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分析

合集下载

第七章跨国公司技术转让与全球研发

第七章跨国公司技术转让与全球研发

类别
类别 专利许可 专有技术许可 商标许可 独占许可 排他许可 普通许可 可转让许可 交叉许可
含义 将专利使用权转让给购买者 将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给购买者,必须承担保密责任 将商标使用权转给购买者,保证质量 引进方拥有独占使用权,转让方和第三者不能使用 只有转让方和接收方可以使用 转让方和接收方均可转让技术给第三者 接收方可将部分技术转让给第三者 技术转让双方分别将各自的技术转让给对方
限制:过期技术,多余技术
第二节 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策略
一、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的兴起 1. 特征:海外研发,研发本土化,跨国公司海外研发
2. 动因 支持公司产品本土化市场发展的需要 建立技术信息窗口,吸收国外技术研发成果 利用东道国的科技资源与环境设施 东道国政府吸引外国研发的政策影响 发达交通方式和通讯手段打下基础
一个企业的转移。可包含技术贸易、特许经营、技术 援助、共同研发等。
2. 技术的类别 (1)专利技术
定义:由政府机构或代表几个国家的地区机构根据申请而发给的 一种文件,文件中说明一项发明并给予它一种法律上的地位,即 此项得到专利的发明,通常只能在专利持有人的授权下,才能予 以利用(制造、使用、出售、进口) ……
特征 有时间性但又可无限延期 可以转让使用权或全部转让
(3)专有技术(技术诀窍,或know-how) 定义:未公开的、未取得工业产权法律保护的制造某产品或者应
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计、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 方面的技术知识。
特点 秘密性 传授复杂,不仅需“言传”还要“身教” 自我保护,不属于知识产权 属于动态技术,不被文件固定 无期限限制,可长期保护
包含: 发明专利:产品、物质和方法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专利权特征 注册国法律保障,在他国无效,有时间限制(有效期10-20年) 不可延期,独占权只授予一次,可以传授,可以公开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让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全面开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崛起。

这些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将其应用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布局和资源整合。

技术转让作为一种重要的合作方式,对于跨国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技术转让的定义和意义技术转让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拥有和掌握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有技术等向合作伙伴或其他企业进行传授和交流的过程。

通过技术转让,跨国公司可以将自身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加快全球化进程,同时也能促进各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

二、技术转让的形式技术转让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合作双方的需求和条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1. 直接对外授权直接对外授权是指跨国公司以合同方式将技术授权给合作伙伴或其他企业,使其可以合法地使用和开发这些技术。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授权过程相对简单,传递效果明确,适用于壮大和提升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

2. 技术许可技术许可是指跨国公司将特定技术授权给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和开发这些技术,但授权方仍然保留知识产权。

这样的方式适用于那些对自己核心技术保密要求较高的公司。

3. 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是指跨国公司与其他企业在特定项目或领域进行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技术。

这种方式下,合作双方共享风险,合作成果也更为显著。

三、技术转让的影响技术转让对于跨国公司和合作伙伴都有积极的影响:1. 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技术转让可以帮助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通过技术转让,跨国公司可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自身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2. 对合作伙伴的影响技术转让可以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合作伙伴可以快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技术转让面临的挑战虽然技术转让对于跨国公司和合作伙伴都有诸多好处,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1. 保护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交流和分享,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成为跨国公司和合作伙伴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则 投 跨 技 术 转 移要 求 的取 消 、 国 公 司 的独 资化 的任 何一项技术发 明都是为 了更 新 自身 力 强 , 市场 潜 力 大 , 资 风 险小 , 国公 跨 而 趋 势 使跨 国公 司对 技 术 转 移 的 控 制 更 为 的技 术 优 势 , 不 是 向 外 部 企业 转 让 。跨 司 就 愿 意 将 先 进 的 技 术 转 移 到 该 国 。 另 牢 固 。 什 么 因 素 决 定 了跨 国公 司 技 术 转 国公 司技 术 转 移 决 策 的影 响 因 素 如 下 : ( ) 一 东道 国的投 资 环境 移 的水 平 ? lm t m、 l em n和 K ko BS so Go r a r b ok 认 为 , 争强 度和 当地 技 术 能 力 是 决 定跨 竞 外 , 地 的 知 识 结 构 和 水平 、 产 力 发 达 当 生 程 度 , 是跨 国公 司 进行 技 术 转 移 时 要考 也
— —
桑 塔 纳 , 中 国 市场 “ 枝 独 秀 ” 我 在 一 。
究的 基 础 上 , 出每 个 产 品 领 域 中使 不 同 通 过 分 析 在 华 投 资 的 跨 国公 司技 术 转 移 国 引 进 的桑 塔 纳 轿 车 是 德 国 大 众 七 十 年 提 2 很 在 大众 就 将 其 淘 大 型跨 国公 司之 间 形 成 有 效竞 争 , 使跨 情 况认 为 : O世 纪 九 十年 代 初 , 多跨 国 代 的技 术 , 中 国投 产 后 , 促 公 司 在 华 的子 公 司 虽 然 在 中 国 国 内具 有 汰 , 后 德 国桑 塔 纳 4次 升 级 , 一 代 产 此 每 国公 司加 快 技 术 转 移 速度 的 建议 。


