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排队网络
第3章 排队模型分析法-3-
/(k-1)
求解平稳分布
平衡方程 由正则性条件:
p1 p0 p0 2 p p p 2 2 1 2! 0 k ρ p pk-1 p0 k k k!
ρk 1 pk p0 e ρ p0 k 0 k 0 k! p0 e ρ ρk ρ pk e k! k 0,1,2,
顾客源中单个顾客的到达率为
当系统中有k个顾客的时候,顾客源中有 (m-k)个顾客,到达率为(m-k)
顾客源中的顾客数m-k (m-k)
系统内的顾客数k
0km
最大顾客数m
M/M/1/m/m的状态流图
m 0 1 (m-1) 2 (m-2) 2 m-1 m
列出状态转移平衡方程:
排队越长,进入可能性越小(令 αk=
1 k 1
);
顾客所需的服务时间序列{n,n1}独立、服从 参数为(>0)的负指数分布; 系统中只有一个服务台; 容量为无穷大,而且到达过程与服务过程彼此 独立。
2.系统状态分析
仍用N(t)表示在时刻t系统中的顾客数,令
pij(t)=P{N(t+t)=j|N(t)=i},i,j=0,1,2,… 则pij(t)的推导有
Wq(t)=P{Wq≤t}
e (t ) 1 , t0 e 1 k 1 (k 1)! j 0 j!
k 1 j
t
k 1
e 1 平均等待时间为: Wq (e 1)
5.逗留时间
类似地,顾客的逗留时间的分布函数为
W(t ) P{W t} P{Wq 0, t} P{0 W t, Wq 0}
第三章_3 MG1型排队系统
m ,
每个分组的传输时间为m个单位时间,即服务时
间
1 m
。
在该系统中,只要分组到达时信道空闲,该分组就会
立即得到服务。显然每个信道是标准的M/D/1排队系统,
其等待时间为
= m
W FDM
( m) 1 m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Xidian Univ.
P-K公式
如果G=M,即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M/M/1,
X2 2
2
X2 2 1 W 2 2 1 2 1 1
2 1
m 21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Xidian Univ.
假设m个信道变成以时隙为基础,时隙的宽度为m个单位,所
服务员有休假的M/G/1排队模型
服务员有休假的M/G/1(M/G/1 Queues with Vacations)排队系统是指在每一个忙周期后(分 组传输结束后),服务员需要休假(休假对应于服 务员(通信节点)要进行其它处理,如存储数据、 信令交换等),在服务员休假期内到达的用户,要 等待服务员休假结束后,才能被服务。如服务员休 假期满后,没有用户到达,服务员进入另一个休假 期。
W lim Wi
i
1 1 W R X N Q R N Q R W R W
R W 1
07:排队网络模型的性能分析
一个典型的通信网络8泊松分布过程的一个例子。
10111522 237、局部平衡与时间可逆性30312、Jackson网络-独立性假设几点独立性假设9相互独立的外部到达、泊松过程9相互独立的服务时间、负指数分布•同一个顾客在不同的排队节点遵循相互独立、且有可能不同参数的负指数分布。
9相互独立的路由策略•在某一节点接受完服务后独立地决定下一节点的路由、或者退出该排队网络。
322、Jackson网络-稳态概率()()()111212,,,,mi i j jij m m i r P I Q r r r λλλγλλλγ−=+Λ−Λ∑L L =对于节点,顾客到达率如下:用矩阵形式可以表示为:=其中:==33111212122212m m m mm m P P P P P P QPP P ⎛⎞⎜⎟⎜⎟=⎜⎟⎜⎟⎜⎟⎝⎠L L M M M M L Q矩阵的性质9对于开环网络来说,至少存在一个节点i有ri>0或者mij 1P 0>∑j=0-343、Jackson定理Jackson 定理9对于一个平稳状态的Jackson网络,在任一节点内的顾客数与其它节点的存在的顾客数无关。
9队长的概率分布Pn=P(n1,n2,…n m )等于每个单个节点队列长度概率分布的积。
353、Jackson定理()()()()()()()121122001100,,,!!!!iii i i i i i mm mn ii i i i i sn s i i i i n s s i i in i i i i ii i iP n n n p n p n p n ap n s n p n a p n s s a a s p n s s a s i a ρλµ−−−==⋅⎧≤⎪⎪=⎨⎪>⎪⎩⎛⎞=+⋅⎜⎟−⎝⎠=∑L L ,,为第个排队节点的服务者数,363、杰克逊网络通信量方程解)非奇异性,存在唯一()=-(则=令稳态总体流量:通信量方程:Q -I Q I }{},{11γλλλλγλγλij i Mi i j Mi jij i i q Q q q ==+=∑∑==iiλiγiq 11λMiM q λ38399虽然外部顾客以泊松过程到达节点i,但实际到达于第i个节点的顾客为非泊松分布过程。
3.3 MMm型排队系统
3.3.1 M/M/1型排队系统 (6)
例:设某学校有一部传真机为全校2万名师生提供传真服务。 假定每份传真的传输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其平均传输时间为
3分钟,并假定每个人发送传真的可能性相同。如果希望平均
排队的队长不大于5人,试问平均每人间隔多少天才可以发送 一份传真?
