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测量试题
变形监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变形:变形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2 变形监测:从基准点出发,定期地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化量,从历次观测结果比较中了解变形随时间发展的情况。
3 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响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4 基坑回弹观测: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基坑上面的荷重卸除,基坑底面隆起,测定基坑开挖后的回弹量。
5 连续变形:当地表移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渐变的性质,且不出现台阶状大裂缝,漏斗塌陷坑等突变现象6 边界角:在主断面上,地表盆地边界点和采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所夹的锐角7 下沉系数:反映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关系的一个量度8 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9 变形网:由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网10 垂直位移: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沉降沉陷)11 观测点:在变形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
12 变形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找出真正变形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13 水平位移:变形体在水平面上的位移,是不同时间内平面方向与距离方向,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平面移动。
产生水平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14.基点观测:工作基点相对于基点的变形观测。
3.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15.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16.变形观测周期:变形监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周期,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周期的测量工作17、液体静力水准: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18、奇异值:与前面变形规律不同,但不一定是错误的观测值,所以接受19、回归分析:从数理统计的理论出发,对建筑物的变形量与各种作用因素的关系,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测后,仍然有可能寻找出它们之间的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处理变形监测资料的方法即叫回归分析三、简答题1、简述灾害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全球性的地极移动、地壳的板块运动及区域性的地震、城市地表下沉、矿区采空区的地表沉陷、山体、河岸及矿坑边帮的滑坡、建筑物基础下沉、倾斜、建筑物墙体的裂缝及构件挠曲等都是变形的表现形式。
变形监测复习题

变形监测复习题变形监测复习题变形监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对结构体的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与变形监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技术,并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一、基本概念1. 什么是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是指对结构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形变进行实时或定期的监测和记录,以便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变形监测的意义是什么?通过变形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结构体的变形情况,判断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
3. 变形监测的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包括全站仪监测、GPS监测、倾斜仪监测、应变计监测等。
二、全站仪监测1. 全站仪监测的原理是什么?全站仪监测利用电子测角仪和距离仪测量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通过对比测量数据的变化,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 全站仪监测的优点是什么?全站仪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实时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大型结构体的变形监测。
三、GPS监测1. GPS监测的原理是什么?GPS监测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目标点的坐标,通过对比测量数据的变化,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 GPS监测的优点是什么?GPS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无需目标点可见等优点,适用于大范围结构体的变形监测。
四、倾斜仪监测1. 倾斜仪监测的原理是什么?倾斜仪监测利用倾斜传感器测量目标点的倾斜角度,通过对比测量数据的变化,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 倾斜仪监测的优点是什么?倾斜仪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强、适用于小范围结构体的变形监测等优点。
