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环境保护施工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施工方案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周边环境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二、环保施工措施1. 施工前期•制定详细的环保施工方案,明确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完善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对施工场地进行环境评估,了解周边生态环境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2. 施工过程•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严格控制废弃物的处理,分类收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控制噪音和粉尘产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3. 施工期间监测•建立环保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定期组织环保检查,对照环保施工方案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环保隐患应急预案•制定环保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处置程序。
•定期开展环保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
•配备环保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快速响应环保事故。
四、环境保护效果评估•完成施工后的环境整治工作,对环保效果进行评估。
•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和不足之处。
•不断优化环保施工方案,为未来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和经验。
五、结语环境保护施工方案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措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引起更多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共同营造绿色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
西藏工程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
本方案旨在针对西藏地区某工程项目,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西藏某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 工程地点:西藏自治区某市3. 工程规模:总投资XX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隧道、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4. 施工周期:预计工期为XX个月。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1. 组织架构- 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的全面领导。
- 设立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
- 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方案等,确保施工规范有序。
四、施工方案1. 道路施工- 采用分层施工法,先进行路基施工,再进行路面施工。
- 路基施工采用全断面施工,分段开挖,分层碾压。
- 路面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分两层铺设。
2. 桥梁施工- 采用预制梁板施工,现场装配。
- 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
-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3. 隧道施工- 采用新奥法施工,加强隧道围岩稳定性。
- 隧道支护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架。
- 隧道通风采用机械通风,确保施工安全。
4. 供水、供电施工- 供水管道采用钢管,铺设于地下。
- 供电线路采用高压电缆,沿道路两侧架设。
- 供水、供电设施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行,确保正常供电、供水。
五、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 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检验。
-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
2. 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
-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六、环境保护1. 减少施工噪音,采取隔音措施。
2. 严格控制施工废水、废气排放,确保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西藏生态保护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西藏生态保护现状及其保护对策摘要: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也是世界山地冰川最发育的地区和亚洲多条重要江河的源头区。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质量与功能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供应、气候系统稳定和碳收支平衡,对于维护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前言:西藏生态保护措施及发展方向,要站在保障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高度,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抓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
一、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西藏地处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藏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及法规。
首先,政府出台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原则和目标。
这项法律为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其次,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保护细则,如《西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西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这些规定了各类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环境监管,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通过不定期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政府还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政策,通过经济手段来激励和引导各方面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例如,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农牧民,政府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鼓励他们改变传统的农牧经营方式,采取更加环保的方式进行生产。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发展,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改善西藏的环境质量。
在保护政策及法规的推动下,森林植被覆盖率逐年增长,湿地面积得到有效保护,濒危物种的数量得到稳定。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更加深刻。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区域差异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地区的生态破坏问题仍然突出。
川藏铁路的环保施工方案
川藏铁路的环保施工方案引言川藏铁路是中国国家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四川省成都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一条贯穿青藏高原的重要高铁通道。
在建设过程中,环保施工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旨在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川藏铁路的环保施工方案。
