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张浩南1,宋清伟1*,张钦和1,张楠1,宋宇2作者单位: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大连11601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成都610041*通信作者:宋清伟,E-mail:中图分类号:R445.2;R653文献标识码:A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1.03.022本文引用格式:张浩南,宋清伟,张钦和,等.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21,12(3):92-94.[摘要]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早发现和早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

磁共振血管成像以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而在颈动脉狭窄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就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OF-MRA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A,CE-MRA )、四维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four dimensional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4D-Flow-MRA )、零回波时间动脉自旋标记血管成像(zero echo time arterial spin labeling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zTE-ASL-MRA )、黑血成像技术(black blood,BB )和磁共振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imaging,SNAP )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磁共振成像;血管成像;压缩感知技术Research advances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evaluating carotid arterystenosisZHANG Haonan 1,SONG Qingwei 1*,ZHANG Qinhe 1,ZHANG Nan 1,SONG Yu 21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11,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logy,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Correspondence to:Song QW,E-mail:Received 18Dec 2020,Accepted 21Jan 2021;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1.03.022Cite this article as:Zhang HN,Song QW,Zhang QH,et al.Research advances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evaluating carotid arterystenosis[J].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2021,12(3):92-94.Abstract Carotid stenosis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ischemic stroke.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at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s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such as non-invasive,non-radiation and better resolution of soft tissue.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such as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TOF-MRA),contrast enhanced MRA (CE-MRA),zero echo time arterial spin aabeling MRA (zTE-ASL-MRA),four dimensional flow MRA (4D-Flow-MRA),black blood (BB),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imaging (SNAP),and rapi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Key words carotid stenosis;magetic resonance imaging;angiography;compressed sensing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 )是指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

MRA原理及应用

MRA原理及应用

MRA原理及应用MRA(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是一种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结合高性能磁共振成像仪和对比剂,可以非侵入性地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和功能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MRA的原理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给予人体磁场和频率特定的无线电波刺激,激发人体内的核自旋进入高能态,随后再通过检测核自旋退激放射出来的能量和信号强度,来重建对应的影像。

与传统的CT扫描或X线检查相比,MRA无辐射、对人体无害,成像更加清晰、准确,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MRA的应用广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血管疾病诊断:MRA可以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走向和血流情况,用于检测和评估各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狭窄、动脉瘤、血栓形成等,尤其适用于颈动脉、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的检查。

2.肝脏疾病评估:MRA可以对肝脏进行三维重建,显示肝血管的走向和血流动态,帮助评估肝脏肿瘤、肝门静脉狭窄等疾病。

3.心脏病诊断:MRA可以对心脏进行全面的三维成像,包括心腔、心肌和心包等结构,用于检测和评估心脏瓣膜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等疾病,并可以观察心肌的收缩功能。

4.关节病变诊断:MRA可以检查关节软骨、滑膜、韧带、肌腱等结构的病变,对关节退变性疾病、关节损伤等进行评估,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肩袖损伤等。

5.神经学诊断:MRA可以检查颅脑血管,包括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等,用于评估脑血管病变、脑梗死和脑动脉瘤等神经学疾病。

6.孕产妇检查:MRA可以对孕妇进行安全检查,不使用X射线辐射,可以显示胎盘和母体血管结构,用于评估胎盘早剥、胎盘植入等情况。

除了上述应用之外,MRA还在医学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可用于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以及药物治疗的评价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RA还将进一步与其他成像技术如PET、SPECT等融合,以实现对疾病的更准确、全面的评估。

不过,MRA也有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由于MRA需要采集多个序列来重建图像,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另外,由于MRA对运动的敏感性较高,患者需要保持呼吸、心跳等的稳定,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颈动脉狭窄分度及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分度及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分度及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是指颈部动脉内膜下斑块形成或狭窄导致动脉腔狭窄。

根据狭窄程度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四个分度:
1. 第一分度:颈动脉腔直径狭窄小于30%。

2. 第二分度:颈动脉腔直径狭窄30%~50%。

3. 第三分度:颈动脉腔直径狭窄50%~70%。

4. 第四分度:颈动脉腔直径狭窄大于70%。

诊断颈动脉狭窄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能够直接观察到颈动脉内膜下斑块和狭窄的程度。

