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晏几道
晏殊与晏几道
晏殊与晏几道晏殊,字叔同,抚州临川人,7岁就能创作诗,有“神童”之称。
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皇帝召见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
真宗要赏赐他,让他有着进士的身份。
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
”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诚实,因为这样,(皇帝)经常称赞他。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光禄寺丞;次年,召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三年,任著作佐郎。
七年,随真宗祭祀亳州太清宫,赐绯衣银鱼,诏修宝训,同判太常礼院、太常寺丞。
尔后,历任左正言、直史馆、王府记室参军、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权知制诰,判集贤殿。
天禧四年(1020),为翰林学士、左庶子。
其学识渊博,办事干练,真宗每遇疑难事,常以方寸小纸细书向其咨询。
他也将自己的答奏慎密封呈,多获真宗采纳,被倚为股肱。
乾兴元年(1022),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
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
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
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
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
天圣五年(1027),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
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
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
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
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
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晏殊晏几道的诗歌异同
晏殊晏几道的诗歌异同【原创实用版】目录1.晏殊和晏几道的背景介绍2.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风格异同3.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主题和内容比较4.晏殊和晏几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文一、晏殊和晏几道的背景介绍晏殊(991-1055)和晏几道(1038-1110)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父子关系。
晏殊字叔原,号醉翁,生于江南扬州,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之一。
晏几道,字元献,号静翁,是晏殊的儿子,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两人均以诗词著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二、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风格异同1.风格同: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风格均以婉约清新、含蓄委婉见长,善于运用细腻的描绘手法和生动的意象,表达对生活、爱情、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2.风格异:晏殊的诗歌多以豪放、奔放、激昂为特点,善于抒发自己的抱负和壮志。
而晏几道的诗歌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尤其擅长表现离别、相思之情。
三、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主题和内容比较1.主题同:晏殊和晏几道的诗歌主题多关注生活、爱情、自然等方面,诗中融入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2.主题异:晏殊的诗歌主题多涉及壮志凌云、抒发抱负,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而晏几道的诗歌主题则主要以离别、相思为主,诗中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四、晏殊和晏几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晏殊和晏几道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特别是晏几道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作品,被誉为婉约词的代表,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晏殊和晏几道在诗歌创作方面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晏殊与晏几道词风比较
晏殊与晏几道词风比较(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晏殊与晏几道词风比较晏殊与晏几道词风比较晏几道父子在北宋词坛上影响深远,同时在小令创作上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晏殊与晏几道之间的关系
晏殊与晏几道之间的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
晏几道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
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
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细胞,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进士。
晏几道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
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有“神童”之称。
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次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
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三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少年游晏几道原文及译文_晏几道简介
少年游晏几道原文及译文_晏几道简介《少年游》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名》而晏几道以这首《少年游·离多最是》而出名。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少年游晏几道原文及译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少年游晏几道原文及译文《少年游》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名》,有不少著名诗人以此创作了杰出的作品,晏几道作为北宋有名的大词人,自然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又以这首《少年游·离多最是》最为有名,流传后世千百年,一直传唱不休。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词的上半片先是将离别比喻成为了水一分为二的流去,虽然一个向西,一个向东,但是百转千回之后,总是会重逢的,如果是两个人的情感稍微淡薄一些,那就像是天上的云彩一样,但是最少还能在梦中相逢,上半片讲述了晏几道对于分离的体会,虽然离别了,但是只要不是死别,总是会有再相会的一天,但是情感淡薄一点的话就只好模仿着神女襄王一样“魂梦与君同”了。
这里通过“流水”“行云”“终解”“犹到”两两对比,层次递进。
在上片作者以一种“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的心态来等待着重逢。