1. 环境评估在川藏铁路的规划阶段,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以确定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影响。
这包括对线路沿线的地质、水文、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便确定可能出现的问题。
根据环境评估结果,可以针对性地制定环保施工方案。
2. 土地保护川藏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并且会对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
例如,优先利用已有的工业用地和废弃的农田,减少新的土地开发。
3. 水资源保护青藏高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川藏铁路的建设必须特别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源地的污染和水土流失。
例如,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建立沉淀池、植被覆盖和建立防护带等。
4. 生态保护川藏铁路修建的区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区之一,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首先,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对保护区的进入。
其次,建立生态赔偿机制,对因建设而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补偿和修复。
5. 噪音控制铁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音污染,对周边居民和野生动物造成干扰。
为了最小化噪音影响,川藏铁路的施工方案应包括噪音控制措施。
例如,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隔音屏障,优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方式,减少施工期间的噪音。
6. 废弃物处理川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土方石方、建筑垃圾和化学废料等。
这些废弃物必须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方案应规定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方式,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7. 绿化工程为了降低川藏铁路的视觉和生态影响,施工方案应包括绿化工程。
环境保护施工方案内容
环境保护施工方案内容1. 引言本方案旨在确保环境保护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并合规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2.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我们将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包括土壤和水质检测、植被调查等。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将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
3. 污染物和废物管理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污染物和废物的产生和处理:- 选择环保低污染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确保废物按规定分类、储存和处理;- 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污染物泄漏或扩散。
4. 土壤保护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土壤的保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防护围挡,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 在施工现场进行土壤监测,确保土壤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减少土壤的扰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土壤覆盖层。
5. 水资源保护为保护水资源,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施工活动不会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使用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如雨水收集和再利用;- 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水体侵蚀和泄漏。
6. 噪声和振动控制为减少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低噪声设备和工具进行施工;- 定期监测施工现场的噪声和振动水平;- 在必要时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
7. 生态保护为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系统,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保护现有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在施工完工后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捕杀和采集珍稀濒危物种。
8. 环境意识培训我们将为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包括环境法规、污染物管理和环保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 周期性检查和报告我们将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施工检查,并撰写检查报告。
同时,我们将向相关部门提交必要的环境保护报告,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合规性。
10. 紧急事故应对为做好紧急事故应对工作,我们将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关培训。
西藏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一合同段环境保护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3月3日目录一、管理目标 (1)二、编制原则 (1)三、组织机构 (1)四、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3(一)路基工程环境保护 (3)(二)桥梁工程环境保护 (9)(三)其它工程环境保护 (12)(四)生产、生活垃圾的统一管理 (16)(五)材料、机具存放的统一管理 (16)(六)污水、生活废水的处理 (17)(七)噪音污染的处理 (18)(八)扬尘控制办法 (19)(九)大气污染的控制 (19)(十)土壤污染的控制 (20)环境管理方案一、环境管理目标:(一)控制噪声污染,白天施工低于70分贝,夜间施工低于55分贝。
(二)控制污水排放,符合GB/8978—2004标准。
(三)控制固体废弃物排放,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杜绝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露等事故,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五)逐步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尽量维护生态平衡。
二、编制原则:根据国家及地方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和法律法规,公司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便于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有效控制,进而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三、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部为主责部门、各工区、大临设施(环保员)为主体的金字塔型环水保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形成上下贯通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根据本分部的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环保有关规定,实行生态保障领导负责制。
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土流失、水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系统、维护土壤生物、避免人为恶化环境等),从思想、组织、过程、检查、效果、目标、经济七个方面控制环保工作,实现总体环保目标。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2)领导小组组长:郭庆凯副组长:张健。
布达拉宫景区环境保护方案
