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7fe2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8.png)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观,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必须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
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深入挖掘社会现象背后的历史渊源,揭示其发展规律和演变轨迹。
这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者具有深厚的历史功底和宏观的历史眼光,能够将当下的社会问题与历史脉络相结合,做到观史通今,触类旁通。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对社会现象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复杂多样的,不可能用简单的对立面来解释和理解。
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必须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抓住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不断深化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做到辩证分析、全面把握。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发展观,强调社会现象的本
质是阶级斗争的表现。
这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关注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和斗争状况,深入挖掘阶级矛盾的根源和表现形式,为改造社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总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为社会
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
![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https://img.taocdn.com/s3/m/26d43d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5.png)
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
马克思原理是一种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分析方法,它用于理解和解释历史和时事现象。
在使用马克思原理分析时事时,我们应该避免使用标题,并且要确保文中没有与标题相同的文字出现。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等。
通过运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对当前的时事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当前的政治局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我们可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并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冲突。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当前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
我们可以分析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最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问题。
我们可以从剩余价值的角度考察经济危机、贫富差距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之,马克思原理是一种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时事问题的工具。
通过运用这些原理,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社会现象和事件背后的本质,并在实践中为社会变革和进步做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78380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7.png)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有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这门课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社会科学领域探索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要以实践为基础去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
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认识社会的根本途径。
我们不能仅仅从书本或理论中去理解社会,而必须深入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去观察、体验和思考。
例如,对于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如果只是在书斋中推导理论模型,而不了解实际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就很难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只有通过参与实际的经济活动,与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交流,才能真正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
同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还注重矛盾分析法。
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矛盾,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并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比如,在研究社会阶级结构时,要看到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如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再比如,在探讨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时,要分析城乡矛盾、区域矛盾等,找出导致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实现平衡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应当运用系统分析法。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而要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
以教育问题为例,不能仅仅关注教育本身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还要考虑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而教育的成果又会对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意义。
此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我们要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这些规律。
不能割断历史,要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
例如,研究某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演变,就需要追溯其历史渊源,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变革原因,从而揭示出政治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18f7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1.png)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分化和剥削现象,都是由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
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深入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本矛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在这一规律的指导下,社会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客观规律的揭示,为我们认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社会改革和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
通过深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有效途径,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只有深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2fce6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5.png)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一种理论体系,它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实证研究来全面把握社会现象的本质规律和特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唯物史观的应用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社会、思想和文化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是经过一系列演变而成的,并且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
因此,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分类和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举个例子,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互联网,这符合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
互联网的出现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需求的增加等条件相适应。
因此,我们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了解它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阶级斗争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构成的。
尽管在人们的眼中,现代社会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纪元,但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然深深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时,我们需要关注并深入了解阶级斗争对于社会现象的影响。
例如,在各行业和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级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既有被压迫的阶级和被剥削的群体,也有压迫和剥削的阶级、群体。
通过了解和深入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具有矛盾性的。
每个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矛盾和发展规律。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时,需要从矛盾角度出发,进行辩证分析。
例如,在生产关系中,工人和资本家的存在就是一种矛盾关系,两者部分利益是相互冲突的。
在政治领域,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间同样存在矛盾关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cbb8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8.png)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对历史发展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来解析和理解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理1. 世界的物质性和客观实在性原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它以物质形式存在,并且物质是最基本的存在形式。
这一原理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是物质的生产和物质生活。
只有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利用,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
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这一原理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历史性,指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现。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矛盾。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时,就会引发社会变革和社会冲突。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1. 唯物辩证法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论,它认为世界是辩证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变革和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唯物辩证法方法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2.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它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3. 统一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独特方法之一,它要求综合考虑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d92446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b.png)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doc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引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对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次社会实践报告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实践案例分析。
