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激光二极管列阵光束整形方法_吴芃

合集下载

改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质量的一种新方法

改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质量的一种新方法
第 (2 卷 第 !# 期 "##’ 年 !# 月 (!#) !###E%"&#F"##’F(2 F($%!E#1




*GD* 5HIJKG* JK7KG*
?L@) (2, 7L) !#, MNOLP>,, "##’ #"##’ GQ<=) 5QB;) JL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期
苏宙平等:改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质量的一种新方法
(4GG
透过率均未能达到近 !""# , 在增大抽运电流时, 激 光二极管阵列本身产生激光振荡抑制了外腔反馈效 应$
图(
功率-电流的特性曲线
%. 结
图% 光束 &’’ 随工作电流的变化

本文根据波导模理论, 推导了高功率激光二极 管远场分布, 根据其分布特点, 设计了一种离轴外 在工作电流为 !, ) 时, 光束的束 腔 $ 运用这种外腔, 宽积 从 自 由 运 转 时 的 !!"" //・ /012 减 小 到 ・ 二极管阵列的光束质量提高了 4.( 倍 !34 // /012, 左右, 输出功率约为自由运转时的 ,(# $ 加外反馈 时, 随电流的提升, 光束质量变差主要是由于激光二 极管阵列的输出表面透过率以及半波片的透过率均 未能达到近 !""# , 在增大抽运电流时, 激光二极管 阵列本身产生激光振荡抑制了外腔反馈效应 $

一种新型激光二极管整形光路设计[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激光二极管整形光路设计[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激光二极管整形光路设计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郑玉成,卢小银,秦少谦
申请号:CN201811362229.4
申请日:20181115
公开号:CN109581671A
公开日:
201904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激光二极管整形光路设计,包括激光二极管和镜片组,其中镜片组是有准直透镜、第一平凸柱面透镜、第二平凸柱面透镜和双凸柱面透镜组成,同时激光二极管和镜片组中的所有透镜均符合等高共轴的原则,激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与镜片组的距离为8mm,本设计方案适用于激光3D轮廓扫描仪,能够实现激光光斑整形的功能,通过准直镜和柱面镜将椭圆形光斑变成一条“又细又直”的激光线,通过激光线扫描被测物体形成表面轮廓线作为扫描仪工作的基础,同时也具有体积小,光束质量高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一字线激光器可以有效减小扫描仪体积。

申请人: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天通路10号软件园3号楼107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闫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激光二极管光束整形技术讲解

激光二极管光束整形技术讲解

文章编号:100123806(20030420357205激光二极管光束整形技术郭明秀1沈冠群2陆雨田1(1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2上海市激光技术所,上海,200233摘要:阐述了对LD 输出光束进行整形的必要性。

在国内首次对目前常用的一些典型的光束整形技术的整形原理、关键技术及整形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价。

关键词: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整形;拉格朗日不变量中图分类号:TN24814文献标识码:AThe technology of laser diode beam shapingGuo M i ngxi u 1,S hen Guanqun 2,L u Y utian 1(1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hanghai ,201800(2Shanghai Institute of Laser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3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beam shaping for LDA beam.S ome typical beam shaping methods ’shaping principles ,key techniques and shaping effects are areanalyzed ,compared and assessed for the first time.K ey w ords :laser diode (LD ;laser diode array (LDA ;beam shaping ;Lagrange invariant作者简介:郭明秀,女,1975年11月出生。

硕士。

现从事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及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的研究工作。

新型激光二极管列阵光束整形方法_吴芃

新型激光二极管列阵光束整形方法_吴芃

图 3 实验 装置示意图 Fig.3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set
因为 LDA 输出光束快轴方向的发散角很大 , 慢 轴方向存在不发光区 , 所以在进行光束重排之前 , 必须先进行发散角的压缩 。 本文选用德国 LIMO 公 司生产的快慢轴准直微透镜组进行快慢轴两个方向 发散角的压缩 。 压缩后 , 测得输出功 率为26.5 W , 快轴方向发散角0.21°、 束腰直径0.85 mm , 慢轴方向 的发散角为5.37°, 计算得 到未进行 光束重排 前的 LDA 的 BPPfast值约为0.075 mm·mrad , BPPslow值约为 222.5 mm·mrad , 在本实验中选择把慢轴方向的光束
值得指出的是 , 在式 (6)中光束反射而产生的位
移量 Δx 需要满足
(Δ2dx)4 -(4n2 -2)(Δ2dx )2 +1 ≥0
(8)
具体到本实验 ,
此条件变为
Δx 2d
≤0.38 ,
Δx ≤
1.52 , 即说明选取的 Δx , 即切割后的光束之间的
间距 , 不能太大 , 否则无法找到合适的入射角度达
Δx =2dtan(θx′)cos(θx)
(2)
Δy =2dtan(θy′)cos(θy)
(3)
根据折射定律, θx , θx′, θy , θy′满足以下关系
nsin θx′=sin θx
(4)
nsin θy′=sin θy
(5)
同理 , 子光束 3 , 4 , 5 , 6 和 7 分别在整形镜
中反射 2 、 4 、 6 、 8 、 10 次 , 从 而在 x 方 向产 生
52 半导体技术第 35 卷第 1 期