虽然晏几道一向不觉得别人会欺骗自己,但是终归不是傻子,在长久的等待之后终于意识到了那人对于自己并没有什么感情,不禁感叹道“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人的情意就连无情的云水都不如,别说是流水的有朝一日再重逢,就连行云的梦中会也做不到,不禁悲叹人情怎能如此淡薄。
之后晏几道“细想从来”,仔细想了一下这漫长的一生,断肠之处也有过不少,但是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这么痛彻心扉的,这样简洁的内心独白更是将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表现的淋漓尽致。
晏几道简介古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少,而父子两人都能在诗词上有着杰出成就的却不是那么多,而晏几道和他的父亲晏殊就是这样有名的父子诗人。
晏几道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诗词风格和他的父亲近似,但是成就又要在父亲之上。
晏几道的出生算是比较好的了,父亲晏殊身居高位,而且才华出众在词坛也有很高的地位,当时晏殊已经是47岁了,算是老来得子,所以非常宠溺他,而且晏几道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聪明才智,他7岁能文,14岁中进士,而且几个哥哥也是先后步入仕途,晏几道可以每天都写写诗词,吃喝玩乐,根本不用担心生活,可以说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子。
古代诗人名人晏几道人物介绍PPT
诗词特点
语言深婉细腻
晏几道词往往用语较重,感情色彩强烈。例如“拼”字的运用 就是晏几道词的突出用语。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拼。 (《丑奴儿》)、就中懊恼难拼处(《风入松》) 、才听便拼 衣袖湿(《浣溪沙》)。这些词句用“拼”,或表达感情的无 法控制,或表达主人公为情不惜一切的决心,或表达情感的绝 难割舍。这个“拼”字,成了《小山词》表达情感极致的一个 非常形象的字眼,也是晏几道苦恋情结形象写照。词人的十分 用情、为卿而狂的心态和情态在这一“拼”中和盘托出、栩栩 如生。
诗词特点
情感曲折跌宕
以梦写情,是词人言情曲折跌宕的重要表现形式。晏几道可以说是一 个以梦写情的高手。一部《小山词》,“梦”字随处可见。据统计, 词集中有57首都写了梦境,占他全部词作约四分之一。梦境,成了词 人的一个强有力的抒写情感的方式。无论是以梦来追忆往事前尘,还 是借以表达人生如梦之感,也无论以梦来抒写思相思怀人之情,或是 将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以梦托之,不外乎都是一种郁结之下的情感 渲泄方式。
相关资料
人物评价
陈匪石的《声执》中评到:“晏殊,欧阳修,张先,凭借对小令的出色掌 握而声名鹊起,但真正起到中坚作用,绝对非晏几道莫属。” 王灼的《碧鸡漫志》称赞道:“晏几道就像金陵王、谢氏子弟一样,天然 地富有灵气,旁人是学习不来的。”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则指出:“北宋晏几道的词作多描写言情之事, 这方面超过了晏殊、欧阳修,但是这不免就会涉及到污浊之事,有失文人 格调。但其中措辞的婉妙,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
相关资料
轶事典故
大观元年(1107年),权倾天下的奸相蔡京在重九、冬至日, 几次派人请晏几道写词。晏几道无奈之下,写了两首《鹧鸪 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晓日迎长岁岁 同,太平箫鼓间歌钟”,竟然没有一句言及蔡京。一个绝佳的 拍高官马屁以求升官的机会就这样流逝了。不识时务的晏几道 终其一生,也仅做到通判这类小官。
晏殊和晏几道是不是一个人他们的事迹
晏殊和晏几道是不是一个人他们的事迹是父子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同叔。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7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
赐同进士出身。
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侍郎。
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
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
谥元献。
《宋史》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
”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
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
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和北宋前期大多数文人的作风一样,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著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
他的词今存130余首,风格上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
他一生显贵,宜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
如他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人一时的无名的悲感,也含蕴着人类永恒的自古以来即无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类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
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观世界的运转,又何尝不如此。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现在”的结论:“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这比起《花间》温、韦的清词丽句来,就看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珠玉词》中没有长调慢词,全是小令。
由此也可知:一方面当时慢词尚未流行,晏殊笃守《花间》的成规;同时可见晏殊这些词大都是在酒席或寿筵上临时即景之作,不是仔细用心推敲出来的。
其次,晏词集中没有朋友之间的和作,没有一首是“次韵”之作。
这可见晏殊填词,纯为抒写自己的性情,不是为应酬而作(替歌女写作不是普通所谓“应酬”)。
因为不是敷衍朋友,故有真性情。
不象南宋时以词作为进身之阶或交友之贽,没有把词当作“敲门砖”,所以有好作品。
婉约派词人及其代表作品
婉约派词人及其代表作品婉约派词人简介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声声慢·寻寻觅觅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武陵春·春晚6)夏日绝句7)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8)点绛唇·蹴罢秋千9)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0)点绛唇·寂寞深闺2、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
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
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
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后贬谪。
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1)鹊桥仙·纤云弄巧2)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3)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4)踏莎行·郴州旅舍5)望海潮·洛阳怀古6)满庭芳·山抹微云7)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8)满庭芳·碧水惊秋9)满庭芳·晓色云开10)八六子·倚危亭3、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晏几道
但我这几句事不关己、无关痛痒的话,可能会损害晏几道那颗脆弱敏感的自尊心,招来他九泉之下的几声冷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俱往矣,历史的车轮悄然驶过,大晏小晏都已经“零落成泥辗作尘”,唯有词,香如故!
