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具体包括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2. 学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每人一份分数卡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蛋糕被分成了几份,每份的大小是否相等。
2. 分数的比较:引导学生用分数来表示蛋糕的每一份,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3.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分数卡片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4.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分数卡片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5. 例题讲解:选取几个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分数的加减法题目,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比较2.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5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的比较方法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分数来表示,并和家长一起讨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具体包括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理解分数概念、掌握分数运算法则的基础,对于他们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四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综合实践作业设计
四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综合实践作业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老师希望通过一项综合实践作业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在这个作业中,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主题,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下面是关于四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综合实践作业设计:一、作业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力;2.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选择一个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边的生活经验选择一个主题,可以是学校食堂的午餐偏好、同学们的擅长科目、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等。
2.收集数据:学生需要设计一个数据收集表格,收集关于所选主题的数据。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观察、统计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3.整理数据:学生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的分类、汇总、计算等。
4.数据分析:学生需要根据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5.图表制作:学生需要根据数据制作相应的图表,可以是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清晰地展现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三、作业要求:1.学生需认真选择主题,并按照要求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需要准确无误,图表制作需清晰简洁;3.作业内容需要有适当的表述和论证,展现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深度;4.作业提交后老师会组织展示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
四、作业评价: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否准确完整;2.数据分析是否有逻辑性和合理性;3.图表的制作是否清晰直观;4.对数据结果的解释和结论是否合理可信。
通过这样一项综合实践作业,四年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个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第二篇示例:四年级是学生进入小学后的第四个年级,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综合实践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蚕丝》前置作业—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二)(作业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蚕丝》前置作业——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二)一、作业名称: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二)二、作业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算法多样化都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
2.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
三、作业内容/设计:活动时间:学习《蚕丝》之前活动地点:家里活动方法:操作法+记录法+文献法人员分工:学生负责调查和记录,家长负责推荐看点,不可以讲解知识点。
活动步骤:(一)小朋友,你知道吗?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
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思考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我的思考【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主要是研究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乘法。
在此过程中呈现了两个层次的研究:一是对笔算乘法的探索。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两位小数乘两位小数及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小数笔算乘法的基础,因此,教科书直接呈现了学生可能的独立计算的作品,反映了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编写思路。
二是对学生错误脱式方法的分析。
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相应运算定律,所以,当出现此类问题时学生不易说清错因。
基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将小数乘法与面积直观图巧妙结合,通过计算四部分图形面积之和的过程,来呈现小数乘法的算理,这个过程也正是积累和发展学生数学经验的过程。
】(一)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乘数是整百数的小数乘法笔算问题。
可将类似的整数乘法的竖式方法,迁移到小数乘法,重点处理小数点位置及结果,分散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一)想一想,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首先算法要正确,列竖式计算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其次要数对小数位数,并点上小数点;最后还要保证乘、加基本口算的准确性。
2024年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多场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活动一:测量与估算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和估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材料:米尺、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测量对象(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步骤:(1)教师讲解测量和估算的基本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和估算,记录结果。
