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自杀问题研究
以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自杀事件为
例
小组:第21组
成员:林菊妃
李莉
农村留守儿童自杀问题研究
以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自杀事件为例
一、引言
在本该受人照料的年纪,孩子们却被迫自己照顾自己;本该在校园里接受教育,孩子们却辍学在家;当同龄人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时,孩子们却不得不自己面对生活的风雨……可想而知,在自杀之前,小小年纪的他们,曾经承担过多么沉重的生活重担,曾经经历过多么痛苦的人生煎熬;若非走投无路,他们又怎么会舍弃自己年幼的生命。
我国目前有六千多万留守儿童。
亲情的缺席,魔手的侵袭,各种意外的不期而至,使留守儿童成为最易被伤害与遗忘的群体。
缺乏亲情,容易导致心理不健康,因之选择自杀的并非孤例。
如何让留守儿童变得阳光些,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难题,沉重地摆在了大家面前。
我们以此个案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去关爱那些留守儿童,关爱那些幼小的心灵,关爱祖国的花朵,民族未来的希望。
二、事件及经过
2015年9日23时许,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集体喝农药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
同村的村民张启付是第一个发现4兄妹出事的人。
事发当晚,在孩子家旁边修房子累了的他正靠着摩托车在休息,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他忽然听到张方其家房子方向传来“呼、呼”的声音。
“我当时以为是有野猪,就拿着电筒跑过去看,结果就看到一个孩子倒在地上,正在抽搐。
”张启付说。
发现情况不对后,张启付赶紧打电话
报警,并且拨打了120。
随后,乡卫生院医生和警察赶到现场,破门而入,将孩子送去抢救,但孩子们的生命还是没有抢救回来,兄妹四人被证实全部死亡。
三.背景分析
1.社会背景
留守儿童产生于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在现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则被留在家乡,或由老人、亲友抚养,或任其自生自灭,成为留守儿童。
贵州省毕节市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不便,外出务工人员很多。
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是4兄妹是在出生和长大的地方田坎乡离七星关区有110多公里,是七星关区最远的乡。
茨竹村是贵州省的一类贫困村,全村2400多人,经济来源靠像孩子们的父亲张方其一样外出打工和种地,村里的留守儿童有20多个。
留守儿童在这个地方并不难见。
提到毕节市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大家可能会想起2012年11份,5名留守儿童被发现在垃圾箱生火取暖时闷死的事件。
为此,毕节市政府每年拿出6000万用于留守儿童生活补助,且出台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但并没有避免悲剧的又一次上演。
原因何在?在本文后面将做进一步的描述。
2.家庭关系
张方其(孩子的父亲)与任希芳(孩子的母亲)之间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打架。
2014年3月,张方其夫妻二人因事激烈争吵,后
演变为打架,任希芬被打伤送到乡卫生院输液。
当时孩子们就在旁边。
此后,任希芬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
不仅他们夫妻之间关系不好,经常暴力相向,而且其对孩子的惩罚方式几近变态。
村民们普遍反映,4兄妹前些年遭受过很严重的家庭暴力,导致“性格很孤僻”。
孩子们的姨婆潘玲告诉记者,张方其有一次殴打老大,把左手臂打到骨折,右耳朵撕裂。
2012年8月16日,老大离家出走十几天,被找回家后,母亲脱掉了他所有衣服,罚他裸体在天台的大太阳下晒了2个多小时。
“那天是田坎乡集市第一次开市,所以日子我记得很清楚。
”潘玲说。
3.生活状态
孩子们在离家1.5公里左右的田坝小学读书。
老大的班主任杨小琴说,他在班上成年,“性格很内向,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他都一言不发”。
偶尔不来上课,他会叫妹妹或者同学来请假,有时候妹妹们会跟着今年读6年级的老大一起不来上课。
今年3月,张方其外出打工,但并没有请人帮忙照顾孩子,据知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过世,姥姥姥爷家距离这里远,也没能给予其照顾。
父亲走后4兄妹不仅生活要全部自理,还要养家的两头猪。
张方其外出打工后,四兄妹辍学。
从此之后,性格孤僻的几兄妹就如同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之上。
