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稳定性和误差

合集下载

第3节稳定性、收敛性和误差估计

第3节稳定性、收敛性和误差估计

⎝ 12
3
12 ⎠
= z3 + 2z2 + z − ⎜⎛ z − 1 z2 + 1 z3 − 1 z4 + L⎟⎞⎜⎛ 23 z2 + 5 z + 1⎟⎞
⎝2 3 3
⎠⎝ 12 2 ⎠
( ) = 3 z4 + O z5 8
故上述三步显式方法是三阶的,误差主项系数
C4
=
3 8
.

附注:G.Dahlquist 研究了线性多步法的阶与根条件的 关系,并指出,当方法满足根条件的时,其阶
( ( )) ( ( )) ∑ ∑ ( ) 1
h
⎡ ⎢ ⎣
k
αj
j=0
k
u(tn+ j ) − h
j=0
βj
f
tn+ j ,u
tn+ j

⎥ ⎦
− u′(tn ) − f
tn , u
tn
= o(1)(3.9)
成立,也就是
1 h
L[u
(tn
);
h]

[u′(tn
)

f
(tn , u
(tn ))] =
o(1)
例1 给定s(l)=l,k=1,试确定相应的r(l)。
解:我们有
ρ(1+ z) = ln(1+ z)(1+ z) + O(z2 )
( ) ( ) =
⎜⎜⎝⎛
z

z2 2
⎟⎟⎠⎞(1 +
z)+
O
z2
= z + O z2
= (1+ z) −1+ O(z2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 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 答案()

3-1 设系统的微分方程式如下:(1) )(2)(2.0t r t c= (2) )()()(24.0)(04.0t r t c t c t c=++ 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Φ(s),以及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g(t)和单位阶跃响应c(t)。

已知全部初始条件为零。

解:(1) 因为)(2)(2.0s R s sC =闭环传递函数ss R s C s 10)()()(==Φ 单位脉冲响应:s s C /10)(= 010)(≥=t t g单位阶跃响应c(t) 2/10)(s s C = 010)(≥=t t t c(2))()()124.004.0(2s R s C s s =++ 124.004.0)()(2++=s s s R s C `闭环传递函数124.004.01)()()(2++==s s s R s C s φ单位脉冲响应:124.004.01)(2++=s s s C t e t g t 4sin 325)(3-= 单位阶跃响应h(t) 16)3(61]16)3[(25)(22+++-=++=s s s s s s C t e t e t c t t 4sin 434cos 1)(33----=3-2 温度计的传递函数为11+Ts ,用其测量容器内的水温,1min 才能显示出该温度的98%的数值。

若加热容器使水温按10ºC/min 的速度匀速上升,问温度计的稳态指示误差有多大解法一 依题意,温度计闭环传递函数11)(+=ΦTs s 由一阶系统阶跃响应特性可知:o o T c 98)4(=,因此有 min 14=T ,得出 min 25.0=T 。

视温度计为单位反馈系统,则开环传递函数为Tss s s G 1)(1)()(=Φ-Φ=⎩⎨⎧==11v TK !用静态误差系数法,当t t r ⋅=10)( 时,C T Ke ss ︒===5.21010。

解法二 依题意,系统误差定义为 )()()(t c t r t e -=,应有 1111)()(1)()()(+=+-=-==ΦTs TsTs s R s C s R s E s e C T sTs Ts ss R s s e s e s ss ︒==⋅+=Φ=→→5.210101lim )()(lim 203-3 已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1.536.1sin(5.1210)(2.1o tt et c +-=-试求系统的超调量σ%、峰值时间tp 和调节时间ts 。

控制工程基础 燕山大学 孔祥东 答案与解答3

控制工程基础 燕山大学 孔祥东 答案与解答3

c
t
dct
dt
5130
e 2t
sin1.5t
0.6435
2.5e 2t
cos1.5t
0.6435
125 e2t sin1.5t 6
20.833e2t sin1.5t
【由于标准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ct 1
1 1 2
e nt
sind t arctan
1 2
所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
系统为 I 型,可得稳态速度误差系数
R(s) +
E(s)
1
C(s)
为 Kv=K=1/T , 得 当 输 入 信 号 为
-
18.64s
r(t)=0.1t 时的稳态误差为
essv
0.1 1 Kv
0.1T
1.864 C )
题 3-2(2)图
3-5.某控制系统如图 3-24 所示,已知 K=125,
试求:
R(s) +
E(s)
K
C(s)
(1). 系统阶次,类型。
-
4ss 4
批注 [x1]: 1.没有考虑温度计原来的环境温 度。温度的相对变化量给出的是实际 温度的百分比,而不是水温与温度计 所处的环境温度差值的百分比。因此 只能假定温度计原来的环境温度为 0 度。
批注 [x2]: 采用终值定理或误差系数 进行计算时,必须进行稳定性判定, 采用时间响应方法则不必。
(5).
ts
4
n
2 , p% e
1 2
0.015
(6). 因为标准型二阶系统单位阶跃信号的稳态输出为 1,最大值为 1+Mp=1+
σp%=1.015,由于线性系统符合叠加原理,所以可得: c 5 *5=25,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习题及解析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习题及解析

