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研究的演变与发展
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主 的 日德模 式 的新 变化 及 其 共 同特 征 , 最后 分析 公 司治理 今后 的 发展 趋 势 , 以期提 供 理 论 借 鉴 。
经理人员转移的运动基本 完成 ,经理革 命
基本结束 ( 石明虹 ,张喜 民,2 0 。 0 3)
自二 战 结 束 以 来 ,在 西 方 发达 资本 主
极参 与公 司治理 ( 万俊毅 ,2 0 。 由此 0 4)
通用汽车公司 ( 德鲁克 ,1 8 。到 6 9 9) O年
代 中期 ,美 国 大 公 司 内部 控 制 权 由 股 东 向
公司治理开始 关注 利益 相关者的利益 。作
为外 部 治 理 机 制 的接 管 对 经 理 人 的 威 胁 减
来越 大。
公司治理模式分别经历了古典的私人
股 东 主 导 的 公 司 治 理 模 式 、职 业 经 理 主 导
的公司治理模式阶段 、投资者主导 的公司
治理 模 式 和 创 业 型 经 济 中的 风 险 资 本 治 理 模式。
经济 的发展经 历了从古典型经济 、管
理 型 经 济 到 创业 型经 济 的 不 同 阶段 ,而 推 动 着 变 化 的 主 要 力量 就是 不 断进 行技 术 创
公 司 治 理 的 历 史 演 进
( )公 司 治 理 模 式 的 不 同 演进 阶 段 一
划 分
和创业管理 ( 德鲁 克,1 8 o创业经济 的 9 9) 发展催生了风险资本 ,并在创 业企 业的公 司治理 中扮演主要角色 ,美国的纳斯达 克
股 票 市 场 的 成 立 代 表 着创 业经 济 中公 司 治 理 模 式 的这 一根 本 性 变化 。
一
/, 态 \ 渐进的过程, 分析公司治理演
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
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公司治理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过去的40年里,公司治理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涵盖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实践等方面,对于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保护股东权益以及维护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司治理研究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西方国家的公司界面临着一系列的丑闻和问题,如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恶性竞争行为和激励机制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讨论,逐渐形成了公司治理研究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围绕着理论建设展开,探讨了公司治理的定义、功能和理论基础。
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公司治理理论,如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等,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入90年代,公司治理研究逐渐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实际市场数据和公司行为,对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探讨上。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升公司绩效,包括提高投资回报率、降低股东权益代理成本和减少公司管制风险等。
此外,公司治理还与企业创新、融资成本、企业价值等方面存在关联,在这些领域也有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21世纪初以来,公司治理研究更加关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化改革的实践。
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与规范,推动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美国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和督导,提高公司披露、核算和审计的透明度。
英国、德国等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等。
这些政策实践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实证数据。
未来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全球范围内的公司治理差异和跨国公司的治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2024年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范文
《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篇一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一、引言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
过去40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司治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梳理公司治理研究的脉络,分析其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公司治理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二、公司治理研究的脉络1. 初期阶段(1980年代初-1990年代初)公司治理研究的初期阶段主要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规范。
在这个阶段,学者们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保护股东利益,防止财务报告的舞弊行为。
此外,关于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2. 发展阶段(1990年代中期-200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资的进入,公司治理的研究逐渐向国际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在这个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如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职能等。
同时,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也逐渐形成,包括公司治理的内涵、目标、原则等。
3. 深化阶段(200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公司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公司治理研究开始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这个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公司治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等。
同时,新兴领域如环境治理、社会责任等也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
三、未来展望1. 持续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变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公司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学者们需要持续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变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公司治理模式。
2. 深化跨学科交叉研究公司治理研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未来,学者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推动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3. 关注新兴领域和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
《2024年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范文
《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篇一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一、引言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研究历程和成果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回顾公司治理研究40年的发展脉络,分析其研究成果与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公司治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40年来,公司治理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的发展过程。
(一)早期阶段(1980-1990年)早期公司治理研究主要关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保护股东利益、提高企业效率。
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职能、监事会制度等。
