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标、美标、欧标区别

合集下载

各国三相工业插头标准

各国三相工业插头标准

各国三相工业插头标准在现代工业中,三相电力是最常见的电力供应形式之一。

为了确保不同国家之间的电器和设备的互换性,各国制定了不同的三相工业插头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插头的外观、尺寸、电气参数等要求,以确保插头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国家的三相工业插头标准。

欧洲标准(IEC 60309)欧洲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一系列三相工业插头标准,编号为IEC 60309。

这些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欧洲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欧洲标准插头有不同的电流等级和极数,常见的有16A、32A和63A,3P+N+E(三相、中性线和地线)的插头是最常见的类型。

这些插头通常具有防水和防尘的特性,适用于工业和户外环境。

美国标准(NEMA)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制定了一系列三相工业插头标准,被称为NEMA标准。

这些标准适用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工业领域。

与欧洲标准不同,NEMA插头的外观和尺寸有一些差异。

常见的NEMA插头类型有L5、L6和L7系列,其电流等级可达到30A或更高。

NEMA插头通常具有更加坚固的设计和耐用性,适用于重型工业环境。

中国标准(GB/T 11918)中国国家标准GB/T 11918是中国的三相工业插头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工业领域,常见的插头类型有10A、16A、32A和63A等。

中国标准的插头外观和尺寸与欧洲标准类似,但具有一些特殊的电气参数和结构要求。

中国标准的插头通常采用防火材料和防护装置,以提高插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日本标准(JIS C 8303)日本工业标准JIS C 8303是日本的三相工业插头标准。

这些标准适用于日本的工业和商业领域。

日本标准的插头外观和尺寸与欧洲标准类似,但电气参数和插头的结构有所不同。

常见的插头类型有15A、20A和30A等,与其他国家的标准有所差异。

日本标准的插头通常具有防火和防爆性能,以确保安全使用。

其他国家标准除了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各自的三相工业插头标准。

三种常用铜水管及管件标准比较

三种常用铜水管及管件标准比较

三、异同对比
(一)、材质上,详见下表I
标准 名称 美标 欧标 国标
铜管
T2 或TP2,其中 铜管及符合NSF水质认证的紫铜配件必须为脱氧磷铜。 TP2为脱氧磷铜 成分符合:Cu和Ag含量不小于99.90%,磷含量在 T2,T3或TP2,其 0.015%-0.040% 中TP2为脱氧磷铜 无NSF水质认证的要求 的管件可以采用青铜材 质,锌不得超出16%, 一般为ASTM B584C84400。成分: 81%铜、9%锌、3%锡、 7%铅 无NSF水质认证要求的管 件可以用采用合金铜,但 是不得超过10%,对于含 锌超过10%的管件要求检 验其抗脱锌能力,并于管 件本体刻注其抗脱锌等级: A或B
+0.81
+0.34 +0.81
100
+/-0.050
+/-0.07
+/-0.30

+/-0.06
+0.20
项目
DN
125
铜管平均外径允许偏差 美标
+/-0.050
管件承口内径允许偏差 美标
+0.08 +0.20 +0.08 +0.20 +0.08 +0.18 +0.08 +0.18
铜管、配件允许配合间隙范围 美标
别工程项目做管件的配套 ,标准多执行美标或英标。后来较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创立自
己的品牌并参照美标和英标制订了铜水管及管件的企业标准, 于1987年国内最早的铜 水管标准GB/T1527-87开始实施,相应的管 件标准也于1989年开始实施。最新的修订 版本为GB/T11618-1999(管件),GB/T18033-2000(铜水管)。本文就上述三种 标准的异 同对比与实际应用情况加以介绍。

国标欧标美标的区别

国标欧标美标的区别
4.再在砝码块与扶手相交接合处向扶手外边的方向施加20N的力,至少持续5秒钟
結果判定
椅子不能产生倾倒现象
五:
测试项目
5.椅子后靠倾倒测试(无后仰功能)
7.椅子靠背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
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
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
設備與工具
350N&250N重的砝码,推拉力计,秒表,圈尺,固定装置或阻挡装置等
測試步驟
1.将椅子置于固定装置或阻挡装置上。
2.在离坐垫中心支撑点,且靠左或右边处100MM的地方,施加垂直250N重的砝码的力
3.在扶手上施加350N重的砝码,位置:离坐垫后边缘约175MM—250MM的地方,且这点离扶手外边缘最大40MM处,但是,不能超过扶手的中心位,
国标,欧标,美标办公椅测试标准对照
EN1335测试项目
GB/T 2280/10357测试项目
BIFMA X5.1测试项目
1.椅子坐垫前边倾倒测试1
1.椅子滚动阻力测试
1.椅子扶手垂直功能测试
2.椅子坐垫前边倾倒测试2
2.椅座椅背联合静载荷测试
2.椅子扶手垂直过载测试
3.椅子侧边倾倒测试(无扶手)
3.扶手向下静载荷测试
結果判定
椅子不能产生倾倒现象
椅子不能有结构机械功能性的丧失或破损等
椅子不能产生倾斜或翻转现象
三:
测试项目
3.椅子侧边倾倒测试(无扶手的椅子)
测试目的
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

