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光学提高题
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a55dbba300a6c30d229f71.png)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楚B.适当旋转B,可在A上得到正立的像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窗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窗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答案】C【解析】【分析】在本题的模型照相机中在纸筒B的右端为凸透镜,纸筒A的左端的半透明纸就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底片,在半透明纸上所看到的就是凸透镜前方的景物通过凸透镜所生成的像。
【详解】A.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应该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而不是眼睛对着B端向内方向观察,让光线从纸筒B通过凸透镜才可以看到、看清楚物体的像;故A错误;B.模型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适当旋转B,可在A上得到倒立的像,故B错误;CD.为使半透明纸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体就应该在明亮的地方,所以应该把模型照相机的B朝着室外面,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照相机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调节上,符合物近像远像变大:像要变小,物距要增大,像距要变小,镜筒缩短。
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中,桌上已给出的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刻度尺、打火机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A、B);白纸一张。
A蜡烛是“物”。
实验中,确定A蜡烛的像的位置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蜡烛B的边缘画圆,并测出相应的物距u和像距v。
第一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蜡烛B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应只点燃A蜡烛B.应在“M”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C.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第一次实验测量的像距v1=3.50cm【答案】ABD【解析】【详解】AB.做实验时,只点燃蜡烛A,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代替蜡烛A像的蜡烛B,当B好像被点燃时,说明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A与A的像大小相同;故A、B正确;C.实验中,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主要是为了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故C错误;D.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根据对称性可知,像距应是B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此时对应的像距v=3.50cm,故D正确。
中考物理总复习《作图专题(光学)》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作图专题(光学)》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0aa4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5.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作图专题(光学)》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作图题1.(1)在图中画出经过凸透镜的光路;( )(2)计算质量为0.5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重力的大小并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 )2.自行车的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反射回去。
如图所示,这是一条射向自行车尾灯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自行车尾灯将这条光线反射回去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请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S 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4.如图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与折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反射角。
5.如图所示,请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
6.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7.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折射特点,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8.如图甲所示,为玄武湖诺那塔及其倒影的美景。
乙图中A点表示水中“塔尖”的位置,请在乙中画出人眼看见塔尖的光路图。
9.请你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10.如图甲所示是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背面时的情景,请在图乙中画出牙医通过平面镜观察到患者牙齿的光路图。
11.如图所示,小刚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称出反射角的度数。
12.根据图中的光线,把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13.小林将实验室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如图叠放,一束光线先通过凸透镜L2,再通过凹透镜L1。
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14.如图,点光源S在竖直平面镜正前方,A点为反射光线经过的一点。
(1)请大家画出点光源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2)请画出入射,反射光线。
15.如图,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画出一条在A点看到物体像S'的光路图。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能力提升》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能力提升》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3a54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7.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能力提升》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请找一找,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中的哪一个()A.B.C.D.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D.投影式电视屏幕通常都比较粗糙,这里利用了光的漫反射3.如图为流行的一种“自拍神器”,这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自拍可以()A.增大镜头中凸透镜的焦距B.增大像距C.增大物距D.增大像的清晰度4.墨子和他的学生在2000多年前发现了小孔成像。
如图所示各种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B.雨后“彩虹”C.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5.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上的光电搜索跟踪系统。
该系统功能与人眼相似,能为战斗机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系统内置的光电传感器,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最外层窗口和传感器之间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
关于该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系统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该系统在光电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周围景物通过该系统成像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D.该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6.有意识地列举分析现有事物的缺点,并提出改进设想,叫做缺点列举法或改进缺点法。
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属于“缺点列举法”的是()A.根据增大摩擦的方法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B.为了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C.制作变阻器时发现导线太长而采取缠绕方式D.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7.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皮影戏中看到的是实像①人不能看到虚像,人能看到实像①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①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A.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8.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A.“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9.如图所示,“p”字形发光物体经透镜L在毛玻璃光屏M上成一实像,观察者从F处观察,看到的像的形状为()A.p B.q C.b D.d10.如图所示为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的现象,如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眼见到该现象的光路是()A.B.C.D.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向镜面靠近0.5 m,则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m。