(二)发展阶段(1990-2010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公司治理研究逐渐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高管薪酬等。
同时,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三)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公司治理研究逐渐走向成熟。
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注重跨学科交叉、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等方面。
同时,公司治理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如股权激励、ESG投资等新型治理模式逐渐兴起。
三、公司治理研究成果与影响40年来,公司治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利益,提高了市场信心。
(二)提高企业效率通过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等措施,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三)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公司治理研究不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通过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施ESG投资等措施,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公司治理研究方向展望未来,公司治理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关注新的领域和问题。
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
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演进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分析公司治理演进必须通过研究其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影响公司治理演进的各种因素、推动其演进的动力与反对其变革的阻力,识别推动制度变迁的主体,才能明确公司治理进一步的演变方向。
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一)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演进阶段划分公司治理模式分别经历了古典的私人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职业经理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阶段、投资者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创业型经济中的风险资本治理模式。
公司制度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11世纪欧洲经营海上运输业的康孟达契约组织,康孟达是劳资合伙经营的一种商事契约,它是最早的一种商业合伙形式。
康孟达对后来的公司制企业的影响在于这种契约形式首创了有限责任制的合伙形式,而这正是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
古典的私人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是股份公司产生以后最早出现的公司治理模式,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主流模式。
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出现了职业经理阶层,职业经理层的形成使企业成为现代化的科层制企业(石明虹,张喜民,2003)。
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已有若干美国大企业开始实行科学管理,如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德鲁克,1989)。
到60年代中期,美国大公司内部控制权由股东向经理人员转移的运动基本完成,经理革命基本结束(石明虹,张喜民,2003)。
自二战结束以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退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机构、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共同基金等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逐渐崛起,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交易者,公司治理由经理主导型向法人股东主导型模式转变(张清,严清华,2005)。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正在出现一个从传统管理型经济转为创业型经济的深刻变革,创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创业精神和创业管理(德鲁克,1989)。
创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风险资本,并在创业企业的公司治理中扮演主要角色,美国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成立代表着创业经济中公司治理模式的这一根本性变化。
公司治理:缘起问题及演进趋势
公司治理:缘起问题及演进趋势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公司治理:缘起、问题及演进趋势一、公司治理的缘起公司治理这一术语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出现在英文文献中。
二十多年来,它不仅在理论研究中越来越重要,而且还成为了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学者、企业家,还是监管机构、新闻媒体,都对公司治理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热情。
其实,公司治理中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早已存在于经济与管理实践中,公司治理也已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
应该说,公司治理的每一步发展往往都是针对公司失败或者系统危机做出的反应。
例如,最早记载的治理失败是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这一事件导致了英国商法和实践的革命性变化。
1929年美国的股市大危机又使得美国在其后推出了证券法。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对东亚公司治理模式有了清醒的认识,2001年以安然、世界通信事件为代表的美国会计丑闻又暴露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重大缺陷。
这些治理失败的案件往往都因舞弊、欺诈或不胜任等引起,而这些事件又促进了公司治理的改进。
这些持续的演进造就了今天的各种与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管制措施、机构、惯例,甚至还有市场等。
理论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伯利和米恩斯的研究。
伯利和米恩斯在1932年出版的《现代公司和私人产权》一书中,在对大量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现代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实现了分离,控制权由所有者转移到了管理者手中,而管理者的利益经常偏离股东的利益。
20世纪60年代前后,鲍莫尔、马瑞斯和威廉姆森等人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掌握控制权的管理者与拥有所有权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差异,从而提出了现代公司制企业应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以使管理者更好地为股东利益服务。
钱德勒在1977年出版的《看得见的手》一书中,通过分部门、行业的具体案例分析,进一步描述了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的历史演进过程。
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
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引言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显著的改革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的企业治理逐渐从集权式转向市场化的模式。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并分析其挑战和前景。
二级标题1: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三级标题1.1: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由国有企业为主导。
国家通过直接任命和管理企业的方式来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这种集权式管理结构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决策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三级标题1.2:市场化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199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入市场化改革,逐步放松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控制,鼓励内外资本的进入和竞争。
