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雷电颂》教学反思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雷电颂》(郭沫若)教学反思
《雷电颂》教学反思在完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雷电颂》(郭沫若)的教学后,我深感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这篇课文不仅是文学作品的欣赏,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好材料。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反思:一、教学内容与方法《雷电颂》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的一部分,其语言激昂、情感澎湃,非常适合通过朗读来体验。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中语言的魅力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时,我也详细讲解了文中的象征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二、学生反应与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反应总体上是积极的。
他们对屈原的爱国情怀表示敬仰,对《雷电颂》中的语言表示赞叹。
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课文,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对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不够深刻。
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象征等文学手法的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效果与改进从整体来看,这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们对《雷电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屈原的爱国情怀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可以增加更多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或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其次,我可以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我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对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雷电颂》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学作品在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雷电颂》优质教学课后反思
《雷电颂》优质教学课后反思
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趋势,谁也无法逃避,只能尝试以之发展我们的教学能力。
但目前因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实质,难免出现新的形式化。
所谓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讨论而讨论,而不讲究为什么。
我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在课堂实效方面下点功夫。
盲人走路最需要一根拐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需要及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引领他们走得实,走得好。
某教师在教学初二《雷电颂》一课时,尝试用“小组讨论”组织教学,由于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案例:教师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随即:“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即找出文中哪些具体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接下来,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大家一边看书一边交流。
五分钟后,集体交流,课堂气氛极沉闷,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师一再点拨,课堂成了教师与几位语文学习佼佼者的对话,最后明确答案,这部分新知识就算学完了。
这是“小组讨论”吗?整个过程实际上还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word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趋势,谁也无法逃避,只能尝试以之发展我们的教学能力。
但目前因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实质,难免出现新的形式化。
所谓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讨论而讨论,而不讲究为什么。
我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在课堂实效方面下点功夫。
盲人走路最需要一根拐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需要及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引领他们走得实,走得好。
某教师在教学初二《雷电颂》一课时,尝试用“小组讨论”组织教学,由于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案例:教师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随即:“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即找出文中哪些具体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接下来,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大家一边看书一边交流。
五分钟后,集体交流,课堂气氛极沉闷,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师一再点拨,课堂成了教师与几位语文学习佼佼者的对话,最后明确答案,这部分新知识就算学完了。
这是“小组讨论”吗?整个过程实际上还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诊断:尽管教师在主观上已有了“以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显然缺少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在这一环节上,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加上这部分知识较抽象,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又不足,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从而导致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其智力价值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教师引领,适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实现多元化互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
第一步──认一认:什么是象征手法?教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文章或文段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
八年级语文下《雷电颂》读后感
《雷电颂》读后感《雷电颂》是郭沫若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篇话剧之后,我深深地被其中所蕴含的激情和力量所震撼。
首先,我非常钦佩屈原的坚定信念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在剧中,屈原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控诉了黑暗势力的不公和残忍,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他坚持自己的信仰,不为权势和利益所动摇,这种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我被文中丰富的象征手法所吸引。
作者运用“雷电”、“风”、“云”、“雨”等自然现象,作为屈原内心世界的象征,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这些象征手法,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屈原的情感和思想,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此外,文中富有激情的语言也让我印象深刻。
作者运用排比、反复、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个作品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同时,语言的节奏感也非常强烈,读起来铿锵有力,令人感受到屈原内心的激情和力量。
这种语言的运用,不仅让整个作品更加具有文学性,也更加具有感染力。
最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通过屈原这个角色,作者表达了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呼吁人们追求自由、正义和真理,反对黑暗和压迫。
这种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使得整个作品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篇具有思想性和启示性的文献。
总之,《雷电颂》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课文。
它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屈原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在阅读这篇课文之后,我深深地被其中所蕴含的激情和力量所震撼。
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屈原的情感和思想,也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和感染力,以及语言的力量和魅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将这种精神品质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
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_雷电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雷电颂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学习几种增强感情色彩的写作手法。
导入:屈原诗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感受屈原的情怀。
作品链接: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
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系楚国。
