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遗传信息zhong
教案1:遗传信息
初中生物学教案授课内容: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授课班级:××××教师:**** 授课日期:×年×月×日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学习,掌握的生物学知识不够多,但对于生命、生物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对生物的一些现象,特别是遗传现象都有较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并且在信息水平高速发展的现在,他们对“信息”,“遗传”,“克隆”等名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所处的位置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他们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生物及其特征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并且通过实践对各种各样的生物有了基本的认识。
在第二单元第一章,认识并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等的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
在上一节课,开始接触细胞生活这一章,并且认识了细胞生活首先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本节就细胞生活的另一重要条件——遗传信息,进行介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获得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位置、储存形式、作用等基础知识。
理解细胞的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细胞中各个结构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能力目标:学会提出问题,特别是感兴趣的,可以通过探究等得出答案的问题。
学会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学会运用课上所学的遗传信息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关于遗传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遗传的角度体会到生命的奥妙。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难点:在认识遗传信息、DNA、染色体的基础上,总结出它们三者,以及细胞核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四、课前准备(1)在前一节课结束时,请同学们回家看一看,自己身上有哪些特征是和父母或祖父母一样,比如血型、肤色、眼皮等。
12.9.21遗传第一节基础知识梳理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础知识梳理遗传:1 . 如:2 .变异:3. . 如:4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和实现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__和________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______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_______水平。
3.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_______。
有的是__________特征,有的是________特性,有的是________方式,等等。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豌豆的____和_____;番茄的____和_____;兔的____和_____;鸡的____和_____5.把____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_______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_______中,培育出的_________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______。
6.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________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_________过程,把___________传递给了后代。
26页“转基因鼠”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__,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________,即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______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传递给子代。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__和_________就是________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7.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本遗传单位)。
8. 性状表现是________和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信息的传递教案
遗传信息的传递教案第一章:遗传信息的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遗传信息?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内用于传递遗传特征的信息,它决定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形态和功能等。
解释DNA、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1.2 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是细胞中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们携带了遗传信息。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特定DNA序列,它决定了生物体的某一特定性状。
第二章:DNA的结构与功能2.1 DNA的结构介绍DNA的双螺旋结构,包括磷酸、糖和碱基的组成。
解释DNA的互补配对原则,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
2.2 DNA的功能解释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存储、复制和表达。
讨论DNA的复制过程,包括复制起点、复制酶和DNA合成等步骤。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复制3.1 复制起点和复制酶介绍复制起点,它是DNA复制的起点,决定了复制方向。
解释复制酶的作用,包括DNA聚合酶和DNA解旋酶,它们在复制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3.2 DNA复制过程讨论DNA复制的基本步骤,包括解旋、合成和连接。
解释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即在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一个链是旧链,另一个链是新链。
第四章:遗传信息的表达4.1 转录和翻译解释转录过程,即DNA信息转换成mRNA的过程,包括RNA聚合酶和转录泡的作用。
介绍翻译过程,即mRNA信息转换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核糖体和tRNA的作用。
4.2 遗传密码和氨基酸解释遗传密码的概念,即DNA和mRNA中的三个碱基组成的密码子。
讨论氨基酸的作用,它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遗传密码决定。
第五章:遗传变异和突变5.1 遗传变异的概念解释遗传变异是指遗传信息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中的差异。
讨论遗传变异的类型,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等。
5.2 突变的影响讨论突变对遗传信息的影响,包括突变对基因功能的影响和突变引起的疾病。
解释突变的原因,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以及它们对生物进化和适应的影响。
第一节 遗传信息
实验5.1 DNA分子模型的搭建
实验5.2 DNA的粗提取和物理性状的观察
视频: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三、蕴藏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
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 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不同 •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一个含有当于1.6069×1060种不同的排列方 式 DNA分子的多样性从分子水平决定了生物的多样 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
1952年,美国学者赫尔希和蔡斯 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 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YOUR肺TO炎PI双C G球O菌ES转HE化RE实验
• Your Subtopics Go Here
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 球菌已经没有活性了, 所以不会致病。
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 球菌与活的R型肺炎双 球菌混合后,S型肺炎 双球菌未被破坏的DNA 转入R型肺炎双球菌, 使不具有致病性的R型 肺炎双球菌转化成具有 致病性的S型肺炎双球 菌,导致小鼠死亡。
结果:细菌及子代噬菌体都有放射性
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 即DNA是遗传物质。
(3)、用没有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含有 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细菌:
结果:子代噬菌体内均有32P和35S
证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是细菌提 供的。
YOUR TOP烟IC 草GO花ES叶H病ER毒E 实验
• Your Subtopics Go Here
• Your Subtopics Go Here
以上噬菌体侵染 细菌的过程是在 电镜下观察到的, 如何用实验证明 只有噬菌体DNA 进入细菌体内呢?
