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适时介入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的时机
幼儿园区角活动时老师介入的方法与时机
幼儿园区角活动时老师介入的方法与时机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老师的介入方法与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和学习。
下面是我对于老师介入方法与时机的一些观点,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
首先,老师的介入方法应该是温和而富有启发性的。
老师应该像一个引导者一样,通过提问、示范和促进讨论等方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一起探索和发现。
老师还应该倾听和尊重幼儿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老师的介入时机需要把握得当。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老师应该灵活地选择介入的时机。
一般来说,老师应该在幼儿形成初步思路或遇到困惑时介入。
当幼儿遇到挑战和问题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此外,老师还可以选择介入的方式。
有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关键问题来帮助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幼儿在搭建积木时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问:“你认为这个积木应该如何摆放才能使它更稳定?”这样的问题会引导幼儿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观察提供个体化的指导。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老师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例如,当幼儿在角色扮演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或提示,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展开对话来介入。
在对话中,老师可以询问幼儿的看法和想法,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或解决困惑。
通过对话,老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老师的介入方法与时机对于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
通过温和而富有启发性的介入方法,老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发展与学习。
通过把握时机和选择适当的介入方式,老师可以帮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区角活动时老师介入的方法与时机
幼儿园区角活动时老师介入得方法与时机区角活动(个别化学习)得介入指导时机有方法,应该会就是老师们经常纠结得地方吧!在实际活动中往往做不好就会被说成了:放任不管,亦或就是过度干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心幼儿园得孙芳萍老师,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谈谈她对这个话题得瞧法:游戏就是幼儿得基本活动。
在游戏过程中,尽管没有教师对游戏得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就是教师得作用就在于能够用教育得眼光来观察幼儿得游戏行为,在最适宜得时候推进幼儿得发展。
但就是,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幼儿游戏得指导常常表现出两种极端得态度:放任不管与过度干预,后者又表现为盲目性干预与功利性干预两种情况。
那么教师该如何介入幼儿游戏?以何种方式、方法介入呢?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笔者谈谈教师介入游戏得几点体会。
无所事事时暗示介入案例1:“星巴克”游戏中,两个服务员趴在吧台上瞧着过往得行人,无所事事得样子,生意比较惨淡。
于就是,老师以旁观者得身份用语言暗示:“怎么今天生意不太好?不如您们来一个“星巴克”限时优惠?或就是买一杯送一杯得促销活动?”主意不错,孩子们开始热情吆喝:“来,买一杯送一杯喽,免费品尝!”这下,好多孩子过来品尝了,味道还不错,没想到两个服务员还能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推出“喝咖啡,免费阅读图书活动”,创造性地丰富了游戏,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火爆。
《指南》中指出:“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与游戏得机会。
”本案例中,教师用语言适时暗示介入幼儿得游戏,使原本无所事事得幼儿继续投入积极得游戏,同时拓展与提升了幼儿得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进而提高了幼儿得游戏交往与水平。
角色不符时情景介入案例2:警务室游戏中,“警察”横冲直撞,拿着警棍到处乱跑,有多个幼儿告状说“警察”打人。
于就是老师创设情景说:“您好,警察叔叔,那边得出租车司机行驶相撞,正在发生争执,需要您去协调。
”“警察”意识到自己得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得,于就是有模有样地过去说:“司机朋友,请注意瞧路标行驶,这就是您得行驶路线……”《指南》中指出:“利用生活机会与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心密切得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
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方法总结
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方法总结教师的介入对于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下文将总结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方法,以供教师参考。
一、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时机1. 前期准备阶段在区域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在前期准备阶段介入,确保教学资源的准备充分,确保教学环境的整洁美观。
此时,教师可以检查教具和材料的齐备性,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具和材料。
2. 活动引导阶段区域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活动引导阶段介入。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情况,进行一些简短的指导或提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活动评价阶段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在活动评价阶段介入。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评价的过程,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并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二、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方法1. 示例展示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展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活动。