一、2017中考物理光学作图题专题训练
![一、2017中考物理光学作图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640375dcc7931b765ce1580.png)
- 1 - / 32017中考物理光学作图题专题训练一、基础知识题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折射光线)2.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3.完成下列各透镜的光路二、综合应用题1.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前的物体。
3.如图是光源S 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 画 图 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4.画出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 点的光路图。
5.如图所示,S ’为点光源S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SA 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空气 玻璃空气 水A ’B ’‘ F F F F F F F F F F 2f 2f F F F F F F F F F F- 2 - / 3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
6.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如图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7.如图所示,小星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8.如图所示,玻璃水缸底部C点处有一块小雨花石,人眼在A点看到雨花石在B点,要使从A点射出来的一束极细的激光能照到缸底的雨花石上,请画出光路图。
9.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10.如图所示,—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1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
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
12.下图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3.如下图所示,光线A、B是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14.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017年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精品作图题62道及其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精品作图题62道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80fc480eb6294dd886c84.png)
2017年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精品作图题62道1.如图,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答案:折射光线过焦点,则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先过入射点O画出法线,再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在图中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答案: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3.如图1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介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标出反射光线,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入射光线.答案:首先作出法线,然后在空气中法线的左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再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已知光线在水面反射的光线OB,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答案: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O点,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面镜,请你在图中画出:(1)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3)标出反射角的度数7.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点射出(P 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完成光线α的光路图。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8题图答案:9.请完成图中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
答案:10.完成图甲中光路图,在图乙中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11.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f84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7.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
(1)实验时,应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2)当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中所示时,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平面镜M的上方竖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让一束光沿着E板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2)转动F板,当它与E板共面时,F板上可找到反射光找OB,这时将F板向前或后折,在F板上(选304560304560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反射角.如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3045607530456075(1)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出相应的反射角。
分析图丙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光的反;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此时物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焦距;(2)当他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作图》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作图》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3a66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7.png)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作图》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光的反射、折射作图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图中,a、b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通过作图确定点光源S。
3.如图,光线OB由水折射到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AO。
4.在“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上,主持人小明用光路图来解释“水池变浅”的道理:池底A点射出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进入B点的人眼,C点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点像的位置。
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5.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向这块玻璃,并穿过玻璃进入空气中。
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折射光线。
(要求标出法线)平面镜作图6.如图所示,一只玩具小鸭放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MN上,请在图中确定出玩具小鸭的眼睛O点在平面镜中的像O'的位置。
7.根据光路作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8.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B'。
9.如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要求保留作图痕迹)10.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确保驾驶安全。
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A点)通过挡风玻璃MN看到车内装饰物(B点)的像的光路图。
透镜作图11.请在图中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的光路图(F为透镜的焦点)。
12.请在图中画出两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光线。