自动控制原理(上)习 题3-1 设系统的结构如图3-51所示,试分析参数b 对单位阶跃响应过渡过程的影响。

考察一阶系统未知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

解 由系统的方框图可得系统闭环响应传递函数为/(1)()()111K Ts Ks Kbs T Kb s Ts +Φ==++++ 根据输入信号写出输出函数表达式:111()()()()()11/()K Y s s R s K s T Kb s s s T bK =Φ⋅=⋅=-++++对上式进行拉式反变换有1()(1)t T bKy t K e-+=-当0b >时,系统响应速度变慢;当/0T K b -<<时,系统响应速度变快。

3-2 设用11Ts +描述温度计特性。

现用温度计测量盛在容器内的水温,发现1min 可指示96%的实际水温值。

如果容器水温以0.1/min C ︒的速度呈线性变化,试计算温度计的稳态指示误差。

考察一阶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I 型系统的,斜坡响应稳态误差)解 由开环传递函数推导出闭环传递函数,进一步得到时间响应函数为:()1t T r y t T e -⎛⎫=- ⎪⎝⎭其中r T 为假设的实际水温,由题意得到:600.961Te-=-推出18.64T =,此时求输入为()0.1r t t =⋅时的稳态误差。

由一阶系统时间响应分析可知,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为T ,所以稳态指示误差为:lim ()0.1 1.864t e t T →∞==3-3 已知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10/(0.21)G s s =+今欲采用图3-52所示负反馈的办法将过渡过程时间s t 减小为原来的1/10,并保证总的放大倍数不变,试选择H K 和0K 的值。

解 一阶系统的调节时间s t 与时间常数成正比,则根据要求可知总的传递函数为10()(0.2/101)s s Φ=+由图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000(10()()1()0.211010110()0.21110H HHHK G s K Y s R s K G s s K K K s s K ==++++==Φ++)比较系数有101011011010HHK K K ⎧=⎪+⎨⎪+=⎩ 解得00.9,10H K K ==3-4 已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1.5()1012sin(1.6+53.1t y t e t -=-)试求系统的超调量%σ,峰值时间p t ,上升时间r t 和调节时间s t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3-5-稳态误差计算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3-5-稳态误差计算

伺服电动机
R(s)
E(s)
1
C(s)
-
s(s 1)
K 1, 1
r(t) 1(t),k p , ess 0
r(t) t, kv 1, ess 1
r(t)
1 2
t2, ka
0, ess
位置随动系统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4
4.扰动作用下稳态误差
R(s)
-
E(s)
R(s) E(s) 20
s4
N (s)
+
2
C(s)
s(s 2)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28
3-20
R
-
K1
U
K2 S(T1S 1)
C
G(s)
K1K 2
B
s(T1s 1)(T2s 1)
1 T2S 1
(s)
C(s) R(s)
T1T2 s 3
K1K2 (T2s 1) (T1 T2 )s2 s
1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7
3.输入作用下稳态误差计算
(1)阶跃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r(t) R 1(t), R(s) R s
ess
Lim sR(s) s0 1 G(s)H (s)
Lim s1R(s)
s0
K Lim s
s0
1
R LimG(s)H (s)
Lim s R
s0
K Lim s
27
参考答案: Kp= ,kv=5,ka=0,essr=0.4,essn=-0.2
四、控制系统如图, r(t) 1 2t, n(t) 1(t), 试计算

任务3-2 影响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分析

任务3-2 影响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分析

减弱措施:如水准测量通过一个较长的坡度时,由于前视视线离 地面的高度总是大于(或小于)后视视线离地面的高度,当上坡时前 视所受的折光影响比后视要大,视线弯曲凸向下方,这时,垂直折光 对高差将产生系统性质误差影响。为了减弱垂直折光对观测高差的影 响,应使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并使视线离地面有足够的高度,在坡度 较大的水准路线上进行作业时应适当缩短视距。 3.仪器和水准标尺(尺台或尺桩)垂直位移的影响 仪器和水准标尺在垂直方向位移所产生的误差,是精密水准测量
准测量的影响及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等。 1.温度变化对角的影响
精密水准仪的水准管框架是同望远镜筒固连的,为了使水准轴与视准轴
的联系比较稳固,这些部件都采用因瓦合金钢制造的,并把镜筒和框架整体 装置在一个隔热性能良好的套筒中,以防止由于温度的变化,使仪器有关部 件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而引起i角的变化。
任务3-2 影响精密水准测 量的主要误差分析
任务3-2 影响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分析
在进行精密水准测量时,会受到各种误差的影响。影响精密水准测 量的误差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二是仪器误 差,三为观测误差。具体如下:
一、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
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主要有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大气垂直折光对水
d
f
= f h
2)两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 由于精密水准标尺在制造过程中存在误差、或在使用过程中标尺 底部经常磨损,致使水准标尺的零点位以及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不 能满足要求而存在误差。而水准标尺的注记从其底面起算,如果从底 面至第一注记分划中线的距离与注记不符,其差数叫做一根水准标尺 的零点差。一对(即两根)水准标尺的零点差之差,叫做一对水准标 尺的零点差。它对精密水准测量的影响如下:

控制测量学3-2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控制测量学3-2精密测角仪器和水平角观测
w限 2mw 2 m12 m22 如果两组按同精度观测,则测角中误差m1=m2=m,w限 2m 2
32
(2):联测精度 三等精度观测两组观测联测角之差的限值为:
w限 21.8" 2 5.1"
四等精度观测两组观测联测角之差的限值为:
w限 22.5" 2 7.1"
33
(3):测站平差
L1 L1或R1 R1
m偶
2方
1.7"( 3.1"(
j1 ) j2 )
系统误差部分:根据大量实测数据分析,认为这部分误差影响为±2 ″:
归零 2
m2偶
m2系
5.2"( 7.4"(
j1 j2
) )
6"( 8"(
j1 j2
) )
规定限差
20
(2):测站限差
2)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差
偶然误差部分:
(2):测站限差 2)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差
m2C系
2.1 3.1
2 2
4.1"( 5.1"(
j1 j2
) )
m2C偶
2.4"( 4.4"(
j1 j2
) )
m2C互差 2
m2 2C偶
m2 2C系
9.5"( 13.5"(
j1) j2 )
9"( 13" (
j1 ) j2 )
规定限差
24
将各方向方向观测值减去零方向的平均观测值,得归零后各方向观测值。 零方向归零后的观测值为0 °00′00 ″。
测回差:将不同度盘位置的各测回方向观测值都进行归零,比较同方向 在不同测回中的方向观测值的互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差,这种限差称为测回差。

自控实验报告中三线性系统校正时间与稳定性的分析与改进策略

自控实验报告中三线性系统校正时间与稳定性的分析与改进策略

自控实验报告中三线性系统校正时间与稳定性的分析与改进策略三线性系统校正时间与稳定性的分析与改进策略引言:在控制系统中,三线性系统是一种具有三个特征点的线性系统,其中包括过冲,稳态误差和调整时间。

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这些特征点需要校正和优化。

本文旨在分析三线性系统的校正时间与稳定性,并提出改进策略。

Ⅰ. 三线性系统校正时间的分析在控制系统中,校正时间是指系统从初始状态到达稳态所花费的时间。

较长的校正时间将导致系统响应变慢,从而降低系统的控制性能。

因此,减小校正时间是改进控制系统的重要目标。

1. 影响校正时间的因素校正时间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系统的惯性、系统的阻尼、控制器的参数和外部干扰等。

2. 校正时间的评估指标通常使用峰值时间(Tp)和调制时间(Ts)来评估校正时间,其中峰值时间是响应达到最大值的时间,调制时间是响应在与稳态值误差小于5%的时间。

3. 改进策略为了减小校正时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优化控制器参数:通过适当调整比例和积分增益,可以改善系统的校正时间。

使用自适应控制算法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减少系统惯性:通过增加系统的带宽,可以减小系统的惯性,从而缩短系统的校正时间。

这可以通过升级系统内部设备、降低系统的质量或增加反馈控制环节来实现。

(3)抑制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是导致系统校正时间延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使用滤波器、降低信号噪声等方法来减小外部干扰的影响,从而加快系统的校正时间。

Ⅱ. 三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分析稳定性是控制系统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一个稳定的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要求,保持在稳态下工作,而不会发生不受控制的振荡或失控的现象。

1. 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常用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极点分析、Routh-Hurwitz准则和Nyquist准则等。

