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_化学平衡状态_提高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等效平衡》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n 相等
n 成比例
n 成比例
ω%相等
ω%相等
ω%相等
等效情况
C 相等
C 成比例
C 相等
n 相等
n 成比例
n 成比例
注:n 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ω%表示质量分数、C 表示物质的量浓度、
Δn(g) =0 表示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1
要点诠释: 等效平衡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是:明确等效平衡的种类:一是恒温恒容下的等
【答案】 恒 压 恒
(2)
9
3a
(3)
0.4
1.2
x、y、z 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2 分)y=3x(x≥0);z
≥0
(x、y、z 不同时为
0)
(5)
2
5
(6) 0.75
0.5
容 x、y、z 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一个只含 x、z,另一个只
含 y、z):(2 分)2x+z=2;
(2 分)2y+3z
达到平衡前 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
的转化率小于 80%
【思路点拨】注意容器体积为 2.0L,所给数据为物质的量。
【答案】C
【解析】A.反应在前 50 s 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前 50 s 内 PCl3 浓度变化与时间的 比值,而不是 PCl3 物质的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B.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molPCl5、0.20molPCl3 和 0.20molCl2 应
=6.
a 与 b 的关系是: a>b
类型二: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 的 体系):等价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 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例 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进行以下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课---电离平衡的移动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课---电离平衡的移动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了解电离平衡状态及特征;2、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要点梳理】要点一、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高清课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的移动】当溶液的温度、浓度以及离子浓度改变时,电离平衡都会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其规律是: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温时平衡向右移动。
3、同离子效应: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增大了CH3COO-浓度,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入稀HCl,平衡也会左移,电离程度也减小。
4、能反应的物质: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锌或NaOH溶液,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要点诠释:使弱酸稀释和变浓,电离平衡都向右移动,这二者之间不矛盾。
我们可以把HA的电离平衡HA H++A-想象成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化学平衡:A(g)B(g)+C(g),稀释相当于增大体积,A、B、C的浓度同等程度地减小即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B、C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浓度减小,A的转化率增大;变浓则相当于只增大A的浓度,v(正)加快使v (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C的物质的量和浓度均增大,但A的转化率降低了,A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了而B、C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了。
A的转化率即相当于弱酸的电离程度。
要点二、电离平衡常数【高清课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的移动】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的比值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
用K表示。
2.数学表达式。
对一元弱酸(HA):HA H++A-。
对一元弱碱(BOH):BOH B++OH-。
3.K的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强。
巩固练习章复习与巩固_提高
巩固练习章复习与巩固_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 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 -1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2.已知:*****H2CH3(g)+6.5O2(g)→4CO2(g)+5H2O(l);ΔH=-2878 kJmol-1(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ΔH=-2869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3.已知CH4(g)的燃烧热为890 kJ/mol,当一定量的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所放出的热量为74 kJ,所需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A.37.24 L B.18.62 L C.9.31 L D.20.50 L4.已知①25 ℃、101 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②25 ℃、101 kPa下,碳的燃烧热是393.5 kJ/mol。
今有120 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混合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
则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A.1105 kJ B.1812.5 kJ C.2520 kJ D.3935 kJ5.已知乙炔和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2H2(g)+5O2(g)=4CO2(g)+2H2O(l)ΔH=-2600 kJ/mol,C2H4(g)+3O2(g)=2CO2(g)+2H2O(l)ΔH=-1411 kJ/mol。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巩固练习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巩固练习编制:刘琪年级审核:使用日期:2014-10-151、对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引起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加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2、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 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 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C. 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D. 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3、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g)+I2(g) 2HI(g);△H<0,欲使HI的浓度增大,可4、密闭容器中的平衡体系H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体积B.升温C.通入氮气D.加催化剂5、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但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 n > pB、A 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C的体积分数增加7、某一温度下,在一带有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若向活塞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容器体积减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若保持该容器的体积不变,向该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υ正增大、υ逆减少 B.υ正、υ逆均不变 C.平衡不发生移动D.平衡向右移动E.υ正、υ逆均增大8、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后C 的量增加,此反应( )A 是吸热反应B 是放热反应C 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D 原化学平衡没移动9、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D.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10、在一定温度下将CO 和水蒸气各1 mol 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H 2OCO 2+H 2,达平衡后测得CO 2为0.6 mol 。
