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d5e63d767f5acfa0c7cd32.png)
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
高二寒假课程 个性化教案
高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0 分钟
1
高二寒假课程 个性化教案
1、掌握命题作文的特点和类型。 2、掌握命题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技巧。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复习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
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 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黑的地方去了。 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知识点
语文
通用。
1、掌握命题作文的特点和类型。
教学目标 2、掌握命题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技巧。
1、掌握命题作文的特点和类型。 2、掌握命题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过力根管保据线护生0高不产中仅工资可艺料以高试解中卷决资配吊料置顶试技层卷术配要是置求指不,机规对组范电在高气进中设行资备继料进电试行保卷空护问载高题与中2带2资,负料而荷试且下卷可高总保中体障资配2料3置2试3时各卷,类调需管控要路试在习验最2;3大2对3限2设题度备到内进位来行。确调在保整管机使路组其敷高在设中正过资常程料工1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作5尽5下2可2都2能护可地1以关缩正于小常管故工路障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连破护接坏进管范行口围整处,核理或对高者定中对值资某,料些审试异核卷常与弯高校扁中对度资图固料纸定试,盒卷编位工写置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4939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b.png)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好的作文题目是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立意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捕捉素材。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有效思考和创意表达。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作文题目来源和创意方法。
3. 思维导图在作文审题立意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明白如何抓住题目核心。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4. 创意练习: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题目的创意练习。
5. 总结: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题目,让学生从中学习。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题目的创意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审题立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进行作文题目创意的能力。
3. 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敏感度,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作文题目。
3. 定期组织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4. 结合写作课程,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提高作文创作的水平,写出有思想、有感情、有创意的优秀作文。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0d2ffa6f1aff00bed51e45.png)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惠州二模拟考试作文题目《永远相信》、江门一模作文题目《思考有价值》、广州一模作文题目《多走一步》,三次考的都是命题作文。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以你为邻》、《不要轻易说“不”》,都是命题作文。
可见,命题作文广东近几年考得比较多。
而审题立意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教学目标:1、总结以往命题作文审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掌握命题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法、师生互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总结命题作文审题中存在主要问题:1、偷换命题概念:2、找不到切入口,无从下笔。
3、立意过大,泛泛而谈,观点不明确(一)、偷换命题概念:惠州二模:有首歌这样唱道: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回头风里有歌/歌里有泪/泪中有阳光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永远相信”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讲解:1、永远相信= 信任2、很多学生容易把命题“永远相信”写成“信任”而离题了。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审查材料,就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3、学生齐读题目: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永远相信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坚持;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永远相信总会走出迷雾,有所收获。
4、也可以抓关键字眼:相信是指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信任是指:相信而敢于托付,是指彼此间的。
(方法:抓材料,抓关键字眼,理解内涵)(二)、找不到切入口,无从下笔。
1、拿到作文题的时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
(方法:追问展开,寻找切入点。
)围绕:为什么?怎么样?示例:思考有价值是什么?思考有价值:为什么思考有价值?怎么样思考才有价值?讲解:1、思考有价值是什么:经过思考之后,有所收获。
2、为什么思考有价值:“学而不思则罔”,经过思考之后,会得出一些结论,认识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
中考作文复习《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fdc71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5.png)
中考作文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他在著作《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就曾经提出过,写文章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文章当以理致为心旅,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而为冠冕。
理致为心旅,心中要有格局,要有格调,要有思路,要有思想。
气调为筋骨,气调是字词和音韵背后的一个东西。
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气调,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好文章。
事义为皮肤,颜之推要求文章中要有“事义”,要用典合宜,以事实意义为文章的皮肤。
华而为冠冕,意思就是,对于人来说,身上的穿戴要美观好看,而对于文章来说,需要讲究行文的华丽优美。
一、中考作文四大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比如:微笑面对生活。
