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展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历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拟、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开展思维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培养同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协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分组进展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1、复习:9-3-4= 8-2-3= 9+0+1=4+3+2= 5+4+1= 5-3-1=2+4+0= 10-7-2= 10-1-6=指生答复。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4+3+2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展计算。
(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谁来帮帮它们?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嬉戏着。
(三)探究新知1、学习例1。
(1)老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板书:4+3(2)老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好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如今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好并读算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分数等数学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整个上册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第三单元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时间和分数的运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量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2.教学难点:时间和分数的运算,以及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入数的运算、计量单位等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知识点讲解:针对时间和分数的运算,进行详细的讲解,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除法的意义以及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除法的意义以及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除法的意义以及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以及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除法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初步知识,对除法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除法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对除法的意义和应用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理解除法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使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以及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情境图,引导学生感受除法的实际应用。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分水果,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感受除法的实际应用。
2.讲解:讲解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
3.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明确除法的意义和应用,以及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除法的计算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和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3篇下面是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6、作业《作业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2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2.做第109页的第8题.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第109页的第9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总复习(黄冈市名校)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黄冈市名校期末测试卷一、填一填。
(1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1.7×8=()读作:()。
2.学生尺上,从刻度0到5是()厘米,从刻度4到6是()厘米。
3.4个小朋友握手,每两个人握1次,一共要握()次手。
4.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5.比72少19的数是(),36比24多()。
6.5+5+5=()×()7×6+7=()×77.用0、2、6这三张数字卡片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它们相差()。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1524()()()9.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八()七七()六()五十四()八二十四五()三十九九() 10.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2945>5×()7×()<50()×8<5540>()×96×()<551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数。
4×()=()×()9×()=()×()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1.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
() 2.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16。
() 3.用口诀“三五十五”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3×5=15和5×5=15。
()4.左图中,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5.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只能写出1个乘法算式。
()6.4位同学每两个人之间要通一次电话,共要通6次电话。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乘积是12的算式是()。
①10+2②20-8③2×62.有两排同学在跳舞,前排3人,后排5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
①3×5②3×2+5×2③3+53.测量铅笔的长度,一般用()作为单位。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五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但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复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统计的方法。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游戏道具等。
3.教学场地:安排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游戏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逐一复习。
3.操练(15分钟)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如:人民币换算游戏、长度单位竞赛等。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数字0~100内的数学运算;