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整形技术综述

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整形技术综述

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光束整形技术综述
孔媛媛
【期刊名称】《电子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相对于其他同等功率水平的传统激光器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但由于其输出光束质量差,影响了它的直接应用,因此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光束整形技术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介绍了光束整形的原理并对近年来商业中常用的光束整形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估.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孔媛媛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48.4
【相关文献】
1.非对称折射型微透镜阵列对高功率二极管激光器的光束整形 [J], 崔锦江
2.一种用于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的温度控制电路 [J], 李龙骧;王亮;刘芳;李刚;杨爱粉
3.激光二极管光束整形技术 [J], 郭明秀;沈冠群;陆雨田
4.大功率LD阵列光束整形技术研究 [J], 孔媛媛;曾晓东;安毓英
5.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正向特性研究 [J], 杨红伟;张世祖;陈玉娟;家秀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x =2dtan(θx′)cos(θx)
(2)
Δy =2dtan(θy′)cos(θy)
(3)
根据折射定律, θx , θx′, θy , θy′满足以下关系
nsin θx′=sin θx
(4)
nsin θy′=sin θy
(5)
同理 , 子光束 3 , 4 , 5 , 6 和 7 分别在整形镜
中反射 2 、 4 、 6 、 8 、 10 次 , 从 而在 x 方 向产 生
值得指出的是 , 在式 (6)中光束反射而产生的位
移量 Δx 需要满足
(Δ2dx)4 -(4n2 -2)(Δ2dx )2 +1 ≥0
(8)
具体到本实验 ,
此条件变为
Δx 2d
≤0.38 ,
Δx ≤
1.52 , 即说明选取的 Δx , 即切割后的光束之间的
间距 , 不能太大 , 否则无法找到合适的入射角度达
布如图 1 , 可见其每个面上在特殊的区域上分布有
增透膜和高反膜 , 其工作原理见图 2 。
(a) 平面镜入射光一侧膜系分布
(b) 平面镜出射光一侧膜系分布 图 1 两面 的膜系分布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oatings on both sides
(a) 慢轴方向
(b) 快轴方向
Key words :semiconductor diode laser ;beam-shaping ;plane mirrors with both sides coated ;high
b rightness EEACC :4320J
0 引言
为了实现 LDA 的光纤耦合输出 , 需要解决两 个方面的问题 , 一是压缩 LDA 光束在快慢 轴方向 上较大的发散角 ;二是要减小 LDA 在快慢 轴方向 上的光束质量差异 , 国内外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 1-2] , 提出了很多种整形方法 , 例如反转镜法[ 3] 、 阶梯 反 射 镜 法[ 4-5] 、 光 纤 合 束 法[ 6-7] 、 双 反 射 镜 法[ 8-9] 、 多棱镜阵列法[ 10] 、 微片棱镜堆法[ 11-12] 等 。 其中光纤合束法是目前商用产品采用最多的方式 , 但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其较低的输出光束亮度 , 其他 方法虽可实现高亮度激光输出 , 但结构复杂 , 加工 及装调时难以控制精度 , 导致成本高 、 实用性差 。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hange LDA output beam into a style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 small core radius fiber , a simple but efficient system was designed .A fast and slow axis collimation module was used to collimate the output beam from LDA , after that a plant mirror with both sides coated in special area was used to divide the beam into 7 sub-beam in slow-axis direction and reordered in fast-axis direction .After beam shaping process , the quality of the LDA output beam are improved a lot which can be focused into fiber (400 μm , 0.22), and the whole beam shaping set efficiency is 95.2 %.
