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道渴而死”的“而”字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夸父逐日翻译、解析

夸父逐日翻译、解析

夸父逐日先秦:佚名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而他丢弃的手杖,就化成桃林。

注释逐走:竞跑,赛跑。

逐:竞争。

走:跑。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河、渭:即黄河,渭水。

北饮大泽:大湖。

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方,向北面。

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邓林:地名,今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邓林即“桃林”。

未至:没有赶到。

渴:感到口渴。

弃:遗弃。

为:成为。

逐日:追逐太阳。

于:到。

(饮于河、渭中的于,应译为到,介词)大泽:大湖。

足:够。

(因为足的意思等同于够,所以足够:同义复合词)词语活用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古今异义①夸父与日逐走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②饮于河渭河:古义:指黄河。

今义:泛指所有河流。

一词多义饮:①欲得饮饮:名词,饮食,食物和水。

②饮于河、渭饮:动词,喝。

主题思想《夸父逐日》的主题思想即古代先民企图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缚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

夸父是一个巨人型的神祗,而这一类巨人型神祗在中国古文化里是不多见的。

这似乎可说明先民已认识到追赶、超越时间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于是才赋予与日相逐的夸父以巨大的力量。

至于夸父逐日的具体原因,在《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可以窥视到夸父逐日的本质原因。

在中国古文化里,后土乃幽冥之都,亡灵之在所。

这样,便产生了“夸父的所在地都是古代中国人观念中的幽冥地狱,夸父是幽冥巨人”的合理推论。

夸父较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时间对生命的压迫,而其对死亡的恐惧感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也自然要比常人强烈得多。

而“超越死亡的唯一建释便甚与太阳相随同行,脱离有限的死海,加入无限的宇审环。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而”字解析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而”字解析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而”字解析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而”字解析出处:作者:薛文娟古代汉语 2007年06月10日关键词:“而”字连词用法结构中图分类信息:转载情况:内容摘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而”字的应用性及强,用法很多。

尤其是在新编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目有所增加,古文学习的要求比以前的要求有所加深。

然而,对于对文言知识掌握有限的中学生来讲,理解和把握起来十分困难。

“而”字主要词性是用作连词,此外还可以作语气词和代词。

(文章是针对中学语文教材古文中的“而”字写的,故应从这个角度指出其个性特点。

文中的叙述看不出这一点,是“而”字一般用法的解释,《摘要》的情况也是一样)文章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710062 )伴随着新课改的风行,中学语文教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版本一变再变。

语文新课改的一大原则就是要关注传统,弘扬民族文化,而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在语文教材中诗文篇目逐步增多,文言文比例增大。

对于文言文比较薄弱的中学生来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学习上的难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一薄弱环节,文言虚词的学习也让学生叫苦连天。

文言教学的薄弱是中学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迫切需要有具体可行的方法来解决。

在古代汉语中,“而”字使用频率相当高,用法十分灵活。

“而”字的使用是一重要的语法手段。

它主要用作连词,其次用作代词,语气词,特殊情况下用作副词。

它既能帮助作者精确地表达语义逻辑关系,又能帮助作者传神地表达情意。

根据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5年版本来看,共选入诗文52 篇,“而”字出现了310次。

在这52篇诗文中,有23 篇没出现“而”字,而这些篇目绝大多数都是诗词,有29 篇出现了“而”字。

在这些诗文中,“而”字出现最少的是1次,有:《蜀道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诗经·卫风·氓》,《涉江采芙蓉》,《陈情表》;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荆轲刺秦王》,共43次。

“而”字在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这308次中,其连词词性占绝对优势,具体用法也十分复杂。

“而”在《劝学》中的用法辨析

“而”在《劝学》中的用法辨析

“而”在《劝学》中的用法辨析导读:“而”在《劝学》中的用法辨析广东省连州市连州中学吴常华文言虚词“而”是高考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之一,它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作代词,通“尔”,二是用作连词。

在荀子的名篇《劝学》中一共出现了16个“而”字,都用作连词,其用法主要有以下六种:第一种:表示并列关系。

如:蟹六跪而二螯。

第二种:表示递进关系。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第三种:表示转折关系。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第四种:表示承接关系。

