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实验切片五 肿瘤(一)

合集下载

病理实验文字详解(切片)

病理实验文字详解(切片)
淤血区外周有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
混合血栓
(1)肉眼:
血管腔内有红染的血栓物质。
(2)低倍:
见血管腔内有染成淡红色之小梁,呈不规则支状,与血管壁紧密相连,小梁周边可见细胞成分。
(3)高倍:
淡红色小梁即血小板梁,小梁之间有小量纤维素呈红染细丝状,交织成网,其中网罗有大量红细胞和少许白细胞。
9号静脉内xx血栓
①低倍镜:
瘤细饱排列紊乱,间质将瘤组织分隔为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小叶状结构。②高倍镜:
肿瘤细胞分化好,与成熟的脂肪细胞很相似。
海绵状血管瘤
病变要点:
肿瘤主要由增生的血窦构成,腔大壁薄,有的窦腔相互穿通。
鳞状上皮癌
病变要点:
①低倍镜:
癌变的鳞状上皮层数增加,排列紊乱,极性消失。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深层组织呈浸润性生长,呈片状或条索状,与间质分界清楚,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癌巢。②高倍镜:
重点观察坏死区的细胞变化。①核浓缩:
部分细胞核浓缩成很深紫兰色团块。②核碎裂:
红染颗粒的细胞浆内散在少数不规则的深紫兰色碎片。③核溶解:
绝大部分细胞消失。
49号肉芽组织
标本取自创面肉芽组织,表面有大量炎性细胞(主要为中性白细胞)和坏死组织覆盖,大量新生毛细血管由底面向表面垂直伸展,其内皮细胞体积较大、管腔较小。毛细血管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星形、梭形、椭圆形)、胞浆丰富,核染色较浅。肉芽组织因水肿而疏松,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渐向深部,新生血管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瘤细胞分化成熟,似正常的鳞状上皮,但细胞层数增多,可见角化,肿瘤无浸润性生长,基底膜完整。
纤维瘤
病变要点:
①低倍镜:
增生的瘤细胞与成束的胶原纤维呈编织状的排列,排列密集。②高倍镜:

病理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班)

病理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科班)

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一、前言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学科。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熟悉主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认识疾病的本质,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学习临床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的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规律。

讲授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医学科学水平,注意机能与形态、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从培养目标出发,做到少而精,避免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病理学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及内容有笔试、标本及切片考试、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等。

病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实习,实习包括观察大体标本、显微镜标本、及课堂病例讨论(可机动安排)等,通过实习达到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对病变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等)。

二、病理学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精减教学内容,压缩课堂教学,本大纲按100学时设定,其中理论课58学时,实验课42学时。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2.熟悉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概念、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了解病理学的发展和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新技术的应用。

教学内容1.病理学的概念、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2.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3.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目的要求1. 掌握细胞和组织几种常见的适应性变化(萎缩、肥大、化生和增生)的概念、常见类型和病理改变。

结合病理变化及发生部位,了解几种病变的结局和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2.了解细胞损伤的一般超微结构表现,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的病变。

病理学实验指导

病理学实验指导

6、遵守教研室和实习室各项规章制度。

四、绘图和实习报告描绘病理切片病变简图及书写实习报告是病理学基本技能(或基本功),可以提高观察病变、分析和描述病变的能力。

对培养临床医师书写病历、手术记录、分析临床症状及科学研究均有帮助。

描绘病变要求选择有代表性部分,真实简明的绘出病变特点。

应根据自己观察的病变特点,联系理论课内容,客观的分析,精练地写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书写格式如下:(举例)第十四章传染病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要求:(抄写本章“实习目的要求”的内容)二、实习内容:(抄写本章实习的“内容’,大标本、切片的具体名称可不写)三、绘图(或其它内容):淋巴结结核绘图组织切片观察与描述:1、低倍镜:可见正常淋巴组织结构,在淋巴细胞中可见散在结节状病灶及灶性红染无结构、颗粒状物质,即干酪样坏死。

2、高倍镜:结节状病灶由上皮样细胞、朗罕巨细胞、干酪样坏死及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构成,即结核结节(对上皮样细胞和郎罕巨细胞可详细描述)。

