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冷战》 说课讲稿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冷战》 说课讲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冷战》 说课讲稿

第16课《冷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

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世界现代史,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的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

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并出现了新的变化。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改革遭到失败。

与此同时,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围绕上述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冷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四课教学。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能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的任务,为此,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准备、板书设计等全方面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部编版)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冷战》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的第1课。

本课主要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冷战开始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本课包括“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和“北约与华约对峙”三部分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冷战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16课冷战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16课冷战教案

冷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冷战”政策背景,知道“冷战”政策表现,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使学生感知“二战”后美苏双方实力的变化情况,并引导学生会总结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的因素, 使学生初步掌握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及局部战争不断,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从而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爆发的原因以及“冷战”的性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那么,什么叫冷战?冷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战后美苏两国的发展乃至世界格局的演变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学习今天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冷战的发生1.背景: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2.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3.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也称欧洲复兴计划。

其直接目的是复兴欧洲经济,真实目的是稳定资本主义,以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

(二)德国的分裂1.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进行分区占领,苏联与美、英、法分歧不断加大。

2.柏林危机:1948年2月3.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①联邦德国(西德):1949年9月(美、英、法)②民主德国(东德):1949年10月(苏联)(三)北约与华约对峙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在华盛顿成立,北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部署已初步完成。

2.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东欧8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合作探究: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教学目标:1、知道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把握冷战的定义、背景(原因),美苏之间相继产生的竞争局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3、指导分析冷战的影响,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及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冷战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影响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复习旧知:检查作业,复习上节内容并小结。

请学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哪些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是何时及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9年9月 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主要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方战场。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导入本课:提问有谁知道丘吉尔“铁幕演说”,请来给大家说讲讲?欣赏视频,然后小结。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期间发表的演说《和平砥柱》,被称为“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请看第16课。

二、教学新课(一)检查预习情况。

请按课文填写完整《历史学法大视野》上预习部分的空格。

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冷战政策?它有何表现?【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其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冷战》说课稿

《冷战》说课稿

创设情境,适时追问,培养能力——《冷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就执教的《冷战》一课进行说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生本理念、课后反思五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冷战》一课主要介绍二战后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美苏关系。

课标上对这一课做了这样的说明:学习本课,学生要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九年级学生对世界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储备一定的中外历史知识,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容易理解,但是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有限,所以依据这些我确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冷战政策及其具体表现,理解冷战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和导学案进行自学,通过对美苏关系转变与其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用唯物史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冷战给国际局势造成了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和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反对霸权主义。

掌握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本课学习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采用提问法、讲述法、图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通过多媒体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

学生结合导学案采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归纳法学习本课。

“自学法”是本课最大的特点。

三、说教学流程整个教学我才用了“三学小组”的模式,课堂分为预学、互学、评学三个环节。

导入我采用了做小游戏的方式。

我说:“上新课前我们轻松一下,请这两位同学做个游戏。

要求他们表演扳手腕,看谁力气大?”然后每人给他一个话筒,并告诉他们:“假如(书)这是手榴弹,特别规定:输的人会拉响手榴弹。

”比赛开始后他们都没有把对方扳倒。

然后我问:“结果如何?”同学们说:“平手”。

由此引出漫画“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导入新课。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案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6课冷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杜鲁门主义的含义和影响;了解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过程;了解德国的分裂;了解北约与华约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概括出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的长期对峙,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

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会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发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冷战的发生、北约与华约对峙教学难点:冷战的含义、冷战发生的背景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历史照片《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教师出示材料: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师:同学们,请看历史照片《雅尔塔会议三巨头》,说一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是什么关系。

生:并肩作战的盟友。

师:斯大林的话说明了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斯大林预感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的关系可能要发生变化。

由于意识形态和各自利益的不同,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

师: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美、英、苏等国分别控制了原来被轴心国占领的地区。

战争结束后,这些国家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美苏对峙的局面逐渐形成。

那么,美、苏是如何对抗的?它们的对抗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冷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含义和冷战发生的背景。

归纳总结:(1)冷战的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冷战发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优秀教案

第16课冷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了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进而认识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冷战的表现和争霸的三个阶段;通过评价冷战,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影响,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著名香港乐队Beyond创作并演唱了《AMANI》这首歌,抒发了对和平长久的渴望,也警示了人们必须要以自己的努力斗争来争取和平。