如:登高而招。

第五种:表示修饰关系。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第六种:表示假设关系。

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其中转折关系和假设关系比较容易辨析,但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修饰关系却容易混淆,需要认真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并列关系表示词语或句子之间具有的一种相互关联,或是同时并举,或是同地进行的关系,并列的成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如“蟹六跪而二螯”的“六跪”和“二螯”是同时并举的,两者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所以句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

递进关系是指连词后的语言单位须以连词前的语言单位为基点,并在程度或范围上比它有更进一层的语义关系。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涉及到“学习”和“反省”两种行为,指君子不仅“学习”,而且“反省”,“学习”是前提,是基础,“反省”则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行为,是对前一行为的引申,是对学习成果的回顾与加深,因此,句中的“而”表示递进关系。

“而”用作承接关系时多用来连接动词、动词性短语以及句子,表示行为相连、两事相连、两事相关或时间先后相承等顺承关系。

如“登高而招”是指“登上高处后招手”,“登高”和“招手”这两种动作行为有明显的先后关系,因此,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

“而”用作修饰关系时往往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多数情况下它的后面是表示行为的动词,前面是表示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的词语或短语,如果是形容词、副词、时间处所名词、能愿动词、指示代词、方位短语、介词短语,那就较好判断。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第一篇:文言文中“而”的用法而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秦师轻而无礼。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⑤蟹六跪而二鳌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表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7、表目的,相当于“以便”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过秦论》8、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9、通“尔”,你,你的。

例: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④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促织》第二篇:文言文中至于的用法1.“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张岱的《于园》)对于其中“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的理解,出现较大争议:第一种观点,遵照课本节选的文字来理解,“至于园可无憾矣” 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到”,“于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句子理解为:(游人)到了于园(观赏这样的假山奇景)就不会感到不满意了。

应当说,这种理解较为合理,于词的用法、节奏的停顿、句子的理解都是讲得通的。

《夸父逐日》知识点归纳

《夸父逐日》知识点归纳

《夸父逐日》知识点归纳一、原文与译文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二、文学常识积累三、重点字词解释(1)夸父逐日(追赶太阳)(2)与日逐走(逐走:竞跑、赛跑)(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4)欲得饮(欲:想要)(5)饮于河(于:到)(河:黄河)(6)河渭不足(黄河、渭水)(7)北饮大泽(北:向北,“去北方”;泽:大湖)(8)未至(至:到达)(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10)道渴而死(道:“在半路上” 而:表修饰关系)(11)弃其杖(弃:遗弃;其:代词,他的)(12)化为邓林(即桃林)四、成语1.“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五、课文理解中心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怎样认识神话主题?):六、内容填空题原文回答七、开放性试题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怎样认识)这一人物形象?答: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逐走”。

夸父有明确追求,他勇敢、执着;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

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夸张的浪漫主义色彩。

2.“逐日”的意思是:追逐太阳怎样理解这一行为?答: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夸父敢于逐日,你如何看待他?)答:①从积极角度看:表现了夸父宏大的志向、勇敢追求,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英勇的气概。

为人类造福死而后已的积极意义。

②从消极角度看:表现了夸父不自量力。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含答案)

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三一、阅读《掩耳盗铃》,完成习题。

掩耳盗铃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铿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2分)欲.负而走: 。

钟铿然..有音: 。

2.翻译句子。

(3分)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

3.下列“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A.遽掩其耳。

B.又誉其矛日。

其人弗能应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2分)5.我还能写出两则学过的寓言故事: 。

(2分)二、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习题。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2)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

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三、阅读《荷》,完成习题。

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日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1.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

(5分)2.“或”字有多个解释:①或者,或许;②有时;③有的……文中“或红或白”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含义相同。

师说中而字的用法及含义

师说中而字的用法及含义

师说中而字的用法及含义一、中而字的用法及含义解析在汉字中,字形、写法和讲究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意义。

其中,"而"字是一个常用的汉字之一,它不仅有多种用法,还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含义。

本文将对"而"字的用法及含义进行解析,并从不同角度阐述其应用。

1. "而"字作为连词首先,作为连词,“而”字通常表示"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