高中化学必修课---化学反应的限度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课---化学反应的限度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2、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3、掌握常用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高清课堂:挑战有极限—化学反应限度ID:370203#可逆反应】(1)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要点诠释:不管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向右方向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向左方向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
一个可逆反应是2个反应组成的体系,含有2个反应速率:v(正)和v(逆)来表示各相应反应的快慢程度,v(正)与v(逆)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2)可逆反应在写化学方程式时不用“”而用“”。
如工业制硫酸时,SO2与O2的反应是可逆反(3)可逆反应的特点:①由正反应和逆反应2个反应组成,分别用v(正)和v(逆)来衡量各自反应进行的快慢。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共存。
③若条件保持一定,最终都会建立一个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2)特点:①逆:化学平衡适用的是可逆反应。
②等:化学平衡引起的原因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即同一时间内对某一物质来说,生成的量和消耗的量相等。
③定: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引起的结果是各物质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④动: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平衡为动态平衡。
⑤变:由于速率受条件的影响,当改变外界条件时,速率发生变化,正、逆反应速率可能不再相等(即v(正)≠v(逆)),平衡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平衡移动。
综上所述,可知平衡建立的实质是速率相等,可用图像表示为:要点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的速率(即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一物质,速率相等,不同物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化学平衡练习题【例1】将3 mol A与1 mol B混合于一体积可变得密闭容器P中,以此时得温度、压强与体积作为起始条件,发生了如下反应: 3A(g)+B(g) 2 C(g)+D(g)达到平衡时C得浓度为w mol·L-1。
回答⑴~⑸小题:(1)保持温度与压强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容器P中,平衡后C得浓度仍为w mol·L-1得就是( )(A)6 mol A+2 mol B(B)3 mol A+1 mol B十2 mol C,(C)2 mol C+1 mol B+1 mol D(D)1 mol C+2mol D(2)保持原起始温度与体积不变,要使平衡后C得浓度仍为w mol·L-1,应按下列哪种配比向容器Q中充入有关物质( )(A)3 mol A+1 mol B(B)4 mol C十2 mol D(C)1、5 mol A+0、5mol B+1 mol C +0、5 mol D(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3)保持原起始温度与体积不变,若仍按3 mol A与1 mol B配比在容器Q中发生反应,则平衡时C得浓度与w rml·L-1得关系就是( )(A)>w(B)<w(C)= w(D)不能确定(4)将2 mol C与2 mol D按起始温度与压强充入容器Q中,保持温度与体积不变,平衡时C得浓度为V mol·L-1,V与w与叫得关系就是( )(A) V>w(B) V<w(C) V=w(D)无法比较(5)维持原起始温度与体积不变,按下列哪种配比充入容器Q可使平衡时C得浓度为V mol·L-1 ( )(A)1 mol C+0、5 m01 D .(B)3 mol A+2 mol B(C)3 mol A+1 mol B+1 mol D(D)以上均不能满足条件解析⑴略:答案为(A)⑵因容器P得体积可变,且正反应就是体积缩小得反应,故相当于加压.而现在容器Q体积不变,条件不同了,不属等效平衡,无法判断.答案为(D).⑶本题所述条件相当于减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得浓度降低.答案为(B).⑷温度、体积不变时2mol C与1 mol D反应与3 mol A与1 mol B相当,属等效平衡.再加1 mol D时平衡将向左移动,V<w。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试题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试题1. 简介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之间的量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以及反应的程度。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的试题,帮助读者巩固相关知识。
2. 试题一考虑以下反应:2A + B ⇌ C +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C][D] / [A]^2[B]。
已知反应达到平衡时,[A] = 0.1 M,[B] = 0.2 M,[C] = 0.3 M,[D] = 0.4 M,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数值。
解答:K = [C][D] / [A]^2[B]K = (0.3 M) * (0.4 M) / (0.1 M)^2 * (0.2 M)K = 0.12 / 0.004K = 30因此,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数值为 30。
3. 试题二考虑以下反应:N2(g) + 3H2(g) ⇌ 2NH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NH3]^2 / [N2][H2]^3。
已知反应达到平衡时,[N2] = 0.2 M,[H2] = 0.3 M,[NH3] = 0.4 M,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数值。
解答:K = [NH3]^2 / [N2][H2]^3K = (0.4 M)^2 / (0.2 M)(0.3 M)^3K = 0.16 / 0.0027K ≈ 59.26因此,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数值约为 59.26。
4. 试题三考虑以下反应:2H2O(g) ⇌ 2H2(g) + 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H2]^2[O2] / [H2O]^2。
若反应达到平衡时,[H2] = 0.1 M,[O2] = 0.2 M,[H2O] = 0.3 M,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数值。
解答:K = [H2]^2[O2] / [H2O]^2K = (0.1 M)^2(0.2 M) / (0.3 M)^2K = 0.002 / 0.09K ≈ 0.0222因此,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数值约为 0.0222。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专项练习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专项训练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再现率很高,但是学生在判定中往往抓不住“要害”从而导致判断失误。
其实若用某个量“不再发生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状态的关键在于该量是否存在从“变→不变”的过程;若用速率表示平衡状态时的关键在于两个量,必须表示相向而行,且划为同一物质时值相等。
下面将常考查到的一些情况予以归纳:一. 若混合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该方法可外延至1.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2. 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3. 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4.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 二. 运用速率判定1. 若用同一物质,V 正=V 逆则平衡2. 若用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判定时,必须具备:一个表示V 正,另一个表示V 逆且两者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例:能说明反应N 2(g)+3H 2(g)2NH 3(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N 2)正=V(H 2)正(N 2)正=V(NH 3)逆(H 2)正=3V(NH 3)逆(N 2)正=3V(H 2)逆 三.混合物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因为密度ρ=vm,观察vm 的值,若存在“变→不变”的过程即可判定,反之则不行。
