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载与地震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PKPM上部结构设计软件常见问题释疑”研讨班授课大纲

一、荷载与地震作用

1、现浇板、悬挑板、组合楼板、斜板等在确定面荷载时有哪些注意事项?05与08版在处理上

有何不同?荷载方向如何确定,可否输入负值?

2、08版新增梁上的荷载类型“无截面设计”是何意,如何正确应用?

3、哪些节点上可以加节点荷载?对于一根梁上任加一点后,在此节点上加节点荷载05与08版

软件在处理上有何不同?

4、楼面梁是如何进行活荷载折减的,程序的处理与规范有何不同?

5、对于“柱、墙及基础活荷载折减”程序的处理05版及08版有哪些不同,结果如何查询?

6、活荷载的输入对人防荷载的计算有何影响?08版有何改动?

7、PK、SATWE进行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时有何不同?应注意哪些相关参数?

8、何为“互斥活荷载”?怎样通过此功能来实现规范中的相应条款?

9、05及08版程序是如何进行“普通风荷载”计算的,其中与风荷载计算相关的参数该如何确定,

受风面面积及荷载作用点如何确定?“普通风荷载”计算后荷载如何分配,它作用的效应程序做了怎样的处理?

10、05版特殊风荷载是如何计算的,有哪些不足?08版特殊风荷载是如何计算的,如何灵活应

用?

11、广义层方式建立的模型是否均可以直接用软件自动计算的风荷载?

12、05、08版吊车荷载输入方法有哪些异同?

13、对于排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不同模块有何不同,该如何选用?

14、近期多层人防的计算程序做了哪些重大调整?不同版本为何结果会相差如此悬殊?

15、局部有人防荷载时如何处理?

16、如何确定地下室外墙平面外的受力?如何计算地下室外墙平面外的配筋?不同版本输出结果

有何不同?程序对于地下室外墙能否正确识别?

17、如何实现人防构件的弹塑性设计?

18、何时需要考虑“双向地震”及“偶然偏心”?如果两项同时选择程序如何处理?

19、如何正确确定与地震力计算相关的一些参数?如:计算振型个数、周期折减系数。

20、如何理解“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与“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21、“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如何应用?

22、0。2Q0调整,不同时期版本,程度处理有何不同,原来有哪些局限?如何解决?

23、08版地下室信息中“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是何意,该如何取值?

二、构件设计

1、对于层间的支撑在计算时05、08版软件的处理有何不同?

2、越层支撑在与梁墙相交时05、08版在处理上有何不同?

3、08版对于柱被层间支撑打断后是如何进行内力及配筋计算的?

4、如何人为指定支撑是否参与导荷,它的导荷原则是如何定的?

5、08版支撑的计算长度系数如何确定?

6、支撑对于楼层指标的贡献05与08版在计算上有何异同?

7、刚性梁有哪些具体应用?

8、如何用两种方法输入连梁模型?两种方式输入的连梁在计算上有哪些不同?

9、如何合理填取与连梁计算相关的参数信息,如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墙梁转框架梁控制跨高比?

10、程序是如何实现“《抗震规范》(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 的?

11、在输入楼梯构件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2、按主梁或次梁不同的方式输入时,在导荷、计算、施工图处理上有何不同?

13、05、08版层间梁的输入有何不同?SATWE在05、08两个版中对层间梁的计算有哪些不同?

14、08版层间梁与竖向构件相连时,程序是如何判断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的?

15、层间梁在本层输入和通过越层方式输入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哪些不同?

16、05、08版形成楼板的方法有何不同?

17、在荷载传导时程序对于四边是否共面、高低跨楼面、洞口及次梁的影响是如何考虑的?

18、如何正确应用楼板刚度计算的几种假定模型?

19、如何正确填写与楼板刚度有关的几个参数,梁刚度放大系数、梁扭矩折减系数?同为08版,

不同时期的版本,程序的处理有何不同?

20、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控制配箍特征值是何意?

21、如何校核“墙施工缝验算”的结果?

22、剪力墙在计算时是否还有洞口最小尺寸的要求?节点的归并程序做了哪些调整?还会出现洞

口尺寸自动改变的现象吗?

23、墙元细分的控制长度软件做了哪能调整?

三、几种特殊结构类型(多塔结构、错层结构、转换层结构、坡屋面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

1、如何正确应用广义层方式建立多塔模型?

2、进行多塔结构补充定义应遵循什么原则?现版本能否自动进行多塔结构补充定义?

3、设缝的多塔结构在风荷载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合理填写与多塔结构设计相关的参数,如“裙房层数”、“0.2Q0调整”等?

5、如何正确分析多塔结构的计算结果?

6、如何应用不同版本正确建立一错层结构的模型?

7、08版用广义层方式建立错层结构模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8、越层柱计算时采用什么计算模型?

9、越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及输出方式05及08版有何异同?

10、对于广义层方式建立的错层结构计算风荷载时应注意哪些细节?

11、错层梁与相交竖向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程序是如何确定的?

12、两顶标高不同的相交梁,有部分截面重叠时,05版与08版是如何判断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的?

13、几种特殊情况的转换层结构如何建立正确的模型?(一梁抬一偏心墙、抬两偏心墙、抬另一

方向的墙)

14、梁抬柱或墙抬柱的转换结构在模型建立时05与08版有何不同?

15、桁架转换的结构在模型建立时如何正确模拟其中的杆件?

16、空间软件在进行转换层结构计算时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17、输入斜梁来形成坡屋面时,05版与08版有哪些不同?

18、软件如何来判断斜梁与其它层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19、输入斜墙来形成坡屋面时,05版与08版有哪些不同?

20、如何正确输入封口梁?不同时期版本程序规定有何不同?

21、斜板刚度如何考虑?近期08版可否考虑斜板刚度的计算?

22、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范围

23、如何通过计算结果判定短肢剪力墙结构?

24、软件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所采取的原则有哪些?

四、施工图常见问题

1、为何梁或柱的实配钢筋远大于计算配筋?

2、为何井字梁的挠度在节点处不等?

3、次梁处的集中力为何与SATWE计算中节点处主梁的剪力差不同?

4、为何是楼面梁,但施工图的标注却给出的是“WKL”即屋面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