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8章 题型突破14_最新修正版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八章恒定电流Word版含答案
第八章⎪⎪⎪恒定电流第46课时 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双基落实课)点点通(一) 电流的三个表达式[小题练通]1.(鲁科教材原题)关于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导体中,只要自由电荷在运动,就一定会形成电流B .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C .电流总是从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D .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不能形成电流解析:选D 只有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A 错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 错误;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势低的一端流向电势高的一端,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C 错误;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不能形成电流,D 正确。
2.(教科教材原题)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 s 内发射6×1013个电子,则示波管中电流大小约为( )A .4.8×10-6 AB .3×1013 AC .9.6×10-6 AD .3×10-6 A解析:选A 由题意知,2 s 内发射的电荷量为q =1.6×10-19×6×1013 C =9.6×10-6 C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 =qt ,得I =9.6×10-62A =4.8×10-6 A ,A 正确。
3.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根据这一假说,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
设电荷量为e 的电子,以速率 v 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该环形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大小为v e2πr ,电流方向为顺时针B .电流大小为v er ,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C .电流大小为v e2πr ,电流方向为逆时针D .电流大小为v er,电流方向为逆时针解析:选C 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πr v ,由I =eT 得I =v e 2πr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为逆时针,C 正确。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专题突破08---化学工艺流程(【命题揭秘】、【核心透析】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专题突破08---化学工艺流程【命题揭秘】1.难度:难。
2.考查形式:流程图、表格、图象。
3.考查点:(1)陌生的方程式的书写(转化观、守恒观)。
(2)物质的类别和价态(分类观)。
(3)物质的净化除杂(转化观、分类观)。
(4)物质的分离提纯(分类观)。
(5)原料的循环使用(绿色化学、价值观)。
(6)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计算产率(转化观、守恒观)。
(7)与基本原理的结合(平衡移动、溶度积等知识结合、平衡观)。
4.关注点:与实际工农业生产相关的重要物质的制备、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三废处理及能量的综合利用等。
【方法规律】反应温度控制1.控制反应温度方法——水浴、油浴、冰水浴等。
2.控制反应温度的目的——如何快速思考?有序思考?(1)控制(加快)反应速率;(2)平衡移动——促进水解、溶解、平衡移动,控制反应方向;(3)考虑物质性质——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热过滤可以防止某些固体析出);(4)升温,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者使某些物质达到沸点挥发;(5)升温——副反应是否增多,是否使催化剂活性降低;(6)降温——分离提纯应用,趁热过滤,减少因降温而析出的溶质的量;(7)降温,防止物质高温分解或者挥发,降温或者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
【核心透析】核心一工业流程——“学术理性”与“社会中心”的集合体【命题点】一、工业流程的十个常用关键词1.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碱)溶解得到离子。
2.酸浸: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溶解的过程。
3.水洗: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
冷水洗涤: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溶解损失。
有机物洗涤:减少晶体损失,且有利于晶体干燥。
4.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等。
5.酸的作用: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6.碱的作用: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讲专练 第6-8单元(含详解)
(广东版)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讲专练第6-8单元(含详解)(考查范围:第六~八单元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图G3-11.氯原子对O3分解有催化作用:O3+Cl===ClO+O2ΔH1ClO+O===Cl+O2Δ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G3-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O3+O===2O2的ΔH=E1-E3B.O3+O===2O2是吸热反应C.ΔH=ΔH1+ΔH2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和溶解即停止B.K sp越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定越弱C.K sp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无关,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D.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在NaCl溶液中的相同3.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 NH3·H2O溶液中:c(OH-)=c(NH+4)+c(H+)B.中和pH与体积都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消耗盐酸的量前者大于后者C.常温下,由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0-10mol/L的溶液,pH一定等于10D.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c(OH-)>c(H+)5.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 Δ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 (OH -)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 (H +)增大,K W 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c (H +)降低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6.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由: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可知:含1 mol CH 3COOH 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B .从C(石墨)=C(金刚石) ΔH =+1.9 kJ/mol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C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D .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mol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7.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运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某些难以直接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D .同温同压下、化学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8.Li —SOCl 2 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14有机合成及有机推断