文献 综 述

定的技术领先优势 , 但是生产的产而 几 乎二 十 年不 换 代 , 因 之一 是 桑 塔 纳 的 原 WT ( 贸 易 有 关 的 投 资 措 施 协议 》 不 是跨 国公 司先 进 的 或较 先 进 的技 术 。 O与 都 尤 对 东 道 国在 对 外 国 投 资 者 在 投 资 方 面所 现 阶段 中 国 市场 竞 争 日趋激 烈 , 其 是跨 每一 次技 术 升级 , 要 得 到政 府 的批 准 才 成 , 迫 采取 的各 种 政 策 措 施 进 行 了 规 定 : 不 符 国公 司 之 间 的竞 争 激 烈 , 使 外 国 公 司转 行 。 中 国桑 塔 纳 的 “ 功 ” 正是 我 国对 外 凡 来竞争 者的市场准 入限制过 多和行业 内 合关 贸总协 定的 国民待 遇原则或禁 止数 移 更 先 进 的技 术 。 量 限 制 原则 的投 资 措 施 , 成员 国应 禁 止 各 使 用 。 样 , 入 WT 这 加 O前 在 引进 外 资 时 附 二 、 国 公 司 技 术转 移 影 响 因素 跨 政 府 干 预 频 繁 而 造 成 技 术 更 新 缓 慢 的 典 与 跨 国公 司 R &D 国 际化 趋 势 相 反 , 型 案 例 。

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转让分析

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转让分析

ct n n a c edg s o f eh ia nrd c o 。tea srt n n oa o it.A e sme t ,i ea p c ftcnc l a o ,e h et iet n o c n c it u t n h b op o 。in v t n a ly tt a i i n h i t l o i i i b i h me n t s t h ia h e o e
tI ̄ r s ol rf fo teo e e Bpo e u e tk aeo l- t gO Ic u t ’ c他 tc n lge n teu iu e h oo . rn e .h udpo trm h v l a rcd r .a ecr f ̄ mc n U o nr s 0 e h oo isa d h nq etc lg / i  ̄ - i o y n y
【 词1 跨 国公 司; 术转 让 ; 引进 关键 技 技术
【 中图分类号】 F2 30
【 文献标识码】 A
YANG Xi— h. u z iYANG C u — e h n h
Anay e a ou hei e n to a e h i a r nse fta nai na or r to ls b tt ntr a i n lt c n c lta f ro ns to lc po a n r i
维普资讯
第 2O 年 第 1 期 O6 2 ( 总第 25 ) 8期
S HAN E JNGⅡ GY I
商 业 经 济
N . .06 o1 2 0 2
T t o2 5 oa N .8 l
【 文章编号】 1 964( 0 ) —090 0 -032 6 1 01—3 0- 0 2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移
第九章
跨国公司与技术转移
第一节概述
一、技术 1、定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技术是指制造一种产品 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的知识”。联合国贸发会议对 技术转移中涉及的技术包含了更广的范围:“技术转 移涉及获得新的技术和组织能力”。 具体来说,技术是指运用电和机械等的力量来扩大人 类自然界较量的能力。 技术形态有两种,一是有形形态技术,如语言、文 字、数据、公式、图表配方等。二是专门技术,实践 经验、操作手艺和思维观念等无形形态技术。