五、应变计监测1. 应变计监测的原理是什么?应变计监测利用应变计测量结构体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变变化,通过对比测量数据的变化,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 应变计监测的优点是什么?应变计监测具有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局部结构体的变形监测、可实时监测等优点。
六、总结通过对变形监测的复习题,我们回顾了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

变形监测试题1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A. 确定建筑物的位置B. 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C.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D. 记录建筑物的重量2. 以下哪项不是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A. 卫星定位B. 激光扫描C. 倾斜测量D. 温度测量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A. 测量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B. 测量仪器精度不足造成的误差C. 测量环境变化造成的误差D. 测量时间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4. 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通常不包括:A. 数据的统计分析B. 数据的趋势分析C. 数据的图形展示D. 数据的物理解释5. 在变形监测中,建筑物的沉降量通常用以下哪个单位表示?A. 米(m)B. 厘米(cm)C. 毫米(mm)D. 微米(μm)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变形监测的周期应该根据_________来确定。
7. 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通常与_________有关。
8. 建筑物的倾斜监测通常采用_________方法。
9. 建筑物的裂缝监测可以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10. 变形监测数据的异常分析需要考虑_________等因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变形监测在工程安全中的重要性。
12. 解释什么是变形监测中的累积误差,并举例说明。
13. 描述建筑物沉降监测的一般步骤。
14. 讨论变形监测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及其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某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数据显示,经过一年的时间,建筑物的沉降量为30mm。
请计算该建筑物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16. 假设在建筑物的裂缝监测中,初始裂缝宽度为0.5mm,经过三个月后,裂缝宽度增加到1.2mm。
请计算裂缝的扩展速率,并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
五、论述题(共30分)17. 论述现代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D5. C二、填空题6. 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变形速率7. 监测目的和建筑物特性8. 精密水准测量9. 裂缝宽度测量仪10. 环境因素和测量误差三、简答题11. 变形监测是确保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预警潜在的安全问题,为维护和加固提供数据支持。
《变形监测》单元习题

学习情境一单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变形监测是指定期对变形体的()进行测量,并从观测成果中整理、分析出变形规律的过程。
A.位置 B. 形状 C. 大小 D. 几何量2. 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是:在变形体上选择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点,通过对这些点的()观测,来求出变形体几何量的变化。
A. 角度B. 距离C. 高程D. 重复3. 变形监测系统一般由基准点、()和观测点构成。
A. 控制点B. 固定观测墩C. 特殊设置点D. 工作基点4.观测点是指位于变形体上的()点。
A. 受力B. 转角C. 有代表性的D. 特征点5. 变形观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不包括():A. 测量方法和设备的选择B. 监测网的布设C. 建筑工程质量D. 测量精度与频率确定6. 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变形监测的()提出的:它是监测变形体变形的依据,故要求其稳定,因而监测网的这类点宜选择布设在稳定的基岩或远离变形影响区域外。
A.基准点B.工作基点C.观测点D.测站点7.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变形监测系统中的()提出的:布设它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工作,并减小测量误差。
A.基准点B.工作基点C.观测点D.测站点8.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变形监测系统中的()提出的:直接布置在变形体上,能通过它们的变形反映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变形。
A.基准点B.工作基点C.观测点D.测站点9.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原则,下列()一般不考虑:A. 有足够的点数B. 应考虑特征点,即能控制整个建筑物变化的点和关键部位上的点C. 应与变形体紧密结合在一起D.要处于醒目的位置,以方便观测10. 变形监测网技术设计中应包含测量仪器方面的内容,在设计书中仪器因素应该考虑的主要方面是:A. 仪器的品牌B. 仪器的口碑C. 仪器的精度指标及有效的检验合格证D. 选用仪器的熟悉程度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变形体上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的点,通过对这些点的重复观测来求出几何量的变化。
