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总体特点:1、内容结构: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整体体例:一、时、分、秒(3课时)秒的认识…………………………………………………………………………………1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测量(6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2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加法……………………………………………………………………………………2课时减法……………………………………………………………………………………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倍的认识(3课时)倍的认识…………………………………………………………………………………1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口算乘法………………………………………………………………………………1课时笔算乘法………………………………………………………………………………8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3、做一做,单元练习的基本特点:教材注意在习题中安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和训练(练习三第13题、练习八第8题、练习二十三第2、3、5题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3+66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1.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共安排了4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的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例如,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
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如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
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复习。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时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估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发展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估算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估算方法的应用。
难点: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万以内加法和减法,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运算讲解2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
3. 估算方法介绍估算方法,让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和作用。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估算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2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附录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及答案3. 教学视频资源4. 相关文献资料5. 学生作品展示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掌握2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估算方法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估算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问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核心素养教案(8课时)
单元主备人: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B、30+44=74 74+9=83C 30+40=709+4=1370+13=83活动意图:本节口算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对此已经比较熟悉口算的方法,口算的方法一定会受到笔算的迁移作用,因此想到,学生的口算方法可能会相对单一,缺乏各种算法间的沟通与联系。
环节三:实践应用1.找规律填数。
2.本周李叔叔卖出了34筐水果,还剩下28筐。
李叔叔原来有多少筐水果?3.口算。
41+33= 58+11= 52+38= 52+18=26+43= 52+18= 26+63= 37+45=34+47= 39+46= 32+24= 26+39=4.里面填上合适的数。
教师活动:1.解决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对后进生点对点指导,只要认真审题,定能收获满满。
学生活动:1、学生口答,集体纠正。
2、学生在题纸上独立练习。
3、请学生板演,交流,集体订正。
活动意图: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环节四:自我总结教师活动: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正确地进行两位学生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6.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环节三:应用规律1.、在□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53+42=60-() 93-18=50+() 72-5=84-()活动意图: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并熟练应用所学规律检验计算结果。
环节五:自我总结教师活动: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共5篇)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24+9 35-20 46-7 98-90 78+9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20 3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验算方法:讲解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加法和减法的实例,进行实际操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计算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情况吗?”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理解;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理解;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即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第一单元:测量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点、质量观点。
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因为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协助学生理解。
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协助学生建立长度观点和质量观点。
2.重视估测意识和水平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点和1吨的质量观点。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水平。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点,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点,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点和质量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学生建立长度观点、质量观点。
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点、质量观点。
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因为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协助学生理解。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3+66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生版+解析)单元热点难点讲义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01: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可以将其中的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口算出结果。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位),可以先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口算出结果。
知识点02: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不退位):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减数中的整十数,再用得数减去减数中的一位数。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当个位数字不够减时,应将减数分成几十几(与被减数个位相同) 和一位数,再依次相减。
知识点0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如果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3.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口算,也可以列坚式计算口算:把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看成两位数加法或减法进行口算,然后在所得结果的后面加0。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如果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 1,在本位加10再减。
知识点04:用估算解决问题1.当只是判断够不够,而不需要求具体数值时,没有准确计算的必要,只要估算就可以了。
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的数,要视情况而定。
3.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估大或估小),往往是把题目中的数据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
考点01:千以内加法【典例分析01】工地上有930袋水泥,这两辆卡车能一次运走吗?【变式训练01】两只小白兔一共收了多少根萝卜?【变式训练02】今天准备700张快递单够吗?【变式训练03】学校礼堂共有850个座位,够三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坐吗?考点02:千以内减法【典例分析02】3月15日,新星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部编RJ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 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一、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实验教材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因“有余数的除法”前移,此单元后移至本册。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2.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用估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编排特点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贴近学生生活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本单元遵循这一原则,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参观“世博会”的情境,提出买车票的张数、比较各种车票的价格、“海宝”的销售量等实际问题;为估算教学设计了“看巨幕电影能不能坐下”等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增强了时代感。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独立思考,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
本单元仍然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呈现两位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还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可能还有其他算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学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也出现口算的方法。
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的策略估算是近似地猜测事物数量的行为, 估算能力是指个体懂得在什么情况下无法或不必做出精确的数字处理或数字运算,而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策略给出近似答案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还要让学生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本单元教材,在注意结合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人教版(5课时)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版(5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的加法运算2. 万以内的减法运算3. 万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解新课: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练习巩固: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观察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万以内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案共5课时,旨在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进位、退位的处理。