布达拉宫景区环境保护方案布达拉宫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布达拉宫周边环境逐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因此,为了保护布达拉宫景区的环境,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一、保护生态环境1. 加强植被恢复和维护为了保护布达拉宫周边的生态环境,应加强植被恢复和维护工作。
推广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植物,加大绿化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
同时,对原有植被进行定期修剪和养护,确保其健康生长。
2. 切实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布达拉宫景区的水资源比较匮乏,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推广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景区,加强对游客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水资源利用教育,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3. 严禁乱砍滥伐为了保护布达拉宫周边的森林资源,严禁乱砍滥伐行为。
加大对非法砍伐的打击力度,加强巡逻检查,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同时,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加强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1. 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为了有效处理布达拉宫景区产生的大量垃圾,应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 加强景区清洁工作定期组织对布达拉宫景区进行清洁工作,保持景区的整洁和美观。
加强清洁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自觉爱护环境,不随意乱扔垃圾。
三、加强文物保护工作1. 定期开展文物保护技术培训文物是布达拉宫景区的宝贵财富,为了保护好文物,应定期组织开展文物保护技术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文物保护意识,确保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2. 设置文物保护专门机构为了加强对布达拉宫景区文物的保护,应设置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
该机构负责制定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工作计划,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日期】2009.03.11•【分类】政府白皮书正文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003年3月11日)目录前言一、西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二、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四、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型铁路——青藏铁路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前言中国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
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加强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同步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回顾西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展示西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昭示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有助于澄清人们对西藏生态环境问题的误解,增进对西藏的了解。
一、西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西藏自治区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
西藏的气候自东南向西北由暖热湿润向寒冷干旱呈递次过渡,自然生态由森林、灌丛、草甸、草原到荒漠呈带状更迭。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为生物多样性营造了天然乐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旧西藏,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之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基本处于被动适应自然条件和对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状态,根本谈不上对西藏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也谈不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
十九世纪下半叶起,一些外国探险家和科学家在青藏高原进行过各种考察和调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科学家也在青藏高原进行过考察和调查,但总体上说,他们对青藏高原特殊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还不全面、不系统。
西藏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
西藏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1. 发展高品质旅游产品。
推动西藏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寺庙建筑等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整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
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交通、通信、医疗、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体验。
3. 提升旅游营销能力。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提高西藏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1.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西藏独特的文化艺术。
2. 发展民族特色产业。
鼓励民众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民族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 加强文化交流合作。
推动西藏与其他地区以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提高西藏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三、推动农牧业现代化1. 提升农牧业科技水平。
加强科技研发,推广高效农牧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
2. 发展农牧业品牌。
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农牧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畜牧养殖基地建设,提高农牧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
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各级各类教育人才,提高西藏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
2.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
加大对边远地区和农牧民子女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3.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推动生态环境保护1.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和评估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2. 强化生态保护政策。
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广生态产业发展。
支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以上为西藏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
第六篇青藏铁路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总结
第一章环境保护的意义及任务第一节沿线独特的环境概况及环保的意义我公司承建的青藏铁路第10、29标段,北起当雄县达琼果,南至堆龙德庆县古荣,全长86.4km。
