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的国学密码解析论文题目: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学生姓名

学号

上课时间

专业班级

论《世说新语》中天才儿童的言行

摘要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机智勇敢,诙谐幽默,有着甚至成年人都不一定具有的良好品格和卓越才能,说大人话,做大人事,备受人们的推崇,称之为“天才”。这种对天才儿童的看法观念,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并争相效仿用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行为在当时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时过境迁,古人的这些行为,未必值得今人效仿,其中的利弊,我们应当区分开来,选择合理的方式引导和教育儿童。

关键字早慧、童心、天性

翻阅《世说新语》一书后,我发现在《世说新语》这部书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描述儿童的故事,并且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一个天才儿童,言行举止上透露出其与年龄不相适应的聪慧,多了一份历经沧桑的成熟与看破红尘的睿智,却独独少了一份儿童本该有的天真与活泼。在这些早慧的儿童中,有懂得“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恪守孝道的范宣;有思维敏捷,善于应对的钟毓、钟会兄弟,在偷酒这种无礼行为被父亲发现后,他们做了一番精彩的辩解;有少年语言思辨,富含哲理,引人深思,面对高高在上且威严的魏文帝的询问,钟毓、钟会兄弟再一次做了一番巧妙的辩解;有儿童通识大义,说出“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的话来。这些儿童小小年纪,就已经具有了超凡的智慧,得到人们的赞赏。今时不同往日,魏晋时期,人们普遍推崇早慧,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头脑聪颖,逻辑思辨能力极强,具有着甚至高于一般成年人的高尚品质和一套成熟甚至完善的行为准则,说大人话,做大人事,聚集了成年人身上的优点,却不见有儿童的天真活泼与纯情浪漫。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王戎小时候就很聪明,当王戎长到七岁时,王戎和一众小伙伴出去打闹游玩。这一群小孩看见路旁有一颗李子树,树上挂满了李子,多的都快要把树枝给折断了,其余的小孩都乐颠颠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岿然不动。有人就问他了:“哎,小孩,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呀。”王戎一本正经的答道:“这颗李子树就在路边,还挂满了李子,这一定是一颗苦李树。”于是故事便在众人一边嚼着苦李曰“然”一边对王戎发出阵阵的赞许声中结束了。当我读完故事,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故事幽默有趣,同时我也深深地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戎的聪慧所深深折服,让我惊叹的是:一个懵懂的少年竟然会有如此强的逻辑思维与辨别能力。但我不知道他的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是良好的家庭教养还是社会的习性熏陶,抑或者是他真的是一个“天才”,天生的超凡本领使可以他如鹤立鸡群般“鄙视”一切同龄儿童,为他们争先恐后抢夺李子的行为感到可笑。但故事中的人物远非王戎一个人,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还有一群“幼稚”的小孩,当这些小孩发现道路旁有一颗挂满李子的李子树时,这可乐坏了这些小孩,一个一个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跑到李子树下,急切的摘下李子并想要迅速放到嘴巴里咀嚼一番,直到咬破李子后才大呼上当:这李子太酸了,怪不得这颗李子树结了这么多李子也没有人来摘。于是一群小孩在一番探索后发现了事实的真相:这是一颗苦李树。就这样一颗苦李树给“幼稚的”小孩们上了重要的人生一课,让这些小孩学得了一些知识和道理:路边挂满果实的果树未必可以让我们饱餐一顿,或许它会让我们吃一些苦头。作者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叙述了这件有趣的事情,我觉得无论是王戎还是那些懵懵懂懂显得幼稚的小孩,没有谁是可以让人们(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可以嘲笑一番的。故事中还有一个人物应该是路人,路人充当了一个社会评论家的角色,对于王戎的言行他信服地曰“然”,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像王戎这样一个天才儿童是受到普遍推崇的,家长们渴望能够教育出像王戎这样的聪慧的孩子,国家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像王戎一样高素