歌名“AMANI”源于非洲语,是“和平”的意思。

歌词中,“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是“我们爱你”的意思,“TUNE TAKE WE WE”是“我们需要你”的意思。

在当今社会,世界依旧存在不和谐音符的根源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冷战》,了解那段既缓和又紧张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一)冷战的发生1.材料展示: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中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斯大林在一次谈话中进行了回击,他说丘吉尔“是要在盟国中散播纠纷的种子”,“是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教师讲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变得紧张。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暗示社会主义带来的威胁,而斯大林的指责也预示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的到来。

这则材料向我们证实了美苏盟友关系开始破裂,而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开启了美苏“冷战”的时代。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冷战的相关知识。

师生归纳: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敌对,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目的为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2.教师提问:归纳出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说课课件-16.冷战(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说课课件-16.冷战(33张PPT)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上,我着重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究冷战形成的背景。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在56个国家驻扎军队,建有48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上,我着重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究冷战形成的背景。
冷战的产物——德国的分裂
——说斯大教林学过程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说板书设计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美苏易北河会师图
及作业
思考:美苏曾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二战结束之后双方却形成了对峙局
说教学反思
面,为什么同盟关系会破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16课 《冷战》
1.2 课程标准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和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及作业
说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
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 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家国情怀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会真切的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 之不易,为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感到幸福。
学情分析
2.学情分析
说课过程
Lessons Process
1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和重难点
7 说教学反思
4 说教法学法 5 说教学过程 6 说板书设计
及作业
教材分析
1.1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说作教回材顾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和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及作业 说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第一课,本单 元系统的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 界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其中《冷战》 这一课是把握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主线, 具有启下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冷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

本节课通过介绍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使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政治格局,认识到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有一定的了解。

但冷战政策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其形成过程。

2.冷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冷战时期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冷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入理解冷战政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课件:冷战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3.课前作业:让学生预习冷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4.讨论话题: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冷战时期的音乐、视频等资料,营造冷战时期的历史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是该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讲述了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课内容涉及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到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有所耳闻,但具体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入手,逐步深入理解冷战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掌握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情况,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冷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情况,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冷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历史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资料:冷战相关的历史事件、图片、视频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冷战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冷战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讲述冷战政策的背景,呈现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情况,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历史第16课冷战 说课稿

历史第16课冷战 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6课冷战》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史料,小组讨论,说出冷战的背景。

2. 通过阅读教材,教师讲授,归纳冷战的表现。

3.通过观察地图、教师讲授,分析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4. 通过分析史料,辩证地评价冷战的影响,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识。

二、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冷战的背景、冷战的表现、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2.教学难点:冷战的背景和影响。

三、说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基于课标: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的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依托教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第一课,本单元系统的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

其中《冷战》这一课是把握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主线,具有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会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为后面的内容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起铺垫作用,因此学好本课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3.针对学情:初三学生尤其应培养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学生之前学过两次世界大战,为本课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分析背景资料,掌握分析方法,通过讨论法和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导入:在人类两千多年的历史上,爆发了几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上半期,爆发了几次世界大战?从二战结束到现在75年间有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二战结束后,国家间的矛盾真的消除了吗?世界真的实现了和平吗?【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导入,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知识,问题环环相扣,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冷战的背景【设计意图】:冷战出现的背景是一个难点。

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在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及教材挖掘和分析上,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其根本原因。

通过呈现多种史料(文字、表格、地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说出冷战的背景,从材料中分析其原因,战后美国势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而社会主义的苏联实力也强大,成为美国争霸的障碍。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主要讲述了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本课通过介绍冷战政策的起源、美国与苏联的对抗,以及冷战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局势,认识到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冷战时期的具体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可能掌握得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冷战时期的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其起源。

2.美国与苏联的对抗及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冷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冷战时期的历史问题。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为例,分析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冷战时期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

3.导学案: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问题引导。

4.板书设计:突出冷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冷战?冷战是如何起源的?”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其起源,引导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历史背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优秀教案

《冷战》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等基本史实。

目标2:知道冷战发生的背景、表现、美苏对峙的形成标志及影响。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介绍“冷战”的背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对苏联进行的最公开、最大胆的指责,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所发出的最初信号。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长达40多年冷战的序幕。