半命题作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比如:给自己一些话题作文: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你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
比如: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
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
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
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比如: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
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成就大事业。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大业;长者的指导与教诲,有助于年轻人的成长;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人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自命不凡。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619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6.png)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第一章:审题的重要性1.1 理解命题作文的含义解释命题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审题对于写作的重要性1.2 分析审题的作用讨论审题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审题对于确定文章主题和结构的重要性第二章:审题的方法与技巧2.1 理解题目要求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引导学生关注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条件2.2 分析题目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目的内涵和要求第三章:立意和创新3.1 理解立意的重要性解释立意对于作文的含义和作用强调立意对于突出文章个性和创新的重要性3.2 培养立意和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一些创新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审题立意的实践练习4.1 提供练习题目给出一些实际的命题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审题和立意的实践练习4.2 分析和评价练习结果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练习结果提供一些改进意见和指导回顾本章的内容和重点知识点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审题和立意5.2 展望未来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写作中更好地应用审题立意的技巧鼓励学生持续探索和创新,提高写作水平第六章:审题立意的案例分析6.1 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立意提供一些优秀作文案例分析这些作文是如何抓住题目要求和突出立意的6.2 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案例分析选取学生作文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审题立意角度评价和改进作文第七章:审题立意的心得分享7.1 学生心得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审题立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7.2 教师心得分享教师分享自己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审题立意能力第八章:审题立意的美文欣赏8.1 欣赏经典美文提供一些经典美文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从审题立意角度分析美文的特点和魅力8.2 学生作品的欣赏与评价选取学生优秀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从审题立意角度评价和改进作文第九章:审题立意在考试写作中的应用9.1 分析考试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求讨论考试作文中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要求引导学生掌握考试作文中审题立意的技巧9.2 考试作文的审题立意实践练习提供一些考试作文题目进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关注考试作文中审题立意的关键要素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知识点强调学生在写作中注重审题立意的重要性10.2 提升写作能力的建议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审题立意的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立意:重点关注如何从优秀作文中提炼出审题立意的成功要素,如对题目的深入理解、抓住题目核心、立意的新颖独特等。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教案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869a1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d.png)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命题作文的基本审题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针对性和质量。
二、教学内容1.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原则2.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步骤3. 不同类型命题作文的审题要点4. 审题实例分析5. 审题练习与反馈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高考命题作文的重要性和审题的必要性。
2. 讲解审题原则:整体性原则、单一性原则、限定性原则。
3. 讲解审题步骤:理解题目含义、确定题目类型、分析题目要求、提炼题目核心、构思立意。
4. 讲解不同类型命题作文的审题要点:a. 材料作文:关注材料中的关键词、主题、角度等。
b. 现象类作文:分析现象的内涵、原因、影响等。
c. 观点类作文:明确观点、论证角度、反驳观点等。
d. 故事类作文:理解故事寓意、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主题等。
5. 审题实例分析:分析历年高考真题,讲解如何审题。
6.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审题练习,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高考命题作文的基本审题技巧。
2. 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审题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3. 学生通过练习,提高独立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高考命题作文真题及解析。
2. 审题技巧相关资料。
3. 写作练习纸张。
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历年高考高分作文,让学生感受审题准确的重要性。
2. 主体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审题心得,教师穿插指导。
3. 实践活动:现场模拟高考作文题,学生独立审题,教师点评。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掌握审题技巧。
2.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采用实践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试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避免代替学生审题。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个别指导。