2009-1-3 17:02 回复
羽烈帝
1位粉丝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
长爱荷香,柳声殷勤路。留人住,淡烟微雨,好个双栖处。
有人说,这首词记叙的只是一次艳遇而已。多情歌妓与词人“妆席相逢”,便脉脉含情,用《金缕曲》传递香艳的幽怨,最后留住词人,双宿双飞。对于歌妓而言,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歌妓的娇媚依人、慵柔情浓、曼声细雨、殷勤留客确实是她们谋生的手段与方式,她们也惯用“如弦”的语言挑选“诗好似君能有几”等投合奉承客人、留宿客人。
如此经历,形成了晏几道孤傲耿介的个性,好友黄庭坚总结他有“四痴”:“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而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沉沦下僚、失意潦倒的晏几道,既不肯依附权贵,又拙于谋生,只能通过缅怀既往的辉煌岁月,来安置失落的心灵。他就像出家的贾宝玉,始终丢不掉“大红猩猩毡的斗篷”,终身回忆大观园里那几个聪明伶俐的真情姐妹。他的词大多是描写由富变衰以后的抑郁或失恋诀别之后的悲哀,笔调感伤,凄婉动人,代表作如《临江仙》:
晏几道生于侯门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也曾锦衣玉食。但随着家道中落,政治上的挫折,他从富贵的颠峰跌落下来,生活迁徙不定、经济日趋窘困、晚景颇为凄凉,堪为“古之伤心人”,因而他的词也就成了痴情苦语。
宋代诗人晏殊与晏几道的词风比较
宋代诗人晏殊与晏几道的词风比较Introduction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被誉为诗词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词人,其中以晏殊和晏几道两位文人而闻名于世。
晏殊和晏几道是两位兄弟,被誉为北宋最杰出的父子词人。
他们的词作在宋代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虽然他们拥有相同的姓氏和血脉,但他们的词风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晏殊和晏几道的词风进行比较,探讨他们在创作中的异同之处。
晏殊的词风晏殊,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词人之一。
他的词作风格独特、清丽脱俗,在宋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晏殊的词作注重意境的营造,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题,展示了他对自然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他的词作多以柔媚、缠绵的表达方式为特点,常常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各种意境,给人以深情的触动。
1.华丽的辞藻: 晏殊的词作中,经常使用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
他善于运用典故、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词作更加生动、丰富。
例如他在《浣溪沙·漠漠轻云》中写道:“漠漠轻云,蔽月参星隐。
肃肃寒蝉,露沾菊花深。
”通过描绘出轻云蔽月、星星隐没的情景,以及夜晚中寒蝉的声音和菊花被露水沾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美的意境。
2.感慨人生: 晏殊的词作中经常流露出对人生离别、岁月流转等主题的感慨。
他善于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场景来唤起读者的共鸣,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深层意义。
例如他在《青玉案·送别》中写道:“暗度陈仓风满袖,沉吟至今叹几声。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个词描绘了离别时的感伤与思念,通过对禅房中花木深邃的描写,表达了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主题。
3.细腻的描写: 晏殊的词作善于使用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微小感觉和细节的刻画,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情绪上的共鸣。
他常以花草、昆虫、动物等细小的生命来表达情感,并运用象征手法展示内心的痛苦和喜悦。
例如他在《鹧鸪天·朝代千秋》中写道:“朝代千秋,凄凄惨惨。
照看人如夜,不用咽喉阑。
高考素材积累 晏殊、晏几道父子
高考素材积累晏殊、晏几道父子下面是语文迷网的关于晏殊、晏几道两父子的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
自幼聪明,《宋史》记载“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后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是一个公认的老实人。
他十四岁时,参加宋真宗赵恒主持的,“神气不慑,援笔立成”。