2. CT或MRI:CT或MRI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其对脑部供血状态的影响。

3. 血流动力学检查:可通过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等检查方法,对颈动脉狭窄前后的血流速度、阻力等参数进行测量,以评估其对脑部供血的影响。

总之,对于可能存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综合检查以明确病情,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颈动脉CT_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颈动脉CT_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世界复合医学2024年1月第10卷第1期颈动脉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张晔锋[摘要]目的对比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在头颈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A和MRA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共检出中度狭窄及以下患者41例,中度狭窄以上患者19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价值。

结果 MRA与CTA的准确度分别为95.00%、88.33%,灵敏度分别为95.12%、90.24%,特异度分别为94.74%、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种诊断方法对动脉狭窄、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的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CTA与MRA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效果均较为显著,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较高,但MRA略高于CTA。

[关键词]颈动脉CT血管成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头颈部疾病;成像特点[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94X(2024)01-0075-03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4.10.01.20Diagnostic Value of 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and MR Angiog⁃raphy (MRA) in Head and Neck Artery StenosisZHANG YefengDepartment of Imaging, Jiangyin Nanzha Hospital,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21440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in head and neck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sixty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ead and neck artery stenosis admitted to Jiangyin Nanzha from October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CTA and MRA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was the gold standard. A total of forty-on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teno⁃sis or below and ninetee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tenosis or above were detected.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MRA and CTA were 95.00% and 88.33%, the sensitivity was 95.12% and 90.24%,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4.74% and 84.21%,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conformity rate of artery stenosis, aneurysm an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 between the to diagnotic methods (all P>0.05). Conclusion Both CTA and MRA have significant diagnostic effects on head and neck diseases,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is higher, but MRA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CTA.[Key words]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R angiography; Head and neck dis⁃eases; Imaging characteristics头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是一种融合了CT增强和CT后处理的新技术,利用 CT体积重建(CT Volume Reconstruction, CT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和CT模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细节信息,是头颈部血管形态变化和血管病变、显示病灶和周边血管之间联系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和方法[1]。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全文)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锻炼、饮食不健康等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

02年龄、性别、家族史、心房颤动等也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相关。

6诊断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磁共振等,其中颈动脉彩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应该针对高危人群,如年龄≥5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已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等。

7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式,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病变程度等因素个体化制定。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药物降压、改善生活方式等。

介入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ndarterectomy)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stenting)两种,适应证应根据病变的程度、病变部位、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应更为严格。

8预后颈动脉狭窄的预后与病变的程度、病史、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易导致严重的脑缺血和卒中,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预后取决于病变的进展速度和介入治疗的效果。

因此,及早发现、早期干预是预防颈动脉狭窄并发症的关键。

高血压是脑卒中风险最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与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患脑卒中的危险要高4倍。

收缩压比舒张压更与脑卒中相关。

高血压的治疗可以明显而快速地降低危险性。

吸烟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可增加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

颈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吸烟量呈正相关。

大量吸烟者患脑卒中的危险度是少量吸烟者的2倍。

停止吸烟2年后,危险度明显减少,5年后回到不吸烟时的水平。

糖尿病不仅可以增加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危险,而且增加继发于脑卒中的死亡率。

胰岛素抵抗患者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危险增加,但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治疗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高脂血症虽然可以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病的风险,但与卒中的关系尚不确定。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内膜下层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对于及早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视物模糊、听力下降、言语不清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者脑卒中。

另外,颈动脉狭窄还可表现为颈部血管杂音,这是临床上诊断的重要体征之一。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多普勒(Doppler ultrasound),超声多普勒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形态,同时还可以检测颈动脉内膜下层斑块的形成情况。

2. 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血管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3.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血管造影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影像,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评估也非常有帮助。

三、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凝血功能,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脑血管疾病风险。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脂、凝血功能、血糖等。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有时还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心电图(ECG)、脑电图(EEG)、颈动脉压力测定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状况。