本次实践选择了某地区的农村改革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在这个地区,农村人口占据了大部分,但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贫富差距较大,农民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针对这一情况,地方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旨在通过改革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在农村改革实践中,通过改革来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就是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进步。
另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来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三、实践成果及启示。
通过对农村改革实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来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结语。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报告,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更加深入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1ae2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9.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思想体系,它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观、阶级斗争、社会历史规律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问题中的运用。
一、实践观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决定性,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通过实践来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我们不能仅仅进行理论讨论,而应该通过实践行动来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阶级斗争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忽视阶级斗争的存在和影响。
对于贫富分化、贫困问题以及社会不平等等问题,我们要从阶级矛盾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社会历史规律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在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分析,而要探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
例如,经济危机的发生不仅是个别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所导致的。
只有深入探讨这些规律,才能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为解决社会问题需要追求全面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任由社会问题的积累和加剧,而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例如,在税收制度方面,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财富再分配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结语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践观、阶级斗争、社会历史规律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研究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e7cb62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0.png)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现象的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关于社会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原因和根源,要深入到社会的历史变迁中去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在分析社会问题时,要善于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要看到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要善于从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去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有效性,才能使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必须立足于实践,才能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再次,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推动着前进的,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才能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要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去研究社会问题,要关注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的变革,要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进行,必须以客观的、全面的、系统的方式去研究社会问题,不能够片面地、主观地、随意地去对待社会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使社会科学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准确、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这些特点和优势为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与社会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与社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2e7d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6.png)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与社会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与社会分析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以其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为我们理解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性,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最终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着眼于社会制度的发展和改变,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又反作用于社会结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意识形态的操控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无产阶级则通过阶级斗争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探讨社会变革的路径和方式。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关注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只有通过实践来改变社会现实,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与社会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性,为我们理解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为我们认识社会现实、探索社会变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af222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76.png)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对金融危机的思考背景简介: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以2008年9月14日美国银行放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雷曼兄弟随后宣布准备提交法律文件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金融危机开始全球大爆发,震惊了世界。
美国的这场风暴,导火索应该归结到次贷危机。
买房者向房屋贷款机构借钱买房,房屋贷款机构再向投资银行发放债券借款,投资银行寻找基金公司转手。
而当买房者无力按时还款时,后三者皆无法获得利息,其中投资银行最为危险,手持众多债券,面临亏损。
投资银行告急,给投资银行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不得不替其偿还债务,亏损也是指日可待。
美国就这样一步步陷入了自己一手制造的经济深渊。
但是,在这场大风暴中,我们看到中国并没有受很大的影响。
处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国政府为此采取的强有力措施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从更宏观层面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动因,从中寻找出规律与启示,对于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坚定对抵御金融危机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这次的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比的思考。
金融危机爆发的大背景首先体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所有制本质的论述。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导致的资本所有者越来越富有、广大的工人阶级越来越贫困的矛盾势必造成有效需求的不足、生产的相对剩余。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一个社会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一个社会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4573e4472b160b4e767fcf32.png)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一个社会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市场经济机制确立以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一个伟大的发展过程,它给我国带来的活力、生机、社会进步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惟利是图、商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暴露。
人们虽然都知道商业要有诚信,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诚信的美德和诚信的传统以及一些基本的诚信原则,并且都知道诚信的价值和没有诚信的严重后果,但由于利益的巨大诱惑以及没有商业诚信的有效控制机制,诚信原则得不到落实,商业中仍然存在大量假冒伪劣、合同违约、行贿受贿、虚假披露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败坏了商业信誉,造成了商业市场秩序的紊乱,商业诚信缺失的危机已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经济运行,影响大众的生活质量,引起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
正是基于此种情况,中央有关部门在全国进行了规模宏大的“质量万里行”活动,针对商业部门进行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并提出了进行商业诚信建设的一些方案。
对以上问题各方面学者、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但从总体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诚信原则的探讨、对诚信及诚信机制价值的认定、对市场秩序的关怀等方面,多数是从社会教育和道德的角度予以关注,但考虑如何从机制上克服市场“缺少诚信”的研究就比较少见,有关诚信机制的构建、运行的研究成果较少,而直接涉及商业诚信机制研究的内容就更少,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很好地阐释现代商业诚信机制的有关机理,也未能很好地研究出现代商业诚信机制建设的完整方案。
而事实上,只有认真研究现代商业诚信机制的有关机理,迅速推出商业诚信机制建设的可行方案,从机制上入手,从根源上入手,保证商业诚信的实行,才是唯一科学的办法。
而这也正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保障社会广大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
但商业作为经济流通的枢纽,是社会交流最大的窗口,涉及到生产、消费的各个方面,其中的关系非常复杂,因此,商业诚信机制的建立不是商业部门单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商业部门单方面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联系社会各部门,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解决,这意味着健全我国商业诚信机制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投入巨大的努力。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身边的现象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身边的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d8aa468b84ae45c3b358ca1.png)
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学生 就业形势不好,就业难,这个矛盾也推动 者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发 展! •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难, 但也有更多的机会!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动力,大学生就业形势难,但关键还是 看你自己,不是所有人都失业不是所有人 都不能就业!
