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 种群

合集下载

生态学种群的组成和结构

生态学种群的组成和结构

种群波动可能导致种群数量的 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种群的 生存和繁衍。
种群消亡
01
种群消亡是指种群数量的减少,最终导致种群的灭 绝。
02
种群消亡可能是由于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竞争失 败、捕食压力增加等因素引起的。
03
种群消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由一系列负面因 素累积导致。
04 种群的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突变
指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 的随机变化,包括点突变、 染色体变异等。
意义
基因流和突变是种群进化 的重要驱动力,有助于增 加种群的适应性和进化潜 力。
物种形成和进化
物种形成
指新物种的起源和形成,通常是 由于种群间遗传差异的积累和生
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进化
指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形 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种群的分布特征
要点一
总结词
种群的分布特征包括种群的地理分布、空间格局和生态位 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种群的地理分布是指种群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和范围。空 间格局则是指种群在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包括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生态位是指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 地位和作用,包括它们的食物来源、栖息地和其他与生存 和繁殖相关的生态关系。这些分布特征对于理解种群的生 态学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指数增长,即随着时间 的推移,种群数量以恒定的速率增长。
然而,在实际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受到资源 限制、竞争、疾病和捕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种群增长曲线呈逻辑斯谛增长。
种群波动
种群波动是指种群数量在一定 时间内的周期性变化。
种群波动可能是由于环境条件 的变化、食物供应的季节性变 化、繁殖周期等因素引起的。

种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构件生物: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个结构单位或构 件,然后发育成更多构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和地下分布格局。高等植物,营固着群体生活的 珊瑚、苔藓虫等。构件生物的数量统计必须在个 体数和构件数两个层次上进行。
2024/3/14
Basic Ecology
2
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征:
1.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2024/3/14
Basic Ecology
19
2024/3/14
Basic Ecology
20
生命期望Life expectancy:指进入x龄期的个体, 平均还能活多长时间的估计值,也称为平均余年。
保险上的应用
2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是根据某一特定时 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也称 特定时间生命表或垂直生命表(Time-specific or vertical life table),个体出生于不同年,经历了 不同的环境条件。
两类:1、世代不相重叠,种群增长是不连续的, 差分方程;2、世代重叠,增长连续,微分方程
1 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1)模型假设:增长是无界的;世代不相重叠;没 有迁入和迁出;不具年龄结构
2)模型: Nt+1= Nt或 Nt=N0 t 3)参数: >1种群上升; =1种群稳定;0<<1种
群下降; =0,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2.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 体数量(即密度)及变动
3.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 (是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 但个体在遗传上有差异,基因组成也在 变动中
2024/3/14
Basic Ecology
3
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有机体之间相互 作用,整体上呈现组织结构特性

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

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

2.
非连续生殖种群
Nt=N0λt λ:每经一世代(单位时间)种群增长倍数。 r>0 λ>1 种群上升
r=0 r<0
r=-∞
λ=1 0<λ<1
λ=0
种群稳定 种群下降
雌性无生殖,种 群死亡
二.
S形(逻辑斯缔Logistic)增长型
dN/dt=rmN[(K-N)/K] N=K/[1+e(a-rmt)] a:常数; K:当t趋向无穷大时,N的渐进值,即环境承载力。
第二章 种群生态
第一节 种群(Population)的基本特征
一.
二.
1. 2. 3.
种群的定义:同种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 个体集群。是物种存在于进化的基本单 位,是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对象。 种群的主要特征:
空间特征:有一定分部区域 数量特征:数量是变化的 遗传特征:具一定的遗传组成
第三节 种群数量变动的生物学基础
迁入 + 种群数量 出生率 迁出 死亡率 + -
决定种群数量的基本过程
一.出生率、死亡率和散布
1.
A.
出生率
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 B=ΔNn /Δt ,ΔNn :新个体数目 I. 最高(潜在)出生率:不受任何环境条件影响 下,单位时间内种群所产生新个体的最大数 目 II. 实际(生态)出生率
2.