例:在一固定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 (g)+B (g)C (g )由于气体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且体积固定,ρ的值是不变。
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A (g )+B (s )C (g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等。
而且体积固定,ρ的值是变化。
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存在“变→不变”的过程。
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即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四.混合气体压强(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关键观察反应前后气体数目之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不可,若不相等则可判定。
例:(g)+B(g)3C(g)当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巩固练习_电解应用(提高)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6 海南高考)某电池以K 2FeO 4和Zn 为电极材料,KOH 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n 为电池的负极B .正极反应式为2Fe 24O -+10H +6e +-=Fe 2O 3+5H 2OC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 .电池工作时OH -向负极迁移2.(2015高考·四川卷)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 -、Cl -废水中的CN -时,控制溶液PH 为9~10,阳极产生的ClO -将CN -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 + 2OH --2e -= ClO -+ H 2O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 + 2e - = H 2↑ + 2OH -D .除去CN -的反应:2CN -+ 5ClO - + 2H + = N 2↑ + 2CO 2↑ + 5Cl -+ H 2O 3.(2015河北衡水中学二模)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 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小正确的是( )已知:①Ni 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②氧化性:Ni 2+(高浓度)>H +>Ni 2+(低浓度)A .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 --4e -==O 2↑+2H 2OB .电解过程中,B 中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小C .为了提高Ni 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D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 、B 两室合并,则电解总反应式发生改变 4.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5.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 、Zn 、Ag 、Pt 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B .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 .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Cu 2++2e ―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有少量Ag 、Pt 等金属的阳极泥 6.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 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
初三的学生适合做的练习题
初三的学生适合做的练习题初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适合初三学生做的练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
一、数学练习题1. 基础求解题:选择题或填空题,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初步几何题:如平面图形的认识、计算周长和面积、求解角度等。
3. 代数与方程题: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等。
4. 应用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时间、距离、速度等计算题。
二、语文练习题1. 阅读理解:文章阅读后回答问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 词语运用:如读音、词义、词语搭配和造句等,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作文练习:引导学生写作文,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古诗文默写: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古代文化,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三、英语练习题1. 语法练习:包括时态、语态、被动语态、疑问句等语法知识的强化训练。
2. 阅读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写简单的英语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4. 听力练习:通过听力材料测试学生对英语听力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四、物理练习题1. 基本概念与定律:如物理基本量、物理单位、质量、速度等知识点的运用。
2. 基本公式的运用:如速度、加速度等的计算,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3. 实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帮助他们理解物理现象和实验原理。
4. 应用题:如力的计算、功的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化学练习题1. 基本元素与化合物:包括元素符号、化合物名称、化学方程式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化学计算题:如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等计算题,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3. 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平衡: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平衡概念。
4. 实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专题二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2020届高三)
专题二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1)“定”:直接判断:某物质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浓度、物质的量、有色物质的颜色、温度、某一物质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2)“等”:“方向相反且成比例”:断键与成键、分解与生成、反应与消耗(3)“变”:变量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压强【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g)+3H23(g)。