病理诊断:(左颈部)淋巴结结核实习报告人:×××报告日期:2000年7月15日(程瑞雪)3、心肌肥大(hypertrophy of myocardium)(1)高血压患者心脏体积大于正常,重量增加;(2)切面以左心室肥厚为主(为什么?);乳头肌增粗;(3)心腔扩大不明显(向心性)。

4、肝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 of liver)肝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色苍白浑浊。

请推测其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5、肾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 of kidney)肾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切面隆起,色苍白浑浊,皮髓质分界不清。

6、脾被膜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 of spleen capsule)脾脏淤血、肿大,包膜(或部分包膜)增厚,呈灰白色,半透明毛玻璃样、质硬(似在局部涂上一层糖衣,故俗称“糖衣脾”)。

病理切片 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 实验报告

病理切片实验报告引言病理切片是病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技术,通过对组织或细胞进行取样、固定、染色和切片等处理,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来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

病理切片实验在临床诊断、疾病研究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对病理切片实验的详细描述,介绍其原理、步骤和应用。

方法1. 组织取样首先,从患者身上取得需要研究的组织样本,可以是活体组织或死者遗体组织。

取样时需要注意选择代表性的病变组织,尽量避免破坏组织结构。

取样后立即将组织放入含有生理盐水或缓冲液的容器中,并迅速送至病理实验室。

2. 组织固定取得组织样本后,需要将其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原始状态。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福尔马林固定和乙酰化固定等。

实验中选择福尔马林固定,将组织样本完全浸泡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时间通常为24小时。

3. 组织处理在固定后,需要对组织样本进行处理,以便后续的切片工作。

处理包括去水化、透明化和浸渍等步骤。

首先,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置于水中进行去水化,去除其中的福尔马林。

接着,使用透明剂(例如醋酸酯类)使组织透明化,以便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最后,使用浸渍剂(例如石蜡)对组织进行浸泡,使其变得坚硬并易于切片。

4. 组织切片在组织处理完成后,需要将组织样本切成薄片,通常为5-10微米厚度。

切片可以使用手工切片刀或者自动化切片机进行。

切片时需要将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刀上,并通过微调装置控制切片的厚度和精确度。

5. 组织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对切片进行染色。

染色是为了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使得细胞和组织的特征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在本实验中,选择常用的血液学染色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

6. 组织观察染色完成后,可以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显微镜可以放大切片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以便对其进行病理学评估和研究。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病理切片实验的详细操作,我们成功获得了含有病变组织的切片,并进行了染色和观察。

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

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

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是动物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动物病理学的理解,提高其病理诊断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教程:1. 实验一:动物病理切片的制作与观察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动物病理切片,观察病变部位的组织学变化,学习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方法。

实验材料:动物病理组织块、显微镜、切片刀、染色剂等。

实验步骤:(1)将病理组织块放入包埋盒中,用石蜡或树脂等材料进行包埋。

(2)将包埋好的组织块进行切片,制作成病理切片。

(3)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病变部位的组织学变化。

(4)对病变部位进行病理诊断,并与正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

2. 实验二:动物尸体剖检与病理诊断实验目的:通过动物尸体剖检,观察动物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学习病理诊断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材料:动物尸体、手术刀、手套、器官固定液等。

实验步骤:(1)进行动物尸体剖检前的准备工作,如穿戴手套等。

(2)按照规定的剖检程序,对动物内脏器官进行观察和检查。

(3)记录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诊断。

(4)对病变器官进行组织取样,制作成病理切片,进一步观察病变。

3. 实验三: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动物肿瘤的病理切片,学习肿瘤的分类、分级和鉴别诊断方法。

实验材料:动物肿瘤病理切片、显微镜、染色剂等。

实验步骤:(1)将肿瘤病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肿瘤的组织学特征。

(2)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对肿瘤进行分类和分级。

(3)学习不同类型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比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差异。

4. 实验四:呼吸系统病理诊断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动物呼吸系统的病理变化,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实验材料:动物呼吸系统病理切片、显微镜、染色剂等。

实验步骤:(1)将呼吸系统病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病变部位的组织学变化。

(2)学习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方法,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肝脏病理切片解读

肝脏病理切片解读

肝脏病理切片解读
肝脏病理切片解读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肝脏组织切片的方法,以诊断和了解患者是否患有肝脏疾病。