沿线附近主要有羊八井至格达温泉自然保护区、林周澎波黑顶鹤自然保护区,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顶鹤、西藏温泉蛇及其生态环境;沿线主要以高原草甸、湿地、高山冰雪及峡谷景观区、农田谷地景观区和堆龙德庆马乡不整合接触自然保护区为主。
总体说来,沿线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所以在施工工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把工程施工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而青藏高原是我国和南亚、东南亚地区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上游流经区域,对中华民族乃至南亚、东南亚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青藏高原的降水、冰雪、气候、植被,以及资源开发过程的生态环境演化状态,必然影响到相关区域,引起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
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同时衍化了“生态源”的地位。
青藏高原的存在对毗邻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这里的气候变化对我国、甚至对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调节性。
环境保护成为我们修筑青藏铁路需要破解的三大难题之一。
第二节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1 总体目标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总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并重的方针,以“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管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为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文明施工,把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将青藏铁路建成高原环保铁路,努力实现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与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设计做好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家法律、法规和青藏铁路路基(含环保)、桥涵、隧道施工技术细则的强制性条款。
使工程施工对环境(水土流失、水环境、大气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土壤结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西藏生态计划实施方案
西藏生态计划实施方案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制定和实施一项科学合理的生态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西藏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西藏地区的植被、土壤、水资源、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生态保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针对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生态保护目标和措施。
例如,对于植被退化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可以加强对湖泊、河流的保护,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野生动植物资源,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监测。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西藏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为调整和完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来。
最后,要加强对生态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生态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总之,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
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让西藏的蓝天、碧水、绿地更加美丽,让西藏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布达拉宫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布达拉宫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布达拉宫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座宏伟古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布达拉宫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正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布达拉宫的生态环境,我们制定了以下保护方案:1. 生态监测和调查为了全面了解布达拉宫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状况,我们将建立定期的生态监测和调查体系。
通过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侵蚀情况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我们能够及时发现生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生态修复与恢复针对布达拉宫保护区内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我们将进行生态修复与恢复工作。
这包括植被恢复、石漠化治理、湿地保护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种植抗风固沙植物和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我们旨在恢复受损地区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限制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布达拉宫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布达拉宫及其周边的生态系统,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人类活动。
这包括限制旅游人数、提高游客管理水平、设置保护区边界等。
通过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分流游客流量,我们旨在减少人为干扰,保护布达拉宫的生态环境。
4. 加强法律保护加强法律保护是保护布达拉宫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
通过严格执法,对违反保护区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以起到威慑效果,确保布达拉宫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5. 加强国际合作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我们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保护布达拉宫的生态环境。
通过分享经验、技术援助以及合作研究,我们能够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确保布达拉宫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长期的保护。
6. 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布达拉宫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将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布达拉宫的自然、文化价值,让公众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宣传片、展览等手段,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青藏高原施工环保措施
青藏高原施工环保措施【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高原施工过程中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针对施工各个环节与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和影响,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原冻土;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高原施工过程中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