教师可以用具体的实例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活动的要领。
同时,示范展示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引导提问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引导提问法,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个别指导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水平。
4. 团队合作法区域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协作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师可以在团队合作过程中起到协调和引导的作用,促使学生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介入时机
那么.作为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
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我们老师有时会给孩子安排去某个区活动。但是.作为教师应当多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自主选择的空间。所以在分区活动之前.教师不应该帮助孩子们作计划.而是引导他们自己为自己将进行的活动作计划。我们应该尝试放手让幼儿自己安排空间.但是我们可能会怕这怕那的问题出现.或是自己的一些主观因素导致出现这样的一些问题比如:分好每一个区域.幼儿玩什么游戏只能到这个区域去玩;有些场地安排不合理.不利于幼儿的交往;有些场地安排的区域幼儿不去玩.浪费了活动空间。因此.我们认为在为幼儿准备了游戏材料后.应把空间的使用权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规划、安排场地。各班幼儿根据主题、情节的变更而改变环境.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我们也可根据幼儿认知特点、兴趣.创设环境.让幼儿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生成”区域内容。并通过区域活动真正让幼儿获得快乐。
3.区域活动后教师的指导——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幼儿评价.围绕目标以肯定为主.尽量引导幼儿发现他人优点和自己的问题.帮助幼儿总结道理.在评价中得到发展。在评价中以便师生共同了解自己的表现.以及今后的改进方法及调整方法。
4.活动材料的指导
活动材料既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又是幼儿现实世界和想像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幼儿获得各种技能的源泉。所以.在每一个活动区域.教师都必须根据教育目标、幼儿兴趣和认识发展规律.分层次地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成品、半成品及废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这些材料。成品活动材料.如操作区的剪刀、餐厅的炊具等.应先教给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然后再让幼儿自由选择.通过操作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发现问题.从而获得一些基本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探讨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并通过恰当的策略来引导幼儿的游戏。
一、教师介入的时机1. 游戏开始时:幼儿在开始游戏时,通常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启发。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提示或问题,帮助幼儿明确游戏的目标和规则。
幼儿准备开始玩“角色扮演”,教师可以问:“你们打算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需要准备一些道具吗?”2. 游戏进行中的关键时刻: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困难或矛盾冲突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提供咨询或帮助。
幼儿在搭建积木时不知道如何开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或示范,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3. 游戏结束前的总结时刻:在游戏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游戏的收获和体验。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感受和思考,从而更好地引导下一次游戏。
1. 提供启发和提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相关的物品或图片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游戏。
在幼儿准备玩“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喜欢什么角色呢?为什么选择这个角色?”3. 提供道具和材料: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合游戏的道具和材料,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
幼儿准备玩“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服装、道具或背景布景等,让幼儿更加真实地体验角色。
4. 倾听和观察: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倾听和观察的态度,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需求。
通过与幼儿的交流和观察,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游戏。
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介入时机和策略的选择是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情况来确定的。
教师应该在游戏开始时提供启发和提示,关键时刻提供帮助和引导,并在游戏结束前与幼儿进行总结。
