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及考试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对联1.对联,也称“楹(yíng)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
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
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2.对联的形式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春到崤山风送缦” 下联:第二句,叫对句,也叫压联。
如“花开函谷雨飘香”横额:也门横批。
如“福星高照”。
(多分句组成的对联种,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3.对联的写法与贴法。
对联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对联竖写或悬挂、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上下联各有一句,则上联通常标逗号,下联通常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下联联脚通常标句号。
4.对联的几个要素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各个词语一一对应。
③结构相应,句式一致。
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均为主谓结构。
④容相关,上下衔接。
(完整版)对联知识大全
对联知识大全一、什么叫对联: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二、对联的形式对联有联语和对句之分。
○对句没有特别的形式要求,主要是口头进行,诉之于听觉,倘记录于书面,则按联语形式但决不带横额。
○联语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
联语可以用任何书体来书写。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如门第春常在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人家庆有余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如福星高照其贴法有三: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乙式(常用):上联在基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
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右。
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如婚联:巧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如: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三、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浮舟沧海两个黄鹂鸣翠柳春蚕到死丝方尽寿比南山立马昆仑一行白鹭上青天蜡炬成灰泪始干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中考语文复习之对联知识点总结
对联一、对联相关知识对联,又称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写对联有四个规律:第一是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第二是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第三是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动物对动物等。
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再用。
第四是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意思可以相近,也可以相反,但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欣赏:1、云南滇池大观楼长联可谓古今第一长联: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娫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云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山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2、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3、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4、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对联知识及练习
对联一、知识积累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
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一)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对联主要格律:1.藏字格联中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略掉,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如】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2.拆字格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如】上联: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3.叠字格【如】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4.复字格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多次。
寇准与友同出游,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便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5.回文格【如】上联:雾锁山头山锁雾下联:天连水尾水连天6.集句格用古文、诗词中的句子合成的对联。
【如】上联:读书破万卷(杜甫) 下联:落笔起群英(李白)7.顶针格【如】上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下联: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三)对对子对对子,也叫对对联,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知识(对联)
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知识(五)(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晶。
对联家喻户晓,千年经久不衰。
它有文辞讲究、音调和谐、内容丰富等特点,包含历史、地理、风俗、人伦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带给人们文化和艺术的双重享受。
一、对联讲究上下联对应词的词性相同,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1.上联:处世______已短下联:交友学人长()A.面B.界C.自D.克2.上联:邻睦风亦暖下联:家和人_____康 ( )A.心B.也C.请D.平3.上联:办利国利民事下联:做______人 ( )A.有情有义B.无情无义C.无情有义D.有情无义4.上联:恒心___通天路下联:勇气冲开智慧门 ( )A.毅力B.用力C.搭起D.通向5.上联:孝字一生描写下联:亲情_____传承。