质的人才,像王戎这样的优秀少年得到的是众人的鲜花与掌声。但作为小人物的一群幼稚少年,在经历了一段没有一丝传奇色彩甚至非常平凡的探索后,没有引来路人的只言片语,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苦果让他们紧紧闭上了嘴巴和得到的是路人沉默不语。或许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人们仅把目光投向像王戎一样的聪慧者,给予关爱和关怀,甚至还要帮助你成长,但是那些小孩往往是忽略的对象。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王戎的智慧更应该说是经验来自哪儿,我相信王戎有着与现代一些科学家一样的高智商,但我不认为他可以凭空获得诸如路边的挂满李子的李树是苦李这样的经验来,或许他有着举一反三的超凡能力,但不经过一番探索他又怎么能够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而断定那就是一颗苦李,仅仅根据表象的一些东西来获得未知的结论并且对自己的推论如此确定。或许我们应该说王戎不仅聪慧而且自信心很强,但也许我们更应该说在他做出论断之后得到结果之前,他是在抱着一个赌徒的心态在想:赌一把,这一把赢得概率很大。幸运的是,在他把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卓越的数学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以后,他赢得了赌资——鲜花和掌声。王戎具有过人的天分,我深深的为他的聪慧所折服,我想即使是在现代的社会中,王戎也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未必王戎就会在现代的社会中做出多大的成绩来,缺少了儿童的天真无邪,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着完整童年的少年会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更难以想象他在长大后,又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多大的兴趣。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完善,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出较高的素质来,但是除了学习别人的经验之外,具有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对没一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必要的,当代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一个人只在原地打滚是可悲的,仲永是前车之鉴。当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睁开眼睛他便对眼前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迎面拂来的风,眼前晃动的人影,耳边温柔的声音,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使他迫不及待的开始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探索旅程。探索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适应这个世界。儿童最不应该缺少的是天真无邪,他可以对这个世界无知,但绝不可以对这个世界无心,即没有好奇之心。魏晋时期,人们普遍重视人物的聪明才智,这些优秀的模范儿童尽管小小年纪,却拥有成人式的思维,说成人式的话,效成人式的行动。或许是处于特定的时代的原因,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也不一样,魏晋时期,古代社会重视人物聪明才智的风气,使得人们对这些优秀儿童刮目相看并鼓励这种做法。但我认为这种抹杀孩子天性的方式并不适合于现代社会,孩子的天性与好奇心是这个世界最可贵的财富。记得在杂志上看过一则故事:1968年,美国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0”。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小孩说:“薇拉小姐教的。”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女孩在认识“0”之前,能把“0”想象成苹果、太阳之类的圆形东西,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字母,孩子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幼儿园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3个月后,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判母亲胜诉。有人认为这个母亲小题大做,甚至可以说是以怨报德,也有人认为这位母亲的做法无可厚非,孩子应该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折断了想象的翅膀,还怎么可以高飞。当一颗苹果砸向牛顿,牛顿抚摸下疼痛的脑袋,开始想象为什么会落到我头上,这时候没有多事的路人哈哈大笑告诉他:傻孩子,瞎想什么呢,这是上帝在惩罚你。他始终没有停止想象,直到多年后一个科学巨人屹立于世界西方。

《世说新语》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晋明帝小的时候,有一次乖乖的端坐在元帝的腿上。这个时候,有人从长安过来,元帝急忙召见来人,欲询问长安的消息,元帝听完,“潸然流涕”,乖张的元帝问道:你为什么要哭呢?元帝望着“少不更事”的明帝,说道:我们东渡建康,是因为外族侵略者占领了中原地区。说罢,元帝哭的更伤心了,问道:你说我们是离着长安远呢,还是离太阳远呢,你告诉我。元帝抬起头来望着元帝回答道:“当然是离太阳远了,我只见过有人能够从长安过来,却没有听说过有人从太阳上下来,所以说肯定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