国标,欧标,美标办公椅测试标准对照

国标,欧标,美标办公椅测试标准对照

适用的标准EN 1335-1/-3 GB/T2280/10357-2/-3 ANSI/BIFMA 5.1 测试项目 1.椅子坐垫前边倾倒测试1 6.椅子稳定性测试9.椅子稳定性测试--后边测试目的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設備與工具27KG砝码,固定装置或阻挡装置等600N的载荷体, 13MM 高的挡块,计时器,推拉力计:至少要大于100N的力,79KG(173lbs)重的砝码/沙袋,圈尺,13MM(1/2英寸)高度的挡块,固定装置或阻挡装置測試步驟1.参照右图所示,固定椅子脚支架,即:A,B处2.在椅子坐垫前边缘处,吊挂重27KG的砝码的力1.在椅子座面中心线上,离向前边沿或向左右侧边或向后边60MM处,加载荷体600N,2.用高度13MM的挡块把相应的二个椅脚挡住,再根据他们的方向,进行施加一倾翻力,标准要求:向前、侧向倾翻力不小于20N,向后倾翻力不小于100N3.持续的时间为:至少5秒钟1.在坐垫板的中心位置静压一重量:79KG(173LBS)2.用13MM(1/2英寸)高的挡块挡住椅子脚或轮子3.在椅子靠背上至少施加89N的力(靠背不能是固定的)在椅子靠背上至少施加156N的力(靠背是固定的)結果判定椅子不能产生倾倒现象椅子不能产生倾倒现象,椅子不能产生机构功能性丧失,破损松动现象椅子不能产生倾斜或翻转现象测试项目 2.椅子坐垫前边倾倒测试22.椅座椅背联合静载荷试验10.椅子稳定性测试--前边测试目的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为了确保所有的椅子的机械强度符合EN国际标准,同时杜绝防止存在任何隐患性的及潜在性的结构及安全问题的发生設備與工具600N重的砝码,推拉力计,圈尺,固定装置或阻挡装置等加载荷体:1300N与560N,计时器,圈尺,固定装置或阻挡装置等135KG(600lbs)重的砝码/沙袋,圈尺,13MM(1/2英寸)高度的挡块,固定装置或阻挡装置測試步驟1.将椅子置于固定装置或阻挡装置中1.在椅座面的中心线上,与离椅面前边沿100MM处的地方,2.施加静载荷体:1300N,3.再用挡块(高度为13MM)把椅子后面二个戏脚或轮子挡住,4.在椅背与椅座面的2/3L(椅背不能小于300MM时)处,施加一个静载荷560N的力,5.每次加载至少保留l0 min,加载10次,1.在坐垫板的中心线上与离坐垫前边60MM相交点处,静压加载块:135KG(600LBS)2.用13MM(1/2英寸)高的挡块挡住椅子脚或轮子3.在加载块与坐垫板之结处,以20N的力,向坐垫板前边方向拉,2.在椅子坐垫板上,离坐垫前边缘60MM的地方,施加600N重的砝码的力。