精密测量与变形监测题目及答案

1、客运专线无渣轨道施工的高程控制网分为哪几级?应采用什么方法测量?其主要精度指标是什么?第一级为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线路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第二级为CPIII 高程控制网:CP Ⅲ控制点水准测量可按本规范附录F.2.1的矩形环单程水准网或附录F.2.2的往返测水准网构网观测,精度: CPIII 控制点水准测量应附合于线路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
CPIII 控制点水准测量应对相邻4个CP Ⅲ点所构成的水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核,相邻CP Ⅲ点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1mm ,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3mm ,相邻CPIII 点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第三级为轨道基准网(GRN ):电子水准仪中视法,相邻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
平面精度≤0.2mm 高程精度≤0.1mm2、轨道基准网之平面网的直接观测值是什么?如何得到轨道基准点在线路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直接观测值:CPIII 和GRP 的站心坐标系的坐标,相邻自由测站之间搭接一定的GRP 点,联系CPIII 点进行坐标转换从而转换为和CPIII 点统一的坐标系统3、客运专线无渣轨道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分为哪几级?各级控制网控制点的密度是一般是怎么规定的?第一级为框架控制网(CP0):沿线路每50km 布置一个CPO 点,为GPS 三维控制网第二级为基础控制网(CP Ⅰ):在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或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 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和轨道控制网CP Ⅲ起闭的基准。
CPI 网点间距为4km第三级为线路控制网(CP Ⅱ):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 Ⅰ)上沿线路附近布设,CPII 网点间距为400~800m ,为GPS 三等二维网第四级为轨道控制网(CP Ⅲ):CPIII 网为智能型全站仪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的三维控制网,其点间距为纵向60m 左右一对控制点,点对的横向间距为10~20m ,第五级为轨道基准网(GRN ):GRP 布设于6.5m 间隔的博格板板缝之间4、请绘图说明CPIII 高程控制网的测量过程(以三对CPIII 点为例)环的四个高差应该由两个测站完成,其他闭合环的三个高差可由一个测站按照后-前-前-后或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单程观测5、轨道基准网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限差应该如何计算?L f h 25.0+≤6、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是一个三维控制网,其平面网和高程网的主要精度要求是如何规定的?相邻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平面精度≤0.2mm 高程精度≤0.1mm7、能否用常规全站仪对CPIII 控制网和轨道基准网进行观测?为什么?不能用常规的全站仪进行以上观测。
变形监测测试题及答案

变形监测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形监测中,水准测量法主要用于测量哪种类型的变形?A. 垂直位移B. 水平位移C. 倾斜D. 裂缝宽度答案:A2. 以下哪种仪器适用于大范围的地表变形监测?A. 水准仪B. 全站仪C. GPS接收机D. 测距仪答案:C3. 变形监测中,裂缝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裂缝的宽度B. 确定裂缝的深度C. 确定裂缝的发展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A. 几何测量法B. 物理测量法C. 化学测量法D. 遥感测量法答案:C5. 变形监测中,倾斜监测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经纬仪B. 电子水准仪C. 倾斜仪D. 测距仪答案:C6. 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步骤?A. 数据整理B. 数据校验C. 数据存储D. 数据丢弃答案:D7.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项不是监测内容?A. 建筑物沉降B. 建筑物裂缝C. 建筑物温度D. 建筑物倾斜答案:C8.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A. 仪器误差B. 人为误差C. 大气误差D. 随机误差答案:A9.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紧急处理?A. 建筑物沉降速率加快B. 建筑物裂缝宽度增加C. 建筑物倾斜角度增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A. 几何测量法B. 物理测量法C. 水准测量法D. 遥感测量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A. 仪器精度B. 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C. 环境条件D. 数据处理方法答案:ABCD12.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内容?A. 变形趋势分析B. 变形速率分析C. 变形预警值的确定D. 变形原因分析答案:ABCD13.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步骤?A. 数据筛选B. 数据插值C. 数据平差D. 数据转换答案:ABCD14.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数据的后处理步骤?A. 数据存储B. 数据备份C. 数据共享D. 数据发布答案:ABCD15. 变形监测中,以下哪些属于监测结果的应用?A. 结构安全评估B. 结构加固设计C. 结构健康监测D. 结构寿命预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变形监测复习参考题

