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4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课时作业
第三章第四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硫酸钡放入水中不导电,则硫酸钡是非电解质B.物质溶于水达到饱和时,溶解过程就停止了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解析:A项,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错误;B项,溶解平衡为动态平衡,错误;D项,残留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时,则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错误。
2.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8.5×10-17,K 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C )A.AgCl>AgI>Ag2CrO4B.AgCl>Ag2CrO4>AgIC.Ag2CrO4>AgCl>AgID.Ag2CrO4>AgI>AgCl解析:设Ag2CrO4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x,则CrO2-4的浓度为0.5x,则有K sp(Ag2CrO4)=x2×0.5x=0.5x3=2.0×10-12,则有x=34×10-12≈1×10-4,因为AgCl饱和溶液中c(Ag+)= 1.8×10-10≈1×10-5,所以Ag+浓度Ag2CrO4>AgCl,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的K sp 越小,c(Ag+)越小,即AgCl>AgI,Ag+浓度大小顺序为Ag2CrO4>AgCl>AgI,故选C。
3.磷酸钙用于制造乳色玻璃、陶瓷、涂料、媒染剂、药物、肥料、家畜饲料添加剂、糖浆澄清剂、塑料稳定剂等。
磷酸钙容易形成结石。
已知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c(Ca2+)=2.0×10-6mol·L-1,c(PO3-4)=2.0×10-6mol·L-1,则Ca3(PO4)2的K sp为( B )A.2.0×10-29B.3.2×10-29C.6.3×10-18D.5.1×10-27解析: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Ca3(PO4)2(s)3Ca2+(aq)+2PO3-4(aq),c(Ca2+)=2.0×10-6mol·L-1,c(PO3-4)=2.0×10-6mol·L-1,则K sp[Ca3(PO4)2]=(2.0×10-6mol·L-1)3×(2.0×10-6mol·L-1)2=3.2×10-29。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
温度一定,溶度积常数Ksp不变。
【思考】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尝试写出CaCO3和Mg(OH)2沉淀溶解平衡
的方程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
(25 ℃)
CaCO3(s)
Ca2+(aq) + CO32- (aq) Ksp = c(Ca2+)·c(CO32-) = 3.4×10-9
Mg(OH)2(s)
Mg2+(aq) + 2OH- (aq) Ksp = c(Mg2+)·c2(OH-) = 5.6×10-12
增大 Ksp只受温度影响
C. 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
D. 常温下已知Ksp(BaSO4)=1.1×10-10,将0.01 mol/L的BaCl2溶 液与0.001 mol/L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将析出沉淀
【练习4】
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溴酸银 的摩尔质量为236 g/m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溴酸银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的溶解速率加快 C. 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 40 ℃时,将0.02 g溴酸银加入到10 g
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中存在沉淀溶解 平衡
谢谢观看
如何比较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三、溶度积常数Ksp的意义
【任务】比较25 ℃下MgCO3和Mg(OH)2的溶解度,已知Ksp(MgCO3)= 6.8×10-6 ,Ksp[Mg(OH)2]=5.6×10-12 。 思路:Ksp换算成饱和溶液浓度,再换算为溶解度。
四、溶度积常数Ksp的应用
我们知道,溶液中有沉淀生成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例如, 将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会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离子方程 式为: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羧酸课件
(3)使用浓H2SO4作吸水剂,提高反应转化率。
乳酸分子结构简式为如下图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缩聚得到聚乳酸(PLA)。在自然界中,PLA
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为水和CO2,是公认的环保材料。 (1)写出两分子乳酸发生酯化反应脱去一分子水形成链状酯的结构简式
二、乙酸
2、乙酸的分子结构 ①分子式: C2H4O2 ②结构简式: CH3COOH
③官能团: 羧基(-COOH)
了解乙酸的酸性
3、乙酸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酸性比碳酸强 CH3COOH
CH3COO- + H+
思考:1.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羧酸具有酸性?以乙酸为例
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乙二酸二乙酯
