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20感悟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
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卷(宁夏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00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 B.84,80 C84.64 D.84,100解析:此题考查汇率换算、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价值与价格、关税等知识。
方法一:估算,首先明确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即10元人民币=80外币。
第一年收5%关税,价格稍高,答案比较后可看出一定不是80,只能是84,第一年不用算(先看答案后选择往往节省时间)。
第二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肯定下降,比较后可选C方法二:计算根据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计算10元人民币=80外币。
关税为5%,即价格为80*(1+5%)=84。
第二年根据价值总量不变原理10*1=X*(1+25%),得X=8;然后根据汇率比例可得1:8=8:X,即X=64。
此题不难,但容易占用学生时间。
1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问。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经济学核心理念:如何提高效益。
①④错误,不符合这种模式特点。
根据材料信息,此模式的优点在于“直接、前港后厂,缩短流通,产生效益”,效益在于快捷,在于节省成本。
2010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政治试题评析
等难 题 为主 。 别是 试题 考 查 特
的层次 , 从记忆 的层次提升到
了理 解 的层 次 和运 用 的层 次 。
善
囊垂 蠹
能 灯 的 主要 因 素 和 企 业 要 生 产 节 能灯应 主 要考 虑 的 因素 , 是 将 消费知 识 、 企业 的知识 与 时 政 材 料 相 关 知 识 整 合 在 一
要 集 中在经济 常识 的商品 的
价 值 量 、价 格 、宏 观调 控 、 企
推进节能减排 工作体现 的政
府活 动原 则 , 以及履 行 管理 经
业、 农业 、 消费 、 经济全球化 、 我 国的对外贸易等内容 ; 哲学
常 识 的 唯 物 论 中 的 意识 的 能 动作用 、 辩证 法 中的联 系 的观 点 、 历 史 唯 物 主义 中社 会 意 识 、认识 论 中 的认识 的观 点 ; 政 治 学 常 识 的我 国 的 国 家 职
21 0 0年 高 考 已 落 下 帷
试 题 的难 度 较往 年 略微 降 低 , 表 现 在 考 查 内容 的 比 例 和 题
型上 。在 选择 题 的考 查 上 , 突
能 和我 国的 国家机 构 、 民民 人 主、 政党 制 度 , 国的 宗教 、 我 国
幕, 但它 留给我们诸多的思考 和启迪。 现在我们要认真总结
2 1 年全国的试卷符合 《 00 考 试大纲》 的要求 , 试卷包括 容
易题 、 中等 难 题 和 难 题 , 中 以
济职能的具体 内容 。 这是一道
将 节 能 减 排 措 施 与 我 国政 府
的活动原则 和经济管理职能 具 体 内容进行 知识 重组和整
合 的一道 综 合试 题 。第 二 问 , 考 查 影 响 家 庭 购 买 和使 用 节
2010年北京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
所以我觉得今年的主观性试题答案的编制可以说是多年高考以来最符合中学生实际的一份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当然今年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从文字上比往年都会多一些,这是比较突出的。
命题角度灵活
马瑞珍:我认为今年试题从命题角度来讲比较灵活,灵活感觉有这么几点,活中有根地根就是根基,把握教材。第二活中有度,不是乱活,活的没边没眼。第三活中有区分。这样把好中差,就是中等题、难题、容易题三个层次区分开了。再一个活中有规律和方法,如果平时喜欢学政治,政治学得好的同学,他的成绩,他得分数还是应该高的。好中差的区分度,今年从答案上和题目设置和编制来看,相对比较合理,从总体的平均分来看,我估计应该跟去年差不了太多,如果说要是稍微有一点点变化的话,可能也就略微地低那么一点点,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它的题相对来讲比较平和。
再一个来讲,它的特点,我给起名叫既热又新,所谓既热又新,它在考察热点,比如政治考了关于低碳经济,这个问题本身是当今国内国际都非常热的话题,但是热中有新,新的是我们38题首先给了一个漫画,实际上是考虑物联网的知识,但是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给了好几个图示告诉人们物联网发展之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比如可以诊病,可以购物,可以洗衣服,可以做饭做菜等等,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而且是我们十分理想的社会。因此在这里来讲,当看到图之后,然后再做答案的时候,就感觉到心中是非常喜悦的一种,所以我觉得既热又新。
下面重点说一说北京卷。北京卷因为今年是新课改的第一年,也是学生家长、社会、教师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看了北京卷之后,我感觉今年的北京卷总体出的还是不错的,有几个特点,第一难度适中,与往年高考相比,它的变化不是特别大。第二来讲,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作为这个来讲,既是高考必须牢牢把握的大方向,同时我们这个学科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实践创新理论,因为创新现在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作为这个学科来讲,要求教材联系热点,热点体现教材,所以特别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性。就这个鲜活感来讲,给人特别突出的感觉。这个就应该是政治高考的主旨方向。再一个北京试题今年也是体现了,跟全国卷有相同的地方,试题比较平和的,比如我们政治学科最后一道题,最后一问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这个知识点的考察就特别平和,基本上是以教材的知识为基础,然后结合一下材料,所以学生如果说在学习这个知识的时候,如果把教材把握得比较好,得分率应该是比较高的,而且考察这个点来讲,也确实挺符合当今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对于学生精神文明这些方面的教育,体现得都非常好,既没脱离教材,同时还真是把握了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
2010年陕西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今后预测
2010年陕西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今后预测2010 年是陕西新课改高考的第一年,文综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在命题的设问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可贵的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具体说来,2010 年高考陕西卷思想政治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试卷结构作为陕西第一年新高考,文科综合采取的是宁夏卷高考模式,政治部分为选择题12—23 题和非选择题38、39 题。
内容为四个必修模块,分值各占30、24、15、31。
二、试题特点1.命题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具有很强的规范性、稳定性、新颖性陕西文科综合卷沿用宁夏考卷模式,从近四年的试题考点来看,试题结构和各模块的分值分布相对稳定,且稳中求变、求新。
例如39题加设了一个由文化模块和哲学模块组成的小综合试题,占6 分。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2010 年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
选择题中侧重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观性试题,侧重考查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如:39题(1)问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39 题(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这两个设问其实是辨析题的变式。
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运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文化现象。