这一改革措施推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市场化转型。
三级标题1.3:股权制度的建立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中国在2001年颁布了《公司法》,明确了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
其中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建立了股权制度,通过股东的表决权和权益保护,实现了公司决策的合理与民主化。
二级标题2: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三级标题2.1: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对比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治理机制存在差异。
国有企业仍然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而民营企业更加市场化,采用股权分散、董事会决策等机制。
这种差异在决策效率、企业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三级标题2.2:关系型治理在中国,深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公司的决策过程和资源配置依赖于关系网。
这种关系型治理既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可能引发腐败和不公平竞争。
三级标题2.3:政府监管在中国,政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通过立法、监管和执法手段来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促进良性竞争和市场秩序。
然而,政府介入也可能导致不合理干预和滥用权力的问题。
二级标题3: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挑战和前景三级标题3.1:股权结构不合理中国许多公司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的问题,少数股东对公司决策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趋势
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公司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以下是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1. 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过去,公司治理主要关注公司内部的运作和管理。
然而,随着股东投资意识的提高和股东对公司决策的需求增加,投资者权益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现代公司治理模式更加注重股东权益的保护,包括股东权益的公平和充分揭示、监管透明度等方面的要求。
2. 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程度提高制度化是指公司治理规则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条件的改善,公司治理规则和机制得到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发展。
例如,证券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强调透明度、问责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这种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程度的提高,提升了公司治理的效果,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董事会的职责和独立性得到加强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对公司战略决策和监督非常重要。
在过去,董事会往往是公司内部权力的集中体现,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化经营的发展,董事会的功能和角色得到了重新评估和强调。
现代公司治理模式更加注重董事会的独立性,强调董事会的监督功能、提高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减少董事会成员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确保董事会独立行使职权,保护股东利益。
4. 领导层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公司治理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公司绩效和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在选择领导层人员时注重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经验,例如财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此外,公司也越来越注重领导层的多样性,包括性别、文化背景、学术背景等各方面的多样性。
专业化和多样化的领导层可以提高公司决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促进创新和持续发展。
5. 非执行董事的作用得到重视非执行董事是指没有管理职责的董事会成员。
在过去,非执行董事的角色常常被忽视,他们往往缺乏对公司管理的了解和投入。
《2024年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范文
《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篇一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一、引言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研究历程和成果对于企业健康发展、市场稳定以及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回顾公司治理研究的40年发展脉络,分析其关键成果与影响,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二、公司治理研究的40年发展脉络1. 初期阶段(1980年代初-199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公司治理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学者们关注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决策权分配、以及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
此外,研究还涉及到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2. 规范与发展阶段(1990年代中-2000年代初)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治理研究逐渐进入规范与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董事会职能的强化、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等。
此外,学者们还关注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改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护投资者利益。
3. 全球化与国际化阶段(2000年代中至今)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公司治理研究逐渐拓展到跨国公司和国际市场的背景下。
学者们开始关注跨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跨国监管的挑战以及国际公司治理标准的制定等。
此外,对于公司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公司治理中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热点。
三、关键成果与影响在过去的40年中,公司治理研究取得了许多关键成果和影响。
首先,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公司治理理论框架和标准,为企业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其次,公司治理实践的不断完善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透明度,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此外,国际化的趋势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公司治理标准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这些成果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市场稳定以及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未来展望未来,公司治理研究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司治理研究将更加关注跨国公司和国际市场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的治理。
《2024年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范文