例如,在句子中引出并列的两个内容,可以使用"而"来连接,表示这两个内容是相互独立且同等重要的。

比如:"他喜欢音乐,而我喜欢绘画。

"此外,在表达递进关系时,“而”也常被使用。

它能够将前后两句话联系起来,并强调后者所陈述的内容是前者基础上更进一步或更深层次的发展。

例如:"他勤奋学习,而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

"2. "而"字作为副词除了作为连词之外,“而”字还可以单独充当一个副词来使用。

以此时此地,就由往东北方向走到了远处,为例:"他望而却步,不敢往前走。

" "他困难重重,而始终坚持下来。

" 在这两句中,"而"字起到衔接的作用,使得句意更加连贯,并突出了副词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或行动。

三、中而字的含义分析此外,"而"字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含义和哲理内涵。

在孟子《告子上篇·开户》一文中提到:"乡人不以尧舜之道约我,灌夫子之泽漆我也。

"这里的“漆”在语境上解释为涂抹。

因此可以认为,“而”字在这里表示两种事物(尧舜之道和灌夫子之泽)同时存在但并不冲突、相互渗透,进一步体现了各种力量和因素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结与作用。

四、使用中注意避免误用和歧义虽然"而"字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和含义,在实际书写和讲述时仍需避免误用和歧义。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的意思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的意思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的意思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是出自《庄子·逍遥游》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滋养自己的修行,就会像渴死在路上一样,最终放弃自己的修行,导致本来可以成就道的可能性化为乌有。

这句话可以从道德修养、人生追求、精神境界等多个角度来解读。

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告诉我们追求道德修养的人要及时滋养自己的修行,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否则就会失去成就道德的机会。

从人生追求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否则可能会错失成功的机会。

从精神境界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者要坚持修炼,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否则就会失去成就精神境界的机会。

总之,这句话是告诫人们在追求道、修行修德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否则可能会错失成就的机会。

卖油翁一文中而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卖油翁一文中而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卖油翁一文中而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引言部分旨在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卖油翁一文中的而的用法,并对本篇长文的结构和目的进行概括说明。

卖油翁一文中的而的用法是汉语中一个常见的语法现象,具有丰富的语义和句法功能。

而作为一种连词,它在句子中往往起到连接两个短语、从句或句子的作用,表达转折、递进、并列、对比等关系。

与其它连词相比,而的用法更为灵活,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给予文章一种独特的韵味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对卖油翁一文中而的用法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探究其词性、句法功能、语义特点等方面。

通过梳理卖油翁一文中而的用法,在语法学和文学研究领域中对于语言运用的启示和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探讨。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卖油翁一文中而的用法进行简要概述,介绍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部分,将从卖油翁的背景介绍、用法解析和意义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卖油翁一文中而的用法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对语言运用和文学研究的启示和意义。

通过对卖油翁一文中而的用法的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于这一语法现象的理解,也可以对于汉语的语法结构和文学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

同时,本文对于文学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卖油翁》一文中的“而”用法展开分析和探讨。

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以引起读者对本文的兴趣。

接着,文章将进入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卖油翁的背景介绍、卖油翁一文中的“而”用法解析以及卖油翁一文中的“而”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小节将介绍卖油翁的背景,包括该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文学特点等。

通过对卖油翁的背景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该作品。

第二小节将对卖油翁一文中的“而”用法进行解析。

首先,文章将引用并分析卖油翁中使用“而”的句子,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具体意义。

鱼我所欲也的而的用法一词多义

鱼我所欲也的而的用法一词多义

鱼我所欲也的而的用法一词多义一、鱼我所欲也的而的用法一词多义"鱼我所欲也者,躬自长江游。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句诗句,其中的"而"字在这里具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即表示时间和方式上的限制条件。

然而,“而”的用法并不止于此,它是汉语中常见的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多重意思。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讨论“鱼我所欲也”的不同用法。

二、表示递进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而”可以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还”。