九、课后作业1. 收集历年高考命题作文题,进行独立审题练习。
高考命题作文的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考命题作文的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d21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1.png)
高考命题作文的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命题作文的基本审题立意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高考作文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原则。
2.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3. 高考命题作文的实战演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高考命题作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审题立意。
2. 讲解:讲解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原则,如准确、深刻、新颖、贴切等。
3. 示范:以一篇高考真题为例,演示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不同的高考真题进行审题立意。
5.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高考命题作文,检验审题立意的能力。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创新表达。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作文进步,评估教学成果。
五、教学资源1. 高考真题作文题目。
2. 参考范文和评析。
3. 教学PPT和辅助材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点评六、教学内容1. 高考命题作文的常见陷阱。
2. 如何避免陷入陷阱。
3. 案例分析:分析近年高考真题中的陷阱及学生易犯错误。
七、教学过程1. 讲解:详细讲解高考命题作文中的常见陷阱,如表面意义、比喻象征、限制性要求等。
2. 示例:分析近年高考真题中的陷阱及学生易犯错误,引导学生认识到陷阱的存在。
3. 练习:让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陷阱,设计相应的审题立意策略。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策略,互相学习。
5.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策略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分析一篇高考真题,识别其中的陷阱并给出审题立意策略。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识别陷阱的能力。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作文进步,评估教学成果。
九、教学资源1. 高考真题作文题目及分析。
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5e01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a.png)
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第一篇: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案: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
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
3、提高对人生的品位与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
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1.明确审题立意的重要性(教师讲授)我们学过《香菱学诗》,其中,黛玉教她写文最关键的是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主要是指研究和领会题旨,确立主题的能力。
学生在作文中只有正确理解了题意,并按照题目的要求去构思,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来。
审题正确,是写作成功的先决条件。
审题不准,就会“偏题”“跑题”。
2.文题的分类(教师讲授,并展示例子,学生适当记录)(1)命题作文。
例:以《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为题。
(2)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只给一半题目,另一半由学生自行确定,如《第一次××》、《××赞》等等,要领是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作文。
这类作文比命题作文的限制要小得多,题材也就相应地宽得多,其审题立意的要领同命题作文相同。
(3)给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与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有着较大的区别,关键在于这里多出了材料,审题立意必须依据所给材料进行。
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是中心升华法。
运用这种方法审题立意时,不论所给的材料是记叙性的、议论性的、说明性的,还是寓言、漫画等,均应先读懂材料,然后在正确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再根据材料的中心提炼、升华。
如《画蛋》的材料中心是:达·芬奇成长是因为他在名师教导下打下坚实基础和坚持不懈勤学苦练的结果,为此,就可依据这个中心提炼升华出名师出高徒、天才出于勤奋、勤奋出成果等方面的立意。
(4)话题作文。
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较小,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
但是,难度较小,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
例: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到暴风雪。
高中语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中语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5f0f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5.png)
高中语文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基本审题立意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和深度。
二、教学内容1. 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意义、分析题目的限定与扩展。
2. 命题作文的立意技巧: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出发,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表达独特见解;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引发学生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
3.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审题立意。
4. 反馈:课堂反馈,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方法,完成高质量的命题作文。
2. 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技巧,表达独特见解。
3.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五、教学资源1.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选集。
2. 作文素材库。
3. 教学PPT。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审题立意方法应用于实际作文写作中。
2. 作文示例:教师展示一篇根据所学方法完成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3. 练习修改: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审题立意方法的适用场景。