(3)学生汇报测量和估算的结果,教师点评。
2.活动二:几何图形的制作目标: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步骤:(1)教师讲解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制作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3)学生展示制作的几何图形,教师点评。
3.活动三:数学游戏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材料:数学游戏卡片、计时器等。
步骤:(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速算比赛、数学接龙等。
(3)学生汇报游戏结果,教师点评。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布置好活动场地。
2.导入: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主题。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活动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如测量和估算的准确性、几何图形的制作精美程度、数学游戏的完成情况等。
3.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024年陕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陕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身边的科学第1课:水的奥秘第2课:植物的生长第3课:动物的神奇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第4课:图形的世界第5课:时间与我们的生活第6课:有趣的测量3. 第三单元:我们的社区第7课:社区环境我了解第8课:社区活动我参与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图形的分类和测量方法社区环境调查和活动策划2. 教学重点: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图形模具和测量工具社区环境调查表2. 学具:彩色笔、铅笔、橡皮尺子、圆规、量角器照相机或手机(拍摄社区环境)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展示水的变化过程,引发学生对水的奥秘的思考。
2. 新课导入: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课程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生长情况。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结合实际生活,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讲解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
4. 随堂练习: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让学生测量并计算身边物品的面积。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分组进行社区环境调查,分享调查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课程内容。
2. 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课:观察并记录家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第4课:设计一个包含多种图形的组合图形,计算出其面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实践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实践作业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好数学能为改造自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活动内容:
1. 制作数学小报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学期学过的数学知识,制作一份数学小报。
要求内容充实,图文并茂,体现趣味性。
2. 数学日记
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小故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 调查“商品价格”
学生分成小组,在超市或商店调查各种商品的价格,并做记录。
然后分析商品价格的组成因素,写出调查报告。
三、活动评价:
1. 评价标准:
(1)是否积极参与;
(2)是否具有合作精神;
(3)是否符合活动要求;
(4)是否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2. 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发展。
(2)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指出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精神、创造性见解等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对环保的认识,提高
了自身的环保意识。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为改造自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综合实践数学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数学教案
课题:认识和比较数字的大小
学习目标:
1. 能够认识和掌握数字0-100之间的大小关系;
2. 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语进行比较;
3. 能够运用数字大小比较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100;
2. 比较符号卡片“>”、“<”、“=”;
3. 尺子、秤、计时器等实物用品;
4.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将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
二、导入新知识(10分钟)
1. 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比较符号连接起来。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字表示不同物品的大小。
三、学习活动(20分钟)
1. 让学生根据实物用品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2. 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谁能最快正确比较出几组数字的大小。
四、巩固提高(10分钟)
1. 老师让学生用计时器比较两个不同时间的长短;
2. 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本,互相比较练习题答案,找出错误并更正。
五、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强化数字大小比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练习册中有关数字大小比较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交回。
七、板书设计
数字大小比较
>、<、=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数字大小比较的概念理解得还不够深入,下节课我会设计更多实际生活中的比较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加深他们的认知。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身边的科学1.1探索光的奥秘1.2声音的传播1.3植物的生长2.第二章:生活中的数学2.1平面图形的认识2.2计量单位的应用2.3简单的数据分析3.第三章:身边的传统文化3.1民间艺术3.2传统节日3.3地方特色文化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数学、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数学、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光的传播、声音的传播等科学现象的理解。
计量单位换算、数据分析等数学技能的掌握。
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光具、声具、植物种子等)。