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进位、退位的处理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4)-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4)-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应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应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或者黑板。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的数的概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二、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三、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和评价。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教师给予提醒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及练习补充和说明: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通过练习来巩固和提高运算技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进位和退位的理解和运用。
2.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的熟练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新课导入: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探究。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板书设计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 内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练习题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练习:解决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理解了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分析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总结,发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律。
4.举例讲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任务: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2.小组内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购物、分配物品等情境,引入加法和减法运算。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小组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完善。
4.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加深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
2.培养学生自信、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怕失败,勇于尝试。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态度,引导学生遵守数学运算的规则,不抄袭、不谎报。
4.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乐于与他人分享成果。
5.通过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强调加法和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拓展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上册实用资料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实验教材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因“有余数的除法”前移,此单元
后移至本册。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用估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
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编排特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贴近学生生活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本单元遵循这
一原则,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参观“世博会”的情境,提出买车票的张数、比较各
种车票的价格、“海宝”的销售量等实际问题;为估算教学设计了“看巨幕电影
能不能坐下”等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增强了时代感。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独立思考,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
本单元仍然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呈现两位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还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还可以怎样算”,提
示可能还有其他算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学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也出现口算的方法。
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
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的策略
估算是近似地猜测事物数量的行为, 估算能力是指个体懂得在什么情况下
无法或不必做出精确的数字处理或数字运算,而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策略给出近
似答案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还要让学生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本单元教材,在注意结合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重点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一是教学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
通过例4及下面的问题,给出了两种估计的策略:往大估或往小估,通过得出的中间数
与准确数和座位数之间的关系,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例4通过往
小估,得出中间数,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得出中间数大于座位数,利用不等
式的性质推出总人数大于座位数,坐不下,解决了问题。
二是教学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
例4,通过先选择的估算单位(接近的整百数)不合适,不能判断;再进行调整,选择了合适的单位(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后,通过中间数,利用不
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解决了问题的编排,让学生经历选择单位的过程,体会要根据数据的情况,不断调整估算方法,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一)口算
1.主题图
(1)主题图呈现了六个年级同学准备乘车去参观“世博会”的情境。
图中
给出了每个年级两个班的人数,为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提供现实背景。
(2)主题图中蕴含着大量数据,不仅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还为巩固练习已学的口算提供了条件。
2.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
(1)例1(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
通过小精灵的问话,明确要求用口算计算,并提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呈现学生的两种不同的口算思路,并增加了表示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转化成已学过的口算: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渗透转化思想。
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反思自己的算法。
(2)例1(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
只呈现了一种口算
思路,再由小精灵的问题提示学生中可能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3.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
(1)例2(1)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口算,突出了一种口算思路:把减数看作是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组合,先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
(2)例2(2)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口算,没有给出具体方法,让
学生自主探索。
通过小精灵的话提示,教学时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反思自己的算法。
“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所提出问题的解答可及时
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二)笔算
1.例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例3,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包括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2)两个小题,都呈现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两个小题
给出的口算方法,都提示学生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进行口算。
两个小题都通过小精灵启发性的问题,提醒学生笔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3)“做一做”,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安排了不进
位和不退位的情况,让学生自主解决。
(三)解决问题
1.例4(用估算解决问题)
(1)未学习过“221+239”的精确计算,可适当避免先精确计算,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
象,更好地体会什么情境下需要估算。
(2)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给出了应用往小估的策略得出中间数,并不
断调整估算方法,最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安排先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百数,相加的结果即是中间数。
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
不能判断总人数与座位数的关系。
再进一步将两个数据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
数,相加得出中间数。
用中间数与座位数比较,得出中间数大于座位数,那么总
人数也一定大于座位数,坐不下。
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体会需要根据数据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解决问题。
(3)“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估算方法,理解用估算解决实际的
问题时,有时需要对估算方法进行调整。
(4)在解决问题时,由于数据的原因学生可能用口算求出精确的结果,教师也应给予
肯定。
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优势。
(6)在例题的情境下,进一步提出“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让学生应用往大估的策略找到中间数,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教学建议
1.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多是在前面学习的计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35+34=35+30+4 65-54=65-50-4 本质上是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等情况的组合。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
百几十,(380+550 想38+55个十)是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
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
教学中应注意复习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知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内容的教学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但也要适时适度地给予帮助。
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主要以教学
笔算为主,口算是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另外,“百以内加减法口算”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后续计算
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必要的训练。
《标准(2011)》对“百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要求是“3-4题/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第一学段结束时
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单元结束时的具体要求,注意把握尺度,不要作过高要求。
3.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
估算是一种开放型的创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且第一学段的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中,这就要求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进行合理的估算。
一方面,要创设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
在着数学问题,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估算的意识。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练习,逐步积累估算的经验,总结规律,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在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情境时,要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感受到估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估算往往要涉及在哪个数位上进行计算的问题,如果选择的单位不合适,即使估算的策略选择正确了,也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
识到需要在计算之前针对实际背景选择适当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