例如:1. 学习勤奋而努力,他终于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

2. 她外表温柔而坚强,并且毅然离开了工作环境。

三、表示转折关系除了表示递进关系,"而"还可表达转折关系。

在文章或对话中使用“但是”、“可是”的效果相似。

例如:1. 他天资聪颖, 而性格内向, 不善与人交往。

2. 这个方案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却存在许多隐患。

四、表示条件关系有时,“而”也可以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如果”、“只要”。

例如:1. 学生努力学习而取得好成绩,老师就会表扬奖励。

2. 你认真准备考试,而为之付出努力,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

五、配合其他字使用形成固定短语除了以上常见的用法外,"而"还经常与其他字搭配使用,形成一些固定短语。

例如:1. 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刚去后面的人就来,接替上一个人的工作或使命。

2. 高大上:形容物品或事物非常高级、豪华。

3. 老当益壮:指年纪虽大但仍然拥有极强的体力和生命力。

六、结论"鱼我所欲也者,躬自长江游。

"通过对“而”的不同用法进行讨论,我们发现它在汉语中具有多重意义。

除了表示递进、转折和条件关系外,它也可以与其他字搭配使用形成一些固定短语。

深入理解并运用这些不同的用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学习而用之。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这种多义词,丰富我们的汉语表达能力。

《祭十二郎文》中“而”字用法分析

《祭十二郎文》中“而”字用法分析

《祭十二郎文》中“而”字用法分析《祭十二郎文》中的“而”字用法极为丰富,举凡“而”的用法基本上都出现了。

下面对它作详细分析。

“而”字的基本用法从大的方面来讲有两种。

一种是通假,一种是作连词。

前者又分两种情况:1。

通“尔”,作代词,意为“你”、“你的”;2。

通“如”,意为“如果”、“像”。

作连词时用法更丰富,计有:转折、承接、并列、修饰、因果、假设等几种。

虚词因其“虚”而使用灵活,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的用法又这么丰富,那么怎么掌握呢?笔者以为,主要应通过分析理解例句,看“而”字的前后词的关系,一般来说,前后词词性相同的,多为并列或承接;前面词为形容词或有词缀(如“然”、“如”“焉”等),“而”字起修饰作用;夹于主谓之间,常表假设;前后意思有转折关系,“而”字一般表转折;前后意思有因果关系,“而”字的作用是因果连词。

除了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我们还应适当记些例句,以便进行比照。

若此,《祭十二郎文》就很可以对我们理解“而”的用法帮些忙了。

全文出现“而”的句子一共有24处,它们是:1、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连词,表修饰,“而”字前面的东西是修饰后面的内容的,是在描写怎样“言”。

)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连词,表承接,“才”之意。

)3、将成家而致汝(连词,表承接,先“成家”再“致汝”,一个动作完成后再做另一动作。

)4、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连词,表并列,“而”字前后文意思一样。

)5、故舍汝而旅食京师(连词,表并列,“而”字前后文意思一样,“舍汝”就是指“旅食京师”)6、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连词,表并列,在文中“辍汝”意思就是去“就职”)7、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前一个为转折连词,“但是”之意;后两个为并列连词,可不翻译。

)8、年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连词,表转折)9、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连词,表转折)10、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连词,表转折,意思为“却”)11、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连词,表转折)12、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连词,表并列,属两者对举)13、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连词,表并列)14、几何不从汝而死也(连词,表修饰,“从汝”:跟在你之后,修饰“死”)15、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连词。

2024年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2024年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2024年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刮骨去毒羽尝为流矢(shī shǐ)所中,贯其右臂,后创(chuàng chuā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zú cú)有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惠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pǐ pī)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矢镞—箭头[1]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解释下面的字。

常:_____________ 贯:_______________[3]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刮骨去毒”的意思_________,比喻________,我还能写一个带有典故的四字词语:_________。

[5]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______》中的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危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理解文中加点的字。

(1)引:__________(2)且:___________(3)遂:___________(4)亡:___________[2]下面句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1)一人饮之有余(____________)(2)吾能为之足(____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一个成语作为本文标题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劝学》是一篇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关于它的译文可以说比比皆是,要给学生讲解此文,自然不会是太难的事情。

然而,若对照原文直译,文中的几个“而”却可能让你处境尴尬。

人们对下面的几个“而”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于上列句中的“而”字,人们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明白事理,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君子只要多方面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没有过错了。

