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胡平孟昭兰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京100101)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1)摘要该文对80年代后依恋研究进行了总结。
对依恋研究的新的进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对不同年龄儿童依恋关系的发展进行研究;¦对依恋与认知和人格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中的研究发展;¨跨文化研究。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它还会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依恋,依恋行为,依恋类型分类号B844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1]。
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2]。
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3],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因此,依恋研究自本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自20世纪60年代Bow lby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
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如开展的婴儿期以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
本文旨在对第三个发展阶段的进展进行总结。
1不同年龄儿童依恋的纵向研究最早的依恋研究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对婴儿的观察。
精神分析家认为,儿童形成对母亲的依恋是依赖母亲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和这个时期特殊的口唇区刺激的需要;其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依恋行为是由于母亲反复降低儿童的饥饿,儿童习得了第二驱力造成的。
儿童依恋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及同事1969年首创了“陌生情景”法。他们利用儿童对分离的反应以及儿童在中等压力之下接近依恋目标的程度和由于依恋目标而保持安静的程度, 设计了七个情节(见表1)。
表1
情节 在场人物 持续时间 情境变化
1 母亲、婴儿 3分钟 母亲和婴儿进入房间
2 婴儿、陌生人、母亲 3分钟 陌生人加入母婴之间
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 (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2岁以后)。这时, 婴儿开始考虑母亲的愿望、需要和情感, 认识到母亲的离开是暂时的, 并不是抛弃他, 母亲是爱他的, 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 几乎所有的婴儿在1岁左右都能与抚养者形成某种依恋关系。
3.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鲍尔贝是一位深受习性学影响的精神病学家, 他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精神病学理论, 创立了自己的依恋学说。他系统地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 还对依恋的主要特征作了分析。他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鲍尔贝在解释母婴依恋形成的机制时假设: 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种先天的倾向, 即婴儿具有在无力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依附等)以吸引成人接近, 从而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倾向, 同时成人也具有对这些信号作出适当反应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恋。在习性论者看来, 依恋是一套生物学上的本能反应, 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其作用在于保护幼小, 为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安全感。习性学依恋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内部工作模型”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鲍尔贝指出, 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型”, 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此外, 习性学依恋理论还看到了依恋作用的双向性, 改变了传统上只重视婴儿对成人的依恋而忽视成人对婴儿的依恋的倾向。
成人依恋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成人依恋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成人依恋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引言近年来,成人依恋理论逐渐被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和心理治疗领域,成为临床护理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成人依恋理论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依恋需求、依恋模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对于临床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案以及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成人依恋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一、成人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成人依恋理论由约翰·鲍威尔(John Bowlby)和玛丽·埃文斯(Mary Ainsworth)等心理学家提出。
它认为个体的依恋是追求安全感和满足情感需求的一种基本动机,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成人依恋模式根据个体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和偏好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以及恐惧型等四种类型。
安全型成人依恋者能够寻求并维持亲密关系,回避型成人依恋者对亲密关系不感兴趣或回避,焦虑型成人依恋者过度关注亲密关系的稳定性,恐惧型成人依恋者则同时担心被抛弃和被依赖。
了解成人依恋模式有助于护理人员分析患者依恋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二、临床护理中应用成人依恋理论1. 评估患者依恋模式通过采用成人依恋问卷或面谈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依恋模式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患者的亲密关系需求、期望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评估结果可作为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护理有效性。