《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篇一公司治理研究40年_脉络与展望一、引言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股东权益保护以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回顾过去40年公司治理研究的脉络,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公司治理研究的40年脉络(一)起始阶段(1980年代初-19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权结构、董事会职能、管理层权力分配等方面。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股权分散现象的出现,学者们开始关注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来保护股东的利益。
(二)发展阶段(1990年代中-2000年代末)进入90年代中后期,公司治理的研究开始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如企业社会责任、高管薪酬制度、内部控制等。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治理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三)成熟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逐渐趋于成熟,研究领域更加广泛,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股权结构、董事会职能等研究外,还涉及到了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公司治理研究也开始运用这些先进技术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当前的公司治理研究现状(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当前的公司治理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股权结构、董事会职能等领域,而是逐渐拓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例如,企业社会责任、高管薪酬制度、内部控制等领域的研宄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研究方法多样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公司治理研究的方法也日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外,还开始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跨国公司治理问题受关注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国公司的崛起,跨国公司的治理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如何构建有效的跨国公司治理机制,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等环境,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内容摘要:本文研究不同时期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分析推动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然后介绍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以市场控制为主的英美模式和以组织控制为主的日德模式的新变化及其共同特征,最后分析公司治理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公司治理演进趋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演进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分析公司治理演进必须通过研究其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影响公司治理演进的各种因素、推动其演进的动力与反对其变革的阻力,识别推动制度变迁的主体,才能明确公司治理进一步的演变方向。
公司治理的历史演进(一)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演进阶段划分公司治理模式分别经历了古典的私人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职业经理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阶段、投资者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创业型经济中的风险资本治理模式。
公司制度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11世纪欧洲经营海上运输业的康孟达契约组织,康孟达是劳资合伙经营的一种商事契约,它是最早的一种商业合伙形式。
康孟达对后来的公司制企业的影响在于这种契约形式首创了有限责任制的合伙形式,而这正是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
古典的私人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是股份公司产生以后最早出现的公司治理模式,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主流模式。
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出现了职业经理阶层,职业经理层的形成使企业成为现代化的科层制企业(石明虹, 张喜民,2003)。
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已有若干美国大企业开始实行科学管理,如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德鲁克,1989)。
到60年代中期,美国大公司内部控制权由股东向经理人员转移的运动基本完成,经理革命基本结束(石明虹, 张喜民,2003)。
自二战结束以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以退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机构、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共同基金等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逐渐崛起,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交易者,公司治理由经理主导型向法人股东主导型模式转变(张清,严清华,2005)。
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
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
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体系,通过规范管理和监督企业运营活动,保障股东利益,提高企业效率,维护社会公正与稳定。
下面是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
1.传统治理模式(18世纪-20世纪初):企业产权归集中,由企业所有者直接管理和决策,在没有现代股东制度的情况下,治理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
2.族系治理模式(20世纪上半叶):企业开始形成家族企业,在企业治理中,家族成员通常扮演关键角色,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决策主要以家族利益为导向。
3.股东治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随着合资和上市企业的出现,公司治理开始向股东制度转变,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督和决策。
4.机构投资者引导治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大型机构投资者开始在企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企业经营进行监督和改进,推动公司治理逐渐提高。
5.法律治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至今):各国开始立法规范公司治理,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强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等机构的监督作用。
6.全球化治理模式(21世纪初至今):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公司治理也逐渐体现出全球化特征,各国间加强合作,分享治理经验,企业跨国经营面临国际化的治理要求。
总体来说,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所有者管理模式演变到现代的股东制度模式,再到法制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公司治理研究的演变与发展
Slide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
科思的分析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可计量的,也是可比
较的,因而可以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范围。 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 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 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 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那一点上。是选 择市场还是选择企业,取决于两种形式的交易费用孰高孰低。
Slide 17
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变化