( )A.和睦B.永远C.万代D.家家6.上联:父慈子孝天伦乐下联:__________世界和 ( )A.国民安泰B.国运昌隆C.兴旺国家D.国泰民安7.上联:________抗疫情下联:携手并肩除病魔 ( )A.众志成城B.齐心协力C.团结一致D.众人拾柴8.上联:祖国_____下联:中华人杰地灵 ( )A.山明水秀B.江山多娇C.歌舞升平D.繁花似锦9.上联:勤俭持家家道昌下联:团结建国________ ( )A.国昌隆B.家事兴C.国运隆D.万家和10.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下联:______如沐春风 ( )A.文章好B.品美文C.暖风吹D.说话甜二、对联讲究上下联仄起平收,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11.上联:行无愧事下联:读有用_________ ( )A.话B.句C.书D.者12.上联:洞悉世事胸襟_________下联:阅尽人情眼界宽( )A.前B.阔C.怀D.中13.上联:孝亲敬老风尚_____ 下联:助人解难品德高( )A.优B.高C.足D.好14.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________ 下联:冰融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 )A.吹B.绿C.拂D.飘15.上联:南湖树帜,沐雨栉风,使命终圆华夏千秋梦下联:北斗导航,承前启后,初心再奋鲲鹏万里______ ( )A.程B.路C.径D.道16.上联:一百年臻萃,改天换______ 下联:二十大开元,筑梦践心 ( )A.容B.颜C.地D.形17.上联:红日吐辉,伟大祖国更兴旺下联:江山多娇,锦绣前程倍光__________ ( )A.辉B.照C.沐D.景18.上联:华夏腾飞,时势造就人才广下联:巨龙昂首,英雄创建业绩__________ ( )A.瞩B.丰C.盛D.好19.上联: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下联:英雄人民奋发向上气如_______ ( )A.剑B.练C.虹D.带20.上联:两弹元勋当之无愧下联:万代士卒报效国___ ( )A.土B.家C.际D.业三、对联讲究“对得起”,根据前提填写恰当的词语或短语。
小学对联练习题
小学对联练习题1. 寒窗苦读成长路,携笔磨砺报佳音。
朝夕勤学逐梦远,锦绣前程展笑颜。
2. 春风吹面笑开颜,知识滋养展梦想。
坚持不懈努力学,成长的足迹点亮前程。
3. 泪水浇灌成绩花,汗水浸润毅力苗。
勤奋努力创未来,梦想实现靠自己。
4. 课堂为舞台展才华,授课如歌展风采。
学子才情绽芳华,知识之花绽放娇艳。
5. 知识的海洋无边际,书香的世界美丽多姿。
志存高远踏星途,心怀梦想绽辉煌。
6. 学海无涯入深渊,求知若渴无止境。
勇攀高峰展风采,砥砺前行谱辉煌。
7.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知识岸。
努力奋进成长路,挥洒汗水绘辉煌。
8. 奋发向上谱辉煌,努力学习开新篇。
朝着目标向前行,梦想成真不言棄。
9. 明亮的学堂犹如海,书本是指南针。
站在知识巅峰,发现宽广天地。
10. 学子心灵如花朵,知识润泽花儿香。
自信成长写华章,梦想实现展宏图。
11. 教室里智慧闪光,知识汇聚人才。
宝贵的学习时光,铸就辉煌未来。
12. 花开花落书声里,千千万万青春拼搏。
未来的脚步声里,星星点点梦想闪烁。
13. 阅读点燃人生光芒,思考驱动梦想飞扬。
努力奋进锁前程,睿智思维谱辉煌。
14. 知识的钥匙开智慧之门,成长的足迹指引未来的方向。
掌握技能,学以致用展风采,在实践中书写辉煌。
15. 小小学子大志气,口中背书撑起梦。
未来路上心向前,辉煌成就点滴聚。
(以上为小学对联练习题范例,仅供参考,实际创作中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
(完整版)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与答案、对应练习题)
高考对联知识复习一、简约式掌握对联相关知识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从结构上讲,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能出现重复的字;②上下联词组要对应,词性要相同,句法要一致;③上下联的意境要相随;④上下联平仄要相对.对联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①春联(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②楹联(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刻琢的联语),③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对联),④挽联(评价先人生平业绩,抒发后人怀念之情的对联),⑤寿联(祝福长辈寿辰的对联),此外还有赠联、勉联等。
二、完整式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
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
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
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
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
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
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对联知识大全
对联知识大全对联,又称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由两句意思相对应、声韵相呼应的诗句组成的文学创作。
对联语言简洁明了,押韵翔实,形式多样,寓意深远,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下面是对联知识的大全。
一、对联的定义对联是由两个相对应意思的诗句组成的对子,常用于年画、楹联、黄梅戏等文艺形式,具有祝福、警策、抒情等多种作用。
二、对联的分类1. 国画对联:与国画搭配使用的对联,多用于写意画和花鸟画上。
2. 山水对联:与山水画搭配使用的对联,通常描绘山水之美。
3. 人物对联:与人物画搭配使用的对联,多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4. 楹联:一种常用于庙宇、宫殿、牌坊等建筑物上的对联。
5. 年画对联:拜年时用的对联,多为祝福之意。
6. 诗联:由两首诗的上半句和下半句组成的对联。
三、对联的要求与技巧1. 对仗:对联两句之间要有对仗关系,包括平仄、声调、声母韵母等。
2. 合乎意境:对联的意境相对应,要体现出主题的内容和情感。
3. 字数对称:对联的字数要保持对称,不可多一字或少一字。
4. 内容鲜明:对联的内容要表达明确,不可模糊不清。
5. 押韵规范:对联的韵脚要规范,要求字音谐和。
四、对联的价值与作用1. 艺术价值:对联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才华和审美水平。
2. 文化传承: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3. 教育指导:对联常常用于警策和教育引导,能够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价值观。
4. 智力训练:对联的创作需要结合语言的音韵和意义,对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著名对联家1.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对联创作造诣高,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2. 邵雍:南宋理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对联家,对联造诣深厚,作品流传至今。
3. 梅辉祥:晚清著名对联家,对联创作出了许多作品,追求艺术和品质的高度统一。
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考试对联知识点总结
考试对联知识点总结一、对联的定义对联是古代文学艺术形式之一,是由两句对仗对韵的诗句组成,富含韵律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通常由上下两联组成,形式上对整体的要求更高。