”《教师教学用书》认为第一个“而”表递进,第二个“而”表并列;《中学语文备课全书》则认为第一个“而”表并列,第二个“而”表递进。

其他书说法不尽相同,以这两个观点为代表。

笔者认为,“博学”和“日参省乎己”是递进关系,它们有先后关系,不能前后互换。

因此,其中的“而”,应该作“而且”理解。

而“知明”和“行无过”既不是递进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

因为,它们若作递进看,给人的感觉则是:“知明”的人再前进一步才能“行无过”。

若作并列看,“知明”和“行无过”就应该可以互换,但此处明显不能互换。

此处的“而”应是表因果关系,“而”当理解为“因而”。

全句可翻译为:道德品行好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因而行为也就没有过错了。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能看得更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展望,(但后来才知道)比不上登上高处眺望看到的东西多。

赏析《醉翁亭记》全文并解说“而”字的妙用

赏析《醉翁亭记》全文并解说“而”字的妙用

赏析《醉翁亭记》全文并解说“而”字的妙用赏析《醉翁亭记》全文并解说“而”字的妙用《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州太守。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州来的。

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被贬,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州。

欧阳修在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融和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

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

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

为了领悟这醉翁之意,就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开头是“环皆山也”这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

四季变幻,奇景叠山。

欣赏醉翁亭的山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人们行游,并在那里宴饮,更是别有一番乐趣。

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怡然自得。

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

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游乐图。

接着又写到肥鱼泉酒、山肴野的太守宴,以及夹杂在众人一片欢乐之中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醉态。

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作者从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及太守之乐的`不同内容和感情的对比中,推论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关于而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而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而字的研究报告摘要:“而”字是中文中常用的连词,它具有独特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其文化、历史、演变、语法和用法都非常重要。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而”字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全面分析其特点和作用,探讨其在中文语言中的重要性。

引言:“而”字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语,作为连词,它在句子中连接前后两个句子,形成逻辑关系,对于句子的逻辑关系、衔接以及修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而”字的语义特征、语用特征、文化、历史、演变、语法、用法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其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在翻译、写作等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语义特征:“而”字的语义十分丰富,表明一种转折、离合、比较、承接、因果、前后关系等多种语义。

它不仅表示前后句子的关系,还可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基础的是“而”字的转折含义,表示上下文之间的对比或转折。

例如,“春风满面而回来”中的“而”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转折,能强调时间上的前后、空间上的位置或者立场上的转变等,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语用特征:“而”字的语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表示转折关系,用来表示转折或修饰上下文关系。

2. 表示因果关系,表示两种事物的因果关系或者前后关系。

3. 表示承接关系,表示承上启下或者其中一件事物是前条中事物的条件、原因或理由等。

4. 表示比较关系,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比较关系。

文化、历史、演变:“而”字在文化、历史、演变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从其起源和演变的过程来看,可以发现“而”字的使用与中国古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论语》中,孔子曾用“而”的连词方式结合“吾不如老聃之学也”来表达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表明对“老子”之学的推崇;而《史记》郑袖传中使用“而”的连接方式则表明郑袖的谦虚和低调,不愿意过于炫耀自己的才能。

在历史上,“而”字也曾多次被大师运用,例如《庄子》的创作中,遍布了大量的“而”字,显示出了文化与历史的密切联系。

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字逐渐演变和发展,从传统的只有转折含义转变成具有多种语义和语用特征的词语。

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 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 毅传》) ④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观潮》宋 周密)
2021/3/11
6
•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 二郎文》)
2021/3/11
2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 门宴》)
2021/3/11
3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 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
成。 2021/3/11
5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 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 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 宗十思疏》)
③而翁长铨,迁我京职《记王忠肃公翱事》)
2021/3/11

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而”的妙用

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而”的妙用

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而”的妙用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而”的妙用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学过许多的古诗吧,那么你知道哪些经典的古诗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而”的妙用,希望大家喜欢!《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风格的代表作,历来为人们称赞。

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作结。

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不显得呆板。

文中第三、四小节是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不同的景色和人们游山之乐的,共分六层(“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作为过渡句,不列入层次内。

)除第一层和第六层用“……者,……也”句式作结束句外,中间四层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结束句。