Herman的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了Demsetz和Lehn (1985),Shleifer和Vishny(1986)以及Holderness和Sheehan(1988) 等学者的进一步证实。 Demsetz和Lehn(1985)对美国511家大公司的统计表明,前五大股 东持有股份比例的变动范围是从1.27%到87.14%,其平均值达到 24.81%。 Shleifer和Vishny(1986)的描述统计也显示,在1980年美国《财富》 的456家大公司中,354家存在至少一个拥有股份比例在5%以上的大股 东,第一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为15.4%,前五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 例为28.8%。 Holderness和Sheehan(1988)的样本则表明,从1978年到1984年间, NYSE和AMEX里约有5%的上市公司由绝对多数股东所控制,仅在 1984年,NYSE、AMEX和OTC市场将近20%的公司里至少有一位拥有 10%股份且不担任公司职务的大股东。
Slide 4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
科思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 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 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 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 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 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即提供交 易条件)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 的费用,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督违约行 为并对之制裁的费用,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等。
公司治理_缘起、问题与演进趋势
公司治理:缘起、问题及演进趋势一、公司治理的缘起公司治理这一术语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出现在英文文献中。
二十多年来,它不仅在理论研究中越来越重要,而且还成为了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学者、企业家,还是监管机构、新闻媒体,都对公司治理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热情。
其实,公司治理中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早已存在于经济与管理实践中,公司治理也已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
应该说,公司治理的每一步发展往往都是针对公司失败或者系统危机做出的反应。
例如,最早记载的治理失败是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这一事件导致了英国商法和实践的革命性变化。
1929年美国的股市大危机又使得美国在其后推出了证券法。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对东亚公司治理模式有了清醒的认识,2001年以安然、世界通信事件为代表的美国会计丑闻又暴露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重大缺陷。
这些治理失败的案件往往都因舞弊、欺诈或不胜任等引起,而这些事件又促进了公司治理的改进。
这些持续的演进造就了今天的各种与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管制措施、机构、惯例,甚至还有市场等。
理论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伯利和米恩斯的研究。
伯利和米恩斯在1932年出版的《现代公司和私人产权》一书中,在对大量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现代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实现了分离,控制权由所有者转移到了管理者手中,而管理者的利益经常偏离股东的利益。
20世纪60年代前后,鲍莫尔、马瑞斯和威廉姆森等人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掌握控制权的管理者与拥有所有权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差异,从而提出了现代公司制企业应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以使管理者更好地为股东利益服务。
钱德勒在1977年出版的《看得见的手》一书中,通过分部门、行业的具体案例分析,进一步描述了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的历史演进过程。
可以说,古典经济学家一直在关注着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及其产生的“委托人”(投资者、外部人)与“代理人”(管理者、企业家、部人)之间的代理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研究对象的扩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剧,公司治理 研究的范围得到扩展,一些学者不再局限于以往对英美国家公司治 理问题的研究,开始转向研究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问题(Prowse, 1992;Kang和Shivdasani,1995;Kaplan,1994;Franks和Mayer, 2001),他们发现日德公司与英美公司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公 司的所有权高度集中。 Prowse(1992)发现,日本公众公司的所有权高度集中,而且金融 机构是公司最主要的大股东,在1984年,商业银行拥有日本所有公 众公司20%以上的外部股份,保险公司则拥有17%以上的外部股份, 前五大股东持有股份比例的变动范围从10.9%提高到85%,其平均值 达到33.1%,显著的高于美国的公众公司。 Kaplan(1994)对1986年38家德国大公司股权集中度的描述统计显 示,这些公司28%的股份是由大股东所持有。
—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公司治理章程
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关于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其实 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Berle和 Means(1932)所描述的美国公众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发生了显著 的变化,大股东在公众公司的逐渐兴起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在Herman1981年所著《公司控制,公司权力》一书里,他重 新评价了Berle-Means命题,Herman发现:1974年底,美国200 家大公众公司中,由绝对多数股东和持有超过1%股份的股东控 制的公司比例达到22%。与此同时,尽管股东人数大量增加, 个人投资者持有股份进一步分散,但“机构投资者开始取代个 人投资者成为最大宗股票的所有者。在最大的125家公众公司里, 约有5%-10%的股权持有在47家机构投资者手中,机构投资者持 有其中9家公司超过10%的股权比例。
私利导致的无效率;对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剥削。 虽然Shleifer和Vishny在这篇综述中并没有拿出直接的、十分有力的
Slide 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委托代理问题的提出
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这篇经 典文献里,Jensen和Meckling(1976)基于Berle和Means (1932)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命题正式提出了股 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Jensen & Meckling认为,代理关系可以看作为一种合约,根 据这种合约,委托人雇佣代理人并授予其一定的决权力,使其 代表委托人的利益履行一定的职责,从而最大化委托人的利益。 但是由于委托人目标和代理人目标的不一致,由此会产生两者 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会产生一些费用,也就是 代理成本。企业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一系列合约的集合。
公司治理研究的演变与发展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
科思在其1937年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两个很 有价值的问题: (1)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边界?即企业应该把哪些经济活动 划入自己的内部活动范围,又把哪些经济活动划到外部去?科 思认为,企业的边界是可变的,可以收缩也可以扩展。经济学 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出并明确划分企业边界的决定性因素。 (2)与此相关,应该研究限制企业扩张范围的因素,即如果 说用企业体制来组织经济活动比用市场体制来组织更好,那么 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组织到一个企业中去? 可见与市场比较而言,企业体制也有局限性。为了解释这些 问题,科思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
Slide 2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