二、对联的特点1. 对仗:对联的两句诗句在意义上相对应,语言是对称、对仗、对偶的。
2. 对仗:对仗是指诗句之间在音、韵、字数、句式上相互呼应,构成统一而有韵律的整体。
3. 幽默:对联的语言通常妙语和巧思之中,有时更富于幽默的色彩。
4. 涂鸦:诗句表达既富含社会现实,又有对诗人个人感悟的理解,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
5. 形式:对联分为四言对、五言对、七言对,每联四、五、七个字。
三、对联的应用1. 庆典:对联通常用于庆祝节日、庆贺事件、庆丰丰,喜庆富贵、增加活动气氛。
2. 装饰:对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被应用于门楣、墙壁、屏风等处的装饰。
3. 宣传:对联在政治、文化、商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国家政策、商家宣传都有着明显的效果。
4. 收藏: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被一些文化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所喜爱。
四、对联考试知识点总结1. 基础诗词知识:考生需具备对古代诗词的基本了解,尤其是古代名篇佳作。
2. 对联的基本知识:考生需了解对联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历史渊源等。
3. 对联的鉴赏能力:考生需具备对联的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对联的内涵、意境和语言功底。
4. 对联的创作能力:考生需具备一定的对联创作能力,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自由创作对联,可以根据题材、情感等进行灵活发挥。
5. 各种对联题型的解题方法:考生需了解常见的对联题型,如拗联、料理对、改写等,能够根据不同题型进行判题和创作。
综上所述,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对对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联知识有着扎实的掌握。
通过对联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考生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文化修养。
对联入门知识练习
对联入门知识一、声律启蒙1、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2、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3、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4、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5、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6、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7、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8、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9、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10、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儿圆。
二、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浮舟沧海——立马昆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人生自古谁无死纸上得来终觉浅一枝红杏出墙来留取丹心照汗青绝知此事要躬行对联是对称的两句话,上句叫上联,也叫“初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白” 三、对联的特点: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
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相同。
例:明月松间照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闭门推出窗前月清泉石上流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投石冲开水底天四、名联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五、对联基础知识歌谣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对联知识集锦
对联一、(正对、反对、串对)1、正对上联: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下联: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2、反对上联: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头做寿;下联: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3、流水对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今日到北海,明日到南苑,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章太炎讽慈喜太后七十岁生日联)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唐寅)二、对联格1、拆合格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2、镶名格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角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两舟并进,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3、急转格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非山乎4、回文格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乾隆出);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纪晓岚对)5、拟人格鸦叫鹊鸣,并立枝头谈风雨;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6、反诘格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金钱能赎罪,居然菩萨是赃官?7、同音格烟飞飞,云飞飞,想入非非,皆非也;情悠悠,恨悠悠,凡事忧忧,是忧也。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匹马隐身尼里,看畜生怎样出蹄!(李白戏杨国忠)8、无情格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对联知识
对联知识简介:一.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是文学苑囿中的一枝奇葩。
二.对联的种类很多:从张贴处上说:春联(大门)楹联(柱子)堂联(堂屋墙上)从用途上说:寿联(祝寿)婚联(结婚)挽联(吊唁死者)题画联(题在画面上)交谊联(赠送友人)名胜联(风景名胜处)三.内容:可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也可寄托理想抱负,表达爱憎感情;还可祝愿事业兴旺、发达,生活美满、幸福,向往丰收、吉祥与健康。
四、对联语言形式的特点:1 字数不限;2 上下联字数相等,能完全对称;3 上下联语句的结构相同,词性相同;4 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要求平仄相对;5 对联的修辞技巧与诗文中的对偶句修辞相似;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尽收眼底。