这一过程通常由病理学家(病理医生)来完成。

以下是一般的肝脏病理切片解读过程:
1.组织结构观察:
•病理学家首先会观察肝脏组织的整体结构,包括肝小叶、肝细胞、肝窦等。

正常的肝脏组织通常具有有序的结构。

2.病变和病变程度:
•病理学家会寻找任何异常的细胞结构或病变,如肝细胞坏死、炎症、纤维化等。

他们还会评估这些病变的程度和分
布。

3.炎症反应:
•观察是否存在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炎症的类型和程度。

炎症可能是急性的或慢性的,且有助于确定肝脏的疾病过程。

4.纤维化和硬化:
•评估肝脏组织中是否存在纤维组织增生,以及其程度。

纤维化是肝疾病进展的指标,可能导致肝硬化。

5.肿瘤和肿块:
•寻找是否存在任何肝脏肿瘤,如肝细胞癌或其他类型的肿瘤。

评估肿瘤的类型、大小和分布。

6.胆管和胆道检查:
•检查胆管和胆道是否存在任何异常,如胆管炎或结石。

7.铁沉积和脂肪堆积:
•评估肝脏组织中是否有铁的沉积或脂肪的堆积,这可能是一些肝脏疾病的指示。

8.免疫组化:
•在需要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进一步确认或排除某些类型的病变,如肝细胞癌。

这种病理切片解读过程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并在光学水平上进行分析的,以帮助诊断肝脏疾病。

最终的诊断可能包括病理学家的结论,以及其他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综合分析。

病理切片图库汇总(精简版)

病理切片图库汇总(精简版)

标本:甲状腺腺瘤
肿瘤有包膜,切面棕黄色半透明, 有囊性变。
标本: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 肿瘤切面呈多囊状,内含半透明果冻样物, 局部出血呈棕褐色。
标本:皮肤乳头状瘤
• 肿瘤突出于皮肤表面,呈乳头状。
标本:纤维肉瘤
肿瘤大,卵圆形,境界不清,局部有 出血、坏死。
标本:阴茎皮肤鳞状细胞癌
肿瘤呈菜花状,灰白色,破坏阴茎龟头。
梭形细胞
平滑肌肉瘤:部分瘤细胞多形,局部可见病理性核
分裂像,细胞异型明显
梭形瘤细胞
病理性核分裂像
乳头状瘤:图中所示为肿瘤的横断面,可见血管纤维
轴心,外周是肿瘤细胞,异型不明显
轴心
瘤细胞
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巢状排列,中间有角化珠,间
质有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癌巢 角化珠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淋巴组织内有腺癌组织
标本:慢性肺淤血
• 肺切面结构致密,散在多数棕褐色小点
标本:慢性肺淤血
• 肺体积饱满,质地致密坚实,肺膜散在多数棕褐色 小点
标本:脑出血
• 两大脑半球 不对称,一 侧肿大,可 见一暗红色 血肿。血肿 挤压及破坏 周围脑组织。 脑室内也见 凝血块。
标本:气管纤维素性炎(白喉)
气管粘膜表面 可见灰白干燥 的膜样物
• 十二指肠 球部黏膜 面上见一 个圆形溃 疡灶,直 径不超过 2cm,已 穿通浆膜 面。
标本:胃癌(浸润型,革囊胃)
• 胃壁弥漫增厚变硬,部分皱襞增粗,部 分扁平。
标本:胃癌(溃疡型)
• 粘膜面有一巨大溃疡,直径超过4cm,边缘隆起,呈围堤状, 底部不平。
标本:胃癌(隆起型)
• 粘膜面有一菜花状肿物向胃腔突起, 表面有坏死。

病理实验切片图片整理(第一部分)

病理实验切片图片整理(第一部分)

1.肝细胞水肿(肝细胞浆混浊肿胀,有小空泡)2.肝细胞脂肪变(胞核被挤向一侧)肾梗死(形状在,核不在)(与正常的对比观察)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脾动脉玻璃样变(蛋白质蓄积,正常动脉壁结构消失)肺淤血水肿(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及心衰细胞)(急性和慢性比较)慢性肝淤血(肝窦扩大,淤血,出血。

小叶中央静脉淤血,出血。

肝细胞有脂肪变性。

汇管区肝细胞较正常)混合血栓(血小板小梁,大量的红细胞,纤维蛋白网)绒毛心(纤维素性心外膜炎。

心包膜外大量红染的纤维蛋白及炎细胞浸润)肝脓肿(肝细胞变性坏死,液化可见脓细胞即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在阑尾肌层)肉芽肿(虫卵及异物巨细胞)纤维瘤(良性,外观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地硬。