种群的自动调节
自然选择压力 遗传组成改变
实例:吉林净月水库太湖新银鱼 种群变动

水温:

最适孵化温度14.5—20.5℃。
浮游动物生物量:夏季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 受温度影响,太湖新银鱼从11月到翌年4月摄食 强度明显下降。 秋季繁殖的效果:10月下旬水温降到10℃以下, 部分性腺发育滞后的个体往往错过产卵的适宜 时机,繁殖效果大大降低。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 确定调查方法(抽样方案的制定、抽样单位的选择 和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 整理调查结果(数量(x)和实测频次(f)所组 成的频次分布统计表,以求出样本方差(S2)和平 均数(x))
• 按照各分布型的概率通式,计算各项理论概率及其 相应的理论次数
• 进行卡方检验,测定其实测频次与理论频次之间的 差异是否显著
(二)研究意义
1、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 • 由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条件所决定的 • 环境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2、可以揭示种群的空间结构以及种群下结构的状况 • 有无个体群(colony)? •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单个的个体还是个体群? 3、抽样技术的理论基础 • 抽样数、最适样方的大小、序贯抽样方程 • 数据代换
• 但其缺陷是判断分布格局比较粗放,只分大 类,不及经典频次法具体
1、扩散系数(C)
C= xi m / n 1 S 2 / m
2
• C=1时,为随机分布 • C>1时,为聚集分布 • C<1时,为均匀分布
m±tSm=1±2 2n / n 1
2
如果C值随虫口密度变化,则不用此法判定,而要 用K值法等其他方法
Iδ = n xi xi 1 / N N 1 n fx 2 N / N N 1
n i 1
• Iδ=1,随机分布
• Iδ>1, 聚集分布
• Iδ<1, 均匀分布 • 抽样单位最好是植株或叶片
4、平均拥挤度(m*)
• Lloyd(1967) • 平均每个个体与多少个其他个体处在在同一个样方 中 • 平均拥挤度是强调个体的平均,而平均数则是强调 样方的平均 • 平均拥挤度不受零样方的影响,而平均数却受零样 方的影响 • m*=m+(S2/m-1)(1-S2/nm) • m*/m=1,均匀分布 • m*/m>1,聚集分布 • m*/m<1,均匀分布

生态学-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1)

生态学-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1)
(1)总数量调查法:在某一面积的同种个体数目。
(2)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以其平均值推 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
(3)标记重捕法: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捕 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根据重捕 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 计样地中被调查的动物总数。
生命表的作用和格式
• 生命表的作用:
(1)综合评定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
(2)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活多少年
(3)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例情况
• 生命表的格式:
– n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数
– l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lx=nx/n0 – dx=从x到x+1的死亡数 (dx = nx – nx+1) ;
80 28 14 4.5 4.5 4.5 4.5 0 2 -
1.000 0.437 0.239 0.141 0.109 0.077 0.046 0.014 0.014 0
0.563 0.452 0.412 0.225 0.290 0.409 0.692 0.000 1.0 -
102 48 27 17.75 13.25 8.75 4.25 2.0 1.0 0.0
224 122 74 47 29.25 16 7.25 3 1 0
1.58 1.97 2.18 2.35 1.89 1.45 1.12 1.50 0.50 -
藤壶的动态生命表 :对 1959 年固着的种群进行逐年观察,到 1968 年全部死 亡。 资料根据 Conell(1970)( 引自 Krebs,1978)
命表。依据取得 nx 和 dx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为动
态生命表 和 静态生命表 。

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1)