噬菌体的蛋白质衣壳只吸附在细菌的细胞壁上,并未 进入细菌体内。 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是噬菌体DNA 噬菌体DNA进入细菌体内不久,即可在细菌体内繁殖 出几百个与原先噬菌体形状完全相同的后代。
遗传信息的概念高中生物
遗传信息的概念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概念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
遗传信息指的是生物体内所含有的控制个体发育和生命过程的基因,它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主要由核酸DNA和RNA组成。
二、遗传信息的种类
1.基因型:基因型是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组合,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性。
有两种类型:纯合子和杂合子。
纯合子的基因型是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而杂合子的基因型则是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2.表型:表型是个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功能和行为等性状。
它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同一基因型的个体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在遗传学中称为表现型的变异。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
1.遗传物质的分离:在DNA分子的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将父代染色体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的分离和交叉互换,也会发生遗传物质的混合和分离。
2.基因变异: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重排等。
它们是维持物种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途径。
四、遗传信息在遗传病中的作用
一些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些突变可以影响DNA的编码和调控功能,导致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的异常,进而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
例如:先天性多发性骨软骨发育不良症、囊性纤维化等。
综上所述,遗传信息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制约个体生命活动和遗传传递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遗传(遗传的物质基础)
5、许多科学家证明,绝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是( C
)
A、细胞核 C、DNA
B、染色体 D、蛋白质
6、下列哪种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是 (A) A、精子 B、受精卵 C、体细胞 D、上皮细胞
练一练,小组交流
1、作业:作业本(P11--13)课内完成; 2、创新导学训练案(P16--17)课外完成
我的收获
染色体
DNA
: : 基因 :
蛋白质
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
基因 DNA 基因
蛋白质
……
包含遗 传信息 的DNA 片段, 控制遗 传性状
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数量的关系: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小结
二、遗传的物质基础
2、( 人类基因组 ) 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
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 人类基因组 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 计划。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说明自然界普遍 存在着(B )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进化现象 D变异现象 4、能控制生物某一具体生理特征( D ) A、染色体 C、DNA B、蛋白质 D、基因
二、 遗传的物质基础
[本节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本节重点]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难点] 1、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P33—P36,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节 遗传信息
细菌内无放射性
现象:上清液放射性很高,细菌内无放射性。
9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 结论:
用含32p 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细菌内有放射性
现象:上清液无放射性,细菌内有放射性,
子代噬菌体也有放射性。
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产生 • 结论:
30
5
7 9
6
8 10
第一节 遗传信息
1、组成核酸的核苷酸共有( C ) A、4种 B、5种 C、8种 D、20种 2、在DNA的一个片段中、一条链上的 G+A/C+T=0.4、那么它的互补链上 G+A/C+T的值是 ( 2.5 )
31
第一节 遗传信息
3. 双链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中,含有腺嘌 呤(A)200个,占碱基总数的20%,那 么这个片段中含胞嘧啶(C)( D ) A.150个 C.400个 B.200个 D.300个
19
第一节 遗传信息
二、DNA的双螺旋结构
20
第一节 遗传信息 多脱氧核苷酸链
氢键
D
A T C
T
A G C
D D D D
D
D D
G
碱基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G与C
21
第一节 遗传信息
DNA的双螺旋结构
每上10级,绕一圈, 升高3.4nm。
22
第一节 遗传信息
DNA 分子结构 稳定性
①外侧:磷酸与脱氧核 糖交替排列,稳定不变
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碱 基 G C A T
胞嘧啶 腺嘌呤 鸟嘌呤 胸腺嘧啶
第一节 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 讲义
《遗传信息》讲义在生命的奇妙世界中,遗传信息就像是一本神秘的密码本,它决定了生物的特征、性状以及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遗传信息?它是如何被传递、保存和表达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奥秘的领域。
一、遗传信息的本质遗传信息实质上是指生物体细胞内携带的能够决定生物遗传特征和生物功能的指令。
这些指令以特定的化学形式存在,即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 是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
它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这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DNA 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就构成了遗传信息的编码。