2.生成环状酯 (1)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的酯化反应
(2)羟基酸自身酯化反应
(3)羟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酯,如:
浓硫酸 △
+H2O
3.生成聚酯 (1)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的酯化反应
nHOOC—COOH+nHOCH2CH2OH 催化剂 +(2n-1)H2O (2)羟基酸自身酯化反应
催化剂
+(n-1)H2O
溶液变浑浊
饱和NaHCO3溶液
苯酚钠溶液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
酸性:乙酸 > 碳酸 > 苯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四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 第1课时 羧酸
第四节羧酸羧酸衍生物第1课时羧酸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羧酸的结构与性质1.(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乙酸是食醋中的主要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水乙酸俗称冰醋酸B.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可用食醋清洗热水壶中的水垢D.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2.(浙江宁波校级期中)用18O标记的CH3C 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B.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C.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D.有的乙醇分子可能不含18O3.(广东深圳模拟)乙二酸又称草酸,通常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但H2C2O4·2H2O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H2C2O4·2H2O作还原剂定量测定KMnO4的含量。
下列关于H2C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2C2O42H++C2O42-B.草酸溶液滴定KMnO4属于中和滴定,可用石蕊作指示剂C.乙二酸可由乙烯经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制得D.乙二酸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乙醇4.(河南洛阳第一中学高二下月考)在同温同压下,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得到V2L二氧化碳,若V1=V2,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B.HOOC—COOHC.HOCH2CH2OHD.CH3COOH题组二酯化反应实验5.(广西来宾高二上期末)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冷凝水的流向为b进a出B.加入过量乙醇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C.该反应可能生成副产物乙醚D.收集到的馏分需用饱和NaOH溶液除去杂质6.(江西南昌第二中学高二下月考)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
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方案如下: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CaCl2·6C2H5OH。
第3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羧酸
第四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第1课时 羧酸〖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 能从羧基的成键方式的角度,了解羧酸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理解羧酸的化学性质及官能团与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优化乙酸乙酯制备的方案,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一、羧酸的结构与分类1.羧酸的组成和结构(1)羧酸:由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而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为—COOH 或。
(2)通式:一元羧酸的通式为R —COOH ,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 n H 2n O 2或C n H 2n +1COOH 。
2.羧酸的分类(1)按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分类羧酸⎩⎪⎨⎪⎧脂肪酸:如乙酸、C 17H 35COOH 芳香酸:如(2)按分子中羧基的个数分类羧酸⎩⎪⎨⎪⎧一元羧酸:如乙酸二元羧酸:如草酸HOOC —COOH 多元羧酸:如柠檬酸(3)按分子中烃基所含碳原子数多少分类 羧酸⎩⎪⎨⎪⎧高级脂肪酸⎩⎪⎨⎪⎧ 硬脂酸C 17H 35COOH 软脂酸C 15H 31COOH 油酸C 17H 33COOH低级脂肪酸:如甲酸、乙酸等3.常见的羧酸典型羧酸 物理性质主要用途甲酸(蚁酸)HCOOH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是合成腐蚀性,能与水、乙醇等互溶医药、农药和染料等的原料苯甲酸(安息香酸) 无色晶体,易升华,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用于合成香料、药物等,其钠盐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乙二酸(草酸) HOOC—COOH 无色晶体,通常含有两分子结晶水,可溶于水和乙醇化学分析中常用的还原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4.羧酸的物理性质甲酸、乙酸等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少的羧酸能够与水互溶。