假定要发送的传真服从Poisson到达,则该传真服务系统可用 M/M/1队列来描述。 已知1/μ=3分钟,NQ=5人,要求解λ(份/天)。
2015-3-25
6
3.3.1 M/M/1型排队系统 (3)
假定考察的区间为 I k [k ,(k 1) ] ,我们考察在该区间 内的状态 Nk N (t k ) 的状态转移概率为:
P P { 在 I 内没有到达 }= e 1 00 0 P P { 在 I 内有 0 个到达且有 0 个离开 }= e e 1 - ii 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
2015-3-25
11
1 1 1 T T k k
'
3.3.1 M/M/1型排队系统 (8)
例3:设有一个分组传输系统,其分组到达过程是到达率为 λ的Poisson过程,分组长度服从指数分布,其分组平均服 将一个高速信道分解为 务时间为1/μ。如果将这样的分组流分成 k个并行的子信道, 试比较两种情况下的传输时延。 k个低速信道之后,传输 时延将增加k倍。 原系统中的平均分组数、平均时延为: 1 N T k 分解信道之后的分组到达率: ,分组服务时间为:
k 分解信道之后平均分组数和平均时延为: k ' ' N T kT
排队模型分析法
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排队规则
服务是否允许排队,顾客是否愿意排队。在排队等待 的情况下服务的顺序是什么。 1) 损失制 顾客到达时,若所有服务台均被占,服务机构不
允许顾客等待,此时该顾客就自动离去 2) 等待制 顾客到达时,若所有服务台均被占,他们就排队
等待服务 a) 先到先服务 b) 后到先服务 c) 随机服务 d) 有优先权服务:强拆型优先权、非强拆型优先权 3) 混合制 损失制与等待制的混合 a) 队长(容量)有限的混合制 b) 等待时间有限的混合制 c) 逗留时间有限的混合制
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服务机构
1) 服务台的数目 在多个服务台的情况下,是串联或是并联
2) 服务方式是确定不变的(例如:从汽车装配生产 线下来的产品),还是随机的(例如:人们花时间 购物)
3) 顾客所需的服务时间服从什么概率分布,每个 顾客所需的服务时间是否相互独立,是成批服 务或是单个服务
排队方式
MX/Mr/1/:顾客成批到达,每批到达的数量X 是具有某个离散型概率分布律的随机变量,批 与批的到达间隔时间独立、服从负指数分布; 顾客成批服务、每批为r个顾客,且服务时间独 立、服从负指数分布;有1个服务台;容量为无 穷的等待制系统
定长分布(deterministic distribution)
M/G/1 with embedded Markov chain method 1961: Little proved the Little Formula 1975/6: Kleinrock published the best known textbook in
queueing theory 1982: Wolff proved and popularized the PASTA principle 1981: Neuts introduced the matrix analytic method
网络通信的排队等待理论
网络通信的排队等待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论是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还是在线聊天和视频通话,我们都需要依赖网络进行信息传递。
然而,网络通信也面临着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排队等待。
在网络通信中,当大量的用户同时发送数据包时,就会出现数据传输的排队等待现象。
这导致了网络的拥塞,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发展了一些排队等待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优化网络通信的性能。
一、排队论的基本概念排队论是研究排队系统的数学理论。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包的传输可以看作是一个排队系统,而排队论提供了分析和优化这个系统的方法。
排队论中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素:顾客、服务设备和排队规则。
顾客代表数据包或请求,服务设备代表网络传输的资源,排队规则则决定了数据包的排队顺序和等待时间。
二、排队论的主要模型1. M/M/1模型M/M/1模型是排队论中最为经典的模型之一,它假设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都符合泊松分布,且只有一个服务设备。
在M/M/1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逗留时间来评估排队系统的性能。
这对于网络通信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判断网络的拥塞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
2. M/M/c模型M/M/c模型是在M/M/1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得到的,它允许有多个服务设备同时提供服务。
在M/M/c模型中,我们可以计算出系统中平均的顾客数和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多设备网络通信系统的性能,并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负载均衡。
三、排队论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排队论的研究成果在网络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流量调度通过排队论模型,可以确定不同流量的优先级和调度方式,从而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延迟优化排队论提供了衡量网络延迟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网络的传输延迟,提升用户体验。
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是一种理论模型,用于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时产生的排队现象和性能表现。
排队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排队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一、排队论模型的基本概念1.1 排队系统排队系统是指在一个服务设施之前等待服务的顾客队列。
在计算机网络中,排队系统可以看作是数据包在网络节点之间传输时产生的排队现象。
排队系统包括输入过程、服务机构和排队规则。
1.2 排队论模型排队论模型是对排队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排队论模型通常包括顾客到达过程、服务时间分布、队列容量和服务规则等因素。
排队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排队系统的性能表现,如平均等待时间、系统繁忙度和响应时间等指标。
二、排队论模型的分类2.1 M/M/1排队模型M/M/1排队模型是最简单的排队论模型之一,其中"M"代表顾客到达过程和服务时间满足指数分布,"1"代表只有一个服务设施。
M/M/1排队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单一服务节点的性能表现,如平均等待时间和系统繁忙度等指标。
2.2 M/M/C排队模型M/M/C排队模型是相对复杂一些的排队论模型,其中"C"代表有C个服务设施。
