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测试题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习题(含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分层练习基础题1.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
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D.“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2.每年的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这一天的设定和下图内容相关,下列有关下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C.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D.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3.为庆祝“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某校举行“新中国科技成就展”,选取了以下图片,其中我国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①B.②C.③D.④4.“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A.毛瑟枪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杂交水稻D.第一批解放牌汽车5.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能力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材料二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表材料三籼型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 500亿千克。
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杂交水稻。
(1)材料二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人物有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三中的“籼型杂交水稻”又被称为什么?它的发明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人物有关?这位人物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3)联系材料,你认为发展农业生产关键的条件是什么?提升题7.阅读历史材料,从中找出关键的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认识历史、借鉴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史料链接: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同步测试
2.在旧报纸上我们往往能找到过去的记忆,从历史长河中发现点点滴滴的往事。那么,通过下侧这张头版标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人民日版你能推断出这份报纸出版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1966年10月B.1964年10月
C.1970年10月D.2003年10月
3.据参考消息报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21年10月17日上午7时30分,由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实验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4.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新中国在艰苦条件下研制原子弹的过程。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有( )
A.钱学森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7.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在农村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C.培育出优质小麦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二、综合题
8.请你阅读下列材料,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有什么重大发明?
(2)图二是谁的著作?
(3)图三是詹天佑的名言,该人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图四的人物是我国现代农业科学家,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5)科技的日新月异改变着世界,科技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请举例说明。
(6)以上图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9.9.阅读下列材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同步测试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第6单元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测试)(教师版)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测试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下图是新中国50年代至70年代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①时期的科技发展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B. ②时期取得的成就是“一五”计划的成果C. ④时期取得的成果是“两弹一星”D. 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两弹一星”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实验成功的时间分别是1964年、1966年和1970年,C项符合题意;①时期的科技发展得益于一五计划;②时期是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开始;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这些东西”指的是()A. 汽车和飞机B. “两弹一星”C. 设立经济特区D. 籼型杂交水稻【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60年代、重要影响、国际地位、兴旺发达的标志可知,这些东西是“两弹一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1966年我国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有了可实用的导弹;1967年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 孙中山B. 毛泽东C. 袁隆平D. 邓小平【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到目前为止,我国进行的载人航天试验次数是()A. 六次B. 五次C. 四次D. 两次【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5年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9分52秒,是中国人值得骄傲和纪念的日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练习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练习一、选择题1.右图是我国六十年代我国西北某试验场升起的“蘑菇云”你认为这是()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B.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C.我国第一枚导弹试验成功D.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2.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A.邓稼先B.焦裕禄C.袁隆平D.汪道涵3.1970年4月,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轨道的是()A.“长征1号” B.“长征2号”C.“长征3号” D.“长征4号”4.下列各项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5.20世纪60年代,大大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研制成功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D.中国重返联合国6.被杨振宁成为“中国的奥本海默”的是()A.华罗庚B.钱学森C.赵忠尧D.邓稼先7.我国对使用核武器作出的承诺是()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C.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D.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威胁,都会考虑使用核武器8.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A.神舟一号B.神舟二号C.神舟四号D.神舟五号9.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A.氢弹B.人造地球卫星C.导弹D.原子弹10.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的事件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C.第一颗导弹飞行正常D.第一次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二、简答题11.列举出本课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12.阐释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三、材料分析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历史测试题:科学技术的成就(带答案)
八年级历史测试题:科学技术的成就(带答案)
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八年级历史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
1.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享有中国奥本海默之称的是( )
A.钱学森B.邓稼先C.王永志D.杨振宁
2.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感人故事,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应是( )
A.1945年B.1946年C.1964年D.1970年
3.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长城1号B.长征1号C.神舟1号D.东方红1号
4.1970年,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传来了优美的《东方红》乐曲,我国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第几个国家?( )
A.一B.三C.五D.七
5.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导弹的时间是在( )
A.1964年6月B.1966年10月C.1964年10月D.1966年6月
6.我国载人飞船已两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的时间、名称是( )
A.1999年、神舟一号B.1970年、东方红一号
C.2003年、神舟五号D.1975年、东方红一号
7.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练习02
