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总汇 《教育局内部资料》
教师招聘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参考答案】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两方面,也有人把这种促进作用概括为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1)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以与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2)教育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教育根据社会的规范和要求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②教育通过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③教育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意向和角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
2.教师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参考答案】(1)自我提问法,即通过提供一系列关于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省,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相互提问法,即将学生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问题表,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问题表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
(3)知识传授法,主要是通过传授学习理论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元认知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到学习中,形成适当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几种元认知训练的方法,都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特别是对复杂、困难的问题,元认知的训练就更为有效。
3.简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1)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包括: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总结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活、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求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学生在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等方面各不相同,素质教育强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及创造性的人(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不j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相辅相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属专业性工作,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他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2)创造性。
这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劳动既要讲科学,又要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3)示范性。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师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4)长期性。
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才,达到这一目的必然是长期的。
3、简述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教育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2)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及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版全
简答题-论述题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②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④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口诀】规(规模)速(速度)方(方法)内(内容)段(手段)结(结构)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口诀】两权一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口诀】目内方育6.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口诀】两传选新再创造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4)个别差异性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 简答题汇总
1、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①确定班集体发展目标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保持好奇心。
②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③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④合理利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⑤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①教学内容准确②教学目标明确③教学结构合理④教学方法适当⑤讲究教学艺术⑥板书有序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①②③④⑤⑥⑦⑧4、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自我意识正确②性别角色分化③人格结构完整④人际关系协调⑤社会适应良好⑥情绪积极稳定5、德育过程的基本原则?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性原则③知性统一原则④因材施教原则⑤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⑥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⑦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⑧教育形象的一致性和连贯性⑨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什么?①备课②上课③作业的布置与反馈④课外辅导⑤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7、新型师生关系?①尊师爱生②心理相容③民主平等④教学相长8、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①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刻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来说,他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设计者。
②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另一个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③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9、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存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③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④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10、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11、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1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①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和相似性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③学习的定势与态度④认知结构的特点⑤学习策略水平1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①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因材施教④循序渐进⑤启发性⑥量力性原则⑦直观性⑧巩固性原则14、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①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例如表扬②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如抵消惩罚。
教师招聘考试高频简答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高频简答题汇总教师招聘考试高频简答题汇总【教育学】1.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启示(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1.具体表现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序列性要求要先行后序,不可超前不可逆,要循序渐进。
例如:学不躐等,要求学习要有逻辑顺序不能跳跃;小学课程幼儿园化,则是违背了顺序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1.具体表现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不做"一锅煮",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不同阶段不同特征,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具有针对性。
例如不要小学成人化,用成人观点看待小学生,否则就违背了阶段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1.具体表现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2.教学启示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抓住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总结教师招聘考试,作为选拔教师人才的重要环节,经常涉及到简答题。
本文将对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简答题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答案,以供考生参考。
以下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简答题以及相应的答案。
1. 请简述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艺术修养、体育素质等多个方面,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2. 高效课堂教学的要素有哪些?高效课堂教学的要素包括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参与积极、师生互动良好、教学评价及时有效等。
3. 请简述你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教育教学改革是指以质量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教育教学改革旨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4. 请谈谈你对学科综合素质评价的看法。
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
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注重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能力发展、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
通过学科综合素质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针对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育。
5. 请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等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负责。
总结:通过以上简答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准备教师招聘考试时,需要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以便给出清晰明确的回答。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汇总教师资格证是一种证明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证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简答题是其中的一部分,它考察着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简答题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者参考。
一、教育教学理论相关问题1. 什么是建构主义教学法?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建构主义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和互动构建知识和理解。
其核心理念是学习者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请简述“情感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和情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3. 何谓“探究式学习”?请举例说明。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通过提问、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学习物理光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光学定律。
二、学科教学相关问题1.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解决,鼓励学生思考复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提倡让学生理解和发现数学的本质规律。
2. 请简述地理教学中的“三维教学法”。
地理教学中的“三维教学法”是指将地理教学划分为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三个维度来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对地理事实的观察和实地考察,进一步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全面、深入地学习地理学科的目的。
3.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鼓励学生多读英语原版的书籍和文章,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和精读等;加强对文章结构和段落逻辑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背诵资料
简答题——教育学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共,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教育内容: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教育工具: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到达了一定水平。
2、原始教育的特征(口诀:两生三无)(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3)教育没有独立的形态(4)教育没有阶级性(5)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没有教育制度3、古代教育的特征(口诀:统治阶级像板砖)(1)阶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2)道统性:天道、人道、神道合为一体,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