2.注重对主干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考查2010 年宁夏陕西文综政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都是《考试大纲》中的主干知识。
如商品价值量、汇率、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企业兼并、我国的外交政策、政府的性质及其活动原则和职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观点都是考纲要求考查的主干知识。
3.试题难度有所加大,对陕西考生是一个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选项非常接近,让一些考生无所适从,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牢、准、活,而且审题要精准。
2010年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分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卷I政治试题评析靖边中学李冰玲翘首以盼的陕西课改以来头一年高考终于尘埃落定。
纵观我校应届生文综(不包括艺术类)成绩,190分以上仅占--,200分以上仅占--,最高分只有--分。
掩卷沉思,感触颇多。
下面笔者就2010年高考文综卷试题特点、启示、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作粗浅分析,以作引玉之砖。
一、试题特点1.“不变”与“变”首先,今年文综政治试题较去年总体上是稳定的,即其“不变”。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试目标与要求未变,试题依然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考试性质未变,本年度考试依然秉承以选拔为目的、以综合能力考核为目标的选拔性考试。
因此,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及较强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三是试题结构、分值、难易度和选择题形式基本未变。
2010年文综政治试题共计14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2个,共48分,非选择题2个,共52分,满分为100分,试题分值与去年一致,难易度总体上与去年持平,选择题形式依然为单一型和组合型两种。
其次,打开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扑面而来的是一个“新”字,即其“变”。
今年政治试题尤为明显的变化一是选择题排序结构由去年全国卷第24—35题调整为2010年第12—23题;二是39 题第一、二小问题干设问形式的变化,以及第 3小问出现的学科内综合;三是试题只涉及政治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2.主干性与综合性与去年一致,今年文综政治试题在侧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12题考查汇率、价值量的计算,16题考察主权国家义务、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及我国外交政策,17题考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19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0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3题考查联系的相关知识等,这些题都涉及到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对文科教学的备考启发11
2009-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对今后文综教学的启示高二政治备课组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
高考科目和试卷内容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中学教学必须正确、深刻地认识这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鉴于2009年高考中,政治还是作为单选科,对现在的高考已不具备太多的指导意义,本科组着重研究了新高考下2010广东“文科综合考试”并做出分析,得到一些心得体会和启示,我想必将对我们今后文综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2010年广东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紧扣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并与《考试说明》所列的考试目标相一致。
难度较全国有所降低。
试卷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深入研究试卷的特点,把握其稳定性,发现其新变化,对今后文综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2010年广东高考政治综合试卷呈现形式二、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特点透析(一)、遵循《考试大纲》,注重“双基”考查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核心主干知识2010-2011广东高考文综考试说明指出:考查考生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依据《考试说明》,依托基础知识考核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思路。
2010-2011广东高考文综试卷所涉及近的内容大多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同时注重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理解、记忆与运用。
以2010广东高考文综选择题为例分析,可以发现所有题目都是文综各科最基础且十分重要的内容,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民族问题的认识,文化与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群众观点等。
以上考点都是文综各科的主干知识,也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点。
2、试题注重以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
2010广东高考文综试题继续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注重以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维过程。
试卷以具体的材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注重考查考生政治学科的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高考政治备考启示
论文2010年陕西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渭南市下吉中学政治教研组邢海军2010年陕西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渭南市下吉中学政治教研组邢海军【摘要】:2010年陕西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思想,学科特点鲜明,试题难度梯次拉得较开,总体平和,选择题中的计算题、哲学题依旧是难点。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双基安全生产新课改理念社会热点2010年陕西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的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思想,学科特点鲜明,侧重考查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重点突出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建构知识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试题难度梯次拉得较开,灵活性、开放性与往年相比体现的更明显,选择题中的计算题、哲学题依旧是难点。
通过对2010年高考试题和学生考情的分析,笔者对2011级高考政治学科的复课工作提出一点见解,供大家参考。
首先,今年高考仍然注重“双基”、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立足于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围绕主干知识出题,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主张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整合与创新的程度,重点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