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读剧本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段落合作朗诵。
此剧是屈原的内心独白,它表达了两方面的思想内容,请对照下面句式,说说你的理解。
一方面歌颂,另一方面怒斥。
学写法文中写到了哪些景象?结合写作背景,想想这里用到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写到了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等景象。
作品链接:《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
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此剧后来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雷电颂》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甲:风!我希望他咆哮!希望他咆哮!尽力地咆哮!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让他咆哮的时候,他应该尽力咆哮!乙: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分组读)知识链接: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9篇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9篇《雷电颂》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民俗导入: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伟人掠影: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
传为湖北秭归人。
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
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较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
是一首浪漫作品。
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
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现代有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三)朗读感悟:1、根据课后“参考资料”了解戏剧基本剧情。
2、播放《雷电颂》朗读:,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论。
3、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雷电颂》 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41节《雷电颂》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抓住特征展开想象,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
2、指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
3、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学法指导:1、学习本文,要掌握相关的戏剧知识,了解此文的创作背景。
2、反复朗读,熟读以至成诵。
3、本文中含义深的语言要加强小组间的合作、研讨。
教学准备:学生:1、利用书籍或网络,了解屈原、郭沫若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接触戏剧。
2、课前三读:一读要求学生弄懂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二读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为强烈的感受;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以备课堂上交流。
教师:1、屈原和郭沫若的有关资料。
2、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在我的想象中,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
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
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
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那么,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的屈原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2、板书课题、作者:雷电颂郭沫若3、请同学们讲述你们查找资料后所了解的屈原、郭沫若及《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大致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4、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有关资料: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
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
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郭沫若,进步文化界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既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让智慧的火花绽放──《雷电颂》教学后记语文精选范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即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内容、层次、情境,重点词句、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让学生有疑而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使学生思想得到启迪,个性得到张扬。
个性阅读、整体感悟也就是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感悟有深浅和多寡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思维的主动性。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
有的学生习惯整体感受,有的学生善于细部推敲,有的能管中窥豹,有的能由浅入深,有的会边读边思,有的喜欢掩卷遐思……孔子云:导而弗牵。
教师的任务就是能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心理创造机会和气氛,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让他们享受到表达的快感──成功的幸福,一吐为快的轻松,挑战和被挑战的紧张兴奋。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阅读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在执教《雷电颂》一文时,指导学生带着疑问反复阅读,将课文渎正确,读流利,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入情入境,以达到自悟的程度,(感悟是个性阅读的灵魂。
感悟是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华,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的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与创新。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感受、困惑,并让每节课的小秘书作好学生漫谈记录,没想到学生阅读、悟,却悟出了个性,而个性与个性的碰撞就会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
不信,请欣赏欣赏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如何绽放的──小才女姚瑶打头说:“读了这剧本,我被剧本诗一般的具有磅礴气势的语言所感染”,然后她带着激情,朗诵了--段“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惰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思维敏捷的毛磊说:“我被主人公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怀所震撼,也为黑暗势力的丑恶而痛恨,为美好事物的摧残而痛心。
《雷电颂》语文教学反思
《雷电颂》语文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
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在教学这篇之前,我虽然仔细地备过课,但总觉得知识点繁多,也没有把握能够讲好,似乎不管怎么备,心里也没底。
到了课堂上,我抱着临场发挥的念头,期望着能在课堂上上出一点惊喜。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介绍完这些信息已经过去了半节课的时间。
接下来,我给学生范读了课文,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其实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反复在想下一步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课文读完后,我发现学生好象没有马上从课文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于是我停了片刻,没想到片刻之后学生竟然鼓起掌来,“老师,你读得太好了。
”一个平时课堂上很活跃的男生喊道。
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说道“谢谢大家的夸奖,但是我读的好在哪里呢?”“语调、语气处理的好。
”“太有感情了。
”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其实这就是这篇内容方面的重点,紧接着我们根据这两种感情将课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并概括出了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结束这节课之前,照例有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我说“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相当好,那么谁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一个平时并不爱发言的学生,起来问道“老师,文中对光明的渴望表现在哪里?”虽然象征这个知识点没有涉及,但从表面上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有的学生就回答说“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
《雷电颂》的教案设计与读后感
《雷电颂》的教案设计与读后感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雷电颂》的背景和意义。
(2)通过分析课文,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郭沫若及其作品《雷电颂》。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讨论诗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和诗的意义。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诗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郭沫若及其作品《雷电颂》。