13.如图所示,薄凸透镜与薄凹透镜恰好共着同一个主光轴和同一个焦点F,一条入射光线射向薄凹透镜的右侧焦点F。
请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经过薄凹透镜和薄凸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14.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1dd56f90f76c660371a0c.png)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倾斜固定放置的防水激光笔发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束在水面发生折射后射在上方水平放置的光屏上形成光斑。
小明慢慢向容器中加水(未满)的过程中,随着水面上升,光斑位置将()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水面上升,入射点上升,折射光线向左平移,与原来低水面时出来的折射光线平行。
故选A。
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蜡烛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是A.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时,有可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缩小的像;B.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光屏远离透镜时能再次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D.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答案】CD【解析】【详解】A.物体要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体移动距离应该大于光屏移动距离,故A项不符合题意;B.老花镜是凸透镜,若将一老花镜放到凸透镜前方,则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和老花镜后会提前会聚,此时光屏应该靠近透镜才会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项不符合题意;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相当于增大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u增大,像距减小,同时像也在减小。
故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C项符合题意;D.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在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时,移动凸透镜,可以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实像,此时物距刚好是原来的像距,像距刚好是原来物距,D项符合题意;3.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A.L=18cm B.L=14cmC.4cm<f<5cm D.5cm<f< 8cm【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当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后,物体及光屏均未移动,仅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又成清晰缩小的像,则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大小互换,此时物距为10cm,像距为8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与光屏间的距离L=10cm+8cm=18cm。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16波(2)(含解析)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16波(2)(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947165b307e87101f696d3.png)
课后强化训练16 波(2)一、选择题(第1题)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A. 增大物距B. 增大像距C. 增大人像的大小D. 减小取景范围【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解析】A、D均是光的反射,C是光的直线传播。
(第3题)3.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解析】由图可见,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中间较亮,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
远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配戴能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
故A、B、D错误,C正确。
4.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池底某点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D)【解析】光由池底某点发出,经水面射入人的眼睛,故光线是从水中到空气中,图A和图C 光的传播方向画错了,故A、C错误;光由池底某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人眼,眼睛观察到的是该点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故B错误、D正确。
5.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中不符合...实际的是(C)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在镜头的2倍焦距之外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1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解析】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2017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
![2017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db4f34312b3169a451a47c.png)
2017年中考光学复习提高题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D.手影2.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
如图3所示,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3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B.图3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图3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D.图3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要利用水汽化吸热4.如图4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7.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如图7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9.如图8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10.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15cm C.10cm D.5cm1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13.上图5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14.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15.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吉林长春第87中学2017人教八上物理第四章-光学提升题(无答案)
![吉林长春第87中学2017人教八上物理第四章-光学提升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03a837a8114431b90dd839.png)
光学提升题(2)1.如图24-8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 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光源S 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 C )A .沿平行主轴方向。
B .沿O 与S’连线方向。
C .沿F2与S’连线方向。
D .沿F1与S’连线方向。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
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 ,在圆筒右侧垂s 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 。
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 为a 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 ,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
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 为__(L -b -2a)/2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f 为___(L2-b 2)/4L ____。