口罩美标、欧标、国标标准及3M口罩各型号分析

口罩美标、欧标、国标标准及3M口罩各型号分析

前言以下数据分析结论以及建议均来自官方和本人根据个人知识经验不保证理论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由于篇幅较长错误难免我会尽量保证正确率和准确性但不保证文章的绝对准确和正确如因曲解误读或未按本文要求进行实践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因为是新帖所以还是要说一下各国标准以下分别是美标欧标和国标关于这个建议使用时间我个人的看法是由于厂家不了解每个用户的具体使用环境所以经过测试给出一个能最大限度保证用户安全的时限但这个时限并不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口罩综合现在各地的雾霾情况加上节约开支上的考量按每天佩戴不超过三小时计算我个人建议三个月更换一次口罩N标准系列口罩9010官方简介用于某些非油性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和病毒微生物的呼吸防护呼吸阻力小佩戴舒适折叠式设计更方便携带此款口罩算一种基础型口罩符合N95标准材质为经过静电处理的无纺布从官方所说的用于某些非油性颗粒物的呼吸防护我们可以看出此款口罩的防护范围并不大由于没有任何的性能数据我们也无从得知其具体性能在此仅从已知数据进行推测首先此口罩符合N95标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能用于雾霾的基本防护其次此口罩没有呼吸阀所以不适合长时间佩戴最后口罩与面部接触的地方与普通口罩相同没有做太多处理从而导致气密性有一定缺陷不适合剧烈运动结论此口罩为基础防护口罩适合中度污染使用价格较低也适合频繁更换8210系列8210有多种版本基本上各个版本都是对舒适性进行改进防护能力没有太大区别8210系列分别为8210CN8210s8210舒适版8210V官方简介用于防护在研磨砂纸打磨清扫锯切装袋等过程中或在矿石煤铁矿面粉金属木材花粉和某些其它物质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的防护用于防护由喷雾产生的不散发油性气溶胶或蒸气的液态或非油性的颗粒物当用于防护这些颗粒物时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本产品可用于不超过10倍职业接触限值的浓度水平此口罩有多种改进型一种型号衍生出多种改型说明了这种口罩的防护性能非常不错从官方简介我们可以看出几点首先此口罩的设计目的是供工业用其次此口罩不能防护油性颗粒物最后我们从本产品可用于不超过10倍职业接触限值的浓度水平可以看出此口罩的防护能力非常好可以在十倍以下职业接触限值浓度进行工作是一款针对性很强防护能力很好的口罩在各种衍生型号中我推荐8210V 理由是8210V有呼吸阀设计适合长时间佩戴结论8210的各种型号针对非油性颗粒物防护能力较好舒适度佳因符号N95标准所以适用于雾霾天气价格适中适合在雾霾天气佩戴1860官方简介用于职业性医护人员的呼吸防护,防护某些致病微和物颗粒如病毒细菌霉菌碳疽杆菌结核杆菌等这口罩主要是医用同时符合N95标准这口罩我用过气密性很差和脸部贴合问题相当大经常莫名其妙的漏气不知道是我脸的问题还是这口罩的问题不过价格到是很便宜总之这个如果针对雾霾的话我个人不推荐91321860折叠版没什么好说的8515官方简介打磨等湿热环境作业的工人专业们设计的经济型防尘口罩适合湿热环或长时间佩戴防护;舒适型适合建筑、石矿、纺织、打磨、五金铸造、制药、电子、制药、物料处理及打磨等作业时产生的粉尘的防护等行业。

国标、欧标、美标排放对比

国标、欧标、美标排放对比

V 2015
Diesel/Gas ESC/ELR
GB
6
Diesel Only ETC
Diesel/Gas
1.5 4.0 1.5 3.0
ESC(CI)
1.5
ETC(CI)
4.0
VI ??
ETC(SI)
4.0
WHSC(9)
WHSC(9)
HC
NOX
PM
NMHC
CH4
smoke
NH3
PN number(10)
汽油车
欧V 欧VI
2009.09 2014.09
1.0 1.0
0.1 0.1

0.06 0.005

0.06 0.005
大型乘用车和轻型货 车
1250kg<RM≤1700kg
柴油车
欧V 欧VI
汽油车
欧V 欧VI
2009.09 2014.09 2009.09 2014.09
0.63 0.63 1.81 1.81
全球排放法规体系——轻型车
美国 日本
联邦 试验循环 FTP-75
10/15工况 11工况
美国环保局 EPA
0阶段 美国 87
1阶段 美国 94
加州 大气资源局
CARB
0阶段
1阶段
10/15工况+11工况循环 标准
低排放汽车排放标准
2阶段
LEV1 TLEV1 LEV1 ULEV1 ZEV1
10/15工况+11工况循环 2000/2002标准
2000 欧3
2005 欧4
2008 欧5
2011 欧5+
2012 欧6
ECE
ECE2

国标、欧标、美标排放对比

国标、欧标、美标排放对比

E5
E6
NEDC
WLTC
中国-CN
GB5
GB6
NEDC
WLTC
美国-US 当前
FTP-75(LA-4CH)
日本-JP
当前
10-15
JC08
循环工况 图
适应发动 机
总里程 总时间 最高车速 平均车速
排放耐久 里程km
整车 瞬态 汽油 柴油 11.007 1180 120 33.6
160000
整车 瞬态 汽油 柴油 23.26 1800 131.6 46.3
动力链工作小组 吴昌圣 3
二.全球排放法规体系
全球排放法规体系——轻型车
美国 日本
联邦 试验循环 FTP-75
10/15工况 11工况
美国环保局 EPA
0阶段 美国 87
1阶段 美国 94
加州 大气资源局
CARB
0阶段
1阶段
10/15工况+11工况循环 标准
低排放汽车排放标准
2阶段
LEV1 TLEV1 LEV1 ULEV1 ZEV1
日本的循环工况较为简单。
V1
动力链工作小组 吴昌圣 6
三.排放认证工况对比
测试循环——重型车
欧盟-EU
E5
测试循环 ESC
ELR
ETC
ESC
中国-CN GB5 ELR
ETC
美国-US FTP
日本-JP
13
JE05
循环工况 图
适应发动 机类型
发动机 稳态 汽油 柴油
测试循环 ESC
发动机 瞬态
柴油
E6 ELR
发动机 瞬态
柴油
发动机 瞬态 汽油 柴油