等到复试时,晏殊觉察试题是自己温习过的,就要求另出试题。
赵恒很吃惊,再出题,晏殊仍得高分。
赵恒大喜,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秘阁读书。
没多久,赵恒又破格提升为东宫官,说:“近来群臣游玩饮宴,只有你闭门读书,如此自重严谨,正适宜做太子的老师。
”晏殊连忙谢恩,认真地说:“陛下,其实我也很喜欢游玩饮宴,只是家贫而已。
假设我有钱,也会去参与宴游。
” 赵恒大笑不已,从此对他格外信任。
晏殊身为仁宗朝的宰相,喜欢奖掖人才,范仲淹、孔道辅等都出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以致有人在晏府庭前贴上一副:“门前桃李重欧苏,堂上葭莩推富范”。
晏殊还热心教育,“大兴学校,以教诸生”,《宋史》赞他:“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
”但是,晏殊在文坛上的成就远超政治,他是作为“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载入史册的,“ 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他尤擅作词,有“导宋词之先路”、“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并被戏称为中国唯一的“词人宰相”。
晏殊小令语言婉丽,音韵和谐,温润秀洁,清新含蓄,多表现诗酒生活的悠闲情致,以及在这种生活中产生的感触和闲愁。
代表作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来得却很偶然。
《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途经扬州,对江都县尉王琪在大明寺的题诗十分欣赏,特地请他吃饭。
筵席后,两人在花园中闲步。
时值春晚,晏殊望着夕阳下的遍地黄花,有感而发:“王兄,我作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几年来,未能对出下句!”王琪抬头,手指天空的飞燕,大声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豁然开朗,拍手叫绝。
宋代词人晏殊与晏几道的家族传承与创新
宋代词人晏殊与晏几道的家族传承与创新1. 引言1.1 概述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词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杰出的词人,其中晏殊与晏几道是备受瞩目的两位文化名人。
他们不仅以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当时文坛的璀璨明星,更因为他们在家族传承和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被后人所赞誉。
本文着重探讨晏殊与晏几道的家族传承与创新问题。
首先将介绍他们所属家族的背景和起源,进而阐述晏殊在诗词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对家族传统延续的努力。
其次,则探究晏几道如何在继承家族传统之余还能突破传统,在创作上实现了语言风格、题材内容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新生代创新。
最后,通过评价分析家族传承与创新对晏殊与晏几道产生的影响评价,并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及论证过程。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是引言,即本部分,对文章的主题和结构进行简要介绍。
其次是第二部分,讨论晏殊与晏几道所属家族的背景和起源,并具体阐述晏殊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对家族传统的延续。
然后是第三部分,探究创新在晏殊与晏几道诗词中的体现,包括语言风格、题材内容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等方面。
接下来是第四部分,评价家族传承与创新对晏殊和晏几道产生的重要影响,包括文人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提升、文学流派发展与影响力提升以及艺术价值和审美观念变革等方面。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给出了全文总结,并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建议。
1.3 目的通过对宋代词人晏殊与晏几道家族传承与创新问题的研究,本文旨在探讨他们在文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通过分析家族传承与创新对晏殊与晏几道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宋代文学的贡献,并且从中汲取启示和经验,为当今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此外,本文也旨在促进对晏殊与晏几道以及其家族的更深入了解,传承并弘扬他们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
2. 晏殊与晏几道的家族传承2.1 家族背景和起源晏殊和晏几道是中国宋代著名的词人,他们来自一个文学世家。