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了解冷战的背景,归纳冷战发生的背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美国: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欲望十分强烈。

并且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列举冷战的表现。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政治: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经济: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说出针对“北约”的成立,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合作探究】4.分析思考美苏对峙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合作探究】5.阅读教材,说出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师讲解:美苏对抗表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漫画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漫画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坐在核弹上比赛扳手劲,赫鲁晓夫大汗淋漓。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主要讲述了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介绍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政策,使学生了解冷战对国际、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理解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冷战政策的发展历程。

此外,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冷战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美苏冷战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冷战政策的深入内涵、影响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启示,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把握冷战的时间、背景、表现、影响等关键信息,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理解冷战对国际、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树立和平、发展的世界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难点: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政策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冷战时期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冷战政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美苏两国领导人的名言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政策,分析其影响。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阐述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冷战》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冷战》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冷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某中学历史教师,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本次的课程教学。

今天我们要学习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冷战》。

本节课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主要介绍了二战后全球格局的演变以及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所展开的冷战。

一、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二战后全球的格局变化以及美苏关系的特点。

2.了解“冷战”概念的形成,以及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的争端和对抗。

3.理解冷战的特点,以及冷战对世界和各国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回顾上一次学习的内容,我们了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战争的过程、胜败和后果。

这次我们将学习二战后的全球格局变化以及美苏关系的发展,进而了解“冷战”的形成和发展。

2.讲授环节(1)二战后的全球格局变化谈到20世纪上半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两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45年,联合国成立,世界成为两极格局: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在资本主义阵营中,美国成了第一超级大国;而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成了领头羊。

(2)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对立冷战是指1945年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争霸的对抗。

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有着非常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甚至发展成了恶性的对抗。

(3)冷战争端的主要表现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全球的霸权,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抗。

其中,核武器和军备竞赛是比较典型的表现。

此外,两国支持的不同政治体系,也导致了世界各国间的政治斗争与战争。

还有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鲜战争。

1950年,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美国向联合国发出请求,希望各国对朝鲜进行制裁和援助。

其中,苏联表示反对,美国则称这是政治上的影响力争夺。

(4)冷战对世界的影响冷战期间的世界变得异常紧张,战争与和解的氛围充满了全世界。

该时期的谍报、间谍、武器竞赛和核武器的发明,极大地加剧了对世界的不稳定和对人类未来的不确定性。

另外,冷战期间美苏的纠葛,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冷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展开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教材通过介绍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以及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课题,他们可能已经了解到一些基本概念,但对其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冷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出台背景。

2.冷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3.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冷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选取冷战时期的具体案例,分析冷战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历史地图和图片。

4.冷战时期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图,引导学生回顾二战结束后世界的基本情况,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冷战的背景,包括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意识形态分歧等。

通过展示相关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的出台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资料,分析冷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教师选取若干学生进行分享,并对他们的分析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冷战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说课稿)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说课稿)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使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的紧张氛围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冷战这一课题较为复杂,涉及众多事件和人物,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冷战的发展脉络,把握冷战的主要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政策的背景、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掌握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珍视和平、爱好和平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其表现。

2.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原因。

2.运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讲解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冷战时期的世界地图、历史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冷战时期的冷战政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冷战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冷战政策的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5.互动环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冷战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背景:二战后,美苏实力均衡,意识形态对抗加剧表现: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北约”和“华约”影响:世界格局分为两大阵营,形成“冷战”局面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冷战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是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考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6课冷战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6课冷战

第16课冷战【课程标准】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知识与技能知道冷战政策的含义、冷战开始的标志及冷战的具体表现。

简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文字、漫画、地图、历史照片等相关史料,分析冷战的背景,归纳冷战初期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的影响,逐步提高运用史料说明、分析、归纳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极格局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和平的可贵,进一步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

重点: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难点:冷战的背景及影响。

●导入新课展示:漫画《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学生:描述漫画内容,观察漫画体现了美苏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盟友关系破裂走向了冷战,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了长期的争霸。

美苏为何会由盟友变为冷战对手?什么是冷战?为何冷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6课《冷战》。

●探究新知1.冷战的发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什么是冷战?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教师归纳:“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与“热战”相对而言。

展示:材料一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经济工业产量占53.4%出口贸易占32.4%黄金储备占74.5%军事武装部队1 210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原子弹政治控制操纵联合国材料二二战后苏军总数达1 140万,战后初期年均生产3万辆坦克,年产作战飞机40 000设问:结合课本内容和材料,分析冷战的原因。