在介入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启发和提示、模仿和示范、提供道具和材料等策略,以达到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与权利,也是幼儿的生活方式,当他们在玩游戏时,幼儿教师充当什么角色?什么时候需要对幼儿介入指导?徐则民、洪晓琴老师《走进游戏走进幼儿》中关于教师介入时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幼儿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时,适时“有效介入指导”,从而提升游戏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控制的活动,在幼儿顺利进行游戏并积极投入其中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的游戏动机和分析幼儿的行为水平。
然而,当幼儿需要教师的支持和帮助时,教师应当以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为前提,把握时机,适时地介入指导,以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游戏构思。
那“什么时机才是最适宜的呢?”在许多教师眼里,不容置疑的时机无非就是“幼儿求助的时候”、“幼儿出现不安全隐患时”、“当幼儿产生过激行为时”……除此以外,还有何时需要介入呢?在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后,得出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作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机的判断依据:当幼儿主动寻求教师帮助时01案例:给我一张桌子吧!4岁的言言在娃娃家看电视,他用两把大椅子搭了一个大沙发,正准备坐下来看。
突然间,他好像想起了什么,跑来问:“老师,给我一张桌子吧!我的沙发前面应该放一张桌子,我家里的沙发前面就有一张桌子的。
”教师故意装糊涂,问:“什么桌子啊,派什么用啊?”言言有点急了:“就是可以放很多吃的东西的,我爸爸有时候还拿来搁脚的!”看着言言指手画脚却始终说不出正确的名称,教师连忙补充道:“哦,哦,你说的是茶几,对不对?”言言高兴地点点头。
“可是教室里的桌子都在使用中,我们一起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用什么代替一下?”言言四下找了一下,摇摇头没找到。
教师给了他一点提示:“你的沙发搭得真像,把小椅子变成了沙发。
那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变成小桌子呢?”教师的言语让言言的脑海里又有了“变”的概念,他想了一会儿,茅塞顿开,忙从角落里搬来了两张小方板凳,紧靠在一起放在沙发前。
浅议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时机和指导建议
初探小班科学区活动中教师的适时介入
初探小班科学区活动中教师的适时介入作者:梁嘉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15期随着杜威、蒙台梭利、奥尔夫、皮亚杰等国内外教育理念进入以及新《纲要》的指导,我们幼儿教育理念从单一的教学到现在的多元化主题活动教学、区角活动教学。
教师们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利于幼儿发展的活动环境,他们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
区角活动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活动方式,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由幼儿自己选择活动目标、规则、方法,并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已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
可见教师在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是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
同样,在科学区域活动中也不例外,教师到底该何时介入,如何介入,成为了教师在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小班幼儿年龄小,并缺乏经验,对成人的依赖性强,怎样才能使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既能在自主的、宽松的、愉快的活动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又使活动不失去目的性和方向性呢?笔者从小班的科学区域活动中进行以下的阐述。
一、根据幼儿的活动表现教师的适时介入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中的学习过程是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充分了解班里每一位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的情况,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活动时间、空间,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
如在“我们会跳舞”的科学活动中,幼儿对操作材料很感兴趣,一开始我不是急于把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而是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操作材料,然后再逐步的进行引导:你觉得这些材料还可以怎么玩呢?这样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样一步一步地启发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围绕着活动的目的性进行。
二、教师要等待介入契机幼儿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地观察,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马上介入,而是进一步关注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操作、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教师过早介入会影响幼儿的自我探究,形成依赖性。
然而,当教师看到幼儿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并开始对探究失去兴趣时,就应及时介入使幼儿对活动重新有了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谈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
参考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但事实上,我们很多教师对“尊重幼儿”口头上 喊得很响,而在实际工作中却缺乏相应的落实措施,表现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往 往以成人的意愿代替幼儿的意愿,以成人的指导代替幼儿的
谈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戏活 动前的介入时机
02
二、观察幼儿游戏活 动中的介入时机
03 三、观察幼儿游戏活 动后的介入时机
04
四、教师介入幼儿游 戏活动的策略
05 参考内容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教师借以传授知识、技能,激发幼儿 情感,克服困难,磨炼意志,锻炼身体的活动。那么,教师怎样去观察、分析幼 儿游戏中的行为,去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呢?