B 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 故 B 为 CH3COOCH = CH2 ;
水解后生成聚乙烯醇;最后聚乙烯醇与 D 发生反应生成聚乙烯醇缩
丁醛,可推出 D 为丁醛。
(1)A 的名称是甲醇,D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
(3)⑦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
1.(2018 江苏卷,17(5))已知:
,写出以 和
制备 答案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乙醇任用)。
为原料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
2.(2018全国卷Ⅰ,36)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氯__乙__酸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取__代__反__应___。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
答案 CH2===CHCH3――Cl2→ ―O―2/C→u
△
―H―2/N→i △
N―aO―H/H→2O △
――O2→ 催化剂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
(3)已知:RCH2COOH―P―△Cl→3
有多种合成方法,写出由乙
酸合成
的路线流程图(其他原料任选)。
第1轮 ·化学
返回导航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
解析 (1)该物质可以看作是乙酸中甲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个氯原子取代后的 产物,其化学名称为氯乙酸。(2)反应②为—CN 取代氯原子的反应,因此属于取代反 应。(3)反应④为羧基与羟基生成酯基的反应,因此反应试剂为乙醇/浓硫酸,条件为 加热。(4)根据题给 G 的结构简式可判断 G 的分子式为 C12H18O3。(5)根据题给 W 的 结构简式可判断 W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和醚键。(6)酯的核磁共振氢谱只 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1∶1,说明该物质的分子是一种对称结构,由此可写出符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ppt课件
4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 必备知识
❖ 1)转换呈现方式。通过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实 验现象的考查,引导中学化学在教学中开设 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 观察能力,如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9题 考查学生判断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 实验现象。
2)转变考查方式。考查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化 学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促进学生全面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 的基础。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卷第35题考查电 离能、键能以及晶格能等基本概念,是以BornHaber循环的形式给出能量变化图,要求学生根 据基本概念的定义分析各种能量变化的数值。
❖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呈现我国化学领域最近取得 的重大创新科研成果,例如理科综合全国I卷、II 卷中选取了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化学顶级刊物上的 “一种对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的高效协同 去除转化装置”“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 化碳二次电池”。这些内容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精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 教育根本任务。
• 2)2018年高考化学设置绿色生产技术试题,要求考生分析 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方法和技术,以此体现化学科学为绿色生 产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的作用。如理科综合全国I 卷第13题以协同去除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新型电化学转化装 置背景考查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全国II卷第36题以葡萄糖以 及用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和异山梨醇等生物质转化平 台化合物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选择题分析
2017年1卷
2017年2卷
2017年3卷
7 化学与生活(尼龙 化学生活(营养 化学与生活(环境污染)
8 实验操作(《本草 NA题(离子水解 有机(性质、结构分析,鉴别、分离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八电化学课件
电化学知识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其综合考查的内容一般为 金属腐蚀及防护的实际应用;提供反应方程式设计原电池、电解池 (包括电镀池、精炼池);根据电解时电极质量或溶液pH的变化判断 电极材料或电解质种类;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结合图像考查电 极质量或电解质溶液质量分数的变化等。考生在复习时需重视基 础,提高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强化训练,在训练中提高。预计2020 年高考仍然会以新型电池为切入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判断、溶液中离子的迁移及浓度变化、二次 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分析以及其他有关问题;而电解池考查电解原理 在实际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结合物质制备、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综合 考查,涉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物质的提纯操作以及电极反应产物 的判断等。考生在备考时要掌握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形成知识 网络,总结有关原电池、电解池的常见考点。
2Li+(1-������
2
)O2↑
【学霸审题析题】
第一步:审题干信息 阅读题干,知道本题讨论的电池是二次电池,因此要时刻注意题 目叙述的是充电过程还是放电过程,总反应中(取放电方向)反应物 有O2和Li,产物是Li2O2-x,配平时要注意x的值,充电时的总反应可以 认为是放电时总反应的逆反应。判断电极时,可类比燃料电池,Li相 当于燃料,是负极,在充电时应为阴极。 第二步:审装置图信息
2Fe(OH)3 Fe2O3·xH2O+(3-x)H2O
Fe(OH)2↓
普遍性 吸氧腐蚀更普遍