教学挂图、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相关材料,如画图工具、计算器、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知识点。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3.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分组讨论,互帮互助。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采用图示、表格、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板书布局合理,字体工整,颜色搭配适宜。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科学:光的传播现象观察报告。
数学:计量单位换算与应用题。
传统文化:家乡的传统节日调查报告。
2.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
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2.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相关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科学实践的趣味性:科学实践活动应选取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主题,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身边的科学第1课:水的奥秘第2课:植物的生长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第3课:方向与位置第4课:时间与日期3. 第三单元:艺术与审美第5课:民间美术第6课:音乐欣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综合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奥秘: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循环等概念的理解。
方向与位置:地图的认识和使用,坐标的表示方法。
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培养观察和记录能力。
时间与日期:学会看时间,理解日期的计算方法。
音乐欣赏: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了解不同音乐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的循环模型、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地图、时钟、民间美术作品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水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奥秘。
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以生活实例,引入方向与位置的学习。
结合日常生活,探讨时间与日期的重要性。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和循环过程。
以实际操作,教学生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
通过地图和坐标,讲解方向与位置的表示方法。
利用时钟,教学生认识时间,学会计算日期。
分析民间美术作品,讲解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学生进行植物观察记录,交流生长情况。
学生在地图上标出指定位置,练习坐标表示法。
学生练习看时间,计算日期。
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展示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要点:水的奥秘:三态变化、循环过程。
植物的生长: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方法。
通用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17课 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PART · 3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1:计算购物时 的找零
要点2:测量物体的 长度、面积和体积
要点3: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时间问题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1:计算购物时的找零
日常购物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找零的金额。例如 ,如果我们购买了一件商品,价格是35元,我们给 了50元,就需要用数学的减法算出找零的金额是多 少,即50元减去35元,得到15元。
数学在游戏中的运用
PART · 2
数学在游戏中的运用
游戏规则的设计
算术运算的应用
推理与逻辑思维的培 养
数学在游戏中的运用
游戏规则的设计
游戏规则是数学在游戏中的一种运用。在游戏中, 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规则来规范游戏的进行,这些规 则往往涉及到数学知识。比如,游戏中的计分规则 、时间限制、移动步数等都需要通过数学来计算和 决定。通过参与游戏规则的设计,我们可以学习到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
找零计算
当我们拿出一定的金额去购物时,有时候我们需要 找零。通过数学的减法运算,我们可以计算出需要 找给我们多少零钱。例如,如果我们购买了一件商 品,需要支付100元,而我们给了收银员200元,那 么我们可以用数学来计算出我们应该找回多少零钱 。
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
比较价格
在购物时,我们常常需要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以 便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通过数学的大小比较, 我们可以快速判断出哪个商品的价格更合理。例如 ,如果我们想要购买一种饮料,A品牌的价格是每瓶 3元,而B品牌的价格是每瓶2元,那么我们可以用数 学来比较出哪个品牌的价格更划算。 通过以上三个要点,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在购物中的 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通过数学的计算和比较,我们 可以更好地理解购物中的价格和金额变化,从而在 购物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四年级数学_综合实践--纸与我们的生活
综合实践----纸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在交流、调查的过程中,了解纸的用途,感受节约纸张的意义。
2、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调查的方法,提高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际应用,全面巩固知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调查整理的过程中,学会调查方法,提高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
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对搜集好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
教师准备1、收集纸制品。
2、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调查纸的用途师生谈话:纸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吗?请学生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要用到纸。
课件出示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调查汇报:学习需要纸,生活需要纸、手工制作有时也需要纸,纸与我们的生活随时相伴。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认识了许多纸及它们的作用(师指着黑板学生齐说):锡箔纸、复写纸……纸的作用真不小,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纸。
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了解一下纸与我们的生活。
(师板书:纸与我们的生活。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纸,进一步认识到纸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阅读,上网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课堂上让学生汇报调查的结果,并展示给大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对数学生活性、实用性的认识,使学生觉得数学不仅仅是枯燥的计算与数字也是精彩的展示与交流。
