庭争吵。

1.提问问题; 2.讲解知识;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回答问题; 2.听讲; 3.分析案例。

准备案例小组活动 1.分组讨论:如何让家庭更加和谐? 2.每组派代表上台表达观点; 3.评选出最佳观点。

1.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2.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3.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讨论; 2.上台表达;3.进行评选。

准备评选标准总结 1.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表达感想。

1.对今天的主题进行总结; 2.了解学生的感受。

1.回顾今天的内容; 2.表达感受。

没有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参与度;2.小组讨论成果的评选;3.听取学生的个人感受。

《我也会当家》教案

《我也会当家》教案

《我也会当家》-教案第一章:家庭收支管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收支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和规划家庭收支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家庭收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家庭收支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活动讲解家庭收支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收支管理对生活的影响。

介绍家庭收支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制定预算、记录支出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收支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第二章:家庭资产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培养学生合理规划和运用家庭资产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家庭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家庭资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2.3 教学活动讲解家庭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介绍家庭资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如储蓄、投资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家庭资产管理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第三章:家庭负债管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家庭负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家庭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家庭负债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3.3 教学活动讲解家庭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介绍家庭负债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如制定还款计划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负债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第四章:家庭消费观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合理消费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理性消费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讲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对生活的影响。

介绍理性消费的方法和技巧,如比较价格、避免冲动消费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合理消费的经验和方法。

第五章:家庭风险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家庭风险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家庭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家庭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第十二课勇敢与逞强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第十二课勇敢与逞强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第十二课勇敢与逞强全国通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勇敢与逞强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表现出适度的勇气,而不是无谓的逞强。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勇敢与逞强的具体表现。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勇敢与逞强的区别。

3.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表现勇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明白勇敢并非是一味地逞强。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有勇气去挑战。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其能够理解他人的困境,给予适当的帮助。

教学内容1. 勇敢与逞强的定义:首先,向学生解释勇敢和逞强的含义,并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2. 勇敢与逞强的具体表现: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勇敢与逞强的具体表现。

3. 勇敢与逞强的后果:让学生了解勇敢与逞强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使其明白勇敢并非一味地逞强。

4. 如何正确表现勇气: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表现勇气。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勇敢与逞强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表现出适度的勇气,而不是无谓的逞强。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勇敢并非一味地逞强。

2.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表现勇气。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材料,案例分析材料。

2. 学具: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引起学生对勇敢与逞强主题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讲解勇敢与逞强的定义和区别。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勇敢与逞强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表现勇气。

5.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学会正确表现勇气。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我也能当家 鄂科版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我也能当家 鄂科版

四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鄂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2.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3.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4. 承担家庭责任5. 家庭合作与沟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3. 案例分析:分析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家庭责任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责任感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我也能当家2. 副家庭责任与生活自理能力3. 板书内容:- 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承担家庭责任- 家庭合作与沟通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生活,记录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

2. 小组作业:分组讨论如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家庭责任感,并撰写一份行动计划。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家庭责任感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认识。

3.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讲解家庭责任感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案《我也会当家(傅宏芳)

教案《我也会当家(傅宏芳)

4、我也会当家一、教学目标:1、通过当家实践,懂得勤俭持家是一门学问,学会勤俭节约。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为家长分忧。

3、愿意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关心家庭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勤俭持家,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难点:品尝当家的滋味,理解父母的辛劳。

准备:男当家、女当家板画贴;课件;去菜市场调查菜价。

一、谈话揭题,感受父母辛劳1、听说咱班伶牙俐齿的小朋友多着呢,我们先来练练嘴皮子怎么样?(出示课件)你能正确快速地念出来吗?自由练读课件出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烧饭洗衣做菜扫地擦桌洗碗买菜买面买米叠被拖地晾衣接送孩子照顾老人清算开支……忙——忙——忙!让在座的老师们开一下眼吧,亮一亮咱们班的金嗓子。

谁来?推荐班级里出话率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吧!2、读着读着,有发现这是对谁的真实写照吗?(爸爸妈妈)是呀,爸爸妈妈每天辛勤工作,忙里忙外,看着真让人心疼啊!交流:上一周,同学们回家留心观察了爸爸妈妈每天在家所做的工作,现在来汇报一下,说说你的感受。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休息一下吗?(我们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当一回小当家。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家。

板书:我也会当家齐读课题二、创设情境,知晓勤俭持家1、怎么样才能当好家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心急的小朋友,课前已经在行动了,对于她的这一份安排,咱们先来看看。