2. 稳态误差与稳定性的关系稳态误差是指系统在稳定状态下与目标输出之间的差异。

稳定性与稳态误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自动控制原理3-2

自动控制原理3-2

根据稳态误差计算式:
S • R(S) ess=Lim e(t)= Lim[S • E(S)]= Lim s0 1 + G(S) t s 0 1 • S
s 0
针对输入信号r(t)=1(t), R(S)=1/S S ess=Lim s 0 1 + G(S) 1 = 1 + G(0)
静态位置误差系数Kp=Lim G(S) = G(0)
E(S)=R(S) – B(S) = R(S)
• R(S)
1 = • R(S) 1 + G(S) 1 E(S) e(S) = = 1 + G(S) R(S)
R(S)
E(S)
G(S)
C(S)
B(S) –
1 E(S) 误差传递函数e(S) = = 1 + G(S) R(S)
e(S)取决于系统结构、参数。
j=1
1 ess = 1+k
对于Ⅰ型系统, Kp=, ess =0 对于Ⅱ型II型以上系统,Kp=, ess =0 静态误差系数Kp定量描述了:
控制系统跟踪单位阶跃函数形式输入信号的能力。
例:位置随动系统
R(S) E(S) –
5
1 S(S+1)
C(S)
求:系统输入单位阶跃信号时稳态性能指标ess 解:对于单位反馈系统, 5 1 Gk(S) =G(S) = 5• = S(S+1) S(S+1) 得:系统型号为I型 开环增益K=5
当>2时,系统是Ⅱ型以上系统。 以开环传递函数在S平面原点上极点数目分类优点:
根据已知的输入信号形式,可迅速判断系统是否存在 稳态误差以及误差的大小。
2. 静态误差系数 (1) r(t)=1(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ss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答案

∑∆∆=i i i s s Q s H )()(1)(zidpngkongzhi1 闭环系统(或反馈系统)的特征:采用负反馈,系统的被控变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即被控变量对自己有控制作用 。

2 典型闭环系统的功能框图。

自动控制 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 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系统。

被控制量 在控制系统中.按规定的任务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

控制量 作为被控制量的控制指令而加给系统的输入星.也称控制输入。

扰动量 干扰或破坏系统按预定规律运行的输入量,也称扰动输入或干扰掐入。

反馈 通过测量变换装置将系统或元件的输出量反送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比较。

反送到输入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

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人信号相减,其差为偏差信号。

负反馈控制原理 检测偏差用以消除偏差。

将系统的输出信号引回插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减,形成偏差信号。

然后根据偏差信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力图消除或减少偏差的过程。

开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这样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又分为无扰动补偿和有扰动补偿两种。

闭环控制系统 凡是系统输出端与输入端存在反馈回路,即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系统,叫作闭环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所讨论的主要是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是一种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结合在一起的控制系统。

它在闭环控制的基础上,用开环方式提供一个控制输入信号或扰动输入信号的顺馈通道,用以提高系统的精度。

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1.2所示。

组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元件 .给定元件 给出与被控制量希望位相对应的控制输入信号(给定信号),这个控制输入信号的量纲要与主反馈信号的量纲相同。

给定元件通常不在闭环回路中。

2.测量元件 测量元件也叫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控制量,产生与被控制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信号。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1.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包括轨迹法、成形法和展成法。

2.当主轴回转产生纯径向跳动和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椭圆形。

3.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

4.表面残余拉(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

5.在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变大。

6.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等。

7.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共振现象。

8.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是以切削运动为依据,其假定的工作条件包括假定运动条件和假定安装条件。

9.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刻划、滑擦(摩擦抛光)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10.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11.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封闭性。

12.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珩磨、研磨、超精加工和抛光等方法。

1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14.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15.零件的几何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16.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7.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与磨损引起。

1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19.零件的加工误差越小,加工精度就越高。

2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2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

22.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23.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小,加工精度就越高。

自动控制原理3

自动控制原理3
0 0
单位速度 输入
r(t) t
单位加速 度输入
r(t) 1 t 2 2
1 K
0
K 1
1. 稳态误差与输入、系统结构有关. 2. 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方法:
a、增加开环放大系数K; b、提高系统的型号数;
扰动对稳态误差的影响
N(S)
R(S) + E(S) G1(S)
+ G2(S)
B(S)
+
H(S)
essn
1 G1(0)
总输出:C(S)=CR(S)+CN(S)
CR(S): 单独计算输出对参考输入的响应 C R (S ) M R (S )R (S ) 1 G G 1 ( 1 S (S )G )G 2 ( 2 S (S )H )(S )R (S )
CN(S):单独计算输出对干扰信号的响应 C N (S ) M N (S )N (S ) 1 G 1 (S G )G 2 (2 S () S )H (S )N (S )
充要条件 劳斯表的首列非零且不变号
劳斯表 s n
an an2 an4
s n1 a n1 a n3 a n5
s n 2 a 2 ,1 a 2 ,2 a 2 ,3
s n 3 a 3 ,1 a 3 ,2 a 3 ,3
其中
s0
a n ,1
ai,j
1 ai1,1
ai2,1 ai1,1
ai2,j1 ai1,j1
特征方程(拉氏变换)
a n s n a n 1 s n 1 a 1 s a 0 0
输出函数
ct
k
r
C iesit
ejt
A jco s jtB jsinjt
i 1