3.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像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C )(A)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B)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C)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D)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4. 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 (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5. 如图 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 (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 ,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 ,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 B 、 N 两点都在主光轴上, AB 与MN 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f49de1711cc7930b71675.png)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1.用凸透镜成像时,定义像与物的大小之比为“放大率”,则在物体成像的情况下()A.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大B.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大C.焦距一定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D.焦距一定时,物体离同侧焦点走近放大率越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当物体在凸透镜上成实像时,即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外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则放大率越大;当物体在凸透镜成虚像时,即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则放大率越大;故A、B均不对;C.当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时,物体成虚像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小,故C是不对的;D.当成实像时才是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故也可以说是物体离同侧的焦点越近时,放大率越大,这个规律不但对于成实像时适用,成虚像时也同样适用,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2.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正立等大的像【答案】AB【解析】【详解】如图,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2f,所以30cm>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f<15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此时物距为u=40cm−30cm=10cm<cm,此时f<u<2f,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故A A.若5cm<f10符合题意;<cm,此时u>2f,移动光屏,可能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故B符合题意;B.若f5C 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可能此正立的虚像,故CD不符合题意。
2017中学考试光学提高题
![2017中学考试光学提高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a924108bd63186bdebbc44.png)
1.2.(2017中考光学提高题一、选择题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B.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全身红色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1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F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是() A.用光亮的金属勺的背面照脸看到的像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D4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平静湖面上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像•日食和月食现象)A.B.C.D.5 .在人靠近镜面时,人靠近镜面时,人远离镜面时,人远离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小,像变小,像到镜面距离变大,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人看像时视角变小。
人看像时视角不变。
“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A.小于9厘米B •大于9厘米C .等于2所示时,恰6•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着竖直方向落下,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A. 300B.45 0 C . 600 D . 90°7.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图4所示是几种可能的光路图,O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指出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桌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想使()、()\ / -o/ o/平Ac D图4图58•—位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5中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 —定大于30厘米 B .一定小于10厘米C. 一定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D .一定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9.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A.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 B .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C.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 D .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10.老师在给同学照相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则()A、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B、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C、照片上没有苍蝇,只是照片略暗一些D、无法判断11.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
2017中考(专题4)
![2017中考(专题4)](https://img.taocdn.com/s3/m/746ec4acd15abe23492f4d67.png)
一、选择1.(2016•绍兴)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时出现的现象与相应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重新制作装片B.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C.要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左下方的边缘——将装片往右上方移动D.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有重叠——换用高倍镜观察2.(2015温州)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3.(2015温州)2015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该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液泡D.叶绿体4.(2015丽水)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使细胞的像在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左下方B.右上方C.正上方D.正下方5.(2016•衢州)如图所示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这一结构层次的是()6.(2016•台州)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肝脏属于(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7.(2015衢州)系统由器官组成,下列器官属于循环系统的是()8.(2016•嘉兴)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着国家的经济与环境。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1960年2050年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变化及趋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趋势看我国的人口数量已处在最高位B.1970年前后是我国人口增长率的一个高峰期C.人口增长率趋势下降时,人口数量一定减少D.我国实施放开“二孩”政策是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9.(2015金华)现在我们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下列做法和对青春期的认识科学、合理的是()A .多吃高能量的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有利于生长发育B .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已经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强C .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离D .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10.(2015台州)下列有关青春期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B.身材高大是男性最重要的第一性征C.遗精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及时治疗D.