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一元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减小,甚至不溶于水,其沸点也逐渐升高。
高级脂肪酸是不溶于水的蜡状固体。
羧酸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其他有机化合物相比,沸点较高,这与羧酸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有关。
(1)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所以乙酸属于四元酸()(2)乙酸可看作乙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后的产物()(3)软脂酸C15H 31COOH属于饱和高级脂肪酸()(4)羧基官能团可以简写成—COOH或者HOOC—()(5)乙酸、草酸、硬脂酸和石炭酸均属于羧酸类有机物()〖答案〗(1)×(2)×(3)√(4)√(5)×1.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大到小排序。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二教师用书:第三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糖类 Word含解析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糖类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掌握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
3.能够设计实验确定淀粉水解程度及水解产物。
4.了解糖类物质的用途。
一、基本营养物质1.营养物质的种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其中,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的组成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是C、H、O,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S、P等元素。
二、糖类1.分类及代表物(1)特征反应①葡萄糖的特征反应葡萄糖――→新制Cu (OH )2△砖红色沉淀(Cu 2O) 葡萄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光亮的银镜(Ag)(也称银镜反应)以上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②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2)水解反应①蔗糖的水解反应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C 6H 12O 6+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C 6H 10O 5)n +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医疗输液中用到的糖类物质是葡萄糖。
(2)食用白糖、冰糖等的成分为蔗糖。
(3)用来生产葡萄糖和酒精的糖类物质是淀粉。
(4)纤维素在人体中可以加强胃肠蠕动,其含量丰富的物质可以用来造纸。
1.下列关于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糖都能水解C .纤维素没有甜味D .糖类是人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解析:A 、C 、D 三项正确;单糖不能发生水解,B 项错误。
答案:B2.下列关于葡萄糖与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们的分子式不同,但化学元素组成相同B.蔗糖能水解,葡萄糖却不能C.它们是同系物D.葡萄糖是单糖,能与Cu(OH)2悬浊液反应,蔗糖是双糖,不能与Cu(OH)2悬浊液反应解析: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二者分子式不同,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项正确;蔗糖是双糖能发生水解,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项正确;葡萄糖(C6H12O6)与蔗糖(C12H22O11)二者分子间相差C6H10O5,不是同系物,C项错误;葡萄糖能与Cu(OH)2悬浊液反应,蔗糖不能与Cu(OH)2悬浊液反应,D项正确。
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第1课时力的合成课件
3.特殊情况下的力的合成 类型
互相垂直
作图
两力等大,夹角为 θ
两力等大,夹角为 120°
合力的计算
F= F12 +F22
tan θ=FF12
F=2F1cos
θ 2
F 与 F1 夹角为θ2
合力与分力等大 F′与 F 夹角为 60°
提醒:上述三种情况的结果可以作为二级结论使用。
4.多力的合成:
(1)合成方法:多个力的合成的基本方法仍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具体做法是先任选两
1.合力与分力的三性 提醒:合力与分力是作用效果上的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强调的是效果相同。
2.合力与分力的相互关系 (1)等效性: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求合力) 3.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
4.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关系 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 F 随夹角 α 的增大而减小,随 α 的减小而增大。 (1)F 的最大值:当 α=0 时,Fmax=F1+F2; (2)F 的最小值:当 α=180°时,Fmin=|F1-F2|; (3)合力大小的范围:|F1-F2|≤F≤F1+F2。 提醒:合力 F 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
【思维导引】
程序