变形监测复习参考题
一、 名词解释
1、变形: 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
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 2、倾斜观测:对建筑物、构筑物中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相对于 底部基准点的偏离值所进行的测量。 ( 测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倾斜度随时间变化 的工作,称为倾斜观测。 ) 3、挠度: 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 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4、水平位移: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平面移动。产生水平位移的 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 5、液体静力水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也称为连通管测量,是利用相互连通的且 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液体静力水准仪种类较多,但总 体上由三部分组成,即液体容器及其外壳、液面高度量测设备和沟通容器的连 通管。 6、测量机器人: 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 TCA 系列自动全站仪,以其独有的智能 化、自动化性能让用户轻松自如地进行建筑物外部变形的三维位移观测。 A 7、奇异值:设 A 为复数域内 m*n 阶矩阵, A'表示 A 的共轭转置矩阵, A'* A'*A 的 n 个非负特征值的平方根叫作矩阵 A 的奇异值。记为σi(A) 。 8、回归分析:研究一个随机变量 Y 对另一个 (X)或一组(X1, X2, …, Xk) 变量 的相依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 简答题( 6 分×6=36 分)
∆a − ∆b ′i S iB − L0 S AB
因观测点至基准线端点距离为一常数,令 K i = 故上式写成:
变形监测试题(A卷) 考试试题

变形监测试题(A卷)(闭卷考试时间2小时 )姓名:身份证号码:时间: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围护墙侧向变形(倾斜)监测点布置正确的是:()A.宜布置在围护墙中部,间距20~50米,每侧边监测点至少1个;B. 点距不大于20米,关键部位加密,每边不少于3点;C. 监测点间距宜为30~60米;D. 监测点间距宜为6~20米。
2.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十字丝横丝3. 下列关于基准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准点作为测定的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依据的、需长期保存和稳定可靠的测量控制点。
B.基准点埋设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C.监测其间应定期联测,检验其稳定性;D.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一般观测一个月后,方可投入使用。
4. 关于水平角和竖直角,下面论述哪条不正确。
()A、水平角是空间两条视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所夹的角。
B、竖平角是空间两条视线在竖面的投影所夹的角。
C、水平角与目标的高、低无关。
D、竖直角角度大小的范围是[-90,90]5.观测某目标的水平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81°23′30″,则C2为( )。
A 6″B -6″C -3″D 3″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规定垂直位移监测网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二级监测网的往返闭合差、附合差限差为()。
A.0.3n B.0.45n C.1.0n D. 3.0n 7.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B.276°C.6° D.186°8.测量计算中,+1mm、-0.02mm、+0.001mm三组数据相加等于()。
A.+1mm B.+0.9mm C. +0.98mm D. +0.981mm9.支撑轴力、钢筋应力以及锚索拉力监测中,对现场采集数据影响较大的为()。
变形测量试题

变形测量试题一、名词解释1、变形: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原几何形状2、变形监测:从基准点出发,定期地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化量,从历次观测结果比较中了解变形随时间发展的情况。
3、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响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4、基坑回弹观测: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基坑上面的荷重卸除,基坑底面隆起,测定基坑开挖后的回弹量。
5、挠度:在建筑物的垂直面内各不同高程点相对于底点水平位移。
6、变形体: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个工程建筑物的块体,包括自然和人工的构筑物。
7、岩层垮落:矿层采出后,4采空区周边附近上方岩层便弯曲而产生拉伸变形。
8、冒落带: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直接顶板的破坏范围。
9、断裂带:冒落带以上到弯曲带之间。
10、弯曲带:断裂带以上直到地表都属于这一带。