从各必修模块所占比例看,经济生活部分共计30分,包括12题考查汇率换算、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价值与价格、关税等知识,13题查经济学核心理念——如何提高效益,14题考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问题,15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非选择题为38题第一问;政治生活部分共计24分,其中选择题包括16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17题考查政府权力的监督、18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非选择题为38题第二问;文化生活部分共计12分,包括19题考查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非选择题为39题第二问;哲学生活部分共计34分,包括20题考查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21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的动力、22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尊重客观性的关系、23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教材原理为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趋利避害,非选择题为39题第一问和第三问。
2010年全国卷政治+解析
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新课标)解析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B.84,80C.84,64D.84,100【C】【解析】本题考查关税、汇率与商品价值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计算分两步完成:(1)实行零关税前,“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80(1+5%)=84。
(2)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1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10÷(1+25%)=8元;另外,“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因此,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
正确答案选C项。
1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问。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前港后厂”节省了运输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②符合题意。
2010年高考阅卷体会--高考政治
2010年高考阅卷体会--高考政治D了有益的尝试和可贵的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从自2007 年山东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政治试题一贯坚持能力立意、体现时代性、彰显地方性,坚持贯彻新课程理念,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从应试角度看有以下明显特点:一、试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凸显基础性:验证了文综高考复习的基本理念――“紧抓双基不放松”,“越是基础就越有决定性意义”。
今年高考政治试题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难度不高。
命题坚持了以考查主干知识为原则,强化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所考查的内容都是高中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四、试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体现人文关怀:今年的试题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素材、进行设计,坚持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
试题取材广阔,既有取材于具有人类长久价值的重大问题,也有取材于当前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同时试题选材注重从山东省的地方资源出发,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实现课程资源特色开发。
第(1)问(描述图9所示经济信息;揭示图9 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9分))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本题应具体分析从2006 年到2008 年间两条曲线的走向,可以先得出两条曲线的共同点,然后再就二者之间的差别作答。
联系要回答他们之间相互影响。
第(2)问(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常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
(6分))应结合教材中关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具体职权的阐释作答,应将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他们的权利和职责等知识点。
第(3)问(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
[高考文综]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评析-精品文档
求稳、求新、求真——评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稳中有新,新中求真。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在命题的设问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可贵的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具体说来,2010年高考山东卷思想政治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思想教育性和国家意志思想政治课本身既是综合性学科课程,又具有德育课程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政治课必须坚持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社会价值导向,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统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今年试题从各方面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如第17、21题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要求;第22、23题体现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价值要求;第28、37题体现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要求;第29题鼓励青年用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来表达自身的爱国报国情怀;第36题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构建和谐世界的价值要求等。
可以说,整个试卷正确处理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做到了知识点的选择为思想政治目标服务的要求。
试卷以正面教育为导向,注重选取材料的思想性,加大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更加体现了试题的价值取向和教育价值,从而有利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二、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凸显基础性2010年试题的设计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
在对基础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考核要求,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