RNA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化学组成与 DNA 相似,但其中的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取代。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生殖过程实现的。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 会精确地复制,确保子细胞获得与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
而在生殖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精子和卵子),配子中的染色体数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遗传信息重新组合,赋予新个体独特的遗传特征。
三、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并不是直接发挥作用的,而是需要经过表达才能实现对生物体的调控。
这一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关键步骤。
转录是指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在细胞核中,DNA 上的特定片段(基因)被解旋,然后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 分子,包括信使 RNA(mRNA)、转运 RNA (tRNA)和核糖体 RNA(rRNA)。
翻译则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的。
mRNA 携带的遗传信息被解读,tRNA 携带相应的氨基酸按照密码子的顺序依次连接,形成多肽链,最终折叠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四、遗传信息的变异遗传信息并非一成不变,在遗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
高一生物必修2 生物的遗传 PPT课件
C 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主要理
由是( ). A.近亲结婚为伦理道德所不容
B.近亲结婚其后代必定会患遗传病
C.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大
大增加
D.遗传病的发生全部是由于近亲结婚的
结果
A 8.下列几种细胞内,基因不是成对存
在的是(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肌细胞
D.神经细胞
9.白化病的发生是由含有两个隐性基因
因此,那种认为孩子的性 别完全是由母亲决定的想法是 不正确的。
例 3
IAIB AB型 IAi A型
:
血 型
IA IB IA
i
的
遗 传
IAIA
A型
IAi
A型
IAIB
AB型
IBi
B型
四、遗传病
先天性 愚型症
五、禁止近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 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因为血缘关系越近的人,其 遗传基因越相近,结婚后所产生 子女患遗传病的机会比非近亲结 婚所产生子女大得多,所以法律 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A a Bb
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可以 分成许多小单位,它们分别对不同的 性状起着决定作用。
遗传物质中这些决定生物性 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 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是指控制显性性 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是指控制隐性性状的 基因,有小写字母表示。
人 46条 马 64条 黄牛 60条 兔 44条 狗 78条 水稻 24条 猫 38条 玉米 20条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
A
a
Bb
细胞(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细 胞核内存在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 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染色体。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节《遗传》
DNA是遗传物质。
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
DNA
: : : 基因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蛋白质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染色体˃DNA˃基因
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
DNA
基因
基…因…
蛋白质
遗传物质的载体
包含遗传 信息的
DNA片段, 控制生物 性状的基 本单位。
生物的性状常由一对基因控制,成对的 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控制有耳垂的基
控制无耳垂的基
因是显性基因(D) 因是隐性基因(d)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DD
Dd
dd
写出控制单、双眼皮的基因(用A、a表 示)
双
单
眼
眼
皮
皮
显
隐
性
性
AA Aa
在生物个体的生殖过程中,产生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会随着成对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电子显微镜下的染色体
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 哪一部分决定的呢?
蛋白质 染色体
DNA
探究竟
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后代的过程
5.子代噬菌 体由于细菌的解 体而被释放,再 去侵染其他的细 菌。
释放
1.噬菌体 吸附在细菌表 面。
吸附
2.噬菌体将 DNA注射到细菌 内,蛋白质外壳 则留在细菌外面。
注入
4.新合成 的噬菌体DNA 和蛋白质外壳 组装成和亲代 一模一样的子 代噬菌体。
如:人的直发和卷发
牡丹花的红色和绿色
豌豆花的白色和紫色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第1节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二...》456北师大PPT课件
2.过程及其特点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 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
变形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三、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1.场所: 卵巢 2.过程: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复制
四分体
联会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着丝点 分裂
着丝点 分裂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第二极体
卵细胞
3. 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几种?