(2)技术转移周期理论 斋藤优在1979年提出的。他认为拥有新技术的企业为 了谋求最大利益其对外战略不外乎三种:第一,运用 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对外出口,即商品输出;第二,就 地运用该项新技术生产和销售商品,即对外直接投资; 第三,把技术直接转让给对方使用即技术转让。这三 者间相互联系并按一定周期循环。拥有新技术的企业 总是先输出商品,在出口过程中,该产品在当地的市 场不断扩大,利润率由低到高;该产品逐渐适应了当 地条件,应用当地生产要素也能生产出该产品时,利 润就会下降,企业便由出口变为直接投资,从而使利 润率回升;最后,由于产品在当地产销,很快提高了 当地该技术的水平,且当地企业模仿该产品进入该市 场。此时,企业直接投资的利润率由上升变为下降。 企业由直接投资转向技术转让。


(2)由于市场不全,使企业对外技术转移成本很高, 结果迫使企业在其内部建立市场交易: (3)技术创新的生产周期缩短时,则倾向于采用技术 转移。 (4)风险考虑也影响到技术转移同对外直接投资间的 选择。 (5)在当地投资环境不完善或当地政府对外国直接投 资进行的限制时,合资生产、合并开发等作为优先考 虑,而对外技术转移作为后续考虑; (6)在互惠回授条件下,并且考虑到对方有回授能力 时,一般鼓励技术转移,即许可人向被许可人出售技 术,被许可人改进技术后再反授给许可人。

从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经济战略

从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经济战略

势 。 1 所 有权 优势 ( w esi A vnae)即企业 自身特有 的优 . O nr p da t s, h g 势 。 包括 企 业 的生产 要素 禀赋 ( 它 自然 资源 、 资产 和技 术劳 动力) 等 有 形优势 , 包括 垄 断地位 、 也 经营 才能 、 技术 专利 等无 形的优 势 。 企 业 有形优 势和 无 形优势 的综 合 , 决定 了企业 对外投 资 能力 的大小 。 2 内部化 优 势( t azt n dat e)指 企业 为避免 市场 的不 . I e la o A vn g s nr i i n a , 完全 性影 响 而把 企业 的特 有优 势保持 在 企业 内部 ,把市 场 的交易 关系 变 为企业 内部 的关 系 , 内部进 行更 好 的资源 配置 , 在 以克 服在 外部 市场进 行交 易的不 利条件 。 . 3 区位优势 (oao d at e) L ct n vna s, i A g 即 国家投 资环 境特 有 的优势 。 果在 外 国生产 比在 本 国生产利 润 如 高 , 业就 会对 外直 接投 资。 企 所 有权 特 定优势 和 市场 内部化优 势是 跨 国公司 对外投 资 的必 要 条件 , 们并 不 能决 定一个 公 司一定 要通 过直 接投 资参 与 国际 它 经 济活 动 , 区位 优 势则 是跨 国公司进 行对 外投 资 的充分 条件 , 而 二 者 的 结合 决定 了直接 投 资 的发生 。 四, 国际技 术转 移的 政策 含义 以及对 我 国的 启示 技 术转 移可 以加速 经济 发展 , 给技 术 的输 出、 输入 者都 能带来 利 益 , 是世 界 经济 实践 所证 实 的。在今 天 的国 际经济 中 , 这 引进技 术对 于 发展 中 国家具 有更 重要 的作 用 , 发展 中国家在 引进 技 术 但 的过程 中 , 强调 技 术的 适用 性, 本 国的经 济发 展 目标 、 素 禀 应 与 要 赋特 点 以及 该国 的技术 吸收 能力 相适应 , 引进 与 消化结 合考虑 , 而 且还 应 该努 力争取 技 术开发 的 自主 , 以跟 上世 界 的先 进 水平 。

第五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

第五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

五、管理合同
企业为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对本 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通过签订管理合同,由技术供方向本企业 提供管理技术,并参与管理。 1、提供全部经营管理 2、承担技术管理
六、对外直接投资
• 跨国公司将资金、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 连同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及商标等先进技 术与管理知识,一并输入海外子公司。 • 母公司在技术转让方面具有绝对决策权, 子公司必须接收母公司的技术转让,并保 证技术保密不再扩散。
第二节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方式
• 技术转让是指技术供应方通过某种方式把 某项技术及其有关的权利转让给接受方的 行为。
一、许可证贸易
• 是指技术转让双方通过签订技术许可协议, 由技术接受方(引进方)支付一定的报酬 或使用权,让技术转让方(供应方)将自 己所拥有的某项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制造 权和销售权转让给技术引进方。
(三)商标 • 商标是工商企业为方便对其产品的识别、 并与他人生产或销售的产品相区别而在其 产品上做出的标志。
• 一般来讲,一种商标代表着一定水平的商 品的品质,一旦为消费者所接受,就可以 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 • 为保护商标所有者的正当权益,许多国家 通过专门立法,授予商标所有者一种商标 专用权(也称为商标权)。
四、国际技术转让的客体
• 一般来讲,国际技术转让的客体都是受法 律保护的、先进的技术。 • 按照受法律保护的方式,技术转让的客体 大致分为三部分。
(一)专利技术 • 专利技术是指经本国或外国政府申请注册, 得到注册国认可并依法公布,授予首创者 一种专有权利并给予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
专利技术通常包括: 1、发明:人们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运用新知 识而创造的前所指对产品的形 状、构成或其组合方式做出的改进、更改方 案。 3、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外观形状、图案、色 彩、造型方面的新设计。