控制理论作业二答案

控制理论作业二答案

第三章3-1 已知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369362++=s s G B 。

试求单位阶跃响应的t r , t m ,δ% , t s 的数值解:[题意分析]这是一道典型二阶系统求性能指标的例题。

解法是把给定的闭环传递函数与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标准形式进行对比,求出n ω参数,而后把n ω代入性能指标公式中求出r t ,m t ,%δ,s t 和N 的数值。

)/(636秒弧度==n ω(弧度)秒(弧度72.041.411)/97.3166.0175.0292122=︒=-==-⋅==-==-ζζθζωωζωζtgn d n上升时间 t r 秒61.097.372.014.3=-=-=d r t ωθπ 峰值时间t m 秒79.097.314.3===d m t ωπ 过度过程时间t s %)2(89.0675.044秒=⨯==ns t ωζ%)5(70.0675.033秒=⨯==ns t ωζ超调量δ%%8.2%100%100%66.075.012=⨯=⨯=---πζπζδee3-2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s s s G K试求系统的性能指标,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解:[题意分析]这是一道给定了开环传递函数,求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练习题。

在这里要抓住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与参数(ζ,n ω)的对应关系,然后确定用哪一组公式去求性能指标。

根据题目给出条件可知闭环传递函数为 11)()()(2++==s s s X s Y s G B 与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2222nn n s s ωζωω++相比较可得12,12==n n ζωω,即n ω=1,ζ=。

由此可知,系统为欠阻尼状态。

故,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为秒秒秒615.033%)5(815.044%)2(%4.16%100%63.31212=⨯===⨯===⨯==-⋅=--ns ns n m t t et ζωζωδζωπζπζ3-3 如图1所示系统,假设该系统在单位阶跃响应中的超调量%δ=25%,峰值时间m t =图1解:[题意分析]这是一道由性能指标反求参数的题目,关键是找出:K,τ与ζ,n ω的关系;%δ,m t 与ζ,n ω的关系;通过ζ,n ω把%δ,m t 与K,τ联系起来。

自动控制原理3-2稳定性和误差

自动控制原理3-2稳定性和误差

3. 加速度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11
1
e s sl s 0 is m 1 G (s )H (s )s 3 lis 2 m G (s )H (s )
s 0
令K a ls 0 is2 m G (s)H (s) ls 0 ism N K 2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1
ess Ka
0 型系统:
Ka = 0 ess = ∞
i
k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
所有根都具有负实部,或者说,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均
位于s左半平面(不包括虚轴)。
根据稳定的充要条件决定系统的稳定性,必须知道
系统特征根的全部符号。如果能解出全部根,则立即可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然而对于高阶系统,求根的工作量
很大,常常希望使用一种直接判断根是否全在s左半平面
2 s13 + 4 s12 s1 1 =
0
s13 2
1
s12 4
1
s11 0.5
s10 1
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不全为正,且第一列元素符号
改变了一次,故系统在s1 右半平面有一个根。因此,系 统在垂直线 s = 1的右边有一个根。
16
3.6 稳态误差的定义及一般计算公式
3.6.1 误差的基本概念
的代替方法,下面就介绍劳斯代数稳定判据。
5
3.5.2 线性系统的代数稳定判据
首先给出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设线性系统的闭
环特征方程为
n
D ( s ) a 0 s n a 1 s n 1 a 2 s n 2 a n 1 s a n a 0( s s i ) 0 i 1
式中,a0 >0 , si(i =1,2 , , n)是系统的n个闭环极

三轴机床允许的误差

三轴机床允许的误差

三轴机床允许的误差
1. 位置精度,三轴机床在加工过程中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常来说,机床的位置精度受到机床本身结构、导轨、传动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机床的位置精度可以通过国际标准ISO 230-1来进行评定,通常要求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2. 重复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床在多次加工中,同一位置的加工精度能否保持一致。

这个指标也受到机床本身结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重复定位精度一般要求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3. 直线度和平行度,对于三轴机床来说,轴线的直线度和轴线之间的平行度也是重要的误差指标。

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总的来说,三轴机床允许的误差是一个综合考虑机床精度、使用要求、加工材料等多个因素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机床性能来进行评估和控制。

同时,也需要通过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来保证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齿轮常用精度等级

齿轮常用精度等级

齿轮常用精度等级一、齿轮精度等级概述齿轮的精度等级可是个很重要的事儿呢。

它就像给齿轮的质量和性能打分一样。

在机械制造领域,齿轮精度等级是有明确标准的,这有助于保证齿轮在各种机械传动中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常见的精度等级1. 0级精度这可是精度超高的等级啦。