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前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方志敏卧室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这幅对联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人方志敏写的。
上联:奇书,内容精彩,不同一般的书。
方志敏同志嗜书如命,经常挑灯夜读,追求革命真理。
“三爱”表现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及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顽强斗争精神。
下联:白梅兰,白梅与兰花。
松、竹、梅、兰都不畏严寒,凌寒不凋,栽这四种花木表现他坚贞的情操。
学习拟对联上联处处春光好下联家家气象新上联翠柏苍松,装点神州千岭秀下联-上联旭日彤彤桃李艳下联上联瑞雪添画意下联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下联《三国演义》颂英雄豪杰。
对联知识大全
对联知识大全一、什么叫对联: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二、对联的形式对联有联语和对句之分。
○对句没有特别的形式要求,主要是口头进行,诉之于听觉,倘记录于书面,则按联语形式但决不带横额。
○联语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
联语可以用任何书体来书写。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如门第春常在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人家庆有余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如福星高照其贴法有三: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乙式(常用):上联在基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
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右。
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如婚联:巧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宵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如: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三、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浮舟沧海两个黄鹂鸣翠柳春蚕到死丝方尽寿比南山立马昆仑一行白鹭上青天蜡炬成灰泪始干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对仗练习辞-对联知识
对仗练习辞-对联知识
(一)
骨对皮,怪对奇,合对离。
吹牛对拍马,击鼓对升旗,穿衣对脱帽,爱子对娇妻,烤鸭对烧鸡,春分对夏至,元曲对唐诗。
闻犬吠,听猿啼。
修阔路,筑长堤。
西门庆,司马懿。
奔湖北,驻广西。
打草惊蛇,吹箫引凤。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厉兵秣马,斩将搴旗。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雾重难知天早晚,雪深那晓路高低。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二)
富对穷,铁对铜,补对缝。
走兽对爬虫,白虎对青龙,立春对雨水,半夏对全虫,南山对北海,暴雨对狂风。
中外异,古今同。
千岁鹤,百年松。
甲子年,壬申月。
红颜女,白发翁。
三门峡,五老峰。
金迷纸醉,酒绿灯红。
纵虎归山,引狼入室。
牛郎织女,樵子渔翁。
纤腰窈窕,睡眼惺松。
轻烟袅袅,细雨濛濛。
盆中蟋蟀,洞里蜈蚣。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
点通。
两手直伸三界外,一心横到九泉中。
关于对联的知识
关于对联的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
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要对称。
3、意义相关。
上下联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构成有机整体。
4、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5、平仄相谐。
平仄相谐使对联有音乐美。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
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
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贴、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炼、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常见的有:春联,门联,喜联,挽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等。
对联知识及训练题
高考对联知识及训练题一、对联的相关知识1.对联的性质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
它言简意深,句式整齐,声韵和谐,意蕴丰富,琅琅上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
对联的种类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
对联由上联(也叫上句或出句)和下联(亦称下句或对句)两部分组成。
其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个字。
上下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方式。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如:“神州六号飞天外遨游畅览,环宇双雄瞰地球潇洒归航。
”上联写飞船遨游太空,下联写飞船回归地球。
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
”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
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
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串对,也叫流水对,指上、下联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
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的意思。
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
又如:“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
”2.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
对联的上、下联不论字数多少必须完全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②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颜色词对颜色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叠词对叠词等。
在名词中,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诸如天文(日月风雨霜露)、地理(山水江河城镇)、草木(桃李花果枝叶)、建筑(亭台楼阁门户)、人体(手足口耳目)等。
对联知识卡
对联知识卡
题目:一对对联是什么?