很多题目的背景材料,都和教材中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密切联系,主观题比较明显的体现了该特点。
试题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17题),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19题),市场和宏观调控(20题);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8题),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1题);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22题),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3题);生活与哲学中的意识的能动作用(24题),哲学的基本问题(25题);以及主观题考查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职责、辩证的否定观、文化的多样性(28题),民族精神、价值判断与选择(29题)等,所有试题都是对课本主干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
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浅析及启示
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浅析及启示作者:姜正伟王瑞霞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0年第09期2010年山东高考文综试卷与2009年试卷相比,试卷整体结构与题量都保持稳定,未进行大的调整。
总体而言,坚持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和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好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综合性,代表了命题的方向。
和以往高考试题相比,今年的高考试题尤显平稳、相对简单,没有偏题、怪题,学生感觉做起来比较顺手,这是今年高考最突出的特点。
这也与我省推进素质教育,删除繁、难、偏、旧内容,适当降低教学难度的精神相符合。
其中政治部分试题尤能体现时代性、彰显地方性,符合新课程理念,做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一、政治部分试题的物点1.贯穿科学发展观主线,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和国家意志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今年高考命题的主线和指导思想。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且从2008年开始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历时一年半,已经拉上帷幕;期间,山东省的“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活动也快速推进,这些都决定和预示着科学发展观是必考内容,不一定直接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但作为一条命题主线是无法回避的,而且是必须予以贯彻和落实的,这也是高考体现国家意志的表现。
以上这些试题均是围绕着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来命题的,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紧紧把握住了时代脉搏。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2010年我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从各方面很好地坚持了这一特点。
试题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正确处理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注意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2.重视基础考查,注意了只是考查的覆盖面试题重视了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广,大部分题目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查,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系统复习情况。
2010届高考政治课标卷政治试题点评
2010高考课标卷文综政治试题点评2010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遵循新课改原则,考查内容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体来说,试题取材新颖,紧密地结合了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着力考核考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把理论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
一、试题的优点1、突出情景设置,体现试题的时代性和人文性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基本上都设置了一定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时代背景,体现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在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主要检验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1)关注学生生活的热点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贴近学生生活,立意科学,材料新颖,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发展的变迁、紧扣社会的脉搏,使试题显示出多元、活泼、规范、科学的鲜明风格,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去正确认知社会问题。
选择题23题考查的“人工繁殖中华鲟鱼”,非选择题38题、39题⑵、⑶都贴近学生的生活。
(2)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总体来说,高考命题实现了由原来单一的考查学生对国家意志和党的意志的掌握转变为考查学生去掌握党和国家意志在生活中的体现,把抽象的问题生活化是新高考命题的特点。
2010年高考主要以关系人民生活的持久话题展开命题,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记忆过多、过繁的时政材料,减轻学生负担。
选择题12题考查了汇率、关税以及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13题考查的是经济效益的问题,14题的能源问题及其他的选择题等,均是这方面的体现。
(3)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近年高考命题的方向,要求学生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0年也遵循这一原则,如高考政治选择18题“选举法的修改”,19题“思想道德建设”;22题“创建城市美好生活”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2010年高考文综(陕西)新课标卷政治试卷分析
突出基本素养暴露能力软肋——2010年高考文综新课标卷政治试卷信息反馈李育民一、考生的基本得分情况1.文综成绩出现恢复性增长。
地、政、史科目之间,一卷与二卷之间得分比较均衡,一卷降分,二卷长分,长分幅度大于降分幅度,总分分值增加,但仍低于2009年以前的水平。
2010年文综得分158.82分,比去年的137.46分提高了21.36分,低于2008年176.26分17.44分。
第一卷平均得分创近五年来新低。
其中地理和去年相比是难上加难,得分不理想;政治难度加大,五年来首次低于30分;历史难度降低,创五年来新高。
文综选择题平均选择正确18个,选择错误17个。
政治、历史难度相当,大约平均各选错5个,地理选择题是文综的难点,大约平均选错7个。
文综二卷得分全面增长,地理、政治、历史分值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三科之间的分值最大分差不超过1分,是历年来二卷得分最为均衡的一次。
2.政治选择题政治生活得分为最低,哲学得分较高,没有想象的那样难,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得分相当。
经济生活中,第12题计算题仍是难点。
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东盟N国关税为5%,汇率为1:8,那么在N国的价格应为10×8×(1+5%)=84元,如果忽略了5%的关税这一条件,就会计算为10×8=80元,即选择A答案,这一错误占考生总数的10%。