2. 构建安全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安全感来满足患者的依恋需求,进而建立安全的护患关系。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保持亲密但不侵入性的私人空间,注重沟通和共情,倾听患者的需求和痛苦,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 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根据患者的依恋模式,护理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的依恋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支持。
对于焦虑型和恐惧型成人依恋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和依恋焦虑。
《依恋研究进展》课件
依恋与情绪调节 的关系:依恋程 度高的儿童情绪 调节能力更强
依恋与认知发展 的关系:依恋程 度高的儿童认知 发展更快
依恋与心理健康 的关系:依恋程 度高的儿童心理 健康水平更高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
06
望
深入探讨依恋的本质与机制
依恋理论的 发展历程
依恋的本质: 情感联结、 安全感、信 任感等
依恋的机制: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等
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目的设计问卷,包括问题类型、选项设置等
发放问卷:选择合适的发放方式,如纸质问卷、在线问卷等
数据收集:收集问卷数据,包括填写情况、回收率等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 析等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或结论
其他研究方法与技术
YOUR LOGO
20XX.XX.XX
《依恋研究进展》PPT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依 恋 理 论 概 述 03 依 恋 研 究 的 主 要 领 域 04 依 恋 研 究 的 方 法 与 技 术 05 依 恋 研 究 的 最 新 进 展 与 成 果 06 未 来 研 究 方 向 与 展 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依恋理论概述
依恋的定义与内涵
依恋是一种情感 联结,指个体与 特定对象之间的 紧密关系
依恋理论主要研 究婴儿与照顾者 之间的情感关系
依恋类型包括安 全型、焦虑型和 回避型
依恋理论对儿童 发展、人际关系 和治疗等领域具 有重要影响
依恋理论和研究的新进展
依恋理论和研究的新进展作者:郑敏思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2期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整理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关系的依恋理论和研究。
简短的介绍和评论12篇文章,将其归于四类:1.从生命全程的视角出发的依恋理论和研究;2.依恋过程的生理基础;3.依恋系统和其他行为系统的关系;4.依恋研究在应用领域的拓展。
这12篇文章为以后依恋研究和理论建立了基础。
关键词:依恋探索生命历程心理生理学心理治疗关系本文主要是总结一些研究者有关依恋的研究,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展望新方向。
本文简短的评述这些文章后,将基于主题和方法重新归类,并增加关于未来研究发展的一些新想法。
分为四类:1.生命全程视角的依恋理论和研究;2.依恋过程的生理基础;3.依恋系统和其他行为系统的关系(探索、关怀、性);4.依恋研究在应用领域的拓展。
一、生命全程的视角下的依恋理论和研究最初,依恋理论就是适用于生命历程,Bowlby著作中提到“从摇篮到坟墓”。
Ainsworth也曾经说到“依恋经历了整个生命历程”。
尽管有生命历程的研究方向,但是前期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婴儿—父母关系。
相当少的研究提到生命历程后半期的依恋关系。
Hazan和Shaver最先将理论扩展和应用于夫妻关系,且主要是年轻人。
Ainsworth等人研究发现婴儿对父母依恋的个体差异会延续。
二、生理基础和依恋过程的联系Coan的和Diamond及Fagundes的文章考虑了依恋的生理和心理生理学方面。
Coan集中研究大脑,Diamond和Fagundes主要研究自主功能。
二篇文章强调了很少人熟悉的成人依恋的心理生理学方面,尽管他们研究了非人类哺乳动物及婴儿。
Coan研究表明依恋研究者所谓的“依恋行为系统”可能与单个、完全分开的闹区系统没有联系。
相反,比如用于社会知觉、记忆、情感、情感控制等广泛目的的大脑回路,同样构成了依恋相关的情感和行为。
Coan在他的社会基础理论中最有趣的构思之一,就是人类大脑通过基于与其他人大脑的关系进化而被建构。
成人依恋的研究及其进展
1987年Hazan 和Shaver 把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领域后,成人依恋逐渐成为依恋研究的热点。
1.1依恋及成人依恋的含义成人依恋的定义要从最初的依恋(attachment )研究开始,John Bowlby 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个术语,他在二战期间发表“依恋与疏落”,详细阐述了早期依恋理论,并指出依恋关系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终生发展过程。
两维是指积极和消极,四类型是指安全型、迷恋型、淡漠型和恐惧型。
此模型是后来成人依恋类型测量的依据和基础。
1.3成人依恋及其相关研究随着成人依恋研究范围的扩展,研究者开始注重结合人们的生活探讨两者的关系,主要有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婚姻质量以及人格特质之间的研究,大学生的依恋关系与其社交焦虑的研究,依恋关系在不同辈份之间的稳定性等。
国内学者李同归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是成人依恋关系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吴薇莉,刘协和AAS的在中国的信效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AAS量表将成人依恋分为三个因子的理论构想。
但由于文化异,AAS在中国的应用还需要修改个别条目。
Horowitz1991年编制的关系问卷(RQ)在Hazan和Shaver 的三类型的基础上增添了恐惧型,问卷包括ABCD四个类型,要求受测者在7点量表上,判断每段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亲密人际关系,最后从四种类型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一种作为自己的依恋类型。
Brennan和Shaver(1997)编制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S)是在所有有名的自我报告类成人依恋量表基础上形成的,共36道题,两个因子: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
每个因子由18道题构成。
这个量表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
2006年北京大学李同归教授对其进行了中文版修订。
4研究不足和展望4.1关于成人依恋的分类和测量关于对成人依恋的研究最关键的是研究工具问题。
由于受到测量工具的限制,对依恋的测量既有类型的又有维度的,且没有标明采用某测量方法的标准,这样便常常使结果不一致,这是成人依恋研究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需要以后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做更多的整合工作。
成人依恋及其研究进展
成人依恋及其研究进展成人依恋及其研究进展依恋理论是关于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的一种心理理论,最早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宾哈斯·埃宾哈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依恋理论主张,早期的亲子关系经历对于个体的感情发展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形成了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影响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行为。
依恋关系最早在婴儿和幼儿时期得到研究,研究者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发现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两种类型。