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A.3v (H2,正)= 2v(NH3,逆) B.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的同时生成3 m mol H2 C.N2、H2、NH3各物质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F.单位时间内N-H键的形成和断开的数目相等G.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H.2 c(N2)=c (NH3)【练习2】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I2(g)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 B.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C.分子组成HI%=I2% D.速率v(H2)=v(I2)=v(HI)/2E.c(HI)∶c(H2) ∶c(I2)=2 ∶1 ∶1 F.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G.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H.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I.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练习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2NO2(g2O4(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A.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C.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E.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练习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 + 3B(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 .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练习5】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1∶能说明2SO 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2∶能说明I 2(g)∶H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3∶能说明2NO 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说明C(s)∶CO 2(g) 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5∶能说明NH 2COONH4(s) 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6∶能说明5CO(g)∶I 2O5(s) 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巩固练习】1.(2017年全国卷III 28题)298 K时,将20 mL 3x mol·L−1 Na3AsO3、20 mL 3x mol·L−1 I2和20 mL 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aq)+I2(aq)+2OH−AsO43−(aq)+2I−(aq)+ H2O(l)。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图像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图像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高考展望】图像题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部分的重要题型。
这类题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寓于坐标曲线上,简明、直观、形象,易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和推理能力。
当某些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或有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百分含量、转化率等)就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在图像上,相关的曲线就可能出现渐变(曲线是连续的)或突变(出现"断点")。
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必须抓住化学程式及图像的特点。
析图的关键在于对“数”、“形”、“义”、“性”的综合思考,其重点是弄清“四点”(起点、交点、转折点、终点)及各条线段的化学含义,分析曲线的走向,发现图像隐含的条件,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方法点拨】一、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高清课堂:ID:363520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化学平衡图像题,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
从知识载体角度看,其一判断化学平衡特征;其二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其三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其四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①确定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分析反应的特征: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气体体积是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③分清因果,确定始态和终态;必要时可建立中间态以便联系始、终态(等效模型)。
④关注起点、拐点和终点,分清平台和极值点,比较曲线的斜率,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抓住“先拐先平数值大”。
⑤控制变量: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⑥最后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归纳:例:对于反应mA(g)+nB(g)pC(g)+qD(g),若m+n>p+q且ΔH>0。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1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2时,V正=V逆,达到平衡C. t3时,V正>V逆D. t1时浓度C N=2C M2. 反应2X(g)+Y(g) 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 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3.如图,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中NO平衡时的转化率与T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 aB. bC. cD. d4、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 3C(g)+D(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右图中曲线a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
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A的浓度B缩小容器的容积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5、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6.可逆反应2A+B2C(g);△H<0随T(℃)变化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和B可能都是固体B. A和B一定都是气体C. A和B不可能都是气体D. 若B为固体,则A一定为气体7、对于可逆反应A(g)+B(g) C(g);△H﹤0,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8.对于可逆反应 2AB 3(g) A 2(g) + 3B 2(g);△H ﹥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9、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 C(g)+qD(g),如图5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5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化学平衡移动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条件、结果。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掌握平衡移动的相关判断,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考点梳理】考点一、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改变,使v正和v逆不再相等,原平衡被破坏,一段时间后,在新的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又重新相等,即v正'=v逆',此时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应注意此时v正'≠v正,v逆'≠v 逆。
2、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V正、V逆发生改变,导致V正≠V逆。
3、平衡发生移动的标志:新平衡与原平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要点诠释:①新平衡时:V′正=V′逆,但与原平衡速率不等。
②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但与原平衡不同。
③通过比较速率,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当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当V正=V逆时,平衡不发生移动。
