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合集下载

塑性分析和极限荷载

塑性分析和极限荷载

三、基本假设 1、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 、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2、拉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拉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3、满足平截面假定。即无论弹、塑性阶段,保持平截面不变。 、满足平截面假定。即无论弹、塑性阶段,保持平截面不变。
σ
σy
卸载时有残余变形
ε
§12-2 纯弯曲梁的极限弯矩和塑 性铰
(4)极限状态 )
2、确定单跨梁极限荷载的机动法 、
q
l
qu
A
θ

Mu x
l θ 2

θ
B
dx C
Mu
Mu
临界状态时, 临界状态时,由虚功方 程: 2∫ xθ ⋅ qu dx = M u ⋅ θ + M u ⋅ θ + M u ⋅ 2θ
1 2 l θ ⋅ qu = 4 M uθ 4 16 M u qu = ∴ l2
1. 弹性阶段
b b 2 2
z h 2 h 2
M
M
σ = Eε
Ms σs = 1 2 bh 6
ε =κy
1 M s = bh 2σ s 6
κ= κs =
ε
y h/2 = 2σ s Eh
σs / E
y
σs
h 2 h 2
2.弹塑性阶段
y σ = σs y0
y
κ =
εs
y0
=
σs
Ey0
=
h κs 2 y0
p
机构4 机构
p
q = 2p
p1 = 2.5
Mu a
1.2 p
θ
Mu
Mu
θ 2θ
pu = 1.33
Mu a

极限荷载总结

极限荷载总结

l/3 l/3 l/3
例1: 求等截面梁的极 限荷载,Mu=常数.
解法1:试算法
A
4P C
3P D
2P E
B
l/4
l/4
l/4
l/4
①取一破坏机构求 其对应的破坏荷载
M
4P
3P
2P
u
M E Pl 0.25M u M u
P1
5M u 4l
②检验内力状态是否
0.05Mu 4P
M 1.375Muu
①再取破坏机构求 其对应的破坏荷载
M D 1.5Pl 0.5M u M u
P2
Mu l
②检验内力状态是否 满足内力局限条件.
A
4P C
3P D
2P E
B
l/4
l/4
l/4
l/4
M
4P
3P
2P
u
0.5Mu 4P
M
u
3P
0.75Mu 2P
MC
1.25
Mu l
l
0.75M u
5P
1.25Pl 1. 5Pl Pl
Δ

2
l
极限平 静力法根据塑性铰截面的弯矩Mu,由平衡方程求出. 衡法求Pu 机动法利用机构的极限平衡状态,根据虚功方程求得。
试算法:任选一机构,求出与其对应的荷载,作出弯矩图,若M图
满足内力局限条件,则该荷载即为极限荷;若不满足,另选机构重
试例。如上例:
P
(1)取机构(a)
pa
21 l
M
u
0.8P q=P/a
PP
A
B
CE F D
解:先分别求出各跨独自破坏时的 可破坏荷载.

龙驭球《结构力学Ⅱ》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结构的极限荷载)【圣才出品】

龙驭球《结构力学Ⅱ》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结构的极限荷载)【圣才出品】

所以由原点到 2/3l 时下降的距离为:
2l
3 d
2l 3
1
(
y)2
dx
2l 3
1
a2 (l2
3x2 )2
dx
7
a2l5
0
02
02
45
则集中荷载做的功为:
T2
ql
7 45
qa2l 6
微段上荷载所做的功为:
T1
1 2
q(l
x
dx)( y)2 dx
1 2
q(l
x)(
y)2 dx
沿杆长积分,可得:
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7-3
则由图示可得,由于杆件的倾斜会是整个系统产生向下的下降,距离为:
d dx dx cos 2 sin2 dx 1 2dx 1 ( y)2 dx
22
2
式中, y (l2 3x2 ) 。
T1
1 1 q(1 x)( y)2dx 1 q
1
(1
x)a2
(l
2
3x2
)2
dx
3
qa2l 6
02
20
20
所以外力的势能为:
V
(T1
T2 )
3 20
7 45
qa
2l
6
11 36
qa 2l 6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系统的总能量为:
方程为 qu× l ×θ1x=Mu(θ1+θ1+θ2),其中 2
代入虚功方程幵整理得
qu=