(3)等级性:不同阶级地位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和等级(4)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5)刻板性:内容形式单一,崇尚书本,死记硬背;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6)象征性: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7)只有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4、近代教育的特点(口诀:公义世法)(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德国最早)(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脱离宗教(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5、近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呈现哪些特征(口诀:多生扑克)(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6、20世纪现代世界教育的特征(全民多献身)(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提出)(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平等(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7、经济发展(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口诀:龟速结容方组)(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和组织形式8、教育的经济功能(口诀:劳科技术)(1)教育的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9、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口诀:两权、一性质、一宗旨,目容结体)(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3)决定教育的性质(4)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5)制约教育的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10、教育的政治功能(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促进体制变革完善(2)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政治民主(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影响一定的政治经济(4)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使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政治形态逐步形成适应一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认同感、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活习惯。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简答题85道(附答案要点)
招教重点简答题85道教育学简答题必胜版30题1、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五,终身的多元化。
2、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第三,学校能有效协调和控制学生的发展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第一,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二,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第三,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对策?第一,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第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教育者的发展潜力。
第四,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第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6、教师劳动的特点?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连续性和广延性。
复杂性和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7、建立学制的依据?(简答准备多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8、教师的职业素养?第一,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第二,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第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第四,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三、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四、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五、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六、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七、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八、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⑤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九、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十、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十一、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十二、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十三、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1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2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发生的影响,包括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3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德育的“教育性”,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二是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十四、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1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2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四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15、简述中小学体育的任务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16、简述中小学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17、简述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学习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18、简述教学模式的种类1传递——接受式2自学——辅导式3引导——发现式4情境——陶冶式5示范——模仿式6目标——导引式7研究——探索式8活动——体验式19、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20、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和讨论法3练习法4实验法5演示法6实习作业法7参观法8读书指导法21、简述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1目的要明确2内容要精选3分量要适当4难易要适度5检查要及时6批改要认真22、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原则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原则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23、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5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法24、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1知与不知的矛盾懂与不懂、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肤浅等2愿望与能力的矛盾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情感与理智等3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等25、简述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的学生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的学生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26、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1认识自己2自我激励3自我控制4人际交流5人际合作6学习技能辅导7职业发展辅导27、简述教育测验的功能1激励功能2诊断功能3区分和选拔功能4评定功能28、简述教育测验的种类1按测验目的分①安置性测验②形成性测验③诊断性测验④总结性测验2按测验内容分①成就测验②学能测验3按规范程度分①标准化测验②教师自编测验4按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分①常模参照测验②标准参照测验29、简述评价测验试题质量的指标1实用性2信度3效度4难度5区分度30、现阶段我国基础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有些地区还尝试开展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师评价的探索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也是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3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32.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3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4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1)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35.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6.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37.教师如何备好课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38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课堂气氛热烈39.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0.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4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43.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的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44.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1建立关系2了解问题3分析诊断4帮助指导5结束咨询46.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4兴趣的效能性47.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48.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49.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50.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51.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规律52.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5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5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55.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等四个阶段56.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57.简述教育创新的内容。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精华)
一、教育学知识复习题l、什么是教育?答: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教育活动有哪些特点?答:(l)教育活动的目的性;(2)教育活动的实践性;(3)教育活动的双边性;(4)教育活动的三要素;(5)教育活动的多功能。
3、什么是教育学?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4.教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答:因为:(1)学习教育学是为了担负起新时期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产生学习必要性认识的前提。
(2)为了探索学生的奥秘,掌握教育的科学和艺术。
(3)学习教育学具有特殊功能(理解热爱教师职业、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效果,进行教育改革,都有重要作用)5、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什么?答: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是教育与教育对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概而言者,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7.怎样理解义务教育的含义?答:义务教育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8.怎样理解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答: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依赖于教育。
另一方教育的作用又受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制约。
9.怎样理解教书和育人的关系?答:(1)教书是教师工作的形式(2)教书是教师活动的外部表现。
(3)育人才是教师活动的本质。
(4)通过教书,既传授知识技能,又进行思想教育,还发展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
10.怎样理解教师劳动的性质?答:教师劳动的性质是复杂而又繁重的培养人的脑力劳动。
11、教师的素质结构和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答:(l)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及其修养;(2)文化素质及其修养;(3)教育能力及其修养;(4)小学教师的教学艺术——教育机智。
12.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内容是什么?答:(l)民主平等;(2)爱生尊师;(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简答题
教育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分)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分)(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分)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32.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4.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1)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2)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班级管理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1.5分)(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1.5分)(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5分)(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1.5分)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40.教师如何备好课?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1)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1分)(2)了解学生。
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
招教考试简答题大全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前提),环境(外在动力),教育(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
P44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外在动力;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主动的)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学校教学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P4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防止一刀切、一锅煮、成人化,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劳伦兹,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身残志坚),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
维果斯基:从“社会言语”到“内部言语”。
3、教育目的地作用(功能):导向,激励,评价,调控。
P574、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现代学制,最早起于19世纪末的欧洲。
我国废科举是在1905年)P72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行,《钦定学堂章程》,日本。
1903年,癸卯学制,实行,“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修业年限最长,不允许男女同校,日本。
(完整版)教师编制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
