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清明余韵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世清明余韵长
《清明上河图》里的开封清明节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春社已过,清明又到了。
清明最早与祭祀鬼神有关。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相邻,后来人们将寒食节、清明节并称,在清明节举行禁火、祭祖、扫墓等活动。在元代,二者合而为一。民俗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彭恒礼认为,今天所说的清明,实际上由寒食节、清明节和上巳节共同组成。
“清明节作为中国一个传统节日,形成于唐朝,但清明节真正成为中国的节日是在北宋。”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规划中心主任刘坤太教授说,“北宋时期,清明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是一个全民的节日。当时的人们认为,从清明节开始才算真正进入春天。当时的开封,可以说是清明文化的集中代表地。”
被公认为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绘画杰作的《清明上河图》将“开封”和“清明”紧紧联系在一起。画家以精致的工笔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记录了北宋时期开封清明节这一盛大的节日场景。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5 头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柳树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有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人,他们刚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这是《清明上河图》首段中展现的北宋都城郊野的春光,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绘,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开启了序幕。
画卷的中段呈现的是汴河码头繁忙的景象。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由纤夫牵拉,或由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艘大船正等着过桥,船夫各司其职,有的用竹竿撑,有的用长竿钩住桥梁,有的用麻绳挽住船,还有的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人们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闻名遐迩的虹桥码头区。
画卷的后段描绘的是市区街道的热闹场景。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肉铺、庙宇、公廨等。商店中有专门经营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有修理大车、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的。大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在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形形色色,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样样俱全。这些都绘声绘色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5 米多长的画卷里,张择端共绘了550 多个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头),大小船只20 多艘等。各具特色的房屋、桥梁、城楼等,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画卷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不愧是一幅描写北宋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风俗画,无愧为国宝级传世佳作。
虽然一直有争议,但国内外的学者大都认为此画画的是春天,是清明节。我市著名学者韩顺发研究时发现,将《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对照可以看出,图中描绘的并非清明节当天之景,但确实是清明节的景象。韩顺发说:“一年有24 个节气,一个节气15 天,清明节上坟、扫墓等祭拜活动在清明节前3 天就已经完成,并不见得一定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才去上坟扫墓、祭奠先贤。”
韩顺发说,细观《清明上河图》可以发现,图中汴河里的纲船似乎从南方刚进入京城。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发运司岁发头运粮纲入汴,旧以清明节”。当时,纲运船只每年3 次入北宋都城。清明节是第一次,从南方来的船只要三四天才能抵达开封。“据此,可以说《清明上河图》所画的时间应在清
明节以后,但还在清明节的序列之中,这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韩顺发说。
清明民俗文化扎根开封
在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首次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开始放假。到了宋代,清明节依然是国家法定假日,清明节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放假,假期是7天。此时,清明节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活动外,已经变成一个娱乐的节日。颁新火、荡秋千、放风筝、扫墓、踏青、蹴鞠……这些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丰富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习俗源远流长,所含的意蕴绵延深厚:既有扫墓祭祖的断魂哀思,又有踏青插柳的拥抱自然。该民俗节日还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 年,清明节被列入全国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和中国人的感情紧紧融在了一起。作为清明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清明文化在开封人心中更重,清明民俗文化在开封保留得更好。
踏青“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逢阳春三月,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时节人们争相出城,“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人们带着食物来到郊野,投身大自然,拥抱春天。宋代踏青之风十分盛行,《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开封百姓踏青远足的热闹情景。宋朝明文规定,只有在清明节才将集禧观、太乙宫开放3 天,将里边的宫殿池沼、园林花卉等收拾齐备供游人欣赏。
至今,清明前后,人们都会选择外出旅游等方式延续古时踏青的习俗。每年三四月份,郊外都会迎来不少市民游玩嬉戏、野炊等,尽情拥抱春天,享受大自然。
插柳“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了极致。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所谓“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踏青的时候,轿、车要插柳挂枝,在房檐上、妇女头上、儿童衣襟上也插挂柳枝,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插柳,来世变猪狗”的说法。现在只要你看到有人戴着柳圈、吹着柳笛,那一定是开封的清明文化节又到了。
荡秋千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民间多在清明踏青时节,在郊外用竹子架成一种临时性的“竹笋秋千”,舞荡嬉戏。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在2012 年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期间,我市在清明上河园举办了全国秋千大赛,吸引了众多秋千高手云集开封各展绝技,勾起了不少人对秋千的回忆。现在,我市不少公园专门设有秋千,深受市民的喜爱。
扫墓在开封人的印象中,清明节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扫墓。每年清明节,市民便会去扫墓祭奠先祖,扫墓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这是在告诉别人这家人后继有人、子孙满堂。在公墓,人们会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切的怀念之情。
刘坤太教授说,清明节是宋人的重要节日,宋代时扫墓比隋唐更为隆重,成为清明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清明扫墓,谓之慎终追远、缅怀先贤,其习俗由来已久。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之七·清明节》中说:“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
清明节,官府会举办隆重的官祭。从宋太祖开始,每年清明节,官府除了派遣使团在京师祭奠外,还派使团去朝歌等古战场祭奠历朝历代阵亡的将士,并派遣使团远赴友好邻邦去慰问、祭奠他们的先祖。在民间,清明节期间大家可以扫墓祭祖,但是新丧不满一年的必须在清明节当天去扫墓祭祀。除祭祀自己的祖先外,宋人还要祭祀伊尹、周公等历代先贤。按照传统习俗,人们扫墓时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条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