要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游戏中要关心照顾好宝宝;游戏中要与人友好相处; 游戏中要胆大心细;游戏中要协商分配玩具等等;游戏评价时老师请大家安静下 来后首先与大家交流:“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爸爸’大声叫‘妈妈’快去泡茶。”“‘妈妈’ 端着茶给客人喝。”“‘爸爸’叫我去买菜。”“‘妈妈’抱着宝宝去散步了。
3、当幼儿发生纠纷时。在游戏中,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 识。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这时教师就要介入到游戏中去帮助幼儿解决纠纷。如: 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们发生了口角,相互扔东西。这时教师 就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你们这样吵闹对吗?如果不对的话应该怎么做呢?” 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幼儿就相互道歉并握手言和了。
如:有的孩子好奇心强看见地上爬的小动物就会去捕捉它、扑打它;看见水 塘里的小鱼就会用小竹竿去戳它;看见树林里的树洞就会往里面钻……这时教师 就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这些小动物、小金鱼和小树苗它们也有自己的家吗? 它们的家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幼儿就不会再去伤害 小动物、小鱼苗和树苗了而是会与它们和睦相处了。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时机与方式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时机与方式幼儿园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阶段,是他们开始接触社会、学习和发展个人技能的地方。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教师在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时必须准确把握指导的时机与方式,以确保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幼儿指导。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些孩子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而有些孩子则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
教师需要观察并辨认孩子的学习需求,找到合适的时机为他们提供指导。
比如,在孩子刚接触一个新的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引导和示范,帮助他们了解规则和活动的目的。
另外,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难以完成任务时,教师也应该及时介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教师在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时应选择合适的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1. 模仿和示范:教师可以模仿和示范正确的做法,让孩子观察和学习。
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和行为,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活动的目标和规则,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操作中。
2. 提问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促使孩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孩子面临选择时,教师可以问他们对两种选择的看法,并引导他们思考选择的理由和可能的结果。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3. 团体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孩子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孩子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
最后,教师在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时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在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时,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和尝试,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时机与方式至关重要。
教师应准确把握指导的时机,根据孩子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教师在指导中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模仿和示范、提问和引导、团体合作等;最重要的是,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幼儿区角游戏教师介入时机把握
802019年 第09期幼儿区角游戏启动后,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对区角游戏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捕捉动态信息,适时给予必要的干预,确保区角游戏顺利推进。
教师需要有筛选意识,只有抓住最佳介入机会,才能展开针对性组织和调控。
当幼儿出现合作障碍时,当幼儿出现矛盾纠纷时,当幼儿出现兴趣匮乏时,都属于教师最佳介入时机,教师要有充分的预案储备,为区角游戏提供更多助力支持,让区角游戏为幼儿带来丰富认知积累和精神愉悦。
一、当幼儿出现合作障碍时介入区角游戏大多属于合作性活动,教师需要给幼儿讲清操作程序,并合理运用游戏场地和器材。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幼儿往往会记不住游戏规则,或者不能正确使用游戏器材,也可能会打乱游戏进程,都可能导致区角游戏无法运行的现象出现。
为此,教师需要及时介入,给幼儿以具体引导,帮助幼儿克服游戏中的困难,提升游戏操作平滑度。
如果有必要,教师也可以给出巧妙的引导,让幼儿自行纠正错误做法,这样也能克服游戏障碍。
如小班区角游戏,教师要求两名幼儿合作搬运气球,但不能用手协助,可以运用身体其他部位。
幼儿开始进入游戏,问题也接连出现。
两名幼儿合作意识不够,不是将气球挤破了,就是将气球弄掉了。
教师看到这个情况后,及时介入,给幼儿做示范,并传授一些操作技巧。
幼儿深受启发,很快就进入角色,逐渐找到合作切入点。
再如小班区角游戏,利用积木搭建“家”,教师要求两个人为一组,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分工不明确,搭建时,往往出现不衔接现象,有的搭建没有完成就塌陷了。
教师介入其中,给幼儿讲解搭建操作原理,并引导幼儿合理分工。
幼儿重新调整搭建策略,很快就完成了搭建任务。
教师在幼儿区角游戏遇到障碍时及时介入,能够给他们带来直接帮助。
幼儿接受度更高,纠偏效果也更为显著。
特别是合作出现问题,说明幼儿平时缺少团结协作意识,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给幼儿带来的教育是全面的、深刻的。
二、当幼儿出现矛盾纠纷时介入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合作问题,甚至演变成矛盾,教师要注意及时介入,在具体协调操作时,尽量不去批评过失方,而是要利用巧妙的方式进行矛盾化解,将矛盾双方分离,用正面激励的方式进行劝导,可以有效化解合作矛盾。