M/M/C排队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多个服务节点的性能表现,如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等指标。
2.3 其他排队模型除了M/M/1和M/M/C排队模型,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排队论模型,如M/M/∞排队模型、M/G/1排队模型和多类别排队模型等。
每种排队模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性能分析。
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模型的应用3.1 网络流量建模计算机网络排队论模型可以用来建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分析网络节点的繁忙度和数据包的平均等待时间。
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建模,可以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改进路由算法和提高网络性能。
运筹学中的排队网络模型-教案
运筹学中的排队网络模型-教案一、引言1.1排队现象的普遍性1.1.1生活中的排队:超市结账、银行柜台1.1.2工业中的排队:机器维修、订单处理1.1.3交通中的排队:车辆排队、信号灯控制1.1.4计算机网络中的排队:数据包传输、服务器响应1.2排队网络模型的重要性1.2.1提高服务效率:通过模型优化减少等待时间1.2.2资源合理分配:平衡服务点的工作负载1.2.3预测系统性能:评估不同场景下的系统表现1.2.4支持决策制定:为服务设施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1.3教学目标和结构安排1.3.1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解排队理论及其应用1.3.2分析与建模能力:学会构建和解决排队网络模型1.3.3综合案例分析:通过实例深化理解1.3.4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和项目作业相结合二、知识点讲解2.1排队论基础2.1.1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顾客源、队列和服务设施2.1.2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队长、等待时间、服务利用率2.1.3排队论的典型模型:M/M/1、M/M/c、M/G/12.1.4排队论的数学工具:概率论、随机过程2.2排队网络模型2.2.1单节点排队网络:单个服务设施2.2.2多节点排队网络:多个服务设施串联或并联2.2.3开放排队网络:顾客可以加入或离开系统2.2.4封闭排队网络:顾客总数固定2.3排队网络的分析方法2.3.1平衡方程法:求解稳态概率分布2.3.2矩阵几何法:适用于多节点网络2.3.3计算机仿真法:模拟排队过程2.3.4最优化方法:优化网络设计和服务策略三、教学内容3.1排队网络模型的构建3.1.1确定模型类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节点或多节点模型3.1.2参数估计:利用历史数据估计到达率、服务率等参数3.1.3模型验证:通过与实际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3.1.4模型简化: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简化模型以提高计算效率3.2排队网络模型的求解3.2.1稳态分析:求解稳态概率分布和性能指标3.2.2瞬态分析:研究系统随时间的动态变化3.2.3灵敏度分析:评估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2.4启发式算法:在复杂模型中寻找近似解3.3排队网络模型的应用3.3.1服务业中的应用:银行、医院、呼叫中心3.3.2制造业中的应用:生产线的优化、设备维护3.3.3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机场登机、交通信号控制3.3.4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数据中心的设计、网络协议的优化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理解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4.1.2掌握单节点和多节点排队网络的特点4.1.3学会构建和求解排队网络模型4.1.4能够运用排队网络模型解决实际问题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4.2.2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4.2.3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4.2.4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运筹学的兴趣和热情4.3.2增强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4.3.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排队网络模型的构建:确定模型类型和参数估计5.1.2排队网络模型的求解:稳态分析和瞬态分析5.1.3排队网络模型的应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优化5.2教学重点5.2.1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性能指标5.2.2单节点和多节点排队网络的特点和区别5.2.3排队网络模型的求解方法和应用领域5.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系5.3.1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5.3.2教学重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5.3.3教学难点和重点相互关联,解决难点有助于掌握重点5.3.4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和实例分析6.1.2白板和马克笔:用于讲解和演示排队网络模型6.1.3教学软件:用于模拟和求解排队网络模型6.1.4实际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排队网络模型的应用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教材:用于记录和复习排队网络模型的知识点6.2.2计算器:用于计算和求解排队网络模型的性能指标6.2.3计算机软件:用于构建和求解排队网络模型6.2.4实际案例数据: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6.3教具与学具的使用6.3.1教具的使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具6.3.2学具的使用:学生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学具6.3.3教具与学具的结合使用: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互动和合作6.3.4教具与学具的评价:教师和学生应定期评估教具和学具的效果和适用性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排队现象和排队网络模型的概念7.1.2提