3、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 功的是( D ) A.氢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原子弹 4、我国对使用核武器作出的承诺是( C ) 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 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 武器 C.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 器,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威胁,都会 考虑使用核武器
5、2001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 席亲自给袁隆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奖 励他( C ) A.在基础数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B.在航天技术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C.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D.在理论物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6、列举出本课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1973年,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科学技术的成Fra bibliotek(一)巩固练习
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C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 想的飞船是( D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24部编版):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测试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一.选择题1.“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更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A.歼5型歼击机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籼型杂交水稻D.第一批解放牌汽车2.2018年3月31日,高分一号02、03、04卫星,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搭载长征四号丙火箭,于太原卫星放射中心胜利放射。
这一系列火箭运载的国产第一颗人造卫星是()A.东方红一号B.嫦娥一号C.天宫一号D.神舟一号3.请阅读《感动中国人物》的一段颁奖词:“一双明锐的眼睛似托翁般深邃,捕获到一颗独特的水稻,……于是那奇异似魔术师般的双手塑造了籼型杂交水稻,造福于全人类,有力的将人类从饥饿之中解救出来。
”这段颁奖词评价的是()A.焦裕禄B.邓稼先C.钱学森D.袁隆平4.2024年10月,“神十一“胜利放射,再次证明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历史上,我国在航天领域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是()A.1964年10月,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胜利B.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胜利C.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放射胜利D.2024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放射胜利5.目前,海南南繁基地选择出176份优良“海水稻”品种,将在2024年首次全国大范围试种。
这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自挂帅的“海水稻”项目。
45年前,他在世界上首次育成()A.籼型杂交水稻B.占城稻C.中国香稻D.海水稻6.依据全面实施素养教化的要求,为主动开展“研学旅行”,我市某校今年的“研学旅行”活动选择了梓潼,参观了“两弹城”。
请问“两弹城”内的两弹元勋是()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杨利伟7.《MH370航班哪里去了?》为找寻离奇失联的370航班,中国调整了十颗卫星的姿态,国人对中国卫星系统也赐予了更多关注。
八年级历史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自我测评
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自我测评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970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是[ ] A.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B.成功发射中近程地地导弹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二、识图题请识读下列两幅实物图,并在图下填出图名:三、问答题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当今世界拥有核武器的几个大国之一。
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还要造原子弹呢?不造也行呀。
”请你就这样的疑问给予一个答复。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1996年,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第八个领域的是[ ] A.生物技术B.海洋高技术C.航天技术D.自动化技术2.据调查,在我国几千万的上网人数中,青少年占了[ ] A.80%以上B.90%以上C.95%以上D.98%以上二、问答题1986年,国家制定了《863计划纲要》,为什么称之为“863计划”?被列入这一计划的首批七个高技术领域是哪些?三、读图辨认题863计划的四位倡导者是:(1)(2)(3)(4)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自我测评】一、选择题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奠基工程是指[ ] A.小学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中、高等教育二、联想题从以下内容中,你会联想到什么呢?能说说理由吗?六周岁七周岁入学义务教育三、问题说明题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的科技力量。
哪些事实能说明这一问题?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1956年,关于文学艺术创作,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是[ ] 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B.推陈出新,百花齐放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百家争鸣,创作自由2.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举行。
那么,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该是第几届呢[ ] A.第27届奥运会B.第28届奥运会C.第29届奥运会D.第30届奥运会二、辨认题图片A中手捧奖杯和鲜花的是________运动员________。
八年级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测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测试题(带答案)科学技术的成就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享有中国奥本海默之称的是()A.钱学森B.邓稼先.王永志D.杨振宁2.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感人故事,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应是()A.194年B.1946年.1964年D.1970年3.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长城1号B.长征1号.神舟1号D.东方红1号4.1970年,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传了优美的《东方红》乐曲,我国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第几个国家?()A.一B.三.五D.七.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导弹的时间是在()A.1964年6月B.1966年10月.1964年10月D.1966年6月6.我国载人飞船已两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的时间、名称是()A.1999年、神舟一号B.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D.197年、东方红一号7.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发明者是()A.邓稼先B.焦裕禄.贾思勰D.袁隆平8.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哪七个领域作为发展高科技的重点()①生物技术②能技术③航天技术④信息技术⑤激光技术⑥自动技术⑦新材料技术⑧海洋技术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⑥⑦⑧.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⑥⑦⑧9.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0年后又增加了第八个领域是()A.国防技术B.航天技术.海洋技术D.信息技术10.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使这种说法变为现实的是()A.报纸B.电话.电视D.计算机网络11.863计划是我国为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这一计划的倡导者是()①邓稼先②王淦昌③王大衍④杨嘉墀⑤陈芳允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二、材料分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邓稼先,中国现代著名核物理学家。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检测卷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1.1964年的秋天,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核垄断与核讹诈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近程导弹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2.1970年4月24日21时50分,从太空中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
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C.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3.图中飞船的成功发射( )神舟五号飞船A.实现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B.标志着我国开始掌握了飞船发射技术C.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D.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4.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射第一颗装核弹头的地地导弹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5.“细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