答: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对句体裁,由上下两联组成。
上联和下联必须词语对仗工整、意义贯彻一致。
题目:对联的特点有哪些?
答:
1. 形式对称:上下两联在格式、字数、句型等方面相对称。
2. 词语对仗:上下两联的词语应当对仗工整,如形声、形体、义理等。
3. 意境贯通:上下两联应当在意境上贯彻一致,互为因果或承转。
4. 遵循习俗:对联的内容应当符合传统习俗和文化禁忌。
题目:写一副除夕祝福对联。
上联:新春瑞雪齐平地
下联:万户龙腾喜气扬。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已整理)有答案
对联探究活动一、对联简史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二、对联的特点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
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
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知识及考试对联知识及考试关于对偶的法则律诗(又称近体诗)的中间两联需使用对仗,俗称对联,语法中称对偶句。
对偶句常被用到词、曲中。
对联在今日已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雅称楹联。
它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生产、生活中。
应用对偶句这一特定句型,施展才华,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它的语法规则(建议命名为《王力定律》)是:一,句型性质:句型相同的句子可以造对偶句。
如: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
(李颀《送人归》)句型不同的句子也可以造对偶句。
如:江流横万里,天柱插三峰。
(桂林南溪山刘仙岩古联—石刻)(下联是倒置句:三峰像天柱似插入云霄)高山耕棘石,昃路响牛铃。
(胡自立自勉联)(上联是省略句:在高山之上耕于棘石之间)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苏轼《有美堂暴雨》)(上联是兼语式,下联是连动式)两句单句可以造对偶句。
如: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
(刘长卿《送和州》)一句复句可以造对偶句:如:犹悲堕汨碣,尚想卧龙图。
(陈子昂《岘山怀古》)二句复句可以造对偶句。
如:云影遥临盖,花气近熏衣。
(陈子良《游侠篇》)甚至一副对联仅是一个单句。
如: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白居易《客中守岁》)(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十字句)此联为流水对。
流水对的句型是多样的。
如: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贪。
(白居易《客中守岁》)(单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毛泽东《冬云》)(递进复句)犹悲堕汨碣,尚想卧龙图。
(陈子昂《岘山怀古》)(多重复句)龙城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条件复句)……。
因此,对偶句要语言结构相同,假若语言结构形式不相同,就不能造对偶句。
的理论是错误的。
王力先生指出: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
但是我们同时应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
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名成八阵图》)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韩愈《精卫填海》)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句型不同的句子可以造对偶句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
究其原因,有二方面的。
其一,律诗由于受五言、七言限制(五、七言句式也是楹联的主要句式),又有平仄和格律的规定,诗、联在创作时必须使用省略和词移动(倒置)的方法。
其二,跟汉语的词、词组和句子固有的特点有关。
具体体现在:(1),汉语的词具有多功能性。
我们知道占实词量最多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各种成分时,具有多功能。