内容
提取 信息
①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 F ②夹角 θ 固定不变 ③其中一个力增大
转化 ①平行四边形两邻边夹角确定
情境
②将一个边变长
选择规律
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选 B、C、D。当 θ 为锐角(或直角)时,则随着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合力也 增大,如图甲所示。当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θ 为钝角时,由图乙所示的平行四边形 可知,当 Fa 逐渐增大为 Fa1、Fa2、Fa3 时,其合力由原来的 F1 变为 F2、F3、F4,它们 可能小于 F1,可能等于 F1,也可能大于 F1,A 选项是合力 F 一定增大,所以 A 错误; 应该是合力 F 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即 B、C、D 正确。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三章第四节第1课时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二、镁和海水提镁 1.镁 (1)物理性质
颜色
密度 硬度 熔、沸点
较低
银白色 较小 较小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2)镁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用途 ①制造业中,用来制造轻合金。在国防工业中
国防金属 有重要应用,被誉为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Ba2++CO2-===BaCO3↓ 3 Ca2++CO2-===CaCO3↓ 3 ④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 CO2- 3 CO2-+2H+===CO2↑+H2O 3 2.海水提镁的流程和原理 (1)原料:苦卤(晒盐后的母液)、贝壳、盐酸 (2)生产流程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2.海水提镁 碱 (1)海水提取镁的最基本方法是往海水中加_____, 氢氧化镁 得到___________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后再加入 盐酸 氯化镁 ______,把它变成__________;之后,经过结晶、 电解 _____、干燥、________,就可得到镁。 过滤 (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 MgCl2+Ca(OH)2===CaCl2+Mg(OH)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g(OH)2+2HCl===MgCl2+2H2O;
分类
含量
元素举例
存在 形式 盐
大于 氯、钠、镁、硫、 _____ 常量 钙、钾、碳、锶、 元素 1mg/L 溴、硼、氟 小于 微量 _____ 锂、碘、铀 元素 1mg/L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
练习
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 是 ; C E A.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 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Ksp B.两种难溶电解质,其中Ksp小的溶解度也一定小 C.难溶盐电解质的Ksp与温度有关 D.加入与原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物质,可使难溶盐电 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Ksp变小 E.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再次达到溶 解平衡,AgCl的Ksp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Ag2SO4 Ag2S
BaCl2
0.796 1.3×10-16
35.7
CaSO4 Mg(OH)2
Fe(OH)3
0.21 9×10-4
3×10-9
讨论2、根据对溶解度及反应限度、化学平衡 原理的认识,说明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 真正进行到底。 不能,沉淀即是难溶电解质,不是绝对不溶,只不过溶解 度很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当溶解与结晶速度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Ksp,AgCl =c(Ag+) . c(Cl-) 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难溶电解质的 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2、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用Ksp表示。 通式:AnBm(s) nAm+(aq) + mBn-(aq) 则Ksp,AnBm = c(Am+)n . C(Bn-)m 练习:表示BaSO4、Ag2CrO4、Mg(OH)2、Fe(OH)3的溶度积
体系中不断析出沉淀,直至达到平衡(此时Q c =Ksp )
(2) Q c =Ksp 时,沉淀与饱和溶液的平衡
(3) Q c <Ksp 时,溶液不饱和,若体系中有沉淀,
则沉淀会溶解直至达到平衡(此时Q c =Ksp )
随堂练习
1、石灰乳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2+(aq) +2OH―(aq),加入下列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 A B ) A.Na2CO3溶液 B.AlCl3溶液 C.NaOH溶液 D.CaCl2溶液
第三章第4节第1课时配合物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该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
深蓝色晶体
实验3-3 实验证明,无论在得到的深蓝色透明溶液中,还是在析出的 深蓝色晶体中,深蓝色都是由于存在 [Cu(NH3)4]2+,中心离子 是Cu2+,而配体是NH3,配位数为4。
深蓝色 平面正方形
思考:
比较
与
的稳定性?