新形势下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特点及其启示

新形势下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特点及其启示

案》 则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 技术” 定义 的基础
上给 出 了“ 技术 转让 ” 的定 义 , 关 于制 造产 品 、 即“ 应 用生 产方 法或 提供 服 务 的 系统 知 识 的转 让 , 不 包 但 括货 物 的单 纯 买卖或 租赁 ” 。
1 2 技术 转让 与其 它相关 概念 的差 异 .
4 % 。尽 管在 金融 危 机 期 间 , 0 由于 外 国 直接 投 资 流
量下降 , 从而使跨国公 司国际生产的增 长率有所放
慢, 但跨 国公 司 的 国 际 生 产 网 络 仍 在 继 续 扩 大 … 。 那 么是 什 么力量 促 使 跨 国公 司 国 际化 步 伐 加 快 呢 ? 其 根本 原 因在 于 跨 国公 司是 世 界 先 进 技 术 的 拥 有 者 , 仅如 此 , 国 公 司 还 是 全 球 技 术 转 让 的 主形 势下 , 国公 司技 术 转 让 跨
技 术 转 让 效 果 等 。基 于此 , 国企 业 特 别 是 中 小企 业 应 该 祭 紧抓 住 跨 国公 司 国 际 生 产 网络 进 一 步扩 大 的 趋 势 , 我 积 极 融 入 其 中 , 求 新 的 发 展路 径 。 寻
关键词 i 国公 司; 术转 让;技术创新 ;全球研 发 网络 ;内部化 ; 跨 技 生命周期
2 1 年《 0 1 世界投资报告》 , 称 全世界的跨 国公司
在母 国及 海外 创造 了大约 1 6万亿 美元 的增 加值 , 占
全 球 G P 的 14强 。2 1 D / 0 0年 , 球 超 过 1 1 全 / 0的
产 品 ( 资本 品 ) 如 的转让 和 默认 知 识 的转 让 , 者正 后 变得 更 为重要 , 涉及 获 得 新 的技 能 以及 新 的技 术 并 和组 织 能力 J 。联合 国《 国际 技术 转 让行 动 守则 草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概述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概述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概述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指的是一家公司将其拥有的技术、专利、工艺或知识向另一家跨国公司进行转让的过程。

技术转让是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促进技术和知识的流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这种转让可以是通过授权、许可或收购等方式进行的。

技术转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技术、知识和经验的传递,从而帮助接受技术的公司(被称为转入方)提升其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

转出方通过技术转让可以获得利润、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研发成本或风险。

总的来说,技术转让有利于促进全球产业链的完善和提高。

在技术转让中,有几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被重视。

首先是技术识别和评估,即转入方需要对转出方的技术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行性和价值。

其次是技术协议的签署,包括对技术转让的范围、期限、费用等进行协商。

然后是技术传递和培训,转出方需要将技术和知识传递给转入方,并提供相应的培训。

最后是技术转让的监管和保护,需要建立起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来保护技术的合法权益。

对于转入方来说,技术转让可以帮助其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转入方可以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同时,技术转让还可以帮助转入方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形成优势,提高自身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在技术转让的过程中,有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被考虑和管理。

首先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转出方的技术和知识在转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侵权和盗用风险。

其次是技术适应性的问题,即转入方是否能够适应和消化转出方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此外,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管理模式等因素也可能对技术转让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是在全球化环境下促进技术和知识流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技术转让,转入方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创新和成长;转出方则可以开拓新市场、降低风险和增加收益。

然而,在技术转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需要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来应对。