出问题:如何优化排队网络和提高服务效率7.1.3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7.1.4导入新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7.2课堂讲解7.2.1讲解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7.2.2介绍单节点和多节点排队网络的特点和区别7.2.3讲解排队网络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方法7.2.4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排队网络模型的应用7.3课堂练习与讨论7.3.1布置课堂练习:构建和求解排队网络模型7.3.2分组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7.3.3教师指导和解惑: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7.3.4学生展示和分享:展示练习成果和讨论结果7.4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7.4.2强调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7.4.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排队网络模型的知识7.4.4提醒学生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预习要求八、板书设计8.1排队网络模型的基本概念8.1.1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8.1.2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8.1.3排队论的典型模型8.1.4排队论的数学工具8.2排队网络模型的构建与求解8.2.1单节点排队网络8.2.2多节点排队网络8.2.3开放排队网络8.2.4封闭排队网络8.3排队网络模型的应用8.3.1服务业中的应用8.3.2制造业中的应用8.3.3交通运输中的应用8.3.4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九、作业设计9.1基础练习题9.1.1排队网络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能指标9.1.2单节点和多节点排队网络的特点和区别9.1.3排队网络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方法9.2实际案例分析题9.2.1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9.2.2建构和求解实际排队网络模型9.2.3评估排队网络模型的性能和优化效果9.3探究性课题9.3.1研究排队网络模型的扩展和应用9.3.2探讨排队网络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9.3.3创新排队网络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10.1.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10.1.3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10.1.4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10.2拓展延伸10.2.1排队网络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2.2排队网络模型的最新研究和发展10.2.3排队网络模型与其他运筹学方法的结合10.2.4排队网络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重点关注环节的补充和说明:1.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讲解排队网络模型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信网络基础3_2
n}
lim P{N(t)
k
n}
在系统能够达到稳态的情况下,系统从状态n转移 到状态 n+1 的频率必然等于系统从状态 n+1 转移 到状态 n的频率。即有
pn Pn,n1 pn1 Pn1,n
否则系统不可能稳定。
2020/1/24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郭娟
系统稳态概率
因此有: pnλδ+o(δ)=pn+1μδ+o(δ)
无限容量队列
λ
Poisson过程
μ
S
负指数服务 过程
2020/1/24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郭娟
M/M/1 排队系统
������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对 M/M/1 排队系统的性能进行 描述:
到达过程的统计特性 服务过程的统计特性 系统中的状态转移特性 系统的稳态分布
2020/1/24
M/M/m 排队系统性能
正在排队的用户数
p p (m) p NQ n n0
nm
0
m!
m
n
n
n0
可得
n0
n
pn
(1 )2
NQ PQ
1
2020/1/24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郭娟
M/M/m 排队系统性能
用户的平均等待时延(利用Little公式)
W NQ PQ (1 )
2020/1/24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郭娟
系统的状态转移图
-
--
0
1
2
--
--
第三章_4 排队网络
Xidian Univ.
Burke定理
求解两个M/M/1队列串联后系统的状态概率。该系统的到 达过程是到达率为 的Poisson过程。这两个队列的服务时 间相互独立(即相同的分组在两个节点的服务时间不同), 服务时间与到达过程相互独立,
比例
ij
fij (s)xs
所有经过
(i,j)的分组流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Xidian Univ.
Kleinrock独立性近似
Kleinrock建议,几条分组流合成的一个分组流, 类似于部分恢复了到达间隔和分组长度的独立性。
Xidian Univ.
Kleinrock独立性近似
在随机方式中,很容易证明 L1和L2上的分组到达 流都是Poisson流,且与分组长度无关。这样每 一条链路都是到达率为 /2的M/M/1队列。利用 M/M/1队列结果,可得分组的平均时延为
TR
1
2
2
2
这种情况与Kleinrock的独立性近似是一致的。
上述例题说明,采用不同的服务法则,可能会影响采用Kleinrock独 立性近似的准确度。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y, Xidian University
Burke定理
Xidian Univ.
Burke定理
对具有到达率为 的M/M/1,M/M/m, M/M/∞ 系统,假定系统开始时就处于稳态 (或初始状态是根据稳态分布而选定的),有 下列结论: 系统的离开过程是速率为的Poisson过程。
排队网络
令Δt→∞,有
d Fn ( t ) dt d Fn ( t ) dt d F0 ( t ) dt ( c ) Fn ( t ) Fn 1 ( t ) ( n ) Fn ( t ) Fn 1 ( t ) F0 ( t ) (c n ) (1 n c )
什么是排队网络
排队网络包含一组节点,每个节点有若干服务 器。单个节点可以被视为一个排队系统。 客户可以在从任何节点进入排队网络。当客户 在某个节点排队获得服务以后,它们可以离开 网络,也可以去另外的节点,甚至回到原来的 节点。
1
1.