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3.了解两位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两位数的认识和运算;
2.加法和减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
1.掌握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2.认识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1.数学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2.数学练习册;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复习数字0~100的认识
1.让学生口头快速说出0~100的数字;
2.利用数轴或数表,让学生找出指定数字的位置。
第二节:两位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
1.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两位数的组成;
2.练习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方法。
第三节:加法和进位运算
1.复习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
2.练习两位数的加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第四节:减法和借位运算
1.复习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2.练习两位数的减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借位的概念。
六、教学延伸
1.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灵活运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2.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两位数的认识和运算,加深了对进位和借位的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做练习,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八、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背诵数字0~100的读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总复习》的教学计划,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认识0-999之间的整数,了解数的顺序,数的排列和组合。
2. 数的比较:比较大小,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3. 加法和减法: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以及运算法则。
4. 数量的认识:认识并比较不同物体的数量,学习进行数量的加减运算。
5. 形状和图形:认识不同形状的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学习进行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6. 时间的认识:学习认识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时间单位。
7. 金钱的认识:认识和辨认不同面额的货币,学习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8. 刻度和度量:认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习测量长度和重量的基本单位。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习题和练习册进行巩固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资料第一单元米和厘米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4)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1)刻度画起,画到(5)厘米的地方。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资料第二单元【角和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角的画法:先画极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分歧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伸开的大小有关。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引出一条射线,再在三角尺上找一个刻度与这条射线重合画出另一条射线。
7、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
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能够获得直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总复习本单元复习的内容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表内乘法,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锐角、钝角,观察物体,认识时间。
总复习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目的。
))第1课时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第101、103页的相关内容。
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通过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计算方法的复习与整理,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整理和复习,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
重点: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口算卡片、课件。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板书课题。
)1.复习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1题。
)(指名读题。
)笔算加、减法应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课件出示:30+24+28=75-26-35=45+27-59=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1.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空间与图形、统计四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认识空间图形,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人民币、空间图形和统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的计算。
3.认识空间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4.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1.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计算。
3.空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4.统计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案、学案。
2.练习题、游戏道具、图形模型等教学用品。
3.教学场地、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比谁的钱多,需要用到加减法、人民币的知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讲解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呈现人民币的图片,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民币的计算。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和人民币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如“商店购物”游戏,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和交易。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和人民币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1.厘米和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1米=100厘米。