教师适时介入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的时机
教师适时介入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的时机区角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
但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
以下是自己在带领小班幼儿区角活动中的几种适时介入幼儿活动的时机。
一、“认知结”出现时。
“心智结”就是指幼儿在积极探索和思索的过程中,碰到可能会并使其犯罪行为受制约后产生停滞的某个问题,即为所谓的心智过剩时刻。
这些“结”的化解可能将意味著在同化和迎合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再次建构,也可能将意味著创造性智慧的产生。
教师必须注意到这些“结”,并尽早干预幼儿的活动,并使这些“结”沦为幼儿特别注意的焦点,从而并使幼儿对问题存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例如:存有一个幼儿饰演“交通警”东站在马路中间统一指挥,这时有位车辆驾驶员说道:“警员怎么没红绿灯?”这可以难倒了“交通警”,眼见这位交通警因没红绿灯而必须暂停游戏,这时,教师以交警队长的身份和这位交警共同想要办法,打听了三块白、徐、蓝积木替代了红绿灯,并使游戏成功地积极开展下去了。
在这里,教师的尽早干预化解了交警没红绿灯而并使游戏无法正常展开下去的问题,用积木替代红绿灯不但并使幼儿能稳步游戏的积极探索过程,使幼儿体验至解决问题的快感,而且还能够指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小班幼儿受鼓舞后就可以在以后游戏活动中找寻至其他的替代物去化解碰到的问题。
在这以后,我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确学会了找寻替代物去化解碰到的问题,践行了这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
积极主动等候就是所指对消极等候而言,它就是所指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高度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发生困难时,不是急于干预,而是给与一定的等待时间,使幼儿通过充份的操作方式、积极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幼儿的积极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可以碰到自己无法化解的困难,教师这时必须“学会等候”,只要当幼儿的积极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涉才就是积极主动的。
教师介入幼儿区域活动的时机与策略
教师介入幼儿区域活动的时机与策略摘要: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的指导则能使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促进幼儿全面能力的提升。
分析了教师介入时应考虑的要素,并进一步提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和策略。
关键词:区域活动;介入;时机与策略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的学习活动。
区域活动相比起其他的学习形式,幼儿自由化程度较高,自主性、主动性更强,形式更加自由,变化性较大,且较多地需要依托于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准备,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更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引导幼儿的游戏,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从哪些方面来着手呢?一、确定干预的必要性教师的干预,从干预者的意图或意向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正向的——通过干预促进或肯定幼儿的某种行为;负向的——通过干预抑制或否定幼儿的某种行为。
教师的干预应最大化地达到正向的干预,减少负向的干预。
在干预之前,教师需要考虑以下问题,把不必要的干预降到最低。
1.幼儿在干什么?有必要干预吗?2.我的干预会不会影响或打断幼儿的游戏?会不会抑制他们独立探索?会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吗?3.若我不干预,幼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4.干预和不干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二、确定干预的时机教师在决定干预以后还要决定什么时候介入幼儿游戏,实施干预。
良好的干预效果依赖于恰当的干预时机,但要确定什么时候是干预幼儿游戏的恰当时机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适时等待,善于观察,及时抓住介入时机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正是了解儿童的主要途径。
”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向和科学的观察态度,要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观察、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思考和行为方式。
浅谈教师介入幼儿区域游戏的时机
浅谈教师介入幼儿区域游戏的时机【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使每个幼儿都能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也提到“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独特价值”由此可见,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路径。
同时,游戏是幼儿所喜欢的、最能接受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中幼儿园区域游戏又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指导” 是幼儿游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那么,区域游戏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游戏水平,更好地进行游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好介入的时机,掌握好指导的方法。
【关键词】:区域游戏介入时机并不是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次数越多就能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能力。
通常教师在没有仔细观察、分析、了解幼儿游戏的需求,盲目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只会中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干扰和影响幼儿原有的游戏方向,还会导致幼儿在游戏中产生对他人的依赖,对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不利。
所以,需要教师把握好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助推游戏发展,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功能,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一、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无法将游戏继续下去时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无法将游戏继续延续下去时,此时教师的介入能够使区域游戏有序、顺利地开展,那么此时教师的适时介入就是必要的。