2. 3.
一个排队网络有k个节点,节点i(i=1,2,…,k )上有ci个服务器,服务器服务单个客户的时 间服从指数分布,平均为1/μi。单个节点可以 被视为一个M/M/c/∞排队系统 客户到达是泊松过程,以速率γi到达节点i 当一个客户在节点i的服务器上完成服务,它 以概率rij进入节点j;以概率ri0离开排队网络 满足以上3条被称为Jackson网络
pn pn
n1 n2
1 , n2
i
i
j 1
k
j
r ji
,..., n k
(1 1 ) 1 (1 2 ) 2 (1 k ) k
nk
18
如果假设每个节点是一个M/M/1,节点i的客户 到达速率为λi,平均服务时间为1/μi,则M/M/1 n (1 i ) i 中有n个客户的概率为 可以看出,开放Jackson网络的解
问题1: ρ2=λ/cμ2<1c≥2.67,至少应该有3个 柜台 问题2:如果有4个柜台, M/M/4/∞,
通信网络的排队问题讲义
××××系
××××专业
11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3
排队模型
服务过程--服务规则和服务时间
服务员的个数可以是无穷多个窗口,单 个窗口和多个窗口。 服务时间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随机 的。
在不同的传输网络中,顾客和服务时间是 各不相同的。 例如,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顾客即为分组,
4
排队模型
服务时间为分组传输时间。在电路交 换网络中,顾客即为呼叫,服务时间 即为呼叫持续的时间。
每个顾客的平均时间(即每个顾客等 待所花的时间加上服务时间之和的平 均值)
7
little定理
N(t)=系统在t时刻的顾客数
Nt表示在[0,t]时间内的平均顾客数,即
N
t
系统稳态时的平均顾客数为
8
little定理
α(t)=在[0,t]内到达的顾客数,则在[0,t]内 的平均到达率为
稳态平均到达率为
令Ti=第i个到达的顾客在系统内话费的时间 (时延),则在[0,t]内顾客的平均时延为
9
little定理
稳态的平均时延为 N,λ,T的相互关系是: 这就是little定理(公式)。该 公式表明:系统中的用户数=用 户的平均到达率X用户的平均时 延。
10
马尔可夫型排队系统
定义:排队系统的状态变量或变量组 具有马尔可夫型的排队系统,即排队 系统本身构成了一个马尔可夫过程。 由于排队系统的随机特性主要来源与 顾客的到达和所需要的服务时间,不 难想象,如果顾客的到达和服务时间 均没有记忆性,则该排队系统的状态 变量也必然没有记忆性,或称马尔可 夫性。
第三章 排队系统(1-3)
X@(s1,X t1)
Network s Y@(s2, t2) Y
Because the demand for these resources is unscheduled, the situation can arise where resources are not • 接入时延和端到端时延 • 路由选择
available when a user places a request.
This situation typically leads to a delay or loss in service.
• 流量和拥塞控制
国家重点实验室
Model of a Queue
Input Specifications
t
i 1
1 t
Ti
t
t
T
i 1
t
i
t
t Tt
• 式中,t为到达系统的平均速率。
国家重点实验室
Little 定理
t Tt N t t Tt
• 在系统达到稳态的情况下,进入系统的顾客数等于离开系 统的顾客数,从而有:
T N T
• The results may be provided from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国家重点实验室
Parameters of interest
• For a customer arriving to the queue for service
– – – – – –
– – – – –
N = λT
国家重点实验室
Little 定理
N 0 0
• Little定理的证明 – 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
3通信网理论-排队论基础1
σ w2
=
ρ(2 − ρ) (1 − ρ )2
系统时间s = w +τ = 1 μ (1 − ρ )
51
平均闲期
I
=
1
λ
平均忙期 T = 1
μ −λ
空闲率 p0 = 1 − ρ 忙概率 ρ
பைடு நூலகம்
及各变量分布解析结果
平均值结果均取决于 ρ
⎧效率指标 : 窗口占用率η = ρ ρ的三个意义⎪⎨ 稳定性指标: ρ > 1不稳
¾ 在有限时间区间内到达的顾客数是有限的,总 能找到1个时间间隔段的尺度,使得在这个时 间段内,只来一个电话呼叫
一般可以作如下假设
无后效性(马尔可夫性)
¾ 顾客到达时间相互独立 ¾ 顾客各自随机的打电话
指数分布
可以证明,在上述假设条件下,顾客的到达时间 间隔服从指数分布
泊松分布
还可以证明,在T 时间内有k 个顾客到达 的概率服从泊松分布
系统时间S
系统效率η
¾ 窗口占用率, η=r/m
稳定性
¾ ρ=λ/μ
if ρ>m, 不拒绝系统,not stable, if ρ>m, 截至型系统,stable
22
队长k
排队长度—t瞬间系统内的顾客数(含在窗口的)
k—离散随机变量
三种观察: dk—顾客到达时观察队长为k的概率 rk—顾客离去时观察队长为k的概率 (以上为有条件抽样) pk—(服务员)随机观察队长为k的概率
就可以了。 ¾ 一般可以作如下假设
一般可以作如下假设
平稳性
¾ 在时间t内,到达k个顾客的概率只与时间t有 关,而与时间间隔的起始位置无关
¾ 分别从10点和10点10分开始观察30秒内的呼叫 到达,结果在统计上是一致的。
计算机网络中的排队论与消息队列优化
计算机网络中的排队论与消息队列优化一、引言计算机网络中,排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例如,在网站服务器上,许多用户可能同时发送请求,但服务器只能处理有限数量的请求。