每一层最后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长短参差不一,结束句中都用了“而”字,显得整齐中有错落,节奏略有变化。

第四小节中有一处似乎可能用“而”却用了“为”。

原句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加黑的“为”若作动词解,则“酿泉为酒”与“临溪而渔”就对不起来了。

其实这个“为”该作“而”字解。

《古书虚词集释》:“‘为’犹‘而’也”。

这两句中的“为”“而”为互文。

这样,就与“临溪而渔”对得很工整了。

此处“为”作“而”解,则全文实际用了二十六个“而”字。

《醉翁亭记》读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

“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

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

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语气轻重分明,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

如“临溪而渔”句,重音在谓语“渔”上,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则读轻些,短些。

若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分明。

《劝学》中的“而”的用法

《劝学》中的“而”的用法

《劝学》中的“而”的用法《劝学》这篇文章一共用了16个“而”,现将“而”的用法逐一归类。

“而”的用法主要有七种:第一种:连词,表并列关系。

例句:(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蟹六跪而二螯第二种:连词,表递进关系。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第三种:连词,表转折关系。

例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第四种:连词,表因果关系。

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第五种:连词,表承接关系。

例句:登高而招第六种:连词,表修饰关系。

例句:(1)吾尝终日而思矣(2)吾尝跂而望矣(3)顺风而呼第七种:连词,表假设关系。

例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而”的七种用法,从根本上说,是“而”前“而”后动词关系的确定,动词的关系决定了“而”的用法,要了解“而”的用法,就是理解动作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

说着容易做着难,在具体的辨析过程中,动作关系十分不好把握。

需要进一步分析“而”前后的句子或者词语之间的关系方能准确的判断。

“而”的用法有几种容易混淆,现在做进一步的分析。

难点辨析一:承接关系与修饰关系承接关系表示的是动作的先后顺序,而修饰关系表示的动作的修饰关系。

要想辨析好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得区分好“而”前后的两个动作的关系,如果其前的动作和后面的动作没有明显的先后关系,就要考虑前边的动作是否是后面动作发生的状态,这样就是“而”的修饰关系。

例如: “吾尝跂而望矣”中“跂”的意思是“提起脚后跟”,这是一个动作,要区分好“而”前后的动作的关系,才能辨析“而”的用法是表示什么关系。

作者“望”的动作与“跂”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

但是,“跂”是表示“望”的状态,作者并不是提了脚后跟之后就望了,而是用“提着脚后跟”这个状态伴随作者望的动作,因而这里的“而”是表示修饰关系,而不是承接关系。

北京版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北京版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北京版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邯郸①学步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②邯郸?未③得国能,又失其④故行⑤矣,直⑥匍匐⑦而归耳。

注释:①邯郸:地名,战国时赵国国都,今河北邯郸市。

②于:介词,向。

③未:未曾,没有。

④其:代词,他。

⑤行:代词,他。

⑥直:副词,竟然。

⑦匍匐:爬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又失其故行矣。

故:________(2)直匍匐而归耳。

归:_________ [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选一选,填一填。

独具匠心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标新立异生搬硬套独辟蹊径A.反义词:邯郸学步——(______)(______)(______)B.近义词:邯郸学步——(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始困时,尝①与鲍叔贾②,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尝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①尝:曾经。

②贾:做生意。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罢免)B.吾尝三战三走(逃跑)C.鲍叔不以我为愚(可以)[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管仲以“吾尝……,鲍叔不以我……,知我……”的句式列举了自己的_______种不足但却得到鲍叔牙的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道渴而死”的“而”字引发的思考
【摘要】虚词在文言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在用法上相较实词更加灵活,使用频率也比实词高许多,准确掌握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对于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与语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但是文言虚词并不太容易被学生掌握,主要原因就是其使用的灵活度太高,文章通过对使用频率极高的“而”字用法的思考,对如何界定和掌握虚词的含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虚词;界定虚词含义
Abstract:Function wor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assicalarticles, it is more flexible than notional in usage, frequency of use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content words, function words accurately grasp the classical Chinese usage,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improved greatly. But the classical function words are not easily mastered by the students, the main reason is the high flexibility of its use, the paper based on theusage of "and" which has very high frequency of use of the classical words, discussing on how to define and control the meaning offunction words.
Key words:Yan Wen; empty words; defined function word meaning
1“道渴而死”中“而”的困惑
笔者在研读《夸父逐日》这篇短文时,心生疑惑,即“道渴而死”中“而”字在不同的教辅书上出现了不同的解释,那么这个字究竟该作何解呢?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对于“道渴而死”的解释是“在半路上因口渴而死”;而在《教师教学用书》上其又被翻译成“半路上渴死了”;这两本权威书目的翻译看上去似乎意思一致,但是仔细考量就会发现,二者存在着明显差异。