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1)
绝对密度 相对密度
种群的数量和结构
❖种群密度的改变
种群的增长 1.出生率:指单位时间种群的出生个体数与种群个 体总数的比值。出生率的高低与生物在食物链的位 置有关。 2.生育率:单位时间种群的出生个体数与种群雌性 个体总数的比值。
生理寿命:生物在最适条件下的最长
种群的减小 的潜在生活期限
生态寿命: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平均 实际生活期限
种群内部的社会关系
拥挤效应:
由于群体中个体数的增加,密度过高时,食物和 空间等资源缺乏,排泄物的毒害以及心理和生理反 应,则会对群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抑制种群的增长率,则被称为“拥挤效应”。
拥 挤 效 应 图
种群内部的社会关系
❖种内竞争
定义:生物为了利用有限的共同资源,相互之间 所产生的不利或有害的影响。
种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概论
种群的基本概念 种群: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由分布在同一区域的许多
同种生物个体自然组成的生物系统。 种群生态学研究内容: 种群生物系统的规律 种群内部各成员之间,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种 群与周围环境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种群动态研究(核心内容):
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及其 变动范围
竞争的主要方式:
资源利用性竞争 (间接竞争)
相互干涉性竞争(直接竞争)
资源:栖息地、食物、配偶、光、T、水等
竞争可分为: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共同特点
不对称性:各方受竞争影响所 产生的不等同后果
作用:调节种群大小,利用其他资源
种群内部的社会关系
❖种内竞争
种内竞争比较激烈,资源分布不均,种内竞争还 可分为:
种群的数量和结构
1.死亡率:指单位时间种群的死亡个体数与种群个 体总数的比值

生态学课件第5章种群

生态学课件第5章种群

种群调节的意义
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种群调节的应用
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措施、保 护生物多样性等。
03
种间关系
竞争
竞争类型
竞争可以分为资源竞争和空间竞争,其中资源竞争是指物种之间为了食物、水分、栖息地 等资源而发生的竞争,空间竞争是指物种之间为了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发生的竞争。
竞争结果
竞争结果通常会导致优势物种占据更多的资源,而劣势物种则会被排除或减少,从而影响 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02
种群动态
种群增长
种群增长类型
指数增长、பைடு நூலகம்辑增长、稳定状态增长等。
种群增长模型
Malthus模型、Logistic模型等。
影响种群增长的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
种群增长的应用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制定保护和管理措施等。
种群数量波动
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
周期性波动、随机性波动等。
种群数量波动的后果
种群特征
01 02
空间特征
种群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分布格局。它们可能集中分布在一 个地区,也可能分散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种群的空间特征对于种群的生 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数量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等。这些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数量变化和动态。
03
遗传特征
种群的遗传特征包括基因频率、基因多样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等。这些特
征反映了种群的遗传变异和演化潜力。
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数。它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环境资源、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生态学》第3章:种群生态之一

《生态学》第3章:种群生态之一
A. 判断动物濒危状况的一 个重要标志。 B. 经济鱼类的捕捞标志---捕捞种群年龄的低龄化和小型 化现象。
C. 研究人口的有用工具。
年 龄 结 构 应 用
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措施(政策):
a. 晚育,假如20岁生育,100年生育5代; 25岁生育,100年生育4代,少生一代,对于 我国来说就意味着少生2亿多人。
种 群 数 量
生物量(biomass):个体数目个体的平均体重
(2)密度的类型: 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 的个体数 相对密度:用其他统计数量指标间接 的表示种群数量高低的相对值。
密 度 的 类 型
根据种群密度的适宜程度,分为: 最适密度(optimal density):种 群增长处于最佳状况时的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 1.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size & density): (种群数量) (1)定义: 种群大小指该种群所包含的个体数目 的多少。(绝对量)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个体数目或 生物量。(相对量)
单位空间可以指面积:Km2=100公顷(hectare)=100 万m2,亩等。也可以指体积:m3, l, ml等。
生 命 表 说 明
(5)各年龄死亡率qx :从X到X+1时的种群死亡率。 qx = dx/nx
(6)各年龄平均存活数Lx :各年龄期的中点,平 均存活数目。Lx=(nx+n x+1)/2 = nx- dx/2 = n x+1+ dx/2。(nx=nx+1+dx) (7)各年龄及其以上存活的年总数Tx:已活到X年 龄的生物总计还有多少年的存活时间。(所有现有 个 体 存 活 时 间 的 积 累 ) Tx = Lx+L x+1+ Lx+2+……+Lm=∑Tx (X从X到m, m为最长寿命) (8)平均寿命(生命期望值)ex:X龄的生物平均 还能活的时间。ex= Tx/nx

种群生态学(上课用)