当请求量超过服务器处理能力时,剩余请求便会进入队列,等待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排队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二、排队论的基础知识排队论是一种数学模型,用于研究排队系统中的等待时间、队列长度、服务质量等参数。
排队论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客户:排队论中指正在排队等待服务的人或事物。
2.服务设施:例如一个服务器,就是用于提供服务的设备或机器。
3.队列:正在等待服务的客户构成的序列。
4.服务:服务设施为客户提供的服务,通常以时间为单位计算。
5.到达:新客户抵达排队系统并开始排队的时刻。
6.离开:客户从队列中被服务设施服务并离开系统的时刻。
7.利用率:服务设施处于服务状态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率。
8.服务率:服务设施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客户数目。
9.队列长度:队列中未被服务的客户数。
10.等待时间:客户进入队列直到被服务前的时间。
三、排队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排队论在计算机网络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一个网站,当许多用户同时发送请求时,服务器必须为请求排队。
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排队系统可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响应速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见的排队系统:1.单队列排队系统在单队列排队系统中,所有的客户进入同一个队列。
排队系统包括一个服务设施和一个队列。
服务设施一次只能为一个客户提供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中,单队列排队系统可以应用于网站服务器。
用户请求将进入服务器的队列,等待服务器的处理。
如果服务器负载过大,请求将在队列中等待较长时间。
优化单队列排队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服务速度:改变服务设施的速度可以影响客户等待时间。
2)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可以节省客户的等待时间,减少队列长度。
3)增加服务设施:增加服务设施可以提高服务率,降低队列长度。
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人们、企业和机构,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共享。
然而,在网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比如带宽限制、网络拥塞、数据包丢失等,会导致网络性能下降和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排队论模型被引入到计算机网络中,用于研究和优化网络的性能。
一、排队论简介排队论是一种数学工具,用于研究到达一个服务系统的输入和离开系统的输出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输入、服务和输出的过程,并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系统的性能。
在计算机网络中,排队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优化网络性能,如网络延迟、带宽利用率等问题。
二、排队论模型的基本元素在计算机网络的排队论模型中,有四个基本元素,分别是顾客、服务设备、队列和调度策略。
1. 顾客:顾客是指网络中需要进行服务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用户、一个数据包等。
每个顾客都有自己的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
2. 服务设备:服务设备是指完成顾客服务的实体,可以是一个路由器、一个服务器等。
服务设备具有能力对顾客进行服务,并有一定的服务速率。
3. 队列:当顾客到达服务设备时,如果服务设备正在为其他顾客进行服务,该顾客将会进入队列中等待。
队列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先进先出(FIFO)队列、优先级队列等。
4. 调度策略:调度策略是指决定哪个顾客能够获得服务的规则。
常见的调度策略有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循环调度(Round Robin)等。
三、排队论模型的应用排队论模型在计算机网络中有多种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带宽利用率:通过排队论模型,可以分析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和带宽的利用率。
根据顾客到达率、服务速率以及调度策略,可以计算出网络中数据包的平均排队长度、平均等待时间等指标,从而评估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2. 延迟分析:网络的延迟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指标。
排队论模型可以帮助分析和优化网络的延迟。
通过调整服务速率、队列容量以及调度策略等因素,可以降低网络的延迟。
3.3 MMm型排队系统
服务过程为指数过程,每个服务员的服务速率为μ (平均服务时间为1/μ)。
2015-3-25
14
3.3.2 M/M/m型排队系统 (2)
M/M/m排队系统与M/M/1排队系统的分析方法类似,存 在的主要区别在于:系统的服务速率(顾客离开系统的 速率)
当n≤m时,
顾客离开的速率为nμ(顾客数量小于服务员
410 份 / 天 系统总的可以发送的传真速率为: 1 2015-3-25 10