我们从这六个问题分析
一、分析三鹿奶粉
二、房价上涨 三、汶川地震的利与弊
四、分析H1N1
五、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
六、分析中国足球
分析三鹿奶粉
1.马克思主意哲学具有高度 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科学性在于它正确的阐明了整 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 人们提供了正确的认识客观事 物以及其规律和有效的改造客 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论。所谓 实践性,在于它是以改造客观 世界为目的的。这次奶粉事件 设计的一些企业与个人,首先 就违背了马克思主意哲学的科 学性。
●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价上涨带 动原材料上涨,原材料上涨又拉动 房价上涨。这一联系是客观的,在 经济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一 种因果联系。
分析汶川地震的利与弊
•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原理是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汶川地震的弊,简单的分 3种,生命损失,精神损 失,财产损失。 • 这次地震,使大多数麻木 不仁的年轻人看到了,也 懂得了,世上还有无私, 团结,贡献的伟大精神, 是我们精神的洗礼,让我 们成长。还有就是,向全 世界证明了,中国政府的 能力,中国人民坚强互助 的精神
2. 认识世界,尊重实际。想问题、 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我们懂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点,就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 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要尊重客观事实,这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首要前提。要重视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掌握一切真是情况的根 本途径和基本方法。要出以公心。 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出以公心,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国 家利益的关系,把国家与人民的利 益放在第一位。要求真务实。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 良传统,是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 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也是 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读社会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读社会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c00a6cb76a20029bd642d9f.png)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读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的国家发展和每个人的社会生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的理念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非常之大,更能有力的诠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
使我们能够充分的理解现实生活极其对于社会事件客观的看待。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联系与发展还有实践与认识这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现就以上三方面的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作进一步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
简而言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世界,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客观冷静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17年1月6号,一则名为“西安万人参加艺考丢下上吨垃圾”的微博消息顿时在网上热议,在消息的下面出现很多网友的评论,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喷子”,他们不加思考,一味地喷艺考生的素质低下,也有部分网友责备发广告的。
但是,一些网友道出了艺考生的无奈和错误做法,同时也直击的发广告人群的欠缺做法,更指出考场附近学校管理的漏洞。
因此,从这个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对于一件事情不能片面的看待它,我们应该理智的分析。
我们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看待这类问题。
在辩证法的思维中,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的发展,既要看到一方的过错,同时也要指出另一方存在的问题,辩证的看待事物双方。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都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联系,每个事物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在联系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联系。
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以最近的热点新闻“萨德系统入驻韩国,乐天玛特波及影响”为例,正是由于韩国同意将美国的萨德系统引进韩国导致中韩矛盾激化,同时又由于韩国乐天玛特同意将公司旗下的星洲高尔夫球场转让给韩国政府作为萨德系统的实验基地,这一系列举措不但进一步激化中韩紧张局势,更是将乐天玛特等一系列在中韩国公司推向了风口浪尖。
用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用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d9526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6.png)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现象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社会现象分析中的应用
唯物主义观点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 社会现象的分析要从物质基础上进行
辩证法观点
•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 分析社会现象时要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对立统一关
• 意识行为是意识观念的实践
• 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关注其意识行为和意识品质
⌛️
意识评价
• 意识评价是对意识行为和品质的价值判断
• 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关注其意识评价和意识导向
现象学的现象还原观点与社会现象的揭示
现象还原
• 还原社会现象,揭示其本质和意义
• 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关注其现象还原和揭示过程
社会现象揭示
• 社会现象的分析要关注其历史背景和阶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关注其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观点与社会现象的互动
实践论观点
社会现象与实践的关系