种群生态学(上课用)
II型:曲线呈对角线型,表示在整个生活期中,有一个较稳定的死亡 率,如一些鸟类中出现的模式。 III型:曲线凹型,表示幼体死亡率很高,如产卵鱼类、贝类和松树的 存活模式。
• 大多数野生动物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在II型和III型之间变化,而大多数植 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则接近III型。
种群的增长
种群的增长包括正增长、负增长和零增长

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2.存活曲线:以生物的相对年龄【绝对年龄除以平均寿命】为横坐标,再以各 年龄的存活率(lx)的对数为纵坐标所画出的曲线 • 存活曲线的类型:一般可将存活曲线分为如下3种基本类型

• •
I型:曲线凸型,表示幼体存活率高,而老年个体死亡率高,在接近生 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如大型哺乳动物和人的存活曲线。
(2)种群增长率r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而按比例下降。简单的说,每增加一 个个体,就产生了1/K的抑制作用;或者说,每一个个体利用了1/K的“空 间”,N个个体利用N/K的“空间”,而可供种群继续增长利用的“剩余空间” 只有(1-N/K)。
dN KN N rN ( ) rN (1 ) dt K K
初级性比【配子】、次级性比【出生】、三级性比【性成熟】
4、种群的年龄结构 (1)年龄结构的概念 • 种群的年龄结构又称年龄分布:是指种群中各个体年龄分布状况,即各年龄 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2)年龄结构的类型
根据生态年龄,即生物的繁殖状态,通常将生物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繁 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年龄锥体(或称年龄金字 塔)来表示。年龄锥体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 增长型锥体、稳定型锥体、下降型锥体。 • 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有利于指导生产或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例如,合 理地制定捕鱼、狩猎的时间和收获量。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则是国民 经济计划的依据。

《生态学》第3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第3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2
图3-1 年龄锥体的3种基本类型(Kormondy,1976)
(a) 增长型种群 :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稳定型种群:老、中、幼比例大体相同。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 (c) 下降型种群: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13
(a) 增长型种群: 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 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 较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 群。 (b) 稳定型种群: 锥体形状介于(a)、(c)两类之 间,老、中、幼比例大体相同。出生率与死亡率 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c)下降型种群: 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 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 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不断衰退的种群。
第三章
种群及其 基本特征
1
1 第一节 生物种与种群的概念
2
第二节 种群的动态

第三节 种群的空间格局
4
第四节 种群调节
2
第一节 生物种与种群的概念
1
生物种的 概念
2
种群的 概念
3
一、生物种的概念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von Linnaeus)在其出版的《植物种志》中,继承 了J.Ray的观点,认为种是“形态相似的个体 的集合”,并指出同种个体可自由交配,能 产生可育的后代,而不同种之间的杂交则不 育,并创立了种的双命名法。
T=(Σxlxmx)/(Σlxmx)
24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与密度无 关的种群 增长模型
与密度有 关的种群 增长模型
25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 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最简单的单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通常

第三篇种群生态学

第三篇种群生态学

(3)死亡率
• 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死亡个体数 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 最低死亡率也称为生理死亡率,是种群在 最适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死亡率,种群 中的个体都是由于老年而死亡--生理寿命。
• 实际死亡率也称为生态死亡率,是指种群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死亡率,即 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寿命。
dN / dt = rN(1-N / K) 其中 N:种群密度
t:时间 r:瞬时增长率 K:环境容纳量。
3.模型说明
• 模型是在指数式增长模型上,增加一个描 述种群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修正项 (1-N/K)。
• 其生物学含义是“剩余空间”,即种群可 利用但尚未利用的空间。可理解为种群中 的每一个个体均利用1/K的空间,若种群中 有N个个体,就利用了N/K的空间,而可供 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则只有(1- N/K)。
• 钟形锥体 表示种群中幼年个体与中老年个体数 量大致相等。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 种群数量稳定,为稳定型种群。
• 壶形锥体 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的比例较小,而 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种群数量趋于下降,为下降型种群。--导致什么 问题?
-----作用:预测未来种群动态
• 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分为同龄级和异 龄级。
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是指种群密 度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4个基本参数, 即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其次种群的年龄结构、性比对种群数 量具有重要影响。
(1)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即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种群的 个体数目,通常以符号N来表示。
(2) 出生率
• 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出生个体数与种群个体 总数的比值。
• 2.数学模型
Nt+1 =λNt 或