】2、交流有关纸的知识。
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这么多非常有特色的纸,咱们还有一个任务,调查有关纸的知识,你愿意把你调查到的资料和其它同学来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自己查到的有关纸的资料。
……小结:虽然纸的种类很多,但是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木浆纸,也就是以木头为原料做成的纸。
【设计意图:小学数学综合运用是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目的,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综合实践——营养午餐
套餐3:热量为1095+911+497=2503(千焦),脂肪为 23+11+7=41(g),热量偏低,不符合标准,脂肪符合 标准。
解析:先计算每种套餐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再对照标准判断。
活 动 1 按营养搭配
2.请你搭配出一种营养食谱,要求“两荤一素”,并且符 合营养标准。 (答案不唯一)如:1、3、6或者1、3、5
解析:在搭配“两荤一素”的营养餐时,既要考虑三种菜肴的总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又要考虑总脂肪不超过50 g,二者缺一不 可,这样才能符合营养标准。
活 动 3 根据搭配方案进行整理分析
3.下面是典典调查出的四年级两个班同学最喜爱的5种配菜
搭配方案。
方案 1 2 3 4 5
配菜编号 1、2、4 2、3、5 1、3、6 3、4、5 3、5、6
第8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综合实践——营养午餐
下面是育林小学食堂周三中午提供的菜肴。每一种菜肴中
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如下表。
编号
菜名
热量/千焦 脂肪/g 蛋白质/g
1
红烧鱼
685
2
36
2
土豆炖牛肉
1095
23
11
3
猪肉粉条
2462
25
6
4
西红柿鸡蛋
899
15
165Biblioteka 香菇油菜91111
7
6
韭菜豆芽
(3)如果向一名正要减肥的同学推荐一种合格的营养午 餐,你推荐哪一种? 略
解析:答案不唯一,从营养健康的角度推荐一种即可。
497
7
3
※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顿午餐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 应不超过50 g。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件——30.综合实践运动与身体变化
我们组选择的运动是( )。
姓名
运动前/次 运动后/次 休息后/次
平均数
这次运动引起的脉搏变化是怎样的?比较两 次运动前后脉搏发生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引申 反 思
1.了解四年级学生体育课上每分钟脉搏次数达到多少比较合适, 老师是怎样为我们安排活动的。
2.设计并完成活动:测量你在不同运动前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记录下来制成统计表,与同学交流。
通过实验,你对运动与身体 的变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赣榆区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科中心组提供
姓名
运动前/次 运动后/次 休息后/次
平均数
实验 讨 论
运动后,你的脉搏是怎样变化的?从算出的平均数来看,小组 同学的脉搏情况又是怎样变化的?
运动前后,你的脉搏次数与小组平均数相比,差别大吗?
从上面的实验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实验 讨 论
不同的运动方式对脉搏会有不同的影响吗?选择另外一项运动, 按前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填写下表。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动与身体变化
提出 问 题
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身上会 出汗。
脉搏会 呼吸也会 加快。 加快。
运动对脉搏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实验 讨 论
每四人为一组,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把每次得到的数据填入 下表,并算出平均数。
1.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的次数。 2.原地高抬腿跑30秒后,立即测出1分钟脉搏的次数。 3.Hale Waihona Puke 息2分钟后,再测出1分钟脉搏的次数。
综合实践小学数学教案
综合实践小学数学教案
教材:小学数学教科书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学运算技巧
2. 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料准备:实际问题解决示例、计算练习题等。
2.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教学步骤:
1. 开场导入:讲解实际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并举例引导学生思考。
2. 提出问题:给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他们合作解决。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问题,鼓励他们讨论和分享思路。
4. 整理解决方案: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5. 知识总结: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6.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类似的综合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教案一、课程引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始一项特别的数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将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数学的魅力。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
我们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和计算,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
这些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索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
我们的主题是“空间与图形”。
我们知道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图案,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你们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哪些图形的例子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通过测量、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去深入理解和感受这些图形的特性。
我们也会探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你们能够:1. 对本学期数学课程进行回顾,引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过了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数学之旅。
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你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包括加减乘除运算、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即将展开一次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巩固所学内容,拓展知识面,提高大家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工具。