2 NQ . = =5 1 1
= 0.854
3.3.1 M/M/1型排队系统 (7)
例2:设有一个分组传输系统。其分组到达过程是到达率为λ 的Poisson过程,分组长度服从指数分布,其分组平均服务时 间为1/μ。如果将k个这样的分组流统计复接在一个高速信道 上来传输, 这相当于将k个平行的低速传输的信道统计复接到 采用统计复用后,系 一个高速信道上。试比较两种情况下的传输时延。 统的平均时延减低为原 原系统中的平均分组数、平均时延为: 来平均时延的1/k。 1 N T 统计复接后的分组到达率: k k ,分组服务时间为: 平均分组数和平均时延为:
3.4 M/G/1型排队系统 3.5 排队网络
2015-3-25
13
3.3.2 M/M/m型排队系统 (1)
M/M/m排队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到达过程为Poisson过程,到达率为λ; 系统允许排队的队长可以是无限的(系统的缓存容量
无限大);
服务员的数目为m,到达过程与服务过程相互独立。
k k
系统能够达到稳态的含义,系统从状态n转移到状态n+1 的频率必然等于从状态n+1转移到状态n的频率,否则系 统不可能稳定: p P n n,n1 pn1 P n1,n
第三章三节MM1排队模型
s
1
平均等待时间等于平均逗留时间减去平均服务时间,即 1 W q W s
(3)上述4个指标之间的关系——里特公式
Ls W s Lq W q
Ls Lq
3 1 1 4 0.304, (c) N 5, P0 1 6 1 0.178 P5 5 P0 0.237 0.304 0.072
三.顾客源有限的M/M/1模型(M/M/1/ /m )
1.与(M/M/1/ / )的区别
(1) 系统状态n 0,,m; 1,
1
5! 5! 5! 5! 5! 5! (1) P0 (0.8)0 (0.8)1 (0.8)2 (0.8)3 (0.8)4 (0.8)5 0.0073 4! 3! 2! 1! 0! 5! 1 5! 5 P0 m (2) P5 (0.8) P0 0.287; m! i 0! (m i)! ( ) i 0 1 (3) Ls 5 (1 0.0073) 3.76(台; ) m! n 0.8 ( ) P0 , n 1,, m Pn
W s W q
1
一般的里特公式中 应为e,称有效到达率,即实际进入 系统率。本模型中因系统容量无限制,故e 。
例2 某修理店只有一个修理工人,来修理的顾客到达数服从 泊松分布,平均每小时4人;修理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 需6分钟。求:(1)修理店空闲的概率;(2)店内有3个顾 客的概率;(3)店内至少有1个顾客的概率;(4)店内顾客 的平均数;(5)顾客在店内的平均逗留时间;(6)等待服 务的顾客平均数;(7)平均等待修理时间;(8)必须在店 内消耗15分钟以上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twork of Transmission Lines
Assume that Poisson arrivals of rate packets/sec enter the first queue, and that all packets have equal length. Therefore, the first queue is M/D/1 and the average packet delay there is given by P-K formula. However, at the second queue the interarrival times must b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the packet transmission time). Furthermore, because the packet transmission times are equal at both queues, each packet arriving at the second queue will complete transmission at or before the time the next packet arrivals, so there is no waiting at t
For instance, the balance equations of a complex system can be derived by “guessing“ the reversed process. The departure process (output) of a queue can often most simply be analyzed by studying the reversed process.
Burke定理
该公式告诉我们,两个串联的队列,只要满 足独立性的要求,就可以看成是两个完全独 立的具有相同到达率的M/M/1队列。
第三部分
Kleinrock独立性近似
排队网络
前面我们的讨论都是假定到达过程和服务间 隔相互独立,而在实际的数据通信网中,每 节点都有一个队列,各节点的队列组成一个 排队的网络。
P Pij , i, j
* ij
反向链的特征
反向链是非周期的和不可约的,它与正向链具 有相同的稳态分布。
稳态概率分布看作该过程访问各状态的时间比例,则显 然正向链和反向链的稳态状态占用的时间分布是相等 的。
一个链是时间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下列局部 平衡方程成立:
pi Pij p j Pji
Burke定理
证明:系统的离开过程是速率为的Poisson过程 Since the arrivals in forward time form a Poisson process, the departures in backward time form a Poisson process Since the backward process is statistically the same as the forward process, the (forward) departure process is Poisson
Burke定理的物理意义