性器官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随意与异性交往11.(2015丽水)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 A .菜豆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B .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C .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胚乳D .菜豆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12.(2016•丽水)解剖一朵花,观察其结构,在子房内看到的白色小颗粒是( ) A .柱头 B .胚珠 C .花药 D .花粉13.(2015衢州)如图是桃树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桃树是裸子植物B .①是种子,②是果皮C .桃花的子房发育成种子D .桃子是桃树的生殖系统14.(2016•衢州)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如图)。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带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4094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3.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带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小孔成像实验1.学习了光学知识以后,爱动脑筋的锐锐和辰辰同学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在两个空罐的底部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住罐口,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像的形状与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像的形状与有关;(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晴天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
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1)该实验是现象,可以用来解释;(2)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 AB 在塑料薄膜上像(保留作图痕迹)。
(3)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光的折射实验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可以在水面上方喷一些烟雾,在水中加一些牛奶,来增加实验的可见度;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选填字母);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得出结论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2)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22°35°4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当入射光线以22°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等于。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练习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837d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6.png)
中考物理复习《光学实验》专项提升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1.宁宁对有关光学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是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① 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① 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者在______;(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 把一根点燃的蜡烛M放在图中玻璃板前面的a点处,再把另一根大小完全相同的未点燃蜡烛N放在玻璃板后小心移动,当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N与蜡烛M的像完全______,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① 把点燃的蜡烛移到玻璃板前b点处,请用“●”标出蜡烛在玻璃板后成像的位置;()① 需要在玻璃板前多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宝带桥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玳玳河水道之上,傍京杭运河西侧,是中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多孔石桥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宝带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大,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______刻度范围内;(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2=10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______;(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华又把蜡烛放在距透镜12cm处,并使烛焰中心在主光轴上,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15波1含解析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15波1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bce06ca32d7375a41780f2.png)
课后强化训练15 波(1)一、选择题1.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C)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漫发射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第1题))【解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整光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小明用一块长方形平面镜反射太阳光,并将反射的太阳光投射到一块与镜面平行且足够大的白纸上,则白板上的光斑是(C)A. 圆形的,不是太阳的像B. 圆形的,是太阳所成的像C. 长方形的,不是太阳的像D. 长方形的,是太阳所成像的一部分【解析】太阳光入射到长方形平面镜上的光线可以看作是平行光,所以在白纸上的光斑是这些平行光经长方形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光斑,形状是长方形,不是太阳的像。
3.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C)【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看不见路面是因为平面镜过于朝上,为了看见路面情况,应将平面镜向下旋转。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小芳面向穿衣镜,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镜中的像将变小B. 小明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云在水中飘”,这是云在水中形成的虚像C. 雨后晴朗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积水,应走“较亮”的地方D. 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同学的眼睛,如果这个平面镜很小,这位同学不会从镜中看到你的眼睛【解析】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等大,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A错误;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地方,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看起来会“较亮”,而光在没有积水的路面发生漫反射,看起来“较暗”,为了不踩到积水,应走“较暗”的地方,C错误;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同学的眼睛,由于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另一同学也能在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光学提高题一、选择题1.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B.全身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2. 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1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3.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是( )A .用光亮的金属勺的背面照脸看到的像B .平静湖面上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像C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 .日食和月食现象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靠近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B .人靠近镜面时,像变大,像到镜面距离变小,人看像时视角变大。
C .人远离镜面时,像变小,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变小。