生态学 种群

生态学   种群

1、种群(biotic population): 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的存在单位,又是群落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种群生态学 为研究对象2、种群生态学: 以生物种群及其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群体属性,包括种群的基本特征、统计特征、数量动态和调节规律、种群内个体的分布及种内种间关系。

3、种群动态(population dynamics ):研究种群大小或数量在时间、空间的变动规律。

☐空间特征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存形式;☐数量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且随时间改变其遗传特性的能力,即进化、适应能力。

年龄结构与性比☐种群内各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即各个年龄级个体数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百分比。

☐年龄结构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下降型)☐年龄结构划分:按繁殖年龄: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按个体发育:休眼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老龄期☐性比:S=(M/F )100%☐生命表:记录任一种群已生存到年龄x至x+1间的个体数目比例的一览表。

☐常规生命表conventional life table ☐1) Dynamic life table :观察一群同时出生的)y 观察群同时出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

☐2)Static life table :根据某种群在特定时间的年龄结构编制而成,又称为特定时间生命表(time specific ~)或垂直生命表(vertical life table)。

存活曲线(survivorship curve):生命表中的存活率与年龄作图即为种群的存活曲线 4.2.5 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inate capacity of increase)●定义:在最适条件下(没有环境限制性影响时),种群内部的潜在增长能力(或速率)又称为生物潜能(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生态学,第四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第四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8
1 初级种群参数

出生率


出生率:泛指任何新个体产生新个体的能 力。
最大出生率:理想条件下,种群内后代个 体的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 际的成功繁殖率。 特定年龄出生率:特定年龄组内,每个雌 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
19
死亡率

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
22
23
构件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
个体年龄和构件年龄两个层次
施肥
未施肥
一年生苔草(Carex arenaria)的无性系的月龄结构,说 明施加 N、P、K肥料对其年龄结构的影响:未施肥的以月 龄较老的分支为主,而施肥使幼枝成为优势。
24

性比对种群出生率的影响 性 比
一雄一雌(♂♀) :1000只鸟♂/ ♀=1.5:1,



(二)种群统计学
(三)种群增长模型

(四)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7
(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1.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大小size:一定区域内个体数量或生物量或
能量。
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或
生物量、能量。
构件生物的密度统计:个体数和构件数。
8
2. 种群数量的估计

1)绝对密度absolute density:单位面积或体 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
x nx l x =n x /n 0 d x =n x -n x + 1q x =d x /n x ( n + n ) / 2L + L + L + L + 0 142 1.000 80 0.563 102 224 1 62 0.437 28 0.452 48 122 2 34 0.239 14 0.412 27 74 3 20 0.141 4.5 0.225 17.75 47 4 15.5 0.109 4.5 0.290 13.25 29.25 5 11 0.077 4.5 0.409 8.75 16 6 6.5 0.046 4.5 0.692 4.25 7.25 7 2 0.014 0 0.000 2 3 8 2 0.014 2 1.000 1 1 9 0 0 — — 0 0 注释:1 9 5 9 年固着,1 9 6 8 年全部死亡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按从小到大龄级比例绘图,即年龄金字塔(年龄锥体)。 按拨登海默(Bodenheimer,1958)的划分,年龄锥体 可 分 为 3 个 基 本 类 型 : 增 长 型 种 群 (expanding population);稳定型种群(stable population);下降型 种群(diminishing population)。
表3.4 与生命期望eX有关的各栏(藤壶生命表)
eX表示生命期望,计算比较复杂。
①首先计算每个年龄期的平均存活数LX。 LX=½(nx+ nx +1)
例如:L0=½(142+62)=102 L1=½(62+34)=48
②是再个求体出•时TX间,。即X年龄的全部个体的剩余寿命之和,单位
例如:T0= L0 +L1 +L2+ L3+L4+ L5+ L6+ L7+L8 +L9=224 (个体• 年)
⑵种群的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中的种群数量,通常以个 体数或生物量来表示。 粗密度(crudedensity):每单位空间内个体的数量 就称为种群的粗密度。 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按照生物实际所 占有的面积计算的密度。
⑶ 种群的数量统计
①绝对密度与相对密度
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际个体数; 相对密度——表示个体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绝对密度调查方法:1.总数调查;2.抽样调查(样方 法,标志重捕法p45) 相对密度调查方法:用少,多,较多,最多表示;或 用+,++,+++,表示。
图3.1 年龄锥体的三种基本类型(仿Kormondy,1976) A. 增长型种群;B. 稳定型种群;C. 下降型种群