2. 互动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命题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第3-4周:教授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
3. 第5-6周:进行课堂练习和反馈。
4. 第7-8周:开展小组讨论和作文示例分析。
5. 第9-10周: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避免过度依赖模板和套话。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46e2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5.png)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命题作文的概念,明确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审题立意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二、教学内容:1. 命题作文的定义与特点2.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原则3. 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4. 实例分析与写作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提高写作质量。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审题立意方法,写出有深度、有创意的文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命题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审题立意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3. 练习法: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命题作文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2. 新课讲解:讲解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原则,介绍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审题立意的过程。
4. 写作练习:布置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并注重审题立意。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授、实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掌握程度,以及写作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清晰展示各个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2. 收集一些典型的命题作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练习题目,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使用。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学生常见的命题作文题目,引发学生对审题立意的思考。
2. 讲解审题立意原则:详细解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原则,如准确、全面、深刻等。
3. 介绍审题立意方法:讲解各种审题立意的方法,如抓关键词、分析题目背景、提炼中心思想等。
4.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命题作文案例,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审题立意方法。
审题与立意作文教案
![审题与立意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1684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9.png)
审题与立意作文教案教案标题:审题与立意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作文题目,准确把握题意。
2. 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立意作文。
3. 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作文的深度和思想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个不同主题的作文题目。
2. 准备展示设备,如投影仪或白板。
3. 准备学生作文的范文或示例,以供讲解。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理解作文题目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与他们讨论这些问题的原因。
步骤二:审题的重要性(10分钟)1. 展示一个作文题目,并请学生一起阅读、分析题目,并讨论他们的理解和想法。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题目,才能写出有针对性的作文。
3.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等方法来准确理解题目。
步骤三:立意作文的策略(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作文的立意,即写作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2. 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立意方法,如通过提问、列举优缺点、对比等方式来确定立意。
3. 展示一篇范文或示例,讲解其中的立意过程和策略,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步骤四: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作文题目进行审题和立意练习。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确定作文的立意和写作思路。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审题和立意过程,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审题与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策略,思考如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审题和立意,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题目和范文进行练习。
2. 学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审题和立意经验,互相学习和提供建议。
《写作审题立意》教案
![《写作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3477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8.png)
《写作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2、帮助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审题的含义及重要性2、立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实例分析及应用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2、投影仪3、教学PPT4、实例范文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让学生回顾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2、教学策略: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写作练习。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写作练习、互评互改。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讲授新课:讲解审题和立意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总结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讨论、写作练习、互评互改。
2、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改进方法。
八、作业布置1、选取一篇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练习。