”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振宁 D.侯德榜6.上题中的人物被称为( )A.“两弹元勋” B.“铁人” C.“党的好干部” D.“杂交水稻之父”7.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
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8.现在我们所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A.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C.核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爆炸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10.2016年4月6日,我国成功将“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单元测试试题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单项选择题〔〕1.他总结劳动人民的经历,用廉价易得的书皮、破布等作为原料,改良了造纸术,他是A.华佗 B.毕升 C.蔡伦 D.董仲舒〔〕2.中国古代发现磁石指南的特性是在A.东汉 B.唐代 C.战国 D.宋代〔〕3.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中,由古人在炼丹药的过程中发现的是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4.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好的,不是一朝一代建成的古代建筑群是A.故宫 B.万里长城 C.避暑山庄 D.故宫〔〕5.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中,哪一项不是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6.秦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A.蒙古族 B.越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7.中国历代修建的长城中,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是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赵长城〔〕8.长城上有许多烽火台,他的主要作用是A.祭祀祖先 B.旅游欣赏 C.传递信息 D.士兵居住〔〕9.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东到大海 D.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10.以下没有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11.以下关于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长城是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B.长城是HY王朝遏制游牧民族进攻的有效手段C.长城是促进北方边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D.长城在客观上造成了塞外游牧民族与中原的隔膜〔〕12.隋朝一位商人要把一批粮食经水路从运到涿郡,他应经过大运河的那一段?A.渠 B.邗沟 C.通济渠 D.江南河〔〕13.清HY入关的“关〞是指A. B.关 C.山海关 D.函谷关〔〕14.凝聚了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工程是A.长城和故宫 B.长城和明十三陵C.长城和大运河 D.故宫和大运河〔〕15.在今天一些的门口有李时珍的塑像。
李时珍生活在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请答复〔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3〕根据材料分析此河的开通有什么影响?〔4〕此河在后来的历史开展中又有哪些改变?三、读图填充题17.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填充运河两端:A.__________ B.___________运河四段: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初二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试题
初二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试题1.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美国B.苏联C.中国D.法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弹一星”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一子目“两弹一星”的内容中:“1970年,我国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据此可知,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是苏联,故选B。
【考点】“两弹一星”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弹一星”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研制成功的时间、意义。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研制出“两弹一星”,“两弹”指①原子弹②氢弹③中子弹④导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弹一星”史实的识记。
题目考查在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中,“两弹”指哪两项科技,依据教材内容,在“两弹一星”这一子目中,教材讲述了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因此可知,“两弹”是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故选D。
②氢弹,我国第一颗氢弹是在1967年爆炸成功的,它比原子弹研制成功晚。
③中子弹,我国1999年才拥有中子弹。
【考点】“两弹一星”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弹一星”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研制成功的原因、时间、意义。
3.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右图是我国在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 )A.长征一号B.东方红一号C.神舟一号D.神舟五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弹一星”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一子目“两弹一星”的内容中:“1970年,我国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同步练习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在哪一年?()A.1955年B.1964年C.1966年D.1999年2.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C.表明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距世界前列D.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3.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美国B.苏联C.中国D.法国4.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取得成功的先后顺序是()⑴原子弹爆炸成功⑵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⑶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⑷无人飞船上天⑸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A.⑴⑵⑶⑷⑸ B.⑵⑶⑴⑷⑸C.⑵⑴⑶⑸⑷ D.⑵⑷⑶⑸⑴5.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A.袁隆平B.邓稼先C.钱学森D.赵忠尧6.下列那些科技成就不是我国首创的()⑴原子弹⑵中近程地地导弹⑶人造地球卫星⑷载人飞船⑸籼型杂交水稻A.⑴⑵⑶⑷⑸B.⑴⑵⑶⑷C.⑵⑶⑷⑸D.⑶⑷⑸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是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请回答:⑴这句话是谁的名言?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⑵他的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三、列举题列举我国建国后的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四、问答题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A6、B二、材料解析题⑴邓稼先,主持研究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⑵为了国家利益而献身的精神和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列举题1原子弹爆炸成功2地球人造卫星发射成功3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四、问答题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安定的生活。
学]优中≒考≌,网。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中考真题:第15课科学技术成就
中考真题:第15课科学技术成就1.【2014江苏南京】1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
下列人物中,对该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魏源B.焦裕禄C.袁隆平D.邓稼先2.【2014江苏徐州】21.2013年12月15日,月球车“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追溯历史,新中国在同一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C.导弹核武器的成功研制D.“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3.【2014达州】2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4.【2014年临沂市】15.图4中飞船的成功发射()A.实现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B.标志着我国开始掌握了飞船发射技术C.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D.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图4 神舟五号飞船5.【2014东营】14.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重大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海军装备了核潜艇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6.【2014年菏泽】12.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7.【2014湖北省恩施州】21.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863”计划的实施正在助推这个梦想。
下列关于“863”计划的相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986年3月袁隆平等四位老科学家向中央提出了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B.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C.“863”计划的实施,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D.“863”计划体现了“科教兴国”、“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宗旨参考答案1.D2.D3.C4.A5.A6.C7. A。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时训练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第18课科学技术的