综上所述,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临床医生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时,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李婷;林雁潮;王瑶;吴建;陈明磊【摘要】目的对比颈部血管超声(CVUS)、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VUS、CTA与MRI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各组检查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以DSA为检查金标准,CVUS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准确率分别为52.94%(9/17)、72.00%(18/25)、74.07%(20/27)、0%(0/2);CTA分别为70.59%(12/17)、80.00%(20/25)、81.48%(22/27)、50.00%(1/2);MRI分别为88.24%(15/17)、92.00%(23/25)、92.59%(25/27)、50.00%(1/2),Kappa值分别为0.503、0.670、0.853.结论 CVUS、CTA与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MRI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VUS与CTA检查,具有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检查首选诊断方式.【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5)012【总页数】5页(P2005-2009)【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作者】李婷;林雁潮;王瑶;吴建;陈明磊【作者单位】三亚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三亚572000;三亚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三亚572000;三亚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海南三亚572000;三亚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海南三亚572000;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神经内科海南三亚572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影响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而此类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关于颈动脉狭窄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诊治策略。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壁积聚的脂肪、钙质和其他物质导致的血管狭窄,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本文将从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系统的颈动脉狭窄诊治参考。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rotid Stenosis" aim to provide medical professionals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caus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fat, calcium, and other substances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rotid artery, which can lead to a series of serious health problems, including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This article will comprehensively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tic methods,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prevention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iming to provide clinical physicians with a scientific, practical, and systematic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本文将重点关注颈动脉狭窄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包括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策略,以及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

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

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

为了规范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国际上制定了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内容和应用。

一、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的制定背景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变,其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的管腔狭窄。

狭窄的程度不同,对脑血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

早期的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主要是根据狭窄的程度进行分类,但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难以评估狭窄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上制定了新的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

二、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的内容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主要是根据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将颈动脉狭窄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 无狭窄:颈动脉管腔内未见狭窄或狭窄程度小于10%。

2. 轻度狭窄: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为10%-49%。

3. 中度狭窄: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为50%-69%。

4. 重度狭窄: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0%。

三、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的应用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可以用于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

一般来说,无狭窄和轻度狭窄的患者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狭窄的进展情况。

对于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患者,需要进行更加积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脂和血压等因素来减轻狭窄的程度,同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技术,通过扩张狭窄的部位来恢复脑血流。

选择何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包括狭窄的部位、程度、病史、年龄、并发症等因素。

四、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的优点和不足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同时,该标准还可以促进不同医院、不同医生之间的交流和比较,提高诊断和治疗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然而,颈动脉狭窄分级标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比较

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比较

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比较李红艳;付雪莲;李延新【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MRI)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行MRI检查的40例患者纳入A组,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46例患者纳入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该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 MR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1级为93.33%、86.67%、90.67%,2级为75.00%、94.92%、90.67%,3级为90.91%、98.44%、97.33%,4级为100%、100%、100%。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1级为92.16%、90.63%、91.57%,2级为82.35%、92.43%、90.36%,3级为83.33%、98.59%、96.39%,4级为100%、100%、100%。

结论 MRI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均较高,且差异性不大,两种检查方法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8(16)12【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MRI;颈部血管彩超;DSA;颈动脉狭窄;诊断价值【作者】李红艳;付雪莲;李延新【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影像科;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超声科;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445颈动脉狭窄多见于中老年人,最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常伴随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颈动脉狭窄引发的脑缺血症状,临床上对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为改善预后,需要对该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确诊断[1]。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btat Obet e T v uth cuayadteapi tnv u f A cm ie i a t r r ha A s c】 r jci oea a teacr n pl a o a eo MR o b dwt cr i at yur- v l c h ci l n h od e

短 篇 论著 ・
磁 共振 血 管成像 联 合 颈动 脉超 声检 查在 脑 血 管狭 窄诊 断 中的
应 用 价 值
邹佳 华 ,杨 志勇 ,李燕舞 ,许 康 ,陈小奇
【 摘要】 目的 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 ( R )联 合颈动脉 超声检查诊断脑血 管狭 窄的准确性。方 法 MA 选取 8 6
s n g a h i ai nswih c r b a a c a t n ss M eho Co o o r p n p te t t e e r lv s ulrse o i. t ds mpai g t e c r b a a c lr se o i ma i e u t r m rn h e e r lv s u a tn ss i gng r s lsfo
与 D A检查结果存在一致性 ,K p a S a p 值为 0 6 ( 0 O ) .4 P< . 1 。结论
D A检查具有创伤性,风险较 大且 费用高,不适宜 S
作 为 脑血 管狭 窄 的 首选检 查 方 法。 M A联 合 颈 动脉 超 声作 为一 种 无创 检 查 ,其 对脑 血 管狭 窄诊 断 的准 确 度 高 ,可作 为 R
例疑似脑血管狭 窄而行 MR A、颈动脉超 声及数 字减影血 管造影 ( S D A)检 查者。以 D A检 查结果 为金标 准,判 断 S M A联 合颈动脉超声诊 断脑血管狭窄的准确性。结果 以 D A检 查结果为金 标准,MR R S A联合颈动脉超 声诊 断脑血管