当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这时中国商品的价值为10/(1+25%),再出口到东盟N国,按1:8的汇率,价格应为10/(1+25%)×8=64元,选择正确答案C,占40%。
没有考虑到劳动生产率变化或者把它当成个别劳动生产率,则直接用10×8=80元,选择B占30%;如果认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会成倍增加,该题则计算为10×(1+25%)8×=100元,没有弄清楚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错误选择D,这部分考生占19%。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全国Ⅰ卷)讲解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全国Ⅰ卷)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大街小巷、新闻媒体、形形色色的群体,对高考的关注的程度不亚于暑期的炙热。
作为一线教师,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有必要对高考试题做深入的分析,有必要在纷繁浩杂的知识、无尽的题海中去寻找那有如蛛丝马迹的命题规律,以便于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今年河北省文科考生文科综合使用的依然是全国Ⅰ卷,本人是一名高中政治教师,现把政治试题作如下分析,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宏观考查总体来讲,今年的试题,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命题思路、考查重点比较贴合高中实际情况,如有些老师所讲,比09年的试题更适合学生作答,更贴近教材,更能有效的指导教学;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梯度合理,便于高校对学生的选拔。
今年全国Ⅰ卷文综政治试题历年高考主观题是学生拿分的薄弱环节,但今年主观题学生应该都能拿分,只不过分值有多有多少罢了。
今年主观题的设问没有刁钻古怪的角度、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盲区,设问和考查的内容也比较切合高三学生平时训练的实际,因此考生感觉良好,作答也很正常。
经济常识2道主观题,哲学常识2道主观题,政治常识1道主观题。
经济常识38题(2),考查了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寻求发展,题目很正规,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39题(5),考查我国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只要学生分析到位、作答到位,拿分不成问题。
38(3),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和价值观的内容,分析到位,也能拿分。
39(6),考查了辩证法联系的观点,比较微观,也较容易得分。
38(1),考查了政治常识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和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比较容易得分。
今年的客观题,共12道选择题,4道题考查了经济常识、3道题考查了哲学常识、5道题考查了政治常识。
笔者认为,总体来说政治常识5道选择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知识扎实、作答仔细,基本上都能拿分;经济常识第24、27题比较容易,但25、26题难度较大,是学生容易出错地方;3道哲学题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丢分了。
全国高考10年政治解析
2010高考安徽文综卷解析政治选择部分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回避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解析】分析:试题背景取自教材中引用的马克思经典语录,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等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能否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对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就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A项正确;如果商品不能转化为货币(即卖不出去),商品的价值没有实现,其使用价值没有失去,B项错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项错误;物物交换是直接的商品交换,不需要货币作为媒介,D项错误。
2.风险性事居民投资理财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列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①金融债劵②企业债券③国债④股票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②④①③分析:试题取材考生家庭生活实际,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投资收益与风险”、“股票”、“债券”等知识对家庭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大小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债券是稳健的投资方式,因此,债券的风险总体上小于股票。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其中,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最小;企业债券以企业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而企业利润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风险较大;金融债券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但高于国债。
故题中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小到大的正确排序是③①②④,正确选项为B。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2010年的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涉及了中国革命史、中国的政治制度、国际关系以及全球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试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的要求。
本文将对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教学反思,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中国革命史题目分析2010年的政治试题中,关于中国革命史的题目较多,其中包括了林彪事件、彭德怀问题和“两个凡是”等重要内容。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熟悉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能够进行思辨和综合分析。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关于“两个凡是”的定义与涵义,“两个凡是”是邓小平在1977年讲话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求人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都要从实际出发。
这道题目既考察了考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又考察了考生对原则与实践关系的理解。
针对这类题目,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通过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同时,通过讨论和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问题的历史渊源,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题目分析2010年的政治试题中,关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题目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
这些题目主要涉及到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等。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关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要求考生分析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这道题目既考察了考生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又考察了考生对中国政治的整体认知。