解得 x=0.586l。将 x 值代入虚功方程,解得

结构力学专题十五(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专题十五(结构的极限荷载)
Mu W
Ms W
称为截面形状系数,其值与截面形状有关。
例:已知材料的屈服极限 s 240 MPa ,
求图示截面的极限弯矩。
80mm
Mu s (S1 S2 ) 27.36kN.m
20mm
2、塑性较 当截面弯矩达到极限弯矩时,在保持弯矩不变的前
提下,截面纤维将无限地伸长和缩短,因此在该小段内, 两个无限靠近的截面可以发生相对转动,这种情况与带 铰截面相似,称这种截面为“塑性铰”。
A
(1)平衡弯矩法
(2)机动法
(3)增量法
F
B
l/2
l/2
例5:求图示等截面梁的极限荷载。 已知梁的极限弯矩为Mu。
A
q
B
l
例6: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材料极限弯矩为Mu。
M
AC
B
1m
3m
三、变截面超静定梁
例7: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已知 Mu Mu
A Mu
Mu F
D
BC
l ll
作业:
思考题 16—2 、16—4、16—5; 习题: 16—1。
塑性铰与普通铰的区别:
(1)普通铰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能承受弯矩Mu。 (2)普通铰是双向铰,而塑性铰是单向铰。
3、弹性极限荷载、极限荷载、破坏机构(极限状态)
(1)对弹于性特阶定段的结构,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加:
各截面弯矩不超过 “屈服弯矩”Ms ;
(2)弹性阶段终止
当某个截面弯矩首先达到“屈服弯矩”Ms时,弹性阶段终止, 此时的荷载称为“弹性极限荷载”Fps;
加载
E S
S
S
弹性
塑性 s
卸载 E
弹性
s

结构力学 极限荷载讲解

结构力学 极限荷载讲解
q
h
ql2/8
b
应 力

s
s
s
应 变

s
塑性区
三、基本假设
1、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 2、拉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3、满足平截面假定。即无论弹、塑性阶段,保持平截面不变。

y
卸载时有残余变形

第15章
15.2 极限弯矩、塑性铰、破坏机构
一、屈服弯矩与极限弯矩 1、屈服弯矩(Ms): 截面最外侧纤维的应力达到流动极限时对应的弯矩。
结构力学
STRUCTURE MECHANICS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力学教研室
第15章
一、弹性分析
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15.1 概述
材料在比例极限内的结构分析(利用弹性分析计算内力),以许 用应力为依据确定截面或进行验算的方法。 q

A s e p
A
B b h
l
1、设计:
ql2/8
o
s———流动极限(屈服极限) e———弹性极限 p———比例极限
ql 2 12 ql 2 12
ql 2 24
q u1
Mu
q u1 l Mu 12
q u1 l 2 M u 24 2
2
Mu
q u1 l 2 Mu 12
(1)弹性阶段
qs
qs l 2 12 qs l 2 12
qs l 2 24
(3)梁两端出现塑性铰
qu 2 q u1
(2)弹性阶段末
Mu
可得: qu 2 4Mu l2
第15章
例题1 试用机动法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p 1.1 p
解:
2a
a

结构力学(A)2 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A)2 极限荷载

三、极限状态
当结构形成足够多的塑性铰时,结构变成几何可变体系 (破坏机构),形成破坏机构的瞬时所对应的变形状态称为 结构的极限状态,此时的荷载即为极限荷载。 如果只限于求结构的极限荷载,可不考查其实际的内力和 变形情况,将破坏机构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极限状态结构的内 力分布,按平衡条件求极限荷载,这种方法称为极限平衡法。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王周胜讲授
§15-2 极限弯矩、塑性铰、极限状态 σ y 一、极限弯矩 z h

3
σy y0
σy
σy σy b y σy 随着M的增大,梁会经历 (a) (b) (c) (d) y, 2 弹性阶段(b) bh M y y (弹性极限弯矩,或屈服弯矩) E , M EIk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这种梁在实际荷载 ql 2 q作用下跨中截面的塑性计算弯矩近似地取为。 M max 11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王周胜讲授
14
例15-4 求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Pu。
MU ↓↓↓↓↓↓↓↓↓↓↓↓↓↓
q
x
l
RB
q 2 qu l M u M ( x) RB x x RB 2 2 l dM ( x) RB 0 RB qx x dx q
8
•横向荷载
通常剪力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纯弯 导出的结果横弯仍可采用。
弹塑性分析全过程
•在加载初期,各截面弯矩≤弹性极限弯矩My→某截面弯矩= My 弹性阶段结束。此时的荷载叫弹性极限荷载Py。 •当P>Py,在梁内形成塑性区。
•随着荷载的增大,塑性区扩展→形成塑性铰,继续加载,→形 成足够多的塑性铰(结构变成破坏机构)。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王周胜讲授

结构力学第16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第16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极限荷载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内力局限条件和单向机构条件; 极限荷载既是可破坏荷载, 又是可接受荷载。
(1)基本定理: 可破坏荷载 FP 恒不小于可接受荷载 FP ,即 FP FP
(2)唯一性定理: 极限荷载值是唯一确定的。
(3)上限定理(极小定理):可破坏荷载是极限荷载的上限; 即极限荷载是可破坏荷载中的极小值。 FPu FP
qu
6.4
Mu l2
§16-4 比例加载时判定极限荷载的一般定理
比例加载: 所有荷载变化时都彼此保持固定的比例,可用一个 参数FP表示; 荷载参数FP只是单调增大,不出现卸载现象。
假设条件: 材料是理想弹塑性的; 截面的正极限弯矩与负极限弯矩的绝对值相等; 忽略轴力和剪力对极限弯矩的影响。
结构的极限受力状态应满足的条件: (1)平衡条件: 结构的整体或任一局部都能维持平衡; (2)内力局限条件: 任一截面弯矩绝对值都不超过其极限弯矩; (3)单向机构条件: 结构成为机构能够沿荷载方向作单向运动。
11.7
Mu l2
§16-5 刚架的极限荷载
基本假设: (1)当出现塑性铰时,塑性区退化为一个截面(塑性铰处的
截面),其余部分仍为弹性区。 (2)荷载按比例增加,且为结点荷载,塑性铰只出现在结点
处。 (3)每个杆件的极限弯矩为常数,各杆的极限弯矩可不同。 (4)忽略轴力和剪力对极限弯矩的影响。
1. 增量变刚度法的基本思路: 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分阶段的几
0 0
k
e 1
2
0 EA
l 0
0 0 0
0 0 0
0 EA
l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计算步骤-求刚架极限荷载(比例加载, 荷载用荷载参数FP表示)