三 有丝分裂 种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整体)
间期
前期
中期
子细胞
末期
4后期
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步)
①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 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 质形态,细胞中DNA数目加 倍,染色体数目不下列问题 (1)图 1 中 1 和 2 、 3 和 4 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 和 3、1 和 4、2 和 3、2 __和__4__是非同源染色体。
(2)图 1 中共含有 2 个四分体,1 个四分体中含有4 个 DNA 分子, _8__条脱氧核苷酸链。 (3)图 2 表现 交叉互换 现象,从时间上看,该过程发生于 减数第 _一__次__分__裂__前__期___,从范围上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 非姐妹染色 _单__体__之间。 (4)由图 2 可知,等位基因可位于同源染色体和 姐妹染色单体上。
高中生物 第2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第1节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第3课时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
第3课时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三)1.归纳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3.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受精作用1.定义: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1)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本质: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5.意义:染色体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
6.避孕的机理:阻止精子与卵细胞相遇。
判一判(1)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分析: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才能使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量正好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水平,精卵结合具有严格的防止一个卵细胞和多个精子结合的机制。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的融合。
(×)分析: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核的融合。
(3)受精卵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想一想为什么不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一般不能相互识别并结合为受精卵?提示:精子、卵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与细胞识别有关的重要物质——糖蛋白,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相互识别并结合为受精卵。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1.数目变化规律分析(假设生物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2C)细胞分裂图像分裂次数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2N 2N 2N 2N 2N→N N N 2N 2N→N 核DNA数2C→4C4C 4C 4C4C→2C2C 2C 2C 2C→C 染色单体数0→4N4N 4N 4N4N→2N2N 2N 0 02.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1)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和fh段),染色体∶核DNA=1∶1。
第1节 遗传信息
第1节遗传信息第1节遗传信息一、教学目标:l 学问与技能: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l 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演科学家发觉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讨论的方法和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培育同学向专家型思维的转化,对相关项目问题及学问点能够运用学问解构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培育其较强的猎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表达信息的力量。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遗传信息的了解,使同学能正确理解生命的本质,逐步形成生命世界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懂得敬重生命、观赏生命、喜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l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的原理和过程。
l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流程图:课前预备(课件制作、学案设计等)项目情景展现布置任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言(直接导入法)练习,巩固及拓展指导同学解构学问、质疑。
解答同学的疑问。
小结,形成性评价四、教学过程:内容老师行为同学行为行为目的设疑引入问题项目1、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这句话显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
那么什么是遗传物质呢?2、科学家是怎么知道dna 是遗传物质的呢?从而引出经典试验——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
1、同学依据以往的生物学学问以及从媒体上猎取的信息都会回答:是dna。
2、同学阅读课本。
引入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
一、经典试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三)烟草花叶病病毒感染烟草的试验(简要介绍)1、老师用多媒体分别展现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三个经典试验过程的图片。
2、老师针对同学的描述加以完善和补充,将试验的过程表格化或图示化,用多媒体展现。
3、老师针对每一试验各出一组思索题,用多媒体展现4、老师深化小组成员中参加争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组:加热杀死后的S型 ——存活
在已死的S型细 菌中是什么成 分使R型细菌转 化成为S型细菌 的呢?
第四组:无毒R型+加热杀死后的S型——败血症死亡
第四组的实验引发的思考……
无毒性的 R型细菌
与已死的S型 细菌混合
有毒性的 S型细菌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推测:DNA和蛋白质都来自于大肠杆菌
实验方法: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标记 大肠杆菌内部DNA和蛋白质, 噬菌体则不标记。
预期结果: 新的噬菌体检测到放射性元素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 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作了标记(下表) 噬菌体成分 DNA
32P
细菌成分
蛋白质和DNA物化性质比较
蛋白质
DNA
大分子物质,结构单体是 氨基酸 热(60-700C)、酸碱、 有机溶剂、紫外线照射等 易使其变性,一般条件下, 不可复性 不能进行自我复制 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大分子物质,结构单体是脱 氧核苷酸 DNA的稀盐酸溶液加热到80 -1000C、紫外线照射等能 使其变性,正常情况下可以 自我修复 能够精确的自我复制 不同种的生物,DNA含量差 别很大。但同种生物体的不 同组织的体细胞DNA含量却 相同;而性细胞中DNA的含 量只相当于体细胞内的一半
碱基计算: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在一个DNA分子中: A=T A+G =1 T+C 2).在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中: A+G = b = T + C T+C A+G 问:在其互补链中:
A=T C=G
C=G
A+G=50%
A+G = T+C
1/b
3、空间结构: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脱氧核苷
31P
蛋白质
请回答:
32S
35S
1、在细菌体内是否会探测到32P和32S ?分别说明什么问
题? 2、在新合成的噬菌体体内是否会探测到32P和35S ? 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提问:
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
DNA、RNA等
目前,已有充 分的科学研究 资料证明,绝 大多数生物都 以是DNA作为 遗传物质的。
脱氧 核糖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G C A T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平面结构:
A
T 1、两个脱氧核苷酸靠磷酸 T A 和脱氧核糖连接 2、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
反向平行 G
C 3、双链的中间是碱基对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G
A与T配对; G与C配对
35S
DNA
细菌成分 32P
32S
蛋白质
请回答:
1、在细菌体内是否会探测到32P和35S ?分别说明什
么问题? 2、在新合成的噬菌体体内是否会探测到32P和 35S ?说明什么问题?