国标、欧标、美标排放对比

国标、欧标、美标排放对比
FTP-75(LA-4CH)
日本-JP
当前
10-15
JC08
循环工况 图
适应发动 机
总里程 总时间 最高车速 平均车速
排放耐久 里程km
整车 瞬态 汽油 柴油 11.007 1180 120 33.6
160000
整车 瞬态 汽油 柴油 23.26 1800 131.6 46.3
160000
整车 瞬态 汽油 柴油 11.007 1180 120 33.6
GB17691
1992 欧1
ECE
2000 国1
1995 欧2
ECE3
2004 国2
低排放汽车排放标准
2阶段
LEV1 TLEV1 LEV1 ULEV1 ZEV1
10/15工况+11工况循环 2000/2002标准
LEV2 LEV2 ULEV2 SULE ZEV2 V2
2009年新长期计划 10/15工况循环+11 JC 08
LEV2 LEV2 ULEV2 SULE ZEV2 V2
2009年新长期计划 10/15工况循环+11 JC 08
欧洲
ECE循环 ECE+EUDC循

欧盟 ECE
1993 欧1
ECE R15/04
1996 欧2
ECE R83
2000 欧3
2005 欧4
2009 欧5
2011 欧5+
2014 欧6
ECE R83/01
GB5
ESC
ELR
ETC
FTP
日本-JP
13
JE05
循环工况 图
适应发动 机类型
发动机 稳态 汽油 柴油

阻燃光缆标准对比(欧标、美标、国标,对应表)

阻燃光缆标准对比(欧标、美标、国标,对应表)

GB/T1838021/22 GB/T1838021/22 GB/T1838011/12/13 GB/T1838011/12/13
GB国标测试标 准 GB/T17651 GB/T176线管)情况下线缆选择
区 域 A(吊顶或地板有空调系统) A(吊顶或地板无空调系统) B(一般工作区) C(弱电竖井) 电缆类型 CMP CMP/CMR/CM CMP/CMR/CM CMP/CMR 光缆类型 OFNP OFNP/OFNR/OFN OFNP/OFNR/OFN OFNP/OFNR
商业建筑物内采用阻燃PVC或金属线槽(线管)情况下线缆选择
区 域 A(吊顶或地板有空调系统) A(吊顶或地板无空调系统) B(一般工作区) C(弱电竖井) 电缆类型 CMP/CMR/CM CMP/CMR/CM CMP/CMR/CM CMP/CMR/CM 光缆类型 OFNP/OFNR/OFN OFNP/OFNR/OFN OFNP/OFNR/OFN OFNP/OFNR/OFN
欧洲测试 标准 -EN502894-11 EN50266 EN50265 EN50265 EN13823 EN13823 欧洲测试 标准 EN50268 EN502672 EN502671
GB国标测试标 准 --GB/T1838031/32/33/34/35/36
IEC603321/2 IEC603321/2 IEC60332-1 IEC60332-1 IEC国际测试 标准 IEC61034 IEC60754-2 IEC60754-1
阻燃光缆标准对比表
阻燃等级 难燃级 阻燃级 (增压级) 垂直级 (干线级) 商用级 通用级 家居住宅级 地毯级 阻燃等级 烟雾浓度 气体酸度 毒性气体 NEC UL名称 铜/光缆 LC/-CMP/OFNP OFCP CMR/OFNR OFCR CMG/OFNG OFCG CM/OFN OFC CMX/-CMUC/-NEC/UL名称 铜/光缆 LSZH LSZH LSZH UL测试 标准 UL2424 UL910 UL1666 UL 1581/1685 UL 1581/1685 UL1581 VW-1 UL1581 VW-1 UL测试 标准 ---NFPA 测 试标准 NFPA-90A NFPA-262 -----NFPA 测 试标准 ---IEC国际测试 标准 --IEC60332-310/21/22/23/24/25

国标、美标、欧标区别

国标、美标、欧标区别
最大力:F
抗拉强度:SU
屈服强度:YP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YS
上屈服强度:UYS
下屈服强度:LYS
原始截面积: A0
断后截面积:
原始标距: LO
断后标距Lu
引伸标距:Le
伸长率:A
断面收缩率:Z
最大力:Fm
抗拉强度:Rm
屈服强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上屈服强度:ReH
下屈服强度: ReL
原始截面积: S0
采用自动绘图仪测量应变发生残留为起始,在加载曲线上读取延伸值,该值通常情况下都小于从拉断试样上测量的值,这种测量方法应随着结果一起注上。
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在原则上,断裂位置处于最接近的标距的标记不小于原始标距LO的1/3情况方为有效,但是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并且应当在报告中注明。
断后截面积:SU
试样尺寸
Ф3mmФ5mmФ6mmФ8mmФ10mmФ15mmФ20mmФ25mm
Ф2.5mmФ4mmФ6mmФ9mmФ12.5mm
Ф5mmФ10mmФ20mm
原始标距
原始标距5d
原始标距5d
原始标距5d
试验温度
一般室温认作10℃~35℃,在对试验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为23±5℃。
在没有规定,一般室温认作10℃~38℃。
55 mm×10 mm×7.5mm
55 mm×10 mm×5mm
V型缺口槽深2mm
U型缺口试样:55 mm×10 mm×10mm
U型缺口槽深5mm
试验温度
对没有规定:23±5℃
在所规定温度:±2℃
室温:20±5℃
在所规定温度:±1℃