宋词名家晏殊和晏几道的冷暖人生
精心整理宋词名家晏殊和晏几道的冷暖人生历史上的父子文学家中,北宋的晏殊和晏几道可谓当仁不让,世有“二晏”之称。
与父亲晏殊高居宰相,一生风光不同,晏几道经历了家道中落的悲凉,饱尝世间冷晏殊已晏殊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细胞,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
不但考了,成绩还很不错,一去就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把一帮寒窗苦读却没考中的大哥大叔们刺激得够呛。
虽然文学上,晏几道给老爸晏殊增了不少面子,但他从小也没少让晏殊忧愁。
有一次,晏殊在家中举办宴会,当着满座宾朋,他想让年仅5岁的小儿子露一手,就叫晏几道出来背首诗。
小孩子倒是不怯场,开心地跑上来,拍着小手,张嘴就唱:“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宾客们一听,宰相家小公子竟然爱背柳永的的话说,“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意思是:众人虽然声称喜欢他,但又都小心地观望着,不想有过多的交往,于是晏几道逐渐被冷落。
更糟糕的事发生在熙宁七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进《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罗织罪名,交付御史台治罪。
政敌们从郑侠的家中搜到晏几道的一首《与郑介夫》,上面写着:“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这些人如获至宝,以讽刺“新政”、反对改革为名,将晏几道逮捕下狱。
鸪天》虽然40多岁才得到一个小小的官职,晏几道还是很兴奋。
他年轻时就曾自负“锦衣才子”“少陵诗思”,抒发过“姮娥已有殷勤约,留着蟾宫第一枝”的雄心壮志。
如今终于得到一展抱负的机会,他可不想错过。
此时颍昌官场上,知府韩维是晏殊的弟子,有着这层特殊的关系,再加上对自己才气的自信,晏几道上任伊始,就大胆给韩维献上了自己的词作。
韩维很快给予回复,说你的那些词作我都看了,“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希望你能“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要辜负我作为一个“门下老吏”的期望!全然没有昔日晏家门生的温情,而是一副道学面孔,家长作派。
晏几道读罢,如同大冬天里被人泼了一瓢冷水,全身都冷透了。
情痴晏几道:只为相思老
情痴晏几道:只为相思老展开全文2014-11-07古典诗词古典文学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为北宋宰相晏殊的第七子,一生轻狂磊落,傲视权贵,连大名人苏轼也不放在眼里。
当时苏轼正受太皇太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春风得意,想通过学生黄庭坚引荐,去拜访晏几道,哪知晏几道傲慢地说:“如今在朝廷当大官的,有一半就是从我家出去的,我都没空见他们!”言下之意,自己视老爸的“人脉”如粪土,就这样,苏轼碰了一鼻子灰。
在文学史上,晏几道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晏几道擅长小令,留给后世的《小山词》存词二百多首。
后世作者都认为他的造诣在晏殊之上,如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就认为晏几道工于言情,措辞婉妙,一时独步,艺术成就超过了晏殊与欧阳修。
晏几道写过一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连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笑着说:“这样的词,只有‘鬼’才写得出!”晏几道所处的时代,是慢词的黄金时代,别人都写慢词,惟独他继承花间词的绮艳风格,固守小令阵地。
晏几道丰富了小令的技法,将小令的创作推向一个新台阶,成为北宋后期少有的专写小令取得杰出成就的大词人,所以叶嘉莹认为,晏几道的词在历史发展中是“回潮之中的开新”。
晏殊子女众多,在公元1055年去世时,还有三男四女一共七个子女年幼,当时晏几道十七岁,还未行冠礼,所以也算得上是未成年人,不能自谋生路,靠二哥晏承裕和二嫂张氏抚养。
晏几道长大后,没有参加过正式的科考,因父亲的荫庇,被授予太常寺太祝一职,这是一个小官,直到后来,他的官也没有当大。
晏几道一家子都是当官的:两个姐夫,一个是后来做了宰相的富弼,一个是礼部尚书杨察。
几个哥哥都在朝为官,二哥晏承裕,尚书屯田员外郎;三哥晏宜礼,赞善大夫;四哥晏崇让,著作佐郎……有这样好的条件,加上文采好,又是宰相之后,如果稍微想在仕途上钻营一下,就不会只做一些通判、推官之类的小官了。
但以晏几道的性格,让他拉下面子求人,打死也不会干。
晏殊、晏几道年谱
晏殊、晏几道年谱二晏年谱(据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参列,其中谱中关于晏几道生卒年有修正)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幼孤独学,景德初,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历翰林学士、枢密使、同平章事、西京留守。
体貌清瘦自奉若寒士,而豪俊好客,性刚峻悁急。
歌词特婉丽,尤喜江南冯延巳之作。