2、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3、小组内互评互改,提出建议和意见。
写作审题立意在开始任何写作任务之前,审题和立意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而立意则是根据题目来决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观点。
首先,审题是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这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一个题目,我们应该从字面和深层两个层面进行理解。
字面理解是看懂题目所给的每一个词和句子的意思,而深层理解则需要我们透过题目中的信息和提示,挖掘出题目的真正意图和要求。
例如,如果题目是“我的家乡”,我们不仅需要理解题目中每个词的意思,还需要理解题目所要求的我们对家乡的理解和描述。
《命题作文的审题》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dcab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f.png)
《命题作文的审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审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和重点。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审题过程,提高写作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2. 审题的重要性3. 审题的方法和技巧4.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审题过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命题作文的概念、特点和审题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命题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审题的重要性。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审题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与指导:布置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审题过程,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反馈。
1. 评估学生对命题作文概念和审题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运用审题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收集学生的写作样本,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有提高。
七、教学资源:1. 命题作文样题库,用于分析和练习。
2. 写作指导书籍,提供更深入的写作技巧。
3.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相关案例和信息。
八、教学扩展:1. 邀请作家或写作教练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写作经验和审题策略。
2. 组织写作工作坊,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练习审题技巧。
3. 开展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审题知识创作。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定期与学生讨论写作心得,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十、教学反思:1. 在课程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考虑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立意与审题教案模板
![作文立意与审题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91199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5.png)
作文立意与审题教案模板一、立意。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文命题,准确把握作文题目的意图,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作文立意与审题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文题目,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二、审题。
1. 仔细阅读作文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明确作文的命题意图,确定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2.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确定作文的写作方向和内容要点。
3. 通过审题,理清思路,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确保作文内容贴合题意。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准确把握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2. 掌握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审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和技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准确把握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难点,通过审题,理清思路,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举例分析作文题目,引导学生理解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明确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2. 理论指导。
讲解审题的方法和技巧,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确定作文的写作方向和内容要点。
3. 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作文题目,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审题,理清思路,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
4. 练习与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审题的练习和训练,通过多次练习,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馈。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作文审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审题的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准确把握作文的写作要求,并按要求完成作文。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作文审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审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fa4d2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4c.png)
【导语】作⽂就像琢⽟,有了鲜明的主题和精湛的技艺,还要选⽤好的⽟料,才能创作出⾼⽔平的作品。
歌德甚⾄说:“如果题材不合适,⼀切才能都会浪费掉。
”所以,要想写好⽂章,必须注重选材与加⼯。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 1.理解审题和⽴意在作⽂实践中的重要作⽤。
2.学习并掌握审题⽴意的⽅法技巧,并熟练运⽤在写作实践中。
过程与⽅法 1.引导学⽣明确什么是“审题”,什么是“⽴意”,明⽩审题⽴意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安排学⽣⾃读教材第40页提供的讲解材料,提炼说明要点。