电缆耐温等级,在国标、美标、欧标中有何不同

电缆耐温等级,在国标、美标、欧标中有何不同

电缆耐温等级,在国标、美标、欧标中有何不同?在电线电缆的设计、选材、生产、销售过程中,往往碰到很多温度参数,如90℃、105℃、125℃、150℃等。

这些参数在行业中的通俗名称都叫耐温等级参数,那这些参数是怎么来的呢?同是90℃的耐温等级的材料,为什么老化温度不一样呢?老化温度和耐温等级是什么关系?绝缘允许的导体长期最高工作温度是怎么定义的?什么是温度指数?什么是材料的额定温度?硅烷交联料能满足125℃的耐温等级吗?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了解标准体系,因为不同的标准体系对耐温等级的定义是不同的。

我们常见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UL标准,EN/IEC标准、国标与行标等。

UL标准UL标准中,常见的耐温等级是60℃、70℃、80℃、90℃、105℃、125℃和150℃。

这些耐温等级是怎么来呢?是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吗?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耐温等级,在UL标准中称作额定温度(rating temperature)。

它并不是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

▍额定工作温度UL标准中额定温度的确认是按照公式1.1来确定的(参见UL2556-2007中4.3章材料长期老化部分)。

具体过程是先假定材料的一个耐温等级,如105℃,然后按公式1.1计算出烘箱的测试温度112℃,分别在这样的测试温度下将样品放置90天、120天和150天,得到样品的伸率变化率和老化天数的数据,然后再通过最小二乘法推算出老化天数和断裂伸长率的线性关系,进而依据此线性关系推算在此烘箱温度(112℃)下老化300天时的样品断裂伸长率,如果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小于50%,则认为此材料可以达到这个假定的额定温度,如果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大于50%,则认为此材料的额定温度不能达到假定的额定温度,需要重新假定一个额定温度,继续上述试验。

由此可见,在UL标准体系中如果采用反推的方法可以这样认为:某个材料在某温度A℃下老化300天,其伸率变化率不超过50%,再将温度A减去5.463,然后再除以1.02,得到温度B℃,即可认定此材料可以达到温度B℃的额定温度。

国标、美标、欧标区别

国标、美标、欧标区别
原始标距:LO
断后标距:
引伸标距:
伸长率:Elt
断面收缩率:
最大力:F
抗拉强度:SU
屈服强度:YP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YS
上屈服强度:UYS
下屈服强度:LYS
原始截面积:A0
断后截面积:
原始标距: LO
断后标距Lu
引伸标距:Le
伸长率:A
断面收缩率:Z
最大力:Fm
抗拉强度:Rm
屈服强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抗位强度的测定
如果只测定抗位强度,试样的应变速率应为~ min-1之间。
在屈服强度测定后,将拉伸速率调整为±min。
如果只测定抗位强度,试样的应变速率应为~ min-1之间。
温度测量
当试样标距小于50mm时,应在平行长度两端各固定一只热电耦; 当试样标距等于或大于50mm时,三个热电耦沿试样平行长度等间隔布置。
断面收缩率
采用测量最大宽度和最小厚度
断面收缩率0~10%范围圆整%
断面收缩率10%以上圆整1%
试验数据修约
试验数据范围
修约值
试验数据范围
修约值
试验数据范围
修约值
Rp
Rm
≤200 Mpa
>200~1000 Mpa
>1000 Mpa
1 Mpa
5 Mpa
10 Mpa
<500 Mpa
500~1000 Mpa
5秒
温度补偿



冲击速度
ms-1
~
~
~
数据修约
估读到
至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冲击功修约到1J
断面收缩率修约到5%
侧膨胀值修约到0.025mm

国标、美标、行标各种标准,傻傻分不清怎么能行

国标、美标、行标各种标准,傻傻分不清怎么能行

国标、美标、行标各种标准,傻傻分不清怎么能行小七说:各位小伙伴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没有对各种国标,美标(国际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容易产生混乱,各个标准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平时要如何选择合适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我们选用标准时的顺序为:国标→行标→企标,此外还有国际标准。