4.电化学定量计算 电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各电极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无论是单一装置还是串联装置,均可抓住电子守恒计算。 (1)解题关键 ①电极名称要区分清楚; ②电极产物要判断准确; ③各产物间量的关系遵循电子得失守恒。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八章 第35讲 分子的性质 配合物与超分子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35讲分子的性质 配合物与超分子1.理解分子的极性。
2.掌握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理解配位键的含义。
5.了解超分子的概念。
复习目标内容索引考点一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考点二 分子间作用力考点三 配合物、超分子练真题 明考向课时精练><考点一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1.键的极性(1)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比较极性键非极性键成键原子_______种元素的原子间______元素的原子间电子对______偏移(电荷分布不均匀)________偏移(电荷分布均匀)成键原子的电性呈电中性不同同种发生不发生思考 如何判断共价键极性的强弱?提示 成键元素电负性值差异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2)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键的极性对羧酸酸性大小的影响实质是通过改变羧基中羟基的而实现的,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越 ,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①与羧基相邻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大,羧基中,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②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从而减小羧基中羟基的 ,导致羧酸的酸性减小。
一般地,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羧酸的酸性 。
容易电离出H +极性羟基的极性越大极性越大越弱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概念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 ,键的极性的向量和零。
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 ,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零。
不重合不等于重合等于(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①A—A型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②判断AB n型分子极性的两条经验规律a.中心原子A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b.中心原子A没有孤电子对,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提升关键能力一、有关羧酸酸性强弱的判断及归因分析1.试比较下列有机酸的酸性强弱。
①CF3COOH ②CCl3COOH ③CHCl2COOH ④CH2ClCOOH ⑤CH3COOH ⑥CH3CH2COOH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2.酸性:氟乙酸大于氯乙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章末高考真题演练学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章末高考真题演练学案(含解析)章末高考真题操练1.(2018 ·江苏高考) 依据以下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 图甲是CO(g)+ H2O(g)===CO2(g)+ H2(g)的均衡常数与反响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H<0B. 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响中c(H2O2)随反响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跟着反响的进行 H2O2分解速率渐渐减小C. 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0 mol ·L-1NaOH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 ·L-1某一元酸 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D. 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掉溶液中2+达到积淀溶解均衡时,溶液中 c(Ba2+2-) Ba) 与c(SO4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2-) 越大c(Ba2+) 越小c(SO4答案C分析依据图甲,高升温度,lg K减小,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逆反响为吸热反响,正反响为放热反响,该反响的H<0,A正确,依据图乙,跟着时间的推移,c(H O)变化趋22于缓和,说明跟着反响的进行HO 分解速率渐渐减小, B 正确;依据图丙,没有滴入NaOH22溶液时, 0.1000 mol ·L-1HX溶液的 pH> 1, HX为一元弱酸, C错误;依据图丁可见横坐标越小,纵坐标越大,-lg2-) 越小,- lg c(Ba2+) 越大,说明2-) 越大,c(Ba2+) 越c(SO c(SO44小, D正确。
2.(2018 ·天津高考 )LiH 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
室温下,LiH 2PO4溶液的 pH随c初-的变化如图 1所示,H3PO4溶液中-2 所示 [ δ=始 (H2PO4 )H2PO4的散布分数δ随 pH 的变化如图c-2 PO4] ,以下有关 LiH 2PO4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c总含P元素的粒子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章末高考真题演练学案(含解析)A .溶液中存在 3 个均衡-2-3-B .含 P 元素的粒子有 H PO、 HPO、 PO2444C .随 c 初始 (H-增大,溶液的 pH 显然变小2PO 4 )-1CO ,当 pH 达到 4.66时, HPO 几乎所有D .用浓度大于 1 mol ·L 的 H PO 溶液溶解 Li34 2334转变成 LiH PO24答案 D分析 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均衡和水解均衡,存在2-的电离均衡,存在水的电H 2PO 4HPO 4离均衡等,所以起码存在4 个均衡, A 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八章高考热点课6学案(含解析)
高考热门课 6水溶液图像题的打破方法命题剖析:水溶液中的图像能把抽象的溶液中均衡理论形象地表述出来,借助图形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外界条件对溶液中离子均衡的影响。
纵观最近几年高考试题,常考的题型有酸、碱稀释图像,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和积淀溶解均衡图像,经过图像剖析考察外界条件改变时,对 K w、 K、K sp的影响,某离子浓度的变化,更多地是考察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守恒和大小关系以及运用 K sp进行的计算和判断等。
打破点 1 酸、碱稀释图像打破方法(1)同样体积、同样浓度的盐酸、醋酸稀释图像(2)同样体积、同样 pH 的盐酸、醋酸稀释图像(2018 ·武汉市高三调研 ) 浓度均为 0.1 mol/L、体积均为 V0的 HX、 HY溶液,V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0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HX、 HY都是弱酸,且HX的酸性比 HY的弱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 c(OH-): a<bC.同样温度下,电离常数(HX) : >K a bV c-D. lg V0=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 不考虑 HX、HY和 H2O的挥发 ) ,则c-减小分析 A 项,由图像可知当V0的 HX溶液和 HY溶液的lg V0= 0,即V=V时, 0.1 mol/LpH 分别为2 到 3 之间和 1,所以 HX是弱酸、 HY是强酸,错误; B 项,酸克制水的电离,所以酸性越弱、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即+-越大,由图像可pH 越大,水电离出的c(H ) ·c(OH )知,由水电离出的c(H+)· c(OH-): a<b,正确;C项,温度同样,则电离常数同样,错误;-cD项,微热促使HX的电离,所以c-增大,错误。