种群的知识点总结

种群的知识点总结

种群的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定义种群是指生态学上生物体群体的总称,是由一群在空间和时间上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的个体组成。

种群内的个体具有生活习性相似,种群是由一群相同种的个体组成,动植物都有种群。

种群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形成了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

二、种群的数量种群数量是指种群的个体数量,也称为种群密度,它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对于数量的研究以及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所有的种群数量都是受到环境影响的。

当数量过多时,种群间的竞争可能会激烈,导致资源匮乏、疾病传播等问题;当数量过少时,种群可能会濒危甚至灭绝。

因此,保护种群数量很重要。

三、种群的结构种群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特征,包括性别比例、年龄比例、空间分布等。

不同的物种种群结构各不相同,这些特征对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生活方式以及对环境的适应都有影响。

比如,性别比例不均衡可能会影响繁殖,并可能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四、种群的生态学种群生态学是种群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种群的数量、分布、种群结构等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都有重要作用。

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

五、种群的动态种群动态是指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种群数量的动态可以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变化、种群内部的竞争、疾病传播等。

种群数量的动态状况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物种适应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六、种群的保护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很多物种的种群数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导致物种灭绝。

因此,种群的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过度捕猎等方式,可以有效保护种群的数量、结构和生态系统。

以上是关于种群的相关知识点总结,种群学作为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物种适应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种群的数量、结构、生态学、动态以及保护等都是种群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c
种群年龄分布--1
白橡树种 群的年龄 分布
(自M.C.Molles,Jr,1999)
种群年龄分布--2
仙人掌雀 种群的年 龄分布
(自M.C.Molles,Jr,1999)
种群年龄分布--3
木棉树种群的 年龄分布
(自M.C.Molles,Jr,1999)
肯尼亚、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年 龄结构
种群数量统计
种群边界问题 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 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绝对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 相对密度:只能获得表示种群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
种群数量统计
密度的估计方法
总数量调查法:在某一面积的同种个体数目。
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以其平均值推广 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
种群不仅是自然界物种存在、物种进化、物种关系的基本单 位,也是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份,同时,还是 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具体对象。
一个物种,由于地理隔离,有时不只有一个种群。
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隔离有可能发展为不 同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