荷载取值

荷载取值

一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鉴于本单层厂房工程属于轻型门式房屋,无吊车等重型动力荷载、屋面不上人,在考虑结构荷载时,只需要考虑屋面永久荷载,以及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风荷载等屋面可变荷载。

荷载取值及荷载组合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进行。

(一)荷载取值1.1永久荷载屋面永久荷载分为结构自重和结构附属荷载,其中结构自重通常包括屋面板、檩条、支撑、刚架自重,附属载荷包括吊顶、管线、天窗、风帽等悬挂或建筑设施。

对于檩条的自重取值,一般实腹式取0.1KN/m 2、格构式取0.5KN/m 2的标准。

本文中取屋面永久荷载为0.95KN/m 2,将屋面均布荷载换算成沿刚架梁长度方向的线性荷载,其中柱距为6m ,则=6x0.95=5.7KN/m 。

结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1.2可变荷载屋面可变荷载包括屋面均布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风荷载等。

(1)活荷载作用于结构上的屋面活荷载一般按照投影于水平方向上的面积计算,并且考虑施工荷载和屋面检修荷载,屋面均布活荷载按照不上人屋面0.5KN/m 2、上人屋面2.00.5KN/m 2取值。

本文为不上人屋面,活荷载取0.5KN/m 2。

将屋面均布活荷载换算成沿刚架梁长度方向的线性荷载,其中柱距为6m ,则为6x0.5=3.0KN/m 。

(2)雪荷载雪荷载是指投影于屋面水平方向上的积雪荷载。

雪荷载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当地的气候和地形、建筑物的形状、屋面的材料种类和受热状况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本文雪荷载小于活荷载,选取活荷载进行计算。

(3)风荷载风荷载通常指垂直地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荷载值。

影响风荷载标准值的因素很多,包括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建筑物的地面粗糙程度等,其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0ωμμβω∙∙∙=z s z k (1)式(1)中z β为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s μ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为风荷载体型系数,0ω为基本风压值。

结构自测题

结构自测题
G、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7.图2变截面超静定梁的破坏机构不可能的是()。
图2
A、 ;B、 ;C、 D、
11.塑性截面模量 和弹性截面模量 的关系是。()
A、 = ;B、 > ;C、 < ;
D、B,C都有可能
三、计算题(共60分)
1.计算图3所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20分)
图3
2.求图4所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已知 为常数)。(20分)
A、直杆;B、EI为常数;C、 和 至少有一个为直线;
D、 和 都必须是直线
3.功的互等定理仅适用于什么体系。()
A、静定结构;B、线弹性体系;C、梁和刚架;D、平面体系
4.图1中同一等截面简支梁的三种受力状态,(a)梁中点截面转角等于。()
A、(b)梁中点截面转角;B、(b)梁中点截面转角2倍;
C、(c)梁中点截面转角;D、(c)梁中点截面转角2倍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瞬变D常变
三、分析下列体系的几何组成。(每题8分,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一、选择题。(第1题4分,第2题3分,共7分)
1.图示结构弯矩(以下边受拉为正) 为:()
A、 ;B、 ;C、 ;D、
2.图示简支斜梁,在荷载 作用下,若改变B支座链杆方向,则梁的内力将是:()
图1
5.图2中所示斜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左支座截面角位移等于。()
A、 ;B、 ;C、 ;D、
图2
6.图3中所示桁架各杆EA相同,设 分别为A,B两点的水平位移,则。()

西南交大结构力学考研大纲

西南交大结构力学考研大纲

结构力学本科教学大纲7学分,112学时,土木工程类各专业适用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本课程是土木类各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杆件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学生结构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研打好力学基础。

要求:(一)、掌握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二)、掌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及无剪力分配法等方法;(三)、掌握矩阵位移法分析原理与方法;(四)、掌握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单自由度,两个自由度体系的振动计算方法,了解频率近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一)、绪论结构力学简介。

结构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和意义,结构的简化和分类,结构计算假定。

介绍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

(二)、几何构造分析要求掌握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基本规则及其运用。

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自由度计算,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及运用。

(三)、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要求灵活运用隔离体静力平衡方法,熟练掌握静定梁和刚架的内力图的作法、桁架内力的求解方法,掌握静定组合结构和静定拱的内力计算方法。

包括:梁的内力分析及内力图,叠加法作弯矩图;静定多跨梁内力图;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图;三铰拱的内力分析,三铰拱的合理拱轴;静定平面桁架特点、组成及分类,结点法、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组合结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总论。