安全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迅速恢复安全感;而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婴儿则表现出强烈的不安或避开母亲。
这些观察结果引发了研究者的思考,后续的研究也逐渐拓展到了成人依恋的领域。
成人依恋研究探索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依附风格以及这些依附风格对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成人依恋的类型主要包括安全、回避和焦虑三种。
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对亲密关系抱有积极的态度,能够自如地与伴侣进行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
回避型个体常常不愿意与伴侣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喜欢独立和独自解决问题。
焦虑型个体对亲密关系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常常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或不愿意与自己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
这些依恋类型与个体在早期亲子关系中经历的安全感和冲突有关,也与个体的人格特质和生活经历有关。
研究发现,成人依恋类型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个体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更愿意与伴侣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回避型个体常常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型个体则常常体验到恐慌和不安,往往对伴侣过分依赖,容易出现人际关系问题。
近年来,基于成人依恋理论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国际合作、文化差异和临床治疗等方向。
研究者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比较,发现不同文化的个体在依恋类型上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东方文化中的个体更偏向于回避和焦虑依恋类型,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体更偏向于安全依恋类型。
依恋理论述评及展望
得 以完成社会性发展 。在生命 全程中 , 依恋都 是社 会化 的基
础 。依恋的对象和表 现形式会 随着 个体 的发展 而不 断发生 变化 , 从亲子 间的感情关 系 , 发展 到对 同伴 、 恋人 、 体的情 集
感关系 。
一
、
依 恋 的 基 本 内涵
依恋是指将个体与他人 紧密 联系在 一起 的深厚 而持久 的情感关系… 。它形成于儿童早期 , 于儿 童与其 主要 照 始
求) 而与主要照顾者建立纽带 , 恋也源于这个基础 。 依 早期经验是精神 分析 的依 恋理论重要的出发点 , 是理 但
作者简介 : 朱佳颖 (9 6一) 女 , 18 , 上海人 , 士 , 硕 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
一
9 — 8
论 同时也指出 , 存在对 于照顾者 以外 的其他 人 ( 如父亲 、 同龄 人、 老师 、 恋人 、 配偶 、 后代 ) 的依恋 , 只是 这些依 恋关 系是 对 照顾者原 始依 恋的复杂外延 , 两者在很多方 面很 相似。 ( ) 二 习性学 的依恋理 论 习性学 的依 恋理论从进化 的观点来解 释依恋 , 为依 恋 认 是人 的本 能反应 , 是人类 长期 进化 的结 果 , 其意 义在 于保 护
2 1 8月 0 2年 第3 1卷第 8期
黑龙江教育 学院 学报
Ju l f e og agC l g f d ct n oma o i nj n ol eo ua o H l. 1 No 8 13 .
di1.9 9 ji n 10 —73 .0 20 .3 o:0 3 6/.s .0 1 8 62 1 .8 0 9 s
大部分 的依恋研究都 聚焦于儿 童早 期 。这 一研究倾 向造 成
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的互动
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的互动依恋模式和社会支持是两个相互交织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
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童年时期与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工作模式,它对后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寻求有着显著的影响。
社会支持则是指个体在需要时能够从他人那里得到实质性或情感上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首先,依恋模式对个体在社会支持寻求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更有可能寻求并接受他人的支持,因为他们相信他人的存在和支持会对自己的困境和挑战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反,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更倾向于独自解决问题或回避寻求支持,因为他们可能对他人的回应持怀疑态度或担心被拒绝。
因此,个体的依恋模式会对其社会支持的寻求方式和效果产生影响。
其次,社会支持对个体的依恋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关心能够帮助个体提高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促进其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
相反,缺乏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可能导致个体发展出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可能没有建立起与他人的亲密联系,或者经历了重大的失去和遭遇。
因此,社会支持对个体依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的互动关系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产生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模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个体的自尊和自信心,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
相反,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和社会支持的缺乏可能增加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使其更易于感受到孤独和无助感,导致心理疾病的发展。
此外,研究还发现,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与其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关心能够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依恋模式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个体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其寻求社会支持的方式和效果,而社会支持又对依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成人依恋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成人依恋依恋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新近成人依恋研究的兴起又为这块经典的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