2.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用米做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物体的左端和尺子的0刻度对齐,物体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4.数学书的厚和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张开手臂和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
5.线段是直的并有两个端点。
6.数图形有几条线段就数有几条边。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笔算加法和减法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4.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退一当十),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要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
三、加减估算估算方法:1.读题,弄懂题意,有“大约”要估算。
2.把每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
3.口算整十数,得出估算结果,记着得数前面写约等于号。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角的画法:先点一个点,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画直角: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个点出发画一条线,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再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线,最后画出直角标志。
4.判断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
张开的角度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角度越小,角就越小。
6.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不变。
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8.数角:先数单个小的再数组合成大的,最后全部加。
.数角窍门:如右图:数出单个的角有4个,然后从4开始依次递减相加:4+3+2+1=10(个)第四单元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除法的意义以及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除法的意义以及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除法的意义以及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课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引入除法运算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
在加减法运算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对于数学运算的规则和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除法的引入涉及到新的运算规则和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意义和概念的引入。
2.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和规则的讲解。
3.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例题,引入除法的概念。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期末总复习
二(上)数学复习纲要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2)从刻度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第一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
1. 1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300厘米=()米 64厘米-7厘米=()厘米 1米-20厘米=()厘米 43米-40米=()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2()新华字典厚3()操场跑道长300()黄瓜长22 ()红领巾最长边是50()床长2 ()你的身高1()30()4. 图中共有()条线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总复习。
本节课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方面也会影响到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典型题目的运算,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运算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包括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题,图形的认识和计量单位的换算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作业质量。
6.针对课堂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为学生提供适量的在线学习资源,要求学生登录指定的学习平台,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难度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2.作业形式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
3.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书写规范,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情感态度方面,二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吸引力、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熟练程度,特别是进位和退位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对运算策略的选择。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运算规律和图形性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总结常错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常错题填空1、比35大8的数是(),比86少9的数是()。
50比59小()67比40大()2、“我比17大30.”我是()“我比43少9.”我是()“我加上7得30.”我是()“我减去12得69.”我是()3、3个5相加的和是(),3乘5的积是(),求3个5的和的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或者()4、5个2的和是(),5与2的积是()求5个2的和的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或者()5、5×6读作()6×5读作()4×3读作()3×4读作()5×7=35读作()2×8=16读作()6个4相加的和,可写成乘法算是(),这个式子读作()6、计算“4×6”用的口诀是()计算“9×3”用的口诀是()7、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是8,积是()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8、2+2+2+2+2=()×()6+6+6+6=()×()7+7+7+7+7+7=()×()3×5+3=()×()9×8-9=()×()7×4+7=()×()5×6-5=()×()6×2+2=()×()8×4-4=()×()9、一根绳长1米,用去30厘米,剩下()厘米。
10、一架玩具飞机28元,一辆玩具汽车50元,玩具汽车比玩具飞机贵()元,这两件玩具一共要()元。
如果妈妈给了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元。
12、一个笔袋5元,一把笛子7元元,买4个笔袋要()元,买9个笛子要()元。
13、每两人打一场羽毛球,3个人一共打()场每两人打一场兵乓球,3个人一共打()场3个同学下棋,每两人下一盘一共下()盘3个班拔河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次,一共要举行()次每两人握一次手,3个人一共握()次3个人互发短信祝贺新年,共发()条短信从3个同学乐乐,兰兰,飞飞中选出2个做主持人有()种不同的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1.1 认识厘米和米1.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面打√。
2. 在○里填上“>”“<”或“=”。
4厘米○ 4米 10厘米○ 9米100厘米○ 1米 2米○ 20厘米1米○ 90厘米 99米○100米3. 在()里填上cm或m。
一棵树高7()围巾长80()跳绳长1()60()杯子高15()4. 从大到小排一排。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5. 算一算。