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种群数量(积分式) :
Nt
1
K eart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种群 变化率
当比率增加时,种 群增长变慢
dN/dt=Nr(1-N/K)
种群个体 数量
瞬时增长率( 每员增长率)
环境容 纳量
逻辑斯谛增长率变化曲线
dN/dt=Nr(1-N/K)
dN/d t
k/2
N
逻辑斯谛增长方程积分式
环境容纳量
瞬时增长率(每 员增长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死亡率(motality) 生理死亡率(最小死亡率):在最适条件下个体 因衰老而死亡,其种群死亡率降到最低. 生态死亡率(实际死亡率):在一定条件下的实 际死亡率.许多个体死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影响 的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一般都以种群中每单位时间 每1000个个体的出生或死亡数来表示.
2 基本类型
(一)种群密度 (二)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 在种群内的比例或配置情况。 一般用年龄锥体(年龄金字塔)来表示。
1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natality) 生理出生率(最大出生率):在理想条件下所能 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 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 在特定条件下实际出生数量.内外因素共同作用 影响的结果. 影响出生率的因素: a.性成熟速度; b.每次产仔 数; c.每年生殖次数; d.生殖年龄的长短.
例2 X
0 49 50 51 52 53 54 ∑
金龟子实验种群生命表 lx mx lxmx lxmxx
1.00 0.46 0.45 0.42 0.31 0.05 0.01 未成熟期 1.0 6.9 7.5 0.9 16.3 0.42 2.13 0.38 0.01 2.94 21.42 110.76 20.14 0.54 152.86
种群增长率r: r=lnR0/T B. 内禀增长率rm: C. 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途径: 降低R0值;增大T值。
A.
(3)关键因子分析 (4)种群趋势分析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目的和内容:认识种群数量上的动 态,用数学模型加以描述,进而分析 其数量变动规律,预测未来数量动态 趋势。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1 种群离散增长模型 (1)条件:增长是无界的;世代不相重 叠;无迁入和迁出;不具年龄结构。 (2)方程:Nt+1 =R0Nt Nt = N0 R0t lgNt =lgN0 +(lg R0) t
内禀增长率rm计算
微分方程:
dN rm N 0 dt 积分得: N t N 0 e rmt
设: t T
则: N t N 0 e m
r T
Nt 即有: R0 e rmT N0
对数: R r T ln 0 m
ln R0 rm T
种群增长率和内禀增长率
周限增长率: 单位时间长度前后,每个雌体平 均增长倍数λ=erm 。 瞬时增长率:单位时间长度内,种群中每个雌 体净增加倍数(rm)。
Lx: x→x+1期间的平均存活数目或本年龄组的个体平均寿
命和
(nx+nx+1)/2 Tx: x期限后平均存活数的累计数或全部个体的平均寿 命和 Tx=∑Lx ex:本年龄组开始时存活个体的平均生命期望 ex=Tx/nx nx dx是直接观察值,其余参数为统计值
4 生命表建立的一般步骤
1)设计、调查: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活史、分布及各类 环境因子特点,确定调查取样方案. 2)根据研究对象、目的确定生命表类型: 如: 特定时间生命表(适合实验种群的研究) 特定年龄生命表(适合自然种群的研究、 记录各发育阶段dx的死亡原因,死亡原因 一栏用dxf表示)
8 生命表分析
(1)存活曲线(survival curves) Deevey(1947)提出:以相对年 龄(即以平均寿命的百分比表示的 年龄,x)为横坐标,以存活数nx的 对数为纵坐标而画成的曲线,表示 种群的存活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一般有三种类型
A型(凸型):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如人类、大型哺乳动物、阴性阔叶树种、农作物 等。 B型:产仔数10-100只。 B1(阶梯型):生活各个时期。存活率相差很大,完 全变态的昆虫(卵、孵化、成虫阶段)。 B2(对角线):死亡率保持稳定,如水螅。 B3(S型):幼年死亡率高,成年死亡率低,爬行类。 鸟类和啮齿类。 C型(凹型):表示幼体的死亡率高,成熟个体的死亡 率低且稳定。如青蛙、鱼类、草本植物等。
2 生命表的主要优点
系统性: 记录了从世代开始至结束. 阶段性: 记录各阶段的生存或生殖情况. 综合性: 记录了影响种群数量消长的各因素的 作用状况. 关键性: 分析其关键因素,找出主要因素和作 用的主要阶段.