村民肖文英说。
村民肖文英说,有时路过他们家门口时,听到里面有声音,但一敲门,就什么声音都没了,也不开门。
周围的村民说,白天很难知道他们兄妹在不在家,因为门都是关着的。
只有晚上开灯或开电视机时,才知道有人在家。
据知,其父亲走后,家中有3麻袋玉米和一些腊肉,这是他们生活的主要食物来源,虽有这些食材,但孩子基本上不会做饭,也只能凑合着吃,有时也会到小卖部买吃的东西。
他们所居住的房子是三层楼,价值约20万,但和张启刚一起上学的,也是和启刚关系最好的同学小张说,他去过张启刚的家里,按他的说法就是:“那家没法待,散发一阵阵臭味,东西也很乱。
”
三、原因探析
1.生理层面
平时,四个孩子将玉米磨成玉米面,不用筛子筛干净,就凑合着吃了。
对于几岁,最大也只有十三岁的孩子们,根本就不懂得怎么做饭,吃的都是他们自己简单煮的饭菜,饭的种类比较单一。
一天三顿饭能否吃饱,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另外,食物的安全卫生无从保证,更不要说营养膳食了。
在这样的饮食状况下,他们的健康问题令人堪忧。
另外,他们小小年纪,没有父母的照顾,少不了受热挨冻。
因为没有爱,没有人照顾,他们经受了本不应该经历的心酸和苦楚。
记者采访一位和哥哥说话最多,也是曾到他家的同学在对他家进行形容时说:“没法待,屋子里散发一股股难闻的气味”并且屋里很空,屋里东西乱堆乱放,完全不像是人能居住的地方。
污浊的空气无形中侵害者他们的健康。
2.心理层面
四兄妹从小生活在家暴的环境中。
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在争吵,甚至动粗。
且其兄妹,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家暴,尤其是老大遭受过其
父母的毒打,对其进行变态的惩罚,导致离家出走,甚至实行过自杀,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下面结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进行分析。
勤奋VS自卑(儿童中期,约6~12岁)埃里克森把它称为潜伏期。
这个时期进入学校学习,在心理发展上较为平静。
在父母和教师的帮助下,如果儿童勤奋学习,参加学习上的各种竞争,发展得好便可为今后的勤奋工作打下基础,形成进取又奋发的人格,反之,如果对儿童的教育不当,或者儿童在生活中屡遭失败,亦或者其努力受到成年人过多的指责,其成就受到冷漠的对待,那就不可避免地使儿童自视不如他人,容易形成自卑的人格,据此可见在家暴背景下成长的孩子尤其是老大,身心都遭受严重摧残,对其的影响是致病的。
这样的孩子其心理是内疚的,自卑的,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很显然这造成其性格的孤僻甚至扭曲,实例上文有详述。
另外,居住条件对其心理的健康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冰冷空荡的房间,让他们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有的只是凄凉。
这样的居住坏境会对人的心灵产生负面的影响,容易让人产生悲观,凄凉的心情,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老师和村干部虽然多次家访,但并不知如何与其交流,也不懂如何解决其心理问题,对其起不到有效的帮助。
其心理问题也就越积越多,越积越深。
老大以前有过自杀行为,有一次出去跳河未遂,也曾叫嚷着喝敌敌畏自杀。
但这并未引起其父母和相关人员的重视。
但不可否认孩子的内心已经遭受了严重的创伤。
由此,我们也可理解当其写遗书(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
这事情其实计划了很久,今天是该走的时候了.)时是多么绝望的心情。
他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毫无留恋,生活对他来说是无尽的痛苦,他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而死才是其唯一的解脱。
心理严重扭曲。
3.人际关系层面
张其方外出打工后,四兄妹缀学,此后,兄妹们就好像与世隔绝。
他们几乎不与人沟通,因此也很难从村里其他人那里获得情感的支持。
他们自卑,孤僻的性格也很难使他们能正常的与他人交流,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享受他们本该享有的童年时光。
因为他们的的孤僻,恐惧,无助,使他们被孤立在一个黑暗,冰冷的空间里,没有光亮,没有温暖。
有的是无尽的黑暗。
他们自卑,痛苦,无助,直至绝望。
最后用极端的方式结束其痛苦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还未绽放,就已经凋谢。
令人惋惜。
四、结论
由以上几方面原因可知,首先,四兄妹并没有沦落到没有吃穿的地步,像上述提到的五个留守儿童那样,没有食物来源,只能在路边的垃圾箱里取暖。
他们家里的衣物,粮食也足够维持其生存。
且村民反映,孩子平时有零花钱,“有时会看到他们在小卖部买东西。
”今年4月张方其给孩子们的卡里汇了700元钱,第二天就被四兄妹取走了。
尽管他们的生活无人打理,没人安排,吃的不够营养健康,有时也会挨冻受热,但不至于生活不下去。