(2)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3)分析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发现和描述诗中的意象。
(4)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识别和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
(5)讨论诗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二、读后感1. 学生自主阅读《雷电颂》。
(1)对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感受。
(2)对诗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3)对自己的启示和感悟。
3. 学生分享读后感,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和课堂练习。
3.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测试学生对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诗歌教材,包含《雷电颂》。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和播放相关视频。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和鉴赏文章,供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六、教学扩展活动1. 诗歌创作:让学生模仿《雷电颂》的style 和form 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2. 绘画展示:邀请学生根据《雷电颂》中的意象和情感创作绘画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解读。
3.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诗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感受和传达诗中的情感和主题。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雷电颂》的短文,内容包括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的理解。
《雷电颂》的教案设计与读后感
《雷电颂》的教案设计与读后感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雷电颂》的作者、背景和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内容a. 作者简介: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爱国诗人,被称为“辞赋之祖”。
b. 作品背景:战国时期,楚国被秦国侵略,屈原忧国忧民,创作了《离骚》、《九歌》等诗篇,《雷电颂》是其中的一篇。
c. 作品主题:赞美楚国山河,抒发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爱国情怀。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和作品主题。
b. 鉴赏法: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
c.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爱国情怀。
4. 教学步骤a. 导入:介绍屈原和《雷电颂》的背景。
b. 朗读:让学生朗读《雷电颂》。
c. 讲解: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
d.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爱国情怀。
e. 总结:强调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雷电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读后感《雷电颂》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通过对楚国山河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热爱。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中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丰富。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雷电”象征着国家的命运和希望,“山河”象征着楚国的美丽和坚韧。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读后感中,我最为感动的是作者的爱国情怀。
在战国时期,楚国被秦国侵略,作者身处忧国忧民之中,但他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和希望。
相反,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切,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这种爱国情怀令人敬佩和感动。
通过阅读《雷电颂》,我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我也感受到了诗歌中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这首诗歌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启发了我对爱国主义的思考。
我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和欣赏更多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八年级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教案改进思路
八年级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教案改进思路。
针对“雷电颂”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学习效果不佳。
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我只是着重讲解了文本内容,而没有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不足。
故我在反思后,对于以后的课程安排,应该在注重文本内容的同时,也应给学生更多的文化知识,例如,结合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
我还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
尽管我制定了相应的课堂互动环节,由于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学生参与感不强,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
或者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希望学生能够自我发现和思考问题,然而,学生的主动性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在下一步的改进中,我将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使用更加生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思考、热情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
此外,我也发现范文的指导还需要更加具体和详尽。
在教案的设计中,我对范文的引导较少,对于高分段的范文没有更详尽的解读和分析,也未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参照标准,而这也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
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制定了更加具体的范文分析模板,旨在让学生更加明白作文要点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针对本人反思和总结中的不足之处,我制定了改进思路。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地让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注重学生的互动和思考。
我还会在课堂中充分利用文化资料和范文分析,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有更好的作品理解和写作规范,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这次反思和总结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也让我有了针对性的改进思路。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踏实实践,用心指导,做好每一位学生的辅导和提高文学素养的工作。
同时,我也期待能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分享,以达到更优秀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_雷电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雷电颂》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大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在朗读中思索体味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及象征手法在抒发感情上的作用。
3、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重点、难点: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思想及品味本文富有强烈感情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学过的诗歌很多,现在老师问一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诗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屈原,是郭沫若笔下历史剧中的主人公。
(简介郭沫若)他写的屈原在剧中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他又想借雷电来表达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雷电颂》,去聆听屈原的心声。
二、具体过程:(一)初读课文,谈感受1、读通、读顺全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准文中的生字词。
(独学)2、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表达你初读本课的感受。
(对学)(二)再读课文,说内容听课文录音,思考以下问题:(群学)1、听了朗读之后你知道了屈原的内心都想了哪些事物?(风、雷、电、洞庭洞、长江、东海、土偶木梗、东君……)2、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根据作者的态度,这些事物可分为两类,由此,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三读课文,说情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四读课文,品语言《雷电颂》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已从这些话中读出了屈原的内心世界。
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屈原的内心情感,有何表达效果?(五)倾情诵读现在想象你就是屈原:你一心为国为民却被诬陷、遭迫害、受侮辱,楚王不信任你,人民也不理解你,你现在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等候未知的命运。