平均海拔2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条件十分脆弱、敏感,破坏后很难恢复。
党中央、国务院极为重视青藏地区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求把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青藏公路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把工程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针对施工各个环节与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和影响,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1. 路基填筑1.1工程影响。
路基填筑施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降低冻土上限;隔断地表径流;阻碍动物迁徙;造成风力侵蚀。
1.2防治对策。
(1)在有草皮的地段填筑路基时,不同于荒漠地带将草皮先起挖运走进行异地“假植”或栽植的方法,而是保留地表草皮的植毡层,将填料直接填筑在草皮上,以保留冻土的天然保温层。
(2)根据路段冻土上限不等,采用不同的路基形式,或普通路基,或片石通风路基,或热棒导热,以控制地表温度;同时,通过控制路基填土高度,使之达到在设计年限内能维持基底多年冻土不下降的最小高度要求。
(3)认真做好路基临时排水工程,分散排水与集中排水相结合,保证地表径流畅通,避免在路基迎水面积水而形成热融洼地,下游缺水造成湿地或沼泽萎缩。
(4)根据所迁徙的野生动物的种类、习性及迁徙线路、季节的不同,在不同位置设置不同形式的动物通道,保证野生动物正常的迁徙、繁殖。
林芝水土保持施工方案范本
林芝水土保持施工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林芝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境内山峦叠嶂,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对林芝市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维护土壤资源、保护水源地、改善生态环境,林芝市制定了水土保持施工方案,以实施针对性的水土保持工程,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二、水土保持施工方案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尊重自然规律,优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2.可持续发展:保护水土资源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科学指导:依据科学研究结果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施工方案;4.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现象;5.分类施工:根据不同地区和地貌特点,采用不同的水土保持施工措施;6.防止二次破坏:施工完成后,加强管护,防止二次破坏。
1.调查与设计进行工程前的调查与设计,包括对施工地形地貌、岩土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了解,制定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和施工工艺流程。
2.植被恢复恢复和重建植被覆盖,采用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加强地表植被的保护与修复,提高土壤保持能力。
3.水土保持工程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 - 开展水土保持林网工程,建造绿色生态屏障; - 构建坡面防护工程,防止坡面水土流失; - 建造沟壑治理工程,防止沟壑淤积和水土流失; - 设置滞洪设施,减少洪水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施工工程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施工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监测内容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情况等,评估结果用于修正和改进施工方案。
5.宣传与教育加强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和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共识与行动。
1.改善生态环境施工方案的实施能够保护植被和土壤资源,改善林芝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2.减少水土流失通过采取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和土地资源。
3.增加经济收益水土保持施工方案的实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高原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高原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高原地区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受阳光照射强烈,土壤瘠薄,水资源匮乏。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高原地区的植被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因此,开展高原绿化工程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保护水源和防止土壤水土流失。
二、项目概况本次高原绿化工程项目地点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约4500米。
项目总面积约5000公顷,地形复杂,气候严酷,土壤贫瘠,植被严重缺失。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工程措施,恢复和增加项目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四、工程方案1. 土地整理由于高原地区土壤贫瘠,需先进行土地整理。
对已退化的土地进行松土、深翻、施肥等处理,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2. 植被种植(1)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根据当地气候、土质、高原特有的植被种类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草本植物进行种植。
在西藏地区,可选用藏杨树、高山杜鹃、高山松等耐寒植物以及高山草本植物进行绿化。
(2)科学施工种植方式需科学合理,采用栽植、播种以及人工移植等方式进行植被种植,在种植过程中要保持植物根系完整,避免播种过密造成种苗死亡。
3. 绿化养护种植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管理。
包括定期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工作,确保植被的生长和成活率,逐步形成成熟的植被。
4. 生态保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问题。
避免破坏当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5. 环境监测和评估在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包括土壤质量、气候变化、野生生物种群状况等,保证绿化工程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五、设备和材料1. 植被种子和苗木选用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耐寒、抗旱的植被种子和苗木,确保种植成活率。
2. 种植工具包括铁锹、锄头、水桶、浇水器等种植工具。
3. 养护设备包括喷灌设备、施肥机械、松土机等养护设备。
西藏水土保持施工方案大纲
西藏水土保持施工方案大纲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西藏水土保持施工方案大纲,以确保在西藏地区进行施工工作时能够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和土壤,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背景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地势复杂,地质条件差,土壤易于流失,水资源匮乏。
在开展任何形式的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制定水土保持施工方案来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
3. 施工前期工作在施工前期,需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和评估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 土壤和水资源调查,确保对土壤类型、水资源分布、含水量等有充分了解; - 地形地貌分析,确定地势变化、沟流路径、山坡及河流等地貌特征,以制定相应的措施; - 工程设计方案评估,评估施工工程对水土环境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西藏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特点,应采取以下水土保持措施: - 架设挡土墙:在陡坡上设置挡土墙,用以阻挡土壤流失; - 构建沟渠系统:合理规划沟渠系统,有效排除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 - 植被恢复和保护:采取植树造林和草本植被恢复的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 - 覆盖保护措施:对裸露的地表进行覆盖保护,使用草席或覆盖材料防止土壤流失; - 土壤改良措施: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抗冲蚀能力。