瘤组织内的胶原纤维成编织状)纤维肉瘤(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梭形或不规则型,细胞大小不一,核大,色深,可见瘤巨细胞及异常核分裂像。

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少,血管丰富)皮肤乳头状瘤(瘤组织表面为分化成熟的高度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呈乳头状突起乳头中心是中心索(纤维组织,血管,少数炎症细胞)乳房纤维腺瘤: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有包膜。

由增生的腺导管及纤维组织构成鳞癌:癌细胞巢状排列,有粉红色的角蛋白,角化珠(高分化与低分化鳞癌比较)腺癌(腺体的正常结构消失,癌细胞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排列成多层。

背靠背、共壁现象。

)风湿性心肌炎(风湿细胞又称为阿少夫细胞,横切面似枭眼状,纵切呈毛虫状,风湿小体)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纤维化肾小球,并有代偿性肥大的肾小球)动脉粥样硬化(纤维帽(玻璃样变)胆固醇结晶(针状空隙)、细胞外脂质和坏死物质,肉芽组织、泡沫细胞)。

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

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病理学实验教案-肿瘤篇课时安排:每章节2学时,共10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

2. 掌握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熟悉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4. 能够分析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并进行初步的病理诊断。

教学内容:1. 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2. 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3.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4. 肿瘤的诊断标准5. 常见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初步诊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肿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和诊断标准。

3. 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肿瘤病理切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病理切片观察:评估学生对肿瘤病理形态特点的识别能力。

3.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肿瘤诊断能力的运用。

二、第一章节: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教学内容:1. 肿瘤的定义:介绍肿瘤的概念、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2. 肿瘤的分类:讲解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分类及区别。

3. 肿瘤的命名原则:介绍肿瘤的命名规则和命名方式。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

2. 互动问答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巩固知识点。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定义、分类和命名原则的理解程度。

三、第二章节: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 肿瘤的病因:介绍肿瘤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等。

2. 肿瘤的发病机制:讲解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分子机制。

3. 肿瘤的临床表现:介绍肿瘤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肿瘤的临床表现。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肿瘤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理解程度。

病理实验 各种切片介绍

病理实验 各种切片介绍

1. 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 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 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 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 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 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 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 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 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 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 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 心肌脓肿肉眼可见心肌组织内圆形淡蓝色区域为脓肿镜下可见脓肿灶内心肌纤维破坏消失,积聚以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脓肿周围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并有炎细胞浸润。

病理学教案(全套)

病理学教案(全套)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病理学教案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病理实验

病理实验
病变弥漫分布,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内细胞明显增生,表现为细胞核数目显著增多。
高:
主要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系膜细胞增生(两者细胞核在HE切片上不太容易区别,但系膜细胞形态更不规则,而内皮细胞核位于毛细血管腔内),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大部分肾小球囊腔变窄,有的肾小囊内可见血浆蛋白渗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管腔内可见各种管型(透明管型、细胞管型)。肾间质中可见充血,水肿及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
17.化脓性脑膜炎
低:
病变以蛛网膜下腔间隙加大,充满大量的脓性渗出物,其中有大量的炎细胞,大脑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脑实质炎症反应不明显。
高:
见蛛网膜下腔渗出的炎细胞为分叶的中性粒细胞及脓细胞,软脑膜亦有炎细胞浸润;邻近脑膜的脑实质可有轻度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
18.血吸虫性肝硬化
高:
病变轻者,肝细胞胞浆内有少量较小脂肪空泡;病变重者,肝细胞肿大、变圆,脂肪滴融合成大空泡,细胞核被推挤在细胞的一侧,形似脂肪细胞。
3.慢性肺淤血
低:
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壁增厚,肺泡壁毛细血管及肺间质小血管高度扩张充血。部分肺泡腔内可见均匀一致,粉红染的水肿液。
高:
毛细血管官腔扩张,腔内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可见淡红色均匀水肿液、红细胞及心衰细胞。心衰细胞即胞体呈圆形、卵圆形,胞浆内含有棕褐色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吞噬细胞。肺间质有黑色粉尘及尘细胞沉积。
3.肝细胞水肿
肝混浊肿胀:
肝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边缘变钝。切面不平,肝实质明显隆起,固有管道结构相对凹陷回缩,颜色灰白、混浊,失去正常光泽犹如沸水烫过状。
4.肾盂积水
肾萎缩:
肾脏体积增大,表面光滑,略呈结节状。切面可见肾盂及肾盏极度扩张呈囊状,肾实质萎缩变薄,甚至变薄如纸,皮质及髓质分界不清。本例肾萎缩系肾盂积水引起的压迫性萎缩。