高场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价值

高场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价值

高场磁共振三维血管成像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3D CE-MRA) 在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244 例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3D CE-MRA 检查。

将获得的3D CEMRA原始数据进行减影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

结果:244 例中正常61 例,异常183 例,分别为脑动脉瘤9例,脑动静脉畸形(A VM)4 例,动脉变异29 例,动脉狭窄、闭塞69 例,血管纤细57例。

结论:3D CE-MRA 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头颈部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头颈部血管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三维成像;颅内动脉;颈动脉;多普勒超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血管病变已成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传统的DSA是有创检查,禁忌症较多,限制很多病人的检查,最近这几年来,随着磁共振机器的逐渐普及,磁共振硬件及软件不断更新,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3D CE-MRA)技术应用于临床,既实用、有效又无电离辐射,越来越受到临床血管内外医生的青睐,同时也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文收集了本院2004年4月至2008年11月,经3D CEMR A 方法检查头颈部动脉病变244例,其中正常61例,异常183例,分别为脑动脉瘤9例,动静脉畸形(A VM)4 例,动脉变异29例,动脉狭窄、闭塞69例,血管纤细57例。

1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

男性103例,女性141 例,年龄17~81岁,平均55岁。

1.2影像学方法采用Siemens avanto 1.5 T MR 扫描仪和MR专用防磁高压注射器。

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 Gd - DTPA) ,剂量为0.2m mol / kg ,经肘静脉注射,应用carebolus技术行用对比剂平均230m l ,并用生理盐水10m l 冲洗,患者仰卧位定位扫描完成后,常规平扫后行快速、冠状面二维相位对比( 2DPC) 定位扫描,获得靶血管的大致影像。

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
学, 2 0 1 3 , 2 5 ( 6 ) : 6 7 3 — 6 7 4 ; 7 1 .
魏新 华 , 杨蕊梦 , 郭媛, 等. 脑 梗 死 早 期 局 部 自发 性 血 流
再灌 注 全 脑 C T 灌注 成 像表 现 [ J ] . 医学 影像 学 杂 志 ,
2 O 1 2 , 2 2 ( 1 2 ): 1 9 7 4 — 1 9 7 7 .
义( P< O . 0 5 ) , 而斑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 论
MRI 不 但能评 价颈动 脉粥样 硬化狭窄 程度 , 且 可 根 据 信 号 特
点 分 析 斑块 组 成 成 分 , 通 过 纤 维 帽和 脂 核 / 斑块面积诊断易损斑块 , 有助 于脑血管疾 病的早期诊 断 , 为 临 床 治 疗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病 提 供更 加 全 面 的 信 息 。
研 究发 现 , 中度狭 窄 或闭塞 的管腔 引起 的血 流灌 注不 足 , 易 引起 缺 血性 脑 卒 中事 件 , 但 粥 样 硬 化斑 块
性 颈 动 脉 粥 样 硬 化性 狭 窄 患 者 进 行 检 查 , 采 用 扩 散 加权 成像 ( D WI ) 、 三维时间飞跃法 ( 3 D — T OF ) 成像 、 双翻转 T 加权 成 像 、 T 加
权成像 、 T wI 增强成像及质子 密度加权成像 ( P DWI ) , 分 析狭窄程度 、 狭窄率及斑块 的成分 , 并与 D s A检查结果进行对 比 , 检 验
贾 建平 . 神经 病 学 [ M] . 6版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0 8: 17 3 — 1 75 .
[ 1 O ] 吴寅波. 1 2 8层 螺 旋 C T血 管 成 像 及 全 脑 灌 注成 像 在 颅 内动 脉 瘤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 D] . 武 汉: 华 中 科 技 大

《2024年磁共振黑血技术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范文

《2024年磁共振黑血技术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范文

《磁共振黑血技术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篇一一、引言磁共振黑血技术是一种基于现代医学成像原理的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形成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磁共振黑血技术在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二、磁共振黑血技术原理磁共振黑血技术利用磁场和射频技术,对血管内血流进行成像。