5. 施工过程管理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落实,需要进行以下管理措施: -进行施工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水土保持施工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 安排专门的水土保持监测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能够有效落实;- 定期组织水土保持工作评估和总结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
6. 监督和评估实施水土保持施工方案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工作,以确保水土保持效果可持续: - 设置监测点位,对施工后的水资源和土壤进行监测,评估水土保持效果; - 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更新施工方案并进行改进; -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区的合作,共同监督和评估水土保持工作效果。
拉萨水土保持施工方案格式
拉萨水土保持施工方案格式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拉萨水土保持施工工程旨在保护和改善拉萨市区域的水土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该工程将覆盖拉萨市的主要水土流失区域,通过对地形的整治、植被的恢复和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工程措施与原则地形整治:根据地形特点,采取挖填平衡、梯田建设等措施,调整地表坡度,减少水土流失。
植被恢复:通过种植适宜的树种和草种,恢复土壤植被,提高土壤保持能力。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建设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水土保持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施工原则:科学性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工程措施,确保施工效果。
实用性原则:结合实际地形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施工措施和材料。
环保性原则:施工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三、组织领导与机构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成立拉萨水土保持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部、财务部等部门,分别负责具体的施工、技术指导和经费管理工作。
四、规章制度与监督制定详细的施工规章制度,明确施工要求、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设立质量监督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五、建设过程与监理按照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有序进行建设。
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将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理,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
六、工程投资与经费工程投资预算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措施、材料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
经费管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
七、完成工程与变更工程完成后,要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工程变更,需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八、运行管理与维护工程竣工后,要加强对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管理,定期进行巡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土保持效果的持久性。
拉萨水土保持施工方案编制
拉萨水土保持施工方案编制一、综合说明本方案旨在编制拉萨地区水土保持施工方案,以适应环境保护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
我们将根据拉萨的地理、气候、生态等特点,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科学、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妥善处理。
二、方案编制总则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紧密结合拉萨地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
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确保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三、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拉萨市,主要涉及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项目。
工程规模、施工周期等具体情况将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进行详细规划。
四、项目区概况拉萨地处高原,地势起伏大,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五、水土保持分析根据拉萨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我们将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和分析,评估施工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
六、工程措施我们将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包括临时排水沟、挡土墙、植被覆盖等,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同时,我们还将优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七、施工管理我们将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水土保持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具体措施包括:成立水土保持专项管理小组,负责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和监督。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土流失问题。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八、效益评估在施工结束后,我们将对水土保持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减少水土流失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将收集相关数据,为类似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总之,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拉萨地区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妥善处理,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西藏施工方案
西藏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西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交通条件艰苦。
为了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西藏施工方案的各个方面。
2. 施工目标西藏施工的目标是为了提升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当地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的状况。
具体施工目标包括:•建设现代化的道路网,提高交通流通性。
•建设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保证当地居民的电力需求。
•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改善通讯网络,提高当地居民的通讯便利性。