本文对近十几年来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进行介绍和总结,并对国内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以期对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依恋成人依恋依恋类型AAI ECR 内部工作模式“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1969年首次提出依恋的概念,此后它就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初人们关注的是婴幼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随着依恋联结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发现,依恋研究逐渐拓展到了成人领域。
基于不同的角度,成人依恋发展出了两种研究取向:核心家庭取向和同伴-恋人取向[1]。
核心家庭取向认为,成人依恋是“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而同伴-恋人取向的研究则将其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一、三种测量工具1、成人依恋访谈(AAI)AAI是核心家庭取向研究采用的访谈技术,是最早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成人依恋测量方法。
AAI是半结构式访谈,访谈中主要针对成人童年的早期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其个性的影响。
其把成人依恋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安全-自主型,不安全-冷漠型和不安全-专注型。
2、成人依恋类型和关系问卷。
发展临床取向和社会人格取向都有各自的自陈量表,然而人格派的自陈量表影响更大。
如Hazan和Shaver的成人依恋类型问卷(AAS)、Bartholomew和Horowitz的关系问卷(RQ)及关系测量问卷(RSQ)等。
这些问卷让被试报告其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根据他们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进行划分。
3、亲密关系量表(ECR)以上测量工具是基于把成人依恋分为几个离散的类别,导致研究之间难以比较,而且采用迫选法,不能反映被试内心的真实想法。
对此,Brennan和Fraley等人从1998年开始,采用维度来研究成人依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个标准的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2]。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引言:在人类社会中,人际干系一直是探究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以及心理学的进步,依恋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依恋理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和感情联系,而社会网络理论则探讨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互动与干系。
本文将探讨依恋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一. 依恋理论的进展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文斯-罗伊斯于20世纪60时期提出的,对于个体的依恋以及依恋对象的选择与维持进行了诠释。
依恋理论主要将成年人的依恋行为与婴儿与母亲的依恋行为进行对比,认为成年人在依恋对象中寻求安全感和支持。
近年来,依恋理论的探究不仅局限于母子干系,还涉及到伴侣干系、友谊干系和职业干系等不同领域。
探究发现,个体的依恋类型与个人心理健康、亲近干系的满足度以及人际互动方式等有关。
此外,依恋理论还逐渐加入了对于青少年、老年人的探究。
探究表明,青少年的依恋类型与其自我认同、情绪调整和人际干系有密切干系。
老年人则在依恋对象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他们更倾向于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联系,以增加社会支持。
二. 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社会网络理论是探究个体之间互相毗连和互动的一种理论。
社会网络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亲属、友人、同事,也可以是虚拟世界中的社交平台上的友人、粉丝、关注者等。
社会网络理论的进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时期,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社交媒体的飞速进步,社会网络的探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现代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等成为了人们沟通和建立社会网络的主要平台之一。
社会网络理论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探究。
探究人员发现,社交媒体平台扩大了个体的社会网络范围,提供了更丰富的社交互动方式,并对个体的社会干系与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社会网络理论的探究还揭示了人际干系网络的特点和演化规律。
例如,强人际干系网和弱人际干系网对于信息传播和资源得到的作用不同。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依恋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两个重要理论,它们都涉及到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相互影响和补充。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这两个理论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本文将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威尔和玛丽·安斯沃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依恋是人类天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种安全感和亲密感的愿望。
依恋理论主要研究关于婴幼儿追求亲近关系、与母亲分离的反应、形成特定的依恋模式的心理和生物学原因和后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还发现了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依恋需求和模式,更多地将依恋理论应用于探索亲密关系和婚姻稳定性等问题。
近年来,依恋理论的进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方法的创新:随着大数据技术和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研究者在实验设计上更加准确地探究依恋需求和反应。
2. 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者们发现,低自尊、情绪障碍、药物成瘾等心理问题与不安全依恋类型存在正相关,而发展安全依恋则和心理健康更紧密地相关。
3. 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随着依恋理论的拓展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依恋需求在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作用和表现。
例如,移民和难民人群的依恋需求、逃脱暴力关系的特殊依恋类型、受到社会歧视的自闭症人群中的依恋特点等等。
相对于依恋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是一种较为年轻的理论,主要是研究社会网络的形成、演变以及其对个体健康和心理的影响。
社会网络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网络结构的重要性。