显然,食物和保暖衣物的缺乏并不是迫使他们走向死亡的决定因素,导致他们走上这条死亡之路的关键是其心理问题。
家暴的成长坏境,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给这些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孩子在此过程中并未得到相应的救助和心理
辅导,其心灵的阴影长期伴随着他们,心理问题积压。
后来父母双双离家,把他们兄妹遗留在家中,任其自生自灭,爱的缺失,使他们陷入在没有爱的荒漠中,他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更找不到生存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五、谁的责任?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具有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使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
但其父母把未成年孩子丢在家中,也没有请他人帮忙照顾,没有尽到他们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就个人观点来看其父母应承担主要责任。
尽管是受生活所迫,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但再多的苦难和委屈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比较迫切的社会问题,其原因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等诸多因素。
毕节市曾承诺对全市留守儿童逐一排查,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市、县(区)财政每年拿出经费约6000 万元用于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并采取“一对一帮扶”方式;教育部等五部门也发文,要求建立16岁以下留守儿童登记制度,以保障将其纳入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这些措施具体落实得如何,我们且不说。
政府和社会之前更多强调的是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在心理层面的解决办法并不多,可以说几乎没有。
而留守儿童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这方面恰恰是村干部和老师最弱的地方,也是其做的最不到位的地方。
据以上可知,老师和村干部多次家访,却连孩子的面都没见到可知。
如果政府没有真正落实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专门的心理健康普查,
进行社会、学校、家长三方的心理关心。
社会、学校和家长如果有教育和帮助上缺位的话,“自杀”的阴影恐怕将难以远离这群孩子。
六、反思
1.健全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
例如,在父母没有承担起其对孩子的监护的责任时,强制剥夺其监护权等。
2.切实落实相关政策。
坚守“以人文本”的理念,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排除万难,落实到位。
毕节市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但并未落实到位,由此导致悲剧的重演。
3.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懂法,守法,拒绝虐待儿童。
同时,转变观念,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打骂,把自己意念强加于孩子等。
4.社会群体,孩子所在的村落中的村民,应该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尽己所能帮助留守儿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学校应采取相关措施,去了解,关注留守儿童。
并给予其特殊的关爱,照顾。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6.另外,从上文我们可知,留守儿童的问题关键是因为缺乏关爱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不光是改善其生存条件,更要关注其心理问题的解决。
七、呼吁
如果我们曾经也是留守儿童,存在一些心理阴影自觉,并进行自
我调节或主动寻求帮助。
如果我们身边有留守儿童,请理解,并给予他们关爱。
如果我们为人父母,请一定要和孩子或尽量和他们在一起,落实自己的监护责任,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如果我们将来成为一位社会工作者或其他相关工作人员,那就要多关注留守儿童,用我们特殊的人文关怀,价值伦理和专业知识改变留守儿童不良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