社会变革与实践的关系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
• 社会现象是实践的表现,实践是社
• 反本质主义质疑事物的本质和基础
• 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关注其反本质主义观点和理论背景
社会现象关联
• 反本质主义观点与社会现象的分析相互关联
• 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关注其后现代哲学观点和理论框架
社会现象反思
• 反本质主义观点促使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 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关注其反思意义和批判精神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d93f8c9ff00bed5b8f31d1e.png)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评现在社会的“姿”本主义价值体系食品科技学院食安1082班蒲利民200811221218我最近在猫扑网上看到有人把《资本论》可以写成《姿本论》,我相信这是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在如今这个娱乐占主导的时代,姿本是可以转化为资本的,资本是可以强行并购姿本的。
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其核心的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在经过这样的更改后,可以微微体现,我们这个社会的正统价值体系正在不断的倒塌,不断的畸变,留下锈迹斑斑扭曲的支架,犹如懦夫的拳头,仍然可以举起,象在抗议,象在挑衅,除了证明他很生气外,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和血性的体现。
这是个生理上亢奋,心理上阳痿的时代;这是个行为上勇往直前,而精神上迷惘的时代;这是个物质上丰富,而心灵上苍白的时代。
无论是现实的批判,还是非现实的批判,都无法弥补已经迷失的曾经的美好。
无论是《资本论》还是《姿本论》,核心永远是“资本”。
一百多年前,工业革命的体系刚刚完成,资本开始洗牌。
马克思敏锐地觉察到,资本通过榨取剩余价值,可以进一步完成自己原始积累的使命。
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争风波和各种各样的经济风波后,世界资本的走向没有象德国哲学家预言的那样完成“公产”。
尽管有“国家资本主义”出现,尽管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分裂后也沦落为“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资本的命脉仍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多数人所能奉献的依然只是“剩余价值”,永远无法拥有“资本”。
在无法拥有姿本的绝望现实之下那些拥有“姿本”的和那些会经营“姿本”人微微看到希望的曙光,性感就是胜利——这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显规则”。
美女与球星,美女和富豪等等,为生活重新下了一个定义,然后由亟需养眼的凡夫俗子们共同建构起一个新的价值体系——球星,富豪身边的女人不是明星就是名模,身材都是超级惹火,脸蛋更是千娇百媚,姿色就是价值。
漂亮的脸蛋能催化财富,不管你喜不喜欢。
今天,“姿本”正无所不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社会现象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社会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abb146948d7c1c708a145eb.png)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社会现象从上了马克思的课程以来,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了解了辩证主义思想,唯心唯物主义的区别。
这也对我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产生了影响。
让我知道了事物的两面性,对待发生的事情要从辩证的两面去分析思考。
并且也让我对当前的社会现象有了不同的看法。
如对前不久的经济危机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范围扩散,由发达国家传导至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而且迅速蔓延至全球,演变成为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后波及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金融危机。
正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言,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飓风”,是一股强大的“腐蚀性”力量。
此次全球经济危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体系的格局和走向,也引发了人们对现有经济理论的深刻反思和重新认识。
现实面前,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再次显示出其强大的科学价值和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即事物的本质,并深入分析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否认政策和行为的失误会引发经济危机,但是在对现象层面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并从中去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爆发的原因、内在的逻辑和演变趋势。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野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暂时的阶段,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最终灭亡这一整个历史过程的根本动力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和强制性解决,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
对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分析道:“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之后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教学]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
![[教学]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5358850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9.png)
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对金融危机的思考21世纪充满机遇和挑战,在跨世纪的新纪元征程中,向种种社会现象和前沿问题挑战已成为衡量跨世纪人才的标准和尺度。
这些年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很多人开始了解GDP,开始关心CPI。
从亚洲金融风暴到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以至于这一段时间的CPI持续上涨,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不断蔓延的国际经济危机,促使人们思考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危机,进而想知道马克思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
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我们都知道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全世界范围,其深远影响震撼了世界,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分析角度有监管方面、制度原因、新自由主义、信用缺失等等,诚然这些都是本次危机的产生原因。