答案B(2018 ·湖南衡阳三模) 室温下, pH 相差 1 的两种一元碱溶液 A 和 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 变化如下图。
2020高考化学一轮课件:第8讲氧化还原反应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则:
还原性
氧化性
由反应①可知 由反应②可知
__H_2_S_O__3>__I-___ I->Fe2+
I2>H2SO4 __F_e_3_+_>_I_2____
由反应③可知 __F__e2_+__>_N_O___
HNO3>Fe3+
故得出总的强弱顺序为
还原性:___H_2_S_O_3_>_I_-_>__F_e_2+__>_N_O_____;
栏目 导引
[自我检测]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8·高考江苏卷)3 mol H2 与 1 mol N2 混合反应生成 NH3, 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 6×6.02×1023。( )
(2)(2017·高考全国卷Ⅱ,8B)2.4 g Mg 与 H2SO4 完全反应,转移 的电子数为 0.1NA。( )
栏目 导引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3.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_氧__化__性___,如 Fe3+、 H2SO4、KMnO4 等;最低价态——只有_还__原__性___,如金属单质、 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__氧__化__性__,又有_还__原__性___,如 Fe2+、S、Cl2 等。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反应类型 ___⑤___ ___③___ ___②___ ___①___ ___⑥___ __⑦____ ___④___
栏目 导引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根据上表总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是_置__换___反应。 (2)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是__复__分__解__反应。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 化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
2.试剂:常见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等;常见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
3.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有三类:
(1)氧化还原指示剂。
(2)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
(3)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4.实例
(1)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2MnO-4+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1.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2S2O2-3===S4O2-6+2I-。
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
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
答案 D
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 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2.(2018·福建高三毕业班质检)常温下,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新配制的25.0 mL 0.02 mol·L-1 FeSO4溶液,应用手持技术测定溶液的pH与时间(t)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段,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H++OH-===H2O
B.bc段,溶液中:c(Fe2+)>c(Fe3+)>c(H+)>c(OH-)
C.d点,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Na+、SO2-4、OH-
D.滴定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
解析ab段,新配制的25.0 mL 0.02 mol·L-1 FeSO4溶液,为抑制水解加了些硫酸,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H++OH-===H2O,A项正确;bc段,c(H+)>c(Fe3+),B项错误;d点pH=11.72,表示滴定反应已完全结束,此时溶液中含有硫酸钠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Na+、SO2-4、OH-,C项正确;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氢氧化亚铁与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3.过氧化氢的水溶液适用于医用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
Ⅰ.过氧化氢性质探究实验
(1)酸性条件下H2O2可将Fe2+转化成Fe3+,由此说明H2O2具有________性。
(2)已知H2O2是一种二元弱酸,其中K a1=2.20×10-12、K a2=1.05×10-25,则H2O2的电离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1 mol·L -
1 H 2O 2溶液的pH 约为________。
Ⅱ.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实验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0.100 0 mol·L
-1的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过氧化氢,反应原理为2MnO -4+5H 2O 2+6H +===2Mn 2++8H 2O +5O 2↑。
(3)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 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计算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1。
(5)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 Ⅰ.(1)氧化 (2)H 2O 2H ++HO -2、HO -2H ++O 2-
2 5.8 Ⅱ.(3)锥形瓶内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秒内溶液不褪色 (4)0.180 0 (5)偏高 解析 Ⅰ.(1)酸性条件下,H 2O 2可将Fe 2+氧化为Fe 3+,体现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
(2)过氧化氢属于二元弱酸,分步电离,其电离的方程式为H 2O 2
H ++HO -2、HO -2H ++O 2-2;又K a1=2.20×10-12,K a2=1.05×10-25,K a1≫K a2,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则K a1=c (H +)·c (HO -2)c (H 2O 2)=c 2(H +)1
=2.20×10-12,所以c (H +)≈1.48×10-6 mol·L -1,即pH ≈5.8。
Ⅱ.(3)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秒内溶液不褪色。
(4)由于第一次数据
误差过大,故舍去;其他三组数据的平均值为18.00 mL ,根据反应2MnO -4+5H 2O 2+6H
+===2Mn 2++8H 2O +5O 2↑,n (H 2O 2)=2.5×n (MnO -4)=2.5×0.100 0 mol·
L -1×0.018 L ,c (H 2O 2)=2.5×0.100 0×0.0180.025
mol·L -1=0.180 0 mol·L -1。
(5)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导致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