例如:区域游戏——玩沙池。
鑫锴、鑫锐、羽欣在沙池玩筛沙游戏时,竹棍架起的三脚架筛沙时松动了,倒在了沙池。
鑫锴用肩扛起架子,鑫锐在旁边协助,羽欣用铲子在沙池里迅速地挖小坑,并将三角架的脚分别放进挖好的坑里,用沙埋起来,用力压紧。
通过孩子们的努力,三脚架很快就架起来了。
就在孩子们再次筛沙时,三角架又倒了,可这次三脚架怎么也没能架好,孩子们有点想要放弃,此时,我介入到活动:“孩子们,来,我们一起再来试试吧!“三脚架为什么站不起来了呢?怎么做才能让它稳稳地立起来?你们平时看到的架子是怎样立起来的?”鑫锐说:“老师,要用绳子捆住才行。
幼儿园教师如何在区角活动中把握指导时机
实施指导,观察先行。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与反思自己前期的工作状况,即区角活动种类与位置是否适当,也是教师介入与指导幼儿活动的前提。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充分获得发展。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材料是否恰当、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教师只有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内容,并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基础上来帮助他们,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的现象发生。
幼儿园教师如何在区角活动中把握指导时机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区角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刨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纵摆弄为主,并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的一种学习活动。简要论述了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应如何把握时机,进行具体的指导。以期为教师有效地创设和指导区角活动提供参考,让区角活动在真正意义上促使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二பைடு நூலகம்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需找准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介入:
所谓区角活动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区角活动活动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区角活动正是这样4"充满探索,具有教育性、兴趣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它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活动机会,幼儿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与实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区角活动中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
区角活动中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区角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现场指导对培养幼儿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师该在何时介入幼儿的区角活动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呢?1.在幼儿活动遇到困难无法继续游戏的时候案例: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幼儿明明由于游戏的人数已满无法加入游戏而苦恼,但他又不想加入其他的游戏。
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例如提出“你可以想一想其他的哪种家庭成员还能加入这个游戏呢?”这样的问题,如果幼儿想到其他的能够加入“过家家”游戏的家庭成员的话,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
2.在幼儿之间出现纠纷和其他行为问题的时候案例:在搭建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天天不小心碰坏了其他小朋友搭建好的房屋,小朋友们有的非常生气,有的甚至对天天施行暴力攻击,还有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教师应该马上进行调节,比如对幼儿们说“房屋是不是因为地震倒塌了,小朋友们赶紧抢修房屋吧,重新建设我们的家园。
”这样的调节方式可以巧妙地化解幼儿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使幼儿们重新地投入到活动当中。
3.在幼儿的操作发生困难的时候案例:幼儿佳佳因为年龄较小,还不会正确地搭建积木,他总是把小块的积木放在最下面,把大块的积木放在最上面,导致搭成的房子总是倒塌。
这时,教师就可以给佳佳进行游戏指导,对佳佳说:“来,我们给白雪公主搭建一所漂亮的宫殿吧,我觉得大块的积木放在下面要好看多了,你看,这样是不是好看多了?”教师通过亲自动手给幼儿做示范来指导幼儿游戏,使幼儿能够在模仿教师行为的过程中学会游戏的方法。
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4.在互动游戏无法深入下去的时候案例: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在玩“过家家”游戏的孩子们因为每次都扮演同样的角色而对游戏失去了兴趣,大家都无所事事,并没有进行其他的游戏内容,此时教师就应该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游戏,指导孩子们继续进行游戏。
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时机
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时机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时机不少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时,只是东走走,西看看,要么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帮孩子解决在区域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要么不考虑时机,随意介入幼儿的活动,反而影响了幼儿。
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介入?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根据我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经验,我觉得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教师应适时介入。