一般用于像航空航天这种对精度要求极为苛刻的领域。

比如说,在飞机发动机的某些关键传动部位的齿轮,可能就需要0级精度。

这些齿轮的制造误差超级小,能够确保发动机在高速运转下的稳定传动,而且能够减少能量损耗和噪音产生。

2. 1级精度也是非常高精度的。

常用于一些精密仪器的齿轮传动部分。

像那些高精度的测量仪器,里面的齿轮如果精度不够,测量结果就可能会有很大偏差。

1级精度的齿轮能够保证仪器的精确测量和稳定运行。

3. 2级精度这个精度等级在高级精密机械中比较常见。

比如一些高端的机床,它们的传动齿轮如果精度不够,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也会大打折扣。

2级精度的齿轮可以保证机床在加工复杂零件时,各个轴之间的传动准确无误。

4. 3级精度在一般的精密机械中经常用到。

例如汽车发动机的一些关键齿轮,虽然不像航空航天那么超高精度要求,但也需要3级精度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减少震动和噪音,并且提高燃油效率。

5. 4级精度在普通机械中的一些重要传动部位会使用。

像一些工业生产线上的小型减速机,4级精度的齿轮就能满足基本的传动要求,并且能够保证一定的使用寿命。

6. 5级精度是比较常用的中等精度等级。

在很多普通的机械设备,如小型风机、水泵等的传动齿轮,5级精度就可以啦。

这些设备对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5级精度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能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7. 6级精度在一些对精度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机械传动中使用。

比如一些简单的农用机械,它们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宽松,6级精度的齿轮就足以应对日常的工作需求。

8. 7级精度这个精度等级算是比较低的啦,但也有它的用处。

在一些简易的手工工具或者一些小型的、对传动精度要求不高的玩具机械里面,7级精度的齿轮就够用了。

结构不稳定及其改进措施

结构不稳定及其改进措施

例如取:G1
(s)
s
s
1,或
G1(s)
(1s
1)(
s2
2s
1)
24
例: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干扰信号
n(t)=1(t)
N (s)
试求干扰作用下系统的 稳态误差essn?
R(s)
E(s)
K1
(1
1 T1s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2 s(T2s 1)
C(s)
解:第一步,判别稳定性,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G(s)
K1K2 (1 T1s) / T1 s2 (T2s 1)
被定义为系统偏差。
且:
E(s) 1 (s) H (s)
R(s)
- 1
H (s)
Cr (s)
E(s)
(s)
H (s) G1(s)
N (s)
+
C(s)
G2 (s)
进一步用方框图表示为:
(s)
Cr (s)
E(s)
N(s)
-
R(s)
(s)
+
C(s)
-
G1(s)
G2 (s)
B(s)
H (s)
6
稳态误差的定义:
代入前面的式子得:
ss
lim s0
s 1 s K
v0 s2
lim
s0
v0 s 1 s K
从而积分环节数目 对斜坡输入作用下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
0, ss
1,
ss
v0 K
2, ss 0
其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14
3.
当输入信号为等加速度作用r(t)=a0t2/2·1(t)时,则R(s)

三极管允许误差

三极管允许误差

三极管的允许误差通常是指其参数的测量误差或制造过程中的偏差。

常见的三极管参数包括电流放大倍数(β)、截止频率(fT)、最大集电-发射电压(VCE)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三极管,其允许误差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制造商会在产品的规格书或数据手册中提供详细的参数范围和允许误差。

例如,对于β值,允许误差通常在一定的百分比范围内,如正负10%。

对于fT和VCE等参数,允许误差可能以具体数值或范围进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允许误差并非越小越好,而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的。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工程师通常会考虑三极管的允许误差,以确保电路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如果您需要具体的三极管允许误差信息,建议参考相关的产品规格书或数据手册,或者咨询制造商或供应商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参考答案供参考

【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第三章参考答案供参考

【关键字】基础第三章习题及答案3-1.假设温度计可用传递函数描述其特性,现在用温度计测量盛在容器内的水温。

发现需要时间才能指示出实际水温的98%的数值,试问该温度计指示出实际水温从10%变化到90%所需的时间是多少?解:2.已知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初始条件,试求: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x(t);⑵激励f (t)(t)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f (t)和全响应y(t);⑶激励f (t) e3t (t)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f (t)和全响应y(t)。

解:(1) 算子方程为:3.已知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当激励=时,系统的全响应。

试求零输入响应yx(t)与零状态响应yf (t)、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解:4. 设系统特征方程为:。

试用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判别该系统的稳定性。

解:用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判别,a4=1,a3=6,a2=12,a1=10,a0=3均大于零,且有所以,此系统是稳定的。

5. 试确定下图所示系统的稳定性.解:系统稳定。

满足必要条件,故系统稳定。

6.已知单位反应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求系统稳定时,参数和的取值关系。

解:由Routh表第一列系数大于0得,即7. 设单位反应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闭环特征根的实部均小于-1,求K值应取的范围。