按照康芒斯的划分,“生产”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活动,“交 易”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 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这种“交易”活动被康芒斯 视为“制度”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制度”的实际运转是 由无数次“交易”构成的;“交易”就成为康芒斯的制度经济 学的基本分析单位。 在其《制度经济学》中,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三种基本类 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即 上下之间的交换关系;限额的交易,主要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 这三种交易类型覆盖了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
Slide 5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科思(1960)在其《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思 定理”:若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 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现实经济生活中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由此人们推出“科思反定 理”或“科思第二定理”,即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 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科思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已经将权利安排即制度形式与资 源配置效率直接对应了起来,由此,新制度经济学革命揭开了序幕。 科思(1937)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被公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 开山之作。 科思提出的“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之一。
Slide 6
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这个概念是由威廉姆森最先提出来的。简 单地说,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 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
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个部 分就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Slide 3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
科思的分析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可计量的,也是可比
较的,因而可以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范围。 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 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 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 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那一点上。是选 择市场还是选择企业,取决于两种形式的交易费用孰高孰低。
Slide 7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科思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 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 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
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
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科思与诺思都强调了新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 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Slide 10
交易费用概念的广泛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将交易费用的概念应用于广泛的领域,例 如代理关系、寻租活动、企业内部考核、外部性问题、纯粹市
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形态、经济史甚至政
治制度等。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有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 经济分析法学、新经济史学等等。
Slide 14
公司治理研究的兴起
Jensen和Meckling(1976)所提出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
理问题为后来公司治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Denis和McConnell,
2003),学者们由此开始探讨如何通过各种公司治理机制来解 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包括董事会和大股东的内部 治理机制(Mace,1986;Weisbach,1988)和公司控制权市场 的外部治理机制(Jensen和Ruback,1983)。
Slide 8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
经济人:追求财富最大化
有限理性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Slide 9
制度的功能
降低交易成本: 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 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制度所执行的功能具有经济价值:为经济提供服务。 制度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规范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 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 程度。 制度提供激励机制: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设施, 并确立财产所有权,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的 活动,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防止别人“搭便 车”或不劳而获。 制度创新有利于外部利益内部化:建立排他性产权制度。
Slide 4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
科思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 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 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 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 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 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即提供交 易条件)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 的费用,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督违约行 为并对之制裁的费用,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等。
Slide 11
Berle-Means命题
1932年,Berle和Means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第六十
九页写下这段著名的话: 随着公司财富的所有权变得更加广为分散,对这些财富 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已经变得越来越少集中于同一个人之手。在 公司制度下,对行业财富的控制可以而且正在被以最少的所有 权利益来完成。…财富所有权没有相应的控制权,而财富的控 制权没有相应的所有权,这似乎是公司演进的逻辑结果。
Slide 17
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变化
Herman的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了Demsetz和Lehn (1985),Shleifer和Vishny(1986)以及Holderness和Sheehan(1988) 等学者的进一步证实。 Demsetz和Lehn(1985)对美国511家大公司的统计表明,前五大股 东持有股份比例的变动范围是从1.27%到87.14%,其平均值达到 24.81%。 Shleifer和Vishny(1986)的描述统计也显示,在1980年美国《财富》 的456家大公司中,354家存在至少一个拥有股份比例在5%以上的大股 东,第一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为15.4%,前五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 例为28.8%。 Holderness和Sheehan(1988)的样本则表明,从1978年到1984年间, NYSE和AMEX里约有5%的上市公司由绝对多数股东所控制,仅在 1984年,NYSE、AMEX和OTC市场将近20%的公司里至少有一位拥有 10%股份且不担任公司职务的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