•建设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施工内容3.1 道路建设•建设高速公路网络,连接西藏与周边地区。
•构建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改善道路通行能力。
•施工道路路面,确保道路平整、安全。
3.2 电力供应系统建设•建设新的发电站,增加电力供应能力。
•建设输电线路,确保电力能够迅速稳定地传输。
•安装电力变压器、配电设备等,方便供电管理与分配。
3.3 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发电站,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建设水能发电站,充分利用西藏的水资源。
•安装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4 通讯网络建设•建设光纤网络,提供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
•安装通讯设备,提供可靠的电话和移动通信服务。
•构建通讯基站,扩大通讯覆盖范围。
3.5 水利工程建设•建设灌溉渠道,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建设水库,调节水资源的蓄积与供应。
•完善排水系统,防止山洪等自然灾害。
4. 施工步骤4.1 前期准备•完成项目调研与可行性研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完成土地征用、环境评估等手续。
•确定施工地点和施工队伍。
4.2 施工准备•运输施工设备和物资到施工现场。
•搭建临时工地办公室和宿舍。
4.3 施工建设•根据施工方案,按照顺序进行道路、电力、能源、通讯和水利工程建设。
•配备专业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方案一、背景概述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大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势最为宽广的高原,覆盖面积达500多万平方公里,关系到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的气候、人口等诸多问题。
同时,青藏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对我国西北及东南亚等地区生态、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包括草地退化、湖泊缩小、气候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我国及其他包括近邻国家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二、保护目标在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确立以下目标:1.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持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涵盖草原、湖泊、河流、森林、冰雪等生态系统类型。
2.加强青藏高原的水资源保护,使之稳定、有效的向周边地区供水,做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确保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安全。
3.推进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减少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尽量保持其生态环境稳定。
4.加强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与能力,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和行动。
三、实施方案1.加强草地保护青藏高原草地是高原区域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是藏民及周边省市的主要奶源基地,而随着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青藏高原草地的面积不断缩减,草质也不断退化。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严格的草地保护法规和管理制度,对放牧和草地开发等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避免过度过牧和开发;(2)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安排牧民合理的牧畜区域和发展新的生态示范产业,使其不再依赖过度放牧;(3)加强草地恢复和激励草原生态补偿,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
2.推进水土保持青藏高原是重要的水源地,拥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冰川,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加剧了洪涝灾害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一合同段环境保护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3月3日目录一、管理目标 (1)二、编制原则 (1)三、组织机构 (1)四、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3(一)路基工程环境保护 (3)(二)桥梁工程环境保护 (9)(三)其它工程环境保护 (12)(四)生产、生活垃圾的统一管理 (16)(五)材料、机具存放的统一管理 (16)(六)污水、生活废水的处理 (17)(七)噪音污染的处理 (18)(八)扬尘控制办法 (19)(九)大气污染的控制 (19)(十)土壤污染的控制 (20)环境管理方案一、环境管理目标:(一)控制噪声污染,白天施工低于70分贝,夜间施工低于55分贝。
(二)控制污水排放,符合GB/8978—2004标准。
(三)控制固体废弃物排放,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杜绝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露等事故,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五)逐步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尽量维护生态平衡。
二、编制原则:根据国家及地方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和法律法规,公司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便于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有效控制,进而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三、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部为主责部门、各工区、大临设施(环保员)为主体的金字塔型环水保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形成上下贯通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根据本分部的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环保有关规定,实行生态保障领导负责制。
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土流失、水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系统、维护土壤生物、避免人为恶化环境等),从思想、组织、过程、检查、效果、目标、经济七个方面控制环保工作,实现总体环保目标。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2)领导小组组长:郭庆凯副组长:张健组员:刘阳阳马新宇白军团侯旭海唐明王丹王怀标李高峰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及各工区劳务负责人2、职责(1)项目经理部职责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地方省市、环保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设计单位有关环水保设计要求;建立健全环水保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制定本分部环水保目标,监督、检查、验收本标段环水保执行落实情况;对本合同段施工环水保工作负总责。
负责本项目部施工期间环水保的措施、方案的制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协调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督促本项目部各工区、作业班组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
协调加强与拉林公路建设单位、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水保部门的联系,主动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负责对所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每年更新《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一览表》,并进行控制管理。
(2)各工区职责加强对各工区人员的宣传教育,贯彻落实相关的环水保管理制度、要求。