研究者大量利用线上线下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建模方法来验证和解释社会网络理论。
当前在社会网络理论上的研究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使用新的数据源和分析方法:研究者调查社交媒体、聊天室、线上游戏等不同社交平台的社交数据,探究网络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建立网络行为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联模型。
2. 社交网络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对健康的高度正相关。
例如,社交互动的频率和质量会显着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网络中的支持和帮助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
深入探讨人类依恋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探讨人类依恋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人类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人类的依恋是指个体在情感上对他人建立的强烈情感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依恋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依恋心理学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类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依恋模型的发展依恋模型是研究人际依恋关系的重要理论。
过去,人类依恋心理学主要通过父母和婴儿之间的依恋关系来研究。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的依恋关系不仅限于亲子关系,也涉及到配偶、朋友和同事之间的连接。
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多层次依恋模型,将依恋关系分为不同的层次。
这一模型认为,个体在不同的情感关系中形成并维持不同类型的依恋。
比如,与父母间的依恋可能是基于保护与安全感的需求,而与伴侣间的依恋往往更加注重亲密与支持。
二、社会依赖与自主性的平衡人类的依恋心理学研究也着力探讨个体在依恋关系中对社会依赖与自主性的平衡。
研究发现,个体内在的依恋需求与外界的依恋需求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平衡。
一方面,个体需要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获取支持和爱的满足。
另一方面,个体也需要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与边界。
最新的研究进展发现,这种社会依赖与自主性的平衡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三、早期依恋的影响早期依恋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期依恋与个体的心理调适和情绪表达能力紧密相关。
最新的研究表明,早期依恋类型(如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与个体的社交能力、心理健康以及日后的亲密关系质量有着紧密联系。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早期依恋对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和抑郁症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发现为心理学家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开展干预与治疗的新线索。
四、新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也在人类依恋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被用于模拟依恋场景,帮助研究者更加真实地观察和评估个体的依恋行为。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引言:依恋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探讨并解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依赖和情感连结。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作为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对我们理解依恋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影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展开综述与探讨,旨在探索其发展演变、影响机制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从而深入理解依恋与个体生活的关系。
一、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是指个体形成和内化的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表示,它由原始的亲子关系模式发展而来,包含了个体对他人的期待、信念、感觉和态度。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自我内部工作模式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式。
自我内部工作模式是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否得到他人的情感支持、安全依附和干预的预期和信念,它在依恋关系中起到自我保护和自我规范的作用。
他人内部工作模式则是个体关于他人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期待性的认知,它对个体的亲密关系和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形成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亲子关系互动、认知发展和情感交流等多个阶段。
在婴幼儿期,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形成了基本的依恋关系,并在情感交流中建立了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初步结构。
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个体开始通过认知与情感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内部工作模式。
成年后,个体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也会受到其他重要关系(如伴侣和朋友关系)的影响和塑造。
三、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影响依恋内部工作模式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适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他人内部工作模式的认知,个体能够选择并建立健康、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
同时,自我内部工作模式也影响着个体的情感调节、自尊、焦虑与抑郁的发展,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还与人际关系和心理行为的发展紧密相关。
研究发现,与安全依恋的个体相比,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倾向于产生焦虑、回避和恶化的人际关系。
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
作者: 侯静[1]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页码: 123-128页
主题词: 依恋理论;社会网络矩阵;护卫模型理论;情感关系模型理论