学生使用率高达百分之八十的教辅资料书《教材全解》上对它的解释是表顺承;学生使用的在四川省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练习册《文科爱好者》对“而”字给出的标准答案是表修饰;一些试卷中对于“道渴而死”的“而”字的解释是表因果。

对于这三种答案,笔者感到很迷惑,因为这三种解释似乎都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三种答案显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2如何掌握文言虚词的意义
如何分辨出虚词最精准的含义,首先要知晓它所有的主要用法。

依旧是拿“而”字来说,“而”在文言文中既可以用作连词,又可以用作代词,还可以在“而已”这样的词组中来使用。

三种用法之间比较容易区分,关键是用作连词时表什么关系不太容易区分和把握,“而”作连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一是表示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二是表示递进,可以译为“而且”或“并且”。

三是表示承接关系,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四是表示转折关系,如《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五是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如《捕蛇者说》中的“吾恂恂而起”。

六是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七是表因果,如《游褒禅山记》中“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八是表目的,如《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而我们讨论的“道渴而死”中的“而”就有顺承、修饰和因果三种解释,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例,实则是在提醒我们,文言虚词的运用极为灵活,要找出其精准的含义并不容易。

那么如何掌握好虚词的意义,文章认为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下足功夫。

2.1教师要反思文言虚词教学
教师在教授文言虚词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

目前教师多用归纳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文言虚词,这并非不好,但是列举一个文言虚词有多少种用法并举几个例子,就寄希望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学生对感性认识是很缺乏的,记住这个并不代表就能灵活运用到别处,也就是说此种归纳对学生系统掌握虚词用法作用不大。

另外,指导学生做习题的方法也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做了很多文言虚词的练习,今天“而”,明天“之”,练来练去都是零零碎碎的,不明白依旧不明白,教师在情急之下又总结出什么代入法,结构分析法、句意分析法等一系列解题方法,但客观上却忽略了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其用法之灵活并不是几种解题方法就能攻克的。

因此,教师要进行认真反思,探索科学的教授方法,根据所讲文章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讲解一两个虚词,如讲授《师说》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之”,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集中体会和训练,这篇文章中“之”有好几处用在了主谓之间,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加上
后一篇课文《赤壁赋》中的“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供适”,可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所有带“之”的句子,反复体会和比较,看看这类句子到底是怎样使用的,那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句子自然就明白了。

此外,教师也可以尝试将其中一些虚词的用法编成歌谣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方便了学生学习和掌握,能收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2.2学生如何学习文言虚词
学生初学文言,接触的文言句并不多,对其多是一知半解的感性认知,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学习内容的增加,感性的零碎知识逐渐增多后,学生要注意自己总结,如“是”经常是代词而不是系词表判断,“其”的用法一般是用于指代等等,这样总结的认识是具有系统性的理性知识,可以使已获得的感性知识更加清楚和牢固。

因此,文言文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适当学学古汉语常识是非常有好处的。

此外,学生自身还要多读,来培养文言文语感,尝试多读求熟、以熟求通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语境里学生还应该注意分清虚实,了解古今虚词的差异,来帮助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

参考文献
[1] 徐天兴,张红玲.《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修辞作用研究述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
[2]黄卡.怎样学好文言虚词[J].文学教育(下),2008.
[3]曹国宾.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文中用法[J].考试(高考文科版),2008.
[4]杨小海.《文言文中的虚词突破教学》[J].文学教育,2008.
[5]韦梦雪.《中学文言虚词教学方法浅谈》[J].丽水学院学报,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