在特定条件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磁场产生特殊影响,使得血管在磁共振图像中呈现出黑色,因此得名“黑血技术”。

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内斑块、狭窄等病变情况。

三、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1.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磁共振黑血技术能够准确显示颈动脉的形态和结构,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观察血管的狭窄程度、狭窄部位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医生可以判断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斑块性质的诊断:磁共振黑血技术还能对斑块的性质进行判断。

斑块主要分为软斑和硬斑两种类型,其中软斑的易碎性和脱落性较高,对患者的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通过观察斑块的信号强度、形态及与血管壁的关系,医生可以判断斑块的性质,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磁共振黑血技术的优势1. 无创性:磁共振黑血技术无需进行有创性操作,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

2. 高分辨率: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结构和斑块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3. 多方位成像:磁共振黑血技术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血管进行成像,有助于全面了解病变情况。

4. 可重复性:该技术无辐射损伤,可多次重复进行,便于观察病情变化。

五、结论磁共振黑血技术在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该技术能够准确显示血管结构和斑块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同时,该技术具有无创性、高分辨率、多方位成像和可重复性等优势,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在临床上,医生应充分利用磁共振黑血技术,提高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水平,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2024年磁共振黑血技术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范文

《2024年磁共振黑血技术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范文

《磁共振黑血技术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颈动脉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磁共振黑血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无辐射、高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疾病的诊断。

本文将就磁共振黑血技术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进行详细探讨。

二、磁共振黑血技术原理及特点磁共振黑血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血液流动进行抑制的成像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改变磁场梯度,使血液中的氢质子在磁场中产生共振效应,从而抑制血液流动的信号,使血管壁及血管内斑块等结构更为清晰可见。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无创、无辐射:磁共振黑血技术无需使用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创、无辐射。

2. 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及斑块等细微结构。

3. 动态观察:可对血管内血流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评估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

三、磁共振黑血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管腔因粥样硬化、纤维肌肉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的狭窄。

磁共振黑血技术可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此外,通过动态观察血流情况,还可以评估狭窄程度对血流的影响,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四、磁共振黑血技术在颈动脉斑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性质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黑血技术可根据斑块的信号强度、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判断斑块的性质。

例如,高信号强度的斑块可能为软斑块,低信号强度的斑块可能为硬斑块。

此外,通过观察斑块内是否有出血、钙化等表现,还可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

五、磁共振黑血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优势:1. 无创、无辐射:磁共振黑血技术无需使用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创、无辐射。

2. 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及斑块等细微结构。

MRI与CT在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MRI与CT在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MRI与CT在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比较彭彬【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9(028)024【总页数】2页(P4535-4536)【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作者】彭彬【作者单位】商丘市中心医院河南商丘 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颈动脉狭窄主要与颈总动脉分叉处血管内皮功能减弱有关,导致脂质淤积、内膜增厚,形成纤维增生或血栓,进而造成管腔狭窄,若管腔内斑块组织发生坏死,即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其可有效判定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及位置等,但因该方式属于有创操作,多数患者无法接受[2]。

CT和MRI均可清晰显示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特征,且可确定缺血灶[3]。

本研究主要对MRI与CT在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69例,女27例,年龄45~79岁,平均(62.13±7.08)岁。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检查方法1.2.1 MRI检查选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ntera Achiva 3.0 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T1WI、T2WI等扫描,参数设置:TE为10 ms,TR为800 ms,层厚为2 mm,矩阵256×256,FOV为12 cm。

常规序列扫描后,利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对比剂(钆钡葡胺磁显葡胺)行增强扫描,剂量为0.2 mL/kg,速度为0.7 mL/s,TR为4 800 ms,TE为50 ms,层厚为2 mm,扫描翻转角20°,获取清晰图像。

1.2.2 CT检查选用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扫描仪,先行平扫,从患者主动脉弓开始扫描至颅底,参数设置:管电流为400~500 mA,管电压为120~140 kV,螺距为0.516∶1,层厚为0.625 mm,重建间隔为0.625,平扫后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注射剂量50 mL,注射速率5 mL/s,并注射30 mL生理盐水,行增强扫描。