国际技术转移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国际技术转移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政府政策对技术转移和技 术外溢具有重要影响,如 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 等政策。
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
01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 析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 国际技术转移对接收方技术进步 的影响。
案例研究
02
03
统计分析
对特定技术转移案例进行深入分 析,探究技术外溢的具体机制和 影响因素。
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 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外溢的统计 规律和趋势。
形式
国际技术转移可以通过贸易、投资、合作研究和技术援助等多种途 径实现。
国际技术转移的途径
直接投资
技术贸易
通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 研发中心、工厂和技术中心, 将母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转 移到东道国。
通过技术许可、专利转让和 技术服务等方式,将技术从 技术提供国转移到技术接受 国。
合作研究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实 验室和科研合作等形式,共 同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实 现技术转移。
优化国际技术转移环境的政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国际技术转移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技术转移行为,保障 各方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转移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 我国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优化市场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良性 发展。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技术外溢效应显著
国际技术转移对接受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了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 生产效率。
技术差距影响外溢效应
技术差距较小的国家能够获得更多的技术外溢效应,因为这些国家更容易吸收和适应新技术,进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 平和创新能力。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效应——跨国公司管理课程作业马腾00825102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pkumateng@【摘要】跨国公司凭借自己在资本、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对本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关键词】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技术转移外商直接投资【正文】一、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的概念与比较当今,世界上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专利权,控制着全球几乎全部的尖端技术和相当一部分国际技术贸易,是世界上产业技术的主要创新者、垄断者和交易者。

跨国公司往往将最新技术成果控制在母公司内部,或通过内部技术转移转让给其控股的(特别是独资的)子公司。

有研究表明,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相伴而行的内部技术转移,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并且其方向、速度、内容以及结构将成为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所谓技术转移,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通过无偿或有偿的各种途径,自一国流向他国的活动。

技术转移有别于一般的技术传播,它不仅指技术知识以及随同技术一起转让的机器在空间的转移,而且指技术在新的环境中被获得、开发和利用的有机统一的完整过程。

超越国界的技术转让行为就是国际技术转让。

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自己提供所有所需的技术,所以,各国的经济增长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国技术的扩散。

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和深化无疑带动了世界范围内技术更快的提升。

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就是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因此在理论上各国学者普遍认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技术外溢。

但是跨国公司作为技术溢出源,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实现技术转移。

那么技术转移又为什么会发生呢?用产品周期理论进行分析可知,当一项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或者标准化阶段时,参与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一般也都积累了许多经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成本和价格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双方的合作博弈分析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双方的合作博弈分析
中图分 类号 :2 4 3 F 2 .2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9—2 4 (0 2 0 —0 2 —0 10 4 7 2 0 )2 0 2 4
跨 国公 司技术 转 移是 当代跨 国公 司 经济 活动 的 重 要组 成部 分 , 对于 促进 技 术进 步 , 它 加快 各 国经 济 发展 具有 重 要 的作 用 。而 跨 国公 司又 是 国际技 术转 移的 主体 , 球 近 4万 家 跨 国公 司 , 海 外 拥 有 近 全 在 3 家子 公 司 , 国 公 司 资金 财 力 强 大 , 术 力 量 0万 跨 技 先进 。跨 国公 司奉 行 全 球 化 发展 战 略 , 了保 持 原 为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2期 20 0 2年 6 月
西北 工 业大 学学 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U N L F 0 T ⅥE 阿 P L T C NC L Nv R IYSc1cn ̄ 0 R A R H, 0 N O Y E H IA IE S (0aSic ) U T i e
大化 , 由于跨 国公司与东道 国之间的技术输 出和引进的动 机和 目的不 同 , 然会产 生 冲突。本 文用合 作博 但 必 弈 的方 法分析 了跨 国公 司技术转移过程 的内在本质 , 指出双方 合作与 合作博 弈的解 , 出 只有合作 双方 才能 得 获得最 大收益 。
关键词 : 国公 司 ; 跨 技术 转移 ; 博弈
有 的所 有权 特定 优 势 ( 其 是 技 术 优 势 ) 发 掘 区位 尤 ,
的协议 , 以此分享合作带来的收益。
合作 博弈 的 基本 模型