一、当幼儿游戏遇到困难时介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无法应对游戏中出现的新情况,不知道活动步骤等,遇到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幼儿充分的探索和操作时间,让他们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感受,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克服困难的坚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幼儿确实难以解决时,教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介入。
如大班美发屋里来了位顾客,理发师连忙迎过去问:“请问你要洗头还是剪头?”“我要染红色的头发去参加表演。
”“啊,我们这里没有红色的染发水,不能染红头发,就给你染黄色的吧,黄色的也很好看。
”顾客失望地说:“这是什么美发屋,连红色头发都染不了。
”说着就要走,理发师则回到座位,游戏没法进行下去了。
这时在一旁观察的教师以经理的身份适时介入:“哦,这位顾客要染红色的头发,我是这里的经理,这是我刚进的红色染发水。
”说着,拿出一瓶“红色染发水”递给理发师。
理发师愣了愣,接过染发水,像模像样地给顾客染发。
教师先静静地观察,让幼儿自己解决。
在他们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适时介入,解决了理发店没有红色染发水而使游戏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问题。
用其他物品替代红色染发水不但能使幼儿继续游戏,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受到启发后就会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寻找其他替代物解决遇到的问题。
幼儿一旦有了这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就会形成动力定型。
二、当幼儿出现纠纷时介入许多幼儿到了幼儿园后,才真正有了与同龄伙伴进行交往的机会。
幼儿在交往中或多或少会发生冲突,比如在游戏活动中会出现都要做娃娃家妈妈或者争抢新玩具的现象。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如何把握指导时机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如何把握指导时机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需找准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
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介入:(一)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去的时候案例一:杰杰因为“娃娃家”人数已满不能进入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终于以“舅舅”的身份成功地进入了“娃娃家”。
(二)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案例二:在一次搭建游戏中。
丑丑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有的埋怨丑丑,有的以暴力攻击丑丑,有的不知所措。
这时教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新游戏当中。
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三)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案例三:3岁的佳佳不会搭积木,她把小块积木放下面。
大积木放上面,所以,搭的房子总是倒地。
老师看到后。
拿了一些与佳佳手里一样的积木,坐在她身边,亲切地说:“我想给白雪公主搭一个漂亮的房子,大积木放下面,小积木放上面……瞧,漂亮的房子搭好了。
”孩子在旁边,通过观察与模仿,学会了搭积木。
这时,她不仅印象深刻,还感受到老师的浓浓关爱。
(四)当游戏无法深入时案例四:一次,当老帅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
很无聊的样子,老师马上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娃娃家”,原来孩子们觉得每天都是做饭、抱娃娃、收拾房间,太无聊了,于是老师马上说:今天小舞台有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
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参观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戏的内容又丰富了起来,老师适当的指导,不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家门,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的联系。
另外,老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老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角色,有时还是旁观者。
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是解调员。
教师介入活动的时机把握
教师介入活动的时机把握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一些情况会让教师处于介入和不介入的两难境地,在介入时机的选择上往往也会出现不能适时介入或总是提早介入的情况。
那么,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介入?什么情况下不需要介入?现从列举的四种情况来分析这些问题。
1.当幼儿反复操作没有进展时在现实世界中,幼儿满眼都是有趣的事情,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尝试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但由于幼儿的能力各不相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就会不同。
比如在科学或数学操作活动中(或是角色游戏中),有的幼儿会出现重复性的行为,这些重复性行为在成人的眼中有时会被理解为缺乏创造性或是低效活动,这时教师就会忍不住对幼儿的行为加以阻止或者施与帮助。
其实这是教师对幼儿学习能力的低估,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和判断幼儿。
重复性行为是幼儿阶段学习特点之一,也是幼儿内心情感的宣泄和体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在这种重复中积累着动作的经验,感受着自己的快乐,获得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概念。
教师在面对幼儿的重复性行为时,不要急于介入,而是要仔细观察,“以静观动”,先了解幼儿的行为原因。
幼儿的学习遵循着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常常需要通过反复的尝试、操作获得相关的经验。
教师只有通过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加入到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真正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的指导。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要善于等待,允许幼儿有反复操作的过程。
当幼儿有“球”(问题)抛向自己,或是幼儿一直无法前行时,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
2.当幼儿遇到困难或出现认知偏差时幼儿通过活动积累经验,获得认知的提升。