3.教师总结审题⽴意的⽅法技巧,适时安排练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注重平时的思考和积累,训练学⽣使⽤科学辩证的思维⽅法来审题⽴意,进⼀步提⾼写作能⼒,克服写作时的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审题⽴意,掌握审题⽴意的⽅法技巧。
教学难点 懂得审题⽴意的重要性,明⽩审题要准确到位、⽴意要深刻新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 宋代宫廷举⾏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画家宋⼦房做画院博⼠,以“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作画。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有考⽣画了⼭林、古寺,⾦碧辉煌,⾹烟缭绕。
(基本符合题意)有考⽣画完连绵起伏的群⼭后,只露出寺庙⼀⾓。
(符合题意)有考⽣画了苍郁的群⼭,中间露出庙⾥的半截旗杆,⼀条⽺肠⼩道蜿蜒曲折,直通到⼭涧边,有个⼩和尚正在担⽔。
(有新意)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藏古寺”中的“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所以,审题、⽴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审题⽴意。
⼆、⽂题展⽰ 1.阅读下⾯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
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去。
”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的⼈都讨厌我的叫声。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4aa6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3.png)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的重要环节,它关乎作文的主题是否与命题相关,是否能够充分回应命题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具体了解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下面是一份700字的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2. 掌握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3. 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 理解题干关键词首先,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指命题要求中要求的内容、故事情节或者背景,也可以是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学生在阅读题干时,要注重理解并且可以进行标注,以便后续审题立意的过程能够更加顺利。
2. 理清分析题意在理清题干关键词后,学生需要分析题意。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a. 观点分析:要求学生根据题干中的“说、表、介、述、评、论”等关键词来理解命题要求的类型,比如是叙事、说明还是议论类作文。
b. 话题分析:要求学生根据题干中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命题要求的话题,确定作文的具体内容。
c. 思考方式分析:题干中要求学生灵活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的时候,学生需要仔细分析命题要求的思考方式,以便能够针对其特点进行审题立意。
3. 思考立意点与角度在理清题意后,学生需要根据题干中的要求进行立意。
对于叙事类作文,学生可以从事件背景、经历、感受等方面进行立意。
对于说明类作文,学生可以从原因、影响、改进等方面进行立意。
对于议论类作文,学生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立意。
在思考立意点与角度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能力,选择能够展示自己的优势的立意点与角度。
4. 确定立意,并进行逻辑组织在思考立意点与角度后,学生需要确定最终的立意,并进行逻辑组织。
在确定立意时,学生需要关注自己立意点所涉及的问题,确定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展开。
在逻辑组织时,学生需要注意思路的连贯性和层次的分明性,以便能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5. 据立意撰写作文在确定立意和逻辑组织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开始撰写作文。
审题立意作文教案设计模板
![审题立意作文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1aa4d6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5.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技巧,提高作文的立意深度。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审题立意的技巧和方法。
2. 创新表达和立意深度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审题立意与个人实际相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审题立意作文的案例、范文及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立意对文章质量的影响。
2. 提问:同学们在写作文时,是否遇到过立意不明确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1. 审题立意的技巧:a. 明确题意:通过阅读题目,准确把握作文要求,确定文章主题。
b. 分析材料:针对作文题目,分析相关背景、情境和人物,挖掘主题。
c. 深入挖掘: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找作文的独特立意。
d. 联系实际:将个人经历、社会热点等与作文主题相结合,丰富立意。
2. 创新表达的方法:a. 变换角度:从不同角度审视作文主题,寻找新颖的观点。
b. 运用修辞: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语言生动形象。
c. 引用名言: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提升作文的内涵和深度。
d. 拓展联想:将作文主题与其他相关事物相联系,拓宽写作思路。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篇审题立意较好的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立意过程和创新表达方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作文的立意和表达技巧。
四、实践环节1. 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审题立意和作文写作。
2.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审题立意和创新表达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和作文写作。
2. 课后完成一篇作文,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审题立意作文教案设计模板
![审题立意作文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92574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b.png)
审题立意作文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作文题目,并能够明确写作思路和主题;2.学生能够通过审题立意,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3.学生能够在审题立意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作用;2.如何通过审题立意,确定文章主题和写作思路;3.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灵活运用审题立意,确定文章主题和写作思路;2.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在写作时如何通过审题立意确定文章主题和写作思路。
2.讲解。