个标准形式 的博弈定义为 :
/={ ( fN,“) i - N,C )∈ ( ( EN ) , }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于跨 国公 司在华 设立 独 资 的 R D机 构 据 商务 部 发 投资 达 8亿 美元 , & 在北 京 、 津 、 天 上海 、 京 和 杭 南 调 查 显示 .有 4 %的跨 国公 司倾 向于建 立 独 资 的 州等 6个 城 市建 立 了 1 研 发 中心 和实 验 室 . 6 8个 研 研 发 中心 .首要 目的就是 要牢 牢控 制住 研 发活 动 . 发人 员 总数 已接 近 3 0 0 0人 。( ) &D机 构 的职 能 2R 避 免技 术外 溢 , 立 自己的技术 垄 断优 势 。即便 是 也在不 断 提升 跨 国公 司在我 国早期 的 R D机构 确 & 合 资 形式 , 方 也 注重 控 股 权 . 把 中方 的相 关 机 主要 为技 术转 移型 和本 土技术 研究 型 . 任务 主要 外 或 其
的技 பைடு நூலகம் 溢 出效 应 来提 升 国家整体 的技 术 水平 。但是 经过 多年 的 实践 . 并没 有取得 理 想的效 果 。 而让跨 反 国公 司对 国 内企业 形成 了市场挤 出效 应和 抢 占了我 国的研 发 资 源 。也使 得 某些 国 内企业 陷入 了技 术 依
赖的瓶 颈 。 因此 。 需要 对跨 国公 司对华技 术转移过程 中存在 的 问题进 行 分析 , 并在此 基础 上提 出对 策建议 【 键词1 术转 移 ; 术依 赖 性 ; 占效应 ; 关 技 技 寡 自主 创新 f 中图分 类 号1 7 2 5 F f 献标 识码1 文 A f 文章编 号1 0 9 9 3 (0 2 0 — 0 3 0 0 — 5 0 2 1 )2 0 2 — 5 1
【 收稿 日期 】 0 1 1— 5 21—20 [ 金 项 目】 0 2年 安 徽 省 教 育 厅 人 文 社 科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重 点 项 目(K 0 2 7 ) 基 21 S 2 1A17 【 简 介】 文 进 (9 4 ) 女 , 徽 庐 江 人 , 南 师 范 学 院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助 教 。 作者 张 18 一 , 安 淮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分析——以华为和高通为例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分析——以华为和高通为例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分析——以华为和高通为例作者:暂无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7期一、引言我国在国际技术转让中一直处于受让方的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实力不断增强。

华为公司是我国电子科技领域发展的佼佼者,已经开始对外进行技术转让,其与高通的相互技术转让最为明显。

华为虽然科技力量、技术创新实力强大,但是高通实力也并不弱,所以他们进行技术转让的原因值得探析。

(一)华为公司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通信技术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

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2013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

截至2016年底,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

(二)华为技术研发概要华为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技术研发。

早在1999年,华为就已经在俄罗斯设立了数学研究所,吸引顶尖的俄罗斯数学家来参与华为的基础性研发,进入21世纪后,华为广设海外研发机构,吸引人才。

截至2016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79000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

2016年,全球研发投入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华为名列第九,约92亿美元,已超过苹果、思科等巨头。

从2000年开始,华为国内专利申请量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2004年超过2000件,在外申请专利方面,累计PCT申请或国外专利申请已经超过600件,申请国内外商标也超过600件。

(三)华为技术研发特点分析华为公司向海外扩张的前提条件就是拥有技术优势。

20世纪70代,中国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大量输入,国内企业也开始向国外发展,但是由于资本和技术的限制,并不能够在海外打开局面。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五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五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
技术援助 技术援助是跨国公司所采取的灵活性很大的一种技术转让方式。技术转让方通常要充分考虑引进方本身的技术条件、人员素质和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根据所转移技术的复杂程度及预计应达到的目标,然后决定所采用的技术转让方式。 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程咨询 2)产品与技术咨询 3)经营管理咨询 4)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 5)培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6)技术援助服务 导读: 世界银行的技术援助 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分项目)管理办法 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和合作
3)在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让技术主要采取成套设备转让形式 成套设备的交易不仅包括巨额产品的出口,而且包括数额颇丰的技术转让费。 如日本三菱重工集团,1982年向中东产油国转让四座炼油厂的成套设备,技术转让费高达4.5亿美元。统计发现,目前跨国公司40%以上的销售额和49%国外销售集中在化学工业、机器制造、电子工业和运输设备四大资本技术密集部门,业务集中度高的原因是成套设备交易量大。 在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由于可以获得大笔产品销售收入和数目相当可观的技术转让费,“交钥匙项目”越来越盛行。
back
5.3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战略
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技术转让,有原则、有目的,从总体上讲,国际技术转让必须为全球经营战略服务,必须带来跨国公司总利润的增长。技术转让中就必须讲究策略。
技术转让内容的选择策略 跨国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或企业转让的技术,从与跨国公司母公司所使用技术的关系来看,可大致分为四类: 尚未使用但准备使用的技术 尚未使用但也不准备使用的技术 正在使用的技术且还会继续使用的技术 还在使用但即将放弃使用的技术
对外直接投资
01
03
02
合作生产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为共同生产某一产品而进行生产上的合作。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
5