11、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煤层采出后,使煤层底板压力重新分布,并使底板和,向采空区移动,导致底板岩体在采空区边界附近出现破坏。
12、底板岩层隆起:底板岩层较软时,矿层采出后,矿层采出后,底板在垂直方向减压而水平方向受压,导致底板向采空区方向隆起。
13、充分采动:地下开采后,地表出现的下沉值达到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下沉值14、非充分采动:当采空区的长度和宽度小于开采深度的1.4倍时,地表不出现应有的最大下沉值,则地表移动盆地呈碗形。
15、移动角:主断面上,采空区边界和地表危险移动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所夹之锐角16、起动距:地表开始移动时工作面的推进距离17、超前影响角: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的点与当时工作面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18、开采影响传播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采动的情况下,计算采边界与下沉曲线拐点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下山方向所夹的角19、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情况下,下沉值最大的地表点从移动开始到移动稳定时持续的时间20、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当地表达到充分采动后,在地表下沉速度曲线上,最大下沉速度总是滞后于回采工作面一个固定距离。
弯曲变形检测题

弯曲变形检测题测试卷一(45分钟)测1.1 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挠曲轴方程时,确定积分常数的四个条件,除0=A w ,0=A θ外,另外两个条件是 。
A . 右左右左,C C C C w w θθ==; B . ,右左C C w w =0=B w ; C . 0=C w ,0=B w ;D . 0=B w ,0=C θ。
测1.2 图示圆截面悬臂梁,若直径d 增大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梁的最大正应力、最大挠度分别降至原来的 。
A .41,21; B . 81,41; C . 81,81; D . 161,81。
测1.3 已知图示简支梁的均布载荷m kN 3=q ,GPa 10=E ,截面尺寸如图示,试求A 截面转角和C 截面挠度,并求梁上最大挠度及位置。
测1.4 求图示梁支反力,I E 已知。
题1.2图q =3kN/m测1.3图测试卷二(45分钟)测2.1 梁变形前的轴线为x 轴,若取图a 、图b 两个坐标系,则其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分别为 。
A . M w I E a=′′和M w I E b −=′′; B . M w I E a=′′和M w I E b =′′; C . M w I E a−=′′和M w I E b −=′′; D . M w I E a−=′′和M w I E b =′′。
测2.2 设图示悬臂梁的挠曲轴方程为()D x C x x x M w I E ++=∫∫d d ,则积分 常数 。
A . 0=C ,0≠D ;B . 0=C ,0=D ; C . 0≠C ,0≠D ;D . 0≠C ,0=D 。
测2.3 图示圆截面悬臂梁,若梁长l 减小一半(其它条件不变),则梁的最大正应力、最大挠度分别降至原来的 。
A .41,21; B . 81,41; C . 161,41; D . 161,81。
测2.4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轴曲率在最大 处一定最大。
A . 挠度;B . 转角;C . 剪力;D . 弯矩。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试卷及答案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考试试题姓名:成绩: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题)1、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为()。
A、水准面铅垂线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C、水平面、铅垂线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2、经纬仪可以测量()。
A、磁方位角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C、磁偏角D、水平角和竖直角3、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变换水平度盘不同位置,观测几个测回取平均值,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计算公式是()。
A.90°/nB.180°/nC.270°/nD.360°/n4、观测某水平角,左边读数为200°23′12″,右边读数为258°36′36″,则水平角值为()。
A .58°13′24″ B. 58°24′13″C. 58°24′24″D. 58°13′13″5、在距离测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D、真误差6、如望远镜的十字丝不清晰,应调节()螺旋。
A、目镜调焦螺旋B、物镜调焦螺旋C、微倾螺旋D、脚螺旋测理始终7、测量的基准面与准线分别是( )。
A、水准面,铅垂线B、大地水准面,水平线C、水平面,铅垂线D、大地水准面,铅垂线8、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一般设在( )。
A、测区东北角B、测区东南角C、测区西南角D、测区西北角9、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
A、点的坐标和角度B、点的距离和角度C、点的坐标和高程D、点的距离和高程10、水准测量时,由于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 )。
A、大B、小C、可能大,也可能小D、相同11、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C、不动D、不能确定12、经纬仪可以测量( )。
A、磁方位角B、水平角和磁方位角C、磁偏角D、水平角和竖直角13、某段距离测量中,测得往测距离为48.000m,返测为48.016,则相对误差为( )。
《变形测量原理及应用》(A)试卷答案

(……2 分)