考点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1、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浓度、压强),平衡就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①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个条件变化的情况(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多个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②注意理解“减弱”的含义:定性的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就是能够减弱外界条件改变的方向。
平衡移动的结果能减弱外界条件的变化,如升高温度时,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等。
定量的角度,平衡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
③这种“减弱”并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更不会“超越”这种变化。
巩固练习_化学平衡状态_提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分析各选项中的各组反应,其中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
2.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与化学方程式本身和温度有关 B .只与反应的温度有关C .与化学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并且会受到起始浓度的影响D .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其他任何条件无关的一个不变的常数 3.X 、Y 、Z 三种气体,取X 和Y 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 .33%B .40%C .50%D .65% 4.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N 2 (g)+3H 2 (g) 2NH 3 (g)(正反应放热)的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恒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 .NH 3的生成速率与H 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恒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 .单位时间内断裂a mol N ≡N 键,同时断裂6a mol N —H 键5.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2CO 2==2CO+O 2,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平均式量为M ,则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表示CO 2分解率的计算式为( )。
A .22M M - B .442M M - C .44M M - D .882MM-6.(2015 山东济南期中)一定温度下,反应N 2 (g)+3H 2 (g) 2NH 3 (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和K ,则相同温度时反应4NH 3 (g) 2N 2 (g)+6H 2 (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
A .2△H 和2KB .-2△H 和K 2C .-2△H 和K -2D .2△H 和-2K 7.(2015江西南昌二中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 、B 两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 1 s 、t 2 s 、t 3 s 、t 4 s 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据此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 (g)+B (g) 2C (g) B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C .A 的转化率比B 的转化率低D .在t 3 s 时反应已经停止 8.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 (s) NH 3 (g)+HI (g);②2HI (g)H 2(g)+I 2 (g)达到平衡时,c (H 2·L -1,c (HI)=4 mol ·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化学平衡典型练习题
化学平衡典型练习题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变化与关系的重要概念。
在学习和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时,典型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练习题的解答,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理论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化学平衡练习题。
1. 给定反应:N2(g) + 3H2(g) ⇌ 2NH3(g)当N2和H2的初始浓度均为0.1 mol/L时,平衡时三种气体的浓度分别为多少?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该反应涉及到气体,因此浓度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压力。
我们可以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用平衡常数Kc计算。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Kc = [NH3]^2/([N2] × [H2]^3)根据初始浓度和平衡时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N2] = 0.1 - x,[H2] = 0.1 - 3x,[NH3] = 2x将上述浓度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得到:Kc = (2x)^2 / ((0.1 - x) × (0.1 - 3x)^3)化简上述式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二次方程:400x^2 - 24x + 0.32 = 0通过求根法解这个二次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的值。
解得x约等于0.0413那么,根据x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出平衡时三种气体的浓度分别为:[N2] ≈ 0.0587 mol/L,[H2] ≈ 0.0176 mol/L,[NH3] ≈ 0.0826 mol/L2. 在加热CuCO3(s)时,原料分解产生黑色的粉末CuO(s)和一种气体A。
(a) 写出CuCO3(s)的分解方程式。
(b) 当一个0.80 g的样品完全分解后,CuO的质量和气体A的摩尔数分别为多少?(a) 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写出CuCO3(s)的分解方程式:CuCO3(s) → CuO(s) + CO2(g)(b) 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样品质量和分解方程式,我们可以使用化学计量学原理计算出答案。
大学化学练习题化学平衡方程式
大学化学练习题化学平衡方程式化学平衡方程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关系。
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经常需要进行相关的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
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化学平衡方程式练习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知识。
一、离子反应式平衡方程式练习题1. 铁离子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Fe2+ + H2S → FeS + 2H+2. 锰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2KMnO4 + 3H2SO4 → 5O2 + K2SO4 + 2MnSO4 + 3H2O3. 硝酸与钠氢氧化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水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HNO3 + NaOH → NaNO2 + H2O二、酸碱中和反应平衡方程式练习题1.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H2SO4 + 2NaOH → 2H2O + Na2SO42. 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铝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HCl + Al(OH)3 → H2O + AlCl33. 硝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水和硝酸铝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HNO3 + Al(OH)3 → 3H2O + Al(NO3)3三、氧化还原反应平衡方程式练习题1. 铬酸钠与硫代硫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硫酸钠和水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Na2CrO4 + Na2S2O3 + H2SO4 → Na2SO4 + Na2SO3 +Cr2(SO4)3 + H2O2. 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II)和水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3. 氧化亚氮与氨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平衡方程式是什么?答案:2NO + 4NH3 + 3O2 → 4N2 + 6H2O以上是一些典型的化学平衡方程式练习题,通过阅读和思考这些题目,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平衡方程式的应用方法。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化学平衡状态》的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化学平衡状态》的教学反思高一化学教学反思-《化学平衡状态》的教学反思今天上了一节《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这一知识点可以说是高中化学是最难的一个知识点,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往往是老师讲的稀里糊涂,学生听的一塌糊涂。