成就〔二〕
一、非选择题
1、由HY的十七大的召开引出了小红与爷爷、爸爸的如下谈话〔片段〕。
请根据谈话片段和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小红:我们历史课上学过很多HY的会议,每次会议的重要决策都对国家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爷爷:和你〔小红〕这么大年龄时,我正赶上HY建立。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直到1956年HY才召开了“八大〞。
爸爸: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打倒“四人帮〞,十年内乱完毕。
HY的十一届三中HY后,我国进入到HY现代化建立新时期。
请答复:
〔3〕自主天地A: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评价这位伟人在HY开放和HY现代化建立新时期的丰功伟绩。
〔4〕自主天地B:HY开放近3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法治建立等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
请你结合所学所知,至少列出HY现代化建立新时期的6项成就。
初二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试题
初二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试题1. 1996年我国将哪一项高技术列入863计划的第八领域?()A.克隆技术B.光导技术C.超导技术D.海洋高科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863计划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一子目863计划的内容中:“1996年又将海洋高科技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据此可知,故选D。
ABC选项都是《863计划纲要》中列入的七个领域内容。
【考点】863计划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863计划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它的时间、意义。
2.制定“八六三计划”主要是为了发展()A.高技术B.国防科技C.农业D.教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863计划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一子目863计划的内容中:“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
”据此可知,制定“八六三计划”主要是为了发展高技术,故选A。
【考点】863计划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863计划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它的时间、意义。
3.我国的网民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些人?()A.科技工作者B.教师C.公司职员D.学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二子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的内容中:“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也非常迅速,上网人数从1997年的62万急速上升为2005年初的1.11亿人,并且还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
”据此可知,我国网民中人数最多的是青少年,在四个选项中,只有学生是青少年,故选D。
【考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它的作用。
4.小刚是一个中学生,他的下列上网行为错误的是()A.浏览中央电视台的新闻B.给网友发电子邮件C.在家里超时无节制上网D.上网做别人设计的试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史实的识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享有中国奥本海默之称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王永志 D.杨振宁
2.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感人故事,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应是()
A.1945年 B.1946年 C.1964年 D.1970年
3.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长城1号 B.长征1号 C.神舟1号 D.东方红1号
4.1970年,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传来了优美的《东方红》乐曲,我国成为世界上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第几个国家?()
A.一 B.三 C.五 D.七
5.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导弹的时间是在()
A.1964年6月B.1966年10月C.1964年10月D.1966年6月
6.我国载人飞船已两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的时间、名称是()
A.1999年、神舟一号B.1970年、东方红一号
C.2003年、神舟五号D.1975年、东方红一号
7.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发明者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贾思勰 D.袁隆平
8.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哪七个领域作为发展高科技的重点()
①生物技术②能源技术③航天技术④信息技术⑤激光技术⑥自动技
术⑦新材料技术⑧海洋技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⑧ C.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⑥⑦⑧9.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0
年后又增加了第八个领域是()
A.国防技术 B.航天技术 C.海洋技术 D.信息技术10.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使这种说法变为现实的是()A.报纸 B.电话 C.电视 D.计算机网络
11.863计划是我国为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这一计划的倡导者是()
①邓稼先②王淦昌③王大衍④杨嘉墀⑤陈芳允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二、材料分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稼先,中国现代著名核物理学家。
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
1958年他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
由于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被誉为“两弹元勋”。
材料二:一不为名、二不为利。
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
材料三: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
在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请回答:
(1)由材料一概括出邓稼先的突出事迹。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归纳出哪些邓稼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和精神?(3)材料三中的“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袁隆平,一位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新产品种,每亩增产20%至30%,目前国内已推广种植12亿亩,每年增产300亿公斤。
籼型杂交稻技术,已被推广到美国、日本、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
材料二: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请回答:
(1)由材料一你能概括出袁隆平的最主要贡献是什么吗?
(2)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你有何启示?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三、列举题
14.列举出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四项重大科技成果。
15.列举出863计划所涉及的研究领域。
四、简答题:
16.什么是863计划?我们现在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
17.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18.你上网吗?你是如何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对青少年上网有何要求?这一公约的制订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C 5B 6A 7D 8A 9C 10D 11B
二、12.(1)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中(2)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爱国和奉献精神。
(3)原子弹、导弹和卫星。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
13.(1)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略要从科技人员自身、国家等两方面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启示:要努力学习、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材料一证明了材料二的正确性。
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三、14.原子弹爆炸成功;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5.生物技术、能源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
四、16.863计划是指发展我国前沿高科技的计划,因这项计划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而得名。
原因:面临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必须抓住机遇,根据国情发展高新技术。
中国集中精力,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造就一大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
17.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安宁日子。
18.上网。
一方面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
另一方面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
如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有的超时无节制上网,有的因缺乏自护意识而上当受骗,等等。
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等。
公约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