2)专利技术的特征 新颖性 先进性 实用性 3)专利权及其性质 地域性 时间性 独占性
6
2.专有技术
先进而实用、未经公开、未申请专利、可以传授和 转让的、生产或经营所必需的技术知识、技能和经 验。 特点:秘密性;自我保护;长期性
3.商标
是工商企业为方便对其产品的识别,并与他人生产 或销售的产品相区别而在其产品上作出的标志。 转让的商标主要指名牌商标 (1)转让商标使用权 (2)转让商标
14
二、技术转让方式的选择策略 1.以技术投资和建立子公司为技术转让的优 先方案 2.对不同的输入国实行不同的技术转让方式 3.在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转让技术主要采取成 套设备的转让形式
15
第四节 技术转让定价与转让支付方式
一、技术定价 1.技术价值和技术使用价值 2.技术价格的要素 (1)技术研究开发费用的分摊 (2)增值成本 (3)利润补偿或分享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提成计价法 即交易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一个利润分成比率, 就是许可方所得费用与引进方的销售利润之 比。 R=P/S
19
3.固定与提成相结合的计价法 这种计价方法将合同价格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固定价格,用统包计价法计算,这部分费 用在合同生效后就要支付,因此人们通常将它称为 入门费或初付费; 另一部分为滑动价格,用提成计价方法进行计算, 按产品的销售情况逐年提成支付。 两部分的比例一般是固定部分占合同总价的10%~ 20%,提成部分占合同总价的80%~90%。 目前国际技术转让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计价方法。
7
第二节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方式
一、许可证贸易 1.不同客体的许可证贸易 (1)专利许可证贸易 (2)专有技术许可证贸易 (3)商标许可证贸易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在全球化并购浪潮中,已不仅仅限于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更多地出现了大企业之间的并购。

这种大企业的并购常常对一国或几国的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因而对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大企业并购典型案例的分析,能使我们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以下我们来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一)波音公司并购麦道公司1996年12月15日,世界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美国波音公司,宣布并购世界第三大航空制造公司美国麦道公司。

并购总价值133亿美元。

并购后,每份麦道股份变为0.65波音股份。

麦道品牌只保留100座的MD一95型客机,其余民用客机一律改为波音品牌。

从此,有76年历史,举世闻名的麦道公司不复存在。

波音公司总经理于1997年2月出任新波音的主席和总经理,三分之二以上管理干部由波音派出。

新波音拥有20万员工,500亿美元资产,净负债仅仅10亿美元。

当时预计在1998年,新波音公司可望有530亿美元的进账,可牢牢稳住世界民用和军事飞机制造企业的龙头老大的地位。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至今已有89年的历史。

波音经过多次的研究开发,发展成为一家设计并制造民用及军事飞机、导弹、直升飞机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多种经营公司。

在今后的20年中,波音将以每年5%的速度发展空中交通事业,并在原有全球民用客机交易量64%(1995年)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高。

麦道公司成立于1920年,一直在军用飞机制造领域拥有霸主地位。

但是在1996年以后,市场占有份额急剧下降,竞争能力迅速削弱,从而面临着被其他企业并购的危险。

波音并购麦道计划已经讨论了三年。

麦道曾经两次拒绝波音,然而,在过去的几年,在与波音和空中客车的激烈竞争中,麦道一路败北,世界市场份额从22%下降到不到10%。

1996年,麦道只卖出40架民用客机。

1996年10月,麦道承认自己的300座MD一11无力与波音的400座747竞争。

12月,麦道放弃了自己440座MD一11的计划,开始作为波音的"下承包商",帮助波音生产550座"加长型"747客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分析
当今发达国家对于先进技术多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转让;而对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术则通过单纯许可或所有权协议转让。

但不论何种方式的技术转让多是通过跨国公司这一载体来完成的。

跨国公司目前是通过技术优势而非资本优势在全球推行自己的赢利政策,资本优势仅仅是其采取技术策略的一个前奏而已。

不论是通过合资、建立子公司还是成立分支机构,它都立足于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控制策略。

在今天,传统的技术转让如所谓的转让费等已失去了意义。

它至少可以通过三个渠道在不转让核心技术的前提下实现获取利润的目的,同时利用本地廉价而又优秀的人才为它们开发更多的新技术和产品,“以东道国人治东道国人”成为跨国公司的成功策略。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在某种程度上是两个国家双赢的方式。