(四)、影响线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影响线的概念,熟练掌握用静力法作静定梁、桁架的内力影响线,掌握机动法作影响线,掌握利用影响线求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和结构最大内力。

包括: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影响线,机动法作影响线,多跨静定粱、间接荷载、桁架影响线;用影响线求量值,最不利荷载位置,简支梁包络图、绝对最大弯矩。

(五)、结构位移计算要求掌握变形体虚功原理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在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掌握静定结构在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影响下的位移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

结构力学 第12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 第12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12-5 计算极限荷载的穷举法和试算法
1、穷举法:也称机构法或机动法。列举所有可能的破坏机构, 、穷举法:也称机构法或机动法。列举所有可能的破坏机构, 求出相应的荷载,取其最小者即为极限荷载。 最小者即为极限荷载 求出相应的荷载,取其最小者即为极限荷载。 2、试算法:任选一种破坏机构,求出相应荷载,并作弯矩图, 、试算法:任选一种破坏机构,求出相应荷载,并作弯矩图, 若满足内力局限条件,则该荷载即为极限荷载; 若满足内力局限条件,则该荷载即为极限荷载; 如 不满足,则另选一机构再试算……,直至满足。 不满足,则另选一机构再试算 ,直至满足。 试求图a所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 所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 例12-3 试求图 所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 解:此梁出现两个塑性铰即成为破坏 机构。 机构。除最大负弯矩和最大正弯 截面外, 矩所在的A、 截面外 矩所在的 、C截面外,截面突 变处D右侧也可能出现塑性铰 右侧也可能出现塑性铰。 变处 右侧也可能出现塑性铰。
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即成为 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即成为 破坏机构。对等截面梁,塑性铰出现 破坏机构。对等截面梁, 在|M|max处。 所示截面简支梁, 图a所示截面简支梁,跨中截面弯 所示截面简支梁 矩最大, 矩最大,该处出现塑性铰时梁成为机 构如图b。 构如图 。同时该截面弯矩达到极限弯 矩Mu。 由平衡条件作 图如 。 由平衡条件作M图如 图如c。 由
qu = 11.66Mu l2
§12-4比例加载时有关极限荷载的几个定理
比例加载:作用于结构上的各个荷载增加时, 比例加载:作用于结构上的各个荷载增加时,始终保持它们 之间原有的固定比例关系,且不出现卸载现象。 之间原有的固定比例关系,且不出现卸载现象。 荷载参数F:所有荷载都包含的一个公共参数。 荷载参数 :所有荷载都包含的一个公共参数。确定极限荷 载 实际上就是确定极限状态时的荷载参数Fu。 实际上就是确定极限状态时的荷载参数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应同时满足: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应同时满足: (1)机构条件。结构出现足够数目的塑性铰而成为机构。 )机构条件。结构出现足够数目的塑性铰而成为机构。 (2)内力局限条件。任一截面的弯矩绝对值 )内力局限条件。任一截面的弯矩绝对值|M|≤ Mu。 (3)平衡条件。结构的整体或任一局部仍维持平衡。 )平衡条件。结构的整体或任一局部仍维持平衡。

2021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试卷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物质通过多孔介质发生渗透,必须在多孔介质的不同区域存在着()。

A.浓度差B.温度差C.压力差D.密度差2.同一材料,在干燥状态下,随着孔隙率提高,材料性能指标不降低的是()。

A.密度B.体积密度C.表观密度D.堆积密度3.我国颁布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符号“P·F”代表()。

A.普通硅酸盐水泥B.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D.复合硅酸盐水泥4.减水剂是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其主要功能是增加拌合物中的自由水,其作用原理是()。

A.本身产生水分B.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水分C.释放水泥吸附水分D.分解水化产物5.增大混凝土的骨料含量,混凝土的徐变和干燥收缩的变化规律为()。

A.都会增大B.都会减小C.徐变增大,收缩减小D.徐变减小,收缩增大6.在交变荷载作用下工作的钢材,需要特别检测()。

A.疲劳强度B.冷弯性能C.冲击韧性D.延伸率7.在环境条件长期作用下,沥青材料会逐渐老化,此时()。

A.各组分比例不变B.高分子量组分会向低分子量组分转化C.低分子量组分会向高分子量组分转化D.部分油分会蒸发,而树脂和地沥青质不变8.根据比例尺的精度概念,测绘1∶1000比例尺地图时,地面上距离小于下列何项在图上表示不出来?()A.0.2mB.0.5mC.0.1mD.1m9.使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角值计算公式β=b-a,现知读数a为296°23′36″,读数b为6°17′12″,则角值β是()。

A.110°06′24″B.290°06′24″C.69°53′36″D.302°40′48″10.下列何项作为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面?()A.大地水准面B.旋转椭球面C.水平面D.平均海水面11.有一长方形游泳池,独立地观测得其边长a=60.000m±0.002m,b=80.000m±0.003m,则该游泳池的面积s及面积测量的精度m s为()。

东南大学考研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东南大学考研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东南大学考研结构力学考试大纲《结构力学》考试大纲一、命题范围与重点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用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分析给定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判断其几何稳定性。