生述说:今天是星期天,我一早就起床,来个小鬼当家,打算为我的好爸爸好妈妈分担家务。

我上午安排好的家务有:(1)准备好一家人的早点。

(去外面买)(2)泡两壶开水。

(用电热壶)(3)扫地、拖地,整理房间(叫钟点工)(4)洗衣、晾衣。

(与妈妈一起合作)(5)买菜。

(到超市买现成的)(6)电灯坏了请爸爸来修理。

这样的安排做起来爸妈轻松,自己一点也不累,不错吧?师:这样的安排你们有意见吗?有意见:(3)打扫卫生叫钟点工太浪费钱了。

建议自己扫地、整理房间,拖地有困难的可以叫妈妈一起帮忙。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 第十二课勇敢与逞强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 第十二课勇敢与逞强 全国通用
2.回答问题:上面故事中的两个同学,谁是真正勇敢的人?为什么?
3.学生汇报。
(二)童心广场
1.下面的6朵花中都有一句话,你仔细看看,认为哪种行为是勇敢的行为,你就把花涂成红颜色,然后与同桌交换一下。
你与同桌的红花一样多吗?
2.什么是勇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3.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勇敢的表现吗?讲给同学们听听。
授课
内容
第12课 勇敢与逞强
主备人课型新课 Nhomakorabea课时1
时间
第12周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初步搞清楚什么是勇敢,学会区分勇敢与逞强的不同,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2.教给学生战胜自己,培养勇敢精神的方法。
3.使学生能识别何为勇敢,何为逞强及冒险蛮干,学会培养自己具有勇敢精神的办法。
重点
教给学生战胜自己,培养勇敢精神的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勇敢和逞强的表现,并给学生创造一个分析勇敢和逞强的机会。
指导学生如何做一名勇敢的人。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勇敢与逞强
1.树立远大理想;2.从小事做起;
3.我自己树立榜样;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做事情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6.暗示自己:“我能行!”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逞强。懂得区分勇敢与逞强的不同,在听、说、议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列举生活事例,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逞强。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认识。如:遇到坏人时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自救;因为踢球,把学校的玻璃打碎了,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并赔偿;第一次做杠上动作失败了,不灰心,争取下次成功。指导学生明确勇敢的含义。即:勇敢即在正义面前敢做敢为;在危险时刻既能挺身而出,又能避开危险,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有崇高的目标,有坚决、果断的行为和意志品质,能舍己救人。通过教学学生们知道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是一名勇敢的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教案四年级第十二课我也能当家【主题说明】小学四年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渡阶段,很多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意识和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很难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告别依赖心理,尝试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提高学生的自理水平。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告别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独立意识;2、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自己当家的自豪感;3、行为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基本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告别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独立意识。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自理的能力,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课前准备】1、调查学生依赖心理和依赖行为的基本情况。

2、收集有关依赖行为的案例。

3、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引导学生思考:(1)图中描述的什么样的场景?(2)小男孩要做什么?2、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3、教师总结:图片中的小男孩要当家作主了,当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吧!导入本课课题。

4、心理学引导:从感知的角度,让学生思考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1、教师提示语:当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吧!2、时间:不超过5分钟。

活动营(体验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当家的感受活动一:我是小演员1、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教材上的情景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情景,也可以把情景分配给各小组。

2、请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表演情景。

3、教师请参与情景表演的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感受到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事情的自豪活动二:“小鬼当家”交流会4、教师组织学生填写教材上的问题:(1)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原因:___(2)我的感受是:___1、教师提示语: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会让我们体验岛城大量的感觉,会很自豪。

2、时间:大概10分钟左右。

3、在同学们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要接纳,理解并在(3)我的安排是:___(4)我遇到的问题有:-___(5)我是这样解决的:___(6)我的收获是:___5、教师在每组选一位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6、教师反馈:看来很多同学都有过自己当家的经历啊,那么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过渡到下一环节。

7、心理引导:从理解的角度让学生体验自己当家的感受,分享当家的经历和收获。

最后有个总结,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4、老师提示语:看来很多同学都有过自己当家的经历啊,那么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5、时间:大概10分钟。

分享屋(总结提升)归纳出自己当家的注意事项1、教师引导出本环节。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当父母不在家。

要自己当家的时候应该怎么1、老师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做。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介绍教材上的注意事项。

心理引导:巩固已学的知识,从感性的了解转化为理性的认识,使学生把知识内化。

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老师总结提升:自己当家时,要合理安排、制定计划、学会抵挡诱惑,树立安全意识。

3、时间:至少1 0分钟。

拓展园(拓展延伸)强化自己当家应该怎么做,是对前期1、组织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提示填写。

2、请同学分享自己的填写的内容。

3、教师给予反馈和补1、教师总结:当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学习内容的领悟和运用。

充。

心理引导:把课程上学到的知识投入应用,帮助提高独自一人时的安全意识的应对问题的能力。

们要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当家作主,要提高“当家”的能力,必须从现在开始,从事小事做起。

2、时间:大概5分钟。

【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学生积极参与度怎么样;3、学生是否掌握自己当家的方法。