实际上,Burke定理叙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 在平稳状态下,M/M/s排队系统在顺时针方向 的状态转移与在逆时针方向的状态转移遵循同 一概率规律(统计上无法区分,即时间可逆排 队系统),因此顺时针方向的离开过程就相当 于逆时针方向的到达过程。因此,M/M/s排队 系统的离开过程与到达过程相等
证明:
如果 pi Pij p j Pji ,则根据马氏链的反向链仍 pi P*ij p j Pji 然是一个马氏链的特点有 Pij* Pij , i, j 则有 那么该链是一个时间可逆的。 Pij* Pij , i, j 如果该链是一个时间可逆的,则有 又由于马氏链的反向链仍然是一个马氏链,所以 pi P*ij p j Pji ,则有 pi Pij p j Pji 有
第三章 排队网络
盛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研究所
msheng@
第一部分
时间可逆及逆过程
逆过程
可逆过程
对于一个不可约的稳态随机过程Xt,我们 将Xt*称为其逆过程 被反过来放映”) 这里的值并不重要,它仅仅用来表明逆 过程的起始时刻点而已。
X t X t
例题
由Burke定理知,队列1当前的用户数与过去的离 开过程相互独立,也就是与队列2的过去到达过 程无关。所以,队列1当前的用户数与队列2当前 的用户数无关。因此有:系统中队列1有n个用 户,队列2有m个用户的概率为 P{队列1中有n个用户,队列2中有m个用户} =P{队列1中用n个用户} P{队列2中用m个用户} m = pn1 pn 2 1n 1 1 2 1 2
马尔可夫链的时间可逆性
命题:一个不可约的非周期的离散时间的马 尔可夫链的反向链(逆过程)也是一个马尔 可夫链。 证明:
设Xn,Xn+1,……,是一个不可约非周期的离散 时间的马尔可夫链,其状态转移概率为Pij稳态 概率分布为pj>0,j>=0。
马尔可夫链的时间可逆性
Pij PX m j | X m 1 i, X m 2 i2 , X m k ik
Burke定理
在时刻t, 系统中顾客数独立于t时刻以前用户离开系统的时间序 列
The departures prior to t in the forward process are also the arrivals after t in the reversed process. The arrival process in the reversed system is independent Poisson, so the future arrival process does not depend on the current number in the system, which in forward system terms means that the past departure process does not depend on the current number in the system.
逆过程
通常情况下,逆过程Xt*和原过程Xt是不同 的。如图所示的一个循环过程。在正向过 程Xt中,状态的出现顺序是1-2-3-1(蓝 色),而在逆过程中,状态出现的序列为 1-3-2-1(红色)。显然这两者是两个不 同的过程。 1 2
3
时间可逆
如果一个随机过程(Xt1, Xt2,…,Xtn)其逆(反 向)过程(XT-t1, XT-t2,…,XT-tn)的联合分布函数 与正向过程的联合分布函数一致,则称该随机过 程为时间可逆的随机过程。 直观地来说:如果过程Xt是时间可逆的,那么对 于外部观察者而言,他将无法区分“这个电影”是 在正着放映还是在反着放映。
p n1 1n (1 1 )
1 / 1
由Burke定理可知,队列1的输出是速率 的 Poisson过程,并根据假定知,队列2的服务 时间与到达过程独立,因此队列2可以看成 为孤立的M/M/1队列,因而有队列2中用户数 m 为m的概率为p n 2 2 (1 2 ) 2 / 2
时间可逆性
M/M/1, M/M/n, M/M/, M/M/m/m都是时间可逆的
第二部分
Burke定理
Burke定理
对具有到达率为 的M/M/1,M/M/m, M/M/∞ 系统,假定系统开始时就处于稳态 (或初始状态是根据稳态分布而选定的), 有下列结论:
1. 系统的离开过程是速率为的Poisson过程。 2. 在时刻t, 系统中顾客数独立于t时刻以前用户 离开系统的时间序列。
pj pi
Pji ,
pi Pij* p j Pji
马尔可夫链的时间可逆性
The reversed Markov process Xt* behaves as the original one if it has the same transition rates. Thus, the condition for the reversibility is
Interarrival times at various queues becom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packet lengths Service times at various queues are not independent Queueing models become analytically intractable
Burke定理的直观理解
考虑M/M/1排队系统的离开过程。很明显,当服务者处 于服务状态时,顾客是按照速率为μ的泊松过程离开 的;当服务者处于休闲状态时不会有顾客离开。由于服 务者繁忙的概率为ρ,休闲的概率为1- ρ ,因此不难想 象,顾客的离开过程应是速率为μ的泊松过程与速率为0 的泊松过程的叠加,其叠加概率分别为ρ和1-ρ。 又由于M/M/1排队系统的队列长度应服从几何分布,即 具有无记忆性,因此上述速率为μ的泊松过程与速率为0 的泊松过程相互独立。由此可知该离开过程是一个速率 为λ 的泊松过程。
PX m j , X m 1 iPX m 2 i2 , X m k ik | X m j , X m 1 i PX m 1 iPX m 2 i2 , X m k ik | X m 1 i PX m j , X m 1 i PX m 1 i
PX m j | X m 1 i
Burke定理
Burke定理
系统中当前顾客数与离开系统的顾客流之间 的关系是相互独立。 我们可能会认为:系统最近有一个非常繁忙 的离开流,意味着系统现在会有大量顾客在 排队,是一个繁忙系统。然而,Burke定理 表明这是不正确的,该定理指出一个繁忙的 离开流,没有说明任何当前系统的状态信 息。