2.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梁、刚架、桁架、拱和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直杆弯矩图的叠加法;直杆弯矩,剪力及荷载间的微分关系及增量关系。

隔离体平衡法:结点法和截面法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

多跨静定梁的计算方法。

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

3.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弹性体的虚功原理及平面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静定平面弹性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位移计算(单位荷载法)。

图乘法;三角形及标准二次抛物线图形的面积及形心位置。

弹性体系的功的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

4.力法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桁架、组合结构。

上述超静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

对称性的利用。

5.位移法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和连续梁由于荷载和支座移动产生的内力。

对称性的利用。

6.力矩分配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7.影响线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和桁架反力和内力的影响线。

用机动法作超静定梁的影响线。

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下的影响量。

8.矩阵位移法单元刚度矩阵的概念。

利用一般单元的刚度矩阵求特殊单元的刚度矩阵。

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中结点力、位移和单元刚度矩阵的转换。

整体刚度矩阵的概念,和集成方法。

等效结点荷载。

结构整体结点荷载的形成。

9.结构动力计算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自振频率的计算。

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振型和频率的计算、主振型的正交性。

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振型分解法。

10.结构的极限荷载截面极限弯矩的计算。

静定梁及刚架极限荷载的计算。

比例加载的定理。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11.结构稳定性计算临界荷载的确定。

弹性支承等截面杆的稳定性。

结构力学第16章 结构的塑性分析

结构力学第16章 结构的塑性分析

qu
Mu
A
L
B
A
θ1
B
θ2
x
外力做功 极限荷载
δ
1 1 qu Lδ qu × ( × δ × x) + qu × [ × δ × ( L − x)] = 2 2 2
qu = − 2M u 2 L − x L x( L − x)
一阶导数 = 0:x 2 − 4 Lx + 2 L2 = 0 x1 = (2 − 2 ) L;x2 = (2 + 2 ) L(舍去)
δ
解:A点先出现塑性铰,第二个塑性铰的位置为x,假定x位 置向下移动虚位移δ 极限弯矩做功 − M u × (θ1 + θ 2 )
δ δ δ 2L − x = −M u [ + ( + )] = − M uδ x x L−x x( L − x)
例2:图示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qu, Mu为已知
qu
Mu
机构2 ′ FPuδ − M uθ1 − M uθ 2 = 0
δ
L 3
+(
δ
L 3
+
δ
L 3
)] = 0
′ FPuδ − M u FPu 2
δ
2L 3
− Mu(
δ
2L 3
+
δ
L 3
)=0
3 = ( M u' + 3M u ) 2L
二、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FP1 A1 L FP2 A2 L FP1 A1 FP2 A2 不可能机构
Mu
1.2P
δ
机构4
2.5M u Pu1 = a 2M u Pu 2 = a 5M u Pu 3 = 3a

结构力学15第十五章.结构的塑性分析与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15第十五章.结构的塑性分析与极限荷载
2
内力虚功
Wi Mu Mu 2 Mu 4Mu
由We=Wi,可得
所以有
1 2 qu l 4 M u 4
16 M u qu l2
16
例15-3-3 求梁的极限荷载,已知梁截面极限弯矩 为Mu。 q 解: 塑性铰位置:A截面及跨 A l 中最大弯矩截面C。 qu 整体平衡 M A 0
有当 1 ( M u' M u ) M u ,即M u' 3M u 时,此破坏 2 FPu 形态才可能实现。
FPu M A M u D
' u
A
3 9 FPu M Mu 2l 2l
' u
M u' A 2l /3
A
3 2l

D Mu
C
D
l /3
3
二、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在塑性设计中,通常假设材料为理想弹塑性, 其应力与应变关系如下:

s A
C B

s A
C
B
o
εs εP εs ε
D
ε
o
εs
ε
D
a) 理想弹塑性模型
b) 弹塑性硬化模型
4
1)残余应变
当应力达到屈服应力σs后在C点卸载至D点, 即应力减小为零,此时,应变并不等于零,而 为εP,由下图可以看出, ε= εs+ εP, εP是应变 的塑性部分,称为残余应变。
一、 极限弯矩
下图示理想弹塑性材料的矩形截面纯弯梁, 随着M 增大,梁会经历由弹性阶段到弹塑性阶 段最后到塑性阶段的过程(见下页图)。无论 在哪一个阶段,平截面假定都成立。
M M h
b

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的极限荷载

第11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前面各章所讨论的结构计算均是以线弹性结构为基础的,即限定结构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当结构的最大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应力n σ时,结构将会破坏,故强度条件为[]max nKσσσ=≤ 式中,max σ为结构的最大工作应力;[]σ为材料的许用应力;n σ为材料的极限应力,对于脆性材料为其强度极限b σ,对于塑性材料为其屈服极限s σ;K 为安全系数。

基于这种假定的结构分析称为弹性分析。

从结构强度角度来看,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缺点。

对于塑性材料的结构,尤其是超静定结构,在某一截面的最大应力达到屈服应力,某一局部已进入塑性阶段时,结构并不破坏,还能承受更大的荷载继续工作,因此按弹性分析设计是不够经济合理的。