功能磁共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脑功能改变的评估作用

功能磁共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脑功能改变的评估作用

功能磁共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脑功能改变的评估作用王洁;陈峰;董海波;王高燕【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8(056)006【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脑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前后行PWI、DTI检查,评估术前术后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A)的变化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前双侧脑灌注存在差异,患侧MTT延长,CBF、CBV降低,术后患侧MTT缩短(t=4.396,P=0.000),CBF升高(t=-2.81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V变化不明显.术前患侧额叶FA值较对侧降低(t=-2.539,P=0.013),术后患侧额叶FA值较术前升高(t=-2.322,P=0.032),而顶叶、枕叶、颞叶、内囊前肢、内囊后肢FA值变化不明显.结论联合应用PWI、DTI技术可提示脑组织血流灌注及脑白质受损情况,从而评估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前术后脑功能的变化.【总页数】5页(P107-111)【作者】王洁;陈峰;董海波;王高燕【作者单位】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射科,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射科,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射科,浙江宁波315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 [J], 龚李艳;闫如意;费军;董中兴;沈慧君;郑冬;刘军华;夏志强2.糖尿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后认知功能改变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关系 [J], 安天志;王黎洲;李兴;宋杰;蒋天鹏;吴晓萍;周石3.支架植入手术对颈动脉狭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J], 胡文霞;翟宏江;方波;杨运周4.颈动脉狭窄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支架植入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J], 陈克强;刁士元;左克扬;孙巧松5.CT灌注成像评估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的价值 [J], 牛洪涛;张文丽;翟仁友;王剑锋;魏宝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诊断价值阿力木.吾甫尔;买买提吐尔.克力木;张小宁【期刊名称】《健康必读(下旬刊)》【年(卷),期】2016(24)1【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MRI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

以NASCET标准确定狭窄率和狭窄程度。

以DSA为"金标准",检验MRI对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与DS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计算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中斑块内出血、破裂纤维帽的比率。

结果以DS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MRI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如下:轻度狭窄为93.1%、97.5%、90.6%,中度狭窄为84.2%、94.9%、79.1%,重度狭窄为100%、97.5%、97.5%,完全闭塞为100%、100%、100%。

MRI和DSA的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863。

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斑块内出血的比率分别为29.1%、45.0%、52.6%,破裂纤维帽的比率分别为23.6%、40.0%、57.9%。

结论 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不但能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而且根据信号特点能分析斑块组成成分,有助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总页数】5页(P72-76)【作者】阿力木.吾甫尔;买买提吐尔.克力木;张小宁【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比较核磁共振成像(MRI)、CT下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特征2.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诊断价值3.磁共振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4.磁共振成像对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5.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的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动脉狭窄性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前的价值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动脉狭窄性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前的价值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动脉狭窄性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前的价值林江;乐凡;王建华;颜志平【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34)5【摘要】目的评价并行采集高分辨力3D CE MRA用于诊断各种动脉狭窄性病变和指导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35例拟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放置)的病人在术前接受并行采集高分辨力3DCE MRA检查.35例中包括肾动脉狭窄10例、移植后肾动脉狭窄1例,颈动脉狭窄12例、髂动脉狭窄11例和股胭动脉狭窄1例.35例共39段动脉接受了治疗.评价各种动脉病变的显示质量,分析和比较3D CEMRA和DSA显示的狭窄程度和长度以及病变段的特征(偏心性狭窄、有无溃疡、有无狭窄后扩张等),判断3DCE MRA用于指导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价值.结果 3D CE MRA能很好显示各种动脉闭塞性病变.3D CEMRA和DSA 显示狭窄程度和长度的相关性很好.两者显示狭窄特点的符合率高.3D CE MRA高估3例髂动脉严重狭窄.除这3例外,3D CE MRA均能很好指导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另外与DSA相比,3D CE MRA能更好地显示髂动脉的闭塞和远端再通血管,结论3D CE MRA能较为准确地显示动脉狭窄的解剖表现从而指导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总页数】5页(P701-705)【作者】林江;乐凡;王建华;颜志平【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青浦分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流行病学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青浦分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青浦分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7.4;R816.2【相关文献】1.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在头颈部动脉性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蔡俊;唐旦华;顾文豪;陈勃;王彩红;王健2.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中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CT血管成像的对照分析 [J], 刘剑;杨亚芳;刘斐;韩晖云;顾生荣3.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J], 朱希松;吴渭贤;张露钢;毛明香;刘敏;俎德玲4.对比分析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在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分析 [J], 刘荣成5.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狭窄价值探讨 [J], 党秀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 ,hn ) ne C ia A src : jc v T vlaetev leo gei rsn n ei aig MR )i edan s ao da. b tatOb et e oeaut h a man t eo a c m gn ( I nt i oi o crt r i u f c h g sf i
对 3 患 者行 磁 共 振 检查 ( R 和 0例 M A
M I, R )其中 2 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S ) 以颈总动脉法( C法 ) 3 DA , C 计算狭窄率。结果 以 D A检查结果为 S
金标 准 , 共振诊 断 颈 动 脉 狭 窄 及 闭塞 的敏 感 性 、 异 性 、 阴性 率 及 假 阳性 率 分 别 为 9 .6 、0 5 % 、 磁 特 假 7 0 % 7 .9 29 % 、94 % 。结论 .4 2 .1
维普资讯