2)竣工使用时,频率可小些,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等周期; (……2 分) 3)施工期间也可按荷载确定,增加 25%时监测一次,以后每增加 15%观测一次; (……2 分) 4)使用阶段,一般第一年监测 4 次,第 2 年 2 次,第 3 年后每年 1 次,直至稳定,观测期限一 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 2 年,膨胀土 3 年,黏土 5 年,软土 10 年。 (……2 分) 7. 在压缩性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时,其沉降原因有哪些因素?(6 分) 。 答:荷载影响,地下水影响,地震,地下开采,外界动力影响,其他(如冻融)影响。 (……6 分) 8. 建筑物是否进入稳定阶段的判别标准是什么?(6 分) 。 答:建筑物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断。 1)重点工程: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 2 2 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经进入 稳定阶段; (……3 分) 1)一般工程:沉降速度小于 0.01~0.04mm/d,可以认为进入稳定阶段 (……3 分)
观测值 0.025 1.113 1.142 0.078 0.100 1.216
权 1 1 2 1 2 2
解: 1:求 1、2、4 点的初始值 H1=200.078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H2=200.100 H4=201.216 2、列误差方程: V1=-x1+x2-0.003 V2=-x2+x4+0.003 V3=-x1+x4-0.004 V4=x1 -0 V5=x2 -0 V6=x4 -0 (……6 分) (……3 分)
1 1 0 0 1 1 1 0 1 A 1 0 0 0 1 0 0 0 1
3 3 4 A (…6 分) 0 0 0
(完整版)变形监测考试

变形监测定义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几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监测的目的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2)验证设计参数3)反馈设计施工4)研究正常的变形监测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变形监测的意义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变形监测的特点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电位的变化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现场巡视;环境监测;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周边监测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的过程,则其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小的多。
周期:变形监测的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1)针对性2)完整性3)先进性4)可靠性5)经济性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主要内容1)技术设计书2)有关建筑物自然条件和工艺生产过程的概述3)观测的原则方案4)控制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案5)测量的必要精度论证6)测量的方法及仪器7)成果的整理方法及其它要求或建议8)观测进度计划表9)观测人员的编制及预算变形监测点的分类及每类要求1)基准点:埋设再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外,尽可能长期保存。
变形监测复习题

变形监测复习题简答题1、简述变形监测的任务和目的。
(P1任务:确定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目的:监测变形体的安全状态,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或地壳运动的假说,以及建立正确预报变形的理论和方法。
2、导致地表局部变形的原因有哪些?(P3,19-20;防止和减弱变形的措施有哪些?举2例。
原因:人类开发自然资源活动(抽取地下水、采油和采矿等会引起局部地表变形,如在人口密集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起矿体上方岩层的移动,严重的会造成地面滑坡和塌方,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措施:工程建筑物的三维变形监测滑坡体滑动监测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监测3、简述滑坡体滑动的主要因素。
(P3,9-12内在因素:岩石介质的各向异性、岩石结构的高度非均匀性、地形地貌以及地应力的复杂性。
外在因素:地下水、降雨、温度等因素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4、简述倒垂线法观测坝顶位移原理。
(P11,10-15利用钻孔将垂线一端的链接锚块深埋到岩基中,从而提供了在基岩下一定深度的基准点,垂线另一端与一浮体箱连接,垂线在浮力作用下拉紧,始终静止于铅直的位置,形成一条铅直基准线。
倒垂线的位置与工作基点相对应,利用安置在工作基点上的垂线坐标仪可测定工作基点相对于倒垂线的坐标,比较其不同观测周期的值,可求得工作基点的位移。
5、举例说明变形点的具体精度要求,举三例。
(P23(1对于有连续生产线的大型车间,通常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2mm的沉陷量,因此,对于观测点高程的精度,应在1mm以内。
(2地铁穿越隧道要控制地面沉降,可允许范围根据不同情况为5-20mm(3悬索桥的基础和锚碇的沉降变形只有几毫米,主梁的中跨、塔顶的位移则几厘米至几十厘米(4楼体最大沉降一般应小于16mm(5高速磁悬浮列车架空轨道挠度应小于1mm(6滑坡变形监测的精度一般在10-50mm(7特种工程设备一般要求变形监测的精度高达0.1mm67、建筑物变形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35既包括地基沉降、回弹,也包括建筑物的裂缝、倾斜、位移及扭曲等。
变形监测题目

变形监测题目选择题1.在大坝变形监测中,采用多点夹线法观测时,一般须观测( B )测回,每测回中应两次照准垂线读数,其限差为±0.3mm,两测回间的互差不得大于0.3mm。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为减小大气折光的影响,交会边的视线应离地面或障碍物在(B )以上,并应尽量避免视线贴近水面。