肿瘤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肿瘤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肿瘤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探索肿瘤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三种成熟的染色技术(H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多例肿瘤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组织切片进行染色。

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三种染色方法肿瘤组织切片和其对应的正常组织切片都有显著差异:①常规染色(HE染色)切片可见肿瘤组织的细胞较正常组织细胞在形态及排列上都有明显不同,肿瘤组织细胞胞核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核质比较小;②特殊染色切片可见肿瘤组织的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分布及含量都与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③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可见肿瘤组织中P53和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结论镜下对比肿瘤组织切片和正常组织切片使观察非常直观,清晰,便于分析,将肿瘤组织切片应用于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中,显著强化了肿瘤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肿瘤组织病变特点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标签:肿瘤组织切片;病理学;实验教学Application of Neoplasmic Tissue Slices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PathologyDONG Jing-yanFenyang School,Shanxi Medical College,Fenyang,Shanxi Province,032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eoplasmic tissue slices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pathology. Methods The multiple cases of tumor tissues and corresponding normal tissue slices were dyed by three mature staining techniques (HE staining,special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The microscope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tumor tissues and corresponding normal tissue slices between three staining methods. (1)The routin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shape and arrange between the tumor tissue cells and normal tissue cells,and the karyon of tumor tissue cell was bigger and the shape was irregular,and the caryoplasm was smaller. (2)The speci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reticular fibers,collagen fibrils and distribution and content of flexible fibers between the tumor tissue cells and normal tissue cells. (3)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P53 and PCNA in tumor tissue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tissues. Conclusion The tumor tissue slice and normal tissue slice make the observation very intuitionistic and clear and easy to analyze,and the application of tumor tissue slices to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pathology obviously intensifies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of pathology,which can not only be conducive to the students’mastery and understanding oftumor tissue lesion features but als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Key words] Tumor tissue slice; Path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病理改变、发展规律及疾病发病过程机体的形态学变化和功能代谢变化的基础医学学科[1],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具有临床医学性质的学科。

(完整版)病理实验切片镜下观

(完整版)病理实验切片镜下观

胃溃疡病内容简介:胃粘膜缺损处即为溃疡灶。

溃疡底部由四层组织构成,由上至下依次为:1、炎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组织层。

胃壁小血管呈增殖性动脉内膜炎改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胃腺癌内容简介:镜下可见少量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粘膜组织,其周围及粘膜下肌层组织内见癌细胞排列成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腺腔,或为弥漫的核大深染的癌细胞条索,间质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癌组织已浸润深肌层。

癌浸润肌层腺样结构癌细胞正常胃窦粘液体肠化部分腺体肠化肝硬变内容简介:肝小叶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肝细胞集团--假小叶。

假小叶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或有多个中央静脉,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有变性或再生,假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低倍镜观一倍镜观二低倍镜观三倍镜观四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细胞(高倍镜观)纤维间隔内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癌内容简介:癌细胞呈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圆形深染,大小不一,有核分裂及少数癌巨细胞。

癌细胞排列成梁索状,片块状,伴有不同程度出血坏死,癌细胞梁之间为丰富的血窦。

癌组织边缘的肝组织受压萎缩,癌外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改变。

胆管增生倍镜观一低倍镜观二倍镜观三高倍镜观一倍镜观二高倍镜观三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内容简介:属淋巴结结核病,淋巴结组织中央部分为一片淡红色无结构的坏死物质,(另一张切片为多个散在坏死灶),其中一些深兰色小点为坏死之细胞核碎片,坏死组织凝固成红染之颗粒状物,原有结构消失(故属特殊的凝固性坏死);周边部分为残存的淋巴组织,可见少量淋巴滤泡。