(完整版)教师编制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间接经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被动性2.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可塑性;发展的可能性、可塑性转变为现实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教育对象3.简要描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发展:从无意识记到有意;从机械识记到意义;从形象识记到抽象。
记忆范围不断扩大;记忆带有情绪体验材料的兴趣增强4.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迁移应注意什么?合理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材的量化方式;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改进学习方式5.简要比较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特点?功能:短时是操作性的,长时是备用性的;容量:短5-9个组块,长时容量很大;表征:短需要视觉和听觉为主;长主要是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6.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它是短时记忆进入长时的关键。
合理安排复述时间;适当过度学习;克服记忆的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调记忆;采用多种形式复习;画线7.简述学生在运用变式时经常发生的错误把一类或一些事物共有特征看作本质特征,内涵不准确;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不恰当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应该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原因:利于主动发展;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建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促教师角色转变如何:树立新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9.简述高创造性学生的特点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容忍模糊和错误;喜欢幻想;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10.竞争与合作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有哪些影响?好胜心、动机强,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习效率高;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严格要求不断进取;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锻炼动手动脑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自信;交往能力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如何组织复习?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逐渐减速。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教育学1.近代社会教育特点:公义世法2.简述赞可夫提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原则;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全民多现身+全信科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4.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5.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产生6.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学制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7.教育学发展阶段:萌芽、独立、多元化、现代化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9.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10.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库及答案-(教育局统一招考)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库及答案(教育局统一招考)1、布鲁纳的教学观(3.1)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⑴动机原则。
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⑵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⑶程序原则。
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⑷强化原则。
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
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
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
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
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
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学习动机的种类 (4.1)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汇总(简答题)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简答题及论述题汇总)1、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语言正确,发音标准,说普通话,表达的内容能被学生顺利接受;第二,用词准确,语句完整,准确传达思想内容,既保证科学性又通俗易懂,为学生所理解;第三,系统连贯,逻辑性强,善于运用独白式语言,讲述知识或说明问题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结论明确;第四,富于启发性,有感染性,掌握对话的语言艺术,在对话中善于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勇于发表个人意见,进而形成生动、幽默的语言艺术,在交流中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第五,在音量、语速、声调等方面要符合环境和表达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卫生的需要,适中而有变化。
2、简述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答: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教育目标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标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而教育目标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一个国家的教育目标是唯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
3、简,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有哪些?答:研究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不同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2)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
根据概括化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必然要影响到迁移的效果。
(3)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只有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局备考简答题总汇(答案要点)一、教育学部分●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认识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3、要进行把管饭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简述《学记》中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3、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4、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而后道尊”的教师观;5、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教育正是通过向各种生产部门输送经过培训的更加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的增长。
2、教育年刚过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简述教育功能及其类型。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按照下面三种方式分类: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什么是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明年贡献的强制性。
●简述校长负责制。
1、校长全面负责;2、党组织保证监督;3、教职工民主管理。
●简述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1)从教室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互相促进的关系。
●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融。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3、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特征是什么?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社会需求;2、科学知识;3、学习者身心的发展;4、课程理论。
●简述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是什么?1、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简述小学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简述小学德育内容有哪些。
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简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
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简述教育研究的意义。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简述研究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1、宏观方面:一是要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二是要考虑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三是要考虑研究者本身的研究能力,凡研究者能力所及、能胜任的方法才是适合的方法。
2、具体说来有:综合与分析研究课题;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思路;因素的控制程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情况。
二、心理学部分●简述心理现象的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其中,心理过程又分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分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简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该学派吧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认知心理学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简述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注意分配的概念及条件有哪些?●记忆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品质?●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简述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简述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简要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简述人生全程发展观。
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地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且存在极大可塑性。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有哪些特点?1、小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2、小学时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向逐步分化发展;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生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4、小学阶段品德的另一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出现“飞跃”或“质变”。
●简述小学生言语发展的特点。
●简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简述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简述小学生同伴交往的几个特点。
1、交往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2、在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4、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5、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氛围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行动技能。
●试述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桑代克联结理论的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需要中介作用;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简述原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简述学习策略的分类。
●简述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
●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动机的理论都有哪些?●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简述教师职业心理成长的历程。
●简述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差异。
●简述教师职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学生应明了、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
3、在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4、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根据遗忘规律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复习?1、及时复习2、复习方式的多样化3、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5、合理分配复习时间6、掌握复习的量●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3、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5、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的变化和运动 c.刺激的对比 d.刺激的新颖性2、人的主观状况:a.需要和兴趣 b.情绪与期待 c.知识经验 d.身心状态●简述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1、合理发泄2、转移3、自我控制4、自我安慰5、幽默6、升华●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有明确的目的性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3、与克服困难相关联●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1、注重学生早起能力的培养2、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3、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4、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三、教育政策法规部分●简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1、制定主体和约束力不同;2、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不同;3、制定程序与实施方式不同;4、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5、公布的范围不同。
●简述教育法律的纵向结构层次。
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2、教育基本法律;3、教育单行法律;4、教育行政法规;5、地方性教育法规;6、教育规章。
●简述依法执教的意义。
1、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不然要求;2、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3、依法治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须。
●简述预防教师违法的必要措施。
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7、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