NaOH
Cu(OH)2
氨水
NaOH 不反应
更稳定,配位键更强
实验3-4 FeCl3溶液 棕黄色
硫氰化钾(KSCN)溶液
溶液变为 血红色
Fe3++nSCN- = [Fe(SCN)n]3-n n = 1~6,随SCN-的浓度而异,可用于鉴别Fe3+
实验3-5
加NaCl溶液
逐滴加氨水
AgNO3溶液
AgCl沉淀
沉淀消失,得澄清的无色溶液源自Ag++Cl-=AgCl↓ AgCl+2NH3=[Ag(NH3)2]Cl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构成,配合单元是内界,内
界由中心和配体构成。外界是带异号电荷的离子。
内界与外界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完全电离,内界较稳定。
= [Cu(NH3)4]2+ + SO42-
内界(配离子) 外界(离子)
[Cu
4 ] SO4
中 心 离 子
配配 位位 体原
配 位 数
配位数:与中心成键的 配位原子个数。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 第1课时 配合物
一、配合物: 【思考】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但CuSO4·5H2O晶体却是蓝 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无水硫酸铜
CuSO4·5H2O晶体
【实验3-2】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明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但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在20 ℃时,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下列物质,属于易溶物质的是①②③,属于微溶物质的是④⑤⑥,属于难溶物质的是⑦⑧⑨。
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MgCO3、⑤CaSO4、⑥Ca(OH)2、⑦CaCO3、⑧BaSO4、⑨Mg(OH)22.固体物质的溶解是可逆过程固体溶质溶解沉淀溶液中的溶质(1)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2)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3)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3.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建立了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如AgCl溶于水有+(aq)+Cl-(aq)。
4.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的特征(1)动态平衡v溶解=v沉淀≠0。
(2)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3)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探究点一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在装有少量难溶的PbI2黄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约3 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
(1)若在上层清液中滴加浓的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层清液中出现黄色沉淀。
(2)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原上层清液中含有Pb2+,PbI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3)PbI2溶于水的平衡方程式是PbI2(s)2.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但改变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已知溶解平衡:Mg(OH)22+(aq)+2OH-(aq),请分析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该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归纳总结]外界条件改变对溶解平衡的影响(1)温度升高,多数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2)加水稀释,浓度减小,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3)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微粒相同的物质,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3.4.1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第1课时,羧酸)-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教学课件
δ+
R
OH
C—O易断裂 ﹒取代反应
元素符号 C
H
O
电负性 2.5
2.1
3.5
【任务二】羧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以乙酸为例)
羧酸是一类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金属单质 2CH3COOH + Zn = (CH3COO)2Zn+H2↑
酸
碱性氧化物 2CH3COOH + CuO =(CH3COO)2Cu + H2O
2. 熔沸点:
(1)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
(2)羧酸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有机化合物相比, 沸点较高,这与羧酸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有关。
【任务二】羧酸的化学性质
思考:结构决定性质,请从键的极性角度分析羧酸可能的断键位置以及
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δ-
O
O—H易断裂 ﹒酸性
断键方式:
δ+C δ-
【任务二】羧酸的化学性质
写出各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②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ONa
OH
①
②
③③
+CO2+H2O →
+NaHCO3
②中 NaHCO3溶液的作用:
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 防止乙酸干扰CO2与 苯酚的反应。
碱
CH3COOH + NaOH= CH3COONa+ H2O
盐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Ca+H2O+CO2↑
【任务二】羧酸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三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配合物与超分子
溶液颜色 天蓝色 天蓝色 天蓝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离子
什么离子 呈天蓝色
Na+ Cl- K+ SO42- Br-
Cu2+ ?
[Cu(H2O)4]2+ 四水合铜离子
Cu2+与H2O间是通过什么化学键形成[Cu(H2O)4]2+呢?
思考讨论 依据反应 NH3 +H+ =NH4+ ,讨论NH3是如何与H+形成NH4+的?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正确答案:D D C A D
谢谢!