但是究其根本,还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来,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无法避免。
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因此也难免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国需要从制度完善、金融监管、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缩小收入差距等多方面入手来加强自身建设,减少甚至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真正的真理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是被实践反复证明,颠覆不破的事物运行本质规律的真实描述。
世界上能真正称得起伟人的人寥若晨星,而马克思称得上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恒星”之一。
诚然,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不可能有时下金融危机的直接答案,但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考时下问题思路和方法,这是本源性的。
马克思主义分三块: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贯穿其中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评现在社会的“姿”本主义价值体系
食品科技学院食安1082班蒲利民200811221218
我最近在猫扑网上看到有人把《资本论》可以写成《姿本论》,我相信这是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在如今这个娱乐占主导的时代,姿本是可以转化为资本的,资本是可以强行并购姿本的。
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其核心的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在经过这样的更改后,可以微微体现,我们这个社会的正统价值体系正在不断的倒塌,不断的畸变,留下锈迹斑斑扭曲的支架,犹如懦夫的拳头,仍然可以举起,象在抗议,象在挑衅,除了证明他很生气外,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和血性的体现。
这是个生理上亢奋,心理上阳痿的时代;这是个行为上勇往直前,而精神上迷惘的时代;这是个物质上丰富,而心灵上苍白的时代。
无论是现实的批判,还是非现实的批判,都无法弥补已经迷失的曾经的美好。
无论是《资本论》还是《姿本论》,核心永远是“资本”。
一百多年前,工业革命的体系刚刚完成,资本开始洗牌。
马克思敏锐地觉察到,资本通过榨取剩余价值,可以进一步完成自己原始积累的使命。
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争风波和各种各样的经济风波后,世界资本的走向没有象德国哲学家预言的那样完成“公产”。
尽管有“国家资本主义”出现,尽管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分裂后也沦落为“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资本的命脉仍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多数人所能奉献的依然只是“剩余价值”,永远无法拥有“资本”。
在无法拥有姿本的绝望现实之下那些拥有“姿本”的和那些会经营“姿本”人微微看到希望的曙光,性感就是胜利——这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显规则”。
美女与球星,美女和富豪等等,为生活重新下了一个定义,然后由亟需养眼的凡夫俗子们共同建构起一个新的价值体系——球星,富豪身边的女人不是明星就是名模,身材都是超级惹火,脸蛋更是千娇百媚,姿色就是价值。
漂亮的脸蛋能催化财富,不管你喜不喜欢。
今天,“姿本”正无所不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
这是一种可以让观者赏心悦目、商家盆满钵满、美女一夜成名的多赢经济模式,即将成为与房地产业并驾齐驱的“朝阳产业”。
这就是“美女经济”或者“姿本”主义价值体系,那些利用女性的容貌、身体以及性的特征来刺激消费,追求商业利益的经济现象。
近几年来,形式不同的选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各种服装模特大赛,各种选秀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电视美女广告使人们目不暇接;车展、售楼等各种各样经济都会搭上美女,似乎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经济效益。
《资本论》告诉我们,资本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
而土地、劳动、资本正是拉动社会财富的三驾马车。
美女以其漂亮的脸蛋、妙曼的身材、放电的眼波,拥有了其他女孩不能拥有的特殊资源,不仅在大学里成为众多男生的追逐对象,在影视界大红大紫,更是在选美中脱颖而出,令人们眼前一亮。
在市场经济中,这就是资本,就是劳动,与其说美女追逐资本,还不如说资本追逐美女。
美女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就是与商界联姻,企业看中的是眼球效应,因而强大的媒体网络基础是商业成功运作选美活动的前提。
正是媒体资本与商界资本的推动,让天下美女舞于西子湖畔、富士山前。
不可否认,美女经济确实给一些商家带来了滚滚财源,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但是,过多地宣扬美女经济,过多地炒作美女经济,已经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美女经济最坏是对价值取向的误导,特别是影响到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
有报道说,有人曾问小学生、中学生长大做什么,一些学生竟脱口而出:“当美女!”言下之意,美女成了一种职业,姿色是一种资本。
这就是姿本主义价值体系,肤浅感官的享受取代了深刻的思考,表层的视觉冲击取代了深层的情感慰藉,带来的不仅是娱乐和刺激还有道德沦丧,价值观模糊。
那么在这样的价值观到底是正确的吗?
首先我认为后天创造的资本,无论它是有序竞争所得还是无序竞争所得,无论它是合法取得还是非法获取,它都可以通过道德或者非道德的手段换取“姿本”,所以“资本”永远高于“姿本”。
而“姿本”作为先天的资源,它在换取“资本”的道路上,必然要先过“尊严”沦丧这条必经之路。
在“资本”和“姿本”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或许会产生若干的甜情蜜意,若干的人间佳话,可是在资本的主旋律下,它们永远只是些惑弄人的小插曲而已。
再次作为个人来说,容貌是上天给予的,父母赋予的身体条件是一次
性的,可遇不可求。
于是人们纷纷转向捞取资本的道路上。
应该说,捞取资本的道路有很多,创业,投机,或者最基本的踏踏实实地劳动。
走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有多少人如愿,又有多少人曾经铤而走险呢?又是从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姿本也开始变成捞取资本的“资本”呢?这是个值得探究的话题,需要留给社会学家去深思。
资本的获得有很多的原因,不过最被强调的往往是“运气”或者“机遇”。
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是我更倾向于,把“运气”和“机遇”也看成是自身实力的体现之一。
同样,我也愿意把“姿本”也看成是自身的“实力”。
这样有利于打造有尊严的“姿本”,让自然的美、自然的“姿本”有不被资本收购的可能。
事实上当姿本遭遇资本的时候,这样的可能性很小。
资本掌握在少数经济寡头手里,而姿本则集中在所谓的“明星阶层”。
经济学家,你们怎么看不到这个巨大的市场啊?层出不穷的包养现象其实已经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在催生另一批富翁的同时,有多少资本和姿本在搏弈,有多少双赢的交易在完成。
法律和道德上的苍白,加重加快了资本和姿本的转化进程。
唯一的不平衡,还需要大量女性资本家市场需求的崛起来打破。
而一旦到了这一步,且让我们看看,女权主义们的声音。
最后我认为大力推进选美、服装模特比赛的活动,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不能使美女经济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