如,名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介词与名词结合成介宾结构可以做状语(表处所和时间的还可以做补语)。
这样名词对名词,就有可能形成不同句子的成分相对。
如,做状语的名词就可以和做主语的名词对仗。
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出句的句义是:常建清晨入古寺。
对句的句义是:初日照射着高山上的树林。
时间名词清晨是出句的状语与对句的主语初日相对。
(2),汉语句子的成分不具备单一性。
我们在做句子的分析和辨认时都知道,一个谓语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语(联合结构做主语)。
也有,一个主语有两个以上谓语的(连动式、联合结构式)。
在兼语句中,一个名词既是第一动词的宾语,又是第二个动词主语。
还有一些结构(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也可以充当句子的成分。
此外,定语、状语具有多重性。
一个句子有两个主语时,其中一个主语完全可以与另一个句子的定语相对。
例: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祖咏《望蓟门》)出句中,沙场是烽火的定语,组成定中关系(偏正词组)做句子的主语。
对句中,海畔和云山是联合词组做句子的主语。
因而沙场和海畔相对是定语和主语相对。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这一对偶句下面的语言事实:偏正词组沙场烽火与联合词组海畔云山是结构不同的词组作对仗。
二,对偶句的语音节奏与语义节奏规律:对联的上下联的语音节奏与语义节奏有对应一致的,并且占绝大多数。
如:欲归—鸟乱,未去—小童催。
(杜甫《晚晴》)也有,上下联的语音节奏与语义节奏不同的。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王维《酬比部》)对联的语音节奏是固有的,是由平仄相间决定。
以五言为例,节奏是2 —2 —1的。
但语义节奏是多变的。
一副对联的语义节奏可以和语音节奏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花密—藏—难见,枝高—听—新。
(杜甫《百舌》)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杜甫《梅雨》)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李颀《篱笋》)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
(王维《慕容承》)云—薄—翠微寺,天—清—黄子坡。
(杜甫《重过何氏》)玩雪—劳相访,看山—正独呤。
(刘长卿《酬张夏》)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王维《辋川闲居》)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
(元稹《遣行》)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杜甫《茅堂检校》)一副对联仅是一个单句时,可以说是无语义节奏相对的对联。
如: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白居易《客中守岁》)节奏上的差异更能显示对联的艺术美和汉语的文字特点。
对联的艺术美是自然美,它包孕有对称美,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对称美的成分更多些,纯粹对称美是错误的、是唯心主义的。
三,词(词组)的对仗规则语素(字)、词、词组(短语)、句子是语法单位。
在研究词和词组的对仗规则时,在理论上有区分语素、词和词组的必要。
利用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这一定义可以把词与语素、词组区别开来。
即词以独立运用这一性质区别于语素,以最小的这一性质区别于词组。
有时词与词组的界限不十分清楚。
语法学家建议用扩展法区分。
如过客中间可插进别的语言成分(即扩展)为过江之客而语义不变,是词组。
而大军中不可能插进别的语言成分,使意义不变,是词。
过客对大军就是词组与词相对。
(1),对联基本上要遵守相对词(词组)的词性相同原则,是名词的还要兼顾门、类划分标准,原则上词性是对仗规则的参照物。
(2)词(词组)可以与非词(词组)相对。
这时,只是词(词组)的组成单位相对,但要求其组成单位的语法性质相同,这叫做字面相对。
如: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词防与放眼的一个成分相对。
词眼与肠断的一个成分相对。
词量与肠断的一个成分相等。
(3)词也可以与词组相对。
如:(明)顾宪成所撰的著名的东林书院联,就是词与词组相对,当然更不能认定为句式相同了。