A.1.1B.1.2C.1.3D.1.53.交会法观测的工作基点应定期与基准点联测,校核其是否发生变动。
工作基点上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小仪器(B )的影响。
A、仪器误差B对中误差C水平误差D人为误差4..视准线测量中整条视准线离各种障碍物需有一定距离,以( B )的影响。
A.减弱反射光B.减弱旁折光C.减弱正射光D.减少视准轴误差5. 建筑物沉降观测复测周期,一般宜多久复测一次( A )A.一年B.一月C.三月.半年6.视准线的长度一般不应超过(C ),当视线超过该长度时,应分段测量。
A.100mB.200mC.300mD.400m7.交会法是利用2个或3个已知坐标的工作基点,测定位移标点的( B )从而确定其变形情况的一种测量方法。
( )A.方向变化B.坐标变化C.竖直位移变化D.水平位移变化8. 在进行交会工作基点到位移监测点的边长( C ),以免视线倾角过大,影响测量的精度。
A. 不能相差太大,应大致相等,高度需要要比监测点高B. 可以相差大一点,不能相等,且与监测点大致同高C. 不能相差太大,应大致相等,且与监测点大致同高,D. 可以相差大一点,不能相等,高度需要要比监测点高9.在大气条件下,激光准直测量的精度一般为(A )A、10-5-10-6B、10-4-10-5C、10-6-10-7D、10-7-10-810.激光点光源不包括( D )A、定位扩束小孔光栏B、激光器C、激光电源D、波带板判断题1.倒垂线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浮体产生的误差、垂线观测仪产生的误差、外界条件变化产生的误差。
含参运算及式的变形综合检测(一)(通用版)(含答案)

含参运算及式的变形综合检测(一)(通用版)试卷简介:检测学生在含参运算中对于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的挖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按照流程先把条件列先出来再求解;在式的变形方面是否能够灵活借助工具(原理和本质)来完成,比如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根与系数的关系等。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中有两个层面的信息,第一是显性条件,分式方程的解为负数,即;第二是隐性条件,从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出发,保证分母,即.需先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x,再代入到两个条件中求m的取值范围.∵,∴,∴,解得,∴m的取值范围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式方程的解2.若实数,且a,b满足,则代数式的值为( )A.-20B.2C.2或-20D.2或20答案:A解题思路:由题意得,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根与系数的关系3.若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由于不确定原方程到底是一元二次方程,还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无解的情况需要分类讨论;①当原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且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时,原方程无解.即,解得.②当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由原方程无解可知,,解得,∴.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类讨论4.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是,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为( )A. B.C. D.无解答案:B解题思路:由题意可得,由②得,,即,把③式代入①式得,,∴,∴不等式的解集为,即.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5.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仅有1,2,3,那么适合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m,n 组成的有序数对(m,n)共有( )A.49个B.42个C.36个D.13个答案:B解题思路: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在数轴上表示为,∵整数解仅有1,2,3,∴,解得,又∵m,n为整数,∴,,∴有序数对(m,n)共有个.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含字母的不等式的整数解6.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 )A. B.1C. D.答案:D解题思路:解分式方程首先需要化成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无解分两种情况:①整式方程无解;②整式方程有解,但使得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零(此种即为增根).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得,,即.方程无解分两种情况:①整式方程无解,此时,.②方程的解使得,即此时,当时,m的值不存在;当时,.综上,m的值为.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式方程增根无解问题7.已知实数a,b,c满足,,,则代数式的值为(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方法一:观察题干给出的三个等式,发现的值很容易求出来(将当作三个未知数,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并且进一步可以将a,b,c的值求出来;但是结合所要求的目标发现,目标的倒数为,直接求,然后再代入更简便,所以采取求倒数的方式来求解;∵,解得,∵,∴,∴,故选C.方法二: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即,∴.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整体代入8.