摘要: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为了其生存、健康和安全,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重要的两大类社会关系理论——依恋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测量方法及其发展过程。
其中社会网络理论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社会网络矩阵观点、护卫模型理论、情感关系模型理论。
最后对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用依恋视角去“理解”——评《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
用依恋视角去“理解”——评《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作者:————————————————————————————————日期:用依恋视角去“理解”——评《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社会科学论文用依恋视角去“理解”——评《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章淼榕何雪松摘要:本文是对David Howe教授所著的《Attachment Theory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书中文译本的评论。
本文归纳了该书的中心思想,即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必须理解与评估案主混乱的社会关系的起源和本质,而依恋理论是一个有效的理解的工具。
本文从知识观的转向、实践的关系取向回归深入讨论了该书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启示与意义,进而提出在理解案主童年一成年发展路径时应超越依恋理论,考虑社会结构因素。
关键词:社会工作依恋理论理解【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2-0120-05DOI: 10.3969/j.issn.1 672-4828.2015.02.013章淼榕,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7)。
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专业化与行政化,越来越正式的惯例、指引压制了专业人员对案主的兴趣、觉察和敏感,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直线思维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扭曲了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对人感兴趣”的本质。
《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Attachment Theory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一书源于对这一现象的忧思。
借助于依恋理论与发展视角,作者David Howe教授提醒一线社会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儿童家庭服务的工作者,重视社会关系中非理性的情感因素,探究关系史与关系现状之间的连续性,从而洞悉案主混乱或者失调的情感关系的性质与起源。
儿童的依恋与社会网络的发展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我也是醉了,一本写儿童依恋的书,有大半本穿越到另一本软件教程书书,能给我穿越回来么?。 学术专著,很好地梳理了依恋理论和社会关系理论,可能是作者的博士论文。 对依恋理论叙述的比较细致和全面,不过论文一般案例不够丰富和生动。 很学术,调查研究性部分内容不好读,适合跳读。 本书系统介绍了依恋理论和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观点、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者和**所做的相关研究, 并且探讨了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依恋特点在教育中的意义、对父母教育方式的启示,最后结合心理咨询中的案 例分析了依恋与心理病理症状的关系的研究在实践中的意义。 粗粗浏览,是一篇高质量的博士论文。焦虑型会很焦虑,尤其青春期,婚恋中付出无度、粘人,穿梭于爱情 中,屡败屡战。
目录分析
1.1社会关系的 概述
1.2依恋理论与 社会网络理论 的相互关系
2.1儿童的依恋关系 特点
2.2儿童与父母、同 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
2.3儿童在不同年龄 阶段依恋的特点在教 育中的意义
2.4父母的教养方式 的研究结果对家庭教 育中的启示
3.1婴儿期依恋 的研究方法
3.2儿童期依恋 的研究方法
儿童的依恋与社会网络的发展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作用
第章
社会
书 依恋
情感
依恋
依恋
理论
个体 关系
意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网络
儿童
青少年
研究
父母
特点
方法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依恋关系理论发展历程
依恋关系理论发展历程依恋关系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描述了人类在早期亲密关系中的依恋行为和情感。
以下是依恋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家约翰·鲍恩提出了初级依恋理论。
他认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早期亲密关系对婴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的理论侧重于解释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情感连接。
然而,鲍恩的理论相对于后来的依恋关系理论来说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韦特提出了依恋关系三个类型的理论。
他根据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互动方式将婴儿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婴儿会主动探索周围环境,但在遇到困难或不安全时会依赖抚养者的支持和安慰。
回避型婴儿则避免与抚养者形成亲密关系,更倾向于独立探索。
焦虑型婴儿则表现出持续的焦虑和不安,经常寻求抚养者的安慰。
哈洛韦特的理论成为后来依恋关系理论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心理学家玛丽·埃尔茨伯格和约翰·鲍尔比提出了“安全基地”和“探索者”的概念,并进一步发展了依恋关系理论。
他们认为,安全型婴儿会使用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索周围环境。
他们还提出了“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的概念,用来描述儿童在与母亲分离或与陌生人接触时产生的不安全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成年人的依恋关系。
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卡伦·宾塔姆和希尔夫雷斯顿·阿因斯沃斯提出了成人依恋理论。
他们认为,成年人依恋关系的形成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
他们将成人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与哈洛韦特的观点相似。
然而,成人依恋理论强调了成人依恋关系对个体情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近年来,依恋关系理论的研究逐渐扩展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群体之间。
许多研究者也开始探讨依恋关系理论与其他心理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如自尊理论、人格理论等。
目前,依恋关系理论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依恋研究进展》课件