比如,最常见的法兰标准:GB系列:GB/T9119-2010JB系列(机械部): JBT81-94HG系列(化工部): HG20592-97压力容器法兰标准:JB1157-82~JB1160-82、JB4700-2000~JB4707-2000 B16.47A/B B16.39 B16等国际标准体系有国标、德标、美标、日标等。

(若标准已更新,欢迎七友指出哦~)GB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是指对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国家标准一经发布,与其重复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应废止,国家标准是四级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GB/T。

GB 即'国标'的汉语拼音缩写, 'T'是推荐的意思。

GB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GB/T表示的是国家标准推荐类型。

HG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各行业统一的技术要求。

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在全国范围的某一行业内统一的标准。

行业标准在相应国家标准实施后,应自行废止。

目前,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已批准发布了61个行业的标准代号。

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HG;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HG/T。

DB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指在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和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美标与国标焊接规范对比

美标与国标焊接规范对比

国标、美标及欧标焊接规范对比第一部分国标、美标及欧标关于焊缝坡口的对比对建筑钢结构中常用的典型坡口形式和焊接方法SMAW/GMAW/SAW进行对比●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ISO 9692-1:焊接及相关工艺——推荐的焊接坡口第1 部分:钢的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气焊、TIG 焊及高能束焊●ISO 9692-2:焊接及相关工艺——推荐的焊接坡口第2 部分:钢的埋弧焊●AWS D1.1/D1.1M 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1 焊接方法及焊透种类表示差异JGJ 81-2002:a、焊接方法及焊透种类代号代号焊接方法焊透种类MC手工电弧焊接完全焊透焊接MP 部分焊透焊接GC 气体保护电弧焊接自保护电弧焊接完全焊透焊接GP 部分焊透焊接SC埋弧焊接完全焊透焊接SP 部分焊透焊接b、接头形式及坡口形状代号接头形式坡口形状代号名称代号名称I I 形坡口B 对接接头V V 形坡口X X 形坡口U U 型坡口L 单边V 形坡口K K 形坡口T T 形接头U①U 形坡口J①单边U 形坡口C 角接头注:①—当钢板厚度≥50mm 时,可采用U 形或J 形坡口。

c、焊接面及垫板种类代号反面垫板种类焊接面代号使用材料代号焊接面规定BS 钢衬垫 1 单面焊接BF 其它材料的衬垫 2 双面焊接d、焊接位置代号焊接位置平焊横焊立焊仰焊代号 F H V O e、坡口各部分的尺寸代号代号坡口各部分的尺寸t 接缝部位的板厚(mm)b 坡口根部间隙或部件间隙(mm)H 坡口深度(mm)p 坡口钝边(mm)a 披口角度(°)f、焊缝表示方法AWS D1.1-2008:焊缝表示方法:接头类型符号-母材厚度和熔深符号焊缝类型符号-焊接方法符号2 坡口形式比较2.1 典型坡口形式全熔透焊缝差异:符合标准焊接方法 板厚 焊接位置 坡口尺寸 允许偏差 坡口示意图零件图用 装配用 JGJ 81SMAW 3~6 所有 b=t/2 0,+1.5 -3,+1.5GMAW FCAW3~8 所有 b=0~3 0,+1.5 -3,+1.5 SAW 6~12 F b=0 ±0 0,+1.5 AWS D1.1SMAW6(max ) 所有 R=T1/2 +2,-0 +2,-3 GMAW FCAW10(max ) 所有 R=0到3 +2,-0 +2,-3 SAW10(max ) F R=0 ±0 +2,-0 16(max )FR=0±0+2,-0总结 I 型坡口对接接头,背部清根,差异主要体现在偏差允许值上,AWS 所允许的偏差范围大于JGJ81。

国标欧标美标

国标欧标美标

国标、欧标、美标是三种不同的产品标准体系,它们在规格、尺寸、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是关于国标、欧标、美标的一些基本信息和比较:
国标(GB标准)是中国大陆实施的一种标准体系,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涵盖了大部分日常使用的产品类型。

国标标准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过于开放而产生安全隐患。

在国标标准中,常用的标识方法有公制和英制两种,例如电线电缆、紧固件等产品通常采用公制单位。

欧标(CE标准)是欧洲实施的一种标准体系,涵盖了欧洲各国认可并实施的产品标准。

欧标标准在欧洲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标准之一。

欧标标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时也关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欧标标准中,常用的标识方法为欧规(或欧洲规格),例如插头插座、灯具等产品通常采用欧规单位。

美标(UL标准)是美国实施的一种标准体系,涵盖了美国国内的产品标准。

由于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美标标准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产品,包括家电、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等。

美标标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性能,对于产品的耐用性、舒适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美标标准中,常用的标识方法为美规(或美国规格),例如电源线等产品通常采用美规单位。

总体来说,国标、欧标、美标在规格、尺寸、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需要注意选择符合相应标准的型号。

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符合多个国家的标准要求,因此了解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和适用范围对于消费者和生产厂家来说也至关重要。