当然在进行活动时,幼儿所获取的既有正确的认知也有错误的认知,例如在“怎样让泡沫板沉下去”的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假设:“把石头压在上面”或“用重的磁铁压住它”。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适时介入以及交流策略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适时介入以及交流策略发布时间:2021-03-01T09:42:20.48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作者:张月月[导读] 幼儿园角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性活动,二是角色扮演活动,这与教师的观察、介入和交流密不可分。
观察、介入和点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观察是介入的前提,介入是对观察内容的调整,沟通是观察与介入的交流与分享。
同时,激发孩子参与下一项活动的兴趣,把下一项活动推向新的高度。
张月月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庙滩镇中心幼儿园湖北襄阳 441721 【摘要】幼儿园角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性活动,二是角色扮演活动,这与教师的观察、介入和交流密不可分。
观察、介入和点评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观察是介入的前提,介入是对观察内容的调整,沟通是观察与介入的交流与分享。
同时,激发孩子参与下一项活动的兴趣,把下一项活动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观察;介入;交流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4-212-01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区角观察、介入以及区角活动结束时候的交流呢?一、耐心沉静观察要耐心而安静地观察,首先要摒弃成人的价值来判定儿童区角活动的表现。
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角度。
一是角色装扮。
观察孩子喜欢玩什么,有没有角色意识。
儿童的角色行为必须在情境中产生,在什么情境下,才会有什么样的角色行为。
比如,妈妈在小班游戏中,当没有客人来的时候,一直在做饭,满足煎炸的动作。
当有客人在家时,他们会知道如何倒茶和聊天。
通过观察游戏装扮的作用,从而判断儿童游戏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是材料互动。
孩子们对什么材料感兴趣,如何操作?它们是否能触发儿童的生活体验和游戏行为,是否能提供游戏生成的可能性?他们遇到困难了吗?如何解决?他们有没有找到解决办法的意识。
如果是,如何解决?孩子们知道宝箱吗?他们有替代行为吗?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教师提供的教材是否合适,教材是否激发了孩子的操作兴趣,是否促进了孩子与教材的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适时介入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的时机
区角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
但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
以下是自己在带领小班幼儿区角活动中的几种适时介入幼儿活动的时机。
一、“认知结”出现时。
“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
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
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有一个幼儿扮演“交通警”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这时有位车辆驾驶员说:“警察怎么没有红绿灯?”这可难住了“交通警”,眼看这位交通警因没有红绿灯而要停止游戏,这时,教师以交警队长的身份和这位交警共同想办法,找了三块红、黄、绿积木代替了红绿灯,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下去了。
在这里,教师的适时介入解决了交警没有红绿灯而使游戏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问题,用积木代替红绿灯不但使幼儿能够继续游戏的探索过程,让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且还能点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小班幼儿受到启发后就会在以后游戏活动中寻找到其他的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这以后,我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确实学会了寻找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树立了这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
积极等待是指对消极等待而言,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
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
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
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
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
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这里,教师的适时介入促使了幼儿从发展的“功能水平”进入到“最适宜水平”,已经达到的实际发展水平为功能水平,在成人帮助下获得的发展水平为最适宜水平。
三、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
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
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
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
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的,而非干预性的。
如:我在美工区中投入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盒,鼓励幼儿制作玩具。
幼儿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盒子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盒子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
我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幼儿将盒子组合创作出更多的玩具。
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制作出了手机、汽车、小轿车、卡车┄┄。
在这里,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创意,对于幼儿只是单一的盒子绘画造型给予充分肯定。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而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展。
以上是我在带领小班幼儿开展区角活动实践中地体会,在这同时我还深有感触:在平时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必须依靠自己地智慧做出判断,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避免出现皮亚杰常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