1米-80厘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48米-8米=( )米 35厘米-7厘米=( )厘米答案:1.2.<< = >><3. m cm m cm cm4. 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5. 20 140 40 28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 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
(2)旗杆高10( )。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一块橡皮长3( )。
6.圈出合适答案。
答案:1.2. 2cm 2cm 4cm 6cm 8cm 4cm3. 略4. 6 65. (1)cm (2)m (3)cm (4)cm6. 长窄短2.1 不进位加1.列竖式计算。
32+6= 24+3= 59+4=20+67= 33+25= 30+18=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答案:1. 38 27 63 87 58 482.3. 26+22=48(人)4. 44+5=49(个)2.2 进位加1.用竖式计算。
29+45=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6+1536 42+2860 24+385375+1557+15 31+7673+16 48+2756+273.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4. 一本《童话故事》38元,一本《科学家的故事》47元,两本书共多少钱?答案:1. 74 53 93 832. >>>>><3. 81 70 √4.38+47=85(元)2.3 不退位减1.看图列算式。
2.改错。
3.列竖式计算。
35-12= 86-42= 98-46= 65-41= 4.一艘玩具轮船比一辆玩具坦克贵多少元钱?答案:1. 45-3=42 64-42=222. 45 59-37=22 453. 23 44 52 244. 47-13=342.4 退位减1.填出十位上的数。
2.竖式计算。
74—59= 86—38= 60—56= 62—7= 3.下面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方框里可以填几?5.答案:1.2 1 72. 15 48 4 553. 不对34 不对40 不对794. 75-22=53 71-22=495. 54-27=27(本)2.5 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1.看图列式。
2.人工野鸭岛去年有35只野鸭,今年比去年多28只,今年有多少只?3.动物园里有44只,比少18只。
有多少只大猴?4.同学们做手工,折纸鹤85只,折的纸鹤比纸船多18只。
折纸船多少只?答案:1.(1)36-19=17(元)(2)18+13=31(朵)2. 35+28=63(只)3. 44-18=26(只)4. 85-18=67(只)2.6 连加连减1.走迷宫。
2.一共摘了多少个?3.手工小组计划要做90件手工艺品,上午做了35件,下午做了38件,还要再做多少件才能完成预定的任务?4.答案:1. 27 35 43 51 59 67 82 73 64 55 46 372. 28+34+23=853. 90-35-38=17(件)4. 85-40-26=19(个)3. 44-18=26(只)4. 85-18=67(只)2.7 加减混合1.接力赛。
2.3.4. 二年级一班有18盆花,二班有16盆花,两个班一共有多少盆花?如果送给幼儿班20盆花,还剩多少盆?答案:1. 51 3 22 72 54 612. 90-45-42=3(个)够3. 52-9+15=58(人)4.18+16=34(盆) 34-20=14(盆)2.8 解决问题1.小亮收集了45个玩具,小美比小亮少收集18个。
小美收集了几个?两人一共收集了几个玩具?2. 二(1)班教室里原有60名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走了15人,打扫卫生走了26人,教室里还剩多少人?3.黄花有多少朵?两种花一共有多少朵?4.一本故事书18元,一本科技书比一本故事书贵16元,一本连环画比一本科技书便宜5元。
(1)买一本科技书要花多少钱?(2)买一本连环画要多少钱?(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试着解答出来。
答案:1. 45-18=27(个) 45+27=72(个)2. 60-15-26=19(人)3. 16+14=30(朵) 30+16=46(朵)4. (1)18+16=34(元)(2)34-5=29(元)(3)答案不唯一,如:三本书一共要多少钱?18+34+29=81(元)3.1 角的初步认识1.填空。
(1)一个角有( )条边, ( )个顶点。
(2)画角时先画( ),再画( )。
(3)三角形有( )个角,正方形有( )个角。
2.下图中,是角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3.判断。
⑴边越长,角就越大。
( )⑵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⑶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4.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5. 把下面这四个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填序号)答案:1. (1)两一(2)一个顶点两条边(3)三四2.3. (1)×(2)√(3)√4. 3 4 75. ②④③①3.2 直角的初步认识1.下面各角中,哪个是直角?哪个不是直角?2.下图中各有几个直角?3.在指定点画一个直角,在指定的边上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4.在长方形中剪下一刀,还剩几个角?有几个直角?答案:1. 不是不是是2. 3 2 8 83.4. 还剩3个角有1个直角还剩4个角有2个直角还剩5个角有3个直角3.3 认识锐角和钝角1.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写出分针和时针所形成的角。
(:)(:)(:)(:)()角()角()角()角2.数出下图中的角。
()个锐角()个锐角()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3.判断:(1)是一个钝角。
()(2)锐角比直角小。
()(3)钝角比直角大。
()(4)所有的锐角都比钝角小。
()4.画一画,从给出的三个点出发,分别画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
5.谁排错队啦,快来找一找!圈一圈。
答案:1. 7:35 锐角 10:30 钝角 3:40 钝角 3:00 直角2. 3 1 2 5 23. (1)×(2)√(3)√(4)√4.5.4.1 乘法的初步认识1. 看图填空。
用加法算:()用乘法算:()或()用加法算:()用乘法算:()或()2. 把下面的加法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8+8+8+8=()×() 12+12+12+12=()×()9+9+9+3=()×() 12+12+12-12=()×()3.列出乘法算式。
4.每两棵树之间是10米,从第一棵树到第五棵树之间有多远?加法算式:()乘法算式:()5.连一连。
答案:1.2+2+2+2=8 2×4=8 4×2=86+6+6+6+6=30 5×6=30 6×5=302. 8×4 12×4 3×10 12×23. 3×6=18 3×2=6 6×4=24 7×5=354. 10+10+10+10=40 10×4=405.4.2 5的乘法口诀1.对号入座。
(1)5×3表示()。
A、5和3相加B、3和5相加C、3个5相加(2)5×()=25A、10B、5C、2(3)5+5()5×5。
A、大于B、小于C、等于(4)根据口诀五五二十五,可以写成算式()。
A、5+5=10B、5—5=0C、5×5=252.看图列式计算,并写出所用的口诀。
(1)算式:口诀(2)算式:口诀3.算一算:5×2 = 4×5= 3×5 = 3×3 =5×1 = 5×3 = 5×5 = 4×3 =1×5 = 2×5 = 5×4 = 2×2 =4.把口诀填完整:()十五()得五二五()四五()五五()5.连一连;2×5 1+1+1+1+1 一五得五5×4 5+5 四五二十1×5 4+4+4+4+4 二五一十答案:1. (1) C (2) B (3) B (4) C2. (1) 2×5=10 二五一十 (2) 1×5=5 一五得五3. 10 20 15 9 5 15 25 12 5 10 20 44. 三五一五一十二十二十五5.4.3 2、3、4的乘法口诀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乘法算式()乘法算式()口诀()口诀()口诀()口诀()2.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一二得二二三得六3.连一连。
4.我会算。
(1)(2)(3)答案:1.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2×2=4二二得四3×5=15 三五十五2. 2×4=8 4×2=8 1×2=2 2×1=2 2×3=6 3×2=63.4.(1)3×4=12(个)(2)2×3=6(根)(3)2×3=6 (元)5×5=25(元)4.4 乘加乘减1.看图写算式。
2.连一连。
3.一共有多少人?4.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5.一共有多少瓶饮料?(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答案:1. 3×3+1=10 5×2+3=13 3×3+2=112.3. 3×4+3=15(人)4. 2×6+2=14(个)5. 3×6+4=22(瓶) 4×6-2=22(瓶)4.5 6的乘法口诀1. 算一算。
3×6=6×1= 6×6= 4×6= 2×6= 5×6= 3×2= 4×2= 5×4= 6×3= 5×2= 4×4=2.在○中填入“<”“>”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