D .人远离镜面时,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大,人看像时视角不变。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时,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A .小于9厘米B .大于9厘米C .等于9厘米D .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6.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想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着竖直方向落下,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A .300 B.450 C .600 D .9007.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图4所示是几种可能的光路图,O 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指出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 )图2 图3图4 图58.一位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 位置如图5 中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 距 ( )A .一定大于30厘米B .一定小于10厘米C .一定在10厘米到15厘米之间D .一定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9.一物体在透镜前20cm 处,当它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像的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移动速度,可见此透镜是( )A .凸透镜、焦距小于10cmB .凸透镜、焦距大于10cmC .凹透镜、焦距小于10cmD .凹透镜、焦距大于10cm10.老师在给同学照相时,发现镜头上落了一只苍蝇,则( )A 、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放大的苍蝇B 、照出的相片上有一只缩小的苍蝇C 、照片上没有苍蝇,只是照片略暗一些D 、 无法判断11.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
他们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6示。
现在爷爷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给他,小明应该拿其中的 ( )12. 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2寸的半身像,再用该相机给他照一张2寸的全身像,应( )A.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缩短暗箱长度B .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增大,适当增加暗箱长度C .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缩短暗箱长度D .使照相机与人的距离减小,适当增加暗箱长度13.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从3倍焦距处移到2倍焦距处的过程中,数值减小的物理量是( )A .像的大小B .像与物的距离C .像与透镜的距离D .透镜的焦距14. 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果将透镜的表面遮去其下面的一半,结果是( )A .像的上半部分没有了B .像的下半部分没有了C .像全存在,但上半部分变暗了D .整个像存在,但像变暗了16. 物体距凸透镜20cm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 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A .放大的 B .缩小的 C .等大的 D .无法判断17. 摄影工作者在水面上拍摄水下物体,刚好得到清晰的像,若将水抽干再拍摄,为了得到清晰的像,他应该( )A .把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B .增大暗箱的长度C .增大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D .换用焦距较大的透镜的镜头18. —个人用立正的姿势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由于位置不合适,以致看不到自己右胳膊的像。
如果此人要看到自己全身的像,则必须( )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 C. 向前移动 D .向后移动19. 小明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 图图6镜照相,当他距离镜面2米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凋焦犯起愁来,请你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 )A .2米B .4米C .小于2米D .大干4米20. 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时,为了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孔,应该( )A .镜子正对着窗口 B. 面部正对着窗口C .面部和镜子都侧对窗口D .镜子怎样放胃都一样21.光和声音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它们的传播速度( )A .光速变大,声速变小B .光速变小,声速变大C .都变大D .都变小22.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1.5f 到2f 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AB ,如图1所示。
关于细杆AB 的像A ’,B ’的粗细和指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端粗B ’端细,A ’B ’和AB 的指向相同B .A ’端粗B ’端细,A ’B ’和AB 的指向相反C .A ’端细B ’端粗,A ’B ’和AB 的指向相同D .A ’端细B ’端粗,A ’B ’和AB 的指向相反 23.在离焦距20厘米的凸透镜正前方100厘米处,一物体以10厘米/秒的速度向凸透镜靠拢,运动7秒钟时,物体所成的像为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24.一人在马路旁的一间理发室内靠门面东而坐,他从平面镜中看到一辆摩托车从东向西驶来,并向北转弯,这辆摩托车实际上是( )A .从东向西行驶向北转弯B .从东向西行驶向南转弯C .从西向东行驶向北转弯D .从西向东行驶向南转弯25.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 .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26.上题中若将蜡烛向小孔移动一些,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27. 如图3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
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
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B.如果看远处是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28. 雨后睛朗的夜晚,为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 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29. 置于凸透镜主轴上的物体,若由6倍焦距处向2倍焦距处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 )A. 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 所成的像逐渐变小C .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大D .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变小30. 下列光学元件中可以成正立、缩小的像是 (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面镜 D .凹面镜图1 图23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6厘米,物体直立在它的主轴上距焦点6厘米处,则可能成( )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32.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空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鞋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33.有两块凸透镜L1和L2,它们的焦距分别是f1=16厘米和f2=6厘米。
另有一块凹透镜L3,其焦距为f3=8厘米,欲使一束平行光先后通过其中两块透镜后,仍为平行光,但光束变窄,则下列所选透镜和安置方法都正确的是( )A. 选L1和L2,使两透镜间距D=22厘米,并使光先通过L1B.选L1和L2,使两透镜间距D=22厘米,并使光先通过L2C.选L1和L3,使两透镜间距D=8厘米,使光先通过L1D.选L2和L3,使两透镜间距D=2厘米,使光先通过L234.两相交平面镜成1200夹角,两镜中间有一点光源S,如图1所示,则S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个数是( ) 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图1 图235.如图2所示,将一透明的空心玻璃球(空心部分很大,玻璃很薄)放入水中,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入射,则从玻璃球右侧射出的光线将( )A. 不改变传播方向B.发生会聚现象C. 发生发散现象D.无法确定36.某人站在商场用光滑金属包装的圆柱子前面,看到圆柱子里自己的像,则像和人相比较( )A.变胖了,变高了B.变瘦了,变高了C. 变胖了,高度不变D.变瘦了,高度不变37.将两块平面镜竖直放在桌面上,两镜成900角。
在镜子面前放一个正在行走的小闹钟,钟的正面正对着镜的交线,人在镜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见三个像,对此。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镜中像的秒针均顺时针转B.只有两个像的秒针顺时针转DC.只有一个像的秒针顺时针转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38.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图3是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是( )39.在拍摄摩托车从高速行驶的火车头前面冲过去时,为了安全起见,火车和摩托车实际上可以慢速行驶,而只需将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作调整,具体的办法是( )A .拍摄时每秒24张,放映时每秒24张B .拍摄时每秒小于24张,放映时每秒等于24张C .拍摄时每秒大于24张,放映时每秒仍是24张D .拍摄时每秒大于24张,放映时每秒小于24张40.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光心2f 处放一个点光源S 。