同学们,还想了解配合物如何制备及其应用么,请继续学习下一节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课堂练习
3.下列化合物属于配合物的是( )
A.Cu2(OH)2SO4 C.[Zn(NH3)4]SO4
B.NH3 D.KAl(SO4)2
4.配位化合物的数量巨大,组成和结构形形色色。配合物 [Cu(NH3)4](OH)2的中心离子、配体、中心离子的化合价和 配位数分别为( ) A.Cu2+、NH3、+2、4 B.Cu+、NH3、+1、4 C.Cu2+、OH-、+2、2 D.Cu2+、NH3、+2、2
配合物的性质特点
对于具有内外界的配合物,内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溶液中内外 界之间完全电离,但内界离子较稳定一般不能电离出来。
[Cu(NH3)4]SO4=[Cu(NH3)4]2++SO42-
思考
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B )
A 、[Co(NH3) 4Cl2] Cl
电子对给予体
电子对接受体
思考 请根据提供的球棍模型尝试画出以下两个微粒中的配位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细胞呼吸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推动发动机运转。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也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也就是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和燃烧有什么区别呢?它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方式二 19世纪中期,欧洲许多陈年的葡萄酒在空气中因自然变酸而不能被饮用。
为了研究酒变酸的真正原因,巴斯德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终于发现,酒变酸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醋酸杆菌的微生物,醋酸杆菌从空气中落进酒里,使葡萄酒变成了醋,后来他提出微温加热在酿制业消灭微生物的方法,即巴斯德消毒法。
由此说明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具有的基本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提供了各类生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一、细胞呼吸与糖的氧化1.细胞呼吸(1)概念⎩⎪⎨⎪⎧ 场所:细胞内底物:糖类等有机物产物: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2)方式⎩⎪⎨⎪⎧需氧呼吸(主要方式)厌氧呼吸 (3)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需氧呼吸(1)条件:有氧参与。
(2)场所: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主要是线粒体。
(3)反应式: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能量。
(4)反应过程(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糖酵解)a .场所:细胞溶胶。
b.过程:1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个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即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②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a.场所:线粒体基质或嵴。
b.过程:2个丙酮酸被分解,形成6个CO2,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③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a.场所:线粒体内膜。
b.过程: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产生大量的ATP。
(5)特点:在常温下发生,所产生的能量中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能量利用率很高。
(6)实质: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其中的氢被氧化成水。
3.需氧呼吸中各元素的来源及去路(1)CO2是在第二阶段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CO2中的O来自葡萄糖和水。
这个过程在线粒体基质和嵴上进行。
(2)O2在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反应)与[H]结合生成水,所以需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O全部来自O2。
(3)水在柠檬酸循环阶段参与反应,电子传递链反应会产生水。
归纳总结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名称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场所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嵴线粒体内膜反应物葡萄糖(C6H12O6)丙酮酸(CH3COCOOH)+H2O[H]+O2生成物丙酮酸+[H]CO2+[H]HO2产生ATP的少量少量大量数量例1(2019·浙江10月学考)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物质①B.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大量ATPC.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H]和ATPD.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有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答案D解析阶段A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其产物除了有丙酮酸和ATP外,还有[H],A错误;阶段B为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能大量产生ATP,B错误;阶段A和B可以为阶段C提供[H],但不能提供ATP,C错误;阶段C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所以相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
易错警示有关需氧呼吸的4个易错点(1)需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能量(大量能量在第三阶段产生),但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仅有一小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
(2)需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嵴,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3)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需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厌氧呼吸。
(4)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需氧呼吸,如蓝细菌、硝化细菌等,因为其细胞中含有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
例2(2019·金华、温州、台州联考)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产生的[H]都和氧反应生成水B.释放的能量都以A TP的形式储存起来C.柠檬酸循环产生的[H]最多,释放的能量最多D.产生的水中的氧原子不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氧中的氧原子答案A解析需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都在第三阶段和氧反应生成水;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第二阶段,产生的[H]最多,但只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产生的水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氧中的氧原子,即第三阶段[H]和氧反应生成水。