当时,四周一片黑暗,庙里只有隐约可见的神像,奇形怪状,阴森恐怖。
狂风大作、雷声轰鸣……现在,请带着你激昂的感情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范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范《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范》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范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趋势,谁也无法逃避,只能尝试以之发展我们的教学能力。
但目前因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实质,难免出现新的形式化。
所谓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讨论而讨论,而不讲究为什么。
我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在课堂实效方面下点功夫。
盲人走路最需要一根拐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需要及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引领他们走得实,走得好。
某教师在教学初二《雷电颂》一课时,尝试用小组讨论组织教学,由于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案例:教师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随即: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即找出文中哪些具体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接下来,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大家一边看书一边交流。
五分钟后,集体交流,课堂气氛极沉闷,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师一再点拨,课堂成了教师与几位语文学习佼佼者的对话,最后明确答案,这部分新知识就算学完了。
这是小组讨论吗?整个过程实际上还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诊断:尽管教师在主观上已有了以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显然缺少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在这一环节上,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加上这部分知识较抽象,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又不足,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从而导致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其智力价值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教师引领,适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实现多元化互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
初中语文_雷电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雷电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品味并领悟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领悟文中象征手法的使用和修辞方法的作用。
(知识目标)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点,并通过朗读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3、学习屈原坚贞不屈的凛然正气和浩荡炽热的爱国之情,理解作品社会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情感目标)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概括屈原形象,体会屈原精神,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以朗读为贯穿全课的中心,采用朗读和问题引导法,通过教师指导、多媒体运用、小组讨论、学生互评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情感去体悟课文的情感,从而把握人物精神,理解作品的意义。
课前预习活动一:走近屈原和郭沫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并进行交流,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活动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1、请给加点的字词注音睥睨....()污秽...()波澜.()鞺鞺鞳鞳稽.首()迸.射()罪孽.()咆哮..()伫.立()驰骋..()虐.待()雷霆.()徘徊..()忏.悔( ) 郢( )2、解释词语睥睨:驰骋:污秽:拖泥带水:鞭挞:活动三、阅读课后的【参考资料】和【知识链接】,完成填空练习。
【知识链接】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练习测评】自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电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电颂》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雷电颂》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包括对于正义、邪恶、自由、解放等的思考。
2.学生能够掌握本文中的文学技巧,例如象征、拟人、排比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和鉴赏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要掌握课文中的生词、词句的理解,包括一些疑难句子和段落。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作者通过文学技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这些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3.解决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同时通过一些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2)教师介绍《雷电颂》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提问学生对于课文标题的理解,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朗读正确、流利。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认真听录音,并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学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3.讲解生字词和基本语法(10分钟)(1)教师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
(2)教师简要讲解本文的基本语法结构,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4.分析课文,深入探究(15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段落和语句。
(2)教师巡视各小组,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课堂练习与评价(10分钟)(1)设计相关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完成练习并提交答案,教师进行即时评价和反馈,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学反思
《雷电颂》教学反思一
这篇激情洋溢气势磅礴的人物独白之所以会读的那么琅琅上口,感染人,也在于句式的变化,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看看其中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注意不同的句式(拟人句、呼告句,排比句、反复句、短句的)朗诵技巧。
这篇散文诗,以奇特的想像、宏伟的气魄、火一般炽热的语言和雷霆万钧的气势,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切追求。
《雷电颂》教学反思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电颂》教学反思
《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
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虽然仔细地备过课,但总觉得知识点繁多,也没有把握能够讲好,似乎不管怎么备,心里也没底。
到了课堂上,我抱着临场发挥的念头,期望着能在课堂上上出一点惊喜。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介绍完这些信息已经过去了半节课的时间。
接下来,我给学生范读了课文,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其实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反复在想下一步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课文读完后,我发现学生好象没有马上从课文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于是我停了片刻,没想到片刻之后学生竟然鼓起掌来,“老师,你读得太好了。
”一个平时课堂上很活跃的男生喊道。
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说道“谢谢大家的夸奖,但是我读的好在哪里呢?”“语调、语气处理的好。
”“太有感情了。
”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
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
其实这就是这篇文章内容方面的重点,紧接着我们根据这两种感情将课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并概括出了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结束这节课之前,照例有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我说“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相当好,那么谁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一个平时并不爱发言的学生,起来问道“老师,文中对光明的渴望表现在哪里?”虽然象征这个知识点没有涉及,但从表面上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有的学生就回答说“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
”最后我总结说“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重点。
”就这样一节本来没有多大把握的课,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重点,并自然过渡到了下一节课的内容。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