研究依恋与人格特质(如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此外 ,了解依恋与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心理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依恋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总结词
研究家庭功能对依恋关系的影响,以及依恋关系如何进一步影响家庭动态和个体发展。
社区干预
01
02
03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满 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需 求。
社区教育
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 居民对依恋问题的认识和 应对能力。
跨学科合作
与医疗、教育等其他领域 合作,共同推进依恋问题 的研究和干预工作。
05
未来研究方向
依恋与人格的关系
总结词
探讨依恋与个体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依恋的测量方法
依恋的测量方法
指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方法评估个体依恋关系的状况和质量。
总结
测量方法对于了解个体的依恋状态、预测行为和发展状况以 及制定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03
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依恋与焦虑症
焦虑症
依恋与焦虑症的关系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持 续的、过度的担忧和恐惧。
研究表明,不安全依恋与焦虑症的发生率 较高,尤其是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详细描述
家庭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而家庭功能是影响家庭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研 究依恋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个体在家庭环境中的适应和发展过程,为改
善家庭环境和促进个体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依恋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总结词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依恋模式的异同, 以及文化因素如何塑造依恋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8)01201232128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的进展侯 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摘 要: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为了其生存、健康和安全,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重要的两大类社会关系理论)))依恋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观点、测量方法及其发展过程。
其中社会网络理论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社会网络矩阵观点、护卫模型理论、情感关系模型理论。
最后对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依恋理论;社会网络矩阵;护卫模型理论;情感关系模型理论*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号:07JC840011).作者简介:侯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博士.E 2mail:yo urn2005@163.co m众所周知,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许多研究者都赞同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为了其生存、安全和幸福健康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
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双向依恋关系的研究,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超越了以往传统双向社会关系,提出每个个体在一生中同时与多个重要他人建立了亲密社会关系。
由此,一些研究者提出社会关系理论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依恋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1,2]。
这两类理论在两个基本假设上存在差异:(1)母亲角色的重要性;(2)儿童早期社会交往的经验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后来的发展[2]。
依恋理论强调母子关系对个体社会关系发展最重要,而社会网络理论则主张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与一些重要他人形成了不同社会关系,这些不同的关系系统同时发展来满足不同社会需要[3]。
1 依恋理论英国儿童精神病学家John B ow lby 最早提出了/依恋0这个术语,并且提出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为以后的依恋研究奠定了基础[4]。
随后,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 orth 对依恋理论进行了扩展。
而在近二十年中,成人依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发展临床学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两大研究取向上获得了重要的成果。
111 依恋理论发展脉络简述B ow lby 提出,当个体遇到危险、恐惧或者压力时,就会寻求依恋人物的亲近和保护,表现出更多的依恋行为,减少探索以及与陌生人的交往;而当个体感到安全时,他们会进行探索,与陌生人进行社会交往。
Bo wlby 还提出,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发展,个体与抚养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依恋关系逐渐内化成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征,这种心理表征被称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Ains worth [5]则提出依恋一个有意义的维度)))依恋的安全性,提出了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行为,并发展了著名的研究程序/陌生情境法0。
根据以上观点,Ains worth 确定了三种依恋模式:回避型、安全型、矛盾型。
Bo wlby 和Ains worth 主要是根据婴幼儿与母亲的依恋表现提出了依恋理论的基本观点,因而早期依恋研究主要考察婴儿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依恋。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青少年和成人依恋关系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提出,这一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兴盛起来。
1985年,Mary,Kaplan 和Cassidy 首次发表了评价成人内部工作模式内容和结构的文章,提出了成人依恋访谈A AI [6],并且提出了三种主要的成人依恋类型:/安全或自主型0、/忽视型0,以及/全神贯注型0。
此后,Hazan 和Shaver 采用三段文字分别描述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的表现,开创了对恋人依恋进行研究的先河[7]。
Bartholomew 等人则根据Bow lby 的依恋模式反映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的观点,主张自我表征模型可以被划分为积极的(自我被看作是值得爱和关注的)或者消极的(自我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