另外,弹性分析无法考虑材料超过屈服极限以后,结构的这一部分的承载能力。

塑性分析方法就是为了弥补弹性分析的不足而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它充分地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以结构完全丧失承载能力时的极限状态作为结构破坏的标志。

此时的荷载是结构所能承受荷载的极限,称为极限荷载,记为u F 。

结构的强度条件可表示为u F F K≤ 式中F 为结构工作荷载,K 为安全系数。

显然,塑性分析的强度条件比弹性分析更切合实际。

塑性分析方法只适用于延展性较好的塑性材料的结构,对于脆性材料的结构或对变形有较大限制的结构应慎用这种方法。

对结构进行塑性分析时,平衡条件和几何条件与弹性分析时相同,如平截面假设仍然成立,所不同的是物理条件。

为了简化计算,对于所用的材料,常用如图11.1所示的应力—应变曲线。

当应力达到屈服极限以前,材料处于弹性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当应力达到屈服极限s σ时,材料开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应力保持不变,应变可无限增加;卸载时,材料恢复弹性但存在残余变形。

凡符合这种应力—应变关系的材料,称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实际钢结构一般可视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混凝土受拉区出现裂缝后,拉力完全由钢筋承受,故也可采用这种简化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塑性分析。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11—1一般概念在前几章,我们讨论了结构的内力计算问题。

但不论用什么方法以及对哪种结构,我们都假定结构是弹性的。

也就是说,在使结构产生变形的荷载全部卸除以后,结构仍将恢复原来的形状。

此外,我们还假定,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和应变成正比。

两者合在一起即称为线性弹性。

由材料力学我们知道,塑性材料(或称延性材料,如钢材)、或是脆性材料(如铸铁)的物体,在应力未达到比例极限以前,都近似符合上述情况。

以此为根据的上述计算,通常即称为弹性分析。

利用弹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进行设计,以确定结构杆件截面的尺寸;或是已知杆件截面的尺寸而验算最大的应力。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缺点。

例如,对于塑性材料的结构,尤其是超静定的结构,在最大应力到达屈服极限,甚至某一局部已进入塑性阶段时并不破坏,也就是说,并没有耗尽全部承载能力。

但弹性分析就无法考虑材料超过屈服极限以后结构的这一部分承载力,因此表明按弹性设计是不够经济的。

塑性分析方法就是为了改进弹性分析的缺点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按照塑性分析解决结构的强度问题时,需要计算结构的极限荷载,也就是结构开始破坏瞬时的荷载值,或者说塑性变形将开始无限制地增长时的荷载值。

在塑性分析中,为了计算的简化,对于所用材料,常采用如图11—1所示的应力一应变(σ-ε)关系。

σ屈服极限,ε为屈服应变。

应力σ和应变ε在屈服极限σ之前成正比(材料处于弹性阶段),到达屈服极限后,材料进入塑性阶段。

如对图11-1结构继续加载,应变将无限制地增加,而应力不变仍为σ。

若在到达B点后,对结构卸载,应力和应变将同时成比例地减少,在σ-ε图上可以用直线BC表示(BC||OA)。

此时,材料的性质又恢复为弹性的,服从上述应力-应变关系的材料,我们称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在本章中我们还假定材料拉,压时的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11-2极限弯矩;塑性铰;破坏机构为了说明塑性分析中几个基本概念,我们考虑一理想弹塑性材料的矩形截面梁,承受纯弯曲作用图11-2所示假设弯矩作用在对称平面内。

工程弹塑性力学课后答案

工程弹塑性力学课后答案

工程弹塑性力学课后答案【篇一:弹塑性力学思考题答案】一点的应力状态?答:通过一点p 的各个面上应力状况的集合⒉一点应变状态?答:[受力物体内某点处所取无限多方向上的线应变与剪应变(任意两相互垂直方向所夹直角的改变量)的总和,就表示了该点的应变状态。

]代表一点 p 的邻域内线段与线段间夹角的改变⒊应力张量?应力张量的不变量?应力球张量?体积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偏张量?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2的物理意义?单向应力状态、纯剪应力状态的应力张量?给出应力分分量,计算第一,第二不变量。

答:应力张量:代表一点应力状态的应力分量,当坐标变化时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其变换关系符合??x?xy?xz???????????yxyyz???zx?zy?z???。

其中:?=?,?=?,?=?。

xzzxxyyxyzzy应力张量的不变量:对于一个确定的应力状态,只有一组(三个)主应力数值,即j1,j2,j3是不变量,不随着坐标轴的变换而发生变化。

所以j1,j2,j3分别被称为应力张量的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

应力张量可分解为两个分量0???x-?m?xy?xz???m0??+???ij??0?0????mymyz?,等式右端第一个张量称为应力球张量,第二个张量称为应???yx?0?m??zy?z??m??0????zx?力偏张量。

应力球张量:应力球张量,表示球应力状态(静水应力状态),只产生体积变形,不产生形状变形,任何切面上的切应力都为零,各方向都是主方向。

应力偏张量:应力偏张量,引起形状变形,不产生体积变形,切应力分量、主切应力、最大正应力11平均应力:?m?(?x??y??z)?(?1??2??3),?m为不变量,与坐标无关。