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殊第七子,仕太常寺太祝,监颍川许田镇。
纵弛不羁,尚气磊落。
其词盛为当时所推。
太宗淳化二年(辛卯) 991殊当生此年是年曾致尧45岁,寇准31岁,杨亿18岁,夏竦8岁,范仲淹3岁,张先2岁冯延巳卒已31年,孙光宪卒已23年,欧阳炯卒已20年,李煜卒已13年淳化三年 992七月,赵普卒至道二年 996宋庠生至道三年 997三月,太宗崩,赵恒即位,是为真宗真宗咸平元年 998宋祁生咸平五年 1002梅尧臣生咸平六年 1003李虚己许妻以女,因荐于杨大年(李字公受,建安人,致尧同年)景德元年 1004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八月,以毕士安,寇准为相。
闰九月,契丹以二十万军南侵定州,十一月,南下之澶州,真宗亲征,遣曹利用与契丹议和。
十二月,和议成,澶州缔盟。
王超罢三路帅崇信军节度使富弼生(原名皋)景德二年 1005三月,廷试,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石介生景德三年 1006迁太常寺奉礼郎景德四年 1007西昆酬唱集结集欧阳修生大中祥符元年 1008十月,迁光禄寺丞作东封圣哲颂,连理木赞大中祥符二年 1009四月,献大酺赋,召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大中祥符三年 1010十二月,献河清颂,迁著作佐郎四月,仁宗生大中祥符五年 1012五月,曾致尧卒,年六十六。
王超卒蔡襄生大中祥符六年 1013丧父,归临川,真宗夺服起之大中祥符七年 1014正月,从真宗祀亳州太清宫,同判太常寺礼院大中祥符八年 1015范仲淹第进士,年二十七大中祥符九年 1016五月,献景灵宫,会灵观二赋,迁太常寺丞此前丧母,求终服,不许天禧元年 1017十月,献维德动天颂二月,陈彭年卒韩维生天禧二年 1018二月,为升王府记室参军,再迁左正言,擢史馆。
北宋词人晏殊与晏几道并称二晏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北宋二晏晏殊和晏几道1、人物关系: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并称“二晏”,两人是父子关系。
晏殊称“大晏”,晏几道称“小晏”。
两人都是婉约派词人代表。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
二、人物简介:1、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生卒年991-1055。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在真、仁两朝从秘书省正字到知制诰,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
谥元献。
平生爱荐举贤才,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在北宋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诗、文、词兼擅。
由于一生显贵,词作主要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感触和闲愁。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其代表作,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传诵之名句。
在小令的写作技巧上,晏殊有所发展,且使之日臻纯熟。
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130多首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2、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二晏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经略天下也好,醉卧花丛也罢,最终能让他俩青史留名,并获得人 生价值的都是诗词。 这对父子词人,将婉约的“花间词”发展到极致。家道中落后,儿 子干脆就到“花间”谈情说爱,并用那里的“情爱”治愈了一切。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晏几道
二晏他们之间 的关系是父子!
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 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其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 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 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 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 [1] —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 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大小晏名词解释
大小晏名词解释
嘿呀!说起大小晏,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呢!