针对这类题目,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并讨论其特点和优势。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政治的实际运行情况,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国际关系题目分析2010年的政治试题中,还涉及了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点,如国际社会主义、南南合作等。
【政治】2010高考真题——文综政治(福建卷)解析版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详细解析一、试题评价从2010年高考真题看,作为新课改实施较早的地区,无论是从理念还是从实践上都渐趋成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选材不回避热点但多隐含。
每一道题都以年度最新时政热点为直接材料,或以其为依托,其中涉及民族团结、科技创新、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等等,无不是当下的常效热点。
二是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考查。
知识层面看,侧重考察骨干知识,易混易错点。
能力层面则主要是对材料设问的审读,对题干与题肢对应的分析。
从题型看,问原因,问意义,问举措,问合作,问探究等等,形式活泼多样。
三是体现探究性问题能力的考查。
如28题,无论是从材料的呈现,还是设问方式的设置,都具有思辨性、探究性四是出现时政知识的的交融趋势。
如33题,设置非常巧妙,容改善民生这一根本话题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多个话题,避免了猜题现象,但又合情合理,这种命题应该是一种趋向。
五是体现地方特色,富含漫画题,图表题、名言诗词题等,整体显得严谨创新,充满活力。
政治部分解析一、试题评价从2010年高考真题看,作为新课改实施较早的地区,无论是从理念还是从实践上都渐趋成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选材不回避热点但多隐含。
每一道题都以年度最新时政热点为直接材料,或以其为依托,其中涉及民族团结、科技创新、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等等,无不是当下的常效热点。
二是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考查。
知识层面看,侧重考察骨干知识,易混易错点。
能力层面则主要是对材料设问的审读,对题干与题肢对应的分析。
从题型看,问原因,问意义,问举措,问合作,问探究等等,形式活泼多样。
三是体现探究性问题能力的考查。
如28题,无论是从材料的呈现,还是设问方式的设置,都具有思辨性、探究性四是出现时政知识的的交融趋势。
如33题,设置非常巧妙,容改善民生这一根本话题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多个话题,避免了猜题现象,但又合情合理,这种命题应该是一种趋向。
五是体现地方特色,富含漫画题,图表题、名言诗词题等,整体显得严谨创新,充满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感悟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体验新高考对课改的导向功能——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上的发言南县教研室汤光前一般来说,高考具有两大功能:第一是选拔功能。
这是勿容置疑的,无论是老高考还是新高考都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因此,高考应具备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第二是导向功能。
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其实这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高考的导向功能,是指通过高考来引导学校和老师的教与学,以此推动学校和老师的教学改革,为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服务。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审视一下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通过对它的分析,看一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它究竟会怎样来指挥我们的教与学的?一、感悟——新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有什么独特之处?1、从试卷的特点来看:首先我们分析一下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湖南卷政治学科各模块占注:①表中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号;②表中带括号的数字表示所属教材的某单元;③数字后面带“分”的表示分值。
上述表格中数据表明了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虽然政治学科的考题只有14道(其中12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5问),但是它涵盖了政治学科的所有模块,覆盖了四本书16个单元中的12个单元,占75%。
从知识点的考查来看,考纲所要求考查的242个知识点,本次高考政治题只考了约50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全是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
选择题就不一一细说了,就以非选择题为例,第38题的第1问实际是考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2问考查的是建设责任政府。
第39题第1问考查的经验与规律的区别;第2问考查的是文化功能;第3问考查的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方法论意义。
这些考点都是课程标准所要求重点掌握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也是每单元的综合探究所要运用的知识,可见非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中之重。
上面所述特点,可以说老生常谈,特别应该引起注意是第二个特点,即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其表现有三:一是基于教材的原文表述,钻教材的牛角尖:高考文综政治16道题考查了近50个知识点,内容基本来自教材,但没有一个是按照教材的原话来表述的。
例如:13.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运输带就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问。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铁矿石变成钢材,又从成品码头重新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紧凑的“前港后厂”生产经营模式,缩短了流通时间,给新首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B)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②“前港后厂”模式节省运输成本③流通时间的缩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④“前港后厂”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本题中①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
该选项的知识点在课标、考纲中都未提及,教材中仅仅只说了这么一句:“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直接的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经济生活P29》;在这里交换可以理解为“流通领域”,而生产决定流通,是因为只有直接的生产过程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创造利润。
命题者既不考生产决定消费,也不考生产决定作用的意义,偏偏考流通领域中能否产生利润的问题。
显然,命题者是在钻教材的牛角尖。
如果在我们教学中对此进行扩展延伸,就可知流通领域是不能产生利润的,判断时就能毫不费力的加以排除。
二是跳出考生的常规思维,打教材的擦边球:例如:2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
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