考虑到我任教的是第一批课改的学生而且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我在教材的处理上做了一个小聪明,尽量将本节课的内容简单化,先让学生能够听懂,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教材处理上我将本节课分成导入――例题分析――画图――平衡概念的建立――平衡状态的判断巩固五部分。
在导入时利用工业生产上要考虑反应速率和原料转化率提出了化学平衡。
并指出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的一个重要特点,利用N2+3H22NH3这个可逆反应来讨论反应开始前、反应进行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情况,并依据这个变化进行画图,了解了在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各组成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从而引出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并利用“逆、等、动、定、变”这五个字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了总结,最后再通过两组练习,总结类型题中对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标志。
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1、本节课是化学理论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抽象难懂,所以5、课程中利用几道反应特征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练习题,感觉不是很好.一方面,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是我在讲,学生只是在跟着我走,没有形成连贯的思维;另一方面,学生反应不好,理解有难度,特别是对通过密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判断化学平衡不太好懂。
第一,我在备课时习惯做大量习题,把难理解易错的题都归纳出来,上课时先讲解一下再让学生下去做练习。
现在感觉这样做有两个弊端,一是课堂任务加重,导致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学生的思考。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自己做过错过后再听的情况下强。
第二,平衡状态的判断难点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指同一种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不会判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提高)巩固练习 原理实验设计与评价
(提高)巩固练习原理实验设计与评价B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 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探究CuSO4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氧化性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合物冷却降温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C Al箔加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蕊试纸上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方案预期目的A 将含有HCl的CO2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B 向X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C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D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除去苯中的苯酚6.“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②、③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7.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增强。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教学反思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教学反思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也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点。
在进行一轮复习时,对于化学平衡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化学平衡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应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应包括过程方法的培养,更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技能体系。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
在化学平衡的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实验、互动讨论、习题训练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演示、教学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估不仅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针对化学平衡的教学,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改进和优化建议:增加实验探究环节: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强化概念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运用形象的图表、动画演示、类比解释等。
同时,我们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疑惑并给予解答。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能力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分析各选项中的各组反应,其中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
2.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与化学方程式本身和温度有关 B .只与反应的温度有关C .与化学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并且会受到起始浓度的影响D .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其他任何条件无关的一个不变的常数3.X 、Y 、Z 三种气体,取X 和Y 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 .33%B .40%C .50%D .65%4.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N 2 (g)+3H 2 (g) 2NH 3 (g)(正反应放热)的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恒容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 .NH 3的生成速率与H 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恒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 .单位时间内断裂a mol N ≡N 键,同时断裂6a mol N —H 键5.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2CO 2==2CO+O 2,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平均式量为M ,则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表示CO 2分解率的计算式为( )。