国标铝型材与欧标铝型材的区别

国标铝型材与欧标铝型材的区别

国标铝型材与欧标铝型材的区别
一.槽型不同,
在型材的固定连接时,型材槽里放置不同的螺母。

国标型材槽放置普通方螺母,欧标型材需放置专用异型螺母(st螺母)。

国标铝型材方型螺母必须在安装紧固型材前预先置入型材槽口内,
而欧标铝型材普遍使用ST螺母以适用于型材T型槽口,st螺母与方型螺母的最大区别就是螺母底部有颗弹性钢珠,安装时只需将螺母塞入型材槽口中,通过指推使其滑动至需要位置,弹性钢珠会将螺母卡在型材槽内,自动将位置固定。

二、型材边角倒角不同,
国标型材四个边角倒角很小,基本是直角。

欧标型材四个边角有较大的圆弧倒角。

(国标铝型材)(欧标铝型材)
注:现在市场上一批自称是进口的欧标铝型材,其实也是国内生产。

识别方法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两种。

1看型材的截面图。

这是国内一些企业的“欧标”型材,请注意,型材槽口位置,槽口位置是两个缺下去的凹角(红线标注的地方),而真正的进口型材是这样的:
相同部位进口型材是一定的角度公差,而不是陷进去一块。

2查看型材的牌号
国产的牌号一般都是6063-T5,这个在产品的网站或是提供的资料上都有,因为6063-T5是典型的国标牌号,而进口铝型材采用的是欧标的牌号,写法不同,如:Al Mg Si 0.5 F 25等。

其实在大陆地区真正的进口型材也就那几家,而且价格跟国内的相比差距很大,一般都是国内价格的双倍,但是无论在制作工艺的水准,还是在精度、抗拉强度、硬度等性能参数上都不是国内铝型材所能比的,至少还有好几年的差距,国内的工业铝型材要想发展,必须自主创新,而不是一味的降低价格和质量去迎合那些目光短浅的小企业,而把大型客户拱手让给外国铝型材企业。

欧盟标和美标名称

欧盟标和美标名称

欧盟标和美标名称
欧盟标和美标是两种不同的产品质量标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

欧盟标是欧洲联盟制定的标准,适用于欧洲市场,而美标是美国制定的标准,适用于美国市场。

在产品质量方面,欧盟标注重的是安全性和环保性。

欧盟标准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欧盟标对于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和使用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

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欧盟标要求食品必须符合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包括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和致病菌的限制。

在环保方面,欧盟标要求产品必须符合欧洲的环保法规,并且要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相比之下,美标注重的是性能和便利性。

美标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要方便用户操作。

例如,在电子产品方面,美标要求产品要具有高分辨率、快速响应和稳定的性能。

在家电方面,美标要求产品要具有低能耗、智能控制和便捷的使用体验。

在标准制定方面,欧盟标和美标也有所不同。

欧盟标的制定过程更加注重民主和透明,通常会征求各方的意见,并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各种因素。

而美标的制定过程更加市场导向,通常由各行业的协会或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并且更加注重商业利益和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欧盟标和美标是两种不同的产品质量标准,它们在安全
性、环保性、性能和便利性等方面有所不同。