录联语如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是一个词,复音节单纯词。
读书是词组(短语)。
过客北,大军居在西。
(储光羲《留别》)过客是词组,大军是词。
(4)词组可以与非词组相对。
如: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是词组,风物长宜无结构可言。
特别提醒:我们决不能认为在诗、联的句子中,相邻词之间一定存在语言结构关系。
(结构相同论者在给出的结构分析中就是这样认定的,这种认定,使人永远也读不懂古人的诗,更妨碍今人之创作。
)录王力先生一段话如下(胡自立对原文作了如下处理:补出被省略之词,句序作了倒置):大漠(的)孤烟直不能认为与春浪(方生)棹声遂急同类。
秋虫(的)声不去不能认为与微风(徐播),(清)韵可听同类。
烟尘犯雪岭不能认为与江阁(久凭),嫌津柳(之碍目)同类。
巢由不见尧不能认为与勋业(尚赊),频看镜(以自惕)同类。
山月照弹琴不能认为与池水(静涵),(籍)观为政(之术)同类。
鸟影渡寒塘不能认为与泉声咽危石(是危石阻水泉声咽的倒置)同类。
以上六对句子,在作句型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前面的句子是简单句,相邻词之间存在结构关系。
而后面的句子,是复杂句,相邻词之间无结构可言。
结构相同论往往忽视后者,这样一来诗、联的句子在他们眼中都变成了简单句。
(5),词(词组)的语法功能与其构成成分的语法性质并不总是一致的。
如:名词学问的组成成分学、问均是动词性的。
动词栽树,栽是动词性的,树是名词性的。
在作对仗时,大多数的情况是词(词组)互为对仗,它不但要求所用词(词组)的性质相同,还要求其组成成分的语法性质相同并兼顾词性的活用。
古人只重视词(词组)的组成成分的语法性质形式,不大理会词(词组)的结构。
如:伏枕(病)古人只重视它是动+名式的名词,并不理会它是动宾结构。
悲笳古人只重视它是形+名式的名词,并不理会它是偏正结构。
伏枕对悲笳就是动宾结构对偏正结构。
这是一个句型相同造对偶句与句型不同造对偶句都适用的对仗标准。
(6)词性与词的结构类型无关,结构相同也只能是在词性相同的前题下才能相对。
如:缺德(形)、过年(动)、除夕(名)。
这三个词都是动宾结构。
但词性不同,不能对仗。
过年对除夕属词性失对。
信息对埋藏属词性失对。
(7)王力先生认为:古人在名词构词法上有下面词性活用规则。
如: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
(杜甫《北邻》)野竹对江皋中,野是形容词,江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孤烟对落日中,孤是形容词,落是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
(杜甫《送何侍御》)霜鬓对绣衣中,名词霜与动词绣都活用为形容词。
(8)同义词的使用不是合掌的判定标准。
虚词相对不算错,使用一对同义词也是可以的。
由于使用借代修辞格,一些原来不同义的词在对偶句中成了同义词也是常有的。
合掌是指联语的对偶意义相同。
合掌是因为对同一事物的描写面雷同造成的。
如: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洪秀全《吟剑》)对不同事物的描写如果选择的描写面相同,有可能形成正对(事异义同),正对也是要尽量被免的。
如:国共和谈兄弟笑,宋胡聚会手足情。
国共与宋胡虽有差别,由于和谈与聚会属描写面相同,此联归于事异义同,正对为劣之范畴。
狭义、部分、异位合掌是错误理论,因为至今无人给出一个科学的定义,是一种偷换概念类的无定义概念。
独有英雄驱虎豺,更无豪杰怕熊罴。
(毛泽东《冬云》)英雄与豪杰是同义词,但两联句义不同,认定为部分(狭义)合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美玉无瑕珍蕴色,昆山琢石喜逢缘。
(胡自立为某玉店撰联)美玉与琢石是同义词,上、下联句义完全不同,认定为异位合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9),对联按名词的门类,掌握宽严,分为工对、邻对和宽对。
此项分类与句型无关。
楹联(包括春联、喜联、挽联)原则上需用工对(但也允许有突破)。
诗联在要求上低于楹联。
(10)句子的成分按下面的定义式(对担当句子成分的小句和结构也按此规定进行划分):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定语+中心语主谓述宾中心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是修饰成分。
主语和谓语相对待,没有主语,也就没有谓语,反之亦然。
述语和宾语相对待,没有宾语也就没有述语;定语、状语、补语合称为附加语,附加语和中心语相对待,没有附加语,也就没有中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