1 44 ・
Me i a n o ma in S c in o e a ie S r ey. e . 0 . 1 21 No 2 d c lI f r t e t fOp r t u g r F b 2 08 Vo . . . o o v
DS MRIa d MRA d mo sr td a s n i vt f9 . 6 , p c f i 0 5 % ,a s e  ̄i e r t f2 9 % a d A. n e n ta e e st i o 7 0 % s e i c t o 7 . 9 i y i yf f le n g v a e o . 4 n fle p st e r t f2 . % . n l s o s M RIa d M R c n b c e n n t o n t e d a n sso a oi 卜 a s o i v ae o 9 41 i Co c u i n n A a e a s r e i g me h d i h ig o i fc t a r d
tr s n s . eh d T iypt nsw r xmie y MR n an t eo ac n iga h ( R . 3 o e t oi M to s hr a et eeea n d b Ia d m g ei rsn nea gorp y M A) 2 f y e s t i c teep t nsu dr e t ii l u t ci niga h ( S . ep retg tns a aclt yuig hs a et n ew n g a sbr t n agorp y D A) T ecnaeo s oi w sc uae b s i d t a o h f e s l d n
tr t n ss e y se o i.
K e r s ma n t e o a c ma i g; ii ls b r c i n a g o r p y; a o i rey se o i y wo d : g e i r s n n e i g n d g t u t to n i g a h c r t a r tn ss c a a d t
( eat n f a i oy teFr fl tdHoptl n in dc nvri , iu 5 10, nn Po- D pr met do g ,h i tA iae si XixagMe ia U i s t Weh i 3 0 Hea rv oR l s i ao f l e y 4
颈 动脉狭 窄是 引起 缺 血 性 脑卒 中 的主 要 原 因 , 文 献报 道 2 % ~3 % 的缺 血 性 脑 卒 中是 颈 动 脉颅 外 段 0 0 狭 窄性病 变进 行性 发展 的结 果 。 动 脉粥 样 硬 化斑 1 块 的形 成是 引起 颈动 脉狭 窄及缺 血性 脑卒 中发 生 的重 要危 险 因素 。 临床上 已把 对颈动 脉狭 窄程 度 的评估 作 为预测 患者发 生 缺 血性 脑 卒 中危 险 的 重要 标 准 之 一 。

蝠 床 {乏 ・ I像 }
磁 共 振 成像 在 颈 动 脉狭 窄 中 的诊 断价 值
韩 东明 , 李玉侠 , 王红坡 , 巍 , 岳 杨瑞 民 , 继鹏 任
( 乡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放射科 , 南 卫辉 4 3 0 ) 新 河 5 10
摘要 : 目的
探 讨磁共 振成像 在颈 动 脉狭 窄 诊断 中的价 值 。 方 法
Di g o tc v l e o RI i a o d a t r tno i a n s a u fM i n c r t r e y s e ss i HAN Do g—mi g, IYu—x a, ANG Ho g—p , t a n n L i W n o e l
中图分 类号 : 6 3 R 5
M A结 合 MR 可 作为诊 断颈 动脉 狭窄 的筛选 检查 。 R I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15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4 0 10 9 9(0 8 0 14— 2
关 键词 : 共振成 像 ; 字减 影 血管造 影 ; 磁 数 颈动脉 狭 窄
cmm ncrt to C . sl Wecmp rdtef dnso Iad MR i h tn ad me o f o o aoi me d( C) Reut d h s o ae h n ig MR n A w t tes d t do i f h a r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