干酪样坏死酪样坏死结核肉芽肿核肉芽肿干酪样坏死(高倍镜)罕氏多核巨细胞淋巴结组织淋巴结转移癌内容提要:淋巴结的正常结构被部分破坏,其内有成巢状或条索状分布的癌组织浸润。

癌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排列紊乱,易见核分裂像。

组图1:近淋巴结被膜处坏死交界逐级放大观察癌细胞核分裂像组图2:淋巴结内淋巴结髓质最低倍镜观倍镜观高倍镜观倍镜观高倍镜观肺腺癌内容简介:肺组织结构被破坏,代之以腺癌组织,癌细胞大小不一,呈高柱状(图1),排列成腺体样结构(图2),可见核分裂像(图3)和病理性核分裂像(图4)。

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

病理实验各种切片介绍

1. 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 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 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 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 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 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 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 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 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 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 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 心肌脓肿肉眼可见心肌组织内圆形淡蓝色区域为脓肿镜下可见脓肿灶内心肌纤维破坏消失,积聚以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脓肿周围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并有炎细胞浸润。

病理实验切片描述(书版)

病理实验切片描述(书版)

病理实验切片描述1、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为脂滴所在位置),肝小叶的中央带和中间带改变较明显。

病变严重时空泡增大,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2、肉芽组织: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炎细胞组成。

表浅部新生毛细血管的方向大致与肉芽的表面垂直;间质疏松水肿,有较多炎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此外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纤维母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常为有突起的星形或梭形,胞浆丰富略呈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疏松,染色浅,核仁明显3、慢性肺淤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致使肺泡壁增厚。

肺泡腔可见较多巨噬细胞和心力衰竭细胞,后者胞浆内含多量棕色颗粒。

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出血)及淡粉色的蛋白质水肿液4、混合血栓:闭塞静脉内可见粉染带状、条索状或块状的血小板梁,有分枝相互连接,其间有粉染丝状纤维素网,网眼内可见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

血栓周边可见肉芽组织长入5、肾贫血性梗死:梗死区为淡粉色,无细胞核结构,但仍可见肾组织结构轮廓。

梗死区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

6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表面为纤维素渗出,纤维素为粉染颗粒状无结构物质,呈网状分布。

7、肠假膜性炎(肠粘膜纤维素性炎):切片取自结肠,粘膜坏死,有处表面有脱落的膜样物,坏死的粘膜表层组织和纤维素、白细胞形成膜样物--假膜。

粘膜下层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8、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阑尾壁各层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脓细胞, 小血管扩张充血,阑尾系膜也有改变9、肺脓肿:肺组织内可见脓肿灶,脓肿中心为变性坏死的中心粒细胞。

周围肺泡内有多量纤维素渗出,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脓细胞浸润,周边肺组织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粉染水肿液10、皮肤乳头状瘤: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由表及里分别为鳞状上皮角化层、颗粒细胞层、棘细胞层及基底细胞层。

间质随上皮长入乳头内,其中可见疏松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和少量淋巴细胞。

病理学试验指导

病理学试验指导

目录实验一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二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四炎症实验五肿瘤实验六常见疾病实验七病例分析实验一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观察大体标本的注意事项:1.固定液:最常用的固定液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甲醛)固定液,是无色透明液体。

由它固定后的标本,组织呈灰白色,血液呈暗黑褐色。

2.在观察标本时要注意轻拿轻放标本瓶,在拿起来观察时应用双手,托住标本瓶,以免损坏;不准倾斜、放倒或倒置,也不要振荡,以免固定液流出、混浊影响对标本的保持和观察。

如有损坏立即报告教员。

3.在复习标本架或标本柜中的标本时,在观察之后一定要放回原处,不要乱放。

(二)病理组织切片标本的一般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1.肉眼观察:持所要观察的切片先用肉眼进行观察以下内容:(1)是什么组织或器官(2)切片的密度、颜色等是否—致2.低倍镜观察:(1)观察方法:实质器官—般由外(被膜侧),向内,空腔器官由内向外逐层观察。

观察每层时亦应从一端开始—个视野挨—个视野地连续观察。

⑵ 观察内容:①是何组织、器官以印证肉眼判定是否对,以便总结提高。

②根据组织学和病理学知识判定该组织是正常的?部分正常部分异常?还是全部异常?③如有病变再进一步观察、描述它是什么改变,属于哪种病变(如血液循环障碍?物质代谢障碍?炎症?肿瘤?……)3.高倍镜观察:必须在利用低倍镜全面观察之后,为了进一步清楚地观察某些病变的更微细的结构才能换用高倍镜观察。