33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2的物理意义:形状变形比能。

单向应力状态:两个主应力为零的应力状态。

纯剪应力状态的应力张量:给出应力分分量,计算第一,第二不变量。

(带公式)⒋应变张量?应变张量的不变量?应变球张量?体积应变?平均应变?应变偏张量?应变张量:几何方程给出的应变通常称为工程应变,这些应变分量的整体,构成一个二阶的对称张版权所有,翻版必究量,称为应变张量,记为: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u1 qu 2
Mu1
M u1 = M u 2 q u1 ≠ q u 2
Mu2 Mu2
第15章 章
四、如何确定单跨梁的极限荷载 1、机理 、 q
ql 2 12
ql 2 24
q u1
Mu
q u1 l = Mu 12
q u1 l 2 M u = 24 2
2
ql 2 12
Mu
q u1 l 2 = Mu 12
(1)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截面并未全 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 部进入流动状态; 部进入流动状态; (2)超静定结构某一局部应力达到屈服状态 结构并不破坏。 时,结构并不破坏。
二、塑性分析 按照极限状态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 按照极限状态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结构破坏瞬时对应的荷载称 极限荷载” 相应的状态称为“极限状态” 为“极限荷载”;相应的状态称为“极限状态”。
第15章 章
例题1 试用机动法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例题 试用机动法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 p 1.1 p
解:
2a
a
a
a
机构( 机构(1) 1.1 p1 ⋅ 2aθ = M u ⋅ 3θ + M u ⋅ 2θ p1 = 2.27 Mu a
1.1 p
Mu
θ
2θ 3θ
p
Mu
机构( 机构(2) p2 ⋅ aθ = M u ⋅ θ + M u ⋅ 2θ
(1)弹性阶段 )
qs
qs l 2 12
qs l 2 24
(3)梁两端出现塑性铰 )
qs l 2 12
qu 2 q u1
(2)弹性阶段末 )
Mu
可得: q 可得:u 2 = 4M u l2
Mu
Mu
M u qu 2 l 2 + 2 8
Mu
Mu