发达国家得到了利益,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技术。

可是其中对发展中国家又有不利的方面。

一般跨国公司是不会把自己的核心技术转让给东道国的,要实现其自己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并且东道国国家企业技术的不到革新,用的都是别人淘汰的技术、或者在某些核心技术零件只有进口的份。

譬如说,我国的汽车业。

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在中国的合资
公司攫取高额利润。

其中:1、双重收取高额技术转让费。

收取技术转让费,是跨国公司向合资整车企业提供车型生产权的前提。

在一家中外合资整车企业,外方提供一款车型就收了1亿多美元的技术转让费。

在该合资企业还未消化掉这笔巨大技术转让成本的时候,外方母公司又推出了这款车的改进型,仍然需要1亿多美元的技术转让费。

只要将原有生产线调整一下,该合资企业就能够生产改进型。

中方希望外方不再收取技术转让费,遭到外方拒绝。

这时,另一家整车企业迫不及待地表示愿意支付这笔昂贵的技术转让费,以求获取改进型的生产权。

于是,外方乘机向合资中方施压,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2、指定购买国外零部件。

3、指定购买其母公司高价原材料。

4、指定购买国外高价设备。

5、、收取高额认证费。

并且利用中国廉价的生产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逐步将中国境内的独资、合资企业纳入其全球分工体系,扩展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规模,追求利润最大化。

我国加入世贸后,跨国公司迅速调整其在华技术经营策略,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技术投入,外商投资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档次明显提高。

在华技术战略的新变化∶
1、由逐步进入到大幅度转让技术。

2、由被动的硬性技术转让到自觉的技术投入。

跨国公司普遍认为,中国技
术产业与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在未来10至20年间,其发展速度将难以估量。

跨国公司向中国技术转让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由单纯的技术转让向研究开发经营战略的转变。

4、产业结构转移与技术投入同步进行。

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争夺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间进行,美欧日占了世界技术贸易额的97%,少数进入发展中国家也是集中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是跨国公司最为看好的市场。

5、技术投入与发展配套相结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明显地加强了对配套生产的要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表示,不光是要在中国建整车厂,还要将所有的零部件配套厂都带到中国。

6、对技术的控制性增强。

越是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企业越是要对企业控股,愈是技术先进的企业,跨国公司愈是倾向于采取独资方式。

跨国公司在中国采用的技术主要还是以应用技术为主,这些技术多是围绕着其在中国设立的企业来进行的,通常来讲在独资企业和外方控股的合营企业中,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国内领先的。

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的策略:
1、制定合理的科技战略。

尽管跨国公司在大量向中国转让技术,但对于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如军事、航空、核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他们是不会向中国转让高新技术的,即使部分工业领
域涉及这些技术,也是有种种限制。

对于核心的关键技术,中国政府决不可能依赖跨国公司,必须集中力量自主开发。

中国的自身财力有限,不可能在财政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钱去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有效的办法是减少一般性的技术引进,实际上这类技术引进的效益并不好,莫不如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在少数关键的技术上,在这方面中国有许多成功经验的。

2、进一步开放市场。

对于大量的一般性竞争性行业如机械制造、轻工、纺织、服装、家电等应实行充分的竞争策略,将这些行业完全放开市场,由企业去充分竞争。

对于内资企业加快改革,尽早、尽快完全投入市场,即通过股份制、股权出售等方式变现这些国有资产。

进一步向外商开放竞争性行业,取消股权比例限制、布点限制,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特别是鼓励跨国公司转让高新技术,由于中国全面放开了这些市场,也不可能形成一家跨国公司对某一行业实行垄断经营,从而阻碍了技术的发展,要形成多家跨国公司间竞争,迫使每家跨国公司必须投入最新的技术,否则,就将失去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3、认真落实已有的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

从1999年底以来,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了许多鼓励政策。

现在的问题一是政策的落实还存在很大的偏差。

二是鼓励政策还不到位。

4、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

中国政府在已经出台的研发中心的政策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政策扶植力度。

5、进一步完善法律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在知识产权的立法方面,中国已经比较完善,相应的立法大都完成,但关键是执法的力度还不够,有法不依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6、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使跨国公司技术引进的链条延伸
总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时非常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缩小各国之间技术之间的差距。

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好技术转让,结合本国发展道路,发展创新其跨国公司的技术,掌握其核心技术,达到共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