—般是在低倍镜下找到你需要用高倍镜的地方之后.把该处移到低倍镜的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你所要观察的内容。

(三)组织切片的描述、诊断(方式)原则及绘图通过对病理切片的文字描述体现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运用所学过的组织学及病理学知识发现异常并加以描述,可巩固所学的病理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诊断思路的条理性,并且是我们做出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对病理切片的文字描述一定要体现其真实性,不可照抄书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图示为发生在大 腿纤维来源的肿瘤 命名为 • A、纤维瘤 • B、纤维癌 • C、纤维肉瘤 • D、恶性纤维瘤 • E、癌肉瘤
• 4.试比较癌与肉瘤的区别
(510)乳腺癌 (511)阴茎癌 (512)肺的转移性肝癌 (513)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519)畸胎瘤 (901)肠系膜非霍奇金淋巴瘤 (902)小肠壁非霍奇金淋巴瘤 (1005)膀胱乳头状癌
三、课堂作业
(一)绘图17号或18号并简要说明
四、复习题
• 1.如图为肺脏病变, 患者原有肝癌病史 • (1)如何命名? • (2)通过什么途径转移? 描述此转移特点。
非肿瘤成分
反应性成分组成的背景可反映机体对肿瘤的 免疫状态,与本病的分型和预后有十分密切的 关系。
淋巴细胞,浆细胞
炎性细胞
嗜中性白细胞
嗜酸性白细胞 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 纤维组织
随病情变化逐渐减少
纤维间质
随病情的变化逐渐增多
嗜酸性无定型物质
典型镜影细胞
诊断性 R- S 细胞,细胞 大,圆或卵圆形,胞界清楚。 胞浆丰富,淡伊红或嗜双色 性,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 则形,双核,呈镜影样对称 排列(镜影细胞),核膜较 厚,核仁大,圆形,红染或 嗜双色性。
3、 组织结构
1)淋巴结结构不同程度破坏 2)瘤组织成分复杂 肿瘤细胞:Reed-sternberg (R-S)细胞及其衍生细胞 非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组织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淋巴结低倍镜结构 淋巴小结
皮质区
髓质区
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
霍奇金淋巴瘤的组成成分
小 淋 巴 细 胞 , 嗜 酸 性 细 胞 , 吞 噬 细 胞 等 。
4)黑色素瘤的预后大多很差,晚 期可淋巴道及血道转移。
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
1、 畸胎瘤(teratoma) 往往含有三个胚层的多种多样组织成分, 排列结构错乱。 1)分类: 根据外观 囊性及实性 根据分化 良性和恶性 2)本瘤最常发生于卵巢和睾丸。偶可 见于纵隔、骶尾部等部位。
A 良性畸胎瘤 Benign cystic teratoma
黑色素瘤(melanoma)
又称为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高度恶 性肿瘤 1)见于30岁以上成人,发生于皮肤 者以足底部和外阴及肛门周围多见 2)通常由交界痣恶变而来。凡黑痣色素 加深、体积增大、生长加快或溃破、 发炎和出血等常是恶变的象征
3)黑色素瘤的组织结构呈多样性, 瘤细胞可呈巢状、条索状或腺泡样。 瘤细胞可呈多边形或梭形 核大, 常有粗大的嗜酸性核仁, 胞浆内可有黑色素颗粒
Immature teratoma
三、实验教学内容
1、切片内容 (16)肉瘤 (17)乳头状瘤 (18)鳞状细胞癌 (25)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
2、大体标本 (501)子宫平滑肌瘤 (502)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 (504)肘关节乳头状瘤 (505)外阴纤维瘤 (506)直肠息肉 (507)卵巢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 (508)卵巢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 (509)乳腺癌(癌溃疡)
2
• 4.何谓癌前病变?列举5种癌前 病变
4
3
• 1.女性发现卵巢包块, 手术大体如图,呈囊 性,可见毛发等,镜下 如图,诊断为 • A、卵巢囊肿 • B、卵巢囊性畸胎瘤 • C、卵巢黏液性囊腺 瘤 • D、卵巢浆液性囊腺 瘤 • E、卵巢癌