M u qu 2 l 2 + = Mu 2 8
12 M u 由情况( ),可知 可知: 由情况(3),可知: qu1 = l2 12 M u 4 M u 16 M u 于是 qu = qu1 + qu 2 = + 2 = l2 l l2
结构力学
STRUCTURE MECHANICS
第15章 章
一、弹性分析
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15.1 概述
材料在比例极限内的结构分析(利用弹性分析计算内力),以许 材料在比例极限内的结构分析(利用弹性分析计算内力),以许 ), 用应力为依据确定截面或进行验算的方法。 用应力为依据确定截面或进行验算的方法。 q
q
h
ql2/8
b
应 力
σ
σs
σs
σs
应 变
ε
εs
塑性区
三、基本假设 1、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 、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2、拉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拉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3、满足平截面假定。即无论弹、塑性阶段,保持平截面不变。 、满足平截面假定。即无论弹、塑性阶段,保持平截面不变。
矩形截面: 矩形截面: M u = ∫ y (σ s )bdy ⋅ y = σ s b ⋅ 2
h 2
bh2 σs = 4
σs
y
b
h 2 h 2
d3 圆形截面: σs 圆形截面: M u = 6
σs
σs
dy
x
y
第15章 章
3、截面形状系数:极限弯矩与屈服弯矩之比 、截面形状系数:
矩形截面: 矩形截面: α = 1.5 16 圆形截面: 圆形截面: α= 3π 工字形截面: α = 1.15 工字形截面:
p1
机构( 机构(三为什么? 不可能出现,为什么?
第15章 章
15.3 确定极限荷载的几个定理
一、几点假设 1、比例加载 、
a ) p1 = α 1 p, p2 = α 2 p, LL , pn = α n p b) q1 = β 1q, q2 = β 2 q , LL , qn = β n q
α=
M u Wu = M s Ws
4、截面达到极限弯矩时的特点 、 极限状态时,无论截面形状如何,中性轴两侧的拉压面积相等。依 极限状态时,无论截面形状如何,中性轴两侧的拉压面积相等。 据这一特点可确定极限弯矩。 据这一特点可确定极限弯矩。
p
A
C
矩形截面: 矩形截面: M u = A1 ⋅ σ s ⋅ y1 + A2 ⋅ σ s ⋅ y2
− Mu ≥ M ≤ Mu
3、平衡条件 、 当荷载达到极限值时, 当荷载达到极限值时,作用在结构整体上或任意局部上的所有的力 都必须保持平衡。 都必须保持平衡。
第15章 章
三、三个定义 1、可破坏荷载(p+) 、可破坏荷载( 对任意单向破坏机构,根据平衡条件求得的荷载。 对任意单向破坏机构,根据平衡条件求得的荷载。它满足机构条件 和平衡条件。 和平衡条件。 2、可接受荷载屈服条件(p-) 、可接受荷载屈服条件( 根据静力可能而又安全的内力分布求得的荷载。它满平衡条件和屈 根据静力可能而又安全的内力分布求得的荷载。 服条件。 服条件。 3、极限荷载(pu) 、极限荷载( 同时满足机构条件、平衡条件和屈服条件的荷载。 同时满足机构条件、平衡条件和屈服条件的荷载。它既是可破坏荷 又是可接受荷载。 载,又是可接受荷载。
机构( 机构(三)A
C
M u2
D
M u2
不可能出现,为什么? 不可能出现,为什么? 情况( ) 情况(3)
第15章 章
试确定图示单跨梁的极限荷载
p1
Mu
Mu
p2
B
Mu
p1
p2
B
p1
p2
B
Mu
机构( 机构(一)
Mu
机构( 机构(一)M 图情况
Mu
p1
p2
B
Mu
p1
p2
B
机构( 机构(二)
Mu
Mu
机构( 机构(二)M 图情况
h 3 2 − h 2 h 2 h − 2 h 2 h − 2
y ⋅ σ s ⋅ bydy h 2
σs
b
h 2 h 2
bh2 = σs 6
σ
y
dy
x
σs
圆形截面: 圆形截面: M s =
π d3
32
h 2 h − 2
σs
h 2 2 −
y
2、极限弯矩(Mu): 整个截面达到塑性流动状态时,对应的弯矩。 、极限弯矩( 整个截面达到塑性流动状态时,对应的弯矩。
第15章 章
三、破坏机构 由于足够多的塑性铰的出现,使原结构成为机构(几何可变体系), 由于足够多的塑性铰的出现,使原结构成为机构(几何可变体系), 失去继续承载的能力,该几何可变体系称为“机构” 失去继续承载的能力,该几何可变体系称为“机构”。 1、不同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成为机构,所需塑性铰的数目不同。 、不同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成为机构,所需塑性铰的数目不同。
第15章 章
四、确定极限荷载三个定理 1、上限定理(亦称“机动定理”、或“极小定理”) 、上限定理(亦称“机动定理” 极小定理” 对于比例加载作用下的给定结构, 对于比例加载作用下的给定结构,按任意可能的破坏 机构,由平衡条件求得的荷载将大于或等于极限荷载。 机构,由平衡条件求得的荷载将大于或等于极限荷载。 或:“可破坏荷载的最小值是极限荷载的上限”。 可破坏荷载的最小值是极限荷载的上限” 或:“极限荷载是可破坏荷载的最小值” 极限荷载是可破坏荷载的最小值” 2、下限定理(亦称“静力定理”、或“极大定理”) 极大定理” 、下限定理(亦称“静力定理” 或:“可接受荷载的最大值是极限荷载的下限”。 可接受荷载的最大值是极限荷载的下限” 或:“极限荷载是可接受荷载的最大值” 极限荷载是可接受荷载的最大值” 3、单值定理(亦称“唯一定理”) 、单值定理(亦称“唯一定理”
4、确定复杂结构极限荷载面临的问题 、
p
Mu2
A C
M u1
M u2
p
D B
D
B
A
p
机构( 机构(一)A C M u2 D
M u2 M u1
C
Mu2
B 情况( ) 情况(1)
M u1
C A B
p
D B
p
C D
机构( 机构(二)A
M u2
情况( ) 情况(2)
M u2
p
M u1
M u1
C B A
p
D B
2、小变形假设(几何线形),变形后仍用变形前的几何尺寸。 、小变形假设(几何线形),变形后仍用变形前的几何尺寸。 ),变形后仍用变形前的几何尺寸 3、略去弹性变形(弹塑性材料,刚塑性变形。) 、略去弹性变形(弹塑性材料,刚塑性变形。)
qu 2
Mu
Mu
Mu 4、不计剪力、轴力对极限荷载的影响 、不计剪力、 5、正负极限弯矩值相等 、
p− p+
一系列 可破坏 荷载的 最小值
…… …… ……
pu
极限荷载 一系列 可接受 荷载的 最大值
“ 既是可破坏荷载,又是可接受荷载,则此荷载是极限荷载”。 既是可破坏荷载,又是可接受荷载,则此荷载是极限荷载” 或:“极限荷载是唯一的” 极限荷载是唯一的”
15.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一、确定极限荷载的三种方法 1、机动法 、 2、静力法 、 3、试算法 、 二、机动法 1、依据:机动法是以上限定理为依据的。 、依据:机动法是以上限定理为依据的。 2、步骤:先假设出所有的破坏机构,而后利用虚位移原理计算出 、步骤:先假设出所有的破坏机构, 各机构相应的极限荷载。依据上限定理, 各机构相应的极限荷载。依据上限定理,这些可破坏荷载中的最小者 即为极限荷载。 即为极限荷载。 二、试算法 1、依据:试算法是以单值定理为依据的。 、依据:试算法是以单值定理为依据的。 2、步骤:先试算出相应于某一破坏机构的可破坏荷载,而后验算 、步骤:先试算出相应于某一破坏机构的可破坏荷载, 该荷载是否满足屈服条件,若满足,该荷载即为极限荷载。 该荷载是否满足屈服条件,若满足,该荷载即为极限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