解:系统特征方程为要使系统特征根实部小于,可以把原虚轴向左平移一个单位,令,即,代入原特征方程并整理得运用劳斯判据,最后得8. 设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试求最大超调量σ%=9.6%、峰值时间tp=0.2秒时的闭环传递函数的参数ξ和ωn的值。

解:∵=9.6%∴ξ=0.6∵tp==0.2∴ωn=19.6rad/s9.设单位负反应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求(1)系统的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然频率ωn;(2)系统的峰值时间tp、超调量σ%、调整时间tS(△=0.02);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与标准形式对比,可知 , 故 , 又10. 一阶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对于稳定的线性系统, 对于稳定的线性系统,它必然在大范围内和小范 围内都能稳定, 围内都能稳定,只有非线性系统才可能有小范围稳定 而大范围不稳定的情况。 而大范围不稳定的情况。
3
♦ 单摆运动
b
a
4
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如下: 稳定性的定义如下 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如下:若线性控制系 的影响下, 统在初始扰动δ(t)的影响下,其过渡过程随着时间的推 的影响下 移逐渐衰减并趋向于零,则称系统为稳定。反之, 移逐渐衰减并趋向于零,则称系统为稳定。反之,则 为不稳定。 为不稳定。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自身固有特性,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自身固有特性, 而与输入信号无关。 而与输入信号无关。 根据定义输入δ(t),其输出为脉冲过渡函数 。 ,其输出为脉冲过渡函数g(t)。 收敛到原来的平衡点, 如果当 t→∞时, g(t)收敛到原来的平衡点,即有 时 收敛到原来的平衡点
n
an ∏ si = (−1) a i =1 0
n
j =1 i≠ j n
M
7
从上式可以导出, 从上式可以导出,系统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的必 要条件为: 要条件为: ai aj > 0 ( i, j =1,2, … , n) 即闭环特征方程各项同号且不缺项。 即闭环特征方程各项同号且不缺项。 如果特征方程不满足上式的条件, 如果特征方程不满足上式的条件,系统必然非渐近 稳定。但满足上式,还不能确定一定是稳定的, 稳定。但满足上式,还不能确定一定是稳定的,因为 上式仅是必要条件。 上式仅是必要条件。下面给出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 件。 1. 劳斯判据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该方程式的全部系数为 正,且由该方程式作出的劳斯表中第一列全部元素都 要是正的;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符号改变的次数, 要是正的;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符号改变的次数,等 于相应特征方程式位于右半s平面上根的个数。 于相应特征方程式位于右半 平面上根的个数。 平面上根的个数
R(s)
R'(s) C(s) E'(s) 1 G(s)H(s) + ﹣ H(s)
由图可知, 表示等效单位反馈系统的输入信号 由图可知,R’(s)表示等效单位反馈系统的输入信号, 表示等效单位反馈系统的输入信号, 也就是输出的希希值。因而, 也就是输出的希希值。因而, E’(s)是从输出端定义的非 是从输出端定义的非 单位控制系统的误差。 单位控制系统的误差。 E(s) = R(s) −B(s) = R(s) −H(s)C(s) 1 E ′( s ) = R ′( s ) − C ( s ) = R( s ) − C ( s ) H ( s) 1 1 [ R( s ) − H ( s )C ( s )] = = ⋅ E ( s) H ( s) H ( s) 由此可见,从系统输入端定义的稳态误差, 由此可见,从系统输入端定义的稳态误差,可以直接 19 或间接地表示从系统输出端定义的稳态误差。 或间接地表示从系统输出端定义的稳态误差。
式中, 个闭环极点。 式中,a0 >0 , si(i =1,2 , … , n)是系统的 个闭环极点。 )是系统的n个闭环极点 根据代数方程的基本理论,下列关系式成立: 根据代数方程的基本理论,下列关系式成立: n a1 ∑ si = − a i =1 0
a2 ∑ si s j = a i =1 0
误差的基本概念 R(s) 1. 误差的定义 误差的定义有两种: 误差的定义有两种: 从系统输入端定义, ① 从系统输入端定义, 它等于系统的输入信号与 主反馈信号之差,即 主反馈信号之差, E(s)=R(s) −B(s) 3.6.1 E(s) G(s) H(s) B(s) C(s)
+