• 2.如图为发生在 8岁儿童颈部淋 巴结的病变, 根据细胞特点 • (1)箭头所指细 胞是什么? • (2)见于什么疾 病?
病理变化
1、部位: 早期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 见 ,其次为纵隔和腹膜后等 2、肉眼观:病变淋巴结肿大,随着病 情 的发展,可相互粘连,直径可达 10cm以 上,不易推动 。随着纤维化的增加,肿 块由软 变硬。肿块往往呈结节状, 切面 灰白色呈鱼肉状,有黄色的灶性坏死。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 lymphoma
单 核 R—S 细 胞
核分裂
核分裂
腔隙细胞
爆 米 花 细 胞
性 多 , 核细倍 呈胞体 。 分胞型 浆 叶 嗜 状 。碱
S
R-
WHO的最新分类: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经典型 1.结节硬化型 2.混合细胞型 3.淋巴细胞减少型 4.富于淋巴细胞型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ce Hodgkin’s lymphoma,NLPHL)
多为囊性,故也称为囊性畸胎瘤, 多见卵巢。 主要为成熟的各种组织,如鳞状 上皮、脂肪、骨等
Benign cystic teratoma
卵巢良性畸胎瘤
B 恶性畸胎瘤 malignant teratoma 多为实体性,在睾丸比卵巢多见
Commonly found in children 主要为分化成熟及分化不成熟的组 织、最常见为未成熟的神经组织
实验五 肿瘤(一)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肿瘤异型 性特征,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掌握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3、掌握乳头状瘤和鳞状细胞癌一般特点 4、掌握恶性淋巴瘤的分型及特征 5、掌握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及特征 6、掌握畸胎瘤、黑色素瘤的主要病变特点
(二)小课内容 恶性淋巴瘤
1. 占HD5%,男性多见 ,30-50岁 2. 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全部受累,病灶结节 状分布。 3. 背景 — 小淋巴细胞 散布 — 上皮样细胞和爆米花细胞 免疫表型、基因重排——B细胞肿瘤 4. 预后最好,但部分可转大细胞淋巴瘤
经典型HD
结节硬化型—以腔隙细胞为主,有少量典型 R-S细胞,最多见,预 后好 淋巴细胞为主型—爆米花细胞为主,少见典 型R-S细胞,预后好 混合细胞型—有各种霍奇金细胞和相当多典 型的R-S 细胞,预后居中 淋巴细胞减少型—有少量R-S细胞和变异的多 形性R-S细胞,预后最差
• 2.如图为乳腺癌患者 的腋窝淋巴结。 • 淋巴结结构大部分 __________,代之以 _________和癌索。 癌细胞呈圆形或多边 形,核圆形位于细胞 中,大小较一致,染 色质粗,可见病理性 核分裂。诊断 ____________。
• • • • • •
3.不会发生癌的组织是 A、甲状旁腺 B、肾上腺 C、子宫内膜 D、皮肤附件 1 E、淋巴造血组织
肿 瘤 细 胞 成 分 霍 奇 金 细 胞 。胞
霍奇金淋巴瘤的组成成分
肿 瘤 细 胞
淋 巴 细 胞
肿瘤细胞
1.镜影细胞 (mirror image cell): 瘤细胞呈椭圆形,胞 浆丰富,细胞核圆形 或椭圆形呈双叶,染 色质粗糙,沿核膜聚 集呈块状,核膜厚而 清楚,核内有一非常 大的、嗜酸性的中位 核仁,周围有空晕。 2.单核R-S细胞(见 图) 3.变异R-S细胞 腔隙型细胞(陷窝细胞): 40-50um,胞浆丰富空亮,核 多叶而皱折,染色质稀疏, 核仁多个,较典型的R-S细胞 小。 “爆米花细胞”:为多核 细胞,细胞核皱折形成多叶 状,染色质细,核仁小,多 个,胞浆淡染。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s lymphoma, HL 原称霍奇金氏病 (Hodgkin’s disease , HD)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霍奇金淋巴瘤
原称霍奇金氏病 (Hodgkin’s disease , HD)
HD 特点:
1 特殊类型 2 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0% 3儿童、青少年多见,发病主要有两 个高峰:儿童、青少年(15-40); 老年人,50岁以后(60-70) 4 主要发生淋巴结,原发于结外的 HD不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