首先呢,咱们得搞清楚啥叫大小晏呀!哎呀呀,“大晏”指的就是晏殊,“小晏”指的则是晏几道。
晏殊呀,那可是北宋时期了不起的人物呢!他的词风那叫一个清新婉丽,就好像春天里轻轻拂过的微风,让人感觉舒服极了!他的词作常常描绘出那种富贵闲人的生活场景,哇,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羡慕?比如说《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你看这词,哎呀呀,多有意境!他把那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写得淋漓尽致呀!
再来说说晏几道,哎呀,他可是晏殊的儿子呢!小晏的词风跟他爹又有点不一样啦。
他的词情感更加真挚、深沉,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哀怨和思念。
像《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哇塞,这词里的相思之情,是不是都快溢出来啦?
大小晏的词在北宋词坛那可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呀!他们的词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情感世界,也为后世的词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呢!
你说,他们的词是不是特别有魅力?哎呀呀,真希望能一直沉浸在他们营造的美妙词境中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殊晏几道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殊是什么派】
晏殊字同叔,他是著名的词人、诗人和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进贤县文港镇人,官职做到了当时的宰相。
晏殊与他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当然晏殊最大的成就不在政治上而在他的词作上,他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
那么晏殊到底是什么派别的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晏殊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
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
性刚简,自奉清俭。
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
晏殊富闲雅而有情思,他的词句主要有这几个特点:一,感时伤别,春秋各异。
晏殊词就题材内容来说,未脱传统婉约词樊篱,即伤春悲秋、相思别离。
但相同的题材,晏殊表现出了对春景和秋景的不同偏好。
其次,晏殊词具有文士气。
三,晏殊词中的感慨多是中年人式的。
四,内向的独省与外向的同乐。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词人自己为主人公的词作,和词中的主人公身上明显寄托了词人自己情感的作品上。
由此可见,晏殊的词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且委婉含蓄。
多表达伤春悲秋,相思别离的感慨,所以晏殊以他词作的风格论是属于婉约派的。
值得注意的的是在晏殊的词中没有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也没有柳永式的纯粹个人的'儿女情感的情感的抒发,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
晏殊也被奉为北宋婉约词宗师。
【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
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
晏几道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自小就是锦衣玉食的待遇。
直到晏几道的父亲晏殊过世后,晏家的政敌方才出来打压。
晏几道的生活越来越糟糕,知道不出人头地就没有出路后。
晏几道发奋图强,潜心六艺,不仅学术百家,而且文才出众。
虽然晏几道晚年过的很凄凉,但他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无不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晏殊的】
晏殊字同叔,他是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他从小就是一个“神童”14岁就参加了朝廷的科举考试,并且中了进士了。
那么关于晏殊的故事大家是否也熟知呢?
从小就是一个“神童”14岁就参加了朝廷的科举考试,并且中了进士了。
那么关于晏殊的故事大家是否也熟知呢?
其中一个故事也就是他14随时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14岁的晏殊被地方官以“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不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就可以做官的。
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决然的参加了考试。
事情也十分凑巧,科考题目居然是他以前做过的。
这样他就顺利高中了,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但晏殊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复试的时候,把情况如实告诉了皇帝,并且要求皇帝重新出题目。
皇帝与大臣商议后,出了一道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答卷非常优秀,又得到了皇帝的褒奖。
【官场时光】
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
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
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
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一带,而宋将屡屡败退。
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办了四件加强军备的大事:撤消内臣监军,使军队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召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
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庆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
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
庆历四
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
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
63岁知河南,迁兵部尚书,封临淄公。
64岁因病回京就医,并留任侍经筵,为皇帝讲授经史,其礼仪、随从均与宰相待遇相同。
至和二年(1055)病卒京都开封。
仁宗亲往祭奠,追赠为司空兼侍中,谥“元献”,并亲篆其碑曰:“旧学之碑”。
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
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
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为晏殊女婿,但殊举贤不避亲,晏殊为宰相时,富弼为枢密副使,后官拜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