【练习题】1、你有没有经历过家人不在家,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呢?请写出你的经历。

2、你一个人在家时会做些什么事呢?你觉得自己具有“当家”的能力吗?【教学参考素材】培养自立、自主的精神现在的小学生自立、自主的精神较差,依赖性较强。

原因在于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从小生活在一种众星捧月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人宠爱、呵护。

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情形描述为“六一现象”,也就是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围着孩子一个人转。

他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应该接受的生活技能锻炼。

对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表明,在家里从来不干任何家务劳动的孩子大有人在,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同学在家里帮助父母干家务劳动。

有的孩子在饭后,将碗一推,就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收拾剩下的饭菜、洗涮碗筷,那是父母的事;有的从来没有叠过一次被子;有的甚至每天起床后,衣服都要父母给穿上。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种种令我们触目惊心的情形,过错并非全在孩子身上,很大一部分责任应该由家长、长辈来承担。

他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呵护,使得孩子没有机会从事家务劳动,自立、自主精神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既要从小做起,也要从小事做起。

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书包,每天晚上睡觉前将第二天上学要用的课本、文具收拾好;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着收拾自己的卧室,叠被子、打扫房间等;小学三年级则要开始学习洗自己的衣服。

总之,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就要放手让他们去做,鼓励他们去做。

不要因为怕孩子做不好、出差错就大包大揽,这无形中就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

【心理学背景知识】自主与自立一、正确理解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增长管理才干创造了许多时间的机会。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有进取心,不墨守成规,有较强的适应性;还有利于班风和校风的树立。

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自主认识、自主组织、自主监督、自主调节、自主评价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从而为优良的班风校风的树立,准备好思想条件。

二、学生自主管理的措施1. 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主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

真正的自我服务、自主管理是同学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主管理首先要强化自主管理的意识。

一个班级由个性、兴趣不一的几十个学生组成,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因此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就非常必要。

2. 培养小干部,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使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教师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1)在竞争中树立民主意识。

通过竞争选拔班干部,可以使所有队员明确自己的自主权,树立自主的意识,即每个队员都有权利参与竞争,每个队员都有权利投票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班干部。

这时,班主任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使每位都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2)在工作中体现主体意识。

培养班干部的主体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需要在日常的点滴工作中不断对班干部进行指导、锻炼,天长日久,使这些班干部心中有自主,工作中体现自主。

班干部能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召开班会、周总结会等。

(3)在阶段总结中强化自主意识。

除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培养班干部的自主意识外,还要定期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汇报、总结,为干部与同学之间沟通感情,交换看法,这样,就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教师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三、孩子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现状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孩子。

他们的性格胆怯懦弱,习惯躲在成人的背后求得安全。

他们害怕一个人独处,而且不相信自己能独立做好一件事,几乎事事都要大人帮助他们来完成。

上学后,他们的课堂作业也习惯让父母或别人来帮助,甚至代替完成。

这一类孩子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仿佛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甚至看不起他的感觉。

这个时候,他们几乎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老是显得无精打采和心不在焉,他们喜欢抱怨所有的东西,喜欢让父母顺从他们的心意。

他们依恋父母,似乎离开父母他们就什么事也做不了了。

他们经常让父母帮助自己,而自己却很少尝试着去做。

他们喜欢让父母跟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唱歌给他们听,而父母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哭闹。

四、孩子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家庭成因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孩,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但很少有家长能意识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父母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甚至有的学生上了小学吃饭、穿衣还由家长包办,结果造成孩子对父母、家庭、学校环境的过渡依赖,有的小学生连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也没有,成为家庭中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

五、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1. 培养孩子的独自意识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他们能做得到的事情。

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他们总是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安排好,铺平道路。

这种态度和做法,使孩子的手脚受到了束缚,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孩子很小就有了独立自主意识,他们什么都喜欢亲自动手,自己扶着沙发走路,自己拿小勺吃饭。

等到稍大一些的时候,他们不仅要独立洗手洗脸、穿衣服、脱衣服,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

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千万不能泼冷水“别动,你干不了!”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很好,慢慢做,你一定能做好的!”2. 培养孩子独自动手做事的能力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从不会做到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做得井井有条,这是必经的过程。

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不是有这样一句话:“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边。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动手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独立自主能力培养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从孩子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比如,在家里孩子的房间中,给孩子设置一个单独的区域,区域内的东西摆放、活动进行都由孩子做主,让孩子在自己的区域中活动,成人可参与活动但少加干涉,给孩子一种小主人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独立做事的乐趣,培养他们自己事情自己做。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是对孩子进行独立自主行为训练的良好机会,成人应尽可能把自主权交给孩子。

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孩子为班上和家庭做一点小事,尽可能为孩子提供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