二、厌氧呼吸1.厌氧呼吸的条件、场所、过程及类型(1)条件:无氧。
(2)场所:细胞溶胶。
(3)过程①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一样,进行糖酵解。
②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最常见的产物是乳酸或乙醇和CO 2。
(4)类型 ①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 a .反应式:C 6H 12O 6+2ADP +2Pi ――→酶2CH 3CHOHCOOH +2A TP 。
b .生物类型:动物细胞、某些植物细胞、乳酸细菌等。
c .微生物的厌氧呼吸也称为发酵。
乳酸细菌的厌氧呼吸被称为乳酸发酵。
②产生乙醇的厌氧呼吸a .反应式:C 6H 12O 6+2ADP +2Pi ――→酶2C 2H 5OH +2CO 2+2ATP 。
b .生物类型:某些植物细胞、酵母菌等。
c .酵母菌在环境氧气浓度高时可进行需氧呼吸,在环境氧气浓度低时可进行厌氧呼吸。
酵母菌的厌氧呼吸被称为乙醇发酵。
2.乙醇发酵实验(1)取10%葡萄糖溶液30 mL 注入下图右边的广口瓶中,并置于35 ℃水浴中预热。
(2)取干酵母3 g ,用15 mL 30 ℃的温水化开后,立即倒入预热过的广口瓶中,充分振荡,使葡萄糖与酵母混匀,混合液应占广口瓶容积的1/3左右。
(3)迅速向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
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塞住广口瓶,让玻璃导管的另一端伸入左边大试管的液面以下,并将广口瓶置于30 ℃左右的水浴中。
(4)实验分析①广口瓶冒出气泡,大试管内冒出气泡,并且变浑浊。
②拔掉广口瓶的塞子后会闻到酒味儿,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
③10%的葡萄糖溶液为酵母菌提供营养,置于35 ℃水浴中预热是因为酵母菌在此温度下发酵迅速。
④在广口瓶的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隔绝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试管,制造无氧环境。
⑤使酵母悬液与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合有利于酵母菌吸收葡萄糖,并将广口瓶置于30 ℃水浴中,充分发挥酶的活性,加快发酵所需时间。
归纳总结 厌氧呼吸两个阶段的比较阶段 场所 是否需氧 反应物 产物 能量释放第一阶段 细胞溶胶 否 葡萄糖 丙酮酸、[H ]少量ATP第二细胞否 丙酮酸和[H ] 乳酸(或乙醇无ATP阶段溶胶和CO2)例3(2019·浙江4月学考)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用于合成ATP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答案D解析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数用于合成ATP;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乙醇发酵。
易错警示有关厌氧呼吸的易错点(1)厌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无能量释放。
(2)厌氧呼吸相比需氧呼吸,对葡萄糖有着更快的利用速率。
(3)厌氧呼吸发生的条件是无氧或低氧环境,是进行需氧呼吸生物的一种应急措施。
(4)骨骼肌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够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但这是一种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
(5)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是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例4(20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关于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会有特殊分子携带氢和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B.葡萄糖分解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C.产物在肌肉细胞中再生成葡萄糖D.全过程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答案D解析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且无氧参与;产物乳酸在肌肉细胞中不会再生成葡萄糖,乳酸需运至肝脏中再生成葡萄糖;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例5(2019·浙江4月学考)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D .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答案 B解析 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目的是使酵母菌与底物充分接触,利于发生反应,A 正确;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石蜡以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乙醇发酵,B 错误;CO 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 2,C 正确;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 2,酒精具有挥发性,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D 正确。
1.人体进行需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B .线粒体C .细胞溶胶D .线粒体和细胞溶胶答案 D解析 人体进行需氧呼吸的过程是在细胞溶胶中发生糖酵解、在线粒体中发生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2.下列反应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B .丙酮酸→乙醇+CO 2C .ADP +Pi +能量→A TPD .H 2O →[H ]+O 2答案 C解析 在细胞溶胶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能量并合成ATP 。
在线粒体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合成ATP 。
3.(2019·浙江衢丽湖舟3月模拟)下图表示需氧呼吸的过程,其中关于过程①和过程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葡萄糖――→①丙酮酸――→②CO 2+H 2O +能量A .均需要酶的催化B .均需要氧气的参与C .均释放大量能量D .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答案 A解析 过程①为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进行,过程②为需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依次在线粒体基质(和嵴)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过程①和②均需要酶的催化,A 正确,D 错误;只有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释放大量能量,B 、C 错误。
4.(2019·台州9月模拟)下列有关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产生少量ATP B.可产生水C.可释放二氧化碳D.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答案B解析厌氧呼吸过程中由于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A正确;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能分解形成乳酸或乙醇和二氧化碳,不能产生水,B错误,C正确;厌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即在细胞溶胶中进行,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