在另一侧得到一个像点S ’。
若透镜绕其光心转动一个不太大的角度则像点S ’的位置将 ( )A .在原来的主轴上,但靠近光心B .在原来的主轴上,但远离光心C .在原来的主轴上,且位置不变D .偏离原来的主轴4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距透镜30厘米,在离烛焰45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现保持烛焰和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第二次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此次像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42.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 处放一个点光源S ,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 和凸透镜之间,如图4所示.为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A .应适当升高B .应适当降低C .应不动.D .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43.如图5所示,把反射面向上的凹面镜放在容器内,在凹面镜的焦点F 处放一个点光源S ,然后往容器内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 和凹面镜之间,要使光源S 射到凹面镜的光线仍平行射到空气中,光源的位置 ( )A .不变B .适当提高C .适当降低D .若水面高则升高,水面低则降低44.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如果在距透镜20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烛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一定是放大的B .像一定是缩小的C .像一定是正立的D .像的形状、大小不能确定45. 某同学在厚玻璃砖上方M 处观察,看到砖内P 点有一小气泡,如图1所示,则小气泡的实际位置在 ( ).A .P 的上方B .P 点的下方C .P 点处D .无法确定46. 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折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A .凸透镜的焦点以内B .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 .凸透镜的焦点D .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图4 图547.人在岸上观察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是( ).A.实物B.变浅了的等大实像C.变浅了的放大虚像D.变浅了的等大虚像48.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放大的B.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C.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缩小的D.所成的缩小的像,一定能成在光屏上49.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成像实验,那么下述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B.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C.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50.白天在室内窗前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A.朝南B.朝北C.朝西D.朝东51、眼睛看得见书上的字,这是因为( ).A.字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B.字将光源发出的光线漫反射入眼睛C.眼睛发出的光照在字面上D.光源发出的光线被书上的字镜面反射入眼睛52、一束发散光线通过某透镜后仍为发散光,则该透镜一定为(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无法确定53.晚上,当你从路灯的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走动,在相同的时间里( ).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D.人移动的距离先小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后大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54、竖直立在地面上的一根竹竿,在太阳光照射下,竹竿的影长是竿长的1.73倍,则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为()A.600B.300C.450D.75055.有一长方体玻璃砖内有一呈双凸面(球面)的空气泡,可以看作透镜,一束平行光束按图3所示方向射向气泡,则这束平行光将( )A.穿过气泡后仍保持平行B.穿过气泡后会聚C.穿过气泡后发散D.不能穿过气泡,全部被反射图5图456.如图4所示,用潜望镜观察物体A时,看到A的像和物体A相比较,水平方向的距.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57.如图5所示,P、Q为凸透镜主轴O1O2上的两点.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在Q点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必须在P、Q之间B.凸透镜一定不在P、Q之间C.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之间D.凸透镜可在Q点右侧,也可在P、Q之间58.晚上用放大镜看书时,在角度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在放大镜里看到灯的缩小的正立的像,这个像是( ).A.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实B.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C.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D.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59.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B.观察白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D.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60.在图6中,凸透镜不动,一个物体由a逐渐靠近b的过程中,始终可在光屏上得到像,而且不断增大,由此可以判断该凸透镜左侧那个焦点( ).A.在a点左面B.在a、b两点之间C.在b、O之间,且bO>f>bo/2D.在b、O之间,且bO>f>061.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 ).A.相同 B. 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D.不能成像62.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3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3种基本色光是( ).A.红、橙、黄B.黄、绿、蓝C.橙、靛、紫D.绿、红、蓝63.人们照镜子时,总是走近平面镜去看,其原因是走近时( ).A.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人看到的像也会变大B.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更清晰C.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大小也不变D.只有走近平面镜时,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64.小明在桌面上盛了一脸盆水,准备洗脸,突然他发现墙面的钟到了水盆里,钟面如图所示,其实际时间为()A.11:15 B 12:45 C 6:15 D 9:3065.三个人同时在岸边用枪对水中的鱼射击,结果有一人将鱼击中,由此可知( ) A.三人中一定有—人未瞄准B.三人中一定有两人未瞄准C.三人中一定有一人瞄准了D.三人中一定有两人瞄准了65.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A.“△”形B.“▽”形C.方形D.圆形66.有一暗室,其南边窗上有一小孔,若有一室外被阳光照亮的白色汽车在窗外路面上自东向西驶过,这时在正对小孔的室内墙上可看到( )A.汽车正立的像,并自东向西移动B.汽车正立的像,并自西向东移动C.汽车倒立的像,并自西向东移动D.汽车倒立的像,并自东向西移动67.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将提前 B. 将延后C. 不变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68.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 ) A.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B.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闪烁C.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空D.一片蓝色,只见地球图769. 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 .把台灯换为吊灯B .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 .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 .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70.小明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摄下来的照片( ).A .反而看不清楚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 .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二、填空题71. 轿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乘车人的面孔,这是由于____ ___72. 一束光经过一光学元件后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则此光学元件应为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