选择欧盟标还是美标取决于具体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

无论是欧盟标还是美标,都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屈服强度:LYS
下屈服强度:ReL
原始截面积:S0
原始截面积:A0
原始截面积:S0
断后截面积:Su
断后截面积:
断后截面积:SU
试样尺寸
①3mm①5mm
①20mm①25mm
①6mm①8mm
①10mm①15mm
①2.5mm①4mm①6mm
①9mm①12.5mm
①5mm①10mm①20mm
原始标距
原始标距5d
如果小截面段的长度等于或大于
1英寸,则试样至少敷2只热电耦,靠近各自平行长度的一端;对于 大于2英寸的试样,需要加敷第3只热电耦在平行长度的中间。
温度测量设备的分辨率应至少为1C,并且准确到土
2C。三个热电耦沿试样平行长度等间隔布置,确保 试样温度的均匀性。
断后伸长率
的测量
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 一直线上。在原则上,断裂位置处于最接近的标距的标 记不小于原始标距LO的1/3情况方为有效,但是断后 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 均为有效,并且应当在报告中注明。断后伸长率小于5%的建议采用引伸计。
断面收缩率
/
只有圆截面试样才要报告断面收 缩率
/
试验数据范围
修约值
试验数据范围
修约值
试验数据范围
修约值
Rp Rm
<200Mpa
1Mpa
V500Mpa
1Mpa
<200Mpa
1Mpa
>200~1000Mpa
5Mpa
500~1000Mpa
5Mpa
>200~1000Mpa
5Mpa
试验数据修
>1000Mpa
10Mpa
为:
600Cv0w800C
:±4C
的偏差为:
0w600C: ±3C
800Cv0w1000C
:±5C
0w1000C: ±3C
600Cv0w800C: ±4C
0 >1000C: ±6C
800Cv0w1000C:±5C
保温时间
试样加热至所规疋的温度0,并且应在加载前在此温度
至少维持10mi n
试样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0,并
-1
0.20 min-之间。
在屈服强度测定后,将拉伸速率
调整为0.05±0.01/min。
如果只测定抗位强度,试样的应变速率应为
-1-1
0.02min-〜0.20 min-之间。
温度测量
当试样标距小于50mm时,应在平行长度两端各固定一只 热电耦;当试样标距等于或大于50mm时,三个热电耦沿 试样平行长度等间隔布置。
且应在加载前在此温度至少维持
20mi n
试样加热至所规疋的温度0,并且应在加载前在此温
度至少维持10mi n
屈服强度
(上屈服强 度和下屈服 强度)和规 定非比例延 伸强度的测 疋
从试验开始至测定屈服应力,试样的应变速率应为
0.001 min1〜0.005 min1。任何情况下弹性范围内的应 力速率都不得超过300N/mm2 min-1。
高温拉伸试验国标、美标、欧标区别
、、标准 序号、'、
国家标准
GB/T4338-2006
美国标准
ASTM E21-92
欧洲标准
EN10 002-5:1992
原始标距:Lo
原始标距:L。
原始标距:L。
断后标距Lu
断后标距:
断后标距Lu
引伸标距:Le
引伸标距:
引伸标距:Le
伸长率:A
伸长率:Elt
伸长率:A
原始标距:Lo
原始标距:LO
原始标距:Lo
断后标距Lu
断后标距:
断后标距Lu
符号
引伸标距:Le
引伸标距:
引伸标距:Le
符号
伸长率:A
伸长率:Elt
伸长率:A
断面收缩率:Z
断面收缩率:
断面收缩率:Z
最大力:Fm
最大力:F
最大力:Fm
抗拉强度:Rm
屈服强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
>1000Mpa
10Mpa
>1000Mpa
10Mpa

A/Biblioteka 0.5%0 ~V10%
>10%
0.5%
1%
/
0.5%
Z
/
0.5%
0 ~V10%
>10%
0.5%
1%
/
0.5%
室温拉伸试验国标、美标、欧标区别

序号
国家标准
GB/T228-2007
美国标准
ASTM E8-92
欧洲标准
EN10 002-1:1990
①20mm①25mm
①2.5mm①4mm①6mm
①9mm①12.5mm
①5mm①10mm①20mm
原始标距
原始标距5d
原始标距5d
原始标距5d
试验温度
一般室温认作10C〜35C,在对试验温度要求严格的试 验为23±5C。
在没有规定,一般室温认作
10C〜38C。
一般室温认作10C〜30C,在对试验温度要求严格的 试验为23±5C。
原始标距5d
原始标距5d
试样加热装置应使试样可以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0。所
试样加热装置应使试样可以加热
试样加热装置应使试样可以加热至所规定的温度
0。
规定的温度0和所指示的温度0i间允许的偏差为:
至所规定的温度0。所规定的温
所规定的温度0和所指示的温度0i间允许的偏差
试验温度
0 <600C
:±3C
度0和所指示的温度0i间允许
断面收缩率:Z
断面收缩率:
断面收缩率:Z
最大力:Fm
最大力:F
最大力:Fm
符号
抗拉强度:Rm
抗拉强度:SU
抗拉强度:Rm
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YP
屈服强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Rp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YS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上屈服强度:ReH
上屈服强度:UYS
上屈服强度:ReH
下屈服强度:ReL
£/、m工口c
采用自动绘图仪测量应变发生残 留为起始,在加载曲线上读取延 伸值,该值通常情况下都小于从 拉断试样上测量的值,这种测量 方法应随着结果一起注上。
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 同一直线上。在原则上,断裂位置处于最接近的标距 的标记不小于原始标距LO的1/3情况方为有效,但
是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 何处测量均为有效,并且应当在报告中注明。
原始截面积:S0断后截面积:Su
抗拉强度:SU屈服强度:YP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YS上屈服强度:UYS下屈服强度:LYS原始截面积:A0断后截面积:
抗拉强度:Rm
屈服强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上屈服强度:ReH
下屈服强度:ReL
原始截面积:S0
断后截面积:SU
试样尺寸
①3mm①5mm①6mm①8mm①10mm①15mm
当实施测定屈服性能的试验时, 将试样均匀截面上的变形率保持 在0.005±0.002/min。
从试验开始至测定屈服应力,试样平行长度的应变速 率应为0.001 min-1〜0.005 min-1。任何情况下弹性范 围内的应力速率都不得超过300N/mm2 min-1。
抗位强度的
测定
如果只测定抗位强度,试样的应变速率应为0.02mi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