A .22M M - B .442M M - C .44M M - D .882MM-6.(2015 山东济南期中)一定温度下,反应N 2 (g)+3H 2 (g) 2NH 3 (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 和K ,则相同温度时反应4NH 3 (g) 2N 2 (g)+6H 2 (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
A .2△H 和2KB .-2△H 和K 2C .-2△H 和K -2D .2△H 和-2K 7.(2015江西南昌二中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 、B 两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 1 s 、t 2 s 、t 3 s 、t 4 s 时刻 A .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 (g)+B (g) 2C (g) B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25 C .A 的转化率比B 的转化率低 D .在t 3 s 时反应已经停止 8.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 (s)NH 3 (g)+HI (g);②2HI (g)H 2(g)+I2 (g)达到平衡时,c (H2)=0.5 mol·L-1,c (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 mol2·L-2B.16 mol2·L-2C.20 mol2·L-2D.25 mol2·L-29.298 K时,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①N2 (g)+O2 (g)2NO (g) K=1×10-30;②2H2 (g)+O2 (g)2H2O (g) K=2×1081 (mol·L-1)-1;③2CO2 (g)2CO (g)+O2 (g) K=4×10-92 mol·L-1。
则常温下,NO、H2O、CO2这三个化合物分解放氧的倾向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无法判断10.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存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g)+B (g)2C (g)达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56,则A的转化率为()。
A.67%B.50%C.25% D.5%11.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 HI (g)H2 (g)+I2 (g)已达到平衡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百分组成w (HI)=w (I2) ④反应速率v (H2)=v (I2)=0.5v (HI)时⑤c (HI)∶c (H2)∶c (I2)=2∶1∶1时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②③⑤B.①④⑦C.②⑦⑨D.⑧⑨⑩二、填空题1.在一个容积为500 m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H2和2 mol CO,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发生如下反应:2H2 (g)+CO(g)催化剂CH3OH (g),经5 s后达到平衡状态。
若此时测得CH3OH蒸气的浓度为2 mol/L。
试求:(1)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
(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3)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2.在密闭容器中,将0.020 mol·L-1 CO和0.020 mol·L-1 H2O (g)混合加热到773 K时,达到下列平衡CO (g)+H2O (g)CO2 (g)+H2 (g),K=9,求CO的转化率。
3.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αc为。
4.在100℃时,将0.10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1 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试填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________;表中c2________c3________a________b(填“>”“<”或“=”)。
(2)20 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_______mol/L,在0~20 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 /(L·s)。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________mol/L。
5.合成氨反应N2 (g)+3H2 (g)2NH3 (g)在某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c (N2)=3 mol·L-1,c (H2)=9 mol·L-1,c (NH3)=4 mol·L-1,求该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和N2、H2的起始浓度。
6.(2015 宁夏银川一中测试)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雾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和燃煤有直接的关系,新近出版的《前沿科学》杂志刊发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的论文《汽车尾气污染及其危害》,其中系统地阐述了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
(1)用SO2气体可以消除汽车尾气中NO2,已知NO2(g)+SO2(g)SO3(g)+NO (g),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_______。
(2)目前降低尾气中的NO和CO可行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
NO和CO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反应:2CO (g)+2NO (g)N2 (g)+2CO2 (g)ΔH=-a kJ·mol-1。
在25℃和101 kPa下。
将2.0 mol NO、2.4 mol CO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有害气体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0~15 min,NO的平均速率v (NO)=________mol·L-1·min-1。
(3)消除汽车尾气中NO2也可以用CO,已知2NO (g)+O2 (g)==2NO2 (g) ΔH=-b kJ·mol-1;CO的标准燃烧热ΔH=-c kJ·mol-1。
写出消除汽车尾气中NO2的污染时,NO2与CO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可逆反应是指同一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而选项A、C、D中的两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均不属于可逆反应。
2.A【解析】大量实验证明,化学平衡常数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化学反应的本身和反应体系的温度,与起始浓度等其他外界条件没有任何关系。
3.D【解析】由已知:X + 2Y 2Z起始: 1 1 0 转化: a 2a 2a 平衡: 1-a 1-2a 2a根据题意有:23322a a -=,13a =,Y 的转化率最接近65%。
4.A【解析】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在恒容容器中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恒不变。
5.D【解析】设起始投入CO 2为1 mol ,CO 2转化率为x ,则计算式为: 2CO 2 2CO + O 2起始量 1 0 0变化量 x x2x 平衡量 1―x x 2x44g(1)mol 2M x x x =-++,则882M x M -=。
6.C【解析】由题意可知,2N 2 (g)+6H 2 (g) 4NH 3 (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2△H 和K 2,将反应方程式反向后,反应热为-2△H ,化学平衡常数为K -2。
7.B【解析】A 项,由表中数据可知,t 1 s →t 2 s ,A 、B 分别消耗了3 mol ·L -1、1.5 mol ·L -1,同时生成了1.5 mol ·L -1的C ,故发生的反应为:2A (g)+B (g) C (g),A 项错误;B 项,反应在t 3 s 时达到平衡,2A (g)+B (g) C (g),平衡常数230.2532K ==⨯,B 项正确;C 项,由t 1 s 的数据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开始时,A 、B 的浓度分别为(6+2) mol ·L -1、(5+1) mol ·L -1,即分别为8 mol ·L -1、6 mol ·L -1,平衡时A 、B 的浓度分别为2 mol ·L -1、3 mol ·L -1,则A 的转化率为:82100%75%8-⨯=,B 的转化率为63100%50%6-⨯=,故A 的转化率大于B 的转化率,C 错误;D 项,t 1 s 时该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但反应仍然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