已知实数a,b分别满足,,则代数式的值为( )A.175B.55C.13D.7答案:D解题思路:直接将a,b的值分别求出,进而求并不现实;但是通过分析两个等式我们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条件;方程可化为,又∵,∴可以看作是方程的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显然不等于),则.∵,∴.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根与系数的关系二、填空题(共2道,每道10分)9.若实数a,b满足等式,则____.答案:1解题思路:由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a=5,代入原式,得,∴b=-4,∴.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0.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a的值为____.答案:1解题思路:方程两边都乘,得,∵原方程有增根,当最简公分母时x=1或x=-1,∴方程的增根可能为1或-1.当x=-1时,a=1;当x=1时,a无解.综上,a的值为1.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增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变形监测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
2.变形网:由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网
2.垂直位移: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沉降沉陷)
3.观测点:在变形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
4.变形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找出真正变形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变形观测必要精度是如何确定的,试举例说明。
解:对变形观测的必要精度的需要还要与现实可能性位移量的大小变形发展趋势季节变化以及建筑变形的特点等因素有关。
为了监测建筑物的安全,观测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为科研目的,观测中误差不超过允许变形值的1/20~1/100。
我国把允许倾斜值的1/20作为观测精度指标。
2.如何提高沉降观测过程中观测精度。
a 提高观测仪器精度定时检查仪器
b固定观测人员仪器,选择最佳时间环境观测
c固定水准视线要和以前观测路线相同
d 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基点和被观测物上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
定所观测的环境要一致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e 按照国家规范严格执行
3.基准线法测定水平位移的基本原理。
解:以变形体的主轴线或是平行主轴线为基准线,过基准线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
每个观测点相对于基准面的变形就是水平位移。
三:问答题
1,双金属标作为基点的工作原理?
解:双金属标作为工作基点的原理是一般是铝是钢的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关系作为双金属标的钢管和铝管当双金属标温度变化时当其长度相同并处在同一环境下,钢的变形量大,铝的变形量小,通过这一差值来计算双金属标相对于根部基岩的变化来求得双金属标的绝对高度,作为测量或监测的稳定起算点。
2.无定向角导线测定水平位移基本原理?
解:根据导线边长变化和导线的转折角观测值来计算监测点的变形量。
以曲线形的工程为例,在不同高程的变形体上设观测点,两端设工作基点;与常规的控制测量一样,如果要提高精度可以隔点测量,因为是无定向角导线,因此仅有边条件。
观测出来的边长等于已知边长。
3.试论述变形观测的特点?
解:1.对同一标志进行重复观测得出数据,推理分析出变形规律的过程。
2.精度高误差值与变形值是一个数量值
3.综合数据处理更加严密例如广义平差回归分析函数模型统计监测等方法。
4.结合应用各种观测手段例如水准测量液态静力水准测量
导线测量基准线法测量前方交会法
5.多学科配合例如摄影测量技术GPS等技术
4.变形观测系统?
解:由基点、工作基点、观测点构成的观测系统称之为变形观测系统
四综合题
1.请谈下变形测量的发展方向
解:1.观测手段方法更加先进会出现摄影测量和自动化
2.在数据处理方法上理论更加严密例如广义平差
3.在计算机上的运用例如观测现场的自动控制自动观测数据自动
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保存
4.综上所述变形监测以后发展的特点会具有更加连续实时自动化
网络监控等特点。
2.计算题
解:ΔL=Li-L0 MΔL∧2=MLi∧2+ML0∧2=2MLi∧2 MΔL=MLi√2 MΔl=Δ/20=1mm ML= MΔL√2/2=0.707 Ma=ρML/s=(206265*0.707) /200000=0.707”
B
1.水平位移:变形体在水平面上的位移,是不同时间内平面方向与距离方向,建筑物的
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平面移动。
产生水平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
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
2.基点观测:工作基点相对于基点的变形观测。
3.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
4.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5.变形观测周期:变形监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周期,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周期的测量工作
6.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
无定向角导线观测水平位移的基本原理?
以城市高层建筑为例分析变形引起的原因,如何组织实施变形观测?浅论述小角观测水平时,为什么量边精度不高?
变形观测必要精度应如何确定?试举例说明
变形观测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观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