相似地,他人表征模型被划分为积极的(他人被看作是可以得到的和有同情心的)或消极的(他人被看作是不被信任或者拒绝的),并界定了四个依恋模式:/忽视型0、/恐惧型0、安全型、/全神贯注0型[8]。
Bartholo mew 所提出的自我和他人两维度依恋模型是成人依恋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进展。
112 成人依恋两大研究取向的新进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成人依恋的研究得到了迅猛发123展,该领域研究主要采取两大研究取向:发展临床学取向和社会认知心理学取向[9]。
11211发展临床学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发展临床学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侧重研究父母早期与依恋有关的心理状态。
其中,一个重要的进展就是van IJzendo orn在一项有影响力的元分析中证实成人AA I的依恋分类可以预测婴儿依恋模式[10],并提出了依恋代际传递性的观点。
这种依恋代际传递现象在许多研究中都得以证实,但还不清楚这种依恋代际传递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
该元分析表明父母敏感的反应性只能解释父母依恋与其孩子依恋之间相关的23%。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研究者一直不懈努力试图来填平依恋代际传递的沟壑。
Mein等研究者[11]和Bernier等人[12]都提出父母对孩子心理特征的描述的心理对心理(mind-mindedness)可能有助于减小代际传递的沟壑。
然而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证实。
行为遗传学的双生子研究则为依恋的代际传递性开辟了另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尽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O.Co nnor和Cro ft大规模的学前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双生子之间的依恋安全性存在大量相似性,环境影响显著,而遗传影响可以忽略不计[13]。
随后van IJzendoo rn等人对婴儿期双生子进行的行为遗传学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14~15]。
这些结果似乎表明了遗传影响不能填平依恋代际传递的沟壑,而包括父母敏感性等父母行为在内的教养环境因素在依恋代际传递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混乱型依恋被试进行的研究,结果并非如此。
Lekato s等进行了一项小型分子遗传学调查发现多巴胺D4受体(D RD4)基因多态现象的作用[16~17]。
因此,有研究提出不同的基因机制可能分别决定着结构化依恋模式(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依恋的发展[15]。
依恋理论在临床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Bow lby作为一位精神病医生和心理治疗专家,也提出依恋理论与健康和心理治疗的发展有关,依恋的非安全性更容易受到精神病因素的影响[18]。
而且Bo wlby提出最根本的心理治疗的变化包括患者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改变,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以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近年来一些研究考察了依恋结构与各种精神病症状和类型的关系,包括抑郁、焦虑、人格障碍等。
虽然大多数依恋和心理治疗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主要是概念化的和以个案为基础的研究,只有少部分是实证研究,但已有一些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设计,明确提出了以依恋为基础的治疗目标[19]、以依恋为基础的治疗形式[20],并探讨了心理治疗中过程变化和对个案进行概念化的问题[21~22]。
11212社会认知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成人依恋的另一大研究取向是社会认知研究取向。
起初,该研究取向主要是采用自我报告的测量方法,探讨青少年和成人的婚恋关系。
近年来,以Mikuliner和Shaver为代表的研究者采用认知实验方法探讨依恋模式的激活和启动效应,使探讨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无意识特点成为可能。
Bo wlby依恋理论假设,当个体遇到生理或心理的威胁时就会激活依恋系统,寻求和维持与依恋人物亲近,把他们当作安全基地。
目前研究者采用了三种启动效应任务来研究依恋的启动效应。
一种为单词启动效应,即采用能造成心理威胁的词和中性词作为启动词,让被试完成词汇确定任务和Stroo p任务。
结果表明心理威胁的启动词增加了依恋对象心理表征的易接近性,这种效应在三个研究中得到重复验证。
此外,焦虑依恋即使在中性启动词时也可以提高依恋人物表征的易接近性,而回避依恋在威胁词是分离时也抑制这种激活[23]。
第二种为句子启动效应,即采用/妈妈拒绝我0作为启动句子和没有意义的字母组成的中性句子,来比较两种依恋工具(AA I和IPPA)得分与启动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成人依恋访谈A AI得分与启动效应有关,这表明A AI在一定程度上能评估无意识的依恋工作模式[24]。
近年来又有研究者采用依恋对象的名字作为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可以提供安全依恋的人物名字能增加自我表露的意愿、寻求支持的倾向以及能提高确定与安全性相关的目标词的速度[25]。
这一领域的研究使社会认知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方法从自我报告等简单的手段转向认知实验范式,从对意识层面研究转向无意识研究。
此外,社会认知取向的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不同依恋类型在记忆、归因、情感调节策略、情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发现,安全依恋与更高的认知开放性相关,安全依恋的个体能更好地回忆与期望不一致的信息[26],对自己和伴侣的消极行为能做出有利于伴侣关系的归因,从而减小了这些行为对关系的有害影响,而专注型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比安全依恋个体对伴侣的行为做出更敌意的归因[27]。
而且安全型个体更强调双方亲密性的增加,而高焦虑个体更在乎自己安全,回避型则强调对对方的控制[28]。
以上成人依恋研究的进展必将为依恋理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这两大研究取向在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殊途同归来源于Bo wlby和Ainsw orth的依恋理论,都强调早期依恋对后来依恋关系及其它社会关系的影响。
2社会网络理论依恋理论更强调母亲的作用,根据Bo w lby的观点,母亲的失去是威胁生命的事件。
然而,如果社会关系系统中还有其他人,失去母亲虽然是重大事件,但后来的消极影响就会小很多。
这些发现要求我们重新考虑个体的社会关系系统。
因此,社会网络理论应运而生。
与依恋理论不同,社会网络理论主张,个体从出生到衰老,再到死亡,与许多重要他人建立了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这些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也包括了与非家庭成员的关系,而母子关系只是这多种社会关系中的一种。
以下的三种理论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网络理论观点。
211社会网络矩阵的观点124美国心理学家Michael Lewis提出了社会网络矩阵的观点[1,3]。
社会网络矩阵是采用矩阵来表示个体的社会网络,这个社会网络矩阵是由履行多种社会功能的多个重要他人组成的。
在社会网络矩阵中,Y轴代表社会网络中的人物,包括母亲、父亲、兄弟姐妹、祖父母、同伴、朋友等。
X轴代表社会功能,包括保护、照顾、抚养、游戏和学习等。
每种社会功能下还包括一系列可以测量的具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