BPP
=
1 2
ω×12
θ
(1)
由于传统 的光学成 像原件 无法改 变 BPP 值 ,
而只有当 LDA 和光纤的 BPP 值相符合时 , 才能实
现 LDA 和光纤通过聚焦系统实现高效耦合 。 下面
分别分析 LDA 和光纤的 BPP 值 。
LDA 由 多 个发 光区 排 列组 成 , 一般 为 10 mm
52 半导体技术第 35 卷第 1 期
分为相等的 7 束 , 并将其在快轴上重排 , 实验方案 见图 4 。
图 4 光束重排原理图 Fig.4 Diagram of beam rearrangement theory
2.2 双面镀膜的平面镜的设计 经过快慢轴压缩后的 LDA 输出光束慢轴方向
的光 斑尺 寸 约 为 9 mm , 整形 镜 距出 光 端 面约 为 15 mm , 存在 5.37°的发散角 。 在实验中采用把 LDA 慢轴方向的输出光束平均分为七段 , 则 Δx =10/7 , 即切割后每段光长度 Δx =10/7 , 实验中为了避免 光能 的 损 失 取 1.5 mm , 同 理 Δy ≈0.85 ×1.3 = 1.1 mm , 根据公式 (6)、 (7)可知 , 本文通过合理 选择镜间距 d 和入射角 θx′、 θy′的值可以达到光束 整形的 目的 。 实验 中 , 选 择的 K9 玻璃 厚 度 d = 2 mm , 设计的 θx 为 46.5°, θy 为 26.4°, 根据以上 条件实验中选择的膜系在一个相对宽的角度范围内 具有相同的性质 , 即在 35°±15°范围内具有相对均 匀的光学性质 。
到整形的效果 。
同理可得
(Δ2dy)4 -(4n2 -2)(Δ2dy )2 +1 ≥0
(9)
同理 Δy ≤1.52 。 在满足以上条件时 , 确定 Δx
和 Δy 后 , θx 和 θy 可通过公式 (6)和 (7)确定 。
2 整形实验
2.1 LDA 的结构及电光特性参数
LDA 光束整形系统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3 所 示 。 实验中所用的 LDA 是中科院半导体所 工程中 心生产的 , 中心波长808 nm , 连续输出功率20 W 。 其包含 19 个发光 区 , 单 个发光 区宽度 为100 μm , 周期为500 μm 。LDA 采用 CS 封装形式 , 通水制冷 , 可保证连续条件下稳定可靠的工作 。在水冷温度为 20 ℃、 28 A连 续电流条件下 , 测得其输出功 率为 26.8 W 。 选取的发散角测量标准为能量下降到最高 能量的 11e2 所对应谱线宽度 (以下的测量 均基于 此标准), 测得快轴方向的发散角为63.8°, 慢轴方 向的发散角为10.7°。
长 , 由于占空比和出光间距不同 , 单个 LDA 一般
有 19 或 25 个发光单元 , 连续工作时出光功率20 ~
60 W 。对 LDA 而言 , 快轴和慢轴两个方向的 BPP
值显著不同 , 差别一般在 900 ~ 1 000倍 。
光纤能 容 纳的 光 束也 用 BPP 表示 , 以 芯 径
400 μm , 数值孔径 NA =0.22 的光纤为例的光束参
图 3 实验 装置示意图 Fig.3 Diagram of experimental set
因为 LDA 输出光束快轴方向的发散角很大 , 慢 轴方向存在不发光区 , 所以在进行光束重排之前 , 必须先进行发散角的压缩 。 本文选用德国 LIMO 公 司生产的快慢轴准直微透镜组进行快慢轴两个方向 发散角的压缩 。 压缩后 , 测得输出功 率为26.5 W , 快轴方向发散角0.21°、 束腰直径0.85 mm , 慢轴方向 的发散角为5.37°, 计算得 到未进行 光束重排 前的 LDA 的 BPPfast值约为0.075 mm·mrad , BPPslow值约为 222.5 mm·mrad , 在本实验中选择把慢轴方向的光束
为 d 。如图所示把慢轴方向的光束分为 7 个子光
束 , 子光束 1 经过整形镜的两个增透区直接透出 。
子光束 2 从前端面的增透区入射 , 经过两次反射后
从增透区透过 。由于 θx′和 θy′的存在 , 光束 2 经过 反射镜反 射后沿 x 方向平移 , 定义平移量为 Δx ,
沿 y 方向平移定义平移量为 Δy 。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光束整形 ;双面分区镀膜的平面反射镜 ;高亮度 中图分类号 :TN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53X (2010)01-0050-04
Novel Beam-Shaping Method for LDA
Wu Peng , Wang Cuiluan , Han Lin , Liu Yuanyuan, Li Wei , Feng Xiaoming , Liu Suping , Ma Xiaoyu
数乘积
BPP
fib er
=
1 2
ωfiber
×12
θfiber ≈44.25 mm·mrad 。
慢轴方向的 BPP 值比光纤的 BPP 值大很多 , 而传
统的光学成像系统不能改变光束参数乘积 , 所以不
能把 LDA 的输出光直接耦合进入光纤 。为 了实现
LDA 的光纤耦合输出 , 必须将 LDA 的输出 光束沿
图 2 镜整形原 理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beam-shaping
压缩后的 LDA 输出光束慢轴方向为 x 轴 , 快
轴方向为 y 轴 , 与之相对应的整形用的平面反射
镜的两条边的方向分别为 x′和 y′, x 轴与 x′轴成 θx′角 , 而 y 轴与 y′轴成 θy′角 , 此平面镜的厚度设
2Δx , 3Δx , 4Δx , 5Δx , 6Δx 的平移 , 而相应地在
y 方向产生 2Δy , 3Δy , 4Δy , 5Δy 和 6Δy 的平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