next
第一组:无毒性的R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存活
思考:
第二组:有毒性的S型
——败血症死亡
第三组:加热杀死后的S型 ——存活
在已死的S型细 菌中是什么成 分使R型细菌转 化成为S型细菌 的呢?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NA基本结构单位
磷酸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 腺嘌呤(A) 含N碱基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2、平面结构:
A
T 1、两个脱氧核苷酸靠磷酸 T A 和脱氧核糖连接 2、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
反向平行 G
C 3、双链的中间是碱基对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G
A与T配对; G与C配对
3、空间结构: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脱氧核苷
酸链构成。
两条多核苷酸链构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DNA多样性:
DNA分子中只有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可以改变 的。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NA分子 中蕴藏的遗传信息就不同。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方式有4N(N是DNA分子中 脱氧核苷酸的对数)种可能。 由N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可能蕴藏的 遗传信息即有4N种之多。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
介绍篇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正常
(含P不含S) 31
放射性 32P
P
(含S不含P)
32S
35S
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外壳蛋白质
细菌内无放射性
D N A 是 真 正 的 遗 传 物 质
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内部DNA
细菌内有放射性
新的噬菌体合成原材料哪里来?
RNA(核糖核酸) 有些病毒(如烟草 花 叶病),它们 不含有DNA, 只含 有RNA。 在这种 情况下,RNA就起 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核酸是遗传物质!
DNA—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4种
磷酸
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含N碱基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磷酸
酸链构成。
两条多核苷酸链构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DNA多样性:
DNA分子中只有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可以改变 的。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NA分子 中蕴藏的遗传信息就不同。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方式有4N(N是DNA分子中 脱氧核苷酸的对数)种可能。 由N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可能蕴藏的 遗传信息即有4N种之多。
第四组:无毒R型+加热杀死后的S型——败血症死亡
第四组的实验引发的思考……
无毒性的 R型细菌
与已死的S型 细菌混合
有毒性的 S型细菌
三、蕴藏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
1、什么是基因? 染色体、DNA与基因 2、蛋 白质的合 成。 指导 蛋 白质 DNA
控制
基因
性状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
介绍篇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 蛋白质等
next
第一组:无毒性的R型
——存活
思考:
第二组:有毒性的S型
——败血症死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依据振奋人心,那 我们可以下定论了吗?
实验验证!!!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
选材篇
如:病毒、 细菌等。
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生物,还 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绝大多 数都具有DNA和蛋白质,用哪种做 实验材料好呢?你能选出几个例 子来吗?
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因为 这样的生物结构简单,分析 起来简便、快捷,容易得出 结论。
三、蕴藏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
1、什么是基因? 染色体、DNA与基因 2、蛋白质的合成。 指导 DNA
控制
蛋白质
基因
性状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
介绍篇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 蛋白质等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 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作了标记(下表) 噬菌体成分 31P
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一节 遗传信息
一、 DNA是遗传物质
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想一想:
染色体=蛋白质+DNA
到底谁在发挥遗传作用呢?
推测:
1、蛋白质 2、DNA 3、兼而有之
理论解释
讨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 点?
储存巨大数量的遗传信息。 能够自我复制。 稳定性。分子结构、含量稳定 有可遗传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