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B)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课标和考纲都提到了要重视联系的客观性。
按照人们的常规思维,联系具有客观性,就不能创造和改变事物的联系。
而本题中“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这岂不是背道而驰,其实这个选项的提法的正确的,命题者在有意打教材的擦边球。
教材在《生活与哲学》P57中小字的文本框中提到:“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这是为什么?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特性,因此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和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然而这样的知识点内容在课标和考纲都没有直接提出来。
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来弄懂其中的道理。
三是紧扣教材的正文,别出心裁的考探究活动。
例如1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
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D)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这道题属于识记类型的选择题,是全卷中最容易的一道题。
然而在教材的正文中找不到现成的表述,教材的正文是这样表述的:“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然后提供一个供师生共同探究的图文框,要求学生对图文框中的信息进行解读,整合,分类,才能获得有关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多种形式的知识点的内容。
在教学中只要认真进行了合作探究活动,再来判断这道题就不难了。
其它选择题也同样按照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思路来命制的。
只不过这3道题比较典型。
命题人这样做,是不是超纲超本了呢?没有,因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是:教材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资源,不能搞以前的以本为本,教教材。
教学应变教本为学本,用教材。
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决不能搞照本宣科,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也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学会变通、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概念和原理。
这个特点告诉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展开讨论、辩论,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兵教兵,兵强兵的民主平等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内化为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上述两个特点告诉我们,既要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把握重点,又要破解一些难点和疑点。
就应该在课堂教学的程序上,设计一种既要让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又能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询疑质疑、扩展和延伸知识内容的教学环节。
这就使人自然联想起我们设计的课改教学模式中设置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和反馈检测这些模块。
而这些教学模块的设置恰好是对高考上述特点的“对症下药”。
2、从试题的立意来看:自恢复高考以来,政治学科的高考命题的立意经历三个阶段,即知识立意→能力立意→三维立意。
知识立意: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哲学常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在这种立意下的教学,就只能是教条条、读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八股式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猜题押题的现象就比较普遍,教出来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就不奇怪了。
能力立意:“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摘自2009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
从85年开始,由于全国统一使用新版本的政治教材,随之,高考的形式和内容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从2000年开始,高考大纲中也明确提出了要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并且每项能力又提出三个具体的要求。
随即高考中出现了材料题、漫画题、图表题、要解答这样的试题,单靠死记硬背,也就没有那么凑效了。
在高考的指挥棒的导向下,老师们的教学模式也在悄悄的发生改变,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构建了以讲练结合为框架的读、讲、议、练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对我们现在构建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仍有参考作用。
三维立意:“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自2010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三维立意就是通过高考试题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那么如何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通过一些案例或事例,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识、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等等。
考这些东西,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答题时容易泛泛而谈,漫天撒网;二是评卷难以统一标准。
我们知道高考应具备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如果没有统一标准,就难以达此目的。
怎么办?高考命题者,在设置问题时,就把这些看法、认识、意义、建议之类的设问锁定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
要求考生将其回归到材料中去,获取和解读信息,寻找相关的信息材料来谈看法、认识、意义、建议,并将与相关的知识点相对接,这样一来,就全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今年高考文综政治的非选择题都是这样来设问的。
如38题(1)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该省煤炭行业实行重组的意义。
对于材料提到的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14分)(2)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为什么必须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提出建设责任政府的建议..。
(12分) 又如39题⑴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12分)⑵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8分)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6分)这些设问都把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很好地落实到具体的材料上,即具体的情境中了,这样考生在答题时,就必须以材料为依托,联系相关知识点,组成一个个答案要点。
否则就会答题千言,离题万里,很容易失分。
下面我们以39题为例,结合答案具体地分析这道题是怎样考查三维目标的。
从知识目标来看,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与经验、文化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制定政策或战略的方法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