从系统输出端定义, ② 从系统输出端定义,它定义为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 。(性能指标中经常使用 性能指标中经常使用) 希希值之差。(性能指标中经常使用) 对于单位反馈系统,两种定义是一致的。 对于单位反馈系统,两种定义是一致的。 2. 两种定义的关系 18
3.5.2 线性系统的代数稳定判据 首先给出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首先给出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设线性系统的闭 环特征方程为
D( s) = a0 s n + a1 s n−1 + a2 s n− 2 + L + an−1 s + an = a0 ∏ ( s − si ) = 0
i =1 n
lim g ( t ) = 0
t →∞
那么,线性系统是稳定的。 那么,线性系统是稳定的。
5
不失一般性, 不失一般性,设n 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M ( s ) bm s m + bm −1 s m −1 + L + b1 s + b0 Φ ( s) = = D( s ) a n s n + a n −1 s n −1 + L a1 s + a0
16
13 4
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均 为正 ∴系统在s 右半平面没有 系统在 系统是稳定的。Fra bibliotek根,系统是稳定的。
2) 令 s = s1 − 1
2 s 13 + 4 s 12 − s 1 − 1 = 0
2 s13 + 4 s12 − s1 − 1 = 0 s 13 s 12 s 10 2 4 −1 −1 −1
表中: 的幂次排列,由高到低, 表中:1)最左一列元素按s 的幂次排列,由高到低,只起标 识作用,不参与计算。 识作用,不参与计算。 第一,二行元素,直接用特征方程式的元素填入。 2)第一,二行元素,直接用特征方程式的元素填入。 从第三行起各元素,是根据前二行的元素计算得到。 3)从第三行起各元素,是根据前二行的元素计算得到。
8
sn sn−1 sn−2 ┋ s1 s0
a0 (c11) a1 (c21) b1 (c31)
a2 (c12) a3 (c22) b2 (c32)
a4 (c13) … a5 (c23) … b3 (c33) …
┋ 1 c i − 2 ,1 c i − 2 , j + 1 cij = − … c i − 1 ,1 c i − 1 ,1 c i − 1 , j + 1 bn (an) (cnn) ( i ≥ 3, j = 1, 2, …)
12
−7 6
例3-7 设某线性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D(s) = s4 + s3 − 3s2 − s + 2 = 0 试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 试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 解: 该系统的劳斯表如下 s4 s3 s2 s1 s0 第二种特殊情况:劳斯表中某行元素全为零。此时, 第二种特殊情况 劳斯表中某行元素全为零。此时, 劳斯表中某行元素全为零 特征方程中存在对原点对称的根(实根, 特征方程中存在对原点对称的根(实根,共轭虚根或 共轭复数根)。对此情况,可作如下处理: )。对此情况 共轭复数根)。对此情况,可作如下处理: 1 1 −2 0 −3 −1 2 0 2
s3 s2 s1 s0
1 0(ε)
b1 = 2 + 3ε −ε
−3 2
∵ε→0+时,b1< 0,劳斯表 , 中第一列元素符号改变了两 次 ∴系统有两个正根,不稳定。 系统有两个正根,不稳定。
2
(s+3)乘以原特征方程,得新的特征方程为: )乘以原特征方程,得新的特征方程为: D1(s) = D(s)(s + 3 ) = s4 + 3s3 − 3s2 − 7s + 6 = 0 s4 1 6 −3 s3 s2 s1 s0 3 −2/3 20 6
15
(3)确定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 例3-9 检验多项式 2s3 + 10s2 + 13s + 4 = 0 是否有根在s 右半平面, 是否有根在 右半平面,并检验有几个根在垂直线 s = 的右边? −1的右边? 的右边 s3 2 解:1) s2 10 s1 s0 12.2 4 坐标平移, 坐标平移,得新特征方程为
由于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的符号改变了两次, 由于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的符号改变了两次,∴ 系统有两个正根,系统不稳定。关于对原点对称的根, 系统有两个正根,系统不稳定。关于对原点对称的根, 可解辅助方程求出。得 s1=1 和 s2= −1 。 可解辅助方程求出。 对本例题,可用长除法求出另二个根, 对本例题,可用长除法求出另二个根,分别为 14 s3=1 和 s4= −2 。
9
2. 劳斯判据的应用 (1)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 设有下列特征方程D(s) = s4 +2s3 + 3s2 + 4s + 5 = 0 例3-5 设有下列特征方程 试用劳斯判据判别该特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数目。 试用劳斯判据判别该特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数目。 解:劳斯表 s4 s3 s2 s1 s0 1 2 1 −6 5 3 4 5 5
g( t ) = ∑ Ai e
i
q
− pi t
+ ∑ Bk e
k
r
−ξ k ω k t
sin(ω dk t + β k )
( t ≥ 0)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 所有根都具有负实部,或者说, 所有根都具有负实部,或者说,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均 位于s左半平面 不包括虚轴)。 左半平面( 位于 左半平面(不包括虚轴)。 根据稳定的充要条件决定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稳定的充要条件决定系统的稳定性,必须知道 系统特征根的全部符号。如果能解出全部根, 系统特征根的全部符号。如果能解出全部根,则立即可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然而对于高阶系统,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然而对于高阶系统,求根的工作量 很大, 很大,常常希望使用一种直接判断根是否全在s左半平面 6 的代替方法,下面就介绍劳斯代数稳定判据。 的代替方法,下面就介绍劳斯代数稳定判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