通过实践活动,你们将学会观察生活,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大家走进数学的世界,感受数学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次“生活中的数学”之旅吧!二、活动目标掌握本学期所学数学概念、运算定律、几何图形的特征等基础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乘法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乘法作为数学中的重要运算之一,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为了提高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这次乘法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合作中成长。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五、活动地点学校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六、活动内容(一)活动一:乘法知识竞赛1. 活动目的:巩固学生对乘法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活动内容:(1)组织学生进行乘法知识竞赛,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2)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3. 活动步骤:(1)教师讲解乘法知识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2)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教师巡回指导。
(3)统计成绩,颁发奖品。
(二)活动二:乘法游戏乐园1.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乘法。
2. 活动内容:(1)设计乘法游戏,如“乘法接龙”、“乘法猜猜乐”等。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 活动步骤:(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评分标准。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统计成绩,颁发奖品。
(三)活动三:乘法故事会1. 活动目的:通过讲述乘法故事,让学生了解乘法的起源和应用。
2. 活动内容:(1)收集乘法故事,如《鲁班造桥》、《曹冲称象》等。
(2)组织学生进行乘法故事会,分享故事。
3. 活动步骤:(1)教师讲解乘法故事会的目的和规则。
(2)学生分组准备乘法故事,进行分享。
(3)评选最佳故事,颁发奖品。
(四)活动四:乘法实践活动1. 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2. 活动内容:(1)设计乘法实践活动,如“购物清单”、“制作礼物”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综合实践课《一亿有多大》丨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十章《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综合实践课《一亿有多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培养数感。
2.以生活实例(如一亿步、一亿张纸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亿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探索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成长一亿这一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们探讨一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思考问题较为深入,有的则相对表层。作为教师,我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一亿,以及一亿在数位表示和计算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一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一亿有多大”的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等实践活动,他们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一亿的实际大小。尤其是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展示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
数
学
综
合
实
践课
教学重点:感受升与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制作的“杯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课前准备:
1、教学前要每组学生按活动要求准备两组容器。
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活动的要求分别在两组容器里到水,在分别敲一敲,听听敲击时,每组各个容器发出的
1
教学器材:量杯、筷子,不同质料的容器若干件,相同的玻璃杯7个。
活动目标:1、结合升和毫升的知识,先通过敲敲听听,学生发现杯中盛
放不同量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
2、简单介绍几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鼓励学生查阅资料。
3、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提高学习兴
趣。
4、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增强合作意识。
音同不同。
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容器大小或盛水的多少对各个容器发音高低的影响,以便为制作“杯琴”准备。
2、制作“杯琴”时,教师要具体指导,引导学生耐心调试。
可以启发学生在七个相同的玻璃杯里分别倒入不同的水,并借助自制的容器使每个杯里的水量依
次递增;在对照乐器发出的音作适当调整。
但应注意要求不必过高。
制成“杯
琴”后,要组织学生试着敲出乐曲,一起唱一唱,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实验操作,体验琴声
(1)小组合作,敲
敲听听
1
.
在杯中倒入不同的水,敲,让学生听一听
2.你发现了什么?
3.杯子里水的多少不同,敲出的音也不同
4.小组试一试。
二、二次合作,量量填填
1.分别用多少毫升的水可以敲出do re mi ……这些不同的音呢?
2.小组敲一敲,听一听,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杯的编号
音名Do Re Mi Fa So La ti 3.我们可以把这些能敲出不同音的一组杯子叫做“杯琴”
2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号6
号
7
号
三、自编乐曲,体验快乐
1.2.3.试着用自己制作的杯琴敲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唱一唱
交流,试唱。
四.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阅读,简单
介
绍
几种乐器,笙编钟排箫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吗?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
这节课的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部分。
开始用乐曲导入,问:“这些乐曲好听吗?”接着出
示乐器图,告诉学生乐曲就是用这些乐器演奏的,继续问:“你知道这些乐器
是怎么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吗?”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面的探究活动。
“敲敲听听”环节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
倒入同样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子倒入不同量的水,可以敲出的
音也不同。
还知道杯中放的水少,敲出的声音高,杯中的水多,敲出的声音低。
由此让学生感受到:可以调整容器里盛放的水的多少,使敲击发出的音不同。
“编编唱唱”环节让学生现在不同的杯子倒入水,通过敲击了解发出音的高
低,再通过调整,制成一个“杯琴”;先分组让学生试敲,再组织敲得好的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发表意见,评出最佳,学生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3
这节课既运用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又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我觉得这课有两个问题:1、比较理想化了。
在效果比较好的那个班,我目睹了孩子们的兴奋,但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学生没有浓厚的音乐兴趣,这课
会上成什么样子呢?2、数学味道在哪里?本单元认识的是“升和毫升”,但在
做杯琴的过程中,根本无法量化,用到容量单位;而且容器本身也有音高,也不一定要装水。
这课适合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