(1)审题立意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审题立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2)如何通过审题立意确定文章主题和写作思路,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通过审题立意确定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技巧。
(3)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介绍常用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排比、对比等,讲解如何在审题立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3.实践。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老师提供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的讨论和实践,确定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思路。
(2)写作训练,让学生根据审题立意确定的主题和写作思路,进行作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4.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审题立意,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和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审题立意确定的主题和写作思路,并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明确理解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作用,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审题立意确定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思路,同时能够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docx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d5db5a7a76e58fafbb0035b.png)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季顺龙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2、从“会联想、会概括”的角度具体掌握“抓概念”的审题方法,力求审得准。
3、从“会发问”的角度具体掌握“抓思路”的审题方法,力求想得开。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研读研讨范文01-03 )1、老师从三次考试作文中挑选了几篇“问题”作文,请同学们从“材料的运用是否围绕概念、文章的构思是否围绕概念” 这两个角度分析评点一下,他们在审题上各自存在什么问题?二、导入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高考作文的第一关,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关,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作文的成败,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考的成败,不可不重视。
三、明确审题任务——“审什么”1、抓概念,保证不偏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材料围绕概念)2、抓思路,保证想得开、想的深,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构思围绕概念)四、讨论例文1、01 是“把握分寸”,02 是“呼唤”,看看他们文中运用的材料有没有围绕“分寸”与“呼唤”?2、03 是“十字路口”,看看他在构思的时候,有没有围绕“十字路口”?五、审题训练(一)以“美丽的转身”为例,研讨怎样“审得准”1、抓概念,明确“什么是转身”2、怎么抓①会联想:根据生活经验、已有知识、作文提示语,做相关、相似、相反联想。
(什么是转身、什么不是转身、你做过什么样的转身、你还知道有哪些人的哪些做法可以看作是转身,是不是只有人才好转身,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会不会转身)②会概括:从其动作行为本身的出发点、目的动机、形成的结果、带来的意义展开特征分析。
(概括出“转身”有什么特征?“转身”的实质是什么?)3、完成“是什么”的审题分析,并交流。
从目的看:转身的是转变、是调整与修正,是寻求新路、另找它法;从意义看:转身是人的思维角度或生活态度、生活方向的改变。
(二)以“美丽的转身”为例,研讨怎样“想得开” (解决为什么、怎么办)1、会发问才能想得开2、怎么问?①从结果、意义上展开因果问、利弊问,解决“为什么”(为什么要转身:转身带来了什么好处,不转身有什么弊端)②从条件、方法上展开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问、方式问(他需要借助什么条件,这个条件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他需要运用什么方式,具备什么要素,这个要素是客的是主的情况、才能好身,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季顺龙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2、从“会联想、会概括”的角度具体掌握“抓概念”的审题方法,力求审得准。
3、从“会发问”的角度具体掌握“抓思路”的审题方法,力求想得开。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研读研讨范文01-03)1、老师从三次考试作文中挑选了几篇“问题”作文,请同学们从“材料的运用是否围绕概念、文章的构思是否围绕概念”这两个角度分析评点一下,他们在审题上各自存在什么问题?二、导入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高考作文的第一关,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关,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作文的成败,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考的成败,不可不重视。
三、明确审题任务——“审什么”1、抓概念,保证不偏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材料围绕概念)2、抓思路,保证想得开、想的深,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构思围绕概念)四、讨论例文1、01是“把握分寸”,02是“呼唤”,看看他们文中运用的材料有没有围绕“分寸”与“呼唤”?2、03是“十字路口”,看看他在构思的时候,有没有围绕“十字路口”?五、审题训练(一)以“美丽的转身”为例,研讨怎样“审得准”1、抓概念,明确“什么是转身”2、怎么抓①会联想:根据生活经验、已有知识、作文提示语,做相关、相似、相反联想。
(什么是转身、什么不是转身、你做过什么样的转身、你还知道有哪些人的哪些做法可以看作是转身,是不是只有人才好转身,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会不会转身)②会概括:从其动作行为本身的出发点、目的动机、形成的结果、带来的意义展开特征分析。
(概括出“转身”有什么特征?“转身”的实质是什么?)3、完成“是什么”的审题分析,并交流。
从目的看:转身的是转变、是调整与修正,是寻求新路、另找它法;从意义看:转身是人的思维角度或生活态度、生活方向的改变。
(二)以“美丽的转身”为例,研讨怎样“想得开”(解决为什么、怎么办)1、会发问才能想得开2、怎么问?①从结果、意义上展开因果问、利弊问,解决“为什么”(为什么要转身:转身带来了什么好处,不转身有什么弊端)②从条件、方法上展开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问、方式问(他需要借助什么条件,这个条件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他需要运用什么方式,具备什么要素,这个要素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情况、才能转好身,转的美丽。
)3、接着刚才的“是什么”,完成“抓思路”的“为什么”和“怎么办”两个环节的审题分析,并将“转身的美丽”整合成有层次的整体,完成审题提纲。
(三)结合审题提纲的讨论,明确文章的结构安排、材料的选用1、选用熟悉的、个性的、有思考的材料。
2、结构文章的方法①同一层面的并列式或对照式②不同层面的层进式六、作业1、请依据刚才总结的方法,完成“留点空白”的审题过程,准备交流。
2、课外阅读,完成300字摘抄。
附录1“命题作文的审题研讨例文”作文题目一、请以“呼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言谈交际,注意分寸;行事处世,讲究尺度;议论评价,考究适度……请以“把握分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写议论类文章要观点明确,材料典型,分析合理;写记叙类文章要主题鲜明,素材鲜活,描写生动。