预设:二战后,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盟主。

美国欲称霸世界,而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同样变得强大起来,由于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1. 教材概述《冷战》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重塑和冷战的起源、发展和结束等内容。

2. 教材目标通过学习《冷战》,学生将了解冷战的背景和原因,掌握冷战时期各国的对外政策和争夺活动,培养分析历史事件和形势的能力。

3. 教材重点重点内容包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国际组织的发展与作用等。

4. 教材难点难点内容包括冷战的起因和发展、冷战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冷战结束的原因和后果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冷战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了解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理解冷战的结束原因和后果。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形势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和平、发展的珍惜和追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国际关系的价值观和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冷战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冷战结束的原因和后果。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世界地图、图片或演示材料,让学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导引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冷战的起因、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通过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辅助工具,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加强信息的传递和学生的理解。

4. 归纳总结对于冷战的结束原因和后果,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讲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过程(1) 冷战起因的讲解•讲述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激化;•介绍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冲突与对抗。

(2) 冷战发展的讲解•讲述冷战的初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形成,朝鲜战争等局部冲突;•介绍冷战的高峰期:古巴导弹危机、原子弹竞赛等事件;•简要介绍冷战的结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教案

, 演说
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 ,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归纳总结: (1) 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 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反法西斯战争。其中,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希特勒上台之初如何对外侵略?何谓“慕尼黑阴谋”?
2、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较,爆发情况有什么不同?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反思上课的情况,这节课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冷战政策这个框题内容的学习中用时太多;而且课 堂气氛不活跃;对冷战的影响分析不深刻,没有明确指出:美苏冷战打破了欧洲列强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 局,形成二战后美苏两极划分势力范围的新格局。原因可能是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在用一种非常 传统的方式上课,即以教师的讲解为核心,以考试为目的,以中考为出发点,几乎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生 成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力争克服这一弊 病。
4、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 ? 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5、英国和法国遭到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情况和结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6、正当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矛头突然转向苏联
?
7、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冷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

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世界现代史,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的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

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并出现了新的变化。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改革遭到失败。

与此同时,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围绕上述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冷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四课教学。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能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的任务,为此,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准备、板书设计等全方面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部编版)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冷战》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的第1课。

本课主要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冷战开始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本课包括“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和“北约与华约对峙”三部分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冷战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本课中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美苏冷战的材料、图片等资料,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阅读冷战有关的文献材料、图片等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冷战的发生,北约与华约对峙。

2.难点:冷战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成熟的历史学习方法,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提升。

本课是世界近现代史,从时间上离学生比较近,但空间上还比较远。

再加上一些历史人物的伟大性和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教学也是不易的。

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多补充史料及影视资料,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说教学方法和准备
1.教学方法:启发式、史料分析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

2.教学准备:课件,搜集图片、视频、史料等。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冷战的发生
1.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生阅读教材,分析史料。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

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1)材料一“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怎样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3)归纳交流: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

2.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说说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目的(本质)与评价。

(1)设问: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美帝国主义的“援助”真正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漫画讽刺了马歇尔计划。

目的是以援助西欧复兴经济为名,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欧洲)的目的。

看法: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2)生归纳总结: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本质)与评价等。

环节二:德国的分裂
1.生阅读教材和《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说说德国走向分裂的历程与影响。

(1)讨论交流:“四国”指的是哪些国家?分区占领德国是哪次国际会议作出的决策?后来德国是怎样分裂的?
美、苏、英、法。

雅尔塔会议。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环节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1.结合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生探究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构建——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

(1)出示图片材料:
(2)讨论分析:
①图一、图二根据两大“公约”成立了什么组织?这两大组织是何时建立的?
北约和华约;分别成立于1949年和1955年。

②这两大组织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的建立有何影响?
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小组合作交流:结合上述内容,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归纳美苏冷战的表现与布局。

环节四:课堂总结
二战初期,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推行了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

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影响,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但是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思维,即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因此各国要摒弃社会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分歧,和而不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六、说板书设计。

第16课冷战
(1)形成
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
军事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
(2)方式:非和平非战争政策
(3)实质:争夺世界霸权
(4)措施:杜鲁门主义、欧洲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