加强对本工区施工人员的环水保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文明施工及环保水保意识,使文明施工、环保、水保工作的开展变成参建人员的一种自觉行为。
遵照执行拉林公路建设单位、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水保部门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同上级和相关业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下做好环保、水保的指导工作。
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环保并重”的原则,无条件接受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部门及监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一)路基工程环保实施在路基施工中严格贯彻“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思想理念,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尽量减少人工痕迹,使公路这一人工系统与沿线自然系统和其他人工系统配合协调。
从公路路基施工造成的污染看,路基扬尘和水毁是最主要的,前者发生在旱季,后者发生在雨季。
路基施工前,做好施工现场的规划和平面布置。
做好相关的水土保持工作,保证路基土方不流失。
在本项目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环境保护措施。
1、场地清理(1)在施工前应按严格设计高程和原地面实际高程反算确定现场实际开挖线、坡脚线和征地红线等工作界线,并保护所有规定保留和监理工程师指定要求保留的植物及构造物。
挖方地段的工作界线应为实际开挖坡顶线,坡顶线外的植被应保留。
(2)清表前,路基红线范围内的草场采用切割机分块切割,集中码放,定期喷水养护;表土,尤其是种植土,划出专门的区域对清表土集中堆放;沙棘等树木移植至清表土堆放区;待路基本体填筑完成后用于边坡表面做边坡植草的基料和取弃土场内的回填土、植被恢复等。
在选择堆放场地时,注意堆放场不得选在河道和地方排灌水系上,尽量选择在荒地和荒山区域,避免占用农田,影响地方农作物的生长。
(3)集中取土场、弃土场应尽量设在公路视线外,选择山包或荒地或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的地方。
取土场在取土后应整修边坡,坡面平顺,确保边坡稳定,并在周边建立排水系统,采用喷草籽、植草皮或植树等措施恢复取土场的植被,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弃土场选择在便于弃土又不易被水冲走的封闭沟、谷中,尽量避免设在山坡上,根据弃方量和堆放坡度,在弃土场下方修建合适的挡土坝或砌石护墙,弃土应层层压实,坡面平顺,弃土后整平场地,同时在周围设置排水沟,场地及坡面进行植草或植树,以绿化环境,避免水土流失。
取土场、弃土场的环保、水保处理措施必须符合当地环保、水保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4)路基范围内可移植的树木、灌木等应尽可能移植。
(5)路基清表时,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并注意周边水系的影响。
表土清除完成后,及时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将松散土层封闭,防止雨水将表土冲刷。
需要进行改沟的及时将改沟先做好,以不影响当地水系为主。
(6)机械车辆定点停放,划定车辆存放区域,不得乱停乱放。
对停车区域设专人进行调度管理,合理安排车辆的运转工作。
对故障车辆,要安排在远离河道和农田。
维修时应在车辆下铺设隔离物,防止在维修过程中机油等泄露产生污染。
2、挖方路基(1)边坡开挖前,根据设计意图进行施工,对于个别特殊设计的边坡,严格按照一坡一设计的图纸施工,开挖前请设计代表现场指导,根据指导意见进行精心施工,土质和软土质岩石挖方边坡坡顶、坡脚应取消折角,采用贴切自然的圆弧过渡。
对机械不能修整的部位,采取人工修整的办法。
边坡开挖后及时进行复绿,安排专人对喷播植草进行维护,保证坡面的稳定和绿色生态。
(2)石方爆破作业应以浅眼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
若地质情况适合时(硬质岩石),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开挖边坡,边坡开挖距设计坡面2~3m时,采用光面爆破或人工开挖,确保坡面平整、美观、稳定。
(3)在路基挖方或填方区内挖除的非适用材料,如属于腐质土,应集中堆放,以备将来用作绿化的回填土。
(4)在自然边坡较陡的山坡修建路基,应注意滚落的土石对路基以下山坡植被的破坏。
施工前应当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设置能有效拦阻土石的设施(如竹木栅栏、防落网、拦土坝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准动工。
(5)选择合适的爆破时间,尽量减少周边居民的影响。
石方爆破作业应以小型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若地质条件允许,尽量采用预裂、光面爆破开挖边坡。
采用先进爆破技术,控制产生飞石、冲击波、滑坡、烟尘对周边环境、植被的影响。
(6)沿溪及山坡不能横向弃方的开挖路段,选择其他可行的措施,防止造成废方侵占良田、河道。
3、填方路基(1)填方路段地质情况调查。
山区公路频繁穿越山壑沟谷,高填深挖路段多,容易碰到地质不良情况。
应在施工前对填方路段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查明是否存在地质不良情况,尤其对路线经过沟谷等具有冲积(坡积、残积)层的路段,还应查明基底覆盖土层下的基岩是否存在不利于路基稳定的倾斜面,防止因冲积层岩倾斜面滑移而引起路基失稳。
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后,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以便采取妥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路基质量,以消除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纵向开裂、滑移等质量通病的隐患。
(2)防雨措施。
施工期间,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设置临时排灌水系统,防止雨水冲刷路基,避免出现泥沙冲淤农田、阻塞沟渠等现象发生。
防雨措施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根据经验,采用土工布、塑料薄膜覆盖边坡,路基两侧外缘用混凝土浇筑临时集水沟以及挡水埂,每隔10-20m设置一道急流槽,在坡脚筑拦浆坝、挖沟,设置沉淀池等,均能起到一定的防雨冲刷作用。
(3)路基表面做成2%-4%的路拱防止路基表面积水。
(4)运输车辆运送土碴时,车辆要平稳慢行,对便道凸凹不平处及时整修,避免车辆颠簸将土碴随意洒落。
在地方道路运输时,运输车辆应加以覆盖,如发现运输碴土掉落,及时安排人员对路面进行清理,集中运到弃碴长,不得随意丢弃影响地方交通和污染环境。
(5)做好路基边沟的处理工作,个别路段的水沟采取砂浆抹面,保证雨天时路基排水畅通,并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6)施工过程中,注意对路基外的边沟等其他排水设施进行修建和维护,保证施工期间排水畅通。
便道边的排水沟尽量利用当地原水系进行排水,在排水期间要征求当地村民的意见,合理有序地进行集中排放。
(7)注意施工噪音控制,应选择低噪音设备,或采取低噪音技术工艺,控制声污染源。
大型机械尽量避免夜间施工,避免噪声扰民。
确实需要夜间施工的,应加设消音设备,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机械运输车辆途径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8)路基填筑时采取挂线施工的措施,保证路拱和横坡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确保路基每层填筑后排水畅通。
(9)路基完工后,及时对边坡及绿化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绿化,购买优良的草籽,精选专门的作业班组进行施工,加强绿化的洒水和植草的管理工作。
(10)在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气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11)除没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12)施工组织采用三班制作业,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音区和低噪音区的作业时间,使工人每个工作日实际接触噪音的时间符合国家卫生部和劳动总局颁发的允许工人日接触噪音时间标准的规定。
(13)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音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音措施,并会同当地政府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14)保护林木和野生动物,禁止随意砍伐树木。
禁止在林区进行野营活动,不准带明火进入林区,避免发生森林火灾。
严禁向林区抛洒垃圾、废弃物等。
4、排水与防护工程(1)边沟与涵洞接合处是施工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出现连接不顺的情况,施工中应特别注意边沟与涵洞洞口建筑的配合,连接应顺适、自然。
(2)边沟、排水沟边缘回填土应略高于沟顶并夯实,以利排除地表水。
(3)截水沟的设置。
公路挖方边坡设有较完备的坡面防护,能够抵抗雨水对坡面的冲刷,为尽量减少人工痕迹,避免出现明显的“空白带”,挖方坡顶设置截水沟不能一味求大,应当经过不利季节坡面汇水量计算得出截水沟的设置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