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三、我们常常要经过十字路口,红绿灯,交通警,车来人往多都市喧嚣……方向和选择,混乱与规则,从众或坚守,瞬间的生活场景,往往也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请以“十字路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训练题目四、请以“美丽的转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附录2“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研讨例文收集整理季顺龙(100413)01 把握分寸要去做一件事或许不难,但要做好一件事,就需要把握好分寸。
因为往往细节决定成败,把握好分寸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把握分寸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
蔡元培从小就非常热爱学习,读书也十分刻苦。
夏天蚊子多,他晚上读书的时候,就端来一桶水,把双脚泡在水里,这样,蚊子就不会叮咬他的脚了,他也可以专心致志的读书了。
他晚年回顾说:“自十余岁起,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几乎没有一日不读书的。
”在他一生繁忙的生活中,除了工作,斗争,就一直专心读书。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蔡元培抓紧了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读书,从未停止,从未懈怠。
是啊,知识是无止境的,他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知识的海洋中。
如果当初他三心二意,不抓紧点滴时间,把握分寸,还能饱读那么多书吗?把握分寸是激人奋进的催化剂。
三国时期,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锄地,突然金光一闪,从土中翻出一片黄金。
管宁视而不见,任然不停地挥锄,可华歆却心中一动,拾起了金块,再转眼看看管宁,才依依不舍的扔掉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关键时刻要把握好分寸,就像下棋一样,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把握好分寸,用正确的理念去战胜自己,华歆虽然扔掉了金块,但他起初心有所动,而管宁的毫不动摇是他坚定的信念,催人奋进,最终才得以成就大事。
把握分寸使得生命更加珍贵。
恩格斯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了一笔巨额财产,他的弟弟蛮横的要求他放弃继承权。
恩格斯想到母亲正患重病,为不使母亲病情加重,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
试想一下,如果恩格斯只图私利,而忘记了亲情,他的母亲会过得快乐吗?正因为他懂得把握分寸,知道轻重,才会让母亲得以安心。
现实生活也是一样,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做好每一件事,怎样去有效的把握分寸,取得有效的成绩。
假使我们做事情大大咧咧,不注重细节,很难把事情做的尽善尽美。
名人做事,能把事情做得好,在于把握了分寸,我们做事情,也要学习他们,把自己的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一些,在细节上超越他人。
02 呼唤清晨,天还未亮,黑幕依旧压着窗子,不见半丝半缕光亮。
门口一串急促,而又欢快的脚步声,将我从梦乡中唤醒。
揉一揉睡意仍旧很浓的双眼,拿起床边的手表,失望如同爬山虎一样爬满了我的双颊,长叹一声,新的一天又将开始。
不一会儿,卧室的门被轻轻的打开,随之而来的是父亲高音喇叭般的呼喊:“快点,好起床了,要迟到了。
”但温暖的被窝总以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硬是拉着不让我起床,床头的闹钟一点一点地走着,也正如被子中的暖意一点一点流失。
突然,灯亮了,伴着父亲一声严厉的呼喊,我一股脑儿钻出被窝,快速穿好衣服。
早餐桌上,对面是父亲,眼角的余光告诉我,父亲很“凶”,嘴角没有一丝笑容。
只见他慢慢拿起了一个鸡蛋,在桌上拍了几下用手搓了搓,三下五除二剥掉了蛋壳,一个白亮的鸡蛋出现在他的手中,蛋被分成了两半,蛋黄上倒了些酱油,心知那是父亲剥给我的,但从小就不喜欢吃鸡蛋的我未免有些难过,无奈,我只能对父亲说:“你先放在这里,我等一会儿吃。
”说完,我赶紧埋头吃饭,不敢看父亲的眼睛,害怕他又叫我吃那难以下咽的鸡蛋。
“快点吃,别讨价还价。
”父亲的一声呵斥,犹如大石头投进水里溅开的水花一样,震落了我手中的筷子,啪哒一声掉在了桌子上,翻滚着落到了地上。
我噙着眼泪吃着那“讨厌”的鸡蛋,蛋黄似乎凝结了我口中的唾液,堵住了我的喉咙,引来了一阵干咳,脸涨得通红。
出门时,父亲为我系上围巾,系得很紧很紧,生怕会掉下来。
而这时,难得一一丝微笑浮上了他的嘴角,宛如绽开的玫瑰。
拍拍我的肩膀,附上一句说了十几年,但仍很亲切的话—“路上慢着点”。
我纵身上车,骑上了上学之路,刚走了十来米,后边又传来了父亲宏亮的声音:“路上慢着点,小心车子!”我没有回头,也不敢回头看父亲,因为泪水已浸湿了我的双眼。
就要参加高考了,象鸟儿离巢一样,我就要离开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无微不至关心、关爱我的父亲,去远方翱翔了,一丝丝酸楚涌上心头,禁不住令我热泪盈眶;但内心又总是暖暖的、甜甜的。
真希望父亲的呵斥多一些,再严厉些,父爱是威严的,父爱更是伟大的,父爱无边。
03 十字路口面对选择时,爸爸喜欢走直路,因为那是捷径;儿子喜欢走弯路,因为那是延长。
人生也是一条路,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该如何选择?有时直路未必是捷径。
在大城市中打车时,计程车师傅会问你走近路,还是走最快的路。
因为直路走的人多,便出现了塞车;而绕道的弯路,虽然不是最近的,却能够让你最快的到达目的地。
因此,直路不总是捷径,生活也亦如此。
当产品销售不出去时,降低价格可能是捷径,但产品升级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吗?在弯路上我们会收获很多。
许多人为了追求到达目的地,从直路上匆匆走过,却忽视了弯路上的鸟语花香。
其实我们在人生路上只顾匆匆走过时,就会失去欣赏身边的风景的机会,也失掉了身边的潜在的机遇。
太阳一直是我们身边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我们总是匆匆走过,却忽视它身上所蕴含的机遇。
只有当太阳能产品相际出现时,我们才感到懊恼,懊恼失去了机遇。
有人说:“路是弯的,会让我迷失方向。
”我会说路是弯的,但我有我的航向。
司马迁说:“我的路是弯曲的,但我的航向是《史记》。
”居里夫人说:“我的路是漫长而弯曲的,但我的航向是科学。
”毛泽东说:“我的革命道路是曲折的,但我的航向是人民。
”他们的道路都是弯曲的,但他们的人生都有着明确的航向。
如果他们都选择直路,很难说《史记》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境界;毛泽东就不会再磨练中成就出大事业;李唐的文学画卷上就不会有李白、杜甫这两颗耀眼的明星。
弯路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让你在挫折中成长。
弯路不仅成就了伟人,弯路也让中国在前进中富强。
没有八国联军的打击、没有日本的侵略,中国永远是头沉睡的狮子并将在沉睡中死去。
因为这段不寻常的弯路,我们感受到了耻辱,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因此,我们奋勇直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当我站在十字路口时,我一定要选择弯路,因为弯路上有更多风景,有更多机遇,有更多挑战。
十字路口的人生的选择,让我们不要畏惧勇敢地选择吧!附录三教学设想原以为“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会是一个比较好解决的问题,真正着手寻找上这个课(或者是落实这个任务)的“突破”口时,才发现想当然了。
这是一个很大也很难的课题,我迟迟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角度,参照了网上的,作文指导材料中的许多说法,觉得过于理论化了,比如发掘寓意法、把握内涵法、虚实相错法,偏重于概念,对学生的审题立意缺少现实的意义,不能拿来就好用,所以,在方法的选用上,我避开一切参考,向学生求答案。
怎么向学生求答案?我首先挑选了年前镇江市的期末作文“呼唤”、常州市的“十字路口”、以及盐城市的“把握分寸”这三道试题,从中挑选了本班学生的10篇作文作为范例。
我拿学生被判定为不及格的作文问学生,让他们说说理由,他们的答案启迪了我,他们写的就不是呼唤、就不是把握分寸。
说的多好,一切的疑惑揭开,审题准不准,问问是不是。
至于怎么才能知道准不准,什么才是是不是,那就需要老师做一点引导工作了。
我想到的还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辨词造句的方法,看看你能造出什么句子来,看看能不能这样说,能这样说的,说的通的,就是切合题意的,也就在造句的过程中解决了怎么知道是不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