3 生命表的一般构成
了解生命表中常见的参数和符号
x: 按年龄或一定时间划分的单位期限.(如:日、周、月等) nx: 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 dx: x期限内(x→x+1)的死亡数 qx: x期限内的死亡率,常以100 qx 和1000 qx表示 qx = dx / n x lx: x期开始时存活个体的百分数. lx = nx/n1
1000qx
300 286 400 667 500 600
7 8
20 10
10 10
15 5
20 5
1.00 0.50
500 100
在特定时间生命表中,常加入年龄特征繁殖 力项mx, mx表示在x期限内存活的平均每一个 雌性个体所产生的雌性后代数(即每雌产雌数) mx=oxsx/(nx+nx+1)/2 ox:x期的产卵数 sx:性比 (nx+nx+1)/2: x期的存活数目
第二节
种群动态
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 化规律。种群的数量和密度;种群 的分布;种群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种群调节。
一、 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一) 种群的数量统计 1)种群大小: 小种群边界明显,易于确定; 大种群由于连续分布,边界不清 2)密度:单位面积(空间)上的个体数目。种 群密度和生物大小及该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有关. 绝对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 相对密度:单位面积上获得的个体数目。
是按比例的。 每增加一个个体,就产生1/K的抑制 作用,也即利用了1/K的“空间”,N 个个体就利用了N/K“空间”,而可供 种群连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只有 (1-N/K)的空间。 “拥挤效应”:种群增加一个个体时, 瞬时对种群产生一种压力,使种群的 实际增长率“r”下降一个常数c. dN/dt=N(r-cN)
绝对密度的调查方法





数量调查法(total count) 取样调查法 (sampling methods) 样方法(use of quadrats):考虑取样的随机 性和数量。 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methods):在 调查区域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然后 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 重捕。 去除取样法(removal sampling):每个动物 受捕的概率一定,调查时无出生、死亡、迁入 和迁出。
相对密度调查方法
动物计数; 动物痕迹计数; 单位努力捕获量; 毛皮收购量。

3)计数方法: (1)直接计数 (2)目测计数 4)单件生物和构件生物: 单件生物:各个体保持一致的形 态结构,主要是动物和低等植物。 构件生物:由一套构件组成的生 物,如树枝分叉、分蘖等。
二、 种群统计学
(二)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 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1)条件: 世代重叠;连续性生长;环境有
限;繁殖速率不恒定; (2)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 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通常以 K表示,当Nt=K 时,种群为零增长,即 dN/dt=0。
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也
②可计算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 ③编制较易. 缺点: ①无法分析死亡原因或关键因素 ②也不适用于出生或死亡变动很大的种群.
例1: 一个假定的特定时间生命表 x nx dx Lx Tx ex
1 2 3 4 5 6 1000 700 500 300 100 50 300 200 200 200 50 30 850 600 400 200 75 35 2180 1330 730 330 130 55 2.18 1.90 1.46 1.10 1.30 1.10
(3)意义 R0>1 种群上升, R0=1 种群稳定, 0<R0<1 种群下降, R0=0 雌体无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2、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1)条件:世代重叠;生活史短;无特
定繁殖期;环境无限;繁殖速率恒定
(2)公式: dN/dt = (b-d)N=rN Nt =N0 ert (3)意义:
r>0 种群上升; r=0 种群稳定; r<0 种群下降。
5 生命表建立的一般步骤
3)合理划分时间间隔 在了解其生物学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时间间 隔,可采用年、月、日或小时等. 但野外(如对自 然种群)要得到有关生物年龄资料较困难. 可通 过鉴定它们死亡时的年龄,对dx作出估计. 四、制表、生命表数据分析
6 特定时间生命表
又称静态生命表:根据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 个年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编制成的生命表, 适用于寿命长、难于追踪、世代重叠的生物。 优点: ①容易使我们看出种群的生存、生殖对策;
生命参数的计算 世代平均长度(周期): T=∑lxmxx/∑lxmx (R0) 净增殖率:每过一个世代种群数量增长倍数 R0=∑ lxmx =第t+1世代出生数/第t世代出生数
7 特定年龄生命表
又称动态生命表:根据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的死亡或 存活动态过程而获得的数据所作的生命表, 适用于生命 短、易于追踪、世代不重叠生物。可进行关键因子分析。 另外还有图解式生命表, 植物生命表等. 植物生命表: 其存活可用种子的萌发百分数和实生苗的 存活百分数来表示. 综合生命表:利用各种方法得到年龄比率、出生率、死 亡率等数据,而后根据研究目的编制而成。
第三章 种群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
一、种群(Population) 由同种个体所组成的,占有 一定空间的,具有潜在杂交能力 和自己独立的特征、结构和机能 的整体,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 基本单位。
藏羚羊
锁 阳
肉 苁 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